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课程理解的客观性立场

作者:杨道宇课程理解客观性客体自主性融贯性现实性

摘要:为增进课程理解的客观性,从而使正确理解区分于误解,使"创造性理解"区分于漂浮无据的主观性虚构,课程理解活动必须坚守客观性立场:第一,坚守客体的自主性立场,强调课程理解的对象——课程文本所客观表征的作者意图与事物本身对于作者与读者的客观独立性;第二,坚守融贯性立场,强调文本内部的融贯性、作品语言与时代语言之间的融贯性、作品与作品类型之间的融贯性、作品与作者之间的融贯性所形成的诠释学循环;第三,坚守现实性立场,强调对作者观点的批判性反思,对互补性或对立性观点的批判性反思,对事物发展本身的敏感性。这种客观性立场有利于克服中国新课程改革领域所出现的主观化倾向,从而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健康运行。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理论与实践》(CN:14-1027/G4)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旬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教育理论与实践》办刊宗旨:繁荣教育科学研究、倡导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服务教育学学科建设及教育改革和发展。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