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绿色施工技术论文

绿色施工技术论文

时间:2022-09-02 02:41:40

绿色施工技术论文

第1篇

一是应当明确划分施工现场的区域,工人生活区应位于上风口,避免有害物质的侵袭;二是针对刺激性气体及有毒有害气体,强噪音环境,应当指导相关施工人员及时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护目镜等等。此外,区域内的人口密集度不应过大,且应当确保室内环境适宜,厕所、卫生间、水沟等区域定时消毒。食堂内的各工具也应保持干净。

2施工现场的绿色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实践当中,施工现场的绿色管理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1)扬尘的绿色环保化处理。若施工现场存在较为严重的扬尘问题,则会给环境带来较为严重的污染。通常情况下,扬尘的处理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措施:一是可适当在施工现场洒水并配合清扫,确保施工地地表的清洁,但不应使用自来水等水源,从而避免水资源浪费。二是若施工出现土方,应当将其集中放置,并使用薄膜覆盖,防止出现扬尘;若土方所在区域地表,则应当配合种植矮小植物巩固土壤环境;在运送土方时,也应当避免出现扬尘,在车身配合采用遮蔽措施。此外,也可以尝试使用专用管道或者设备运输建筑垃圾。

(2)固体废弃物的绿色环保化处理。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固体废弃物,而一般处理措施是将其直接运往城市附近的大型垃圾处理场,但从城市环境整体角度出发,存在环境污染隐患,这就需要改进处理措施。通常情况下,应当优先将固体废弃物分类集中摆放,若施工需要开挖土方,则应及时回填。

(3)废水废气的排放。针对废气的处理,应从减排角度不断优化,一方面,应当严格要求施工地车辆及相关设备机械的排放量,采取妥善的控制措施。另一方面,若施工地位于城市中心地区或其他重要区域,则取火不应使用木材等易产生大量废气的材料。此外,还应为建筑焊接等施工环节配备相应的专业处理设备,避免其废气中带有大量粉尘。针对废水的处理,一方面,应该在施工地周边区域开挖临时的排水沟,并定期清洁水沟,确保其排水顺畅。另一方面,若排放的废水污染物较多,则应当采取沉淀等处理措施,避免其给周边土层造成污染,尤其是污水以及建筑实验养护用水,必须得到妥善处理。施工地的临时厕所与厨房,也应该相应建设有临时化粪池及油污处理池。

(4)噪音污染管理。建筑工程施工地的噪音,同样会给周边环境带来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一方面,应妥善配备良好的隔音设备,在关键区域设置噪音监测点,对其进行动态化监控,若存在噪音超标问题,则应该及时根据施工情况,采取妥善处理措施。另一方面,如果施工处于夜间环境,则更需要妥善管理噪音,应根据施工需要,选择先进的低噪音机械设施,并定期进行养护,使用砼泵设备时,应配备相应的隔音屏障。此外,混凝土浇筑以及木板房在施工时,均需要采取妥善的噪音处理措施。

(5)资源节约化管理。一方面,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减少能源资源的损耗,尽可能使用高效率、低能耗的机械设施,并提高电、油、气等能源的使用率,应优化施工设备的能源消耗结构,积极主动采用具备良好可再生性的能源,并针对建筑施工能耗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应当结合施工地所在区域,调整施工技术与工艺,尽可能多采用新型材料,并在材料的运输及应用时减少消耗。另一方面,应当有效提升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针对施工所消耗的能源制定严格指标,确保资源有效利用率全面提高,通过配合采用监控措施,强化对能源消耗的管理。

3结束语

第2篇

建筑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1]罗权.浅析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及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4,3(7).

[2]李学才,高宝永.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分析[J].施工技术,2014,43(S1).

[3]麦荣林.浅谈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J].城市建筑,2013,6(12).

[4]黄富勇.浅谈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18).

[5]刘祥禹,关力罡.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1(5).

[6]黄燕颜.浅议绿色建筑施工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8(8).

建筑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1]李新广,张琳,任彦超.基于建筑施工事故探讨建筑施工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1):672.

[2]周建华.基于建筑施工事故探讨建筑施工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8):267.

[3]卢益阳,郭伟军.基于建筑施工事故探讨建筑施工问题[J].民营科技,2013(9):125.

[4]刘海军.基于建筑施工事故探讨建筑施工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3):2232.

[5]温柳娟.基于建筑施工事故分析建筑施工问题[J].华夏地理,2014(8):142-143.

建筑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1]王刘柱.浅谈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J].科技资讯,2009(3):75.

[2]刘逸辉.关于建筑施工管理和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15):231.

[3]张恩强.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1):82-83.

[4]周慧婧,王大伟.建筑施工管理与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比较分析[J].江西建材,2015(5):245-245,249.

第3篇

关键词:绿色节能;房屋建筑;施工技术

随着中国近些年来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与科学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国的房建施工中存在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日渐突出。在目前我国的大型的行业建设中,我国的建筑能耗占全国耗能的首位。在此种情况下,怎样提升房建施工领域中的资源利用率成为重要的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让绿色节能技术逐渐被运用到房建施工中来。绿色节能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不仅促进了房建行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对于我国目前建设的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具有推动意义。

1绿色节能技术

1.1绿色节能技术的定义

房建施工中的绿色节能技术,指的是在房建施工的整个过程及每个阶段中,在房屋建筑的质量以及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科学合理地管理方式应用到施工中来,将资源的浪费与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小值,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合理地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平衡,最终实现房建工程的最大化的整体利益[1]。

1.2应用意义及现状

绿色节能技术是一种环保的施工技术,更是一种绿色的施工理念,对于房建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与资源节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提高我国的房建工程的现代化的施工水平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欧美发达国家的绿色节能技术走在世界的前列,并将绿色节能技术广泛地应用到了房建施工中来。我国的房建施工中的绿色节能技术发展时间稍短,对于施工过程中绿色节能技术的管理与监督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绿色节能技术与传统的施工材料相比较成本稍高,因此施工单位并不愿意将其广泛应用到房建施工中来。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国家的大力提倡,绿色节能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势必会越来越广泛。

2绿色节能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三大要点分析

2.1环境保护放首位

房建施工过程中会产生灰尘和噪音不可避免,对于作业人员和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会产生危害。因此,绿色技能技术要充分重视施工中的这个问题,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处理好施工所造成的污染与不良影响,减少施工现场的灰尘,净化施工场地的空气,保护环境的同时做到保护居民的身体健康。

2.2施工场地的合理规划

施工场地的合理规划也能体现绿色环保的主题。在施工事前对施工现场做全面细致的考察,科学合理地布置施工场地。据有关数据显示,施工现场周围两百米以内的施工材料的利用率高达70%。[2]因此要将重复使用的施工材料,如脚手架等就近放置,通过增加使用频率来提高资源利用率。而对于施工中的道路、临时建筑及临时工地等进行精确计算与合理布置,例如在靠近运输主干道的地方堆放施工材料,这样能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时间的浪费。

2.3节能材料的使用

节能材料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利用科学技术来降低房建施工中的能耗。科学技术带来生产力的发展与飞跃。在房建施工中,可以利用节能技术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再加工,重新投入到房建施工中去。此举可以降低房建施工中的材料能耗与施工成本,同时也能减少施工中的材料浪费,真正实现科持续利用与资源节约,从而提高房建施工工程的整体利益。

3绿色节能技术的具体应用

3.1对施工中灰尘污染的控制

房建施工中的灰尘污染不仅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健康产生危害,而且对周围居民的生活会产生严重影响。绿色节能技术主张积极主动地解决灰尘污染,减少灰尘对环境与人的不良影响。首先,施工人员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即时的灰尘数据监控,在运送建筑材料与建筑垃圾时,可以在路面设置防尘围栏,避免灰尘的泛滥;此外,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即施工作业趋于的灰尘高度必须小于0.5m[3]。最后,对于容易产生灰尘污染的其余要注意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灰尘的产生与扩散;要将节能吸尘器运用在具体的施工做成中,及时清理灰尘和垃圾。最重要的是要采用绿色节能技术建立健全完善的灰尘控制计划体系,多方面多角度地减少甚至是杜绝施工中灰尘的污染,做好环境保护的工作。

