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护士职业素养论文

护士职业素养论文

时间:2022-12-13 18:52:17

护士职业素养论文

护士职业素养论文范文1

【关键词】护士;护理工作;自身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59―01

护理学是为人的健康服务,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应用科学[1] 。护士是一个高强度、高压力、高风险的职业,直接服务于患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护理人员在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护理职业对护士的自身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1职业道德素质

护士应该具备的思想品德素质与专业素质就是护士的职业道德修养[2] 。护理职业道德是在一般社会道德基础上,根据护理专业的性质、任务、以护理岗位对人类健康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对护理工作者提出的护理职业道德标准和护士行为规范。一个护士优良素质的形成,主要靠在生活和实践中学习和锻炼,要不断对护士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护士自觉地用职业道德规范自己,加强护士内在素质的形成,从而提高职业素质[3]。

思想上,要正确认识护理职业价值,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感、坚毅的职业道德意志、崇高的职业道德信念、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业务能力素质包括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临床操作技能、良好沟通能力以及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建立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升华,是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作为临床护士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能,善于总结提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查对制度等,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沟通作为双方信息交流的方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显得特别重要,护士利用自身良好专业素养,运用沟通交流的原则及技巧,善于语言开导,通过耐心细致的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除此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护理学发展迅速,护理知识更新快,护士必须掌握更新的知识结构,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能。以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

2 心理素质

护士不仅需要合理的文化结构、专业水平,还要有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社会适应和调整能力。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理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4]。为了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必须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只有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才能更快更好地培养起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护士除了要学好护理学专业知识外,还应学习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美学等相关知识,增加知识面,扩大视野,从而在实践中运用心理护理,促进患者的健康。当护士在护理中感到有压力时,就懂得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来减压,达到自我调节的目的[5]。 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应做到:注重学习,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内涵,转变服务理念;树立形象,净化个性心理;自觉锻炼,忠诚护理事业[6]。

综上所述,护士自身素质的高低,与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密切相关,只有培养护士良好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素质修养,能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等全方位的护理,才能满足患者对健康的需求,起到促进健康的作用,同时有助于增进护患关系,促进护患和谐。

参考文献:

[1] 王巍.新护士岗前培训方法的探讨[J] .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2):1124.

[2] 丁言文.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

[3] 高岚.浅谈如何培养护士的心理素质[J].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4月第4卷第7期.

[4] 顾华芳.精神科和综合科护士的心理状态与社会支持调查分析[J].上海护理杂志 2006,3,6(2):7.

护士职业素养论文范文2

【关键词】疗养院;文职护士;培养;使用

招聘和使用文职护士是军队文职人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贯彻落实军委总部的文职人员政策,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职护士队伍,将给军队护理队伍增加一批重要的新生力量,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加速护理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促进护理质量提高和护理专业发展。天津疗养院从2006年6月展开了文职护士的招聘工作,现已有46名护士被招聘为文职护士。通过严格招聘标准、严格培训内容、严格考核制度、严格执业管理、加强组织管理,在培养和使用文职护士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6―2007年招聘的文职护士46名,均为女性;年龄20~30岁,平均(23.85±2.76)岁;工作年限1~10年,平均(4.35±1.92)年。均为注册护士,初级职称。学历:本科6名,占13.04%;大专40名,占86.96%。

1.2方法

1.2.1严格招聘标准为保证招聘文职护士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成立了招聘委员会,学习上级文件和政策规定,制定招聘方案,确定招聘标准,认真组织实施,严格招聘过程。对初审合格的人员进行护理理论、护理技能、疗养技能、相关文化知识及英语等考试;对拟聘人员进行面试答辩和评审,以进一步了解综合素质;对于本院表现优秀的聘用护士优先招聘,调动她们的积极性,以保证临床工作的连续性;对于社会招收的文职护士,着重岗位急需的技术骨干,以保证护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招聘考核结果公开,干部部门还要进行一周的公示,确保了招聘人员的质量。

1.2.2严格培训内容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和各项规章制度、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常用专科护理技术与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常用专科抢救、治疗与检查配合、医疗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及各应急预案、军队条令条例、军事训练、战创伤急救技术训练、护士行为规范等。组织文职护士到军营观摩学习、体验生活,接受“兵”的教育,增强为兵服务意识。针对疗养院特点,我们对文职护士强化了服务意识、疗养服务技能及疗养服务礼仪规范、心理健康等内容的培训,以适应新时期军队疗养院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1.2.3严格考核制度根据培训内容,制定《文职护士训练大纲》。对毕业5年内文职护士进行临床实践能力培训。采取分阶段培训的方法,1~2年主要从基本理论、基础护理操作技能人手;3~5年主要从基本急救知识、专科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人手,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练习及规定的内容中,完成护士长、护理部所规定的考核项目,考核结果纳入个人技术档案;对毕业5年以上文职护士进行重症监护及专科护理能力培训,依托ICU、CCU训练基地,进行培训考核。对于疗养部工作的文职护士,重点进行疗养护理技能、服务礼仪规范的培训,把疗养首长的满意率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年终对文职护士的德、能、勤、绩、体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和培训成绩作为文职护士奖惩、续聘和解聘的主要依据。

1.2.4严格执业管理组织文职护士学习和掌握护士执业规则,参加地方卫生局组织的有关法律、法规及“三基”理论知识的培训和考核;遵守医疗护理技术规范和职业道德:组织文职护士参加规范化培训、继续护理学教育;定期举办“护士岗位能力培训班”,强化护士的“五种意识”:强化责任意识,用心做好工作;强化学习意识,提升护士学习力;强化服从意识,严格规章制度;强化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强化服务意识,树立医院形象。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理念,不断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充分发挥文职护士在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以及卫勤保障中的作用。加强平时履行护理岗位职责的检查与考核,使文职护士逐渐成为医院护理队伍建设的新生力量。

