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价值投资论文

价值投资论文

时间:2022-10-30 02:54:57

价值投资论文

价值投资论文范文1

关键词:价值投资;安全边际;金融市场理论

一、价值投资策略的产生和发展

美国的本杰明·格雷厄姆和大卫·多德在1934年出版了《证券分析》一书,证券市场价值投资理论及策略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尽管证券的价格波动很大,其内在价值稳定且可测量。短期内证券市场价格会经常偏离其内在价值,但市场存在自我纠偏的机制,长期来看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趋同。价值投资的精髓是在市场价格明显低于内在价值时买人证券,在显著高出时卖出。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间的差额——安全边际越大.投资风险就越小。预期收益就越高。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出发,通过分析资产价值、盈利价值和成长性价值来计算投资对象的内在价值。关于备受争议的公司成长性价值,格雷厄姆指出,唯一能给投资者带来利润的成长是那些资本回报超过资本成本的增长,只有具备经济特许权(企业受壁垒保护,对手难以进人该行业)的成长性才是有价值的。格雷厄姆投资思想是价值投资理念的启蒙和经典,其实质便是选择买人被市场一定程度低估的股票并且在其被高估时卖出。

《证券分析》出版之际,正值1929年-1933年美国股灾结束,华尔街处于历史性的熊市,市场中充斥着股价跌破净资产的股票,是价值投资的大好时机。此时,通过大量收集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格累厄姆及其追随者找到无数符合价值投资理念的股票,并在随后的反弹行情中获得巨额收益。但是此后数十年,随着公司财务信息日益透明,投资者素质提升,想在美国证券市场找到被严重低估的优质股票已经日趋困难。到20世纪70年代大牛市中,市场中已很难找到传统价值型股票,格雷厄姆本人也宣称随着市场越来越有效,投资者运用传统的价值投资策略很难再获得超额利润。然而此时及以后的数十年间,沃伦·巴菲特等价值投资者继承和发展了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并创造出一系列极其成功的投资记录。巴菲特认为选择股票的本质是选择上市公司。他的投资策略便是以合适的价格购入具备持续竞争优势的超级明星企业股票并长期集中持有。在权益证券评估方法上,只认可现金流量贴现模型,即任何证券的内在价值取决于其未来现金流量以适当贴现率贴现的现值之和。

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发展,虽然价值投资方法的本质依然是通过判定证券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的偏离而寻求投资机会,但具体的投资策略却有着极大发展并各有特点。证券的基本面分析成为了价值投资方法的核心。由此逐步形成了从宏观经济、行业研究到公司分析和证券定价的三步定价法。从过去仅仅侧重于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到关注报表数据之外的因素(如品牌、技术领先程度和管理层品质等);从过去地关注上市公司历史和现状分析,发展到现在兼顾公司未来成长性分析;指标分析上亦从侧重于市净率和分红派息,到现在对一揽子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市盈率、价格销售额比率和经营性现金流量等)。上市公司的价值评估方法逐步得到优化,内在价值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地得以扩大,分门别类的价值投资也有着以下共同特征:(1)安全边际的留存,使得买入的股票相对比较便宜,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值相对较低,因此在熊市中操作较多,在股市泡沫中操作较少;(2)更倾向于中长期投资,对于证券市场的短期波动相对不敏感;(3)投资组合相对集中;(4)更适用于相对成熟的证券市场。

二、金融市场理论对价值投资策略的解释及争议

金融市场在整个20世纪有着长足的发展,分门别类的金融理论和投资策略亦层出不穷,各有发展。时至今日。证券市场的主流投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基本面分析理论的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基于空中楼阁理论的技术分析和基于有效市场假设的指数化投资。而行为金融学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起便逐步异军突起,成为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兴金融理论。

成长投资和价值投资同属于基本分析范畴,二者都强调严谨的独立分析,在理论的内在逻辑上趋于一致,但实际投资风格差别较大甚至完全相反。前者看重企业的发展潜力,认为股票价格不断上涨的动力来自于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盈利高速增长,当前股价的高低并不是考虑的第一要素,所选择股票往往市盈率较高。在成长投资者看来,价值投资利用市场波动在安全边际下购入股票。P/E、P/BV和P/S等指标值较低,风险固然相对较小,但投资风格显得保守单一,得不到高增长企业带来的超额回报。从美国股市运行的实证分析结果来看,在过去的25年间,价值投资和成长性投资各有其风行周期,呈现周期轮动的态势,各自在其风行周期中的表现均好过对方,但从长期回报来看。价值投资收益要明显高于成长投资,而收益波动却小于对方。

相对于基本面分析理论,空中楼阁理论认为证券的价格波动是由大众心理预期的变化所决定,聪明的投资者所要做的仅仅是购入大众认定可以涨价的股票,并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即可。在此理论依据下,技术分析方法仅从证券的市场行为来分析证券价格的未来变化。技术分析师认为价格变动受长期趋势影响,对新信息并不是立即做出精确的反应,而是逐渐反应,因此投资者只需计算未来的趋势,没有必要进行基本面分析和价值投资分析。但大多数对欧美证券市场弱有效性的检验结果证实,证券价格并不按照一定趋势变动,技术分析的前提假定条件难以成立。

基于有效市场假设的现资理论认为,在所谓的半强式有效市场中,证券市场价格能够迅速反映公开市场已有的全部信息,因此价值投资分析不能为投资者带来超越市场的额外收益。然而在欧美市场上的大量实证研究并不能证明证券市场完全有效,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非有效性证据,包括风险溢价的时间序列相关性、市盈率效应、账面价值/市场价值比率和日历效应等。同时沃伦·巴菲特、彼得·林奇等价值投资群体的长期超额业绩回报也从实践上对半强式有效市场进行了极其有力的反驳。

在统计分析实证研究对现资理论提出挑战的同时,行为金融学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诞生。该理论以心理学对人类决策心理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以人们的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研究投资者非理性决策对证券价格变化的影响。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并非如有效市场理论假设的那样完全理性,而是有限理性的,有一种偏差会使人们更注重最近的消息,存在着“过度反应”,从而导致证券价格的非理性波动,证券价格偏离价值是不可避免的,投资者身上出现的类似认知偏差还有:过度自信,反应不足和损失厌恶等等。这个发现验证了价值投资理论的前提假设:从短期来看,市场只是一个投票机,股票价格不仅决定于基本面因素,还受影响于投资大众的心理认知偏差。证

券价格的非理性波动,使得价值投资策略利用市场波动寻求套利成为可能。来自基本面的逻辑因素决定了股票的内在价值,而心理因素则影响其短期的市场价格。

三、价值投资策略的实践效应

价值投资方法所具有的科学性和稳健性使其逐渐成为欧美成熟证券市场的主流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美国华尔街90%的证券分析师都声称自己是基本面分析者。随着证券分析业的不断发展和走向成熟,欧美证券市场上越来越难以发现内在价值被明显低估的股票,特别是在几波大牛市中,市场中多数股票都被严重高估,此时价值投资者只能选择有所不为。难以分享证券市场空中楼阁所带来的超额投机收益。当证券价格普遍达到甚至超越其内在价值,股市若长期处于高涨状态,坚持价值投资策略的机会成本也较大。

另外,在买人证券之前的价值评估环节中,由于上市公司信息来源有限,信息可信度有时也不高,已有信息中,无形资产等项目的价值也难以确定,由此造成其资产价值难以判断;另一方面,企业未来的盈利和增长更是不易预测,很多复杂和随机的因素都会导致原先的预测结果和实际值相差极大,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价值投资者虽然在单个股票上所花工作量巨大,精确度却未见有多高,因此,保留足够的安全边际在抵消风险和获得盈利上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如此一来,一些未来成长性极佳上市公司便很容易被忽略掉。一些能力和精力均有限的投资者往往只能选择那些低市盈率和市净率的股票,近似达到和实现价值投资的效果。彼得·林奇曾将利润增长率指标结合考虑,提供一个新的价值指标公式:K=增长率/市盈率,K值愈大,投资回报愈大,这样能够兼顾分享到成长型公司的业绩回报。

来自欧美、日本以及新兴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从长期来看,坚持价值投资方法是能够获得超额收益的[(JosefLakonishok和AndreiShileifer(1994);Fama和French(1997);Hart和Slagter(2001);Chan,Hamao和Lakonishok(1991)]。我国学者对于内地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郝爱民,2006)。价值投资的业绩不仅超越纯粹的技术分析投资,也明显超越了成长投资和指数化投资。与此同时,其遭遇风险而损失的可能性却小于成长投资,稳健性更是明显好于对方,尤其是在熊市中,价值型投资组合能够表现出更强的抗跌性。

价值投资论文范文2

Abstract:Currency‘stimevalueisanveryimportantprobleminoureverydaylife,whileitisalwaysneglectful.Asweknow,someenterpriseshavedifficultyincapitaltumorerandevenresultinbankruptcy.Thereasonmainlyisthattheyneglecttheprobleminconductingfinancialtransactions.Thispaperchieflyexpoundsthedefinitionofcurrency’stimevalue,itsessenceforgeneration,itsrelationwithinvestment‘spolicyanditsspecificapplicationintheprocessofinvestment’spolicy-making.

关键词:货币时间价值投资投资决策

Keywords:currency‘stimevalueinvestment

investment‘spolicy

我们知道货币时间价值在投资决策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有时甚至决定投资的成败。在进入正文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某人手中现在有100元钱,他可以花掉它,也可以将它存入银行,还可以用它进行投资。假如此人选择了存入银行,当时银行利率是10%,那么一年后,此人可从银行取出110元,与一年前相比,他手中多出了10元钱,这10元钱是怎么多出来的呢?它又代表着什么呢?这就涉及到我们所要讨论的一个问题:货币时间价值与投资决策。

(一)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及其产生

笔者简单的为货币时间价值给出一个初步的定义: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它反映的是由于时间因素的作用而使现在的一笔资金高于将来某个时期的同等数量的资金的差额或者资金随时间推延所具有的增值能力。资金的循环和周转以及因此实现的货币增值,需要或多或少的时间,每完成一次循环,货币就增加一定数额,周转的次数越多,增值额也越大。因此,随着时间的延续,货币总量在循环和周转中按几何级数增大,使得货币具有时间价值。

货币时间价值问题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类问题,我们是花30万买一幢现房值呢,还是花27万买一年以后才能住进的期房值呢?我们若想买一辆汽车,是花20万现金一次性购买值呢,还是每月支付6000元,共付4年更合算呢?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也就是金融的两大基本原理之一:货币是具有时间价值的,今天的一元钱比明天的一元钱值钱。

那么,货币时间价值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刚才那人将钱存入银行,银行为什么会多给10元钱,是不是对那人没将钱拿去消费从而推迟消费的耐心的一种补偿呢,在西方,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货币时间价值是对货币所有者推迟消费的耐心应给予的报酬,如果是这样,我们大可以将钱放在家里不消费,等到以后在消费,这样也是推迟消费,而且比存银行更方便,因为钱在自己手上,想何时用就何时用,想怎样用就怎样用,这样的货币会增值吗?显然不会。他们所得出的概念只是说明了一些现象,并没有说明时间价值的本质。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告诉了我们货币时间价值的产生实质。在马克思经济学原理中,马克思并没有用到“时间价值”这个概念,但正是他揭示了所谓“时间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流通的变化形态是G-W-G.企业首先将一笔资金G投入生产,用于购买必要的生产资料、劳动力等必需的资源,生产出产品,然后将产品送到流通领域销售出去,最终获得一笔资金G.在生产过程中,企业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它们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并转换成产品价值的一部分。而且,工人除了创造了补偿其劳动消耗所必需的价值之外,还创造出了剩余价值,这部分价值使生产出的产品的价值(C+V+M)大于初投入的价值(C+V),因此,销售产品所获得的资金G大于投入资金G,即原预付价值不仅在流通中保存下来,而且在流通中改变了自己,有了一个增值,即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了一个增加的价值,这部分增加的价值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即时间价值的真正来源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它不可能由“时间”创造,也不可能由“耐心”创造,只能由工人的劳动创造,如果没有工人的劳动,就算有一大笔资金也不会产生时间价值。这也告诉我们,货币如果闲置不用是没有时间价值的,只有当作资本投入生产和流通后才能增值,因为货币时间价值既然来源于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如果闲置不用,也就是企业未将资金投入生产,没有必要的生产资源,工人怎么可能创造剩余价值,那又怎么可能产生时间价值呢?由此可见,多出的十元钱是由于银行将其存款投入生产流通领域,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增值即货币时间价值,并不是对耐心的补偿。

在理解货币时间价值时,我们要注意两点:第一,货币时间价值是在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如果社会上存在风险和通货膨胀,我们还需将它们考虑进去。第二,不同时点单位货币的价值不等,不同时点的货币收支需换算到相同的时点上,才能进行比较和有关计算[1].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不同时点的资金进行直接比较,而应将它们换算到同一时点后再进行比较。

(二)举例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詹宁斯于1986年1月1日在一次汽车事故中死亡,享年53岁。他的家属另一辆车的驾驶员行为上疏忽,他们要求赔偿的主要部分是,如果事故没有发生,詹宁斯先生作为一家航空公司飞行员所能得到收入的现值。如果詹宁斯先生在1986年工作,他的年工资收入是85000美元,而航空公司飞行员的正常退休年龄是60岁,为准确计算詹宁斯先生失去的收入的现值,我们需要将几件事考虑在内:第一,在以后几年内,詹宁斯的工资可能增加。第二,我们不能确信,如果事故没有发生,詹宁斯就一定能活到退休,或许可能由于其他原因而死亡。因此,到1993年底退休时,詹宁斯失去的收入的贴现值是:PV=WO+WO(1+g)(1-m1)/(1+R)+WO(1+g)(1-m2)/(1+R)+…WO(1+g)(1-mt)/(1+R).其中,WO是他1986年的工资,g是工资增长的年百分率,(因此WO(1+g)是他1987年的工资,WO(1+g)*(1+g)是他1988年的工资等),而m1,m2,…m7是他的死亡率,即他在1987年,1988年…1993年由于其他原因而死亡的可能性。死亡率资料可以从相同年龄和种族的男性死亡保险表中得到。至于g,我们采用过去十年航空公司飞行员工资的平均增长率8%,对于利息率R,我们采用政府债券的利率,在1986年大约是9%,则詹宁斯先生失去的工资计算如下表:

年份WO(1+g)1-mt1/(1+R)WO(1+g)(1-mt)/(1+R)

1986850000.9911.00084235

1987918000.9900.91783339

1988991440.9890.84282561

19891070960.9880.77281671

19901156420.9870.70880810

19911248930.9860.65080043

19921348840.9850.59679185

19931456750.9840.54778408

合计---650252

由上表,我们可以得到用现值计算的失去的工资为650252元美金,如果我们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不是计算收入的现值,而是直接计算失去的工资,则詹宁斯的家人所得到的赔偿额是85000*7=595000元美金,远远小于650252元美金。

开头曾提到的某人,如果现在决定投资油田,这时问题是他发现如果现在开发,马上可获利100万元,如果5年后开发,由于原油价格上涨,可获利160万元,此人该选择什么时候投资呢?有人主张在5年后投资,因为160万元明显大于100万,有人主张应将货币时间价值考虑进去,也就是说,如果现在投资获得100万,这100万又可以进行新的投资,当时社会平均获利率是15%,那么5年后100万可变成175万(100*(1+15%)*(1+15%)*(1+15)*(1+15)*(1+15)=175),金额显然大于160万。这样在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后,此人赚的钱又多了,如果不考虑,此人的油田投资虽然不至于失败,但肯定是不科学的。

(三)货币时间价值与企业的投资决策

企业是一个大型的家庭,时间价值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经济范畴,任何企业都象家庭一样在时空中经营、活动,排斥时间价值,企业的收支和盈亏就无从计量和评价,因此,在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中,我们也应适当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前面谈到货币如果闲置不用是不会产生时间价值的,同样,一个企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肯定会赚得比原始投资额要多的资金,闲置的资金不会增值,而且还可能随着通货膨胀贬值,所以企业必须好好地利用这笔资金,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个好的投资项目将资金投入进去,让它进入生产流通活动中,发生增值[2].