3.2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施工中水资源的浪费问题尤其严重。绿色节能技术在房建施工中应用之一便是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因此可以采取措施加强对施工现场水资源的计量监督与控制,根据施工用水量的多少来合理建设施工现场的供水线路,尽量缩短运水线路的长度,降低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水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也可以在施工现场的作业与办公区域可以安装节水用具。在减少水资源浪费的同时,要运用科学的绿色节能技术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建立健全水资源的回收处理体系,让水资源能够循环使用,真正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3在门窗材料上的运用

门窗材料选择上的运用很能体现绿色节能技术的特色。门窗的性能影响了建筑的总体质量,绿色节能的门窗材料能让房建质量更加符合用户的要求。例如,门窗玻璃可以选择低辐射镀膜的玻璃,这种玻璃能够降低门窗对于光照的反射率,保温隔热的性能最佳[4]。此外,绿色节能技术能够根据房建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科学分配门窗间的比例大小,让整体布局更加合理美观。

4结语

绿色节能技术对于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最然目前我国的绿色节能技术仍旧存在一些不足,但是绿色节能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因此要高度重视绿色节能技术的研究,主动将其应用到施工实践中去,这样才能快速有效地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

作者:张文 单位:昌黎县建筑总公司

参考文献:

[1]刘宝才,翟晓菊.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6).

[2]张修成.打造绿色节能建筑的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5,13(2).

第4篇

【摘 要】“绿色建筑”是上世纪就是年代才兴起的术语,其起源可追溯到七十年代,由于能源危机,建筑家们开始质疑玻璃加钢筋的建筑结构,因为这些建筑需要庞大的加热与冷却系统。英、美、日、加等国,为减缓建筑对环境所造成的能源负载与破坏。相继提出绿色建筑的环保理念。绿色节能建筑将建筑及其周围的环境看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综合各项措施有效地节约能源的消耗,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

众所周知绿色施工是依附于绿色建筑这一理念应运而生的,其匹配于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相关需要,绿色施工过程即为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文章将以建筑工程实施绿色施工技术探讨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予以深入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1.绿色施工的基本概念.

绿色建筑是顺应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而产生的,它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收利用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太阳能等洁净可再生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绿色建筑也必定是节能建筑。节能建筑是按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在建造过程中应用节能施工技术,使其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的建筑,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必然途径和关键因素。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一个主要阶段,是深化建筑行业资源节约及节能减排的核心环节。绿色施工意为工程建设过程内,在确保质量的先决条件下,经有效的管理及技术,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同时降低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作业,达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以及环境保护的目的。

2.建筑工程实施绿色施工技术能够有效保护土地资源

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环节我们要对地表条件予以全面的分析,在施工过程要防止土壤侵蚀及流失。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环节如果发生裸土的问题,那么相关工作者要第一时间通过砾石将其覆盖,若条件限制亦可在裸土地方种植一些优良的草种,这样能够减少土壤侵蚀。在绿色施工环节如果水土流失情况严重,我们就要在施工现场择取有效的位置构建地表排水机制,在此基础上对土壤斜坡处予以全面的固定,择取多元化措施去控制土壤流失。若绿色施工现场的沉淀池发生渗漏,要找到专业工作者予以有效处理,第一时间清除池内的沉淀物,同时委托相关系统将沉淀物处理掉。针对建筑施工现场存在有毒有害等废弃物,我们要予以第一时间回收处理,同时要找具备资质的系统实施回收处理,防止出现土壤污染的情况。

3. 建筑工程实施绿色施工噪声及振动污染的控制

在施工环节要遵循国家建筑施工噪声排放规章对噪声予以全面的控制,防止影响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在绿色施工过程要做到噪声与振动污染同控制,可以通过实时监控的方式对施工现场予以整体监测,保证噪声被控制在指标范围内。在绿色施工过程要使用低振动及低噪声的施工装置,针对差异化施工程序要提高隔音操作力度。

4.降低施工废气排放与扬尘

众所周知绿色施工的侧重点即减少污染,而工程环节的废气排放亦为施工污染源之一,所以我们要对废气排放予以控制。在绿色施工过程对废气排放予以全面控制,首先要构建有效的洒水清扫体系,同时配置响应的洒水装置,派专人予以洒水作业。针对施工的机械设备的尾气排放,要通过可行的解决方式,因此去降低尾气排放中有害成分饱和度,设备可以使用清洁燃油并择取高效燃料添加剂等。扬尘是检测建筑施工现场环境指标的一个主要内容,大量的扬尘会对施工现场带来一定的影响。针对绿色施工中需要使用的建设设备及材料等,在运输环节要使用响应的密封措施,用以保证物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外泄,而且要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安装洗车槽,这样可以很好的防止运输操作对施工场地带来污染。在土方作业过程,要利用覆盖及现场洒水的举措去控制扬尘,在绿色施工处,扬尘的高度通常在一米五。搬运工程垃圾的环节也可能会出现扬尘,所以此环节我们也要予以必要的需要的处理,运输垃圾的过程中我们择取洒水的处理举措。

5.光、水污染的控制方法

绿色施工通常要依附于水,工程环节需要大量使用水资源,因此施工污水的排放要遵循污水排放规章,在此基础上对施工污水排放予以管理,施工作业现场对差异化污水要予以有针对性的处理举措。而且,对施工现场的地下水也要给予响应的保护,通过边坡支护技术达到保护地下水资源的目的。而光污染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对绿色施工操作造成影响,相关工作者在夜间室外操作的时候要侧重于对施工现场照明装置的保护,因为这是光污染的主要来源。而且工程环节还要防止电焊作业的弧光污染,操作的时候一定要使用遮挡,防止电焊的弧光外泄。

6.总结

综上所述,如果发生裸土的问题,那么相关工作者要第一时间通过砾石将其覆盖,若条件限制亦可在裸土地方种植一些优良的草种,这样能够减少土壤侵蚀。在绿色施工环节如果水土流失情况严重,我们就要在施工现场择取有效的位置构建地表排水机制,在此基础上对土壤斜坡处予以全面的固定,择取多元化措施去控制土壤流失。若绿色施工现场的沉淀池发生渗漏,要找到专业工作者予以有效处理,第一时间清除池内的沉淀物,同时委托相关系统将沉淀物处理掉。针对建筑施工现场存在有毒有害等废弃物,我们要予以第一时间回收处理。在绿色施工过程对废气排放予以全面控制,首先要构建有效的洒水清扫体系,同时配置响应的洒水装置,制定人员予以洒水作业。针对施工的机械设备的尾气排放,要通过可行的解决方式,因此去降低尾气排放中有害成分饱和度,设备可以使用清洁燃油并择取高效燃料添加剂等。扬尘是检测建筑施工现场环境指标的一个主要内容,大量的扬尘会对施工现场带来一定的影响。针对绿色施工中需要使用的建设设备及材料等,在运输环节要使用响应的密封措施,用以保证物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外泄,而且要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安装洗车槽,这样可以很好的防止运输操作对施工场地带来污染。在绿色施工过程要做到噪声c振动污染同控制,可以通过实时监控的方式对施工现场予以整体监测,保证噪声被控制在规定范围。

参考文献:

[1].张立山;孟德光;朱天志;董艳英;;影响我国绿色施工发展的原因及策略(综述)[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4(05):50-56.

[2].张智;陈建玲;何跃;;居住区综合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探讨[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02):26-28.

[3].任佩宏;;浅议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理资料的整理[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07):74-76.

