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战后香港小说:超越政治化和商品化的本地化进程

作者:黄万华香港小说1950年代政治化商品化本地化

摘要:抗战胜利后至1950年代的香港小说展开的本地化进程,在“跨越1949”的背景下有其重要价值和意义,其“超乎商品化与政治化”的文学理想及其实践,不仅保存、发展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各种传统,而且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诸多重要课题的经验。本土作家为香港城立传,关注香港里街小巷普通民众的生活,以沉积于小街里巷的香港“乡土”经验作为香港小说的本土化进程坚实的立足点,不仅超越当时香港“政治化”状态,而且使香港文学走出海派文化的影响,而开始追求自己的独立品格。南来作家在“文艺范式之执守”中延续了现代文学的多种传统,并在香港开放的都市环境中使现代主义文学等传统得到拓展,1930年代从上海出发的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由此获得了成熟的形态。“文艺小说”和“通俗小说”互为压力,促使对方提高,以其“跨地域性”的“本地”特色丰富了中国“本土文学”传统。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湖南社会科学

《湖南社会科学》(CN:43-1161/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湖南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反映改革开放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研究为特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双百”方针,为两个文明建设,为繁荣社会科学,促进湖南经济发展服务。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