企业的投资需要占用企业的一部分资金,这部分资金是否应被占用,可以被占用多长时间,均是决策者需要运用科学方法确定的问题。因为,一项投资虽然有利益,但伴随着它的还有风险,如果决策失误,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灾难。1997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和自身经济因素的影响,韩国一些大企业集团频频陷入危机,先后有起亚集团、韩宝集团等10家大企业集团因债台高筑,资金周转困难而宣告破产,其中一个重要的财务原因便是企业往往不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便乱上投资项目,投资决策失误较多[3].在我们国内,有很多企业正走着与韩国集团相同的路子,乱投资,瞎投资,造成公司寿命缩短的现象,我们有必要呼吁一下,投资决策要科学合理,要利用企业的每一分每一毫。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如何进行投资决策,货币时间价值如何对它产生影响。

企业投资的最主要动机是取得投资收益,投资决策就是要在若干待选方案中,选择投资小、收益大的方案。如何进行投资决策,一般有两大类决策方法,一类是非贴现法,在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进行决策,另一类是贴现法,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

回收期法和会计收益率法属于非贴现法。回收期法是根据重新收回某项投资所需时间来判断投资是否可行的方法。它将计算出的回收期与预定回收期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回收期越短越好。会计收益率法是将投资项目的会计收益率与该项投资的资本成本加以比较,进而判断投资是否可行的方法,如果会计收益率大于资本成本,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会计收益率越大越好。贴现法包括现值法、净现值法、获利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四种方法。现值法是将项目投产到报废的各年净现金流量折算成的总现值与投资总额进行比较,若大于,可行,否则不可行,而且差额越大越好。净现值法是现值法的变化形式,它直接根据净现值的正、负来判断(净现值=总现值-投资总额),净现值为正,方案可行,越大越好,否则不可行。获利指数法则是根据获利指数大小来进行判断可,大于1可行,越大越好,否则不可行。内含报酬率法将内含报酬率与资本成本比较,前者大于后者,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内含报酬率越大越好。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可采取上述方法的任何一种方法进行决策。比如,有这样一个案例,A,B,C三个方案,投入与收益如下表:

ABC

期间净收益现金净流量净收益现金净流量净收益现金净流量

0(20000)(9000)(12000)

1180011800(1800)12006004600

2324013240300060006004600

3300060006004600

合计504050404200420018001800

1.采用回收期法:Pa=1+(20000-11800)/13240=1.62

Pb=2+(9000-1200-6000)/6000=2.3

Pc=12000/4600=2.61

方案A的回收期最短,应选择A方案。

2.采用会计收益率法:Ra=(1800+3240)/2*20000=12.6%

Rb=(-1800+3000+3000)/3*9000=15.6%

Rc=600/12000=5%

B方案的会计收益率最大,应选择B方案。

3.采用现值法:假设资本成本是10%

PVa=11800/(1+10%)+13240/(1+10%)=21668.92

PVb=1200/(1+10%)+6000/(1+10%)+6000/(1+10%)=10557.12

PVc=4600*PVIFA=11439.74

A方案的现值最大,应选择A方案。

4.采用净现值法:NPVa=PVa-I=1668.92

NPVb=PVb-I=557.12

NPVc=PVc-I=1439.74

A方案的净现值最大,应选择A方案。

5.采用获利指数法:PIa=21668.92/20000=1.08

PIb=10557.12/9000=1.17

PIc=11439.74/12000=0.95

B方案的获利指数最大,应选择B方案。

6.采用内含报酬率法:Ra=16.05%>10%方案可行。

采用上述6种方法,我们得到两种结果,哪种结果更准确呢?回收期法通俗易懂,大致能反映投资回收速度,而且计算简便,但是,它夸大了投资的回收速度,忽略了回收期后的收益,容易造成严重的退缩不前。因为许多对企业的长期生存至关重要的较大型投资项目,并非在开始几年内就能带来投资收益,其次,决策者以回收期作参数,往往会导致企业优先考虑急功近利的项目,导致放弃长期成功的方案。最重要的一个缺陷是它忽视了时间价值,认为不同时点的资金价值相同,将不同时点的资金直接代入进行有关计算,这是不符合金融原理的[4].会计收益率法也比较通俗易懂,计算也不复杂,但它没有采用现金流量观,并与回收期法一样,未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把第一年的现金流量与最后一年的现金流量看作具有相同的价值,其决策可能不正确。而贴现法下的各种方法则考虑了时间价值,将投资项目每年净现金流量按资本成本(折现率)进行折现,使不同时点的资金具有可比性,较真实地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现金流入对投资盈利的不同作用。财务管理最基本的观念就是货币时间价值,运用货币时间价值观念要把项目未来的成本和收益都以现值表示,如果收益现值大于成本现值则项目应予接受,反之则应拒绝。因此,我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多采用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的贴现法,以贴现法为主,以非贴现法为辅。

补充一点,由前例可以看出,现值法、净现值法与获利指数法的结果有时会有所不同,其原因在于投资额不同,投资收益的绝对与相对数之间有差异。在对几个独立纺按进行评价时,我们多采用获利指数法,运用它对独立方案的投资效率进行排序,弥补净现值法不能在几个独立方案之间评价优劣的缺点,而在互斥方案的选择中,则应以净现值为准[5].

(四)案例

凯丰集团是一家专门从事机械产品研发与生产的企业集团。2000年3月,该集团拟扩展业务,欲投资6000万元研制生产某种型号的机床。企业有两套方案:第一套方案,设立甲、乙、丙三个独立核算的子公司,彼此间存在购销关系。甲生产的产品可作为乙的原材料,而乙生产的产品全部提供给丙。经调查预算,甲提供的原材料市场价格每单位10000元(此处一单位指生产一件最终产成品所需原材料数额),乙以每件15000元提供给丙,丙以20000元价格向市场出售。预计甲为乙生产的每单位原材料会涉及850元进项税额,并预计年销售量为1000台(以上价格均不含税),那么,甲每年应纳增值税额为10000*1000*17%-850*1000=85000(元),乙每年应纳增值税额为15000*1000*17%-10000*1000*17%=85000(元),丙每年应纳增值税额为20000*1000*17%-15000*1000*17%=85000(元),由此,在第一套方案下,每年应纳增值税额是85000*3=2550000(元)。第二套方案,设立一综合性公司,设甲、乙、丙三个部门,基于上述市场调查,可求出该企业大致每年应纳增值税额为20000*1000*17%-850*1000=2550000(元),其数额和上套方案一样,看似效果一样,其实不然,因为货币存在时间价值,所以,凯丰集团应选择第二套方案。在第一套方案中,甲生产的原材料,在一定的时间内会出售给乙,这时要缴纳一定数量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而采取第二套方案,则这笔业务由企业甲部门转向乙部门时,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当然这笔款尽管要缴,而且数额也不会变化,但是根据货币时间价值原理,今天的一元钱比明天的一元钱更值钱,所以这部分迟缴的税款的价值小于早缴的税款,而且推迟纳税时间,相对于资金较紧张的企业来说更是如此。为说明这个问题,这里假定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每年缴纳100元税款,缴三年,年利率是10%,第二种是在第三年一次性缴纳300元。按第一种,相当于第三年一次性缴纳:100*(1+10%)+100*(1+10%)+100*(1+10%)=331(元),显然比300元多。由此可得,当然是第三年一次性缴纳好。同理,凯丰集团在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后,当然会选择第二套方案[6].

由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货币时间价值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概念,不管是涉及到个人投资决策,还是涉及到企业的投资决策,都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要时刻谨记,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一定要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重视货币时间价值,做科学的投资决策。对于个人投资来说,我们要掌握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也就是将不同时点的资金换算到相同时点上的方法,搞清楚资金到底处在何时点上,在日常生活中多考虑时间价值的影响就差不多了。对我们企业来说,企业应有一批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还应有一批效率高,能力强的市场调查人员,收集决策所需的资料,以便决策人员进行周密的市场和全面的可行性论证,保证决策的安全性和科学性[7].企业应对投资权限加以控制,严格审批权限,要求职能部门按程序工作,在严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严格审查,制约乱投资行为,提高投资可靠性,效益性。企业还必须建立相关制度保证其投资决策的贯彻实施,对投资进行规范管理。职工的作用也不可忽视。除此之外,企业还需在决策实施后,跟踪实施结果,及时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新的决策[8].当然,企业的投资决策不能只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还有项目自身的一些因素以及政府的政策等因素,这些都要有相应地考虑。

主要参考文献:[1]任葆同。着力提高货币的时间价值[A]出版地:武汉市。出版者: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年2000年

[2].刘曙霞。试论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财会月刊(20)[A]出版地:武汉市。出版者:财会月刊杂志社。出版年2000年

[3]周继民国防。财务管理学。[A]出版地:北京市。出版者: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年1999年

[4]吴学安。投资理财忌盲目[A]出版地:北京市。出版者:管理世界杂志社。出版年1998年

价值投资论文范文3

关键词: 价值投资 中国证券市场 适用性

一、价值投资的内涵和理论发展

(一)价值投资的内涵

价值投资,其核心思想是:以对影响证券投资的经济因素、行业发展前景、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要素的分析为基础,利用某种方法测出股票的“内在价值”,然后与该股票的市场价值比较,让投资人做出是否投资该股票的投资策略。价值投资认为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与股票价格会有所背离,股票价格围绕内在价值这个稳定点上下波动,且股票价格长期看来有向内在价值回归的趋势;其内在价值决定于经营管理等基本面因素,股票价格则决定于股市资金的供需情况,在不同的决定因素下,内在价值高于股票价格的价差被称为“安全边际”,即当股票价格低于或者高于内在价值即股票被低估或者高估时,就出现了投资机会。

(二)价值投资的理论发展

最早对价值投资理论进行研究的学者是马克思,他认为,股票价格会随他们索取的收益大小和可靠程度而变化,同时股票价格由预期收入决定,因此又具有投机的性质。在马克思研究的基础上一些西方学者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美国著名的投资家本杰明.格雷厄姆,1934年出版的《证券分析》一书,被尊为基本分析方法的“圣经”,他认为,长期而言,股票的价格取决于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所创造的利润,并与其保持一致,而短期价格却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波动,尽管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很大,但其基础价值稳定且可测量。1961年,莫迪格利尼和米勒提出了股利分配政策与公司价值无关的mm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严格假设条件下,股利政策不会对企业的价值和股票价格产生任何影响,一个公司的股票价格完全是由其投资决策所决定的获利能力决定的。mm 理论框架是现代价值评估的思想源泉,它促进现代价值评估理论的蓬勃发展。在这一基础上,人们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论证,最终确立了决定股价的一个基本的变量——自由现金流,并由此提出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

二、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皇谐〉氖视眯蕴教

(一)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皇谐〉氖视眯

根据价值投资理论,股票的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其内在价值又决定于经营管理等基本面因素,因此从理论上而言,股票价格与每股净资产,扣除非正常损益后每股净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等变量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中国证?皇谐〉氖导世纯?却并非如此,股票价格严重偏离内在价值,我们用相关的估值理论对企业进行恰当的估值往往不符事实。

从这一轮的股市来看,很多基本面良好,潜在价值不错的股票却都大大的被低估了,价格一路走低,最典型的就数银行股。按6月20日的收盘价,以今年一季报测算,14家上市银行2010年动态市盈率平均为9.71倍,其中,小于10倍的有9家,最小的是交通银行,仅7.48倍;而大于11倍的仅有3家:宁波银行14.17倍,中信银行12.56倍,招商银行11.74倍。若以市净率计算,全部小于3倍,平均2.03倍,其中在2-3倍之间的有6家,在1-2倍之间的有8家。从估值角度来看,确实很低了。以当前9倍、10倍pe水平来看,即便是在港股市场上,也处于底部区域了,因为在港股历史上,大盘估值基本上是在10-20倍pe之间波动①。与此相反,创业板中许多基本面不怎么样的企业却一路走高。因此,在笔者看来,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皇谐〉氖视眯曰故怯幸欢ǖ木窒扌缘摹

(二)原因分析

1.强周期行业不利价值投资

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gdp的三驾马车为投资、消费和出口,其中投资和出口拉动的都是基础工业品需求,大量固定资产投资推动基础工业品需求的形成。映射到a股上市公司市值构成中,“煤电油运、钢筋水泥、地产有色”等强周期型行业占绝对主导地位,与美国市场以金融、it、医药、消费为主体的结构差别很大。我们知道,巴菲特惯于投资消费、金融和传媒等弱周期性企业,而在中国a股市场上,消费零售行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值得长期投资的强势企业很少;主要传媒机构仍然是受意识形态控制的非经济组织;金融领域也是近两年才出现一些值得长期投资的强势企业。

2.非市场因素扭曲价值投资

资本市场天然就是一个商业市场,它以经济利益为衡量一切是非曲直的标准。中国股市如此,企业却并非如此。首先,大量的地方国企受地方政府控制,明目繁多的兼并重组、资产注入、无偿资产划拨、大股东占款和关联交易,种种行为与市场经济中的理性经济行为相去甚远,让

投资者很难理性地分析企业的真实投资价值。其次,民企倒是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开展经营活动,但相当一部分民企的经营业绩,却并不由其经营管理水平所决定,而是取决于各种难以衡量的“关系资源”,各类房地产、矿业企业尤其如此。

3.灰色操作强于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者以分享企业业绩成长的收益为主,投资业绩较为固定,一般在20%~30%之间,机会好的时候能达到50%~60%。但一些所谓的投资高手,通过运作一些主题、概念和个股,其建立在欺诈绵羊散户基础上的收益率,远远高于价值投资的收益率。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非价值投资者都在欺诈绵羊散户,但在价值投资与欺诈暴利之间,存在很多灰色中间地带,行业轮动、波段操作、跟庄做庄、内幕消息,其收益率远远高于价值投资。所以,很多人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倾向选择更高资本回报的投资策略。

三、营造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皇谐〉氖视眯曰肪

(一)加强中国证?皇谐〉氖谐??