第5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原则

一、绿色建筑的发展研究的必要性

首先,民生需求。发展绿色建筑有利于我国民生的改善,也是民生发展的重大需求。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建筑物越加密集,城镇人口更加集中化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会因为建设上的种种原因,造成灰尘污染、噪声污染,也因为技术原因会造成光污染和室内污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为了改善人居环境,促进民生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我们目前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任务。其次,跨越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建筑行业作为一个传统产业,发展绿色建筑,能为传统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由于我国人口众,建筑也相对较多,因此,作为一个建筑大国,自然在住宅产业、建筑、建材等方面的的规模较大,所以其消耗量也比较大,但是与之相应的生产效率却比较低。因此,必须要加大绿色建筑的发展,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以及绿色化的建筑形式,在建设过程中,以现代化的设计为理念,在建筑过程中充分利用新能源、新工艺以及新材料,从而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以及建设过程中,持续积累经验,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创造条件,并依此为基础,以带动建筑周边产业甚至传统产业的发展,推进我国建筑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思路与原则

随着新的形势变化与需求,我国针对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制定了总体发展思路、原则以及目标。首先,总体发展思路。在“十二五”期间,要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为理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为发展的知道思想,有效推动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并将其作业城市发展中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明确发展方向,了解发展要义,突出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的节能减排以及环境保护的思想,在符合民生需求的基础和前提之下,切实实现科学的发展观。其次,基本建设原则。绿色建筑的建设和设计要以相应的原则为基础:一应坚持自主创新,构建适合于新形势下的示范原则和集成化原则;二要坚持做到因地制宜的坚持,采取分类实施的方法,实现建筑产业的发展;三要坚持建筑全寿命期性能最优的原则;四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标准规范的引领作用,推进绿色建筑产业的大力发展。

三、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要实现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就是改善现有的建筑业发展方式,依靠科学技术,推进建筑产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标准化、规模化以及规范化的绿色建筑的发展,推动绿色建筑行业的建设与发展,与此同时,还要采用现代先进技术,加速提升设计能力、工程实施能力、技术整装能力以及运营管理能力,推进绿色建筑产业的高速发展,全面提升绿色建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综合能力。在具体的发展中,需要坚持以下发展目标和方向:

首先,要突破技术发展。从本质上讲,绿色建筑产业的可持续的发展最为关键的就是技术的突破,为此,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针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具体的分析,实现建筑的节能发展,并且针对不同的建筑类型,优化发展环境、加强绿色改造,强化绿色施工。其次,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及评价体系。要大力推行绿色建筑产,研发一批绿色建筑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及新型施工装备,并且将这些技术和装备应用到工程建设与发展中。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废弃物、新型建材以及再生建材的研发,完善现有的工程技术和发展技术,提高其技术发展水平,深化绿色建筑发展改造,从而建立绿色建筑评价技术,完善标准体系,在关注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也注重形成系统的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第三,要构建多层信息平台。在绿色建筑产业发展中,要采用多层级以及相对固定的发展模式,研究绿色建筑的建筑技术,重视相关行业的人才培养,注重相应人才的研究以及实用技术,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应用示范。

总而言之,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就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发展平台,要突破技术发展,建立规范的评价标准,构建多层信息平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从而推进我国建筑产业和经济水平的总体提升。

参考文献

[1]汪炎平.绿色建筑与智能、低耗节能[A].2010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2]张海荣,沈剑,谌金虎,张海波.推广绿色建筑,创建节约型工地

第6篇

[论文摘要] 在节约环保的发展趋势下,推行绿色制造技术给机械工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从分析绿色制造技术的特点入手,阐述了企业在实施绿色制造技术时应遵循的原则,并指出企业推广实施绿色制造技术的主要途径。

一、绿色制造技术的特点

绿色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是融产品的质量、功能、寿命和环境于一体的系统设计方法。在设计之初就应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都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如: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绿色设计方法具有绿色性、集成性和并行性:它首先是在绿色(节能、环保)设计的原则指导下,在一开始就考虑产品周期全过程的所有因素,包括产品质量、成本、进度计划、用户要求等。在设计过程中使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包装运输设计、使用维护设计、拆卸回收设计、报废处置设计等多个设计阶段同时进行、相互协调,各阶段和整体设计方案、分析评价结果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从而在其设计研发过程中及时改进,使产品设计达到最优化。

2.绿色材料。绿色材料是指在选材时尽量选择无污染或少污染,易回收的材料。为此,一是要多开发绿色材料,并建立绿色材料库;二是设计选材时要注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协调。

3.绿色工艺。绿色工艺是指在产品加工过程中尽量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绿色工艺与洁清生产密不可分。绿色工艺主要还应从技术入手,尽量研究和采用物料和能源消耗少、废弃物少、对环境污染小的工艺方案。如现在的精确成形、干式切削、准干式切削、生产废物再利用、快速原型制造等都是绿色工艺的新技术。

4.绿色处理。绿色处理是指上一个生命周期报废的产品通过有效的回收又进入下一个生命周期的循环中。为了便于产品的绿色处理,一是设计之初就要考虑产品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如采用面向拆卸的设计方法、模块化的设计方法;二是发展绿色再制造技术,如再制造加工、过时产品的性能升级等。

二、企业实施绿色制造技术的原则

实施绿色制造技术过程中,企业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依据ISO14001 的要求事项,建立、实施并不断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定期对体系进行评审,确保体系有效实施;(2)在企业的全部活动中自主地制定环境目标,进行环境保护;(3)控制或减少设备开发和制造阶段使用和排放对环境负效应大的物质,推进污染预防。在设备开发、制造和废弃过程中考虑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再生利用,降低损耗。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管理,减少污水、烟气、噪声等对环境的影响。开展节能降耗活动,合理利用能源资源。

三、我国机械工业实施绿色制造技术的主要途径

1.建立并遵守环境保护体系,重视绿色意识教育。我国机械工业应加快建立ISO14001环保体系,并且致力于同ISO9001质量体系一体化,便于在开展各项活动中兼顾评价环境影响。通过建立环保体系,使企业员工能够针对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伴随的环境问题进行正确识别,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和有效处理,使环境控制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制度化、惯性化。通过建立“善待环境”的工厂,谋求与地球环境、需求者、地域社会的共生,从而实现工厂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重视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节约意识、效率意识、环保意识等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全体员工对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正确理解,充分认识到绿色生产的社会责任。

2.注重绿色设计,实施绿色制造工艺技术。绿色设计是绿色制造技术的核心,设计阶段是产品生命周期的源头,从源头控制环境要素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

目前机械工业在绿色设计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绿色设计的原则是选择绿色材料和绿色零部件进行设计,选择绿色工艺和设备进行加工,用节能、节水、省料等最优化设计规定产品的实现方式,对材料进行标识,优化可装配和可拆卸性设计;(2)确定绿色的设计评价指标是节能、节水认证和再商品化率;(3)产品绿色排序是一种表示产品绿色程度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第三方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由顾客对同行业同类产品的能耗、美感、安全、健康、警示、适用的性能、可接受的性价比、企业再商品化率、自我申明等内容进行定量评分。第三方将抽查结果结合公共环境报告进行综合分析,将排序结论向社会公告。其权威性虽往往受到质疑,但可作为顾客选购产品时的参考,因此也是顾客对企业产品满意度的一种体现,成为企业进行绿色改进的信息来源。

3.创新技术工艺,发挥环保效益。绿色制造技术应从理念落实到具体生产技术工艺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环保效益。比如在磨削加工时,采用油基磨削液会产生油气、烟雾,使生产环境恶劣,而且磨削液的后期处理成本太高,要改善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干磨削或准干式切削方式来加工。这样不仅有效地减少了资源消耗,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还有利于降低对环境污染,有利于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

四、结束语

在大力倡导环保主题的今天,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点的绿色制造技术是一种以保护环境和资源优化为目标的现代制造模式。我国从事机械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应该加强绿色制造技术的研究,重视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促进我国机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我国机械加工企业的国际化成长。

参考文献

[1]刘飞曹华军张华等:绿色制造的理论与技术[M].科学出版社,2005,1

第7篇

【关键词】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技术措施

1 引言

绿色施工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发展绿色建筑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发展的大事,只有在施工中注重“绿色”这个环节,才能摒弃大量浪费有限资源的做法,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做到既要保护耕地,节约资源,改善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施工。文章结合绿色施工的特征,阐述了施工中的节能降耗的优化措施,以期将“绿色可持续”理念建筑施工中,促进“绿色施工”的可持续发展。

2 我国绿色施工理念的发展

1994年5月的《中国21世纪议程》,是制定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一个指导性文件,开创了中国绿色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先河。