1.2.5加强组织管理面对地位特殊的文职护士队伍,如何跟进做好思想教育、培养使用和组织管理等工作,是医院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天津疗养院党委非常重视组织领导,积极把文职人员融入组织怀抱,及时将她们纳入组织管理,参与组织生活,从政治上增强她们的事业心、责任感。院里及时将文职人员纳入组织视野,编入党、团组织,参加所在党、团支部的组织生活。举办了“当好一名不穿军装的‘白衣天使’”、“假如我是一名党员”等演讲征文比赛,文职护士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08年又有8名文职护士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使她们在军队大家庭里不断成长和进步,《报》报道了我院组织管理工作的做法。

1.2.6开展特色护理通过建立特色护理示范基地,打造天疗服务品牌,我们在疗一科成立了特色护理组,选拔、培养高素质的文职护理骨干,做到服饰着装统一、服务礼仪统一、服务流程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服务水平一流。根据疗养首长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疗养护理计划,采取“一对一”的责任制护理,提供全程贴心、温暖、专业的护理服务。

2 效果

通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培训考核制度、正确引导与培养及心理健康培训,文职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46名文职护士的考核成绩及综合能力与聘用护士比较情况(表1),心理咨询、团队培训后症状自评结果(表2)。

从表2中可知,心理咨询、团队培训后症状自评结果有明显改善。通过自我认知、团队回应、团队协作、成功哲学、自由分享等项目的心理健康培训,让护士在活动中更加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与他人更加和谐友善的相处,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意识,处理好与领导、同事、疗养首长、患者之间的关系,更加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

通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培训考核制度、正确引导与培养,8人被评为疗养院岗位练兵技术能手;32人次被评为“月服务之星”;4名“年度服务之星”均为文职护士:6人外出深造已成为疗养科、ICU、血液净化中心等科室的技术骨干;在全院多次的民意测评中,对文职人员的满意率均为100%;34人次被病人和疗养员评为“最满意的护士”;在2007年全院“十佳护士”评选中,有6名文职护士当选;其中1名文职护士竞聘为护士长;3名文职护士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3 体会

3.1把握政策要求,严格准入标准医院党委高度重视文职人员招聘工作,组织常委认真学习文件,领会精神,统一认识,明确任务与要求,成立了有4名常委参加的招聘委员会,指导制定文职人员招聘方案,并参与面试、考核、答辩、评审等招聘全过程。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

公平择优、依法管理的原则,使天津疗养院招聘文职人员工作顺利实施,确保把政治素质高、业务技术好、热爱疗养院工作、有奉献精神的护理人才选拔到院护理队伍中。同时也为今后文职人员的培养和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发挥支部堡垒作用,打牢政治思想根基作为军队医院的文职护士,需要参加作战、军事演习、军事训练和处置突发事件。在执行各种军事行动的卫勤保障任务中,必然要遇到各种复杂政治环境的考验;在平时的医疗护理工作中,也会遇到来自社会、工作等方面的压力,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才能经受各种考验,在护理工作中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职护士选择走进军营,不仅是希望拥有一份稳定的职业,还希望拥有政治上的关心爱护,在思想上有所进步。院党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时把文职人员纳入组织管理,这一举措不仅使文职人员有了真正“家”的感觉,增强了部队凝聚力,而且也有利于教育管理,促进了文职人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

3.3规范文职人员培训,锻造过硬的专业技术

对文职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不但要求要熟练运用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护理学理论,熟练掌握各项技术操作,还要根据疗养院特点进行服务意识及服务技能的培训,增强她们的职业素质、军事素质和为兵服务的意识。院党委根据文职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需要,下工夫培养,提高她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对文职人员的关心和培养,不仅拉近了文职人员与组织的距离,而且使她们通过进一步提高思想和业务素质,积蓄了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为部队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护士职业素养论文范文3

【关键词】疗养院;在职培训;护理管理

随着护理学科的飞速发展,护理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使护理队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护理继续教育的力度必须加强,而有计划地开展在职培训已成为护理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院根据疗养护理工作特点,积极开展在职培训,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在职培训的方法

1.1在职培训规划根据全院发展规划、学科发展方向及动态,拟开展的各项新业务、新技术等情况,制定在职培训内容。包括:疗养康复基本理论、护理基本知识及技能培训、相关知识培训三部分。依据疗养护理工作特点及工作年限和受教育的程度,首先对年轻护士加强基本知识的普及与提高,在此基础上注重护理技能的培养,以达到具备基本知识及技能,提高护理人员质素的目的。

1.2 基本知识的学习我们充分利用全军远程医学网,定期组织护理人员收看“全军护理新业务新技术远程教学讲座”,了解国内外学科发展动态及先进技术。要求全院护理人员参加院里定期组织的教学查房及各种讲座,巩固基本知识。结合疗养护理工作内容强化理论学习,有目的地指定课题,指定人员进行专题讲座。根据讲课内容进行测试,将结果记入业务技术档案,作为以后工作考评资料。

1.3基本技能训练护士工作是一项动手能力很强的工作,熟练地操作是护士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采取不定期抽查15项基本操作技术,对临床护士进行静脉穿刺术、氧气吸入术、无菌技术等考核,合格率达98%。针对考试中的问题进行讲评,使全体同志能引以为戒,提高工作效率。利用组织护理查房的机会请业务能力强的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示范,由感性认识来加深理性认识,多渠道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1.4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培训根据院里工作安排,拟定每年送出进修、学习深造的人数及时间。根据工作实际,安排护士进行轮岗培训,如安排疗养科护士到门诊部轮转学习,提高了疗养科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安排门诊部护士到疗养科轮转培训,提高了门诊部护士的服务意识。有条件时,选派人员出去短期进修或参加学术会议等。配合全院工作安排,积极支持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文化补习班或业务技能提高班。如:护士礼仪、仪表、整体护理、医院感染知识讲座、计算机培训班、普通话培训班等。

1.5科研兴趣的培养 在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条件下,提高科研意识,学习借鉴学术期刊学术论文特点及内容,请医生或高职人员进行辅导,鼓励积极撰写学术论文,踊跃投稿,将实践上升为理论进行再创造劳动。

