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真性”与“善端”:先秦时期的两种人性思想——以庄子和孟子为中心

作者:曾振宇; Chi; Zhen真性四端人性平等内在超越

摘要:庄子与孟子对人性的思考,代表先秦时期人性思想最高水平.庄子从形而上的道论高度论人性,人有现象自我与本体自我之分,有“人之性”与“真性”之别.在本体自我意义上,人性至善自足.人性至善自足的形上学根据在于“道”,“道”决定了人性的本质,“道”先验至善!道分化在人而为“德”,因为道善,所以性善,“道”因此也暴露了人逍遥自由的形上学根基.孟子则较多从经验世界领域证明人性有“四端”.仁义礼智“四端”源自天,存诸性.在“君子所性”层面,人人应当自觉地以“四端”为性,而不是以“小体”为性.庄子与孟子人性学说的相通之处在于倡导人性平等,在人性平等基础上进而论证内在超越如何可能.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孔学堂

《孔学堂》(CN:52-5035/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孔学堂》以“立足当代弘扬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对话多元文明”为办刊宗旨,是全球第一份中英双语对译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交流中国思想文化的学术杂志。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