为了实现绿色办奥运的承诺,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专业机构组成的课题组于2003年公布了详细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这是我国第一个有关绿色建筑的评价、论证体系。同年11月,北京奥组委环境活动部印发了《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此举旨在贯彻“绿色奥运”理念,推动绿色施工水平的提高。

2005年10月,建设部和科技部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是一部基于建筑状态的评定标准,其中涉及了施工过程的内容,对施工过程的绿色评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07年9月,建设部以建质[2007]223号文颁布了《绿色施工导则》,这是开展绿色施工的指导性文件,也是迄今为止针对施工过程的最为全面的施工指导文件。导则中给出了绿色施工的定义:“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3 绿色施工的特征

传统施工以追求工期为主要目的,虽然也有节约资源和环保的目标,但它们受到“工期”的制约。为了追求工期,可以不惜资源浪费和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施工。而绿色施工并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的施工体系,它是在传统施工的基础上应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其进行提升,其内涵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保优先为原则的高效、低耗、环保的施工体系。绿色施工追求高效、低耗、环保的综合效益(经济、社会、环保效益),以环保优先为原则。

绿色施工不仅要求质量、安全、进度等达到要求,更要将“清洁生产”和“减物质化”等绿色概念贯彻到施工过程中,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统筹规划施工的全过程。它是在传统施工的基础上按科学发展观对传统施工体系进行创新和提升,其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系统化

建筑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运行、设备维修及竣工后施工场地的生态复原等步骤。传统施工虽然也有节约资源、降低能耗的要求和环保指标,但往往只局限于选用环保型施工机械或实施降噪、降尘的环保型封闭施工等局部环节。相比较而言,绿色施工则更为重视系统整体的参与度及效果,要求从施工组织设计开始的施工全过程(全系统)都要贯彻绿色施工的原则。

3.2 社会化

传统施工中,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和保护环境主要依靠的是施工企业的现场施工人员,而绿色施工则要求全社会达成共识,共同来支持和监督绿色施工的实施。例如西安地铁二号线建设积极引入环境工程监理,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同时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宣传和培训,全面有效的践行绿色施工理念。

3.3 信息化

传统施工是粗放型施工,施工机械的种类和数量往往采用定性方法选定。但是固定的机械往往不能有效地适应施工过程中动态变化的工程量参数,因此会造成机种不匹配、数量偏多或偏少、工序衔接不顺畅或脱节等弊病,很难实现高效、低耗、环保的目标。目前发达国家针对此问题,采取的有效方法就是实行信息化施工。这是一种依靠动态参数实施定量、动态施工管理的绿色施工方式。它运用硬件和软件进行施工运行管理,优选最适宜的机械种类和数量并能实时调配,从而达到高效、低耗、环保的目标。

3.4 一体化

实践表明,在确保完成工程任务的前提下投入的工程机械数量越少,工程的工效、耗料、环保等指标数越好。传统施工往往选用的是具有单一功能的机械设备,效率不高。而绿色施工则更为重视一体化的施工方式。一体化施工指的是使用单台工程机械可以连续地顺序完成工程的多个或全部工序,从而减少进场的工程机械种类和数量,消除工序衔接的停闲时间,减少施工人员,实现提高工效、降低物料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目标。目前,一体化施工主要有两种方式:使用多功能工程机械进行一体化作业和进行连续运输作业。

4 绿色施工中节能降耗措施分析

绿色施工的目的就是提高施工过程中能源的利用效率,节约能源,同时减少材料和资源的消耗。目前,国内很多优秀的施工企业通过采取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制度建设、抓好措施建设等手段,将绿色施工与创建节约型工地相结合,不断推进节能降耗工作,以求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4.1 加强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是落实绿色施工的关键,因此需要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和职能人员,同时明确规定各自的职责、权利范围等。例如南通二建上海公司成立了节能降耗领导管理小组,全面领导各子公司、项目部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同时要求各子公司、项目部建立节能降耗组织机构,形成上下联动的节能降耗管理网络。

4.2 完善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实现绿色施工的前提,因此必须依据绿色施工的要求,建立健全节能降耗的工作规范和各项工作制度,同时加强管理和监督,以求形成良性、长效的节能降耗机制。例如上海市第七建筑有限公司建立了七大节约节能制度:创建节约型工地工作责任制,例会制度,例查制度,月报制度,合理化建议节约提成激励制度,小型器具、废旧料保管处理制度及季度考核制度。

4.3 抓好措施建设

措施建设是实施绿色施工的重要环节,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例如上海市第二建筑有限公司采取的五大管理措施分别是:一、分解目标,落实责任。二、建立健全节能降耗核算体系。三、建立好台账资料系统,保证数据的原始性、真实性。四、建立节能降耗考核评价体系,形成规范有效的激励机制。五、开展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科技在节能降耗中的贡献率。

技术措施指的是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方法和技术手段,是绿色施工目标实现的技术保障。例如上海市第五建筑有限公司在世博村建设中为创建节约型工地采取的节能降耗新技术: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自密实混凝土技术;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术;无黏结预应力成套技术;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中空保温玻璃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等。

4.4 加强绿色施工宣传

加强绿色施工意义的宣传,提高施工企业全体员工贯彻实施绿色施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开展绿色施工检查,评比活动,对达标的施工企业,给予奖励,对不达标的施工企业,限期整改。

4.5 完善立法与政策

制定有关促使绿色施工的法律、法规,依法要求施工企业和有关部门遵守绿色施工的有关规定。另外,还要制定绿色施工的标准和考核指标及相关的统计制度,制定绿色施工企业的评价体系,制定引导施工企业创建绝色施工的激励和处罚政策。

5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建筑施工中的绿色节能措施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在组织、制度和措施建设中对节能、节地、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方面所应采取措施,可以发现,实施绿色施工必须在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中灌输绿色理念,实现真正的“四节一环保”,使绿色施工在建筑施工中推广开来。

参考文献

[1]申琪玉.绿色建造理论与施工环境负荷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7

[2]金森平,陆陈华.创建节约型工地的示范工程[J].建筑施工,2007(12)

第8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绿色施工技术;节能环保;原则;应用

0引言

我国制定并且颁布了《绿色施工导则》,从而国内可持续的发展性战略得以充分落实与贯彻执行,并对施工中对人与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严格规范,激发人们更进一步研究、探索绿色施工技术的激情。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运用绿色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是新世纪中水利工程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为其指明前进道路的方向,所以应该高度重视,对绿色水利工程应持续完善并创新,对充实相关管理工作的人员来说,增强对工作的管理,最终实现水利工程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达到最大化,为社会造福,做贡献。

1关于水利工程绿色施工的具体内容

对于绿色施工而言,它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环境保护理论,这种施工技术理论与以往的大有不同,较为新颖。将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充分结合的特征具备环保性,而这种特征完整贯穿于整个理论当中。借助科学的管理手段,运用最先进的技术进行水利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就被称为绿色施工。进行绿色施工,可以充分高效的利用各项建筑资源,以高效、节能、环保为最终的目标,降低施工环节中给人类和周边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促进环境与社会的协同发展。

1.1绿色建筑、绿色水利工程之间的差别

对于绿色施工而言,创建绿色水利工程是其最终的目的;而水利工程具有绿色水利工程的特征,进行绿色施工后使水利工程具有安全性、节能性以及环保性。

1.2绿色施工、文明施工之间的差别

所谓的文明施工属于一种简单、不全面的水利施工标准,它是水利施工领域最初的发展状态,而绿色施工不同于文明施工,它具有更重要的地位。社会不断进步,时代不断改变,科技技术水平飞速发展,环保意识也日益增强,对于现阶段的水利行业的要求而言,最初简单的文明施工已经无法满足当代整个施工环节中的需求了。而文明施工成为绿色施工的基础,绿色施工具有更丰富的意义,更广泛的范围,也会创造更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2关于绿色施工技术的具体原则

2.1适用性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适用性是最根本的目的,而使施工最大程度符合建设水利工程中的需求被称为施工的适用性。在水利工程绿色建设的施工中,要对施工的作业工序与具体环节进行不断完善就需要遵循“适用性”原则。

