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公共危机情景下生活救助体系的理性认知与对策分析——以汶川大地震的生活救助体系为例

作者:李永娜生活救助体系隐性风险贫困陷阱权利与义务对等

摘要:我国对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区实施了"免费午餐"式的临时生活救助政策、后续生活救助政策以及我国现行的社会生活救助政策,在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其中一些隐性的缺陷逐渐出现,如灾区群众与非灾区群众、灾区困难群众与灾区非困难群众争讨"免费午餐"、接受救助的权利主体在救灾过程中"多被动服从,少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救助方式上"重外部注入,轻内部培植"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就导致了奖懒罚勤、贫困陷阱和公平缺失等不良后果,造成了救助功能的缺失。基于上述分析,笔者从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视角提出科学规制各种相应的政策及法律法规,制定权利主体义务的量化标准,设置相应的监督和奖励机制,采取多渠道的社会生活救助方式等相关对策以弥补现行救助体系的缺陷。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