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经典的转化与异化——论清末至民国教科书中的汪踦形象

作者:王世光汪踦清末至民国教科书经典爱国

摘要:清末至民国的小学课文中,儒学经典里的汪踦被塑造成典型的爱国儿童形象。教科书编者通过多种方式凸显汪踦故事的爱国主题,这种对经典的诠释既继承了经学解释学的传统,也与当时传媒的舆论宣传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汪踦的形象也日趋丰满、放大甚至夸张,高度意识形态化。历史上曾有的不利于树立汪踦形象的描述与评论,在教科书中都被屏蔽掉了。回首这一时期教科书编者处理经典文本、塑造爱国儿童的过程,我们既可以体会到他们对经典别择去取的用心,也可以重估他们从经典中挖掘、诠释和演绎爱国主义素材的得失,从而为我们今天的教科书更好地传承与弘扬经典提供借鉴。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孔学堂

《孔学堂》(CN:52-5035/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孔学堂》以“立足当代弘扬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对话多元文明”为办刊宗旨,是全球第一份中英双语对译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交流中国思想文化的学术杂志。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