2.2节能性

耗能大是水利工程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木材的需求量较大,而生态环境的优劣与存活的树木数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同程度的砍伐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采用绿色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无污染、可再生的环保能源是进行施工的首选,避免出现过度砍伐树木的现象。不仅如此,还要制定严格的限制标准,用于规范对稀有以及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1]。

2.3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进行绿色节能施工的核心理念,遵循着核心理念进行和施工中布局、结构以及材料的部署,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施工中的各个环节。最主要的是对废水进行合理的利用。结合绿色施工技术从而创建更加健全的废水处理系统,将施工中所制造的废水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水质达标后可对施工当地周边的花草树木进行浇灌,拥有充分水资源的植被会茁壮成长,从而可从一定程度上改善空气环境;除此之外,大自然中还存在着很多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均可借助绿色施工技术实现循环利用,使之得到充分发挥[2]。

3绿色环保施工的发展状况

3.1盲目引进先进技术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绿色施工的研究也正处于此阶段。为了促进绿色施工的发展,我国不断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虽然如此,绿色施工技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因为技术引进时并没有人对这种施工方式进行思考分析和组织管理,导致某些时候收益不增反减,如果使用这项技术时没有根据水利工程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最有效的绿色环保措施,结果可能会差强人意。

3.2责任制度不明确

有些时候并不是企业没有推行绿色环保的施工管理体制,而是因为相关部门领导环保意识薄弱,导致整个企业都忽略了绿色的施工管理体制。各级部门无法明确责任目标以及范围,遇到问题时经常互相推卸责任,无法追究出具体责任人[3]。因为这种情况时常发生,经常追究责任但最后总是不了了之,长此以往,基层人员的绿色环保意识及责任心都将消失不见,企业所推行的绿色环保施工最终也是流于形式,无人执行。

3.3缺少健全的奖惩制度

在企业内部经常会出现很多不公平的现象,没有健全的奖惩制度就无法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也无法对工作情况进行奖励和惩罚,长时间就会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低下,不仅不利于环保工作的开展以及绿色施工的研究创新,还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3.4没有统一的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虽然绿色环保施工被大力倡导,但是现在并没有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绿色施工评价标准。没有标准就无法评定施工时到底是不是绿色施工,这种模棱两个的现象严重阻碍水利工程绿色环保施工研究的发展。

4水利施工中应用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

4.1使现场的土壤得到保护

因为思想认识与技术水平有限,导致在之前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严重污染及影响周边的土壤,情况严重的还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通过借助绿色环保技术可以使上述状况得到有效缓解,确保水土的完整性,从而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平衡性。详细的绿色施工技术包括:①对沙土的固定与聚集能够通过使用植被的方法进行,进而对水土的流失进行预防;②对于施工现场所产生的污水而言,可以通过构建污水排水管道来对其进行排放;③对于施工现场中的可后手再利用的资源来说,要充分进行回收再利用,而针对现场中被遗落的可能造成污染的物品(如电池)来说,必须及时对其进行严格处理;④对施工现场内的化粪池、厕所等进行严格的管理,还要对管道设计与防渗系统进行改进,防止污染周边新的环境。除此之外,对施工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与要求,使它们明确生态施工建设与施工的重要性,从而更严格地对绿色环保水利施工原则进行遵守[4]。

4.2使资源得到节约

为使绿色施工在水利工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对水资源进行节约是首要任务,所以,应借助科学合理的手段在施工中实现水资源的节约,从而防止出现浪费,对水资源进行有效地利用。不仅如此,还应综合地、认真的对施工过程进行分析、对用料进行估算之后再进行正式的施工,从而进行合理的购置,防止造成资源的浪费,有效落实绿色施工。而且,还要采取合适的变法对施工期间的污水、雨水进行处理以及分类排放,使施工四周的环境污染程度降到最低,还要处理好清洁水的储存问题,充分进行循环再利用。

4.3有效降低噪音污染

很多施工设备与器械在施工环节中都会制造较多的噪音污染,它与工程施工并存,对施工周边人们的生活、工作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针对上述状况,要实时监控施工现场所制造的噪音,根据有关标准与规范进行噪音降低,从而选取最小噪音的施工设施。不仅如此,若施工区域人员居住状况较为密集,则应该避免才夜间进行施工,较少对居民正常生活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4.4有效控制大气污染

开展水利工程的建设,会从一定程度上污染大气,根据的相关绿色施工技术标准,下列是所采取的相应措施: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临时路面的硬化,安排专人进行道路清扫、洒水等相应工作。若不降雨的时候,需要在车辆进出频繁的区域利用回收的污水适当洒水,还要对车辆进出的速度进行规定,防止再次扬尘、降低粉尘。借助防尘网对现场中所堆放的土方、土料等进行覆盖。进行回填土环节时,未减短粉尘存在的时间,根据需求进行洒水、苫盖。为确保物料的运输量,需采取篷布苫盖的方法进行运输。针对于运输中易出现粉尘的那些物料,要设置挡板,防止运输中出现洒落情况,并对装的车高度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因大风天气、道路颠簸等出现粉尘。

4.5节材技术措施

会审施工图纸,需综合审核材料资源利用和节材,材料损耗率须达标,即比定额损耗率要小30%。施工时,根据具体的库存状况,结合施工进度,对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介于合理的安排,控制好库存。现场的材料须进行有序堆放。为使材料保管制度充分、合理落实,需选取合适的地点、借助合理的措施进行材料的储存。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材料的运输,装卸方法要科学、合理,防止遗洒、损坏。控制模板周转次数,还要对技术、管理的措施合理使用。

第9篇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stage of whole life cycle of buildings, green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link to realize the resource saving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s redu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field. The green construction should be fully advocated and implemented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rough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the supervision system of green construction, the consciousness of green construction is cultivated and the gree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nnovation research of supporting theory are strengthened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reen building construction mode and contribute to the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ciety.

关键词: 绿色施工;模式;实施策略

Key words: green construction;mode;implementa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6-0025-02

0 引言

近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可持续增长,这得益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及政府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而政府也在不断强调要保持经济发展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其主要的实施者工程施工企业,面对连续性、稳定性的建筑市场,取得持续及稳定的发展固然是不容置疑的。但是随着自然资源逐步短缺,低碳经济要求的逐渐强化,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会面临资源集成化、生产模式科学化、项目管理模式经济化、项目生产环保化的要求。《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绿色施工导则》等都对绿色施工的标准、工艺等具体要求给出了明确的规定。

1 绿色施工的定义

绿色施工作是绿色建筑在实体构成阶段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同时更是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实现建筑工程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绿色施工是指工程施工中,在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及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项目进行科学管理以及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以求能对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进而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的实施,应遵循“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基本原则,严格贯彻实施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绿色施工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在工程施工中全面应用的体现,绿色施工并不能仅仅局限于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封闭现场、做好防护、没有扬尘、没有噪声和强光扰民、在工程项目周围绿化等这些内容,它应该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如生态与环境的文明保护、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利用、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等内容。

2 绿色施工模式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绿色施工的意识 由于在绿色施工方面缺乏大力的宣传,从工程建设的参与者角度来说,无论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还是监理单位,绿色施工的意识都较为薄弱。如果单从施工单位的角度来看,鉴于就业的门槛低,从业人员的教育水平也偏低,绿色施工的主体意识就显得更加薄弱。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他们对环境保护、资源消耗、能源合理利用等方面都缺乏相应的意识,甚至没有概念。同时工程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也存在对绿色施工概念理解单一,对传统的高能耗、粗放型的施工现场的不良做法习以为常,导致绿色施工模式在工程项目中推广受阻。

2.2 制度保障及激励措施不到位 我国虽然在建设行业有针对绿色施工相应的规范、标准,但是还缺乏相应的、系统的、科学的制度,对绿色施工给予有力的促进、合理的评价和科学的管理,即目前无论从政府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均没有形成目标明确、责任清晰、考核便捷的方法和手段,同时也缺乏促使绿色施工落实到位的政策、法规体系。虽然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有绿色施工的意愿,愿意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激励机制,在施工成本控制的压力下只能望而却步,选择放弃。