1.6考核制定一系列考核标准,采取随机抽查与定期检查的方式,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业务训练考核,并将每次考核、考试成绩与年终评功评奖、晋职晋级挂钩。基础理论知识定期组织考核,由护士长每月考核一次,护理部每年考核一次。护理技术操作由各科护士长负责每月组织考核,聘用护士定级或晋升时由护理部组织考核。每年对全院护士进行一次业务技术综合考评。将每个护士的资料,包括学历、工作年限、继续教育情况、完成论文数、进修情况、每次考试成绩、每季度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奖罚情况等记入业务技术档案,作为衡量全院护理专业技术水平的依据。

2效果评价

2.1增强了服务意识随着医疗改革和军队编制体制改革的深入,护理队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护理人员的培训已不仅限于基本技能的提高,还应通过培训使护理人员了解护理工作的宗旨、价值观和发展目标。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强化“以疗养员满意为标准”的服务意识,努力提升“以疗养员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疗养员服务”的服务理念,从而转变护理服务模式,探索个性化的护理。通过培训,护理人员增强了主动服务的意识,能真正做到想疗养员所想,急疗养员所急,服务在疗养员未开口之前。

2.2提高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注重培训对象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根据培训目标,将目标分阶段分解细化实施,使培训对象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有一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而提高了培训效果。制订护理理论和操作考核方法对培训对象起到了督促和指导作用。

2.3提高了工作和学习能力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对象要在科室间轮转,为了适应新的工作,必须尽快熟悉轮转科室的人员、环境、布局、物品放置、工作日程与安排等;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对象养成了虚心学习,多看别人长处以取长补短的习惯;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对象学会了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使她们深深懂得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工作离不开学习,从而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自学考试,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以更好地服务于疗养员和病人。

2.4提高了科研意识通过系统的在职培训,各级护理人员科研意识明显增强,积极结合工作实际撰写学术

论文。2007年,我院护士在全院学术年会上共交论文26篇,在部级刊物上6篇。

3经验总结

护士职业素养论文范文4

在军队新的护理编制调整中, 文职人员制度的建立, ,是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1] 文职护士是将来部队护理事业的骨干力量。文职护士思想素质的好坏,业务水平的高低,医德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我国部队护理事业的发展。如何规范文职护士管理,已成为我们最紧迫和艰巨的任务。本文就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的管理和再培养谈几点看法。

1 严格选拔

1.1 制定选拔标准 由政治处、护理部共同组成招聘小组,严格招聘手续,进行体格检查、考核及面试,考核内容包括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综合成绩优良方可录取试用。

1.2 强化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军事训练、军队纪律、院内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基础操作技能、各护理岗位职责、护理文书书写、护士礼节礼仪等内容,促进新招文职护士快速适应军队护士的角色。培训时间一个月,对岗前培训所有内容均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临床工作。

2 基本做法

2.1 军事化管理对文职护士成立班、排、连,由连长统一管理,并制定“宿舍管理规定”,严格请销假制度,以增加文职护士的军人意识,培养良好的军人素质。

2.2 学分制管理把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出勤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意见反馈等实行学分制管理,年底将全年每人得分情况上报护理部入技术档案,作为评功评奖依据,促进了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2]。

2.3 严格综合考评每年对文职人员实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入技术档案,并公布考评成绩,实行奖罚机制。通过考评制度提升文职护士的进取心,增加业务发展紧迫感。

2.4人才保留机制制定了《文职护士管理办法》,规范合同内容,保障文职人员的合法权益,建立薪酬激励机制和福利保障机制,实行与现役干部同工同酬。在职称问题上,积极与省市卫生部门协调,参与地方职称资格考试,解决职称晋升问题;并在全院范围内开展竞聘护士长、选拔护士长助理、护理骨干活动,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2.5 建立优胜劣汰根据工作实绩,奖罚分明,对年终工作实绩考核前20%的文职护士,给予奖励并提供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对考核不合格者,则解除合同关系,形成竞争择优的用人培训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3]。

2.6 提拔文职护士注重在文职护士队伍中发现、培养人才,并大胆提拔重用。鼓励文职护士参加竞选护士长职务,为文职护士开辟一条进入管理岗位的路,提供施展的平台,在军人护士队伍逐渐萎缩的今后,让文职护士能支撑起军队医院的护理工作的大梁。

3 结果

3.1 军事素质进步明显通过思想教育、理论学习、军事训练和工作环境影响,文职人员军人素质明显增强,无论是言行举止还是思想认识,均实现了最初角色的转变,为兵服务意识明显提高。

3.2 综合能力得到施展在临床教学、岗位练兵活动、卫勤训练、特殊任务保障、文艺汇演等大项任务中,文职人员的比例均在50%以上,个人才能得到充分施展。通过竞聘,当前已有1人走上了护士长岗位,3人当上了护士长助理。

3.3 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提高通过对文职护士实行规范化管理和培训,使全体文职护士素质明显增强,带动了科室护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秀英,朱玲玲,毕越英.军队医院文职护理人员管理体系的构建[J].护理杂志, 2009, 26(1B): 57-61.

[2] 蔡雅明,李艳华.学分制管理对提高护士素质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01, 2(16): 103-104.

护士职业素养论文范文5

目的探索提高新上岗护士的职业素质能力培训及管理,帮助新上岗护士尽快适应职业岗位,合理的规划职业人生。方法设计了六个部分的培训内容,第一部分:注重方式;第二部分:心态修炼;第三部分:医患沟通技巧培训;第四部分:职场礼仪培训;第五部分:综合培训;第六部分:员工职业素养培训及总结。结果通过培训,新上岗护士均有了清晰的目标,明确了自己的奋斗方向,提升了职业忠诚度,我院采取职业素质能力系统化培训三年来未出现护士离职。结论新上岗护士职业素质能力系统化培训是提升护士综合素质,培养护理人才,减少离职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新上岗护士;职业素质能力;管理

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与健康,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而护士职业综合素质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新护士刚刚步出校门,在从护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转换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此阶段能否顺利适应,对护理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护校毕业生工作的最初3年,是工作态度、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形成阶段。我们采用问卷,对来医院工作3年内的护士进行综合职业能力调查,现报道如下。

