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无效死因鉴定引发的二审处理模式辨析

作者:刘文斌; 孟健司法实践审判中心主义二审刑事诉讼死因鉴定故意杀人案

摘要:对二审中发现的死因鉴定无效问题,存在另行委托鉴定机构的“直接修正”与发回重审的“间接修正”两种处理模式。“直接修正”模式决策依据涉及法条适用技术、绩效考核、经验规律以及办案外围环境等因素。“间接修正”模式的主要价值追求涉及人权保障、程序正义、精准司法等。依据三线原理,行之有效的司法举措应兼顾道德底线与理想上线,在双线约束中寻求旨在有效解决现实问题的相对合理“中线”。为此,应理性对待“群众呼声”,提防法律问题泛政治化;尊重司法规律,优化绩效考核。承办人员既要善于直接引用法条,又要勇于巧用法理进行补充式创新;既要重视规律、经验与技巧,在待查事实与认知终端之间架设“快车道”,又要防止思维定势。在可能导致死刑适用的故意杀人案件办理态度方面,办案机关与人员应当满足被追诉人对死因鉴定审查环节的参与权和质证权,在突出优先保障人权的价值取向前提下,兼顾审判效率稳步提升。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江汉学术

《江汉学术》(CN:42-1834/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江汉学术》以学术质量为立刊之本,开放创新,广泛吸纳、传播国内外人文科学领域优秀成果,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