2.3 绿色施工成本问题 作为工程项目实施者的施工承包方,获取利益最大化是其首要的目标,即用最低的成本、最短的工期完成合同规定的内容。如果实施绿色施工,肯定会增加工程实施成本,影响工程工期,与施工承包方在短期的成本目标背道而驰,这也是导致绿色施工在现行的建筑市场环境下难以推进的原因之一。

2.4 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难以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 现如今,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行和倡导以“环境友好型”为宗旨的绿色施工模式,而且国外都有先进的技术标准及成功的范例可以遵循。但反观我国目前建筑行业对绿色施工工艺及技术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更多的还是针对质量、工期和安全这三大目标的传统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等方面的研究,缺乏综合性更强的“四节一环保”的绿色施工工艺标准及量化指标,特别是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主体结构施工、安装工程施工和装饰装修施工等方面,在绿色施工技术研究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 实施策略分析

3.1 培养和提高各参建方绿色施工的意识 绿色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参建各方共同参与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①建设单位层面:首先在工程决策、立项、规划等顶层设计的时候,就要树立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的思想;其次在资金的投入方面,在编制工程项目概算,就需要明确文明施工、绿色施工所需要的费用,并在后续的工程预算、结算过程中严格按照概算费用进行拨付和使用;最后需要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验收过程中加强监督和监管,确保绿色施工的各项要求能在工程项目中体现出来。②施工单位层面:首先,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要树立绿色施工的理念,在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中具体体现出绿色施工的标准和要求;其次,针对施工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也要通过定期的培训、考核来强化绿色施工意识,形成全员参与的氛围;最后,在具体工程实施中的检查和验收,要严格按照行业、企业标准进行,确保绿色施工的监督和监控。③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层面:设计单位作为宏伟蓝图的设计者,绿色建筑及绿色施工的思想应该贯穿于设计之中,从建筑材料选择、施工工艺标准的选定、工程质量目标等方面都要提出要求和建议,以保证施工单位能按“绿色”的意图和标准进行施工。工程监理单位作为工程实施的监督者,在工作过程中更应该树立绿色施工的思想意识,特别应该从绿色建材、节能、节水等方面进行监督和监控,监督绿色施工的具体实施。

3.2 绿色施工的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在工程建设领域,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更应该明确导向,制定形式多样的激励政策。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①在建筑企业进行资质申报或者升级过程中,充分利用行政许可的杠杆,推行绿色施工的标准和要求;②充分利用税费等经济手段,扫清绿色施工在经济方面障碍,如针对在施工中积极践行绿色施工,并且达标的企业,可采用“以费抵税”的办法,即对因积极采取绿色施工措施,增加的相应费用可以免税来进行补偿,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绿色施工积极性;③针对工程项目本身,在建筑业对各类奖项的评比中,应该强化绿色施工的内容,把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施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评价,真正做到全方位绿色建筑进行考核和评价。

3.3 采取措施,保证绿色施工费用的投入 在建筑企业的绿色施工中,作为经费保障,绿色施工资金投入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具体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①政府部门可以根据施工企业绿色施工的实际状况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并从财政、税收以及政府定价等不同的角度运用适宜的政策扶持措施。从而全面调动建筑企业在绿色施工方面的主动积极性。②建设单位在进行工程项目的招标时,应在工程清单中单独列出文明及绿色施工的费用,并根据此来制定相应的使用方式、支付条件等,从而保证绿色施工的费用真正落实到位,不被非法挤用或者是挪用。③工程项目承包商作为绿色施工的责任主体,应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资金投入和成本控制制度。从而监督和鼓励施工项目部门保证绿色施工费用的投入,并积极主动的实行绿色施工。

3.4 加强创新研究绿色施工技术及其应用 绿色施工技术作为绿色施工理念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在施工工艺的研究中关注前沿,与时俱进。首先对节水和节能方面不符合绿色施工要求的传统施工技术和设备,要进行改造;其次对节材和节地等方面不能满足绿色施工要求的施工方法,要进行改进,注重施工的组织安排;最后对不能满足环保要求的施工工艺,要大力开展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研究,针对绿色建材、资源回收和高效施工机具等还需要进行持续的研究和开发。

4 实施案例分析

东阳市体育馆项目位于东阳市迎宾大道以东、东阳江以南地块,总用地面积6.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亿多元,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从2014年上半年开工建设,截止到2015年7月,该工程项目钢构部分已进入扫尾阶段,进入幕墙安装施工,全部工程内容计划2016年底全部完成。该工程项目在规划立项之处,就明确了“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的目标,通过优化设计,使其在建筑主材、施工工艺等方面,全方位体现经济、环保、绿色的理念。首先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项目组织机构,明确项目技术负责人为主要领导和监督人员,材料员负责绿色建材方面的管理和监督,施工员和质量员负责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监督,形成了“目标明确、人尽其责”的绿色施工氛围;其次在材料的选择上,幕墙采用保温和隔热性能较好的钢化夹胶玻璃,非承重墙体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及抹灰砂浆采用工业化生产的预拌干混砂浆,预制构件采用标准化工厂预制,减少现场的施工工作量,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后在施工“四节”方面,通过优化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对各功能区的合理划分,节约工程临时用地、便道占地近2000平方米,通过采取对设备优化比选、错峰能量消耗等措施,以达到节能目的,目前该项目已经获得“市级文明标化工地”称号。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为较好地适应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对建筑工程提出的新目标,绿色施工的内涵在传统的施工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但就目前看来,绿色工程施工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且若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充分的解决,将会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建筑企业的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在确保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基础上,较好地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资源的浪费以及减少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周洲.浅析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管理[J].科技向导,2012(19):09.

[2]黄联盟.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探索[J].建材发展导向,2013,06.

第10篇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onnotation of green supply chain,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larified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green supply chain in construction 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 and summed up the required environment support system to promote green supply chain.

关键词: 建筑业;绿色供应链;环境支持系统

Key words: construction;green supply chain;environment support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7-0096-03

0 引言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载体,传统的社会发展模式过多的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其造成的后果已远远超出了环境的负荷能力;雾霾、沙尘等环境问题随之而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可持续发展,正逐步成为政府、老百姓所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建筑业企业应用价值链理论,往往是站在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考虑能源和材料的节约;并未真正站在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去考量规划设计、工程施工、运营方案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面对严峻的环境压力,将绿色建筑理论和供应链理论相结合,是保持建筑业可续续发展的最有效手段。

1 绿色供应链的涵义

绿色供应链这个概念最早产生于制造业。近年来,绿色供应链已经应用于建筑业,绿色建筑供应链是一种在整个建筑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以绿色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等相关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所有参与方、使用方,其目的是从项目前期策划、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勘察设计、招标、项目实施、项目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直至项目运营维护和最终的拆除报废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

2 建筑业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

2.1 绿色环保理念 企业要把绿色写入企业愿景,明确绿色战略方向。业主方企业的大力支持是实现整个建设过程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障。但是由于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也是多种多样,因此,企业在决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时,应仔细分析自身的状况,要从承载能力和实际出发,明确认识实施目标。

2.2 绿色规划 首先应该确立总体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目标,主要包括尽量保护现有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减少建筑能耗,降低短期的开发成本和长期的运营成本,确保建筑产品价值增值。在项目的规划选址阶段,应符合各地区总体发展规划,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同时对建筑的朝向、采光、绿化率、交通环境、水资源管理和环境整合、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有效利用等方面的规划都要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注重其可行性。

2.3 绿色设计 建筑设计上应着力改善建筑形体、改变建筑结构、增加可使用空间,使其达到LEED的指标,尽可能在保证经济技术可行的条件下,采用低能耗、高效率的设备系统,降低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特别是运营时期的能源损耗。为业主和使用者提供高质量、低维护及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使得业主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产品的价值增值。

2.4 绿色采购 采用大量选用低能耗绿色材料。目前,绿色材料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绿色材料的研发仍处于不断发展中,绿色材料不仅要求材料无污染,还要要求其生产过程无污染;同时选用高效率低污染的施工机械,以提高环境经济绩效。

