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文化视角下《围城》的隐喻翻译

作者:蒋岚隐喻翻译文化视角20世纪70年代语言现象隐喻意义跨文化翻译日常生活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隐喻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如词组、成语、歇后语、诗歌、广告台词等语言行为都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关于隐喻的研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将隐喻作为认知方式进行研究。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与认知模式,隐喻有着重要意义,能够丰富人类语言文化,促进人们认识社会文化。作为一种语言存在,文学中包含着大量的隐喻,而隐喻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如何识别隐喻的方式与功能,寻找语境和隐喻意义的关联,成为隐喻翻译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以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为例,探讨跨文化翻译中的隐喻翻译。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芒种

《芒种》(CN:21-1040/I)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芒种》杂志2005年从第五期开创文学月刊彩版印刷全国之先河,以精美图片、靓丽色彩、现代版式展现新姿,在视觉与心灵上给读者以双重的冲击。2008年又全新改版,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主要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小小说”、“戏剧影视文学”、“文学艺术评论”。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