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追忆“两弹一星”元勋 朱光亚:“这一辈子就做一件事——就是搞中国的核武器”

作者:黄莹朱光亚科技人才队伍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高技术研究国防科技时光

摘要:2011年2月26日,87岁的科学巨星朱光亚在北京溘然长逝。在刚刚开始温暖的初春,老人满载传奇和荣耀的一生停止了思考.但他的名字却永远写进了人们的记忆里,他的功勋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上。朱光亚生于1924年12月25日,湖北武汉人,中学时期开始与物理结下不解之缘,带着心中为祖国研制原子弹的梦想求学于美国密执安大学,开始了物理学的学习研究和核物理实验技术,在核物理领域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新中国成立后,获得博士学位的朱光亚毅然放弃美国优异的条件,载着一片赤子之情,载着原子弹之梦踏上了回国的路途。朱光亚在中国核科学事业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曾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及核试验,参与组织领导了秦山核电站筹建、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开发研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及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他为核事业奉献终身,为我国核科学事业呕心沥血,作出了开创性的卓越贡献。他十分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了大批的科技人才,为我国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厚实有利的人才基础。朱光亚是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杰出科学家、 "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曾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曾在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4年国际编号10388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朱光亚星"。一颗科学巨星就此陨落,留下了他精彩的人生和人们对他深切的思念,我们相信即使时光荏苒,但苍穹之上那颗"朱光亚星"将永远星光闪耀,照亮后人前行的路。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今日科苑

《今日科苑》(CN:11-4764/N)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今日科苑》为及时反映国内外科技界发展动态,塑造科技界鲜明社会形象,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促进科技人才与创新政策领域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为经济、科技与社会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师生、公务人员、企业家和管理人员等各界人士提供交流平台,本刊现面向社会尤其是相关领域研究者广泛征集稿件。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