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销售茶叶工作总结

销售茶叶工作总结

时间:2022-02-23 23:24:44

销售茶叶工作总结

销售茶叶工作总结范文1

2018年,平江县安定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关心下,借助供销改革春风,积极推进我地茶叶产业发展,引导茶农科学种植、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经过联合社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一、主要工作

(一)强化科技培训,提升茶农素质

随着欧盟对茶叶农残的检测范围幅度扩大,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提高,联合社认为只有提高科技意识,加快有机茶、无公害茶的种植,提高采摘技术,才能在未来的经营运作中处于主动地位。为此,联合社虽处于起步困难的时期,仍聘请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合作社成员进行技术培训。一是选派代表到外地实地参观学习。2018年11月组织成员参加由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种植与加工生产培训会议,系统学习现代化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二是对茶农进行茶树种植、茶园施肥、鲜叶采摘、茶叶加工等技术指导;三是就茶叶发生病虫害如何防治,开展技术培训。2018年共开展培训学习480人(次),相关费用开支10万余元。

(二)夯实产业基础,提升发展潜力

联合社成立初期,成员共有茶园面积1.5万亩,茶叶初制厂20余个,很多茶园仍处于粗放式管理,很多很多设备和厂房已老化淘汰,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为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联合社共投资30余万元对成员单位进行茶园改造,改良茶叶品种。共引进种植安吉白茶700多亩,优质良种茶黄金茶500多亩。目前,茶园改造已初见成效。同时,为适应市场需求,对10个茶厂的厂房和设备进行更新升级,从而改善了加工环境,也提高了产品质量。

(三)加大营销力度,提升品牌形象

联合社的组建旨在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拉动茶叶从产前到产中、产后的加工、存储、销售等环节的纵向合作,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民有计划、有规模的组织起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从而,产品销售渠道是否顺畅,销售的好与差,是整个业务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年来,我们在营销上不等客上门,主动出击。在充分调查了解市场行情的基础上,组织营销人员到全国各地跑市场、找信息、要订单。在广东、上海、北京、湖南等地设立销售点。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专业合作组织。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并有部分产品出口。通过努力,共实现生产、销售茶叶1800余吨。产值和产量较以往分散性经营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扩大生产销售的基础上,积极组织联合社成员参加茶叶展览会、博览会等各类大型茶事活动。借助各展会的舞台,将联合社旗下优质茶叶、名品茶叶以及安定茶叶的文化和历史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国内外品茶、爱茶和好茶人士的眼前。5月份在岳阳举行的2018年全国黄茶斗茶大赛暨岳阳茶叶博览会组委会上,参赛的合作社成员共获得1个特别金奖,2个金奖,2个银奖。荣誉的获得,既是对联合社产品品质的认可,也是对联合社品牌形象和影响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鞭策和鼓励。

(四)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联合社根据《章程》选举并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建立了健全财务制度,实行统一收购鲜叶,统一加工产品,统一销售的运作模式。规范化的管理,让企业创收增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入社农户的收入,通过订单帮扶、劳动投入等方式,为周边农户实现人均年增收800元左右。

二、存在问题

1、基地标准栽培技术示范范围小,有待推广。

2、种植加工技术落后,产品价值提升不高,有待加强培训。

3、产品市场份额小,有待加强市场培植,加快电商平台和信息网络建设。

4、资金困难,人力、物力、财力有限。有待政府和相关部门在科技信息、资金项目上给予支持。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措施

1、夯实产业基础,提升发展潜力

一是加强“三品”认证,提高茶叶品质;二是改造低产茶园,提高茶叶单产;三是做好良种繁育和推广;四是对现有加工设施进行清洁化改造。

2、加强规范管理,推进品牌培育

积极响应岳阳市委市政府号召,以发展岳阳黄茶品牌战略为契机,按照一年探索,两年成型,五年成业总体目标,以抓实五个统一规范(规范种植管理、规范采摘加工、规范质量标准、规范品牌包装、规范等级体系)。通过标准化生产、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消费者满意度,增强品牌创建力。同时,致力于2018年注册成功的联合社统一商标品牌“沁壶春”品牌的培育与推广,三年内力争创建部级品牌。

3、拓展营销渠道,发力电商平台

积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宣传安定茶叶历史渊源、品质特点和独特风味,组织成员单位参加国内外各种茶事活动,健全国内市场营销网络,拓展市场销售空间。借助电商平台,线上线下结合,打造全渠道运营模式。

销售茶叶工作总结范文2

一、武汉市茶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茶园面积稳步增加。截至2013年,武汉市茶园面积约有10万亩,每年以增加1万亩的速度推进,主要集中在黄陂、新洲、江夏三个区,并形成了三大板块,即黄陂西北部垄岗低山板块,新洲东部低山板块,江夏梁子湖丘陵板块,这三大板块占据了武汉市95%的茶叶面积。全市投产茶园面积约7.5万亩,产品主要以绿茶为主,适当发展乌龙茶、白茶,年总产量约370万公斤,年产值近2.8亿元。

(二)科技含量逐步提升。一是无性系良种茶大力发展。全市新建茶园实现100%无性系化,全市无性系茶园占茶园总面积的比例达到65%,大大高于湖北省平均水平。二是生态茶园营造技术普遍推广。在茶园内有序配植常绿、落叶乔木树种,有效增加茶园相对湿度,改善茶叶品质,设置粘虫板、杀虫灯,推广使用茶园铺膜控草等,提升了茶园管理水平。三是低产园改造效果明显。近几年,武汉市改造低产茶园面积超过2万亩,经过改土培肥、改树复壮、改植换种等技术,对低产茶园进行改造,实现了改造当年培养,第二年有产量,三年恢复高产的效益,改造后产量是改前的2倍,产值是改前的3倍。

(三)品牌创建初具成效。一是茶企业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一批有实力的茶企业已经基本形成。如江夏区的郑家山茶场、光明茶场,新洲区的腾云山公司、百花香公司等,这些茶企业在全市茶叶销售中占了较大份额。二是茶品质有较大提升。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一些品牌茶在全省已经占据一定地位。如2010年中国(上海)国家茶业博览会上,新洲区参展的城楼寨“碧峰”获得金奖,杨山“玉翠”、百花香公司“姚河白茶”、腾云山公司“旧街白茶”分别获银奖。三是加大黄鹤楼品牌茶推广力度。近些年,武汉市加大茶品牌打造力度,利用黄鹤楼商标效应重点打造黄鹤楼品牌茶。按照“一顶帽子大家戴”、“大品牌下套小商标”的品牌发展思路,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联营,积极推进黄鹤楼品牌地产茶产业联盟体系建设,拉开了优势品牌发展战略序幕。

(四)茶园效益显著提高。一是茶园单产提高。目前全市茶业生产以绿茶为主,通过对低产茶园的改造等技术,茶园单产量有了明显提升,平均亩产量超过40公斤,较2005年平均单产增加20%以上。二是农民增收明显。通过对采摘制作等严格要求,茶叶的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每公斤平均销售价格高于80元,亩平均收入超过 3200元。三是茶叶营销手段现代化。在营销手段上由茶店经营向茶艺转变,由茶店销售向网络营销转变,由只注重卖茶向茶业包装、茶文化上转变,比如利用茶园用茶园开展假日休闲、观光和农事体验等,茶叶整体销售附加值提升。

(五)政策扶持效益明显。2007年,市政府为鼓励和推动武汉市林果茶产业的发展,每年拿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对开发500亩以上茶园的企业每亩补助600元。同时,各相关区也纷纷出台相应配套扶持政策,如黄陂区,对纳入市茶产业基地建设的,每亩配套支持400元,新洲和江夏区在林地流转政策上,对茶产业基地建设也给予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支持。这些扶持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大提高了茶农们的种植热情,优化了茶产业体制和结构,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注入,扩大了生产规模。目前,茶园建设以业主基地开发为主,布局向优势产区集中,规模和技术含量明显提升。

二、武汉市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武汉市茶叶产业发展虽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产品的市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总体来看,茶产业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与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茶园建设标准不高,管理较为粗放。茶园标准化建设“三统一”、“四结合”(即统一整地质量,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种植规格;种茶与深翻改土相结合,种茶与营造防护相结合,种茶与兴修水利相结合,种茶与畜禽养殖相结合)的标准化建园技术还没有普及推广。全市茶园管理较为粗放,只建不管、只采不管、重项目轻管理等现象极为普遍。茶农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科技意识不强,病虫害防治、修剪和培肥等管理工作跟不上,茶叶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不高。

(二)制茶方式良莠不齐,机械化程度不高。加工企业只注重降低茶叶生产成本,鲜叶收购价格不高。茶农只顾数量,不重质量,采摘上老嫩一把抓,肥料用上偏施氮肥,没有严格按照茶叶生产技术规程操作,导致茶叶鲜叶标准不齐,降低了茶叶加工成品的质量。近几年,武汉市先后从外地引入了一些茶叶品种,品种多而杂,区域特色不明显,没有按照加工茶类和品种对路要求进行,鲜叶的分级、贮运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鲜叶质量参差不齐,加工企业求数量,茶叶成品品质不高,与现代社会消费喝健康茶、喝好茶的大趋势不相符,也影响了茶叶对外销售。

(三)品牌缺乏竞争力,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武汉市茶叶品牌“多、杂、小”,难以形成合力,没有像浙江龙井、福建铁观音这类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也缺少像五峰采花毛尖、恩施玉露等在全省叫得响的品牌。茶业生产能力强而品牌推广能力弱、重大众化需求而轻高端市场,地区特色品牌功能价值无从体现,品牌效应作用得不到充分有效发挥。武汉市虽然在创建黄鹤楼茶叶品牌等工作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从总体上看,品牌效应还不够明显,龙头企业经济实力较弱,对政府扶持依赖性过强,未能成为产业核心,“品牌推动产值提升”战略难以落实。

(四)企业营销体制落后,市场化程度不高。目前,武汉市制茶企业多为分散经营,各自为阵,内部生产质量、品牌包装参差不一,大多数采用通用的包装,无产品编号、无生产日期,难以进入正规市场。经营方式比较单一,以内销关系茶为主, 80%的茶叶都在本地销售,少量销往外地的茶叶也是以原料形式被经销商收购。企业缺乏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缺乏专业的营销人才,缺乏统一健全的销售网络,销售手段相对落后,企业之间缺乏竞争力,产品市场化急待加强。

(五)茶叶精深加工不足,产品质量不高。茶园良种普及率偏低,茶园单产低。约35%的茶园是20世纪70-80年代前采取有性繁殖建园的,茶园管理水平不高,部分茶园品种退化。在茶叶采摘上,多只注重春茶一季茶,夏秋季鲜叶原料利用率低,总体单产量低下。全市相当一部分茶厂厂房和设备简陋,加工环境差,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在茶饮料、茶食品等领域深度开发不足。

三、多措并举大力发展茶产业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茶产业已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增收发挥着积极作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我们认为,在武汉市这类发展茶产业具有优越地理气候优势的地区,应针对存在的总量采取以下措施大力发展茶产业。

(一)突出“三化”,健全茶树良种繁育推广体系。一是在品种选育上注重“本地化”。要从本地茶树群体中选育出适合本地土壤气候等条件的优良无性系茶树品种,加大培育推广力度。二是在种苗繁育上实行“工厂化”。在抓好茶树良种选育的基础上,引进先进茶叶生产技术,采用智能温室、自控温室、外遮荫拱棚等设施,实施“工厂化”模式繁育茶树种苗,这种育苗方法育苗周期短、扦插成活率高、土地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三是在良种推广上实行“订单化”。结合全市茶叶基地建设发展规划,探索采取“政府下订单、企业按订单生产、政府对茶农给予良种补贴”的办法,鼓励广大茶农选用本地良种茶苗。

(二)把握“三重”,加快建设高效生态茶园体系。坚持一手抓“新茶园”建设,一手抓“老茶园”改造,加快推动全市茶叶基地建设。一是要注重区域规划。对于新建茶园,严格坚持“优选原地、集中连片”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对于“老茶区”,有计划、有重点的实施茶园改造,逐步改变“布局分散、规模小”的问题。同时,根据区域板块特色和市场需求趋势,对各区特色予以定位,避免同质竞争。二是要注重配套设施。在建设茶园的过程中,要配套做好“水、电、路、肥、机”等基础设施。加大茶叶机械化水平,在种植、管理、采摘上增加机械化作业程度。三是要注重茶园管理。要加强茶叶培管用肥、病虫害防治、茶区周边生态维护等环节,全面加强茶叶质量安全控管,提高茶园单产产量。

