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不同采收情况与干蟾皮中酯类成分含量对比研究

作者:周谧; 傅兴圣干蟾皮采收情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

摘要:目的对不同采收情况与干蟾皮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含量对比研究,为其药材质量评价与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不同采收情况的干蟾皮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进行测定.色谱柱:迪马C18(5μm,4.6×250mm);流动相:乙腈-0.5%磷酸二氢钾(50∶50)(用磷酸调节pH值3.2);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96nm.结果测定的9批干蟾皮中,不同采收情况的干蟾皮含量的差异较大.测定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色谱分离良好,浓度和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为1.02~50.88μg·mL-1,r=0.9999(n=6);0.97~48.54μg·mL-1,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97%(n=9,RSD=2.87%)、97.74%(n=9,RSD=2.03%).结论干蟾皮合理的采收方法是取耳后腺未刮去浆的中华大蟾蜍剥取外皮,除净肌肉纤维,立即贴于板上或撑开,晾干.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海峡药学

《海峡药学》(CN:35-1173/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海峡药学》主要栏目设有:综述与讲座、药理、药剂、中药与天然药物、药品检验与分析、药物与临床、闽台医药、药物合成、药物经济学、临床药学、实验研究、药物不良反应、教学探讨、经营与管理等。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