2.5 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改进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尽可能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力争实现“四节一环保”目标。①应该尽量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不断优化施工方案、降低施工用水(尽可能利用雨水、二次用水)、用电和施工噪音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注重施工工艺的细化,减少不必要的建筑废料的产生。②垃圾回收管理是再生资源的重要方面。应该在施工现场设置一些经过特别设计的废料箱或斜槽,用于收集可再生垃圾。还应注重建材生产废料、建材包装废料、拆除废弃物等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尽可能进行绿色精装修以缓解每户单独装修带来的额外资源损失和不定时的噪音污染。

2.6 绿色运营和维护 建筑产品绿色运营使用和维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场馆、公路、机场和大型写字楼、民用住宅等建筑的后期运营管理和维护工作更为复杂。专业的物业公司应该构建绿色运营维护管理平台,加强对节能、节水、绿化及环境监管力度,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2.7 绿色报废 建筑物拆除报废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而这些建筑垃圾通常都是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剔凿的砖石、混凝土碎块、废钢丝、装饰废料、废电线和各种预埋件和金属配件,其中大多材料都可以重新再回收利用,比如废金属可以重新回炉,经过再加工制造成各种型材;废砖、石、混凝土经过粉碎可以代替砂,用于搅拌砌筑砂浆等等。对于需要拆除报废的建筑物,我们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能够利用的一定要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二是无法再利用的建筑垃圾和废弃物要妥善处理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3 绿色供应链管理发展现状――实例应用

该项目工程位于青岛市崂山区,占地面积68000m2,容积率为1.5,绿化率达42%,所有户型为精装户型;该项目于2013年7月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在业主方需求的带动下,通过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全过程,伴随整条绿色供应链专业职能分工和相互协作,以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为媒介拉动整条价值链实现增值。

3.1 绿色规划、绿色设计

①该小区规划倡导绿色出行理念,倡导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出行模式,该项目规划的交通线路流畅合理,规划的主要出入口距离搭乘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②对该项目进行日照、采光、通风等专项计算机模拟分析以确保该项目的室内外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要求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及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根据建筑日照要求和对光的需求量在园林绿化规划时合理搭配低丛灌木和高大乔木。为保证房间通风质量,本工程户型设计时力求所有户型所有房间全部带窗,保证通透,并在客厅、卧室设有气流控制阀,保证冬季通风效果。③本小区的非机动车道路铺设渗透性透水砖,透水砖下铺设由碎石、砂组成的反滤层,通过透水砖的孔隙吸收雨水;增加雨水的自然渗透,补给地下水资源。本项目透水地面的面积为2857.32m2,室外地面总面积为7143.3m2,透水地面面积比为40.02%。

3.2 绿色采购

①本工程所有户型为精装户型,且小区组团设有中水处理系统,卫生间多使用节水器具,如节水型虹吸式排水坐便器、感应水龙头等。一年运营数据显示,本小区的节水率可以达到30%以上,非传统水源的利用率也超过了25%。②本工程外墙保温采用挤塑聚苯板厚度30mm,挤塑聚苯板导热系数0.03,是外墙保温材料中性能比较好的材料,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达到0.86W/(m2K)。本工程外窗采用断热铝合金低辐射中空玻璃窗(6+12A+6)传热系数达到3.0W/(m2K),玻璃遮阳系数0.57,气密性为6级,水密性3级,可见光透射比0.40。其各项指标均满足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范的各项要求。

3.3 绿色施工 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购置数台废渣粉碎机,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经过分类、剔除后,把标准砂与建筑垃圾碎屑按照1:1比例拌合,制作强度可达5MPa的抹灰砂浆。该项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建筑垃圾的外运工作负担,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回收再利用建筑垃圾约300吨左右,节省垃圾清理费和材料费(砂)约合18000元,扣除购置的粉碎设备折旧,净收益约合13000元。

3.4 绿色营销 在我国房地产销售中,消费者长久以来注重最多的因素往往是价格、区位、配套设施、户型等;对建筑节能的认知度不高。近年来,随着政府、新闻媒介的大力宣传,大众对环境和节能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消费群体对于“绿色”、“节能”的接受程度亦不断提升,借此契机企业通过公关、宣传策略,突出强调绿色节能建筑标识,强调建筑节能与家庭日常支出之间的密切关系。

3.5 绿色运营 该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采用科学的节能管理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垃圾回收、分类、清理制度,小区每个住宅楼下设有3~4个密闭的垃圾容器,由清洁工人专人负责生活垃圾袋装存放外运,防止居民无序倾倒而造成的二次污染。小区的垃圾分类处理率达到92%以上。

小区采用公共区域和泛光照明采用自动照明控制系统,实现根据工作季节,作息时间,照度变化对照明系统进行自动管理;定时开关各种照明设备,达到最佳节能效果。

4 建筑业大力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环境支持系统

4.1 政策、法律支持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来规范建设过程中相关行为,使建筑节能步入法律化轨道。同时,对于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给予如财政、税收政策等相应政策扶持,鼓励业主自觉将绿色供应链管理纳入设计、施工过程中,形成自上而下的强烈推动力。

4.2 科学、合理、完善理论体系的支持 在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上,我国是相对欠缺的,由于我国有关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起步较晚,仍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因而缺乏成熟的程序、规范和典型的成功案例作为参考,间接造成了建筑企业对于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风险没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对于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结果缺乏信心的现象。应结合我国建筑业现状,加深建筑业绿色供应链具体可行的方法和理论研究,构建科学、合理、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用于具体建设工作的指导,推进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高效运行。

4.3 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和先进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

①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手段。高效的生产、施工技术和污染预控、处理技术是建筑行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保证,而生产技术落后,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成本偏高就成为我国建筑领域相关企业自主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最大瓶颈。②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首先,企业可以借助信息网络、数据库技术迅速及时了解和把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政府相关部门颁布实施的各项政策,以及各承包商的资质、信誉情况(如是否存在被降级、挂黄牌等信息)。其次,企业应加快推进建筑业材料设备采购网络化进程,通过数据库进行材料设备的快速浏览、比对、采购,可以有效控制绿色材料、设备的进货渠道,保证材料设备质量。再次,可以尝试推广绿色营销的发展,例如网上房展、虚拟看房等。当然,这些上述技术的广泛推广时需要政府部门制定有效措施,对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

4.4 文化背景的支持 从宏观而言,全球范围内已经刮起了一场声势浩荡的绿色风暴。我国各个行业都大力倡导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再加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这些条件都为绿色供应链管理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从微观而言,对于供应链内部的建设过程参与各方,应该意识到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所付出的额外成本小于社会和企业所得到的长期效益,即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项目及整个企业的价值增值,符合价值管理理念。

5 结束语

从目前的发展现状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应用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想要得到广泛的应用仍需要建筑业整体认知水平的提升,政策的导向的支持,良好文化氛围的形成,克服成本问题瓶颈的方法及高效生产和先进信息技术支撑的改进,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王雪松.论强制执行建筑节能的必要性[J].建筑与发展,2010(1):34-35.

[2]杨耀红,张俊华.我国建设行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探究.经济师,2005(7):143-145.