尽管各国的证券市场在成熟度、信息披露、交易者的素质、上市公司的质量、相应的政策法规等很多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但有一条是相同的,那就是价值规律。所以,根据这一规律提出的价值投资理论在任何一个市场机制起主要作用的证券市场上都适用。对中国的证券市场来说,由于国内一般看法是一个政策市,容易受到短期巨额资金的冲击,且存在较严重的操纵现象,所以,价值投资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受到限制。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中国证监会需要加强对这方面的监管力度,尤其是要加强对操纵股市方面的监管力度,从而使市场机制真正发挥出主要作用。

(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要求经营者要尽量表现的理性一些,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提高公司的经营稳定性。其次,上市公司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使投资者对其了解的可能性增强,使其可预测性增强,从而为预测未来的现金流提供较好的保证。这样,市场才能更快的发现其内在价值。

(三)塑造理性的投资者

要树立起正确的投资理念,尽量减少认知偏差。这就需要投资者提高对自己所投资的对象的了解程度,要认识到股票的价值最终还是要由企业的内在价值所决定;正确对待所持股票的短期波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贪婪、恐惧、盲目等愚蠢的行为;最后,要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集中投资。

四、结语

总体说来,中国的证券市场没有遵循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投资理念。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够成熟,固有的体制缺陷和制度的缺失使得证券市场稳定性不足,证券信息并不是总能够有效地传递到投资者,市场的有效性大致处于无效至弱式有效的状况,这是我国推行价值投资理念遭遇的不利外部环境。影响价值投资的内部因素主要是上市公司股价与内在价值的偏离,导致投资者趋于短期的趋势投资而非长期的价值投资。价值投资作为有持久生命力的价值理论,在中国才刚刚兴起,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及投资者的进一步壮大,价值投资理念将势必成为我国股市主流理念,这也是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方向。

注释:

参考文献:

[1]任秋娟.基于巴菲特投资理论的中国证券市场价值投资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0(4).

[2]何艳.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市场的适用性分析.财经纵横.2010(2).

[3]刘明宏.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的适用性分析.金融经济.2010(3).

[4]何春梅.浅议价值投资.金融与证??2010(3).

价值投资论文范文4

关键词:市盈率(本益比);平均市盈率;投资价值;股票;证券市场

衡量一个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有很多指标,影响投资价值的因素既包括公司净资产、盈利水平等内部因素,也包括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市场情况等各种外部因素。市盈率是衡量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工具之一。

市盈率是投资者所必须掌握的一个重要财务指标,亦称本益比,是股票价格除以每股盈利的比率。市盈率反映了在每股盈利不变的情况下,当派息率为100%时及所得股息没有进行再投资的条件下,经过多少年我们的投资可以通过股息全部收回。市盈率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股价同过去一年每股盈利的比率。二是股价同本年度每股盈利的比率。前者以上年度的每股收益作为计算标准,它不能反映股票因本年度及未来每股收益的变化而使股票投资价值发生变化这一情况,因而具有一定滞后性。买股票是买未来,因此上市公司当年的盈利水平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第二种市盈率即反映了股票现实的投资价值。因此,如何准确估算上市公司当年的每股盈利水平,就成为把握股票投资价值的关键。

近来,有关市盈率问题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目前的市盈率水平是否合理?反对的或赞同的各执一词。用市盈率的高低判别股市风险的高低,确实是个经验性问题。市盈率水平高了一点并不意味着就有很大风险,尤其是处于发展中的中国股市,加上未来几年我国GDP将保持7%以上的增长速度,大盘市盈率保持40-50倍的水平是合理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个股的风险程度是不同的。至2000年底,沪市的平均市盈率是58倍,深市的平均市盈率为56倍。但不同个股之间的水平不一样,其中,每股收益在0.10元至0.20元间的个股的平均市盈率为81倍多,每股收益小于0.10元的个股的平均市盈率高达264倍以上。业绩越差的个股的市盈率越高、流通盘越小的个股的市盈率越高,这类个股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目前,大盘经过了从五月来的几次暴跌,很多个股已经腰斩,沪市的平均市盈率已经降了很多,相对而言,风险也降底了不少。

我们在进行投资时,判断一只股票市盈率水平是否合理,主要看以下三个因素:

(1)行业性。行业背景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以电子通信、软件、环保、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行业属于朝阳行业,并受到国家相关政策扶持,发展速度较快。未来一段时间内,电子通讯等高速发展行业的增长速度将是GDP的3倍左右,其市盈率应当高于大盘平均水平;相反,钢铁等夕阳产业类上市公司,其市盈率水平将低于大盘平均水平。这一格局不会改变。实际上也是如此。

(2)流通盘。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流通规模与股价成反比,股本越大,市盈率越低,反之亦然。小盘股板块历来是“大黑马”的温床,去年最大涨幅在200%以上的思达高科、泰山旅游等大牛股,无一不是小盘股。而一些流通盘较大的个股,如以上海汽车为代表的一批大盘绩优股,其市盈率普遍在20倍至30倍。在赚取差价仍是投资者获利的主要手段的市场中,小盘股兼有丰富重组题材和股本扩张能力优势,价格波动较大,机会较多,而大盘股则不具备这种优势。

(3)成长性。成长性高低是影响股价的决定性因素。高科技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普遍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主要在于上市公司的高成长性。

同时市盈率是一个非常粗略的指标,考虑到可比性,对同一指数不同阶段的市盈率进行比较较有意义,而对不同市场的市盈率进行横向比较时应特别小心。

(1)综合指数的市盈率与综合指数的市盈率比,成份指数的市盈率与成份指数的市盈率比。综合指数的样本股包括了市场上的所有股票(沪深市场上PT股除外),市盈率一般比较高,而成份指数的样本股是精挑细选的,通常平均股本较大、平均业绩较好,所以其市盈率比较低一些。而我们经常看到的国外股票时常的市盈率大多是成份指数的市盈率,如果将它们与我们综合指数的市盈率相比较,则犯了概念性错误。(2)市盈率应与基准利率挂钩。基准利率是人们投资收益率的参照系数,也反映了整个社会资金成本的高低。一般来说,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基准利率的倒数与股市平均市盈率存在正向关系。如果基本利率低,合理的市盈率可以高一点,如果基准利率很高,合理的市盈率就应该低一些。

(3)市盈率应与股本挂钩。平均市盈率与总股本和流通股本都有关,总股本和流通股本越小,平均市盈率就会越高,反之,就会越低,中西莫不如此。在美国,小盘股的平均市盈率也高于大盘股平均市盈率的好几倍,NASDAQ市场市盈率高于纽约证券交易所市盈率,部分地与股本因素有关。

(4)市盈率应与股本结构挂钩。市盈率跟股本结构也有关系。如果股份是全流通的,市盈率就会低一些,如果股份不是全流通的,那么流通股的市盈率就会高一些。原因在于,如果上市公司的总价值不变,股份分成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而资产的流动性会增加资产的价值(流动性溢价),从一般意义上说,流通股的每股价格自然要高于非流通股的价格,非流通股的价格越低,流通股的价格就越高,其结果就必然是流通股的平均市盈率高于非流通股的平均市盈率。流通股在中股本中所占的比例越小,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价格差异越大,流通股的平均市盈率就越高。目前的中国市场,非流通股占到总股本的三分之二,在它们没有流通的情况下,流通股的市盈率较高,也是正常的。

(5)市盈率应与成长性挂钩。同样是20倍市盈率,上市公司平均每年利润增长7%的市场就要远比上市公司平均每年利润增长3%的市场有投资价值。根据经典的股票内在价值评估模型,如式(1)所示。其中V为股票内在价值,D。为在未来无限时期支付的每股股利,k为到期收益率,g为股利每期固定的增长率。从式(1)可以看出,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成长性对股票的内在价值,从而对市场价格和平均市盈率影响巨大。

V=D×(l+g)

K-g(1)

(6)市盈率与一些制度性因素有关,居民投资方式的可选择性、投资理念、一国制度(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外汇管制等制度性因素,都与平均市盈率水平有关。

市盈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增长潜力的认同,不仅在中国股市如此,在欧美、香港成熟的投票市场上同样如此。我国股市尚处于初级阶段,也是处于摸索阶段,可以借鉴西方市场的模式,也有自己的特色,投资者应该从公司背景、基本素质等方面多加分析,对市盈率水平进行合理判断。

参考文献

价值投资论文范文5

关键词:现金股利;投资价值;道琼斯指数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引言

价值投资所注重的信息包括宏观经济形势、行业与公司状况等基本面信息,但是针对具体选择哪种股票进行投资而言,公司的信息就显得至关重要。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更接近于半强势有效市场,如果事实是这样的话,那么个人投资者在进行股市投资时,就应关注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尤其要注意该公司的高股利是否也表明股票的股息率也是高额的,以及哪些行业的股票会带来较高的股息率。本文打算在这方面做些实证研究并给我国的广大个人投资者提出相关建议以供他们选股时作为参考。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状况

2011年11月9日,新任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首次公开亮相,证监会表示“明确分红比例,提升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目前,分红制度改革已在拟IPO(首次公开发行)公司中推行,市场预期证监会还将采取一系列具体举措提升上市公司分红水平,从根本上治理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重融资、弱分红”的现象。长期以来,A股市场分红比例过低一直遭到诟病。

三、价值投资与股利政策

价值投资最初来自于Graham的《证券分析》一书,在此书中,Graham使用内在价值这一称谓,因此价值投资理论也称之为内在价值理论。徐成刚(2005)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通过比较并整合格雷厄姆和费雪在价值投资理论里的研究成果,并综合其他学者对价值投资的定义,认为价值投资理论主要包括3方面的内容:一是价值投资的“价值”虽然存在不同提法,。二是股价总是围绕内在价值上下波动的。虽然股价是不断波动的,但是上市公司的价值却是相对稳定的。因此,依靠股票市场自身的调节机制,股价最终会向其内在价值靠拢。这使得低价购买内在价值低估的股票,能够带来超额利润。三是价值投资是通过研究合适的企业,来寻找和判断内在价值低估的证券。先提出来股利贴现模型。该模型数学表述如下

四、道氏策略与股息率

道氏策略是由美国的1988年的华尔街杂志所提出的。事实上,本文就是将道氏策略稍加改变,以此考察高股息率证券组合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有效性。在介绍道氏策略之前,本文认为很有必要说明道氏策略所依赖的股息率,也就是说道氏策略为什么依据股息率来选择股票。

股息率(Dividend Yield Ratio),是一年的总派息额与当时市价的比例。以占股票最后销售价格的百分数表示的年度股息,该指标是投资收益率的简化形式。股息率是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比率。在投资实践中,股息率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标尺之一。

五、高股息率证券组合实证研究

未经风险调整的高股息率股票组合实证研究:

本文采用月度几何平均得到的收益率来作为证券组合和上证指数的每年参照收益率,这是为了用几何平均这一方式尽量减少其他因素对收益率的扰动。下面用2000年证券组合和上证指数来详细说明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假设各拿出10000元人民币投资每只股票,共200000元,即赋予每只股票在证券组合中相同的权重0.05。则某只股票某月的收益率等于此月股价之差,然后加上这个月的股利,最后除以上月的收盘价格。这只股票的月末价值则是上月股票价值乘以这个月的收益率,再加上上月股票价值。

2000-2009年证券组合与上证指数月度几何平均收益率统计分析

注:*表示10%的显著性水平,**表示5%的显著性水平,***表示1%的显著性水平。

六、结论

本文对基于高股息率证券组合的价值投资策略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基于本文的研究,得到如下的结论:

第一,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逐渐规范,与股利政策有关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本文认为随着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逐渐向发达国家的股利政策靠拢,现金股利将会逐渐成为股利政策的重点,股利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逐渐变好,依据股利政策实行情况在我国证券市场进行价值投资的环境逐渐成熟。

第二,我国个人投资者在过去的投资收益亏损严重,而价值投资能够给我国投资者带来收益,并且2003年以来,由于基金、QFll等机构的有力推动,价值投资逐渐成为我国证券市场投资分析的主要方法。

参考文献:

[1]陈鹏.基于高股息率证券组合的投资价值策略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应用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10.