1职业素质能力培训思路

对新护士的培训,首先保证新护士适应职位的素质要求和履行职守的能力要求,同时又要最大限度的考虑护士个人发展的需求,因此培训理念必须在充分考虑医疗机构需求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新护士刚走上工作岗位,正是充满热情的时候,但因为临床经验少,在处理一些复杂问题时会感到茫然无措,针对此情况,培训采取集中授课、拓展体验、案例分享、讨论总结、情景演示、才艺展示、书写感悟等多种形式,寓教于乐,不断提升,使培训效果达到最佳。

2培训方法

2.1注重方式:新上岗护士的培训,必须注重方式。第1年的新上岗护士是刚从学校毕业就进入医院的,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对实践抱有新奇感,因此工作热情高,但工作能力和技巧差,培训效果好,综合职业能力能迅速提高。一般着重于传授专科理论与技术,以及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培训。

2.2心态修炼:职场的竞争表面上是知识、能力、职位、业绩和关系的竞争,实质上却是职业心态和人生态度的竞争;引导新护士树立积极、正面、乐观、向上的生活和工作态度与价值观,才能对自己、对医院负起应该担负的责任。培训结束时,每个学员都必须发表心态演讲,大家都较前自信,发言很踊跃,表示要远离悲观思维,活在当下,做快乐的自己并快乐的服务患者。积极地对待人和事,积极对待困难和挫折,发奋图强,自动自发,做最好的自己,为医院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2.3医患沟通技巧培训:医患沟通技巧培训的目的是为进一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把对病人的尊重、理解和人文关怀体现到医疗服务全过程中,增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效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现在屡有伤医、伤护事件报道,所以医患沟通既重要又是难点,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医疗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本部分培训为新护士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进行良好沟通打下了坚实基础。

2.4职场礼仪培训:新上岗护士应该掌握礼仪服务规范,从而获得良好的沟通技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宗旨,不仅要求为病人提供优良的护理技术,还包括了更为广泛的优质服务内涵,其具体反映形式就是礼仪服务。沟通技巧的掌握与运用,直接关系到礼仪服务的成败。因此,对新上岗护士,必须认真培养沟通能力。要求工作第1年的新上岗护士必须掌握礼仪规范,了解护士应具备的言行举止,临床工作中对待病人的问候用语、治疗用语等。并安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其能身临其境,从实践中获得沟通的技巧,从而运用于临床。

2.5综合培训:对新上岗护士的培训,应该注重综合培训,以提高新上岗护士的专业能力。综合培训强化了新上岗护士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并通过内容新颖实用的护理新理念、科学的思维方法等讲座,以及以问题为基础的护理临床查房和系列护理科研活动,使新上岗护士掌握了从事护理职业所必备的专业能力、职业态度和良好的行为规范。此外,综合性培训突出了岗前教育的作用,使新上岗护士将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

2.6员工职业素养提升培训及总结:新护士是医院护理队伍的新鲜血液,在推动医院护理工作的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护理管理者必须坚持对新护士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新护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消极因素影响,增强新护士对医院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把新护士培养成有理想、有目标,爱院如家,爱岗敬业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培训,大家均表示受益匪浅,感觉是一次全新的洗礼,都表示会努力工作,用勤奋、忠诚等良好品质书写美好人生。

3讨论

总之,新上岗护士综合职业能力不可忽视,加强对她们的指导和培养,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陶红英.加强对新上岗护士的培养[J].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6):91.

[2]程玉英.新时期护士长培训工作的思路探索[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9):1335.

护士职业素养论文范文6

关键词: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调研分析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化,护理工作的重点从“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充分体现了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深入到护理职业教育中。护理专业作为我校示范校项目建设的重点专业,为使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就业岗位需求紧密结合,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体系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依据。

1研究目的

深入了解毕节市护理人才队伍现状、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分布、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素质、知识、技能,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突出中等职业教育实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专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研究内容

国家、省、市护理人才现状及需求规划;岗位工作任务;就业岗位及岗位群;岗位对专业的人文素质、专业知识及技能要求;岗位拓展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的要求;行业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3调查单位及对象

市县卫生局、三级医院、二级医院、民营医院、乡镇医院及村卫生室的领导、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护理一线专业骨干进行调研。

4调查方式

个别面谈式、问卷式、座谈会讨论式,会谈中使用适当语言和不添加评判态度。

5调查结果

截止2010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609所,病床15124张,千人口拥有床位数1.81张,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且全省最末位。截止2010年,全市共有注册护士3218人;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0.4人。同样远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按贵州省“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毕节市“十二・五”期间应累计增加床位18916张,床位总量达34040张;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1.4人以上,注册护士总数11760人以上。

6分析

毕节市及周边地区护理人才需求量较大,仅“十二・五”期间,毕节市护士需求量就比较大。临床护理与专科护理人才需求量均大。问卷调查结果综合分析,90%以上的人认为中职护理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很有必要,专业培养目标是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能力突出、人文关怀到位,临床一线最注重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临床一线急需理论及技能型人才。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理论联系实际,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规范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增加临床见习,使教学与临床零距离接轨。对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理论与操作并重;实训内容要实用,多开展见习实训;加强专科护理知识、技能的学习;增加案例分析和讨论;加强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的培养;加强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注重心理素质培养等。

7结论与建议

岗位需求定位,培养具有专业基础和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岗位需要,能在各级医疗机构从事护理工作,整体素质高、沟通能力强、献身护理事业的理论+技能型人才。培养人文关怀到位、德才兼备、责任心强的系统化、专业化、技能型人才和专科护理人才。熟练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急救护理技术操作、临床专科护理技能操作、临床护理评估,熟练应用临床各项护理措施,沟通能力较强,能为护理对象提供专业、优质、高效、人性化的服务。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导,使专业理论课与专业实训实习相衔接,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相衔接,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相衔接。