第11篇

[关键词] 绿色 畜牧技术 推广

[中图分类号] S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275-01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生活需求,精神需要开始成为人们逐渐追捧的目标,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人们重点注意的一个重要内容。面对这种市场环境的需要,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意义愈发凸显出其重要性。无论是养殖户还是消费者,对于绿色养殖产品更加看重,其不仅含有较高的市场价值,为养殖户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于人的身体更加有利,这符合消费者追求的目的。

1 绿色养殖技术推广的意义

1.1 绿色养殖技术的推广,是人类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必须要经历的阶段。由于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一些高科技化学制品也被广泛运用于养殖技术中,这些制品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畜牧养殖工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畜牧养殖过程中,化学制品的过分使用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农药等化学用品,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残留,人类使用后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对于这种情况,相关部门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予以减少负面影响,如进行绿色养殖技术大力宣传,使得农药规范化应用等。这一系列措施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短期内取得更好效果还需要更大的努力。

1.2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与传统养殖技术相比较,前者更加具有科学性,而且其提供的养殖产品没有毒害制剂的添加,为人们身体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此,绿色养殖技术产品更符合市场的发展需求,一直在市场中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相比较于同种产品价格较高,能够为养殖户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1.3 绿色养殖技术不仅仅是养殖户的愿望,而且也是消费者和相关部门的共同目标。它在推广使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供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畜牧产品,由于属于绿色产品的范畴,而且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有毒害食品逐渐远离市场,让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2 推广绿色养殖技术的几点措施

2.1 做好市场调研和绿色养殖技术的推广性工作

绿色养殖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符合国家可持续战略的需要,但是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更快更好的发展,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维持社会的繁荣稳定。绿色养殖技术在大力推广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好市场调查工作。根据品种养殖的合理性,以及在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做下详细的调查,努力做好数据的分析研究,为绿色养殖技术的开展做好充分的保障性工作。同时,还要做好对于产品的大力宣传,将绿色养殖的重要性向人们充分展示出来,以提高人们的认识,使得农民养殖户认识到绿色养殖技术的价值,以及其对人们生活所起到的作用。此外,需要为绿色养殖技术的全面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形成一个相互合作、互利共赢的经营模式,减少绿色养殖技术在推广过程中所带来的阻力。

2.2 做好绿色养殖技术中的指导性工作

经过广泛的市场推广和精密的市场数据分析后,还需要将重点工作转移到绿色养殖技术中来。绿色养殖技术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农民对于此项技术还比较陌生,没有比较成熟的经验作为参考依据,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更为专业的人士作指导,才能使这项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为此可以从下面几点着手:一是对于从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然后在相关部门做好宣传性工作,使得工作人员有个更加深入的理解,为绿色技术的开展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二是对于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重新分配,实行责任到人制度,使其负责的工作有个更明确的分工,确保技术合理到位。农业技术等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宣传的力度,对于绿色技术开展中的重点和注意事项做好落实,提高农民养殖户的专业技术知识。同时,要勇于向发达地区和国家学习先进绿色技术知识,汲取其中先进的经验和教训,避免在绿色技术运用中走入不必要的误区。

2.3 绿色养殖技术过程中引导农户进行科学化管理

引导农户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当农户掌握一定的绿色养殖技术后,仍然需要抱着谦虚的学习态度进行工作。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虽然对于畜牧养殖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但是具体到实际工作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方面绿色养殖技术所需成长模式与传统相比较有着较大的差别,在具体养殖过程中适时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另一方面动物的饮食方面需要进行科学的控制,对于养殖动物的环境也有很高的要求。其生活环境主要是指养殖过程中所需要的温度、湿度和细菌残留量等。饮食方面主要是饲料的配比、食物的投放量、以及食物与水的清洁度等。只有从多个方面着手,才能来保证绿色养殖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结语

由于绿色技术的推广工作还不够成熟,许多理论性知识还需要实践得到进一步验证,所以在推广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就目前绿色养殖技术工作而言,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也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更加的努力。由于绿色养殖技术符合市场的需求和实际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绿色养殖业将会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和接受,进而为绿色养殖技术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目前,相关部门也开始认识到绿色养殖技术的重要性,各部门进行了密切配合,抓住了绿色养殖技术的发展机遇,加快了绿色养殖技术的快速发展步伐。以此来保证食品的安全问题,促进人民身心健康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于有贵.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J]. 中国农业信息,2014(07):234.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技术;应用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civil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the environment has brought heavy burden, the problem lead to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hortage of resource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building on the environment caused by the energy load and failure, it puts forward the green building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ee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explai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gree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prospects at the end of the thesis summarize comprehensive prospect of green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nd construction.

Keyword: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ee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74

一、引言

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是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重要途径,绿色建筑施工理论是针对建筑行业大量消耗资源的状况提出来的,起到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与进步的目的。我国建筑业创造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产业素质不断增强,但还处于一个劳动密集、资本密集的粗放型行业,建筑活动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现象比较普遍。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探究建筑绿色施工技术的实践和创新途径及现代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绿色施工技术是为了促使工程开发过程中,实现资源的高效开发,是实现建筑工程效益的重要环节,具有节能高效环保的技术特征。为推行我国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发展,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的体现,各种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运用。

二、绿色节能建筑与一般建筑的区别

根据绿色节能建筑其含义和特点,我们可以看到绿色节能建筑和一般建筑比较有以下不同:

(1)一般建筑的生产、使用忽视能耗影响;绿色节能建筑则以低能耗满足使用的功能、提高舒适度。

(2)一般建筑和绿色节能建筑都以追求经济性为核心,但绿色节能建筑强调经济与环境的结构平衡,不是一味只追求经济效益,

(3)一般建筑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易出现不同城市建筑雷同:绿色节能建筑强调建筑与地域资源、气候差异,因而能够体现建筑文化。

(4)一般建筑忽视与环境的沟通:绿色节能建筑更多关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与自然和谐共生。

(5)一般建筑运行结束固体废料可回收利用的较少:绿色节能建筑则在设计时就考虑尽可能采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

(6)一般建筑考虑的是浅生命周期,即包括项目前期、建设运行期、维修拆除期:绿色节能建筑考虑泛生命周期。从建筑材料开采、加工到建设、运行,再到维修改造,最后到拆除

三、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特点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显现就是绿色施工,它的原则是环保优先,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追求环保、高效、低耗等,统一实现社会、生态、经济、环保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施工理念。绿色施工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极大程度地避免施工过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体现施工过程中环保、降耗和增效效果。绿色施工并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技术的全新技术,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态和环境保护、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等可持续发展的多个方面,实现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以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又符合绿色施工原则。在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在遵循清洁生产和物质化生产的原则的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方案,开展绿争施工技术是现代建筑施工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从绿色建筑项目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从自然界获取的,科学合理的运用节水技术。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不得超过国家现行标准建筑造型要素需简约,并将其中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回收和利用材料予以使用,提高建筑施工空间的利用率,控制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影响、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建筑工程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1.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管理。当前我国绿色施工推行未普及,还未达到系统综合的程度。进行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企业要有明确的“绿色施工”理念,为了保证绿色施工高效、有序地实施,必须实施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企业从被动地适应转变为主动的响应,使企业实施绿色施工制度化、规范化。首先在绿色施工管理方面,要求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绿色施工目标。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管理水平和力度的不同,对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影响也不同,只有加强施工管理,才能提高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

2.绿色施工技术中环保理念的应用。建筑施工对城市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在扬尘、噪声、光污染、水污染,尽量降低施工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达到环境保护目标。扬尘控制施工现场扬尘控制不好,要着力做好扬尘控制措施,必须采取封闭严密措施,对易产生扬尘的地方采取洒水、清理积尘等措施。噪声与振动控制噪声污染被视为一种无形的环境污染,为了减少建筑施工对周围居住环境的影响,要使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机具,保证现场噪声排放不超过国家标准。施工现场水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废水,保证污水排放达标,施工废水应采取措施处理后回用,保护地下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一方面是环保,另一方面是节约资源,所以环境保护在绿色施工技术中应用非常重要。

3.绿色施工技术中的资源节约。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还表现在资源节约的情况,减少资源的消耗,是建筑业绿色施工技术的基本要求。充分利用以减少材料剩余率,大力推行一次装修到位,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利用加强施工现场生活用水的有序管理,雨水、污水、废水分流排放,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电能的节约利用做好节能规划,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并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施工现场道路应考虑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或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建筑垃圾减量化控制不好,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其余建筑垃圾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可回收资源的利用可回收资源的利用是节约资源的主要手段,加大资源和材料的回收利用、循环利用。创设条件,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如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环保型砖块、生产再生骨料、进行地基加固处理等。

五、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是时展的需要,是缓解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有效措施 ,所以当前正在大力推广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建筑施工主要是指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节省建筑资源,降低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是保证绿色建筑的基础与基本途径。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建设过程中采用绿色施工技术优化的创新开发,是推动现代建筑行业更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体现。绿色施工技术并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技术的全新技术,涉及到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利用、社会与经济发展问题,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宝申,杨健康,朱晓锋.绿色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施工技术,2009(06):101-104

[2]赵升琼.建筑可持续发展中的绿色施工技术[J].科技创业月刊,2009(07):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