价值投资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价值投资理论经过很多价值投资者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已经构建起了以“内在价值”和“安全边际”为核心的价值投资理论体系。但是作为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的投资理念,价值投资理论在很多情况下还是被投资者所误解。本文严格界定成长型价值与成长型概念的区别,指出成长型价值是属于价值投资理论,而成长型概念更多是证券市场上的投机炒作。最后,通过分析价值投资理论发展演进的过程来证实上述观点。

在回顾华尔街悠久的历史时,不难发现,在早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证券市场就是一个充斥着投机和内幕消息的领域。但是伴随着1934年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戴维•多德的《证券分析》一书的出版,证券市场的投资理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本被后来者奉为“投资者的圣经”的书籍,在其后的岁月内被连续重版,其投资理念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证券投资者。格雷厄姆用他所倡导的证券分析理论和技巧奠定了价值投资理论的基石,其后的价值投资者都是在格雷厄姆的基础之上,不断引进其他分析方法,形成各自鲜明的投资特色,因此价值投资理念才得以不断衍生和发展,并且一直被广泛使用并沿用至今。

价值投资理论作为证券市场策略和价值分析的众多投资理论之一,其产生至今还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但是价值投资理论自产生之日起就对证券投资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在价值投资理论产生之前,证券市场投资理念主要以趋势技术分析为主,通过分析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涨跌规律来进行投资。而价值投资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模式,转而夸大从公司经营治理的实质以及公司基本财务状况出发来寻找公司的投资价值。

投资与投机

投资和投机是证券市场上证券交易的两种基本行为,并且同样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但是两者在根本上有所不同。对此,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亨利•彼特以为,区分投资和投机的标准应该从分析投资的动机进手:买进股票通过长期持有、期看分享股息分红的长期行为是投资;而买进股票仅仅是希看通过不断的买卖来获取二级市场上差价的行为是投机。杰克•弗朗西斯以为:一项交易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是生产性的还是非生产性的、是正当的还是非法的、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均是区分投资与投机的有用标准。《中国金融百科全书》则以为:投机是指利用股票价格波动,以牟取最大利润为目的的短期交易活动,其特点是交易期限短、次数频繁,具有风险性;除此之外都是投资。格雷厄姆以为:投资是指根据详尽的分析,本金安全和满足回报有保证的操纵,不符合这一标准的操纵是投机。

从以上的各种不同表述可以看出,投资和投机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而这种不同的实质在于投资和投机的盈利模式。笔者以为,投资和投机的最根本区别就在于风险的可控性:投资是指通过发现和创造价值来获取回报,其风险可控;而投机是指承担较大的获利不确定性,并以此来获取相应的回报,其风险不可控。从格雷厄姆的表述中,可以发现投资相对于投机而言,具有以下特点:投资是建立在对投资对象详尽的研究分析基础之上,通过客观地研究来创造价值,而投机则是通过主观的判定来获取收益;投资能够保证本金安全;投资能够保证满足的回报。

价值投资理论的定义

价值投资理论从产生以来,一直就建立在证券市场的三个基本特征基础之上:证券市场上的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受一些影响深远而又变幻莫测的因素所支配,正是这些因素导致股票的市场价格在不断变动;上市公司本身的内在价值却不同于其证券市场价格的起伏不定,而是相对稳定的。股票的市场价格在短期可能会偏离公司的内在价值,但是从长期来看,市场价格会逐渐向内在价值回回;假如在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时进行购买,肯定可以获得稳定的回报,而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距就是“安全边际”。

证券市场的三个基本特征指出了价值投资理论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内在价值(IntrinsicValue)与安全边际(MarginofSafety)。价值投资理论的核心就是对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评估。所谓内在价值,就是上市公司的资产、收益、股利、未来远景以及治理状况等因素所决定的股票价值,是未来上市公司所拥有所有现金流的折现值。

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分为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两部分:内在价值是由上市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所决定,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而市场价格则由证券市场上的资金供给所决定,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变化较大。因此往往会出现市场价格偏离内在价值的情况。沃伦•巴菲特指出,“内在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为评估投资和公司的相对吸引力提供了唯一的逻辑手段。内在价值的定义很简单:它是一家公司在其余下的寿命中可以产生的现金的贴现值。但是内在价值的计算并不如此简单,它是估计值而不是精确值,而且它还是在利率变化或者对未来现金流的猜测修正时必须加以改变的估计值”。

安全边际是价值投资理论的简练概括,就是上市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超过其市场价格的部分,也是价值投资者能够稳定获取的投资收益。一般来说,安全边际越大则代表投资风险越小,而相应的获利能力越强。

对于内在价值的理解,随着价值投资理论不断完善,其内涵出现了一些差别。最初,内在价值以格雷厄姆的观点为主,夸大上市公司的尽对价值,也就是公司所拥有的有形资产的清算价值。后来才逐步加进菲利普•费雪关于成长型价值的观念,将公司的无形资产以及未来的成长预期也计进公司的内在价值当中。在格雷厄姆和费雪投资理念有机结合的基础上,进而形成了目前价值投资理论的理论基础,这也就是最成功的价值投资者沃伦•巴菲特所认同的价值投资理念。

格雷厄姆在分析上市公司内在价值时,看重上市公司的有形资产,而不看重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如专利、品牌等。格雷厄姆以为价值是被事实所确定的价值,这些事实包括公司的资产、收进、红利以及任何未来确定的预期收益。所以,格雷厄姆在其投资分析中,主要在寻找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的比值偏小(也就是安全边际较高)的股票进行投资,通过买进并持有,等到其市场价格上涨体现其内在价值时,便可以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

费雪则把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内涵进行了一定的扩充,他把这样的“内在价值”称为企业的特质,即上市公司所拥有的高于一般水准的能力,能够使得公司利润逐年递增。相比之下,他更加看重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所带来的价值,也就是那些能够增加公司价值的因素。他以为可以通过对获利能力超过均匀水平的上市公司进行投资,借助于其强大的盈利增长来获取可观的逾额利润。

综合格雷厄姆和费雪对于价值投资理念的定义,不难发现,尽管不同的价值投资者的理解有所差别,但是实在质是趋同的。尽管在公司内在价值的定义上不尽相同,但都来自于上市公司本身,这其中包括有形的资产、收益和股利,还包括无形的独特竞争力、优秀的获利能力、出色的经营治理能力,甚至还包括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良好预期等。价值投资者都认可上市公司的市场价格是围绕内在价值上下波动的,并且迟早会向价值靠拢。价值投资是通过寻找优秀的投资对象而从中获利,其持有时间的是非仅在于价值投资者个人对市场的把握,而不是区分价值投资与非价值投资的关键。

笔者以为,价值投资理论是通过对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研究分析,然后比较证券市场价格,以此来决定股票买卖策略的一种投资理论。价值投资理念的核心思想,以为内在价值是确定股票价格的核心因素,只有在股票价格低于内在价值时,即存在安全边际时,才会做出买进操纵。格雷厄姆以及其后的价值投资者的投资理念都是一脉相承的,而仅仅在价值投资的主要步骤的一个或几个环节有所差异,这些环节包括怎样寻找低估的证券、如何确定股票的内在价值、构造投资组合的方法。

价值型投资、成长型投资与成长型概念

成长型投资(GrowthInvesting)一直以来被误以为是一个跟价值型投资相对立的概念。尽大部分投资者以为,价值型投资就是指投资于股票价格低于其帐面价值的上市公司股票,从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恢复性上涨中获利;而成长型投资则正好相反,指的是投资于具有高于均匀水平的销售及利润增长率、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上市公司股票,通过其高速成长带来未来股价上涨而从中获利。这种看法体现到投资操纵上,则是价值型投资者和成长型投资者从来不会在同样的时间买进同样的股票:价值型投资者选择的买进时机为上市公司公布利空的消息时(如利润每况愈下、公司收益处于下降或没有收益、公司最新消息令市场失看等);而成长型投资者则选择上市公司公布利好的消息(如利润上升、收益加速增长、公司公布的业绩超过预期等)时买进。正是基于上述概念,很多投资者以为伴随着证券市场涨跌的交替出现,相对应地采取价值型投资和成长型投资才是最佳的获利模式,即在熊市到来时选择价值型投资,通过选择被市场低估的股票来规避市场风险,而到牛市来临时选择成长型投资,通过利用市场热门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

实在,上述的这些观念误解了成长型投资的真谛。成长型投资并不等同于成长型股票,成长型投资是指投资于具有长期持续获取超过均匀水平的销售和利润增长率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事实上,这种真正具有长期持续获利能力的上市公司是罕见的,投资大师费雪在其全部投资生涯中所发现的具有长期成长性的上市公司也屈指可数,寥寥无几。

在证券市场上之所以成长型投资会被广泛提及,能够在很多上市公司的股票上得到应用,最主要的原因是投资者往往将“成长型投资”与“成长型概念”混为一谈。所谓的“成长型概念”,就是证券市场上经常蜂拥出现的投资热门,如新技术、新专利、新产品、新市场,通过超乐观的财务业绩猜测,来凭空描绘超出想象的美好远景,构造一种不切实际的高速增长。这样的成长型概念往往只能体现在对上市公司的发展预期上,难以带来实质性的增长,尤其是没有长期稳定的实质性增长。但是成长型概念却具有与生俱来的上风,能够吸引投资者的追捧,特别是在牛市环境下。从美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无论是20世纪60年代电子半导体成长概念,还是20世纪90年代的生物工程、网络科技成长概念,终极只不过是资金追捧出来的泡沫,只有其中真正具有长期成长性的上市公司如IBM、微软、英特尔才能够脱颖而出,给投资者带来长期持续而稳定的投资回报。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以为,随着价值投资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证券市场的新发展赋予了当代价值投资理论更多更新的内涵。格雷厄姆所推崇的以寻找市场价格低于上市公司尽对价值的投资品种的投资模式,是属于价值投资理论的,同样以费雪为代表的寻找具有长期持续成长能力的投资品种的投资模式,同样属于价值投资理论。成长型价值只不过是将更多的未来盈利增长计进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因此,本文以为以费雪为代表的成长型投资实际上属于当代价值投资理论范畴,而证券市场上所谓的“价值型投资与成长型投资”分类,实际上只不过是价值投资与成长型概念的区别罢了。

价值投资理论的演进

价值投资理论从20世纪初产生至今,只有不足百年的历史,但是追随价值投资理论的价值投资者们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投资业绩。不过,价值投资理论体系的构建并不是一挥而就的,而是价值投资者经过不断在继续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的投资实践来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在价值投资理论演进的过程中,有四位价值投资者对价值投资理论体系的完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分别是本杰明•格雷厄姆、菲利普•费雪、彼得•林奇和沃伦•巴菲特。

本杰明•格雷厄姆是价值投资理论的奠基者,也是第一个把逻辑和分析的原理引进证券投资领域的人。格雷厄姆构建了价值投资理论的框架:“安全边际”和“内在价值”。受到所在时代的影响,格雷厄姆在应用价值投资理论时,往往都是在寻找被市场尽对低估的投资品种,对安全边际的要求远远要超过对公司本身经营状况的要求,并且格雷厄姆在计算企业的内在价值时,只将企业的有形资产算作企业的内在价值,而剔除企业的无形资产,这样所计算出来的企业内在价值属于企业最核心、最具有安全性的价值。事实证实,在证券市场陷进低迷的时候,格雷厄姆的投资策略和投资技巧显得格外有效。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论能够表现出对持续低潮的抗跌能力,还可以表现出在弱市中较强的获利能力,一旦证券市场行情开始转好,依照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策略所购进的大量低价股就可以籍此获得巨大的回报。

菲利普•费雪同样为价值投资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格雷厄姆夸大“价值尽对低估”有所不同,费雪更加夸大投资品种的“成长性”。假如说格雷厄姆看重的是股票价格与内在价值之间的尽对价值的话,那么费雪更加看重企业盈利改善来保障股票价格未来增长的相对价值。费雪所看重的“成长型价值”,非常清楚地体现在他价值投资理念中的集中投资(费雪的投资组合中从来不超过10只股票)和长期持有(费雪持有摩托罗拉达21年之久),这与证券市场上盲目地炒作“成长型概念”的投机,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别。因此,费雪所推崇的企业“成长型价值”属于价值投资理论的范畴,只不过在熟悉企业的成长并且发现往投资价值上,需要有非比平常的眼光和深厚的投资底蕴。

彼得•林奇是率先将格雷厄姆和费雪的投资理念结合起来,并且成功运用到投资实践中的价值投资者,因此在彼得•林奇的投资理念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格雷厄姆和费雪的影子。在彼得•林奇的投资组合,有尽大部分是按照费雪的价值投资理论而买进的证券市场上极少数优秀公司,并且通过长期持有获取逾额投资回报;而剩下部分则充分发挥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理论的优点,不断寻找被市场所低估的公司股票,在企业的恢复性上涨中获利。借助于格雷厄姆和费雪价值投资理论中的优点,彼得•林奇取得非常成功的投资业绩。

沃伦•巴菲特是将格雷厄姆和费雪的价值投资理论彻底融合,并且取得非凡成就的价值投资者。巴菲特常说,自己是“85%的格雷厄姆加上15%的费雪”。巴菲特是借助于格雷厄姆的方法找到了市场出错误的机会,而借助于费雪的集中长期持有的理念实现了财富的巨幅增长。巴菲特将价值投资理论中的“成长型价值”演绎得淋漓尽致,他所长期持有的上市公司都能够保持快速而持续的成长,终极都成为拥有巨大市值的公司,巴菲特也借此成为了最成功的价值投资者。

在价值投资理论从格雷厄姆、费雪到巴菲特的不断融合和完善中,可以看到,价值投资者彻底地将成长型价值从成长型概念投机中剥离出来,融进到价值投资理论中,给价值投资理论中的“内在价值”和“安全边际”赋予更多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海南出版社,1999

2.菲利普•费雪.怎样选择成长股.海南出版社,1999

价值投资论文范文7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决策;实物期权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traditional net present value method and real options method analysis analyzed, for real estate investment provides certain decision-making method.