(三)着眼“三大”,着力完善茶叶精深加工体系。茶叶加工是茶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一是要培育大“龙头”。以黄鹤楼品牌为主,对现有企业和品牌进行整合,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积极促成企业强强联合,大力打造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茶企业。二是要打造大品牌。重点支持抓好“黄鹤楼”品牌创建工作,进一步按照“一顶帽子大家戴”、“大品牌下套小商标”的思路,本着“自愿有偿、达标准入、统一品牌、自主经营”原则,整合资源、加强联营、共享品牌,积极推进黄鹤楼品牌地产茶产业联盟体系建设。三是要延伸大链条。规划在现有茶园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高科技的生态园区,加快开发速溶茶、乌龙茶、茶饮料等系列茶产品,加快生产茶多酚、茶碱、茶黄素等高精尖产品,由“喝茶向吃茶和用茶”方面跨越,进而大幅度提升茶产业附加值,推进产业化经营水平。

销售茶叶工作总结范文3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茶叶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市场环境也更加严峻,茶企所面临的营销风险也更多。为了能够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茶叶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必须要严格依据市场发展规律进行,结合自身产品的特点,以及企业的发展目标制定营销方案,开展营销活动,从而最大限度降低营销风险,降低企业经济损失。但是目前,从我国茶企发展的情况来看,企业市场营销过程中,依旧存在人力资源、财务、合作等诸多危机、隐患,强化茶企内部管理控制力度,树立危机意识,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茶企市场营销危机管理进行研究。

关键词:

市场营销;茶叶企业;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树立危机管理意识,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规避各种经营风险,还能够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基于市场营销视角的危机管理,是将危机管理缩小到了市场营销这个工作领域之中,主要针对企业对外营销这个部分所进行的危机管控。茶叶企业营销是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直接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因此茶叶企业内部管理者必须要明确营销管理的重要性,消除其中存在的各种危机隐患,保障营销活动的顺利进行,推动企业经济增长。

1茶叶企业市场营销危机的主要表现

茶叶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或者营销策略、营销战略手段失误,导致了企业内部产生了营销危机,这对茶叶企业的整体发展呈现不利趋势,很有可能对整个企业的服务和销售造成瘫痪性影响。茶叶企业需要尽可能的将危害程度降到最低,也要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让茶叶企业尽量减少也避免营销危机情况的产生,针对可能出现的危机,茶叶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1人力资源危机

茶叶企业初见规模,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方法和管理体系,需要茶企聘请专门的管理人员,制定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方案,让企业的管理办法可以更好地激励人才进行工作,在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方面具有积极促进和辅导作用。茶叶企业需要以自身所具资源为中心,从各个高校或生产市场中挑选出销售精英人才,让茶叶企业从低迷的销售环境中更好的走出来。茶叶企业由于人力资源匮乏而产生的销售危机,将会为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因此,对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茶叶企业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方案。

1.2财务危机

茶叶企业需要面临巨大的中国茶叶市场,因此需要更好地对资金进行调整,保证可以将其汇率、贷款、利率等调整到茶叶企业能够接受的程度。为了更好地预测市场波动变化,保证将可能遇到的市场危机降到最低,需要茶叶企业以现有资源为基础,进而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让茶叶企业可以按照原生产计划进行运转,也可以转亏为盈。

1.3合作危机

中国的茶叶企业竞争压力十分巨大,茶企要想拥有更大的茶叶市场,就必须保证可以良好地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与其他企业以合作伙伴的方式进行购置、销售、宣传相关茶叶产品,进而有效地完成茶叶销售和管理工作。对部分联销商压榨价格,让供应货物无法及时进行销售,这对合作关系也是不利的,对茶叶企业整体生产运营具有致命打击,因此需要找到可靠的合作伙伴,让茶叶企业可以避免出现这种合作危机。

1.4信用危机

无论是哪家茶叶企业都需要有其自主的品牌形象,生产的茶叶产品需要满足社会需求,让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同时,其产品的质量和销售售后要有一定的保障,在消费人群中建立一定的信誉。由于多数茶叶企业以销售为基础,以营利为目的,对茶叶产品没有进行高质量的保证,这对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也抹黑了茶叶企业的品牌形象,从而让茶叶企业陷入公众的信任危机,无法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2市场营销视角下茶叶企业危机管理的必然性

2.1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

中国的茶叶企业发展迅速,为了占有一定的茶叶市场,相应的茶叶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办法,保证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发问题,同时,对企业有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合理评估,进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让茶叶企业可以更好的经营和发展。茶叶企业需要树立相应的品牌形象,让总体的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完善企业营销计划,使企业遇到的危机降到最低。针对可能出现的危机,管理系统需要给出有效及时的解决办法,保证企业的品牌形象不受损失,让消费者可以更好的接受茶叶企业的相关产品。

2.2调整企业的营销方案

面对日益激烈的产业竞争市场,需要茶叶企业将可能遇到的危机降到最低的同时,建立有效完整的营销管理办法。茶叶企业需要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按照市场需求提供相应茶叶产品的同时,保证其产品在制作和加工过程中,质量能够得到保障。营销过程中需要有完善的管理方案,茶叶企业需要有针对性的投放相应的产品到市场当中,本企业可以在竞争激烈的茶叶市场中存活,也可以让自身的品牌形象得到良好的维护。

2.3平稳的、有效的发挥企业人力资源能力

茶叶企业管理系统需要不断完善,此时,茶叶专业人才就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茶叶企业需要尽快的在同等行业中立足,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团队,让人力资源可以对企业管理提供更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茶叶企业在完善相关管理方案的同时,针对企业内部人才要合理进行培养,吸纳更多有经验的人才,并将其分配到专有岗位,让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中投入更多的工作热情,以饱满的工作态度,为茶叶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引领茶叶企业尽快做大做强。

3加强茶叶企业危机管理的对策

3.1提升危机管理观念和处理危机问题的能力

茶叶企业以销售、生产茶叶为主,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办法以及科学有效的营销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茶企拥有更大的市场,也可以进一步避免产品危机情况的产生。与此同时,为了保证让茶叶企业建立完善的管理办法,需要茶叶企业具有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茶叶企业需要有足够的管理能力,从而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茶叶企业员工都要以企业发展为主要工作核心,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帮助茶叶企业应对更多的突发危机,进而为公司挽回更多的损失。茶叶企业员工需要以自身能力为基础,保证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再处理其他有关企业发展事宜的工作。

3.2提升产品质量,创设有效的品牌

茶叶企业之所以能够发展和壮大,是因为其具有完善的品牌规模,以及品牌效应。茶叶企业在进行服务和销售,需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保证提供质优价实的茶叶产品。为了更好地应对茶叶企业在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危机,需要茶叶企业建立完善的品牌形象,以企业实际发展为基础,进而加强对茶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保证以服务为基础,建立完善的监控管理体系。茶叶企业的相关产品原材料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测,才能生产出让人放心的茶产品。为了更好地树立茶叶企业的品牌形象,需要一套严格的生产加工管理模式,向消费者展示其加工流程和加工原材料购置环节的同时,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树立完整的企业形象。

3.3完善危机管理体系

市场的波动对茶叶企业威胁巨大,因此,茶叶企业需要良性的看待市场波动问题,在降低成本管理与营销方面损失的同时,让茶叶企业及时制定完善的解决办法。完善的管理制度、相应的法律法规是保证产业企业可以良性发展的基础。茶叶企业在保质、保量地为消费者提供相应产品的同时,需要更好的对茶产品的营销方案进行设计,从而对可能出现的茶叶危机进行预警,避免对茶叶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茶叶企业需要有良好的企业凝聚力和企业向心力,保障全体员工的工作重点是以企业更好的发展为基础。全体员工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到企业发展建设任务当中,避免危机问题产生的同时,让茶企可以迅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3.4构建完善的沟通桥梁

茶叶企业之所以能够良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危机,是因为企业相关领导加强了对危机处理和管制工作,保证及时有效的与消费者进行沟通,让茶叶企业的销售以服务消费者为基础,满足消费者需求,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茶叶企业领导需要及时进行市场调研,通过网络媒体或者亲自到市场调查、宣传,进而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茶叶企业要想更好地做大做强,需要有自身的管理方式,并生产出高质量的茶产品。建立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也可以将茶叶企业良好的在网络上进行宣传。茶叶企业对客户提出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和解决,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茶叶企业需要寻找强大的合作伙伴,以长远发展为目标,保证在合作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解决企业中遇到的危机情况。茶叶从原材料的选取到生产加工销售,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保障以销售更多茶产品为目的,从而让茶器与消费者都得到满意的结果。茶叶企业在生产和销售相关茶产品的同时,需要履行相应的职责。茶叶企业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经常采纳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获取更多对茶叶企业发展有利的信息,来解决可能出现的合作危机。

4结束语

在国家茶叶贸易不断增加的过程中,茶叶企业也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个新时期,茶叶企业的发展机遇更多,参与市场营销的频率增加,而与此同时,所面临的营销危机也在提升。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市场营销的作用,规避各种营销风险,减少营销危机,最大限度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茶叶企业必须要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体系,明确营销危机管理的重要地位,强化危机管控意识与力度,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本文从几个方面对营销视角下的茶叶企业危机管理展开了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作者:扶秀红 单位:商丘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徐晶晶.探析中小茶叶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茶叶,2016(2):59-60.

[2]刘雁南.茶叶企业财务管理困境的突破研究[J].福建茶叶,2016(4):76-77.

[3]魏炳.市场营销中危机管理的探讨[J].管理观察,2015(2):91-93.

销售茶叶工作总结范文4

中国是茶叶生产与贸易大国,但长期以来我国茶叶主要以散装形式出口,产品附加值低,缺乏有效的竞争力。那么,中国茶叶该如何突破瓶颈,如何积极拓宽国外市场呢?本文针对中国茶叶出口的现状,提出了我国茶叶出口日本的市场定位策略。

一、中国茶叶出口的现状及瓶颈问题

茶叶产业是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我国茶叶生产一直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趋势。根据国家农业部公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茶园种植面积3869万亩,干毛茶总产量189万吨,茶叶生产连续19年增产增收。与此同时,2003年以来,我国茶叶出口的数量与金额都呈现上升态势,出口数量从2003年的26万吨增加到2013年的32.58万吨,出口金额从2003年的3.67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12.47亿美元。

目前,我国茶叶的出口去向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其中,日本是我国茶叶出口的传统主销市场,每年的茶叶出口量达到1.7万吨以上。但我国茶叶仍然面临一些瓶颈问题。

(一)出口企业多,效益差

据统计,我国茶叶出口企业有392家,其中,出口金额超过100万美元的企业有90多家,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有16家,2000万美元的企业有8家。由于行业进入标准较低,企业数量很多,并且规模较小,出口多采用低价竞销。虽然茶叶出口整体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但是大部分茶叶企业都是薄利多销,出口利润较低。

(二)贴牌多,品牌少

受实力水平的限制,我国多数茶叶出口企业市场开发积极性较弱,产品多是贴牌生产,附加值不高,只能获取少量的加工费,更多的利润被国外品牌商赚取。美国首席营销官协会曾调查公布,品牌厂商的产品毛利率平均为27%,而贴牌厂商的平均毛利率仅有19%。如今,我国茶叶产业产值约为300亿元,而国际著名茶叶品牌“立顿”的产值就达到了230亿元,相当于中国茶总产值的三分之二。

(三)散装多,精品少

我国茶叶出口主要以大宗原料茶为主,并且大部分茶叶以散装形式出售,产品多属于中低档,加工简单,科技创新含量不高。随着袋泡茶、速溶茶等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消费者喜爱,我国茶叶企业在产品创新研发与加工制作上投入不足的劣势愈发明显。目前,全国各类名优茶产量仅占茶叶总产量的25%左右,大部分茶叶属于初级产品;而同为世界茶叶出口大国的斯里兰卡,其生产的茶叶约40%是高附加值产品,原料散茶仅占8%左右。

(四)出口绿色壁垒多

2006年5月,日本启动了《食品中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该制度中涉及茶叶的农药共251种,其中设限农残增加到144种,未设限农残全部按“一律标准”(限量为0.01ppm)。2000-2012年间,日本对控制食品安全的最重要法规《食品卫生法》进行了多次修改,对进口茶叶采取自主检查、监视检查或命令检查等抽检方式,包括残留农药、添加剂、放射线照射等多个项目。一般情况下,中国出口日本的平均每批次通关时间为4天左右,而当出口产品被实施命令检查时,通关时间则延长至10-20天,甚至更长。这增加了中国茶叶对日本出口的壁垒,也让中国农残检测技术面临新的考验。

