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西域音乐文化特征在中原地区的留存与流变研究——以洛阳龙门石窟音乐图像和开封大相国寺佛乐文化为例

作者:刘齐铭龙门石窟乐文化西域音乐五弦琵琶石窟艺术大相国寺音乐图像文化特征

摘要:洛阳龙门石窟的伎乐音图文化和开封大相国寺佛乐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其背后承载的是历经历史考验的中原、西域融合型音乐文化宝藏。人们要充分发掘、创新运用这些宝藏,做到古为今用,充分展现其时代意义。一、洛阳龙门石窟乐伎雕像研究立足于图像、乐器(一)在图像分析上,使用音乐图像分析法洛阳龙门石窟的造像中,手持乐器的乐伎图像通常左右对称嵌于神龛造像的底部。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牡丹

《牡丹》(CN:41-1059/I)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牡丹》是河南省一级期刊,杂志以河洛文化为底蕴,贴近现实生活,突出地方特色,注重青春气息,追求新颖高雅,在各地各界拥有广大的读者,在港台及海外也有广泛的影响,是全国及海外华人了解洛阳、认识洛阳的重要窗口,是洛阳市一张当之无悔的“文化名片”。在省内外有广泛的影响。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