Keywords: real estate; Investment decision; Real option

中图分类号: 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房地产业是一种典型的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投资行业,因为其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就决定了房地产投资决策必须占有与项目相关的较为完备的信息,采用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方法,以达到规避风险,获取效益的目的[1]。本文通过对传统净现值方法与实物期权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者的优越性与缺陷,使得其在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上更为合理。

1净现值方法的基本理论

传统的净现值法()评估房地产投资时,假定:(1)对于一个投资项目,决策者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立即投资,一种是拒绝投资并且永远拒绝投资。投资者只是采用刚性的投资策略,而不考虑延期投资策略对项目预期收益的影响。(2)一旦投资后,项目在可预期的寿命中将一直经营下去,投资外部环境不会发生预期外的改变,忽略将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的可能性。(3)投资成本是可撤回的。在市场不利的情况下,可以收回投资。(4)未来的收益可以预测,可以确定。投资者能够准确的估计出项目寿命周期内各年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并且能够确定风险调整值和风险之后的收益率。

净现值是利用项目方案所期望的基准收益率,将各年的净现金量折算到建设初期(即现值),从而得到历年现值的代数和。其表达式为

(1)

其中,为第年的现金流入量;为第年的现金流出量;为第年的净现金流量;为项目的寿命期;为项目的基准收益率。

当时,表示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当时,表示该投资项目不可行。

2实物期权方法的基本理论

实物期权[2]是金融期权理论对实物(非金融)资产期权的延伸,标的资产为非金融资产的期权被称为实物期权。一个房地产项目的价值可以被视为其用传统方法计算的净现值与一些期权的价值之和,即项目价值=净现值(NPV)+期权价值。实物期权方法主要采取Black-Scholes期权模型,该模型可简单表述为:

(2)

(3)

(4)

式中:C为期权价格;S为标的股票现行价格;X为执行价格;T为到期时间;r为无风险收益率;σ2为标的股票价格的波动性;N(d)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N(x)当x=d的值。

实物期权的输入变量与金融期权输入变量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3对比分析

从理论上分析,净现值法和实物期权法两者的主要区别有以下三点:

(1)不确定性与投资价值之间的关系。当房地产投资者面临未来市场条件的不确定性时,法则仍然是先算出新投资将产生的预期利润流的现值;再算出新投资所需的支出流的现值;最后算出两者之间的差是否大于零。若大于零,则认为可以进行投资。法则有一个假定:可以预测到未来以现金流度量的收益,即未来收益是确定的。如果出现不确定性,则会降低这项投资的价值。因此,不确定性越大,投资的价值越小。

(2)投资的可逆性与灵活性、新信息的价值。规则的另一个假设是:如果认为投资是可逆的,即无论何种原因,如果市场结果比预期条件差,就可撤消投资且收回支出;如果认为投资是不可延迟的,它是一种勿失良机的建议,即如果企业现在不进行投资,将来也不会投资。显然,法对投资既可逆又不可延迟的假设否认了“灵活性”的价值。而且,按照规则,无论是“现在就投资”还是“永远不投资”的决策,都是一种当期的决策,而与决策后可能出现的新信息无关。实物期权法认为,尽管一些决策符合这些条件,但大多数房地产投资并不符合。实物期权法假设大多数投资是不可逆转的。一旦投资,便会有部分投资转化为沉没成本;但是,一旦接受某些投资项目后,这些项目也不一定非要固定下来。投资人员能够经常做出一些改变来影响后面的现金流量和项目寿命。原因在于拥有投资机会的投资者持有一种类似于金融看涨期权的“选择权”。当投资者做出不可逆投资支出时,它就执行或者“消灭”了投资的期权,放弃了等待以获得可能会影响到支出意愿或时机的新信息的可能。一旦市场条件逆转,它不能停止投资。失去的期权价值是一种机会成本,它必须包括在投资成本中。 (3)折现率的主观性与客观性。法则一直假定一个资本预算项目的现金流量在某种可以预见的范围内发生,然后被贴现成它们的价值。问题是,如何确定合理的贴现率。法则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或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出风险报酬率,而且会随着不确定性增加而调整贴现水平,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4结论

本文对传统净现值方法与实物期权分析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者的优点与缺陷,为房地产项目投资方面提供更为合理的决策,使得房地产项目投资评估更趋于实际。

参考文献

[1]李启明, 李心丹.房地产投资风险与决策[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价值投资论文范文8

关键词:期权博弈;投资价值;贝叶斯法则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01

一、文献综述

Smetes(1993)首先将博弈理论和实物期权结合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企业投资战略期权博弈模型。Smits&Ankum(1993),安瑛辉、张维(2001、2005、2006),石善冲、张维(2004)、Teixeira(2007)对期权博弈理论思想、框架、研究方向的分析研究。Dixit&Pindyck(1994)、Hott(2003)等提出了基于期权博弈理论的投资函数、投资临界值,Dixit&Pindyck(2007)对Simit & Trigeorgis(2006)的模型进行了总结并证明领导者、追随者的和共同投资的投资收益和投资临界值。余东平、邱宛华(2005)分析了不对称双头垄断期权博弈模型,余东平(2007)分析了二重因素的期权博弈投资模型,王小帅、光(2011)分析了投资时间有限情况下的期权博弈,邱宛华、余东平(2006)研究了对称企业参与竞争的期权博弈模型。上述研究基本是在完全信息下分析得出的,而实际情况市场参与者往往隐瞒自己的支付函数。本文将在不完全信息下研究企业的投资时机。

二、模型建立

1.基本假设

假设在连续时间里存在双寡头企业A、B面临同一项目投资机会,两企业在该项目的博弈属于“抢滩模型”,即投资机会具有排他性,若一企业抢先投资其他竞争者就丧失投资机会(如某一区域的超市等)。两企业的目的都是使股东财富最大化,都为风险中性,无风险贴现率都为r。投资项目为不可逆投资,即初始沉淀成本为I。项目的利润流为X(t),符合几何布朗运动,即,为漂移率且0

2.无竞争参与者危险时企业垄断最优投资时机

假设企业A在市场中占垄断地位,垄断者的投资临界值为XM,当X(t)≤XM时,垄断企业的投资时机选择期权价值为FM(X),根据期权定价理论FM(X)满足下面方程式:

(1)

当X(t)≥XM时,即TM=inf(X(t)|X(t)≥XM)垄断企业进入市场(TM为投资时机),这时的企业投资价值为:

(2)

由(1)、(2)和价值匹配和平滑粘贴的边界条件:F(0)=0,F(XM)=VM(XM),F'(XM)=V'M(XM)得垄断者的价值函数为:

(3)

垄断企业的投资临界值为 (4)

3.面临竞争参与者危险时企业的最优投资时机

假设企业B的成本函数是非完全信息,即A不知道B的投资成本函数,从而无法得到B的投资临界值XB,但是A知道B投资临界XB的概率分布。根据博弈论信号传递理论,A可以根据B在不同时刻项目利润流X作出的等待或投资状态计算出B企业XB存在的概率。假设F(X)为B的概率积累函数,且连续可导。如果现在项目的利率流是X,而企业B继续选择等待,这时企业A对B的投资推测的条件概率临界值为:

(5)

从而可以定义危险系系数(Hazard Rate),即企B在XB处瞬时抢先投资威胁程度的推测,

(6)

因为该博弈模型为“抢滩博弈”,所以企业A必须抢在B投资之前投资,即XA>XB。由于企业A投资时机选择和B根据不同时刻利润流X作出的投资决策有关,所以A的投资时机和推测的B的条件概率有关。所以A的项目投资价值VA是X的函数。VA满足期权微分方程:

(7)

根据V(0)=0,价值匹配条件和风险中性条件可得到VA满足:

(8)

对该方程关于XA求导,并令其等于零,再把危险系数带入方程式得到:

(9)

证明XA有正解,令该方程式左边等于G(x),因为h(0)>0,β1>1,得出G(0)0,再加上该函数在其定义域内为连续函数,所以XA必有正解。

三、数值分析

首先用常规的资本预算方法得出该项目的贴现净现值(马歇尔投资临界值)XN=(r-α)I,因为β1>1,可以得出垄断投资临界XM>XN,下面讨论XM/XN/XA这三者的大小,因h(XA)>0,根据XN/XM的数值不难证明:G(XN)0,可以得出XN

下面接着研究竞争风险系数的大小对投资临界XA的影响,假设企业B的累积概率分布为指数分布,对方程式(9)关于h(X)求一介和二阶导数可得,,由此可以看出企业A在受到参与者竞争时投资临界XA与h(X)成反比,竞争者的竞争危险系数越大投资临界越小,即危险系数越大,投资者的等待期权价值侵蚀越大,投资时间越提前。

四、总结

本文重点分析了基于期权博弈理论的不完全信息下寡头企业在面临竞争危险时投资时机选择,并建立了科学的企业投资决策模型,给出了企业在不同市场结构条件在的投资价值和投资时机选择。最后得出竞争参与者的风险系数越大对企业等待投资期权价值侵蚀越大,投资越要提前。

参考文献:

价值投资论文范文9

关键词:公允价值;投资者情绪;股价

基金来源: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15R412021);指导老师:祖建新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月25日

一、引言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会计中,如何将最能体现商品价值的价格通过财务报表反映出来,这就涉及会计计量属性的问题。公允价值概念最早出现于第43号会计公报中。这一公报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53年,其规定“在计量因证券交换换得的无形资产的成本时,需考虑所付对价的公允价值。公允价值1998年曾在我国会计准则中首次出现,但由于国内诸多条件不成熟的限制,于2001年新修订的准则中被取消。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允价值在准则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学术界不断深化对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同时,社会各界开始普遍接受企业应将公允价值引入财务报表中。为适应实际需要,符合国际发展趋势,我国新准则体系中不同程度地引入了公允价值,成为关注的焦点和一大亮点。

投资者情绪是近年来行为金融学研究的热点前沿,它反映了投资者对于资产未来现金流和投资风险的预期而形成的一种信念,但这种信念并不能完全反映当前已有的事实。对于投资者情绪的定义,至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有观点认为投资者形成投资理念的过程就是投资者情绪,也有观点认为投资者情绪是投资者对未来股价波动的主观性偏好。对于投资者情绪,比较通俗的观点是投资者对股票的总体乐观判断或者悲观判断。笔者更偏向于理解成投资者情绪是指投资者对未来预期的系统性偏差。

投资者情绪本身是个难以度量的概念,它反映了市场参与者的投资意愿或者预期。投资者能感觉到它的客观存在,但是要问它到底有多高、近期发生了何种变化,每个个体投资者都会因为有持仓、风格、财富、地位等因素的不同,而给出不同的答案。不过所有人都难以否认的是,投资者情绪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研究投资者情绪主要有两个作用:第一,它可以告诉我们股市中投资者预期的偏差;第二,它可以提供给我们通过利用这些偏差而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在经济活动中,情绪是个不确定因素,它影响到投资者对未来收益的主观判断,进而影响到其投资行为,形成合力后,对市场会形成很大的影响。投资者情绪对未来市场波动的影响逻辑在于对正面消息、负面消息的逐级反馈情况。

就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外学者已关注到公允价值的运用对投资者所产生的影响,但大多只局限于浅层分析,即从公允价值的概念框架出发,联系相关准则,推导出公允价值的运用对投资者的影响。更何况,从国内情况来看,公允价值准则实施不久,许多数据只是反映出一个短期现象,想要进行规范的实证研究,是有困难的。

理论上来看,如以投资性房地产为例,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中,需要列示公允价值变动,有可能会牵涉到所有者权益项目,将更多报表项目联系起来,真实公允地反映资产现实价值。从另一角度来说,公允价值有其严格的应用条件,如果某一地区的多数房地产企业都选择由历史成本转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则此决策可以提供以下信息给投资者:该地区存在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该市场机制较为完善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保证公允价值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公允价值的运用可以为投资者带来正面的影响,为投资者提供真实公允信息,提高投资者投资效率。

然而,现实情况总是十分复杂的。公允价值的运用对投资者情绪会不会存在影响?如果存在,则如何描述这种影响?这对公允价值的推广运用有什么借鉴意义?本文拟对这几个问题进行研究。

二、文献综述

(一)投资者情绪。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是影响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的两大来源。研究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变化关键在于情绪的测量,而投资者情绪度量问题的关键是替代指标的选取。

Baker、Wurgler(2006)选取了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换手率、IPO数量、上市首日收益率、红利溢价和股票发行占证券发行的比例等6个单项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综合投资者情绪指数,同时证明了这些变量与股票收益的相关关系。参照以上所述方法,易志高、茅宁(2009)考虑了符合中国市场国情的“投资者新增开户数”等指标,构建了适用于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的综合指标CICSI。利用CICSI指数证明了投资者情绪对大盘行情存在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且同股市走势基本保持一致。黄德龙等(2009)运用EGARCH模型研究了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的关系,研究表明股票价格受到了市场情绪的影响。

投资者情绪在投资决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蒋玉梅和王明照(2010)的研究证实,投资者情绪对股票错误定价存在重要的影响作用,具体来说,投资者情绪高涨时股票的异常收益率更高,投资者情绪低落时股票的异常收益率更低。

Verma、Soydemir(2009)将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分解成理性和非理性两部分来研究其对风险市场价格(MPR)的影响,发现非理性乐观情绪的增加将导致MPR明显下降,但理性情绪的变动不会对MPR产生明显的影响。这说明对投资者情绪的分类不同,其所产生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研究中将投资者情绪分类对结果的影响考虑在内,也是有必要的。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发现,投资者情绪对投资者行为、股票大盘走势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构建投资者情绪指标的同时,可以证明投资者情绪对股价大盘存在着一定影响,即投资者的变化,可以引起股价的相关变动。

(二)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研究在国外较为丰富,近年来与新兴的行为金融学结合在一起研究投资行为的文献逐渐增加,在我国也成为关注的热点。

朱凯、李琴等(2008)运用模型构建,主要研究了在信息环境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公允价值计量信息与股票价格具有价值相关性问题。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有一定影响。

陈学彬、许敏敏(2010)实证研究了公允价值变动对公司盈利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盈利的波动性受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净损益的影响,而且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信息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也会产生影响。

宋建波、魏心茹(2013)采用会计新准则执行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1年样本,基于股市指数波动的视角,实证检验了公允价值计量与公司股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的市场效应受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而股市波动又增强了管理层的盈余管理动机与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

王芳、卢雁影、赵双(2015)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以我国2009~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公允价值变动会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率。

综上所述,公允价值计量对股票价格存在影响。从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来看,股价的变动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这其中就包括公允价值变动所带来的影响,因此证券市场运用公允价值以后,由于计量属性的变化而产生的影响,对于投资者而言,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三、理论分析