二、中国茶叶在日本的目标市场分析

(一)日本茶叶消费市场概况

日本是世界主要茶叶消费国,每年消费茶叶量约15万吨,人均茶叶消费量达到1100多克。在日本家庭中,一家之主的年纪越大,绿茶的消费量越高;同时,年轻人的茶叶消费量较少,尤其是30岁以下人群。

日本茶叶消费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冲泡,包括传统泡茶、袋泡茶等;二是茶饮料,如灌装茶。目前,日本消费的茶叶以绿茶、乌龙茶为主,且随着茶饮料和茶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品种日趋多样化。日本消费的绿茶主要是日本国内生产的,如伊藤园的抹茶、煎茶等,每年的需求增长明显。乌龙茶是中国的特有品种,日本主要是从中国进口乌龙茶,然后加工成茶饮料,乌龙茶在日本茶饮料市场约占20%的份额;袋泡茶、速溶茶等产品占日本茶叶市场份额16%左右。

(二)日本茶叶消费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

近年来,日本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新生人口不断减少的同时,老龄人口大幅增加。日本总务省2007年曾公布,在人口3000万以上的37个国家中,日本老龄人口比例最大,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老龄化国家。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特点,需要对日本茶叶消费市场进行细分:对于20岁至34岁的年轻人,此阶段群体学习或工作生活节奏较快,对于需要花较长时间的饮茶而言,大多不容易接受,再加上日本人口已经进入少子老龄化阶段,此部分群体将只占据小部分市场;对于35岁至59岁的中年人,该阶段群体大多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与综合素质,由于工作时间较长、空闲时间较少,对于快消茶而言,这部分群体将有可能成为目标消费者;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该阶段群体在日本总人口结构中比重较大,大多已退休或者即将退休,拥有大量自由支配时间,经济上拥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且对于养生观念较为强烈,因此这部分群体将成为主要的目标消费者。

根据市场细分结果及日本茶叶消费市场结构,将目标市场定位为35-59岁的中年人、60岁以上老年人这两个目标市场。其中,对于35-59岁的目标消费群,由于此阶段群体在日本总人口结构中比重最大,并且普遍工作时间较长,主要以袋泡茶、速溶茶、灌装茶饮料等“便捷”产品进行市场开发。对于60岁以上的目标消费群,由于老年人普遍存在着肥胖、高血压、神经衰弱等健康问题,而饮茶有助于改善这些状况,因此主要以保健养生茶进行市场开发。

(三)进入日本市场的渠道

茶产品在日本的销售主要依靠日本当地的分销商,这些分销商包括批发商和零售商,有各类茶叶专卖店和超市。与其他国家相比较,日本的分销渠道较长且复杂,这主要因为日本的批零企业多且小零售商的比例大,日本松散的零售体系拉长了日本的销售渠道。基于日本市场独特的分销渠道,我国茶叶出口企业可以采取“出口+合作+直营”的模式,以出口为主,积极与日本企业合作,同时辅以茶馆,拓展日本市场。

一方面,对于灌装茶饮料、袋泡茶、茶食品等产品的出口,我国茶叶企业可以与日本当地茶叶公司合作。日本很多茶公司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和专业技术人员,在茶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加工上具有机械化、自动化的优势,并且与日本本土的分销商及重要客户有长期关系,可以更好地赢得订单和进入销售渠道。例如,康师傅与朝日饮料联手,生产和销售灌装茶饮料;湖北宜昌萧氏茶叶与日本山益公司合作建立茶叶加工项目,将湖北优质茶叶资源与日本先进技术结合,共同开发茶饮料,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产品成功销往日本市场。

另一方面,针对日本中老年人对茶文化的爱好以及他们对养生保健的需求,通过在日本建立具有东方茶文化特色的茶馆,能够为中国茶叶拓展日本市场提供很好的“走出去”平台。为了降低茶馆国外经营的风险,可以首先考虑在华人较多、经济发达并且对茶文化接纳的城市和地区选址,比如横滨、神户等日本有名的中华街,这些城市都是日本对外开放的港口,经济发展水平高,并且中华街是重要的旅游景区,易于接受外来文化。

三、中国茶叶拓宽日本市场的定位策略

(一) 顾客定位

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生产的终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的社会需求。日本是一个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国家,老年人普遍存在“三高”的健康问题,而饮茶在缓解这些症状方面具有较好的功效。综合市场分析的结果,将目标客户分为35-59岁、60岁以上两大类。与在日本销售茶叶的其他企业不同的是,中国茶叶产品主要针对日本当地喜欢饮茶养生的群体,尤其是中老年群体,这与日本的老龄化人口结构以及日本悠久的茶道文化相契合。虽然我国茶叶出口企业在日本市场与立顿等跨国企业还存在较大差距,但在保留自身特色又“入乡随俗”的同时,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进入日本茶叶消费的细分市场,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则有利于提高中国茶叶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

(二) 档次定位

不同档次的商品在品质和价位上有差异,正确合理的档次对于产品营销推广有着重要意义。在日本,普通消费群体对价格比较敏感,在超市购茶的消费者约占70%,选择专卖店的消费者约占10%。据统计,以100g茶叶的价格为例,在超市购买茶叶的消费者中,选择价格200-399日元的人占38%,选择400-699日元的占32%;而在专卖店,购买高价茶的消费者较多,其中,购买700-799日元的占31%,购买800-999日元的占20%。茶叶企业可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购买意愿,制定茶叶在日本市场的档次及价格策略。对于35-59岁中年人,中国茶叶企业应积极开发袋泡茶、灌装茶饮料等产品,以中档产品形式出口日本,为消费者提供快捷健康的茶产品。针对60岁以上老年人,在日本的中国茶馆可以结合茶叶草本药理特性,出售保健养生茶等优质中国茶,提供泡茶、品茶、购茶的休闲消费场所,满足日本市场多元化需求。

(三)质量定位

茶叶质量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久发展。随着绿色壁垒的增多,硬品质已成为中国茶叶步入日本中高端市场的通行证。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茶叶企业应完善生产管理制度,建立产品“源头追溯”体系,在茶叶收购和加工流程中加强检测,通过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使产品达标。对于袋泡茶、灌装茶等产品的生产制作以及茶食品加工,应注重品质、改进包装。2010年,江苏省昆山市茶叶出口企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水平,推行ISO9001认证和HACCP认证,使昆山袋泡茶在日本市场占有率超过七成;2008年,江西林恩茶叶公司引进了日本茶叶自动清洁化加工设备与技术,通过对产品质量进行全程控制,提高了源头掌控的能力,稳定了产品质量。

(四)渠道定位

渠道的本质是茶叶好坏的标准,它提供给消费者的核心价值是让消费者放心。日本茶叶市场已逐渐发展成了一个快速消费类市场,我国茶叶企业在开拓日本市场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当地的市场结构及分销体系。对于灌装茶、袋泡茶等主流产品的出口,茶叶企业可以积极扩大与日本茶企的合作,在引进日本茶叶的生产加工技术同时,进行中国茶产品标准渠道品牌的输出,建立“正装好茶”的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茶叶出口企业在扎实内销的基础上还应加大外销举措,通过“走出去”经营,拓宽产品销售途径。此外,我国茶叶出口企业还可与日本茶叶协会、茶叶营销机构等进口商组织加强联系,定期联合举办茶论坛、茶年会等活动,拓展出口日本的销售渠道。

(五)文化定位

文化定位不仅可以提升品牌的品位,重要的是还可以使品牌更加个性化,独具鲜明特色。日本茶道是在长期的中日文化交流中逐步形成的。最初,中国唐代的茶煮饮法在日本弘仁年代得到发扬光大,形成了“弘仁茶风”。到南宋时期,中国的制茶法与饮茶法在日本普及开来。再到清朝时期,福建的煎茶法传到了日本,中国紫砂茶具开始在日本盛行使用。直到现在,中国茶文化在日本仍有较大影响。茶叶不仅是健康饮品,还蕴含着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如福建乌龙茶于17世纪起源于武夷山,由宋代贡茶龙团演变而来,具有降血脂、抗癌、防衰老等保健价值。中国茶叶走向世界,离不开中国茶文化的输出,需要政府扶持、行业组织和龙头企业联合行动,在推广交流中引导国外消费者认知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内涵与健康机理,逐渐形成对中国茶的消费潮流。

销售茶叶工作总结范文5

关键词 茶叶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建议;云南巍山

中图分类号 S571.1;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363-02

1 巍山县自然概况

巍山县位于云贵高原西侧,大理州西南部,地处哀牢山和无量山北端边缘以西,澜沧江流域中游东面,东经99°55′~100°25′,北纬24°56′~25°32′。境内最高海拔3 037 m,最低海拔1 146 m,国土总面积22万hm2,山区面积20.53万hm2,占93.3%,森林覆盖率为48.8%。年均温度13.6~15.6 ℃,≥10 ℃积温3 500~4 200 ℃,最冷月气温5.5~6.8 ℃,极端最低温-4.6 ℃,年降雨量1 000~1 050 mm,集中在5—10月茶树生长旺盛期。土壤为黄、红壤和酸性紫色土类型,pH值 5.5~6.5,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2.0%~3.5%,自然肥力中等,能满足茶树喜温喜湿特性和对光、热、水、气生态环境条件要求,气候和土壤条件对茶叶生长极为有利。根据“巍山县漾江流域茶叶资源开发考察论证”和“巍山县茶叶区域规划调查”,海拔1 900~2 300 m高山地区,适宜种茶的山地逾4 666.67 hm2,轮歇地2 666.67 hm2,共7 333.33 hm2;1 850~2 100 m的半山区,宜茶面积3 333.33 hm2,其中连片可用茶地2 666.67 hm2;全县共计宜茶土地面积约1.07万hm2,土地资源极为丰富。

2 巍山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巍山县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种茶,由于种种原因,几十年间茶叶生产几起几落,直至1982年以后才得到比较顺利、稳定的发展。经历了新植茶园、低产茶园改造、密植高产茶园技术和优良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建设茶叶生产基地、创名牌产品等生产过程。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茶农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茶叶生产成为了一项稳定、增加收入的经济来源。2001年全县茶园面积1 333.33 hm2,总产量500 t,总产值7 500万元。到2010年全县茶园面积增加到1 646.07 hm2,主要分布在永建镇、大仓镇、马鞍山乡、青华乡等11个乡镇,其中永建镇456.47 hm2,大仓镇142.4 hm2,马鞍山乡66.87 hm2,青华乡620.27 hm2,五印乡60.27 hm2,牛街乡25.8 hm2,其他各乡镇274 hm2。全年总产干茶427.25 t,其中春茶92.5 t,夏茶206 t,秋茶128.75 t,总产值982.68万元。现有茶园面积1 646.07 hm2,品种大多为云南大叶种,面积1 361.87 hm2,占82.7%;2002年引进台商种植名特优新乌龙茶284.2 hm2,占17.3%。现有茶叶初制所24个,精制厂1个,企业茶场3个,其中青华茶厂生产的“圭峰牌”绿茶系列产品曾获大理州“金花奖”,2006年开发研制的“南诏王”沱茶,在省内外有一定的销售市场。多数茶叶以加工青毛茶为主在市场上销售,有一部分供下关茶厂作内销和边销茶原料。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1个,巍山县茶农业研发中心2008年12月通过了巍山县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认证产量150 t,认证面积200 hm2。

3 存在的问题

3.1 单产低,加工工艺落后,品质差

巍山县的茶园大多为20世纪50年代种植的老茶园,茶树的生理衰退,加之茶园的管理水平跟不上、加工水平粗糙导致的产量低、品质差成为了当前制约茶叶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全县新老茶园总面积为1 646.07 hm2,多年平均单产仅为375 kg/hm2,大多属低产茶园。全县有大小茶叶加工场25个,远远满足不了逾1 333.33 hm2茶园的加工,且加工设备落后,加工水平粗糙,以生产绿毛茶为主,部分还有茶农自制的青毛茶,加工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致使该县茶叶无法立足于竞争市场,市场上60%以上的茶叶靠外县调入。

