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农副相辅中的乡村社会变迁--以民初山西为例

作者:刘荣臻; 樊艳丽社会变迁民初山西乡村小农经济商品化程度商品经济农村社会民国初年人地矛盾

摘要:民初,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的消费日趋市场化,农民对货币的需求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渴望.据民国初年对武乡、五台两县农产品出售的统计,一般农产品的出售率都在30%以上.其中武乡的"豌豆为75%,大麻为95.6%,大麦为97.1%,油菜籽为98.8%,蔬菜、果树均接近100%."[1]276-278小农经济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地矛盾的突出等原因,传统以种地为主的纯农户很难维持其家庭生计,这时农村副业就成为小农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晋阳学刊

《晋阳学刊》(CN:14-1057/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