以护士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突出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完善“院校融合、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二元三段式”、“1.7+1+0.3”的人才培养模式,“二元”强调学校和教学医院在人才培养中的“双主体”作用,突出学校与教学医院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位置。“三段式”指学生临床课程实践能力培养分三阶段:通过“校内实训(第一段)、基地见习(第二段)、基地顶岗实习(第三段)”,强化学生技能培养的三阶段学习。“三段式”人才培养中强调注重“三结合”:在校学习与临床见习相结合(第一结合),毕业实习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第二结合),毕业考试与执业考试考前辅导相结合(第三结合)。“三段式”教学安排前1.7学年(第四学期只上前6周课程)在校完成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及临床护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人文素质、道德修养得到加强与提高。1.7学年后到医院进行1年的临床护理实习,实现“零距离”对接。1年实习结束后返回学校进行为期3个月(0.3学年)的理论强化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为学生持证上岗、提高就业率打下坚实基础。

按照护士工作任务、岗位能力需求和护士执业资格准入标准改革课程体系,确立护理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密切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根据岗位职责要求,构建“人文基础模块”、“医学基础模块”、“护理专业模块”、“岗位特色模块”四大模块组成的新型护理课程体系。制订课程标准,修订教学计划与实训计划,改革教学方法,制作教学课件等,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研开发职业技能考评与执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对实训操作进行规范。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专科护理知识、技能的学习,加强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的培养,加强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加强心理素质锻炼,提高自学能力,加强实习管理。规范教学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管理,明确职责和要求,选拔学历层次较高、素质好、护师及以上资格、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护士带教,加强教学督导,建立健全带教管理制度。

护士职业素养论文范文7

关键词:医学;护理;素质教育;

一、加强医学护理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是我国近年来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是适应时展的新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提倡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政治修养、品德文化素质、身心健康、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教育为目的的全面的教育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医学护理教育是培养护理学方面具有深厚的知识、以及人文学和护理学等相关知识,为人类健康的护理专业培养人才的活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升,对护理行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同样对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的专业要求也不断地提高。当今护理专业工作已经由传统的围绕疾病转向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综合的、整体的护理。由于护理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特点,因此它要求护士应该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当然对护士的文化水平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对于如何实施护理教育的素质教育,使其应该护理行业的发展、适应现代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是目前护理教育中最基本的一项教育内容。

二、护理教育中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包括了几个方面的素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素质三个方面。思想道德素养是国家一切教育的核心和政治方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一起教育的重中之重。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的实践性、服务性以及社会性决定了从事该职业的人--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只有当护士对所从事的职业具有自豪感的时候,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的行业中去。思想道德素质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设护理学导论等课程进行,或者进行大型的演讲和授帽仪式等来加强护理学生的良好医德与医风。

(二)专业技能素质

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基础医学护理知识,以及与护理有关的各个学科的知识,同时必须具备精湛的护理技术,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平衡医疗过程中各种人际关系。这主要可以通过加强理论教育,比如在护理礼仪中讲述护士应该遵守的规则,使学生懂得协调自己的形象与职业的需求。(三)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是医学护理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关键。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个护理事业的推广[1],从护理的理念、对象以及内容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总而言之就是要培养出适应21世纪的具有高素质的护理人才,而主要的途径就是加强科学文化素养的教育,完善护理学生的知识结构。比如,传统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是以护理专业知识为主,而缺少人文类的知识,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护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该增加一些选修课,比如艺术类、交流沟通类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三、加强医学护理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促进学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热情

学生在正式开始学习护理专业之前,对护理学基本的认识非常粗浅,对护理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的热情也不是非常的高。因此,在护理专业的学生入校学习护理理念课的时候,就是要着重培养学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护理学基础绪论的时候,教师要身着洁白整齐的护士服,简洁明快地给学生做自我介绍,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让学生对护士这个职业产生憧憬和向往。同时,通过对护理学发展史的介绍,突出阐述护理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感受到护理职业的神圣与光荣。通过对南丁格尔的生平的讲解,在学生中树立高大光辉的护士形象,增强学生的事业感和奉献精神。此外,还可以通过要求医院中的优秀护士现身说法,让学生感受到真切的使命感,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在今后的护士职业中实现自身价值的坚定意志。

(二)加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技巧

正如南丁格尔所述的那样,"护理工作是最精细艺术中的最精细者",护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保证病人的健康和安全,因此护士的着装、言行举止等对护理工作的好与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在医学护理教育中重视对学生形象、沟通能力和技巧的培养。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对护士的着装要求、技术操作、言行举止等做亲身示范,在日常的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的护理职业素养。其次,教师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对自身言行举止的培养,从眼神、表情、姿势等多个方面培养沟通技巧,教育学生妥善处理医患关系,使学生真正掌握语言的技巧和沟通的艺术,为将来的现实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加强学生的美育教育

"白衣天使"是人们对护士职业综合美的一种赞誉。作为将来从事护士职业的学生,对其进行有效的美育教育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通过对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小细节的合理利用,不断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在使其掌握审美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美育修养。在日常教学中,要突出培养学生对护理专业美的认识、美的心灵、美的态度以及美的行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美的创造能力,从日常简单的习惯入手,培养学生今后工作中的良好习惯,从而能够使其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主动地为病人创造美的治疗、康复环境。

护士职业素养论文范文8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定位;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182-01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卫生保健服务发展需要的,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护理专业。

1专科学校护理专业高职特色定位

大专层次可分为高等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两种不同类型。专科更注重理论培养;而高职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高职”特色具体体现在:职业性与学科性结合,高职专业的划分,实行“以职业岗位群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1]高等专科教育这个层次区别于其它教育层次的、定型的、稳定发挥作用的特殊优势,就是专科特色,体现在专业服务范围上的针对性,知识能力结构上的实用性和人才素质培养上的应用性。[2]专科教学要体现专科特,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大学专科层次的高职,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门技能的教育训练,毕业生属于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现有的高等专科学校主要是专科层次的教育, 许多专业与本科的同专业类似,属学科专业教育性质的,其中有些专业本来就是职业教育性质的,如:护士、财会、文秘、旅游等专业。护理专业的改革实质上应从学科专业教育转向职业教育。中国的护理教育在很大程度和范围内存在不足,如大部分的教学内容、科研都是按照医学模式进行的,而非护理科学教育模式造成了一种误区,护理是研究人对疾病和健康的反映,这种反映具有生理性、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并受的影响,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增进了人对疾病和健康反映的认识――发展了对个人、家庭、团体、社区和公众促进健康的知识。护理专业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不应是本科教育的“浓缩”版,而是高职教育。