3.2 茶园管理粗放,基础设施不配套

茶贱伤农,由于管理水平、加工水平等诸多因素导致的产量低、品质差,直接影响到茶农的经济收入,严重挫伤了茶农的积极性,大多茶农纷纷外出打工,或者转向经营经济效益较好的烤烟、红雪梨、核桃等产业,茶园普遍存在重采轻管,或者只采不管现象,甚至有些已荒芜或改种其他作物。科技投入不足,茶园基础设施不配套,与茶叶产业化发展不相适应。巍山县是云南西部的一个贫困山区县,水资源匮乏,干旱时常发生,由于茶园水利设施不配套,使得该县茶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减弱。如2009年巍山县遭遇了10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全县80%茶园受灾,10%茶园灭产,茶叶经济损失严重。

3.3 品种单一,品牌少

巍山县主要以生产绿毛茶为主,品种单一,品牌少,名、特、优新茶少,大宗传统茶多。由于该县茶叶内质好,先后创建了“圭峰牌”青华绿茶、“南诏王”坨茶、名特优新茶乌龙茶、铁观音等品牌。但却没有一个市场认同度高、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究其原因:一是名牌产品生产量小,销量少,仅仅停留在“礼品茶”、“参评茶”的规模,对消费者影响极为有限。二是企业注重创品牌而不注重保品牌。企业创出品牌后,由于不注重宣传和保持产品应有的质量,有的甚至为了短期效益以次充好,致使很多优质品牌成为昙花一现。三是企业各自为阵,难以形成体现地区特色的区域名牌。目前全县有大小的茶叶初制所24家,生产销售规模差异很大,质量、包装参差不齐。

3.4 缺乏强有力龙头企业支撑

巍山县有大小茶叶加工厂共24家,有民营企业2家,台商企业1家。其加工特点为:生产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加工设备落后、品种结构单一、产品质量不高、经营效益差。茶叶产业发展缺乏强有力龙头企业支撑,更缺少行业内领军企业。

3.5 基地建设严重滞后,原料供应不足

巍山县是普洱茶原料生产基地县之一,但由于近几年对茶园的科技投入不足,基地建设严重滞后,原料供应缺口大,主要表现为:一是单产低,效益差。全县逾1 600 hm2茶园,单产仅为375 kg/hm2左右,比全省平均单产750 kg/hm2低375 kg/hm2,茶农平均收入不足7 500元/hm2,茶叶收入比重小,严重挫伤了茶农种茶的积极性。二是基地建设与生产加工脱节,企业原料来源不稳定,价格波动很大。企业与茶农联结松散,仅仅存在买卖关系,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同享的共同体。三是茶园标准化程度低,缺少供应该县的优良茶苗基地。

3.6 销售网络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

巍山县茶叶在省内外城市没有完善的直销网络,企业少有或没有专业推销员,不注重产品宣传,缺少专业的交易市场,市场占有率不高,县内销售的茶叶50%以上来自普洱、凤庆、云县、南涧、大理市、云龙等地。

4 发展建议

4.1 积极发展无公害茶园,进行低产茶园改造

以中低产田地改造为契机,大力推进低产茶园改造[1-2]。茶叶是巍山县传统的优势产业,在发展全县农业农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该县的茶园大多建于20世纪50—60年代,茶园基础设施薄弱,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差、单产低成为了该县茶叶产业发展的瓶颈。低产茶园改造与无公害、绿色有机生态茶园建设相结合,按标准改造后种植,新植无性系茶园密度不低于3万株/hm2,通过低产茶园改造,完善茶园水利设施,实现茶园现代化生产。

4.2 加强茶树无性系良种引进和繁殖

建设无性系云南大叶种茶树良种引进、示范、繁殖基地1~2个。负责引进国内外茶树优良品种并进行繁殖,建立茶树良种母本园,满足全县茶园发展对无性系良种苗的需要。

4.3 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生态茶种植技术

新植茶园、生态茶园转换和低产茶园的改造都要严格按云南省《无公害农产品(或原料)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无公害农产品(或原料)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和农业部《有机茶》《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选择环境、地块及农药,合理地使用肥料。加强对茶叶中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的检测,为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生态茶提供保障。

4.4 择优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扩大招商引资,实施品牌战略和规模化经营

按政府扶持企业、企业带动农户的方式,择优扶持龙头骨干企业,创立名牌,开拓市场,做强做大。按规模化发展的要求,以资产和利益为纽带,在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下,组建茶叶产销联合体或茶叶产销合作社,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技术标准,共同开发市场营销网络,开发同一品牌系列产品,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解决分散经营、无品牌或品牌多、乱、杂,无序竞争、效益差的状况[3]。

4.5 加强宣传,开拓市场,搞活茶叶流通

一是发展特色茶叶产品开拓市场。主要发展无公害、绿色生态有机茶,药用保健茶、高档礼品茶、旅游特色茶。二是创造优质品牌开拓市场。加强巍山县茶叶产品的宣传力度,让更多消费者认识,用名优品牌茶带活该县茶叶市场和茶叶产业。三是通过走出去开拓市场。走出去了解茶叶供求信息,参加各种展销会,在外地寻找商,设立固定销售点,建立销售网络,努力提高该县茶叶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以市场开拓带动产业发展。四是推行茶叶产地标识制度和质量承诺制度。标明产地和生产、经营者,记录茶叶生产、经营过程和情况,实行茶叶质量安全承诺,对达不到质量安全标准的茶叶退货、召回、理赔。

4.6 加强对茶叶产业发展的管理,健全机构,明确职责

各有关乡镇要加强对茶叶生产的领导和管理。全县茶叶生产规划、种植管理、良种繁育、茶叶技术推广和茶叶初制建设工作由农业局负责,茶叶精制加工和流通由经贸、乡镇企业和外贸主管部门负责,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茶叶产业发展的要求加强合作,密切配合。加强生产、加工、销售之间的联系和协调,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茶叶产业的管理部门,切实加强对茶叶的管理,促进茶叶的产业化发展。

4.7 加强科技培训,实现科技兴茶战略

借助“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科技三下乡等活动,充分整合县内涉农部门培训资源,举办茶叶种植、制作、评审、销售等专业培训班,培养一批种茶、做茶、评审、茶艺能手和营销管理人员。通过派出去学习培训、请进专家授课的方式提高茶叶专技人员、管理部门领导的指导水平,并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引进、推广茶叶生产高新技术。编写茶叶种植、修剪、病虫害防治、生态有机茶园管理等科普手册发放给茶农,实现科技到户率100%。大力推广茶艺师、茶技师、评茶师资格认证制度,提高茶叶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4.8 探索建立农业保险制度,降低生产风险

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方式建立农业防范风险制度,完善茶叶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4]。

5 参考文献

[1] 朱俊成,钟儒刚,杨益明,等.咸宁市茶产业发展及战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27):15331-15336.

[2] 侯彦双.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5):377-378.

销售茶叶工作总结范文6

2019茶叶市场调查报告范文(一)

一、调查结果分析

1、调查方向:针对淘宝、京东网络销售平台,包括高中低档多种品类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内容为茶叶畅销品牌,消费者接受程度较高的价格区间,以及购买率较高的包装规格等。

2、调查内容:调查了淘宝、京东多家综合、人气、销量排名靠前的产品和店铺,针对品牌、价格、包装三个内容作重点调查,结果大致如下:

(1)品牌:通过对多家店铺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网络平台畅销的茶叶以花草茶和乌龙茶为主,在数家店铺中,花草茶和乌龙茶在店铺里占据了极大位置;此外,十大名茶中的铁观音、碧螺春两个品牌的茶叶在网络平台销售情况较为突出。西湖龙井、武夷山大红袍次之。

(2)价格:对于价格,我们分别针对礼品茶、散茶进行调查。

礼品茶:250g的铁观音88元与128元两种价格的包装销路较好,500g的铁观音250元与350元较为畅销,月销量达到5000多笔;对于250g与500g两种包装,碧螺春250g与500g两种包装规格中较为好卖的价格集中在50~90元、100~200元这两个价格区间,月销量达到2000笔左右;

散茶:散茶的销售,在网络上销量低下,主要是购买需求问题,网上消费者大多是用来送礼。

(3)包装规格:调查结果表明,包装茶有150g、250g、500g等多种规格,但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就是其中250g与500g两种包装规格。

3、调查结果分析:综合调查情况来看,畅销的茶叶价格大致都集中在50~500之间,最为好卖的就是100左右、200左右这两个价格。最为畅销的茶叶品牌就是铁观音,尤其以150元/斤的铁观音为主,几乎每个店铺都占据了较大位置;对于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由于价格普遍偏高,所以销量不是很大,其他品牌则很少见到,只有少部分店铺有陈列。至于包装规格则以250g和500g为主,包装风格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比较有历史感、注重体现文化层次;另一种则清新亮丽,更加贴近自然。

二、市场分析

1、市场容量分析:网络平台近年消费人群火爆增长,去年更是创下双11当天350亿高峰。随着网络消费发展步伐的加快,人民的消费观念逐渐改变,消费观念也趋向于健康消费、文化消费,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而饮茶正好适应了这一发展趋势。由此可见,饮茶习惯将会影响越多越多的人跨入“茶粉丝”的行列,茶叶将会走进更多网络消费者的家中。

2、竞争者分析:作为一个电商企业,公司对于茶叶项目的经营以线上销售为主,最终实现线上线下互动(O2O)。

(1)对手的优势:①部分较早进入市场,有着自己固定的销售渠道;②已经培养出一批忠诚度较高的客户;③茶叶经营经验丰富,对茶叶市场经营模式有着更为透彻的了解。

(2)对手的劣势:①目前都仅限于网上销售,缺乏强有力的竞争能力;②品牌意识差,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对茶产品与茶文化的宣传不到位;③产品单一,附加值较低。

(3)我们的优势:①公司处于起步阶段,作为新立的茶叶项目,公司全体员工充满激情与拼劲;②茶源地进茶将大大降低成本;③自主选择包装更有利于符合网络消费主体的需求;④经营品种多样化,能满足不同顾客群体的需求。

(4)我们的劣势:①进入相对较晚,市场份额被瓜分一部分;②缺乏茶文化经验;③需要新入驻网络平台,半年内盈利不会太大。

3、市场前景预测: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将茶产业列为我国重点产业之一,政府加大了对茶叶产业的扶持力度,加上线下茶叶行业多、乱、弱的特点,给公司发展茶叶网络经营项目带来了极大机遇。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在健康与文化两大主线的引导下,茶叶项目将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三、营销策略

1、宣传理念:自然、和谐

茶文化最注重的就是返本归元,大道自然。茶崇尚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追求一种“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精神境界,在茶文化的宣传上,我们就必须以自然、和谐为主要元素,就像人们喝咖啡想着情调、小资一样,喝茶时就能想到高雅、平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入客户的心灵,在打开市场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客户忠诚度。

2、渠道策略:

茶叶消费的形式主要有4种。包括家庭消费、团体消费、礼品消费、休闲消费等。

家庭消费:经济收入高的人群和文化人士,主要消费名优茶,消费量也大;一般的居民以大众优质茶为主,以散装茶为主。目前,袋泡茶、包装茶、茶饮料开始进入家庭。这一群体是我们的主要目标客户。

团体消费:主要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如工作会、招待会、联欢会、新闻会以及招待来往客人,由于各单位对茶的保管认知不是很强,储存条件差,以小包装、袋泡茶为主。这一群体是我们的重点客户,需要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公关能力,争取拿到大批量团购。

礼品消费:礼品茶的需求日益扩大,市场红火,茶礼品包装不断翻新。名优茶、茶具成为礼品消费的一个热点。

休闲消费:茶楼、茶馆、茶座、茶坊、茶庄等休闲场所消费。这块市场消费的茶叶档次差异较大,消费量将不断扩大。

饮茶不仅具有养生保健之功效,更有助于陶冶情操。我们要紧紧抓住茶文化这一主线,加上现代茶叶深加工带来的诸多功效来做好宣传,争取与茶馆(茶庄、茶社)、商场超市、茶叶专卖店达成合作,从而拓展市场。

3、促销策略:

建立客户会员制,当客户消费到特定的消费额,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各大节日制定出详细的促销计划,可以附送成本较低但精美的茶具、健康饮茶知识、茶文化精美图册等。

2019茶叶市场调查报告范文(二)

一:包装:

