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马克思感性存在思想及其意义试析

作者:范晓丽马克思感性实践形而上学

摘要:在寻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和当代意义时,马克思的感性思想应该得到澄清并引起重视,因为这涉及到了对唯物史观创立的基础以及作为现代(近代)形而上学哲学终结的理解。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早期著作中,马克思脱离近代知识论立场谈论感性,认为感觉的人是现实的完整的人,具有丰富的内容;人的感性存在是对象性、类的社会存在,它是人的本质;私有财产是异化了的人的生命物质的、感性的表现。马克思把人的感性存在、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归于实践,确立了唯物史观的基础——实践原则,并为终结现代形而上学迈出了重要一步。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理论学刊

《理论学刊》(CN:37-1059/D)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