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中国人肱骨近端形态在MSCT多平面重组下的测量及差异研究

作者:仇一然; 元熙哲; 周建英人工肩关节肱骨近端假体设计假体置换

摘要:由于人体肩关节结构非常精细,因此针对不同肩关节病变和个体化的肱骨近端形态学差异,医生应当采取不同的肩关节假体,实施不同的手术方式。Pean于1983年开展了肩关节置换的先河,20世纪50年代Neer首先用合金假体置换治疗肱骨头的骨折,开创了人工肩关节置换的新纪元[1]。至今为止,肩关节假体经历了由第一代整体型假体到第四代“三维”型假体的迅速发展,已经能够较好恢复和重建患者发病前和术前的解剖结构,增加个体适应性。与此同时,大量而准确的肱骨近端形态学研究是设计制造肩关节假体的基础,国内外已有部分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本文将着重从肱骨近端形态学研究的发展,肩关节假体的发展和展望进行综述。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吉林医学

《吉林医学》(CN:22-1115/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吉林医学》创刊以来,一直受省卫生厅领导的高度重视,也得到全省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大力支持,成为展示吉林省医疗卫生状况的重要窗口。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