现在市面上对茶叶的包装过于的单一,颜色方面也是过于简单,不能让人过目不忘,让人感到很市场化。没有什么特点,南北两地的包装的喜爱也有很大的差异

北方人喜欢大气包装

,并喜欢将这种茶作为礼茶赠人。喜欢大气的包装,与他们的审美情调相承,主要体现于包装规格、包装物颜色选择,以及质地喜好上。

1.颜色:大多喜欢金色或大红色,特别是包装盒和包装袋更是如此。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品饮水平有限,他们对冲泡方法和饮用方法格外看重,应当在内外包装上明显标示。茶包装色彩更直觉的印象,设对包装色彩和印象直接描述:如刺激的/平常的;新鲜的/陈旧的;现代的/怀旧的;都市的/乡土的;简洁的/繁琐的;明朗的/模糊的;高档的/经济的等,有人曾把四份同样品质的绿茶倒人红

、绿、蓝、棕色的茶罐中,然后请人饮用四个茶罐中的茶水,结果表明:80%的人认为:红色茶罐里的茶气味较浓郁,回味持久,茶叶档次较高。96%的人认为:绿色茶罐里的茶气味清新、香醇,品质纯正,茶水颜色清澈,是新茶。87%的人认为:兰色茶罐里的茶有酸涩感,风味不佳。92%的人认为:棕色茶罐里的茶气味浓郁、醇厚,回味持久,品质纯正,是陈茶。茶叶作为食品,包装颜色必须符合色彩对人食欲的刺激。红茶汤色红艳清亮,应选用暖色调,让人有浓郁、味厚之感;绿茶色泽翠绿,应选用绿色这样的冷色调,使人有一种清新鲜爽的感觉;白茶的特点是白毫满身、汤色杏黄,所以宜选用清淡,柔和的色调。

2.质地:外包装用纸袋居多,用木盒、铝合金盒也可。从制作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硬包装、半硬包装和软包装三类,如硬包装有铁罐、锡罐、瓷瓶、玻璃瓶及工艺小木盒、小竹盒、工艺刻花镀金盒等;半硬包装有各种硬纸盒;软包装有纸袋、塑料食品袋和各种夏合袋等,

3.规格:喜欢一斤装或半斤装两种,要求上仍然要进行真空包装;包装盒、罐、袋喜欢偏大号,总之体积稍大者,他们相对更喜欢。

大多数茶叶品牌都有vi(视觉识别系统),但是往往没有在包装上进行运用。对标准色、标准字体随意改动。这就造成了消费者记忆的混乱,淡化了品牌个性。一个不断推出烂广告但讯息一致的品牌,要比一个时常有好广告但讯息颠三倒四、错乱不已的品牌具有更大的成功机会。

比如同一个品牌的铁观音,虽然因为茶叶级别的不同,要采用不同的视觉设计以作区别,但是在整体风格上应当是统一的,只做色彩的调整,或者采用同一系列的主画面进行替换,而字体、各元素位置、广告语等,都不应当随便改变。

而茶叶得包装也是极有潜力的,有着精美包装的茶叶更适合于作为礼品,因此有了一定规模的茶叶

企业

应委托制作或自制包装盒,由于小包装茶是直接供消费者使用的,固在包装上要多加讲究。在设计中,应力求使广告宣传、

艺术

欣赏、礼品器具融于一体,集多功能于一体,使包装既具有良好的保质作用,又能宣传茶叶,传递商业信息。品牌和标签文字优美,商标突出,字形、符号、图案得体,使消费者一看就能产生良好而深刻的印象。

内容

符合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的规定,标明品名。质量等级,净重,单价,出厂单位和地址,生产日期,保存期限和品饮方法等。如果是外销的,其外包装的文字,图案要充分考虑销售对象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

经济

发展

水平,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色彩也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的需求和民族习惯而定。

要提升茶叶包装的档次,真正提升茶叶企业的形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茶叶包装要符合品牌识别的统一性

茶叶是一个包装不断更新换代的行业,设计开工前,我们不妨花点时间去研究:原来的包装上的哪些优点需要继承,如果对包装进行重新设计,它是为了开发新的市场还是为了扭转日趋下滑的销售状况,其同类产品销售如何,有何优劣。

二、如何将文化内涵运用到包装上

要做好茶叶包装,必须理解东方的茶文化。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如何有效利用当地的文化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加于运用,是表现品牌内涵的关键。

1、研究当地的历史建筑、自然景观,巧妙的运用到包装上。

就闽西而言:永定土楼,堪称建筑史上“一绝”,其客家风情、民俗,令人流连忘返;连城冠豸山,部级风景名胜,观者无不赞叹“令人如身在仙境;古田会议会址,福建省十佳风景名胜之一,让你在历史的脚步声中沉思。这其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如果能在包装上运用,都能突显产品的文化价值,在礼品茶的开发上,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但是可惜,并没有一家企业很好的运用这一题材。

也可以根据各类茶叶的不同产地,将各产地的人文景观,体现在包装上,既让消费者了解了茶叶产地,又体会到了异域风情。如云南的普洱茶,留给人的是热带雨林的一缕清香;而杭州的西湖龙井绿茶,留给人的是对西湖烟雨的眷恋;安徽的黄山毛峰,带给人的是“一品黄山,天高云淡”。

2、对书法、国画、年画、水墨等元素的引用。

在消费者心理研究中发现,悠久的历史能带来对商品的信赖感。我们在分析日本企业的包装时发现,其中并没有常见的文字夸耀,倒是包装上简朴古拙的"白描"插画,在视觉精神上吸引了消费者。利用我们所熟悉的传统文化运用在包装上,往往更能打动人心。

茶叶是一种民族性的商品,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如中国画、水墨、吉祥图案这些具有强烈民族文化气息的元素来表现茶叶的传统性,利用其中的“传情、含蓄、细腻”等内涵融入其中,使之含蓄地表现出来。

二.店面选址

合理的选址是商业经营最注重的是“地气气”,这并非迷信,“地气”主要是看这个地方有没有商业氛围,这种商业氛围对我们所经营的商品合不合适,“人气”主要是指我们经营的地方有没有顾客流这些顾客是否有购买我们商品的心理动机。

茶叶作为一种特殊商品,除了它的饮用保健功能,还能体现它的文化艺术价值,它能使人清心、雅净、回归自然——茶叶店的选择要根据茶叶的特性,归纳起来一般有以下地段

1、繁华商业中心:这些地区商业氛围浓,客流量大,购物层次复杂,购买频率高,消费者大多有较强的求质、求好、求美的特点,但房价或租金的费用比较高,竞争尤为激烈,所以进入前须经仔细考虑,分析自己的人力、财力、物力是否具备,如若有条件,进军“商业中心”当然正确,何谓抢占“制高点”呢!但实力不具备,千万不能冒然行事,这些地方要求茶叶品位高一些,要注意品牌、名茶品种要丰富,与茶叶有关的茶具、茶书要配套,如紫砂、瓷器、玻璃茶具等。

2、宾馆饭店群附近:宾馆饭店是商旅居住的地方,他们大多不带茶叶,随时购买,而且,为了走亲访友,捎一点茶叶,显得雅而不俗,饭店也要用茶,“客来泡茶”是中国人的传统礼节。宾馆饭店群旁开茶店,是比较划得来的,房租不宜过高,同时还可以租用宾馆饭店的经营大厅,从提高格调并可以与茶艺结合起来。

3、交通大道:这些地方人口流动量大,主要是能吸引顾客,所以这些地方注重茶店的外部吸引力,品种要新颖,价格要优惠,适合一些字号较老的,无形资产较大的客商进入,刚刚入门的客商最好不要盲目开立茶店。

4.、

高档物业区:这类人群是改革开放先富起来的人,他们生活水平高、节奏快,这个地段开茶叶店,品位应偏高一点,价格也应高一点,要求营业员素质更佳,包装应精致,茶叶包装时速度要快,同时可多上一些高档礼品、高档茶具,营业时间放长一些。

5.:如旅游景点,不适应大规模经营,适当经营一些纪念性包装茶等等。

2019茶叶市场调查报告范文(三)

一、中国国内的茶叶市场基本概况

以1984年为标志,中国茶叶内销市场才完全进入了市场经济,国内茶叶市场的开放是在茶叶产大于销的背景下进行的,所以中国国内茶叶内销市场,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是,它是由推销库存产品开始的,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结果、生产、加工型的茶企业带着鲜明的生产型企业的特色,暨没有品牌,又没有直接的产品销售的通路,近二十年以买方为主的中国内销茶市场一直没有摆脱产品推销的阴影,二十年来,为卖而卖,为解决产品的销路,由自产内销的门市到销区茶叶批发市场的形成,茶农自产自销彻底颠覆了计划体制下的一级站、二级站的批发网络,完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异地销售。目前中国茶叶内销70-80%靠的是这种产销见面的市场批发模式,因此也培育了北京马连道、山东济南、广州芳村、上海大不同等超大型专业茶叶市场。二十年,为适应市场需求而作出的产品结构调整,传统历史名茶的挖掘,名优茶的应市,给了消费者极大的挑选余地,同时也培育和刺激了新的消费,促使了内销市场的稳定增长。二十年来,在茶文化和名优茶热的双重作用下,传统的区域性消费习惯正在瓦解,二十年前,从北京为中心的华北、东北、西北等北方市场,花茶的消费要占据95%以上,二十年后,花茶的比重已下降到不到60%,绿茶、乌龙茶,普洱茶呈快速增长之势,尤其是绿茶,在2003年的那场非典以后,绿茶有益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绿茶的增长速度超过20%。二十年前时名茶生产还刚刚起步,市场总容量不到1万吨,二十年后,名优茶市场销量已达20万吨。茶叶消费正逐渐成熟,尤其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茶有益于健康的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内销市场,消费前景乐观。

目前,中国茶叶产销的基本概况是:

到2004年,全国的茶园面积为127万公倾,茶中产量为84.2万吨,内销为55万吨,内销金额155亿元(人民币),出口为28.02万吨,出口金额为4.37亿美元。

2005年预计,茶园面积为130万公倾,茶叶产量为87万吨,国内销售为57万吨,内销金额为166亿元,1-10月份茶叶出口为24.47万吨,金额为4.06亿美元。

据有关资料,全国有8000万茶农,内销市场,总体上是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市场,在内销茶叶市场中,无论是生产、加工企业、还是零售企业,单个企业的年销售金额在亿元以上的只是凤毛麟角,在生产企业中,四川省峨嵋山竹叶青茶有限公司,四川叙府茶叶有限公司与我省的浙江华发出口茶厂三家企业是部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竹叶青与叙府是内销茶品牌企业,而华发则以出口为主。此外,还有品牌企业猴王——长沙茶厂、福建安溪八马、安徽天方。零售企业有北京张一元,吴裕泰、北京更香等,在国内市场运作最成功的是天福茗茶,目前已拥有526家连销店,2005年实现销售5.2亿元人民币,完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完整的营销体系。

浙江省是名优茶大省,多数县市是政府打造品牌,茶农受益,市场销售,很少有直通终端市场的品牌企业,诸暨绿剑是比较成功的品牌企业,目前仍属于产品型,羊岩勾青,亦是产品型企业中较好的企业,在杭州西湖龙井茶产区有贡牌、狮牌、御牌等企业,规模在3000-4000万元左右。

二、竹叶青的成功模式及其他

“竹叶青”的成功模式是以品牌来占领市场,推动茶产业的发展。这家成立于1987年的民营企业,一开始便以“竹叶青”作为品牌名称和茶叶的商品名称以及企业名称来进行品牌建设的。

1964年由陈毅元帅在峨眉山万年寺赐名,竹叶青作为四川的地方名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当地早已有了一定的认知度,要将这样一个已经被许多茶农广泛使用的茶叶商品名称统一到一个企业的品牌里,难度的确很大。竹叶青品牌的掌门人唐小军是如何重新整顿竹叶青市场,建立规范化的品牌管理?一直是我们所关心的。

唐小军介绍说,竹叶青已经成了有名的商品,拥有了一定的市场,这也是一种优势,当竹叶青注册成功为商标后,企业想到的是如何收复市场的失地,作为正牌的竹叶青,以怎样的有别于茶农的产品质量定位产品,设计系列包装,建设竹叶青的企业文化,是他首先想到的,所以公司改制后,他不是急于去开发什么市场,而是对公司的发展前景以及营销策略进行了系列规划,请专门的品牌设计策划公司做方案,重新定位产品,建立从茶园到加工储存包装、物流等新的生产管理体系。从日本引进了全自动用于提香和干燥的精制设备,建设了近5000立方米的名茶保鲜库,通过引进高科技制茶设备来达到名优茶的工业化生产,并以全新的营销理念,设计竹叶青品牌包装,加强广告宣传,使“竹叶青”品牌脱颖而出。以包装茶形式来占领市场,唐小军避轻就重,先放弃茶农自产自销的竹叶青散装茶市场,他选准一个目标规范小包装市场。对市场通路中假冒竹叶青包装的品牌的行为决不手软,品质的观念,新颖的包装,广告宣传以及服务,为竹叶青的品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平常心、竹叶青”这个广告词已经在茶界广为流传。

