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论北宋前期词的悲情意识

作者:董宇宇宋世风流悲情意识感性生命唯情主义

摘要:悲情意识是北宋前期词的基本精神。感性追求的无限性与客观条件的有限性形成根本性矛盾,对此悲情性质的明确感知和应对即悲情意识。它分为"不足"之悲、"不永"之悲、离愁、闲愁四种,其特质为生命层面的感伤与执著。这种不注重功业追寻与价值求索的"唯情主义",为苏轼的"情本体"作了充分准备,预示着传统社会后期新的人性心理与社会形态。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理论界

《理论界》(CN:21-1082/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理论界》以研究和探讨当前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