在讨论中国证券市场相关特征中,投资者情绪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投资者具体可分为股权投资者和债权投资者两大类,公允价值有利于投资者获取更多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投资者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企业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投资者具体可分为股权投资者和债权投资者两大类,本文研究的是股权投资者,即企业的现实股东和未来可能的股东。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公司通过决策向市场传递供投资者做决策分析的相关信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有严格的使用条件,即完全市场或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获得的公平交易价格。因此,公司在这样的要求下做出的决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整个市场的宏观信息。另外,公允价值计量能更真实客观地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所以公允价值计量还能提供更多的与投资决策相关的微观财务信息。因此,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公允价值的变动对投资者情绪有影响

当市场处于高情绪阶段时,情绪投资者低估风险,大量的交易股票会导致股票价格的上升,短时间内由于股票价格的急剧上升致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收益;当市场处于低情绪阶段时,情绪交易者高估风险,认为股票价格还会不断下跌,在股票价格回涨之前大量抛售股票,导致整体市场呈现低收益效应。

具体来讲,当市场行情上涨时,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价格会随之上涨,价格的变化立即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形式进入损益表中,同时表现为企业净利润增加。如果公允价值变动对企业净利润的敏感度较大,即企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增加将引起净利润更大幅度的增加时,投资者可能会“功能锁定”于较高的会计盈余而高估企业价值。当市场行情下跌时,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价格会随之下降,价格的变化立即反映在损益表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减少上。如果公允价值波动对企业净利润的敏感度较大,即企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减少将引起企业净利润更大幅度地减少时,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非理性投资者会“功能锁定”于较低的会计盈余而低估企业价值,同时由于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导致股票价格大幅下跌。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与投资者情绪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

四、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1、变量选取。Delong、Shleifer、Summer和Waldman建立的噪声交易理论模型(DSSW),首次把情绪因素考虑到资产价格当中。此后,大量学者建立理论模型或者实证分析,证明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及其波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理论模型从严格的数学推理入手,证明了投资者情绪是造成股票价格偏离其基本价值的系统性因素,这为研究投资者情绪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在数理模型上提供了支撑。朱伟骅、张宗新(2008)采用封闭式基金折价率作为投资者情绪指标,建立理论模型对投资者情绪与股价变化进行分析,探讨投资者之间的博弈所导致的投机性泡沫及其预期性。

大量理论及实证研究表明,投资者情绪与股票价格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为简化模型而有效验证假设,本文采用股价作为投资者情绪的替代变量。

另外,本文选择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和交易性金融资产作为公允价值的替代变量,原因有如下三点:第一,作为替代变量进行实证检验,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及交易性金融资产两个指标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列报项目,数据容易获取且比较可靠;第二,对于公允价值净损益而言,直接反映了公允价值变动情况,直观表达出公允价值计量的变化;第三,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而言,此虽为资产类项目(权益性投资),但其是财务报表中从确认到期末账面核算均采用公允价值的资产,也是公允价值认可度较高的。在新会计准则中,根据外商投资企业能否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等因素考虑,把股权投资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资产账户。并使用不同的会计方法来进行确认和核算,这些变动对所持投资资产的价值和因持有股权投资而产生的损益造成了很大的波动和影响。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和基金投资,且该资产具有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通过活跃市场获取。即从其定义来看,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公允价值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2、模型构建。国内外研究文献中对价值相关性的检验大多采用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价格模型将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表示为股票账面值(资产负债表信息)、剩余收益(损益表信息)和其他信息的线性组合,如公式(1):

Pi=β0+β1BVPSi+β2NIPSi+εi (1)

其中:Pi表示i公司的股票价格,BVPSi表示i公司产权的每股账面价值;NIPSi表示i公司每股收益;β0表示模型中忽略的、均值不为零且与股价有关的信息;εi为随机误差项,β1、β2为系数,其大小反映了与股价的价值相关性程度。

本文为简化数据模型,提高结果的准确性,选择横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现实中,变化的经济结构或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等因素会导致反映经济结构的参数随着横截面个体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很多情况下会考虑采用系数随横截面个体的变化而改变的变系数模型,基本形式如下:

yi=αi+βixi+μi (2)

其中,yi为因变量,xi为解释变量。参数αi表示模型的常数项,βi为对应于解释变量xi的系数。随机误差项μi相互独立,且满足零均值、等方差的假设。常数项αi和系数向量βi都会随着横截面的个体的改变而变化。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在收益模型、价格模型的基础上做了相应的调整,结合变系数模型,给出如下模型定义:

P=α1+β1PLFVC+μ1 (3)

P=α2+β2HTFA+μ2 (4)

其中,式(3)中P表示年收盘价,即年底股票收盘价格;PLFVC为每股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α1为常数项,表示除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之外的影响因子对股价的影响,β1为系数,μ1为残差项。

式(4)中P表示年收盘价,即年底股票收盘价格;HTFA为每股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α2为常数项,表示除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之外的影响因子对股价的影响,β2为系数,μ2为残差项。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研究样本选取的是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首先,由于A股上市公司数据较为健全,而且会计准则规定上市公司自2007年起实施新会计准则,因此选择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有利于开展对本文假设的验证,实施严格的实证检验,保证实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期得到较为符合事实的结论;其次,样本时间选定在2011~2014年年报,最先考虑了样本容量的需要,同时出于对会计准则检验的考虑,2007年以来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中已引入了一定程度的公允价值,然而由于实施时间不长,应当考虑实践的滞后性及现实情况。2011年之后已有较多的数据公布,保障了实证过程顺利的进行,而2014年财政部并实施了公允价值准则,考虑到这一时间点的特殊性,因此样本选择为2011~2014年,即A股2,662家上市公司2011~2014年的年报数据。

本文数据来源于wind金融数据库,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样本区间为2011~2014年度数据,最终样本数为243家。

五、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表1)从表中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样本中上市公司的年收盘价在2011~2014年间的最小值是1.68,最大值是74.71,波动幅度较FE和交易性金融资产要大得多。同时,我们可以得出按照2006年新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FE的均值为每股0.00316元。另外,样本上市公司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均值为每股0.38578元。

(二)相关性分析。(表2)从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来看:年收盘价与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的显著差异性水平为0.079,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而年收盘价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且两者的相关性水平为0.28,呈显著正相关。

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对股价的相关性虽然微弱,但却是显著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证明了公允价值对投资者情绪存在影响,即与假设H1相符。

另外,两个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49,远远小于0.8,这表明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在合理范围之内,不存在各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进而也不会对回归结果产生不利影响。

(三)回归检验。(表3)由表3可知,模型(3)的判定系数R2为0.006,其含义表明在被解释变量年收盘价的变动中,由所选解释变量可解释的有0.5%的概率。模型(3)的F统计值为3.608,并且sig值为0.058,其含义表明该模型不但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线性关系比较显著,从而说明解释变量公允价值净损益和常量的影响对被解释变量年收盘价而言是显著的。由表3可知,从回归系数及sig值的检验可知,公允价值净损益通过了检验,其回归系数为11.397,其含义表明公允价值净损益与年收盘价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关系,若上市公司的公允价值净损益越大,那么年收盘价就有越大的上升幅度。

模型(4)的判定系数R2为0.071,其数值说明在因、被解释变量年收盘价的变动中,由所选解释变量交易性金融资产可解释的有7.1%的概率,数值较小,说明方程拟合度较低。满足F检验,F值为74.081,Sig值为0.000,小于0.01,表明该模型不仅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线性关系比较显著,从而说明交易性金融资产对年收盘价的影响是显著的。其标准化系数值为0.266,大于公允价值净损益的0.079,说明交易性金融资产对于年收盘价的影响较公允价值净损益大。根据非标准化系数值,常量为9.5,系数为1.802,说明交易性金融资产每增加一单位,就会引起年收盘价1.784个单位量的增长,证明年收盘价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关系,活跃市场下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越大,越能使年收盘价提高。表明公允价值对于投资者情绪具有正相关性影响,与假设H2相符。

六、结论

从公允价值与投资者情绪的关系上来说,公允价值的运用会带来投资者情绪一定的变化,两者呈正向相关关系,即当公允价值上升时,投资者情绪会有一定的上涨,表现为投资者对股票持乐观态度,进而对其投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以上市公司数据入手,主要研究了公允价值与投资者情绪之间的关系问题,实证结果显示,两者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然而显著性并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样本数据有限,且与实际运用存在偏差;第二,本文所采用的回归模型为变系数模型,可能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有待进一步研究;第三,行业之间或许会存在差异,由于实际情况的限制,并未进行相关验证,有待进行补充。

因此,今后的研究还需要更多关注公允价值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人们对新事物的心理接受程度,从历史成本的谨慎性和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两个方面权衡利弊,并为公允价值应用制定出更具操作性、更为详尽的实施细则和指南,使我国的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的同时,更符合我国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实际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Baker.M.and J.Wurgler.Investor Sentiment and the Cross-Section of Stock Returns[J].Journal of Finance,2006.61.

[2]易志高,茅宁.中国股市投资者情绪测量研究:CICSI的构建[J].金融研究,2009.11.

[3]黄德龙,文凤华,杨晓光.投资者情绪指数及中国股市的实证[J].系统科学与数学,2009.29.1.

[4]蒋玉梅,王明照.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总体效应与横截面效应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13.13.

[5]Verma R,Soydemir G.The impact of individual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 sentiment on the market price of risk[J].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2009.49.3.

[6]朱凯,李琴,潘金凤.信息环境与公允价值的股价相关性――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8.34.

[7]陈学彬,许敏敏.公允价值变动对中国上市公司影响的实证分析――从盈利和股价波动的视角进行[J].金融论坛,2010.1.

[8]宋建波,魏心茹.公允价值计量的市场效应研究――基于A股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经验证据[J].财贸经济,2013.4.

价值投资论文范文10

关键词:值投资;沃伦•巴菲特;安全边际;内在价值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4-0127-03

1 引言

价值投资(Value Investing)是国外证券市场上的一种重要投资理念和方法。其主要是利用一定的方法测定出股票近似的内在价值,并与该股票同期的市场价格做比较,从而做出投资决策的一种投资方法。简单的讲就是:集中投资于优秀的企业,以大大低于股票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长期持有。1934年底,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与戴维•多德(David Dodd)合著了他酝酿已久的《证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这部划时代的巨著标志着证券分析业和价值投资思想的诞生。这种证券研究理念早些时候也进入了中国,但因市场并不推崇价值投资而一度受到冷落,研究思路和水平也因缺乏市场检验而提高的较为缓慢。2003年以来,随着银行、汽车、电力、石化、钢铁等“五朵金花”的迅速崛起,我国证券市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价值投资理念逐步确立其主流地位,与之相关的研究在国内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普通投资者不作分析、盲目跟风的风气仍然很严重,反映了中国证券市场价值投资理念的不足。假如美国证券市场是中国证券市场的未来,那么沃伦?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就值得我们研究。同时,这也有助于促进上市公司积极改善治理结构。

2 巴菲特的投资理论综述

目前西方最具有影响力的股票投资理论主要有以下4种:“空中楼阁”理论、“稳固基础”理论、有效市场理论和证券组合理论。不同的理论基础导致不同的操作方式。信奉“空中楼阁”理论的投资者热衷于分析其他投资者的心理;信奉“稳固基础”的投资者则偏爱基本面分析;推崇有效市场假说者最喜欢追涨杀跌;持有证券组合理论者则更多时候表现为确定持有股票篮子的风险规避者。

巴菲特的投资理论被称为价值投资理论。按照沃伦•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的说法,所有的价值投资策略最终都要归根于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的思想。身为格雷厄姆的得意弟子,巴菲特吸收了其价值投资理论的精髓,但也认识到格雷厄姆捡便宜货(Bargain―purchasing)投资方式的不足。于是在好友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的影响下,巴菲特开始吸收菲利普•费希尔(Philip Fisher)投资于优秀公司成长股的长期投资策略。巴菲特本人就表示过自己是“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费雪”。通过长期的投资实践,他将两者的投资策略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投资策略。刘建位将其总结为6个原则:即评估企业价值的现金流原则、分析市场价格的市场先生原则、确定买入价格的安全边际原则、选择目标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原则、分配投资比例的集中投资原则和确定持有期限的长期持有原则。也有人将其总结为“四大准则”或“十二定律”,如表1 所示:

表1 巴菲特价值投资理论的四大准则

四大准则指标简单描述

企业准则a. 企业的业务要简单易懂; b. 企业的经营状况要稳定; c. 企业要有良好的长期发展前景。

经营者准则a. 经营者必须理性; b. 经营者必须对股东坦白;c. 经营者应当有勇气抵抗盲目法人机构。

财务准则a. 考察股权收益率,而非每股盈余; b. 计算股东盈余,寻找高毛利率的公司;c. 对于每一美元的留存收益,确定公司至少创造了一美元的市场价值。

市场准则a. 估计企业的内在价值; b. 以显著低于股票内在价值的价格购入股票;c. 长期持有并管理手中的股票,耐心等待企业的成长。

3 巴菲特价值投资指标的判定标准研究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策略,主要是分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关于企业,另一部分是关于投资者。本文只对企业进行分析。关于企业,结合上面的准则,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业务是否简单易懂。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企业的产品或业务必须是易于理解的;第二,投资者要在自己的“能力圈”内选择所要投资的企业。巴菲特认为,投资者成功与否与他对自己所做投资的真正了解程度成正比。只有投向自己真正了解的企业中,成功的可能性才比较大。巴菲特在他几十年的经营中,所投资的企业全都在他的“能力圈”内,而圈外的企业,不管投资潜力有多大,他也绝不涉足。标准如下:对自己来说,其产品或业务是否容易被了解?回答“是”,则易于了解,“否”,则不易于了解。

(2)过去经营状况是否稳定。巴菲特认为,那些多年来生产同样产品、提供同样服务的企业,往往有最好的投资回报,剧烈的变革和丰厚的投资回报通常是不相容的。

巴菲特的标准是不投资于那些:

①企业正在解决某些难题;

②由于以前计划不成功而经常改变经营方针(改变主营业务)的企业;

③正在进行重组的企业;

④高科技产业、新兴产业等。而投资于“那些多年来生产同样产品、提供同样服务的企业”。

(3)未来经营状况是否稳定。巴菲特将账面价值的长期稳定增长作为判断依据之一。

(4)是否有良好的长期发展前景。购买股票,就是购买未来。好的发展前景就是增殖的保证。巴菲特很重视寻找那些拥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巴菲特把特许经营权定义为:一家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有市场需求甚至是强烈的需求;没有比较接近的替代品;没有受到政府管制。拥有这种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可以灵活的定价,而不必担心失去市场份额。另一个优势是企业会因此而拥有较高的商业信誉,可以有效的抵抗由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判断标准如下:

