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马克思人的素质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单培勇 池长征 郑喜文马克思人的素质思想实践性特征国民素质建设

摘要:马克思全部理论的出发点在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因此,无论是在逻辑上还是在人类社会历史的过程中,人的素质始终是马克思所高度关注的主题。人的素质生成于人的自觉能动的对象性活动过程之中,人的消费使得在最初生产行为中发展起来的素质通过反复的需要和实践达到全面的程度,而人的素质要得以现实生成和丰富发展,有赖于先进社会制度的建立,实现尊重人的发展权利,才能使人的自由王国在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在精神领域和审美领域,因此当代国民素质建设应重视提升国民精神文化素质和审美素质水平。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CN:41-1302/G4)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自创刊以来,本刊一直坚持“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高水平,高质量”、“求新求实”的办刊原则,坚持人文社会科学的正确导向,刊出大量促进哲学、法学、经济学、文学、史学、语言学等学科发展的文章。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