“竹叶青”三个字,人们想到的是一个形象完整的企业,不光光是一种产品。竹叶青公司的发展速度是跳跃式的,起步的时候,只有千万元的销售,第二年就有了三千万元的销售,第三年就到了5000万元。十多年后,竹叶青以单个商品茶近亿元的销售额成为中国茶叶生产企业的佼佼者,“竹叶青”不仅是四川的第一品牌,更是全国茶叶的著名品牌。新建成的峨眉山竹叶青生态茗园,借助峨眉山的旅游优势,切入休闲观光品茗购茶的新的茶文化业态,竹叶青,无疑是茶界品牌运作较为成功的样板企业。

竹叶青的经验:

1、成功的产品定位,在传统竹叶青的加工生产上,引入新的工艺设备技术,提升了传统竹叶青的产品质量。

2、成功的营销策划,思路决定方向,方向决定目标。好的营销策划,可以直取目标,避免摸索市场而可能走的弯路。著名品牌设计专家的方案,可以使企业一步到位地站着可以竞争或合作的目标企业面前,以高起点介入市场运作。

3、适时广告宣传。

4、找准市场定位,建立营销通路。

5、峨眉山竹叶青生态茗园,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产业,使竹叶青品牌上一个新的台阶,文化推进了产业。

竹叶青的“品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茶叶产业化发展思路,已成为一种成功的模式。新成立的四川嘉竹茶叶有限公司和四川另一家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四川叙府茶业有限公司走的都是与竹叶青相近相仿的产业化之路。

叙府茶业,自2000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后,以科技研发产品,先后开发了叙府龙芽、凤叶、春芽、毛峰、春露、炒青等等6个叙府系列产品,选择叙府为品牌,靠品牌来拓展市场,以基地来确保产品质量,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建立了近20万亩的无公害茶园基地,带动6万多农户,2004年拥有总资产1.7636

亿元,实现产值1.2060亿,2005年10月在宜兵建成占地4800亩的茶叶科技园区。

三、北京茶叶市场概况

北京是目前中国茶叶内销市场最有前景的一个区域,北京不仅有着1400万居民人口,而且是联系全国及世界的旅游城市,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北京茶叶消费值约20个亿,有茶叶经营商户8000多家,主要分布在马连道、亚运村茶叶市场,福丽特茶场、各大商场和超市。天福茗茶、张一元茶庄,吴裕泰茶庄,元长厚茶店等是北京市场中具有一定规模的零售连锁企业,占据北京城区的主要终端通路。

在北京去那儿买茶?一是去马连道等茶叶市场,二是到上述企业的连锁门市,三是去大型商场和超市的茶叶专柜,四是茶艺馆里买茶,五其他产地开设的零星门店。在连锁茶店中,北京的市民比较信赖张一元、吴裕泰等老字号茶庄,以致于在近10年内张一元、吴裕泰在没有强大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京华茶叶的收购及退出无疑给了他们一个极好的机会)迅速完成了连锁和扩张。目前张一元已拥有80多家连锁茶庄,吴裕泰拥有100多家连锁茶庄,张一元在2004年实现销售

2.1亿,吴裕泰实现销售1.7亿元。

北京茶市的销费结构:(哪些人买茶?)

市场消费:5年前,北京市民的花茶消费在80%-茶叶市场调查的报告范文之间,如今花茶的比重已下降到60%。部分消费群体已转向绿茶、乌龙茶及其他茶。有资料显示,北京市民消费的层次为:花茶30元-60元/斤,礼品茶为90-160元/斤之间,名优绿茶的定位在120-150元/斤之间。

礼品茶消费对象为北京市的企事业单位和团体、驻京机构、游客等,在茶文化的作用下北京市民也逐渐流行选择名优茶作为礼品。单位的购买力较强,趋向中高档。

劳保用茶及办公室用茶,企业发放劳保茶一般选用50元/斤左右的花茶,办公用茶已转向绿茶,一般在100元/斤左右。

北京市民消费的茶,一般习惯于称散茶再包装,或简易纸袋包装,礼品茶流行礼盒包装。马连道有近1000多家门店,平时做着等客上门的生意,而春茶上市或节假日的礼品茶是各商家获得利润的主要来源,他们靠平时积累的回头客和利用各种关系建立起的企事业的团购作为目标客户,所以马连道的生意不在马连道的街上。

来自浙江武义的北京更香茶叶有限公司是马连道众多茶商中做得最好的一家,“更香茶叶”品牌作为新崛起的北京名牌产品,成了马连道的一道风景,俞学文夫妇靠卖包装起步,后又抢市场先机主推“有机茶”概念,大胆投入资金宣传“更香茶叶”品牌,通过连锁店,完成了规模的扩张,目前销售收入已达亿元,在北京及周边地区已拥45家连锁店,在马连道开设超大规模近1000平米的大卖场和较大规模的茶艺餐馆。

在北京拥有50多家连锁店的北京天福是成功的,北京地区一直是天福的主要赢利市场,如果说,天福的成功是它巨无霸连锁业的品牌效益的必然,那么张一元和吴裕泰的成功靠的则是百年老店老字号的信誉,尽管这两家企业并非是真正意议上的百年不衰的老字号,文革时期的改名,构成了历史上的断层,他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才恢复老字号,他们是靠挖掘老字号的文化,拿文化的想象力修补了老字号的形象与声誉。北京的老百姓就是可爱,他们相信政府相信党,相信老字号,相信国营企业,相信著名品牌,相信来自媒体的任何宣传,信誉与美誉是敲开北京市场大门的金钥匙。更香的成功,是极时抓住了健康、安全的新的消费理念,演绎了“有机茶——绿色茶、安全茶”的概念,抓住了现代都市人们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消费心理,加上适度的广告宣传,使更香茶叶具有了美誉度,早期北京老百姓买更香茶叶,是因为它有机,是因为媒体有过宣传。

四、上海市场考察情况

2006年新年伊始,我们赴上海进行了市场考察,走访了上海大不同天山茶城的部分经营户,并约见了上海百联集团上海奥特莱斯品牌直销广场有限公司的负责人。

上海是茶叶消费发展最快的一个城市。10年前,上海地区人均消费茶叶为200克,目前已上升为1000克左右,远远高于全国水平300克,得益于上海有关方面连续12年举办上海茶文化节之持久的茶文化宣传,同时上海十分注重少儿茶艺培训,多数小学设立少儿茶艺培训课程,带动了上海年轻家庭茶叶消费,上海可以说是品茗之风盛行的一个城市,目前全市约有6000多家茶店,有茶馆茶楼、茶坊3000余家(有说4500家的)。在上海形成规模销售的是上海大不同大统路茶叶市场,大不同天山茶城和九星茶场,零售连锁企业除天福外,有汪满田(安徽)、黄山茶叶店、零售的巨舰店是第一食品商厦第一食品茶叶公司,在上海专业茶叶市场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品牌店,“上海去哪里买茶叶”?很多人想到的是天山茶城,九星茶城等茶叶市场,因为上海还没有像北京那样叫得很响的老字号茶庄和品牌店,上海的老字号汪裕泰、上海浙江茶叶店等没有随上海市场的发展完成扩张。

上海是许多地方品牌和茶叶企业瞄准的市场,我省的安吉白茶、开化龙项、大佛龙井以及绿剑茶等,无不以上海市场作为品牌着陆点,并取得了成功。上海市场

60%是绿茶市场,龙井茶销售处于前矛,上海普遍市民看好60-180元的中档茶,高档礼品茶,因外资企业、白领、中青年高收入者较多具有不小的市场。上海是一个理性消费的城市,质量及茶品个性和价格是选择的主要因素。

一年一度的上海茶文节,是各产地茶叶品牌宣传自已,拓展市场的好时机。

2019茶叶市场调查报告范文(四)

一、摘要

中国是茶叶有发源地,茶区分布广、资源丰富,茶叶种类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在国内,茶类消费者为中老年人居多,但年轻人占据的比例也逐渐加大,说明茶在年轻人的消费中有了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茶叶出口主要有六大国际市场,分别是摩洛哥、日本、美国、欧盟、俄罗斯、中东地区。由于国际市场质量门槛越来越高等原因,中国茶叶市场发展受到了阻碍,但从总体来看,我国茶叶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虽然面临许多困难,但总体向上的趋势从未改变。相信随着我国茶叶种植、生产水平的迅速提高,产品安全体系日趋完善,我国茶叶的优势会越来越显现,世界各国对我茶叶的消费会逐步增加。

二、调研的背景和目的

1、调研背景

商品经济的日益的发展,我国的外贸份额越来越大,其中不可或缺的传统的商品茶叶市场也相当的活跃。

2、调研目的

更好的研究我国的茶叶市场,以点看面了解中国的市场行情,

三、调研采取的步骤和方法

一)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国茶叶的品种及其分类

二)对国内市场进行调研,获取国内消费者对茶叶的需求情况和市场主要卖点。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获得:

1、通过上网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国内茶叶市场行情,获取相关数据。

2、通过查阅有关书籍、报刊,详细了解情况

3、走访一些茶叶销售店,询问一些社区的消费者

4、学校学生的意见和想法

三)详细了解我国茶叶的出口现状及出口目标市场,主要渠道:

1、通过互联网了解我国茶叶的主要出口国对象及其出口特征

2、根据其出口特点制定营销方案

四、调研情况介绍

一)中国茶叶概述

1、茶叶分类

我国茶叶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基本茶类,一种是加工茶类。其中基本茶类又可分为六类:绿茶、青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加工茶类可分为花茶、果茶、紧压茶、保健茶等。

1)

绿茶

以制作方法不同可分为:

a、炒青绿茶:眉茶、珠茶、细嫩炒青;

b、烘青绿茶:普通烘青、细嫩烘青;

c、晒青绿茶:滇青、川青、陕青、黔青、桂青;

d、蒸青:煎青、玉露;

2)青茶(乌龙茶)

以制作方法不同可分为:

a、闽北乌龙茶:武夷岩茶、闽北水仙、乌龙。

b、闽南乌龙:铁观音、永春佛手、闽南水仙、黄金桂、闽南包种。

c、广东乌龙:凤凰水仙、包种、铁观音、乌龙。

d、台湾乌龙茶:木栅铁观音、文山包种茶、洞顶乌龙茶、白毫乌龙、竹山乌隆、梅山乌龙。

3)红茶

以制作方法不同可分为:

a、小种红茶:星村小种、正山小种、人工小种、烟小种。

b、工夫红茶:滇红、祁红、川红、宜红,闽红。

c、红碎茶:

叶茶、碎茶、片茶、末茶。

4)白茶

制作方法不同可分为:

a、白牙茶:银针白豪,

b、白牡丹。

5)黄茶

以制作方法不同可分为:

a、黄牙茶:银针

b、黄小茶:毛尖

c、黄大茶:大叶青

6)黑茶

以制作方法不同分为:

a、湖南黑茶:黑砖茶、黑毛茶。

b、湖北黑茶:面茶、里茶。

c、四川黑茶:四川边茶、康砖、金尖。

d、滇桂黑茶:云南普洱茶、六堡茶、白牛茶。

二)茶叶的市场

1、茶叶市场的特点

通过市场的调查发现我国的茶叶市场有很大的漏洞缺陷,走访的一些茶叶经销商透露说先进茶叶种类相当的多,而且很多都是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价格也是经常地变动。

1)

茶叶种类多样

中国是茶叶有发源地,茶区分布广、资源丰富,茶叶种类之多堪称世界之最。现有红茶、绿茶、青茶、黄茶、黑茶、白茶六大茶类之分;具体到某种茶叶又有细分,如红茶有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绿茶有烘青、炒青、蒸青等;就质量特征而言,同类茶叶也有名优茶、大宗茶的区别。并且,各地的区域环境、气候、茶树品种、栽培方式、制茶工艺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如工夫红茶的滇红与祁红的质量差别、闽南(北)乌龙茶与台湾乌龙茶的质量差异等。

2)