2与护理高职特色相适应的课程设置

2.1强化护理操作技能,突出高职特色:按照高级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和护士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本着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提高护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改革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整合,为护理操作训练提供时间保障。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的原则,重组医学基础课。《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整合为《正常人体结构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整合为《正常人体功能学》,《人体寄生虫》《免疫学》《微生物》整合为《病原生物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实验实训课整合为《临床护理技能学》。改变学时分配少,依附于理论教学,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课多的弊端,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技能操作、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与专业操作技术、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2.2淡化专科教学,培养通科护士:改革传统的以医学课程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拓宽基础,淡化学科,建立以专业系统知识和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观。打破传统专业课程体系,按“生命周期”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把内、外、妇、儿、五官科护理等课程,以孕期、新生儿期、儿童期、成年期、老年期为阶段,整合为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老年护理,淡化学科,形成整体护理观,突出护理的专业内容和特色,培养知识能力型的护理人才。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学范畴日趋扩展,出现了许多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在职护士都将面临知识老化和知识更新的问题[3]。医院分科越来越细,各种新仪器、新技术、新知识层出不穷。三年制护理专业教学时间短,不可能面面俱到,毕业生只是一个通用护士,淡化专科教学,有利于培养通科护士。

3厚重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

护理教育应当摆脱医疗模式,护理是研究人对疾病和健康的反映。这种反映具有生理性、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并受的影响。 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增进了人对疾病和健康反映的认知。发展了对个人、家庭、团体、社区和公众促进健康的知识,医学与护理学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人在社会中生存,与生活环境中的其他事物发生联系,使得人的身心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护理知识范畴包括人、社会、环境、健康和疾病。现代护士不仅要具备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足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我国护理教育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忽视人文素质的教育,致使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各医学院校护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6]专业设置过于专业化、专门化和就业压力增大是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根本原因。现在专科学校实行学分制,增设选修课。我校护理专业任选课设置的课程为康复护理学、中医护理学、护理伦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普通话、创业教育、护理毕业设计指导、高等数学等,这些课程只是对学科专业教育时间不够的一种补充形式,没有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必须进行课程结构改革,大幅度增加一些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尤其是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采取学分制的形式、强制和自由选择相结合的办法,使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逐渐脱离旧有模式,既体现出专业特色,又渗透着人文教育,培养出多学科、跨领域、厚基础、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护士生。

参考文献

[1]中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建议方案).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7040150301 9787040150308

护士职业素养论文范文9

关键词:中职护理;专业态度;研究现状

职业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或者即将从事的职业所持的主观评价与心理倾向。对于护理工作人员而言,我国早期的文献研究已经指出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进程中,护士思想活跃,转业改行现象颇多。因此,护士的职业态度一直是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在目前经济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关系到国家一线卫生事业劳动力队伍的发展壮大与稳定。

一、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的研究现状

Bishop在1990年指出护理工作是使病人身心健全直至完美的道德观念的实践活动,大致包含个体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对专业价值的判断以及情感,如吴雅文等在2002年从理论上分析了护士职业态度特点,认为认知、情感和行为是护理工作人员职业态度的核心要素。在调查研究中职护生职业态度现状上,卢少萍等在2003年使用自制量表对132名中专学历助理护士进行调查,发现职业态度评分偏低,存在情感和行为与认知上的矛盾差异,即个体对职业的认知受到积极影响,但由于实际工作压力等因素导致情感和行为上的自觉不认同。巫章华在2006年对100名中职护生进行三届调查,发现职业的满意度逐年下降。曾建平等在2009年使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对260名中职护生进行调查,发现14.6%学生属于中立偏消极,85.4%为中立偏积极。鲁俊华等在2010年抽取120名中职护生发现,中职护生的职业态度显著高于高职护生职业态度水平,为中立偏积极。黄欢等在2012年使用自制量表对50名毕业实习生进行调查,发现64%的学生在报考专业前对专业现状一无所知,84%的个体愿意另择职业,但从行为上又存在矛盾,如70%的个体在实施护理工作时积极热情。尽管现阶段针对中职护生职业态度调查的研究颇少,但反映出的情况主要集中在:(1)中职护生职业态度中的矛盾冲突。中职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属于被动灌输,伴随对理想和未来憧憬的心理状态,不自觉夸大自身的职业特点,形成不恰当的主观评价,当面临现实,如实习、就业,外界压力造成了理想价值与时机的偏差,导致职业态度认知积极,情感和行为消极的现状。(2)调查研究存在样本不足、方法单一的问题。不能仅依靠问卷结构式访谈的模式,更多的是应该基于行为的观察,量表等测量工具还应进一步发展。

二、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曾建平等在2009年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职业兴趣、归属感、求职需求对学生职业态度达到了显著性的影响水平。黄欢等在2012年认为影响中职护生职业态度形成的关键因素依次为护理工作量的主观评价(100%被调查个体认为压力大、繁琐),社会地位低(96%),尊重感与理解感缺失(85%~86%)。由于中职学生的心理水平还未能完全成熟,对待职业的认识基本处于个体的喜好和利害的影响下,但本文认为影响其职业态度的核心应该是个体―社会变量交互的结果,希望能在将来的研究中得以证实。

三、提高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水平的对策

现阶段针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改革的模式进行,如曾建平等在2009年通过对6个班级使用传统教学法与职业态度(价值观、情感教育、兴趣培养)培养的比较,发现职业态度培养具有显著性效果。但大多数基于理论分析认为,首先,在实训、实习的过程中,带教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潜意识影响其产生职业认同的理念,给予充分的关怀和帮助,培养其感恩的心态。其次,从社会角度出发,认为应当减轻中职护生的就业压力。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为了稳定护理人员队伍,合理的分配工作任务,做到因岗设人,同工同酬是必然趋势。最后,培养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应当加强医院、社会医疗结构与学校合作办学的力度,逐步培养其职业理念和心态,从而能顺利地从校园过渡到实际的岗位。

参考文献:

[1]Bishop AH,Scudder,The practical,moral,and personal sense of nursing: A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of practice [M].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0:6-8.