①属于消费垄断行业;

②不是生产工业产品的公司(对巴菲特而言);

③不是电脑和网络公司(对巴菲特而言);

④是拥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

(5)经营者的管理行为是否理性。巴菲特认为,能使全体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行为就是经营者的理。在公司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如何分配盈利可以作为判断经营者理性的依据。若再投资的收益率超过股权资本的成本,则要保留所有的利润进行再投资;反之,就应将盈利以增加红利或回购股票的形式分配给股东。做到了上述两点就是理。

(6)经营者是否坦诚对待股东。巴菲特认为只有完整详实地公布营运状况,并像公开自己的成功一样勇于讨论自己失败的经营者才值得信赖。而他自己作为董事长,也正是这么做的。

巴菲特的标准是:

①全面、真实的披露公司的财务状况;

②勇于讨论自己失败的经营者。

(7)经营者是否受惯例驱使。巴菲特认为能独立思考,拒绝依附他人的经营者是不受惯例驱使的。

具体来说,惯性力量有以下几种:

①一个组织或机构拒绝在当前方向上做任何改变;

②就像工作占用了所有可用的时间一样,公司的计划和并购也具体化为用光所有可支配资金;

③在每项业务上,不管经理人员的筹划有多么的不明智,都能很快获得有工作人员悉心准备、内容详实的资料予以支持;

④盲目模仿、争相攀比同类公司的行为,包括扩张并购、建立经理奖励制度等,拒绝上述惯性力量的经营者可视为不跟风的行为。

(8)考察长期平均股权收益率的大小,而非每股盈余。巴菲特认为,在企业保留上一年盈余增加资本的情况下,只有前者考虑了公司逐年增加的资本额,因而较为真实地反映了经营绩效。用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就是股权收益率,一般是取4-5年的年平均值。这是巴菲特考察的核心指标,他的底限是15%,只有大于这个数值的股票,才值得投资。

(9)考察股东收益的大小,寻找高毛利率的公司。巴菲特认为,原来意义上的会计盈余由于各公司资产不同而缺乏可比性,只有将公司的税后利润加上折旧、摊销等非现金费用,再减去资本性支出费用及可能需要增加的运营资金量,由此得到的股东盈余才可反映企业内在价值。而高毛利率则不仅反映出企业的强大,也反映出经营者控制成本的精神。这可以从公司的净利润或者主营业务利润率看出来。

(10)留存盈余是否创造了更大的价值。如果公司运用留存收益在较长时间内都没有获得较好的收益,有效市场就会在其股票价格上表现出对它的失望;相反,如果公司利用追加资本获得的收益超过平均水平,也会反映在股票价格的上升中。在此,巴菲特采取的方法是将净收入减去股利得出留存收益,再找出公司现在与10年前市价的差价,两者加以对比。在采用这些量化指标时,巴菲特是将4或5年的财务平均值作为衡量对象的。他认为只有长期平均值才可以真正说明问题。巴菲特的判断标准是在某一确定的时间段内,股票的市值增量应不低于留存收益的增量。

(11)全部企业利润占GDP的比例。含义是全部上市公司的利润占GDP的比例,一般为4%。股市的增长不可能长期超过GDP的增长,只有当上市公司的利润总和超过GDP适当的比例时,才有可能让股价获得高增长。

(12)派现率。公式是每股股利除以买入时股价。这个数字是体现投资股票与投资债券之间的收益比较,当派现率接近或者超过国债利率时,才值得进行投资。

(13)盈利增长率。含义是企业每年利润的增长幅度。只有能维持利润高增长的企业,才能在未来获得股价的高增长。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企业的盈利历史记录来判断。

4 本文指标的选取及模型的建立

本文在做实证分析时,首先假定投资者满足巴菲特所提出的要求,这样以来,我们只需对企业做分析。除此之外,由于数据和相关信息的不可获得性,将经营者是否对股东坦诚、经营者是否受惯性驱使、全部企业利润占GDP的比例等指标去掉,同时加入每股收益这一指标,标准为大于等于1元。一般认为每股收益在1块钱以上,属于绩优股票。在统计各年的数据时,未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在计算股票(或企业)的内在价值时,巴菲特采用的是威廉姆斯的现金流贴现模型,即:

V=∑nt=1Dt(1+r)t+Dt+1(r-g)(1+r)n

其中:Dt,Dt+1分别是第t期,第 t+1期的自由现金流,r为贴现率,g为股息增长率。

本文对该模型稍作改动,从而对企业的内在价值做出一个较为保守的估计。将其变为:

V=∑nt=1Dt(1+r)t+Dt+1r(1+r)n

各符号含义同上。

另外,本文采用巴菲特的观点,将自由现金流称为股东收益。其计算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用公司的税后利润加上折旧、摊销等非现金费用,再减去资本性支出及可能需要增加的营运资金量得到;第二种是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减去资本性支出得到,本文采用第二种方法计算。

5 实证分析

本文试图站在历史的角度,对巴菲特投资理论在中国证券市场的适用性做实证分析。基本思路是:按照巴菲特的选股(或者选企业)标准,来寻找有投资价值的企业,并计算其内在价值,然后对比该股票同期的市场价格,做出高估或低估的判断。

按照巴菲特的分析方法,先要选取某个长期稳定的行业,再对其中6―7家企业进行独立的、仔细的研究,选出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选取行业,主要是基于行业的吸引力和稳定性。吸引力主要表现为行业的平均盈利能力,可以用Michael Porter 的五力竞争模型来分析;稳定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变化程度上,可以通过观察其主营业务是否有重大改变来做简单的判断。选取企业,可以按照本文中关于企业的各项指标(只要符合主要的参考指标即可)来选取那些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

根据上述说法,第一步是选行业,巴菲特的投资方向是四大产业群(陈理,2006):第一是金融服务类;第二是消费类;第三就是巴菲特近几年投资的能源类;第四就是传媒行业。本文借鉴他的投资方向来寻找中国的投资机会,准备从白酒酿造行业开始着手,选择优秀的企业。显然这是一个长期稳定且容易理解的行业。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按主营业务收入排序,排在前几位主要是贵州茅台(600519)、五粮液(000858)、张裕A(000869)、泸州老窖(000568)、山西汾酒(600809)、古井贡酒(000596)等。先考察一个主要的财务指标――股权收益率。各公司2001―2008年的股权收益率及其均值如表2所示:

表2 各公司2001-2008年的股权收益率及均值(%)

年份

公司

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均值

贵州茅台12.9713.2117.0619.6820.6825.5134.3833.7922.16

五粮液17.2911.5611.712.6110.7514.1715.3515.9113.67

张裕A6.717.5810.3212.3417.5722.1329.1519.2115.63

泸州老窖5.822.042.812.593.0015.3228.6036.4012.07

山西汾酒3.392.025.1410.1213.9823.3627.8516.7212.82

古井贡酒4.810.42-5.96-32.70.631.604.013.93-2.91

资料来源:以上各公司的年报。

从以上统计数字可以明显的看出,符合巴菲特关于股权收益率标准的只有贵州茅台和张裕A,本文选取贵州茅台做进一步的考察,其2001-2008年度的主要财务指标如表3所示:

表3 贵州茅台2001-2008年主要财务指标摘要

项目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2008

主营业务收入(亿元)16.1818.3424.0130.1039.3049.0372.3782.41

利润总额(亿元)6.076.499.7714.9119.224.8845.2253.85

净利润(亿元)3.283.765.868.2111.1915.0428.3037.99

每股收益(元)1.311.371.942.092.371.593.004.03

每股净资产(元)10.1210.2911.3710.610.796.258.7211.91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虽然本文无法将其和行业比较,但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贵州茅台的各项指标都保持较好的状态。尤其是每股收益都在一块钱以上,符合本文的标准。关于派息率,本文将贵州茅台和五粮液作对比,取2002年至2008年为样本观察区间。如表4所示:

表4 每10股派息比较单位:元

年份

公司

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贵州茅台2.003.005.003.007.008.3611.56

五粮液0.002.000.001.000.600.000.50

资料来源:新浪财经。

从表中数据对比可以明显看出,贵州茅台的派息率是相对较高的。

然后我们观察一下它的月k线图,时间段选为2001年8月至 2008年12月。可以看出,该股基本上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从一个侧面上说明了巴菲特长期投资思想的重要性。另外,我们还要考证一下它目前的股价是否实现了其内在价值。利用本文提出的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对贵州茅台各时期的内在价值做出保守的估计。以美国财政部2007年8月发行的30年期公债到期收益率为贴现率,具体数据为5.059%;以贵州茅台2001―2008年的年度财务报表为依据,计算出每年的自由现金流。 同时,本文依据贵州茅台2008年前的报表,对其2008年的近似内在价值做出了估计。

表5 贵州茅台2001-2008年的流通股内在价值情况

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股东收益 (亿元)-2.89-0.326.066.2011.5213.689.7042.36

贴现率5.059%5.059%5.059%5.059%5.059%5.059%5.059%5.059%

近似内在价值 (亿元)227.575241.983244.612261.363269.430270.429415.978613.552

实际流通股市值 (亿元)4.2692.8473.73712.06223.882263.133938.400491.400

高估或低估低估低估低估低估低估低估显著高估低估

由于本文使用的模型本身就是低估了贵州茅台的内在价值,而2001年至2006年,贵州茅台的流通股市值就一直低于我们计算所得到的流通股内在价值,所以,本文认为这段时间贵州茅台处于被低估的状态,2007年,其流通股市值显著超出了我们计算得到的内在价值,存在被高估的嫌疑。2008年则处于低估状态。

6 结论

通过以上对巴菲特投资理论的阐述以及所做的实证分析,可以从中得到如下结论:

(1)尽管各国的证券市场在成熟度、信息披露、交易者的素质、上市公司的质量、相应的政策法规等很多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但有一条是相同的,那就是价值规律。所以,根据这一规律提出的价值投资理论在任何一个市场机制起主要作用的证券市场上都适用。对中国的证券市场来说,由于国内一般看法是一个政策市,容易受到短期巨额资金的冲击,且存在较严重的操纵现象,所以,价值投资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受到限制。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中国证监会需要加强对这方面的监管力度,尤其是要加强对操纵股市方面的监管力度,从而使市场机制真正发挥出主要作用。

(2)对上市公司而言,首先要求经营者要尽量表现的理性一些,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提高公司的经营稳定性。其次,上市公司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使投资者对其了解的可能性增强,使其可预测性增强,从而为预测未来的现金流提供较好的保证。这样,市场才能更快的发现其内在价值。

(3)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要树立起正确的投资理念,尽量减少认知偏差。这就需要投资者提高对自己所投资的对象的了解程度,要认识到股票的价值最终还是要由企业的内在价值所决定;正确对待所持股票的短期波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贪婪、恐惧、盲目等愚蠢的行为;最后,要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集中投资。

(4)许多投资者认为,价值投资就是长期投资。通过本文的论述可知,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因为价值投资不在于时间的长短,主要是看能否以显著低于股票内在价值的价格购买,然后再以高于内在价值的价格出售。所以,只要股票价格没有显著超过内在价值,就可以一直持有;当股票价格显著超过其内在价值的时候,即使只相隔了几天就卖出,那也算是价值投资。因此,本文认为,长期投资的时间就是市场发现其内在价值的时间,这个时间很难界定,不同的股票一般是不同的,一般要靠经验来判断。

参考文献

[1]本杰明•格雷厄姆, 戴维•多德.证券分析[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

[2]詹亮宇等.证券操作实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209.

[3]刘建位.巴菲特股票投资策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4]淳洋.沃伦•巴菲特 从100元到100亿投资指南[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1:127-155.

[5]珍妮特•洛尔.价值投资圣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17-118.

[6].

[7]Warren Buffett. “Mr. Buffett on the stock market”.FORTUNE, Nov.10, 2001.

[8]Warren Buffett.Berkshire Hathaway Inc.annual report,1995-2006.

价值投资论文范文11

论文摘要:传统的项目评估方法由于忽视了包含在投资项目中的灵活性价值而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本文从期权分析的角度#以可延迟投资的项目为例#探讨灵活性价值的性质,估算方法以及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公司投资决策分析的基本目标是设法在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中正确选择投资方向,以实现企业有限资源的最优配置。为此,企业需要对每一可能的投资项目作出合理评价,因而项目评估成为投资决策分析的主要内容。在现有的各类项目评估办法中,dcf法应用的比较普遍。dcf(discounted-cash-flow)包括净现值法(简称npw法)和内部收益率法.其中又以dcf法最为常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的前提条件与现实情况差距过大,常常使其在评估真实的项目价值时遇到几乎无法克服的障碍,大量的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是现实经济的本质特征.无论是来自大自然的挑战,如自然灾害,还是来自人类的行为。如竞争对手的加入,都会加剧项目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造成项目现金流价值的随机波动,增加投资分析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依然用事先预计的贴现率估算项目的净现值,十之八九会超出投资人的预期。除了其假设条件不符合充满着不确定因素的现实情况外。由于dcf完全不考虑投资人对不确定性所采取的能动性反映,就必然忽视了由此给项目价值带来的变化。总之,传统的dcf法实际上遗漏了隐含在项目之中。极大地影响着项目投资价值的某类重要因素,后面的分析表明,这一致命的遗漏很可能会在实际的投资决策中酿成大错。以下我们将揭示这类重要因素。

二、灵活性价值的性质及来源

先看一个简单常见的例子:假设一个项目的投资额为667万元,一年后"该项目产生的现金流有两种情况,180万元或者60万元,两种情况的概率各为50%。项目寿命期是1年,无风险利率是8%经风险调整的贴现率为20%该项目是一个好的投资项目吗?

