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根源性美学歧误匡正:“美”字不是“美”——兼向张玉能先生及实践美学谱系请教

作者:李志宏 张红梅认知美学实践美学美本质知觉模式

摘要:实践美学及其谱系中的诸学派之所以难葆长久的生命力,原因之一是没能跟上学术的科学化步伐,仍然把理论大厦建筑在关于美本质和“美”的阐述之上。这一错误的根源在于:混淆了“美”字(即美概念)与“美”(即美事物)的不同,把“美”字的存在当成“美”的存在。世上不存在叫做“美”的事物,不存在美本质或美属性。事物之所以美,并不取决于美本质或美属性,而是取决于认知结构中形式知觉模式的建立及其显效状态。形式知觉模式是将事物形式与好感相连接的枢纽,是美感形成的必备前提。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CN:22-1063/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以弘扬先进文化、繁荣学术研究为己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倡导学术观点创新、学术体系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努力为提出新理论、形成新学派、取得新成果搭建理论平台。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