[2]曾建平,姜德才,殷金明,等.中职护生职业态度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教育,2009.

[3]曾建平,姜德才,张展,等.中职护生职业态度培养的实践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9.

[4]鲁俊华,田冬梅,高秀霞.中职院校实习护生职业态度与护患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

[5]黄欢,翁琛婷,郭永梅.护理中职学生职业态度调查分析[J].科技信息,2012.

[6]巫章华.对中职护生护理职业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6.

[7]张文波.实习护生职业态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4.

护士职业素养论文范文10

【摘要】护士核心能力是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而学校教育又是护士职业核心能力发展的起点,所以护生的核心能力培养刻不容缓,意义重大。

【关键词】护士;核心能力;护生

护士的核心能力作为一种职业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名护士能否胜任工作,业绩表现和进行级别岗位编配的主要依据,在这种职业趋势和社会需求的引领下,在这种能力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不得不深思学校教育应与医院-社区-家庭这条主线相接轨;应与行业需求相靠拢;学校培养的护理人才真正的实用性和实效性。为此,笔者就从抓护生的核心能力以协调、促进护士的核心能力发展,谈谈自己的见解。

1概念

1.1核心能力,是一个组织、个人超越竞争对手,持续存在的内在能力。

1.2护士核心能力,王伟杰等[1]认为,护理知识、技能和态度是护士核心能力基本要素的主要构成。当然,个人的才智、人际沟通等其他要素也参与护士核心能力的形成。

2护生核心能力培养的原因

护士核心能力是护理教育应着重培养的、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2]。核心能力是需要长期培育的。教育对护理实践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不同的教育显现不同的临床能力、工作职责的承担和对病人的决策;不同教育在护士临床批判思维能力、创新思维、领导才能以及对病人干预和结果方面都可显现不同的结果。这些能力需要校院共同合作,联合培养才能实现。而学校作为加强护生核心能力培养的首发站,是缩小护生和护士能力差别,使学生迅速转变为护士角色的重要途径。

3护生核心能力培养的方法

3.1构建护理专业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是促进护生核心能力培养的基础,应突出护理的专业性和职业性。专业性体现在护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职业性体现在具备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用药反应的观察能力,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具备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等专业方向的护理能力,除此之外还包括人际沟通、职业道德、护理法律法规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能力。所以,核心课程应包括这些基础课、专业课和相关教辅课程。既重视专业和职业能力培养,又加大人文素质、情感教育、职业态度的培养力度,从而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3.2优化教材

理论来源于实践,可是护理专业的实践性和其他专业一样是受到政治、社会、经济和卫生保健领域大环境的影响的。比如,全球卫生保健系统面临诸多挑战,如老龄化、高致病性和强耐药基因的传染病病原、生活方式和工作压力疾病等,使得疾病谱发生了变化,某些疾病的治疗护理、用药也发生了改变,还有一些不能根治只能预防的疾病等。实践在更新,因此,教材必须和实践同步发展,教材编写的内容必须满足临床护理要求,增加新知识、新技能,使教学和临床实际相接轨,按照整体护理思维的框架突出护理特色。

3.3建立“工学交替、院校合作”的教学模式

护理专业培养的是实践应用性人才,而人才的市场在医院、社区和家庭。所以护理教育要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接轨,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这就促进了“工学交替、院校合作”的培养模式的必行性。改变以往的“理论―实验―实习”的教学模式,建立“实践―理论―实践”的工作和学习交替的教学模式,尽早安排学生接触临床,提高岗位适应能力。根据情况进行床边教学,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结合;通过临床见习,熟悉医院工作环境,体会护士角色,培养护士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通过临床实习,训练临床整体护理思维方式,培养其良好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工学交替、院校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熟悉了将来的工作环境,熟悉了临床工作特点及过程,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实现学习与工作“零距离”。

3.4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对护理的服务需求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根据不同内容开展情景导课、启发式教学、案例讨论、角色扮演、实践教学、视频短片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临床探索和创新精神。加大学校实训基地的模拟医院化进程,以病案为中心设计教学情景,学生扮演相关医护角色,实施整体护理。提升了学生的护士职业熟悉度,训练了单项技能操作和不同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3.5考核模式改革

3.5.1考试题型与国家职业护士资格考试接轨或一致。以临床病例为背景设计不同考题。

3.5.2考试内容增设护理礼仪、人际沟通、护理法律法规等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3.5.3加大实训课考试的力度和比重,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总结

综上所述,护士的核心能力培养必须从护生教育抓起,才能实现护生向护士的平稳过度,从而加速护士核心能力的形成步伐,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护士职业素养论文范文11

【关键词】护生 职业素质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273-02

护士本身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护理质量,目前的护理教育和临床带教普遍只重视知识、技术的传授,而对职业素质修养教育重视不够。要重视护生职业素质教育应从专业思想、心里素质、业务素质三方面进行,使护生都能具备护士必须得职业素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1 巩固专业思想

有调查表明,多数护理专业学生不是自愿报考护理专业,而是按照家长意愿报考或是被调剂到护理专业的[1]。所以护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现象依然存在,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护生学习理论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严重影响护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因此,从学校老师到实习带教老师都要把培养学生对护理工作深厚感情和深层责任意识作为一贯目标,常抓不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护理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达到真正热爱护理工作的稳固的专业思想。

1.1 课堂教育

通过课堂讲解及讲座等形式,以南丁格尔等人的艰苦工作和卓越贡献的大量典型事迹材料来引导学生,从而萌发职业自豪感,随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连续不断地教育,帮助学生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其意义,是学生树立稳固的专业思想。