根据npv法,项目的现值是:v=e(c1)(1+k)=50%*(180+60)(1+20%)=100

项目的净现值是:npv=(e(c1)(1+k)-ij=100-1100=-10%按照传统npv法的评判标准,净现值为负数的项目是不应该被考虑的"所以结论是“不投资”。

但这种评价方法是错误的$因为它隐含地规定了投资人当前只有两个选择,投资或不投资实际上投资人至少还有第三个选择等待一年,再决定是否投资等待,意味着暂停投资观察市场状况,等待环境好转,再决定是否投资。企业现在的每一个选择,都决定了项目当前的一个价值状态在本例中当企业选择投资,时对应的项目价值为-10+当企业选择)不投资时对应的项目价值是0项目没有投资。不发生损益,但当企业选择。等待一年"再做决定时项目的价值为何?

一年以后,如市况好转,即项目达到897万元现金流量"则按原计划投资;如市况恶化,即现金流量为60万元,则放弃投资两种情况必有其一,且出现的概率各为50%考虑上述因素后的净现值应该调整为

npv=50%*(180/(1+20%)-1100/(1+8%))=2408(万元)>0

这是比较符合实际的项目价值。等待的选择决定了现在项目的净现值为正。结论是:如果等待一年再做投资与否的决定,则该项目是一个好的投资项目。所以,本例中的最优选择不是“不投资”,而是“等待”。它就是被传统!"#法所遗漏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然,现实中投资人拥有的选择权不仅仅限于“等待”。他还可以根据市场情况扩大投资规模(当项目前景更加看好时)缩小投资规模(当项目前景看淡但还能勉强维持时)放弃投资(项目亏损时)转移项目用途等等.我们把所有这些投资人根据环境变化采取的机动性措施给项目价值带来的变化,叫做项目投资的“灵活性价值”。

灵活性价值来源于投资人面对不确定性拥有的“选择权”其背后的思想是期权理论,所谓期权就是一份合约,该合约使一方。期权拥有者有权选择是否将来按照事先商定的日期,期权有效期,和价格。执行价格,进行一项特定资产的交易,而不需承担必须交易的义务,期权的另一方,期权出售者,只有交易义务,即当期权拥有者行使权利进行交易时"期权销售者必须与之交易,期权拥有者具有是否交易的选择权,但作为得到这一灵活性的代价是,他必须事先向期权销售者支付一笔期权费以弥补后者承担的额外风险。从期权的角度看,前面例子中的项目投资人相当于期权的拥有者,该期权赋予他有权在一段时间内按照期权的执行价格支付一笔货币,来交换一项未来价值随机波动的资产。鉴于拥有期权给他带来了灵活性价值,因此所谓“灵活性价值”本质上就是期权价值的派生物。用期权的思想分析投资,项目的价值至少包含以下两部分:项目价值=净现值+灵活性价值下面我们探讨灵活性价值的估算。

三,灵活性价值的估算

由于灵活性价值由期权价值所决定,所以灵活性价值的估算问题转化为相应期权的定价问题,期权分为金融期权,以标准化的、在金融市场公开交易的金融资产为期权合约的标的资产,和实物期权(以非标准化的,没有公开交易市场的实物资产或项目作为期权合约的标的资产).金融期权的定价模型已经成熟,主要有布莱克-斯科尔斯定价模型和二项式定价模型!根据金融期权定价理论,导出布莱克-斯科尔斯定价模型(b-s模型)和二项式定价模型的基础是无套利定价原则。按照该原则,人们可以通过标的金融资产与无风险债券的组合,复制相对应的期权收益、风险特征。由于金融资产一般是上交易的有价证券,所以这一原则至少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是,对于实物期权来讲,由于标的资产是一个投资项目,而项目本身一般不存在公开交易市场,因此就没有套利问题,也就不存在复制问题,这一本质差别的存在,表明实物期权的定价比较复杂,金融期权的定价模型不能简单地套用在实物期权的定价过程。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是用寻找孪生证券的办法,采用金融期权相似的原则,为实物期权类推定价,下面用二叉树期权定价的方法估算前面例子中的期权价值。

假设我们在资本市场上已经找到一个孪生证券:股票s该股票当前市场价格是20元,预期一年后的价格有两种可能,一是上涨到36元,二是下降到20元,即上涨因子u=1.8,下降因子是0.6并且上涨和下降的概率都是50%显然,该股票的收益风险特征与例子中项目的价值特征完全相同,设:e=当前期权价值s=孪生股票价格v=项目的现金流贴现值v+=v上升后的价值(上升的概率是q);v-=v下降后的价值(下降的概率是1-q)由孪生股票的性质,股票价格s的变化同v相同,即或是以概率q变为s+或是以概率1-q变为s-此外,假设无风险利率是r期初投资是i。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根据上面的资料求出e,由于例中已找到孪生证券,所以期权二项式定价过程见图1

    根据金融期权一项式定价思路,我们做以下的投资组合:以s的价格购买n股李生股票,同时借入金额为b的无风险债券,组合的价值是ns-b;一年后,组合的价值或者以q的概率变成ns+-(l+r)b,或是以1-q的概率变成ns--(1+r)b; 如果要求期权年后的价值与该组合的价值相同,即:

    e+=ns+-(l+r)b,

e-=n-(l+r)b,

解该方程组可得出:

    n=(e+-e-)/(s+s-),b=(ns-e-)/(1+r)

根据无套利定价原则,期权的当前价值应该等于投资组合的价值,于是:e=ns-b=[pe++(1-p)e-]/(1+r),其中p=[(1+r)s-s-]/(s+-s-).在我们的例子中,拥有该项目相当于拥有一个以项目现金流为标的资产,以投资额为执行价格,到期为一年的看涨期权v=100,v+=180,v-=60,再考虑到等待一年后投资的成本变成(1+r)i.所以,

e+=max[0,v+-(1+r)i]=max[0,180-(1-8%)*110]=612(1)

e-=max[0,v--(1+r)i]=max[0,60-(1+8%)*110]=0(2)

p=[(1+r)s-s-]/(s+-s-)=[(1+8%)*20-12]/(36-12)=0.4(3)

我们最后得到期权的价值:

e=[pe++(1-p)e-]/(1+r)=[0.4*61.2+0.6*0]/(1+8%)=2267(万元)(4)

可以看出,这个结果同前面我们用经过修正的npv法算出的项目价值2408万元已经相当接近!这就说明,灵活性价值由期权的价值所决定"在很多情况下,它就是期权价值本身。

四、灵活性价值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投资活动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一是投资开支至少是部分不可逆,即沉没成本不可能被收回,二是这些不可逆的投资活动可以被推迟,以便投资人在调拨资源之前,有等待关于价格#成本及其他市场条件的新信息的机会,前面的分析表明,推迟这种不可逆的投资的权利所带来的灵活性价值,已经深深地影响到投资决策,特别是它使得简单的dcf规则(当项目预期现金流的现值至少与其成本一样大时才投资该项目)失效,简单的dcf规则是错误的,因为它放弃了等待的灵活性价值,这就相当于增加了决策时的机会成本,而机会成本必须作为一部分包含在投资的总成本中。对此后面还要详细说明。mcdonald and siegel(1986)假设投资成本i是已知并且固定,但项目价值v服从几何布朗运动,由于v的未来值不确定,现在仅投资有机会成本。因此,最优投资规则并不是简单的dcf法规定的当v>i就投资,而是当v至少与超过i的某一临界值v*一样大时才投资。

不言而喻,灵活性价值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结合前面的例子,分三个层次加以讨论。

1有助于正确认定项目的真实价值。

如果投资人认识到前面例子项目的真实价值是2267万元而不是传统npv评估的-10万元,那么他就可以围绕着这个灵活性价值调整他的一系列的决策行为:假如他要转让项目,他的转让价不应低于项目的灵活性价值22.67万元,假如原来的项目不允许延迟投资,他可以通过支付一笔费用获得延迟投资一年的权利,他支付的费用最多不超过22.67万元,假如他想从政府部门通过特别许可的方式争取独占这一项目的投资权,那么他为争取该项目所花费的前期调查,搜寻和有关交易成本的费用总和,不应该超过项目的灵活性价值22.67元,等等。

2能够发现项目的真实成本.

假如把上面例子中的数字稍作改动,把投资额改成90万元,其余的数字不变,那么用传统的dcf法算出的净现值为10万元>0似乎项目现在应该投资。但是,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该投资决策是错误的。因为根据e+=max[0,v+-(1+r)i]=max[0,180-(1+8%)*90]=82.8,e=[pe++(1+p)e-]/(1+r)=[0.4*82.8+0.6*0]/(1+8%)=30.67(万元)>10(万元) 显然,正确的决策依然是等待在稍加改动的这个例子中.放弃的灵活性价值30.67万元可以看作是机会成本,项目立即投资的全部投资成本不是90万元,而是90+30.67=120.67>100万元。这就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们应该保持期权有生命力,而不是立即投资。

3形成新的投资规则和投资价值评估理念。

传统的投资决策分析如dcf法把不确定性同风险甚至损失联系在一起,并且企图尽量回避,这种观念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表现的尤其突出,当运用期权理论挖掘出项目中的灵活性价值以后,人们有可能改变对待风险的态度!不确定性越大,期权的价值也随之上升,灵活性价值也就越大,通过适当的项目策划,人们可以对不确定性进行交易,并把由此带来的灵活性价值当作投资价值的组成部分。这就势必改变决策分析中的“经济方程式”,比如,在引入期权理论分析项目时,不能仅仅计算项目的净现值,还应该计算隐含在项目中的各项灵活性价值。

参考文献

1brown,j.seeing differently:insights on innovation.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s,1997

2r.mcdonald&d.siegel.the value of waiting to invest.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1,1986;no4:707-727

价值投资论文范文12

技术分析,则是仅从证券的市场行为来分析证券价格未来的变化趋势。证券的市场行为可以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其中证券的市场价格、成交量变化以及完成这些变化所历经的时间是市场行为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建立在三个假设之上:市场行为包含一切信息,及信息透明化;价格沿趋势而移动,历史会重复。

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作为证券投资学的两大理论,长期以来难分伯仲,在投资领域分别拥有大量的信奉者和实践者,这两大阵营也出现了不少成功的世界级大师,索罗斯和巴菲特即是两个理论的代表人物。

其实,两种理论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所处的试图刻画证券市场基本运行规律的尝试,各有所长,互相补充。

■一、技术分析的弊端

由于技术分析注重短期股价趋势的判断,往往能够立竿见影地体现出适时买进卖出带来的收益,对于短线投资者有着很大的诱惑力,所以,在我国证券市场中颇受重视。每天大量的投资顾问运用技术分析的指标数据知道投资者追涨杀跌。但是,由于技术分析信奉左右市场波动的本质力量,是供给和需求的矛盾运动及其由此形成的此消彼长,认为价格变化已经说明一切,所以一般无视隐藏在价格背后的价值判断,拒绝对任何具体的投资品种进行个性化评估,往往对市场走势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者不屑于知其所以然,因而常常会因为迷信市场而被市场吞噬。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技术分析可以使股票脱离其所代表的企业具体生产经营情况本身而独立运作,容易产生价格与上市公司基本面毫无关系的剧烈波动,扭曲了市场的投资价值,使得股票价格价值严重背离,并诱发过度投机和市场操纵,不利于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无论是创业板的市场操纵,还是ST股票的非理性上涨,都已明确昭示无视企业内在价值,单纯按照价格趋势进行投资的市场系统风险在急剧增大。

相对于技术分析而言,基本面分析是一种价值分析法,它通常采用一定的数据学方法对股票的内在价值进行估值,虽然股票价值分析大致始于20世纪初,但是当时证券监管和信息纰漏的法规还没有出台,或者很不完备,所以公众可以得到的信息极少,相应地运用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的余地自然有限。所以,价值分析真正被广泛认可是在1929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股市的崩溃告诉人们,再美丽的泡沫都会破灭,应当进行价值投资而非投机,于是基本经典著作的问世,从理论和实践上推动了价值分析的发展。

1934年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和戴维.多德(David L.Dodd)出版了《证券分析》一书,书中首创了关于判断股票价格与其净资产含量的七条标准:一是企业应有适度的规模;二是财务地位稳固;三是业绩稳定;四是有连续保持支付股息的记录;五是利润逐年增长;六是适当的市盈率;七是股票价格预期净资产的含量恰当。并总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29年经济大危机两个时期,股票价值分析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根据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进行股票价值分析的方法。同年,哈布纳(S.S.Hebner)在《证券市场》一书中对帕拉特(S.S.Pratt)的股票价值理论(刊于《华尔街的动态,1903》)加以补充。最具里程碑的是威廉姆斯在《投资价值理论》中全面完整的论述了股票内在价值等于未来股利贴现值的思想,后来经米勒和莫迪利安尼、高登的发展,成为公认的股票价值分析基础,也是当今最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证券界掀起了回归本杰明.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理念的热潮,主要以沃伦。巴菲特为代表的价值投资学派在同其他的证券理论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出令人信服的成就,从而用市场业绩本身验证了价值投资理论的有效性。价值学派认为:证券价格的调整要滞后于信息的到达,股票投资的艺术就在于判断当前的市场价格是否体现了公司的内在价值。

■二、股票价值分析的常用思路

近年来,随着国际证券市场的发展,其日益规范并成为成熟的证券投资交易市场。应运而生,众多理论工作者致力于从宏微观经济、市场行为、投资者心理等多角度进行探讨。

投资者在树立价值投资理念的同时,将把更多的关注向上市公司本身的经营行为和业绩表现,此时投资者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基本分析的基础上有效、准确的对股票价值进行合理的估价,进而选择更具投资价值的股票。这就是本文的出发点。

首先,我们要解决评价指标的问题。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来自诸多方面,包含宏观经济因素、微观经济因素及中观层面因素。

宏观经济因素涉及了国家的经济形势,以及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在内的各项经济政策,用以衡量的则是各项宏观经济指标,诸如GDP与经济增长率、货币供应量、就业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等等。这些宏观经济因素作为这个复杂系统中的慢变量,长期作用于证券市场,而且,对于所有的股票起到近乎相同的作用,所以它是一种系统风险,用其做指标衡量个股的价值,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微观经济因素作为基本面分析,充分体现了上市公司本身的业绩状况,包括公司的竞争能力、盈利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发展潜力、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等方面,很明显,这些微观元素都直接关系到股票的内在价值,或者说股票的长期投资价值,所以应作为评价指标。

中观层面因素,包含行业因素和区域因素,及我们常说的“板块效应”,由于这些因素的量化统计工作十分困难,所以,并不实用,故不在本文考量范围。

具体评价指标,请见下文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