茶叶价格波动大

由于我国茶叶种类、质量的差异性,茶叶质量缺乏国家标准来统一规范,高品茶的质量级别较为混乱,售价较为模糊。面向渠道经销商的出厂价、批发价尚能保持相对稳定,而面对消费者的零售价,往往随意订价、茶价畸高或是价质不符,消费者无从判断商品茶的真正价值及真实价位。

3)

茶叶品牌杂乱

目前,商品茶价格缺乏诚信,茶叶品牌过少,消费者对商品茶的质量和价格,往往是无所适从、一头雾水,无法判断产品的真伪、优劣和真实价位。由于茶叶企业经营规模小、品牌意识淡薄,知识产权方面投入不足,导致茶叶市场运营不规范、质量不稳定,消费者购买力受阻,从而制约了茶叶市场的深度拓展。

4)茶叶的升值空间大

包装茶增值空间大、盈利性强。品牌包装茶的开发商机,为茶叶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茶叶作为快速消费品面对着多还元化市场,市场的定位与细分要求茶叶包装应符合现代消费理念的变化,从包装材质、外形、装饰、规格及包装需求的系列化包装机。茶叶包装应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同时,重视与国际包装惯例接轨,

2、茶叶市场消费对象情况分析

1)茶叶消费者年龄结构分析

经调查发现,茶叶的消费年龄结构主要是在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阶段,是茶叶的主流消费者,与此同时我们发现15-25岁的年轻消费者也占据了比较重的比率。

2)茶叶消费群体特征

经调查发现,茶叶的消费群体主要是集中1000-XX收入阶段的消费者。(此资料是阅读书籍得知的)

3)茶叶消费者消费习惯调查

调查发现,茶叶倍受人们的推崇,喜欢饮茶的消费者占到76%

的比重,人们对茶叶喜爱有加。

4)消费者对茶叶产品价格认同情况调查分析

调查发现,消费者购买茶叶的价位约为200-400,而400元以上的中高档茶叶也占一部分很大比重。这说明市场正引导茶叶市场向中高档茶发展。

5)茶叶消费者饮用频率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一半以上消费者几乎每日饮茶,茶叶成为日常生活的休闲方式,饮茶更成为大部分人们每日必修。

6)消费者茶叶功能关注度调查分析

个人喜好占最大比重47%,其次送礼茶、礼品茶也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发展起来。

7)茶叶消费的区域差异调查分析

大部分的茶叶小群体分布在广东江浙等沿海一带,受其气候天气的影响以及一些历史文化背景的熏陶。

三)中国茶叶出口现状

目前茶叶年产量超过百万吨的国家主要有印度、中国、斯里兰卡等。世界茶叶三大出口国是印度、中国和斯里兰卡,主要进口国为俄罗斯、英国、美国、巴基斯坦等。

XX年,我国取消茶叶出口配额。同年5月,日本实施新的

“肯定列表制度”。XX年1月欧盟了新的食品中农药残留标准,新标准涉及范围广泛。其中有些标准是针对我国农药的使用情况而做出的调整。据统计,我国茶叶出口品种以绿茶为主,绿茶出口量占整个世界绿茶贸易量的90%左右,分析显示我国的绿茶影响着国际绿茶市场价格。自XX年起,我国绿茶出口总量占出口茶叶总量的最低达60.9%,最高达77.5%。全世界茶叶销售总量中,红茶占多数,绿茶次之。俄罗斯进口茶叶总量的90%均是红茶,中国红茶对俄罗斯的出口表现不佳。

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笼罩下,XX年我国茶叶出口逆势上扬,据海关统计,XX年我茶叶出口量30.3万吨大关,首次突破30亿大关,同比增长2%,一举打破了近5年来始终在28-30万吨之间徘徊不前的局面;出口金额7.05亿美元,突破7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3.3%,实现了全国茶人期盼已久的历史性双突破,总量和金额连续6年创历史新高。

五、分析问题及建议

我国茶叶出口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茶产业出口主要问题是:

1.随着茶叶出口经营权和出口配额的逐步放开,茶叶出口企业逐步增多且优劣混杂,少数企业为追逐眼前利益在出口中低价竞销、以次充好,不但严重扰乱了国内经营秩序,使得茶叶出口价格整体下滑,茶叶出口全行业利润水平难以保证,更为严重的是损害了我国茶叶在海外市场的口碑。

2.茶树种植农户平均每户仅有茶园1亩左右,种植水平低,良种普及率比起其他主要产茶国低很多。全国仅加工茶叶的茶厂达六、七万家,平均每个茶厂年加工茶叶仅10余吨,一些小型加工企业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下,原料安全难以保证。

3.国内外检验标准不统一,科研人才队伍、科技投入严重不足,茶业发展的支持体系不健全。茶叶生产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

4.由于茶叶出口企业走上市场经济道路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我国目前尚缺乏真正意义的茶叶行业龙头企业和全球知名品牌。我国主要茶叶出口企业目前已发展出不少自有品牌,骆驼牌还曾荣获商务部颁发的优秀出口品牌奖,但由于当前茶叶出口企业规模与世界知名企业相比仍然偏小且缺乏国外市场分销渠道,目前还难以凭借自有品牌占领国际市场,企业多以定牌生产等方式为外商供货。我国要发展成世界茶叶强国,离不开行业中龙头企业的带领,也离不开龙头企业带动下的品牌战略。中国茶叶出口发展到现阶段,如单纯依靠茶叶企业自身发展,想完成以上目标需要经过漫长的培育阶段。要想在最短时间内培养出自己的龙头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则需要政府和行业对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帮助他们走出整合行业资源的第一步。

六、小结

一)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总体来看,我国茶叶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虽然面临许多困难,但总体向上的趋势从未改变。

1、避免少数企业的劣质茶叶损害行业形象。

2、大肆的宣传中国的茶文化史,通过政府间的交流传播中国茶的千年文化;

3、加强与主要消费国行业组织的联系,沟通行业信息,帮助中国企业了解海外市场最新趋势;

4、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开拓市场;

5、为培养中国茶叶核心企业竞争力,全面提升中国茶叶行业地位和质量声誉,打造中国茶叶行业的新形象,茶叶分会已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中国茶叶出口行业集体标识。

6、为尽快消除海外市场对我国茶叶的错误认识,我们呼吁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茶叶企业共同对我国茶叶形象进行大规模宣传,包括在主销市场召开新闻会、行业推介会、中国茶叶品评会、免费品尝活动及宣传资料发放,打造我国茶叶整体形象。

二)茶叶营销策略

1、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的定位及宣传推广:茶叶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产品质量特性及市场营销需求,进行科学、明晰的品牌定位,保持品牌形象的稳定性、连续性和成长性。茶叶企业的广告宣传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加强社会协作、分销渠道、市场终端等途径的品牌展示;并通过广播电视、平面媒体(报刊)、户外广告、互联网及茶博会和茶叶节等途经,针对性地宣传推广茶叶品牌。

2、产品开发

茶叶企业的经营定位,决定了产品开发及产品线的规划设计与走向。目前,许多茶叶企业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名优茶与大宗茶、内销茶与外销茶等经营进于细化,到XX年我国规范管理的公司大都将获得自营进出口权,一体化的国际市场将对茶叶产品的开发定位和策略提出更高的要求。茶叶市场的高端产品(名茶)的开发有利于品牌塑造,中低端产品(优质茶、大宗茶)则是提高市场份额和盈利之源。茶叶企业可根据货源供应、经营规模、市场需求等因素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商品茶经营档位不高偏废,可以各有侧重,经营范围也不宜过广,避免经营品类过多过滥,以及产品特色和诉求点不明晰。并可根据快速消费品的营销特点,加强市场调研和产品研发的力度,保持茶叶产品线和创新现延伸,从原料、加工工艺与设备、包装等方面人手不断推出新品,以满足细分市场的消费需求。

3、商品茶价格的调整

价格因素直接影响到商品茶的市场竞争力、市场份额与经济效益。高端途径及消费群相对固定,礼品馈赠比例很大,价格弹性小,从而订价较高,以保持名茶的珍贵形象。中低端产品(大宗茶)属于大众消费品,价格弹性大,应坚持薄利多销、走量为主的订价原则,追求批量化的规模效益。

加强销售渠道及终端的价格管理与监督,实施商品茶批发、零售的指导价,鼓励、引导经销商遵循行业价格规则。避免售价畸高而损害消费者利益及出货量减少,或者是低价批零、跨区冲货而引起的价格混乱、品牌形象受损。确立商品茶良好的价格稳定与互利,从容应对原料收购、产品销售中的价格战。

4、市场促销

市场促销包括渠道促销和消费促销两个层面,渠道促销主要有提高铺货率、销售费用率、返利率、销售资源分配比例,提供渠道及终端形象设计与宣传支持等。茶叶市场促销以消费促销为主,首先要加强区域市场、目标消费群的调研分析及信息反馈,深入分析消费者层次、茶叶消费程度、成长潜力、消费传统或倾向。根据市场调研结论,结合产品特点和市场竞钕需要,针对性地确定促销推广方案。

2019茶叶市场调查报告范文(五)

一.茶叶行业的现状

中国是茶叶原产地和第一生产、消费大国,有上千年的饮茶历史,茶叶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现在的国内茶叶市场看似波澜不惊,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众多茶叶企业亟待破茧而出。

国内茶叶市场问题

目前我国茶叶市场整体需求趋于饱和,消费增长速度低于茶叶生产能力的扩张速度,呈现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上历史积淀的影响,我国的茶叶市场呈现如下特点:

1.多:茶叶种类多,行业企业多。

由于历史、地理原因,我国茶叶种类众多,大约有上千种茶叶,仅名茶就有两百种左右,而每一种茶叶因采摘时节、产地不同又可分出众多子类。

与茶叶种类多相对应的就是我国从事茶叶种植、加工的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大约8000万茶农、7万家茶企。

2.乱:管理无序,标准缺失。

产品种类和行业企业众多本就容易形成混乱的市场局面,而行业管理不健全和产品标准的不易操作更导致了茶叶行业出现比较混乱的局面。

近年来,各地大建茶叶城、茶叶批发市场,甚至一个城市建有多个批发市场,超出了市场的需要,结果导致市场内商户的销量和利润越来越薄。而且批发市场由个体商户组成,自身所普遍存在的散、乱、杂和不易监管等特点,很容易发生漫天要价的情况。管理的松懈也导致食品行业普遍推行的QS认证在茶叶行业得不到有效执行。

我国现行茶叶品质标准中,关于茶叶的感官品质都采用定性语言描述,消费者难以理解和应用,致使标准在交易定价中很难发挥作用,形成实施上的标准缺失情况。普通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往往难辨良莠,听任一些不良茶商的信口胡言,以次充好,长此以往也会抑制消费者需求。

此外,行业内还存在假冒伪劣、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也严重影响了行业形象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3.弱:企业实力弱,品牌意识弱。

我国茶叶企业数量虽多,但多数都非常弱小,规模上亿的企业屈指可数,而且没有能够主导行业发展的企业。2008年,7万家茶企共实现茶叶总产值300亿元人民币,而同年仅联合利华立顿一家茶加工企业年产值即达到23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茶叶产值的2/3强。

我国多数企业还处于小规模、分散经营的阶段,采用传统粗放经营模式,通过分布在各地的同乡和批发商销售。产品也主要依靠散装形式销售,茶企普遍缺乏品牌意识。目前我国有7万家茶厂,注册了自己品牌名称的还不到1000家。

二.茶叶行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茶业依靠政策、投入和科技进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中国茶园种植面积和茶产量继续居世界第一,茶叶出口居世界第三。茶叶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提高中国茶产业的水平和竞争力、增加茶农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中国茶园种植面积达到160万公顷,茶产量124万吨,占世界总量的1/3。2008年中国茶叶出口29.7万吨,出口金额6.82亿美元,仅次于肯尼亚和斯里兰卡。

2009年,受良好社会环境的带动,中国茶业又一次站上新的历史高点——全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茶叶种植面积186万公顷,产量135万吨,产值超过430亿元。茶叶出口量突破30.3万吨,金额7.05亿美元,均价基本持平微增。

未来我国茶产业的增长潜力巨大,因为国内外市场需求稳定增长。从国内来看,喝茶已成为多数中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茶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饮品和精神饮品,而且随着人们健康消费观念的普及,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和追求。从国际需求来看,我国茶出口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茶叶从中国走向世界,早已成为世界饮料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品种。世界茶叶市场竞争也日益尖锐,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主要茶叶生产消费国都不断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有绿茶、红茶等六大茶类,二十个产茶省,八千万茶农,是名副其实的产茶大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茶业依靠政策、投入和科技进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中国茶园种植面积和茶产量继续居世界第一,茶叶出口居世界第三。茶叶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提高中国茶产业的水平和竞争力、增加茶农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中国茶园种植面积达到160万公顷,茶产量124万吨,占世界总量的1/3。2008年中国茶叶出口29.7万吨,出口金额6.82亿美元,仅次于肯尼亚和斯里兰卡。

2009年,受良好社会环境的带动,中国茶业又一次站上新的历史高点——全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茶叶种植面积186万公顷,产量135万吨,产值超过430亿元。茶叶出口量突破30.3万吨,金额7.05亿美元,均价基本持平微增。

未来我国茶产业的增长潜力巨大,因为国内外市场需求稳定增长。从国内来看,喝茶已成为多数中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茶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饮品和精神饮品,而且随着人们健康消费观念的普及,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和追求。从国际需求来看,我国茶出口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三.茶叶的种类

茶叶根据制作方法不同和品质上的差异,分为绿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红茶六大类.