1.2 发挥带教老师的作用

护生在学校教育中树立的专业思想,在进入临床往往都会有波动,带教老师应结合实际工作随时讲述护理工作队质量疾病的重要影响,并以临床实例说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如在抢救危重病人时,护士位于抢救第一线,与医生共同配合抢救病人生命:在观察病情时,护士位于前哨,为诊断、治疗疾病提供第一手资料:在医学上任何一项成就,如断肢再植、器官移植、抢救大面积烧伤等,都少不了护士的精心护理。以此启发护生认识自身职业的高尚与神圣。

2 心里素质的培养

护理的本质是照顾,不论是生活护理还是技术护理,都是为了满足病人的需要[1]。同时护理工作又是一项复杂而具体的工作,工作中会涉及许多复杂的人际关系,会遇到各方面的困难,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心里素质。要培养具有良好心里素质的护理人员,不是一朝一夕能见效,应从护生开始做起。

2.1 重视“养成”教育

提倡“明天护士,今日做起”。由于护理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护生爱护和尊重护理对象,以消除患者病痛为己任。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老师要做到。专业教师的职业形象往往对护生今后的工作生涯中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他们的言行举止、职业形象和人格魅力,对护生的专业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2]。因此,带教老师安排至关重要,应选择安排素质修养好、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的护师以上人员担任。带教老师在传授知识、操作示范、试验带教等做到仪表端庄、情绪稳定、语言亲切、动作轻稳等,都会不断感染护生,激励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增强护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2.2 培养护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个性心理因素,它是人在对待自己态度方面的一种性格特点,是促使人在德育、智育等方面健康成长的一种强有力的心理动力。因为有自信心的人,就会充分估价自己的品德和能力,发挥或挖掘现有的潜在心理能量,即使遇到困难挫折,也不会自卑和自暴自弃,能振作精神,化阻力为动力,更加发奋图强。因此要使护生真正热爱自己的专业,首先要激发护生从事护理工作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教老师可以在教学查房中增加人际学、心理学的内容,注意适当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多关心,多谈心,教育护生正确评价自己,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同时可以丰富课外活动,培养护生的兴趣、爱好、特长。部分护生在文娱活动方面有较强的能力,丰富课外活动可以使他们在这些活动中获得成功,得到心理上得满足来激发学习的信心。

2.3 语言修养的培养

语言室人们交换意见和思维的工具,高尚的语言可以体现高尚的品德和修养。护士的语言不仅是文明礼貌问题,也不是单纯的人际关系问题,而是直接影响病人身心健康的问题。护生能否利用恰当语言,主要依靠带教老师的引导和训练,教师在课堂中指导护生如何掌握和使用礼节性、鼓励性、暗示性、安慰性等语言,教会护生根据不同病情、不同病人采用不同语言技巧,是护生真正体会到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保护性和灵活性可直接影响病人情绪和情感变化,甚至可以导致心因性疾病,从而激发护生能自觉加强语言的学习和修养,增强专业素质。

3 业务素质的培养

业务素质是护理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护生有较高的业务素质,首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同时需具有处理各种实践问题的应急能力。

3.1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和知识飞跃时代的需求,培养具有精湛娴熟护理技术的接班人,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自学、讲授、练习的内容。技能内容必须做到规范、准确,一丝不苟。理论基础、专业知识着重讲透机理,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并明白每一项护理操作都是在科学化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的。采用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考评来促使学生多读、多练,也使学生真正懂得其“理”,掌握其“行”,学以致用。

3.2 护生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否在实践中应用,临床带教老师就是护生接触专业实践的启蒙者,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双重任务。因此临床带教老师既要培养护生临床思维方法,也要重视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在带教中应做到认真教、耐心带,大胆放手又要严格指导,注意培养护生操作上的技巧性、准确性。并培养他们能凭借自己的能力,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使护生适应医学和护理科学的发展需要。

总之,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是护理教育的目的。通过全体医学教育者和全体护生的共同努力,使护生毕业时掌握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艺和护士应有的职业素质修养,不断培养出具有品德好、素质优、技术强的德才兼备护理人才,为护理队伍输送优秀接班人。

参考文献

护士职业素养论文范文12

【关键词】 合格护士;良好素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63-01

1 职业道德素质

是指人们在从事正当职业、履行职责过程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它不仅体现于仪表、风度、动作等外在形象,更体现着护士的道德品质、业务能力等内在的素养,注重素质修养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专业进步的基础。

1.1 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感 具备“爱心、耐心、细心、关心、责任心”,以纯洁、诚挚的情怀爱护生命,处理职业关系,评价职业行为的是非。

1.2 坚毅的职业道德意志 在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自觉克服困难,有排除障碍的毅力和能力。

1.3 崇高的职业道德信念 有发自内心的“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真诚信念和道德责任感。

2 社会道德素质

是指人类社会为维护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规范。护士的社会道德素质在护患关系的和谐上非常重要。

2.1 护士礼貌用语使护患关系自然融洽 礼貌规范的语言,可以给病人以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护士在同病人交谈中,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掌握语言的针对性、教育性、科学性、通俗性和艺术性。同时还要掌握交谈要点、态度和蔼、语言通俗、词语达意、述说精炼、陈述清楚、表达准确。实践证明,护士的语言往往能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作用。

2.2 护士仪表美是生命活力的传递体 美的感受带给人愉悦的心境和对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的珍视,护士美的仪表反映出她们的内在气质。整洁的着装,大方的举止,甜美的笑容,文雅的谈吐,给病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这种印象可以给病人带来愉悦的心情,可以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可帮助患者带来生的希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护士严格按礼仪规范要求自已,一方面可展现白衣天使不凡的气质及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另一方面向患者展示了护士的文明风貌和优良品质,可使在患者在心理上得到慰藉。

3 业务素质

是指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实际业务技能水平,业务能力素质包括扎实的“三基”理论和精湛的临床操作技能以及较强的学习能力,三者缺一不可。

3.1 完整的专业理论和较强的实践技能 能熟练掌握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知识技能。

3.2 较强的应急能力,具有敏锐的观察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树立整体护理观念,能运用护程序的方法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在患者病情剧变的情况下,护士应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分析、断能力,熟练的技能技巧,果断地进行救护。在遇突发事件时,应具有沉着冷静、正确判断、控制局面的能力,保护患者、单位的利益不受损害或减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