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民间班社 风景这边独好

作者:陆杰黄梅戏周边地区光绪年间传统剧目戏曲艺术民间班社

摘要:这是一块被戏曲浸润过的土地,一百多年前,这块土地上就搭起了闹台,徽调盛行于此及周边地区,黄梅凋也于此地演变成黄梅戏。看戏、唱戏、学戏成了当地群众的最大乐趣。清朝光绪年间,怀宁县第一个黄梅戏班社在石牌成立,此后,全县各地班社如雨后春笋,次第组建。许多人倾其所有“粉墨登场”,把一个鱼米之乡生生打造成一个“出门三五里,处处黄梅声”的戏曲之乡。解放初期,黄梅戏得到空前发展,全县拥有业余黄梅戏剧团321个,登台演员达6000多人,上演传统剧目和移植新旧戏曲170多曲,让黄梅戏唱响了每一个角落。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黄梅戏艺术

《黄梅戏艺术》(季刊)创刊于1981年,由安庆市委宣传部主管,安庆市文化局;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会主办,CN刊号为:34-1037/J,自创刊以来,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黄梅戏艺术》办刊宗旨是研究、介绍和探索黄梅戏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是国内外唯一一家以黄梅戏剧种命名的社科学术理论期刊。对黄梅戏这一剧种的剧目、声腔、表演、历史沿革、舞台美术、乐队配置、艺术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侧面的研讨与总结。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