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荆公体”诗歌的佛家怀抱

作者:王树海宋代诗歌荆公体佛家怀抱

摘要:王安石的诗被称为“荆公体”或“王荆公体”,是其诗风成熟、成型的表现。所谓“荆公体”诗的佛家怀抱,是诗人知行高蹈状态的诗性呈示。诗人是一个理想家,又恰恰是一个政治家,两个深度的矛盾体而集于一身的事实,洵属史无前例的显例。诗人寻索精神理想的依托,追求具说服力的理性智慧,最终在诗人的视域里,本土诸子百家只孔孟二人,外来文化唯佛陀一家。之于前者,诗人还是看到了孔孟之道未行退而授徒的大儒悲剧;之于后者,诗人领悟了“行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无上智慧而衷心向学亦终生受用。“荆公体”典型体制之“翻案诗”则是佛家诗化的智慧;“荆公体”诗之于天下苍生的关怀护佑,亦是“与乐拔苦”的践行;“荆公体”诗之于人类生存资源超前的保护意识和之干自然山水的会心描绘,犹如动人心旌的佛唱;“荆公体”诗在伦理把握上亦近于佛境,始有善恶之判别,因缘与因缘的运动归于和谐平衡,后来即是整体的无善恶,因而,诗人最终无一私敌,无一死敌,同时,其家人甚或奴仆庶几人人能诗,也是诗人佛家怀抱的有情见证;“荆公体”诗在集句、联语方面的创新创获,看似形式技巧的考究,实亦诗人佛家怀抱孕生的花朵果实。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CN:22-1063/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以弘扬先进文化、繁荣学术研究为己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倡导学术观点创新、学术体系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努力为提出新理论、形成新学派、取得新成果搭建理论平台。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