绿茶: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安吉白茶,顾诸紫笋,太平猴魁,信阳毛尖,六安瓜片等等.

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凤凰单枞,黄金桂等等.

白茶:政和白毫银针,白牡丹等等

黄茶:君山银针,平阳黄汤等等.

黑茶:普洱茶,六堡茶等等.

红茶:祁门红茶,云南滇红等等.

.以季节分类:

①春茶----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份,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修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

②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的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等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香气多不如春茶强烈,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③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二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④冬茶----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制。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渐转冷后生长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气浓烈。

3、按其生长环境来分:

①平地茶----茶芽叶较小,叶底坚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欠光润。加工后的茶叶条索较细瘦,骨身轻,香气低,滋味淡。

②高山茶----由于环境适合茶树喜温、喜湿、耐阴的习性。故有高山出好茶的说法。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造成了高山环境的独特特点,从气温、降雨量、湿度、土壤到山上生长的树木,这些环境对茶树以及茶芽的生长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高山茶芽叶肥硕,颜色绿,茸毛多。加工后之茶叶,条索紧结,肥硕。白毫显露,香气浓郁且耐冲泡。

四,茶叶的功效

绿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

如:西湖龙井有生津止渴、提神益思、消食化腻、消炎解毒之功效。

庐山云雾、六安瓜片可以帮助消化,杀菌解毒,具有防止肠胃感染,增加抗坏血病等功能。

雨花茶色、香、味、形俱佳。冲泡后,茶色碧绿而清澈,回味甘甜,有止渴清神、消食利尿、治喘、祛痰、除烦去腻等功效。

红茶的特点是红叶红汤,是经过发酵后形成的品质特征,干叶色泽乌润,滋味醇和甘浓,汤色红亮鲜明。红茶有“工夫红茶”、“红碎茶”、“小种红茶”三种,著名的红茶有“祁红”、“宁红”、“滇红”等。高档祁红外形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冲泡后茶汤红浓,香气清新芬芳馥郁持久,有明显的甜香,有时带有玫瑰花香。祁红的这种特有的香味,被国外不少消费者称之为“祁门香”。祁红在国际市场上被称之为“高档红茶”,特别是在英国伦敦市场上,祁红被列为茶中“英豪”,每当祁红新茶上市,人人争相竞购,他们认为“在中国的茶香里,发现了春天的芬”。

祁红茶宜于清饮,但也适于加奶加糖调和饮用。祁红在英国受到了皇家贵族的宠爱,赞美祁红是“群芳之最”。

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的浓鲜味,有绿茶的清芬香,并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

文山包种茶含有丰富的营养

保健成分,可强心利尿,消除疲劳,有消除血脂肪,防止血管硬化的妙效。

安溪铁观音:属乌龙茶之极品,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尧阳乡。饮之具有清心明目,防止动脉硬化,,降脂减肥之功效。

福建省福鼎县盛产白牡丹茶,其性清凉,有退热降火之功效。

福建省东北部政和县盛产白毫银针,其性寒有解毒退热降火之功效,被视为治疗麻疹的良药。

普洱茶具有降血脂、减肥、助消化、醒酒、解毒等诸多功效。人们在吃过酒肉后,常泡一杯普洱茶,以助消化和醒酒提神,普洱茶流行于许多国家和湾澳地区,被称为美容茶、减肥茶和益寿茶。

五,如何让进入茶叶行业

一、合理的选址

商业经营最注重的是“地气”“人气”,这并非迷信,“地气”主要是看这个地方有没有商业氛围,这种商业氛围对我们所经营的商品合不合适,“人气”主要是指我们经营的地方有没有顾客流这些顾客是否有购买我们商品的心理动机。

二、茶店装饰

茶叶店的装饰主要是突出茶叶经营的特点,使顾客产生一种和谐美的心理,茶叶店装饰分为外装饰域内装饰,外装饰主要能吸引顾客进店浏览,内装饰主要是能激起顾客的购买动机。

三、丰富的茶叶知识

作为一个茶叶经营者,首先需要的是掌握丰富的茶叶知识,简单的茶叶栽培知识,茶叶的产地、茶叶的种类、茶叶的加工,各种茶生长在什末地方?地方名茶的来历,茶叶质量的鉴别,茶叶价格的变动,茶艺、茶道、茶文化以及与茶有关的茶具知识等。同时,不断了解市场的要求,掌握茶叶消费的变化,更新经营观念,预测茶叶消费的变化趋势。

四、严把质量关

商品质量是决定一个商店经营好坏的重要因素,茶叶尤其如此,故此在进茶时,千万不能讲人情,一定要严把质量关,看外形、闻香度、测水分、开汤、品滋味、看叶底、评价格,一丝不苟,如若有条件的可以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如若自己把握不定,可以向一些专职技术人员请教,同时要求供货商有三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商品检验合格证)进包装茶要了解对方有没有分装厂,且手续是否完备(分装资格、商品条码、产地、出厂日期、保质期),并且拆开一两盒(袋)看看品质是否相符,千万不能图省事,图便宜,轻易相信人,最好选择有规模、有实力、有无形资产的供货商。

五、进货的科学性

茶叶的季节性特别强,储存极为严格,种类繁多,这就要求经营者在进货时要有清楚灵活的头脑,千万不要图省事一下进许多货,一定要根据你经营规模的大小,上年度的销售量,了解市场动态,预测当年的销售情况,适当进货,对于高档名优茶更要谨慎从事,不要图高利润一下进许多,采取卖多少进多少,少进勤进,否则你辛苦一年,积压一大批茶叶,陈茶的贬值确实令人寒心,新进茶叶行业的经营者更要小心从事,多问一些行家,多跑几趟路,因为,你更赔不起。

作为零售商对批发商、厂家要建立信息档案,以便缺货时及时联系,这样就避免了缺货与积压的矛盾。

六、品种要齐全

消费者对茶叶的要求五花八门,作为经营者一定要适应市场需求,尽量达到品种齐全,确定自己经营的主品种外,不能拒绝其他品种,不要自我封闭,应该有宽容的胸怀,接纳新品种,有些冷门货可以少进一点,留下供货者的通讯地址,以备急用。

茶叶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和艺术品,顾客对其口感、滋味、内质、品位要一个相当的时间接受和评定过程,这样,就要求经营者要有耐心,不要开张几个月或一年挣不到钱就不相干了,要不断的进行宣传,同时针对顾客的要求不断改善,虽然开个茶叶店没有八年抗战那样“论持久战”,但也须两三年功夫不可,这也许是许多茶叶经营难以走出的误区。

销售茶叶工作总结范文7

出口市场选择

世界五大茶叶进口国是英国、俄罗斯、巴基斯坦、美国和埃及,进口量占世界总进口量的60%左右。其中,俄罗斯和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地理位置较近,营运成本较低。由于巴基斯坦国内政治不稳定,增加了出口风险。而H公司对俄罗斯市场相对熟悉,且有一定的业务来往。根据市场吸引力和风险的综合考虑,H茶叶公司选择俄罗斯作为重点出口市场。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H公司斥资200万美元用于开拓俄罗斯市场。依据产品要素密集度的考虑,我国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因此H茶叶公司选择采用直接出口的进入模式,即设立出口部,向俄罗斯中间商出口产品,由中间商在俄罗斯市场上进行产品经销或代销。直接出口虽需支付更多的费用,要设立专门的贸易部门,但可以直接进入国外市场取得跨国经营经验,并可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当下,茶叶已成为俄罗斯人最喜爱的家庭饮品,其全国有98%的人爱喝茶。若按照人口来核算茶叶饮用量,俄名列世界前5位。据统计,俄罗斯茶叶年消费量已经达到15万~16万吨,人均消费超过1公斤。红茶是俄罗斯人的主要茶品种,销量大、市场较稳定,绿茶是后起之秀,极具潜力。

俄罗斯本国不生产茶,需依赖进口。目前其市场上的进口茶叶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国外公司经过包装调整后继续使用自己的品牌,如英国公司的LIPTON茶和AHMAD茶、斯里兰卡公司的DILMAHAWS和HY-LEYS茶等;另一类是俄罗斯公司用外国茶叶原料,自己开发的茶叶品牌,最有代表性的是“五月”茶。莫斯科是全俄茶叶贸易的批发中心,远东海参崴及哈巴罗夫斯克的经销商也要到莫斯科进货。

经过市场调研,找到自己的目标定位以后,茶企还要关注茶叶的包装设计。茶叶的包装既要将东方文化融入其中,又要具备能被消费者接受的美感,并进行系列化的开发。比如英国、斯里兰卡公司的茶叶系列,以及俄罗斯五月茶公司推出的“五月”茶系列产品等,都值得我国茶企借鉴。“五月”茶吸取世界茶叶之所长,分别选用中国、印度、斯里兰卡等国茶叶原料,在包装设计上有这些国家的文化标志。例如,中国茶印有黄色的龙、“茉莉花”字样;印度茶印有大象;斯里兰卡茶印有皇冠。

通过分析,H茶叶公司确定了差异营销策略,同时在营销组合上进行创新,比如采用易拉罐和瓶装茶饮,为适合办公消费每袋2克装,以获取比较优势,增强竞争力。

产品策略

俄罗斯人饮红茶时,多崇尚牛奶红茶和柠檬红茶,即以红茶为主料,用沸水在壶中冲泡或烹煮,再与糖、牛奶,或糖、柠檬为伍。也有相当一部分俄罗斯人喜欢清饮红茶。针对这种饮茶习俗,以及公司本身的产品结构,H茶叶公司在俄罗斯市场主打茶产品为“凤咀牌”红茶系列,兼以实施品牌多样化路线。H公司推出了“凤咀牌”柠檬红茶、牛奶红茶等特色产品,不仅拓宽了产品线,而且领先于竞争对手获得了市场份额。

H茶叶公司又以“文化”为口号,推出“凤咀礼品茶”系列。对于出口产品来说,除了质量可靠以外,浓郁的中华茶文化底蕴对于外国消费者的购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作为有着几千年茶文化的中国,以“文化”为出发点、充满中国特色的礼品茶,很容易得到俄罗斯人的认可。

在包装方面,H公司的“凤咀牌”是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经济效益可观,容易被仿制,因此要突出茶叶的文化底蕴,体现湖南的人文特色。可印制充满湖南浓郁民族地方风情的图片,介绍茶叶的渊源、习俗、趣味的文字,并夹带某些特有的信物,使外国消费者更易接受。若以健康为主题的茶叶系列,包装就需要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以绿色为底色,强调产地的高山峻岭、雾霭环绕、峰峦叠翠,让人感受到此产品来自于无污染的地方,吸取天地精华而成。若作为礼品赠送的系列茶叶包装,就要很好地表达人们的美好的愿望和祝福,比如用俄罗斯的“套娃”图案来表现。

渠道策略

H公司在初期实行直接出口,产品交由商处理。但随着对市场的把握和对当地文化的熟悉,应建立起自己的渠道网络。得渠道者得天下,掌握渠道对于公司而言至关重要。

虽然H茶叶公司在国内的销售网络已比较成熟和完善,但对于外销产品,H茶叶公司面对的是远比国内市场复杂的国际目标市场。不同的目标市场有不同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可建立灵活的销售渠道。

大众消费渠道

百货商场、大型超市、食品零售店是各国传统的购物场所,也是茶叶营销的第一条渠道。对于面向大众消费的、以中低档产品为主的品牌,宜采取这种销售方式。在茶叶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且销售的茶叶以普通的饮品为定位方式的国家,采取这种渠道比较快捷。在这种渠道里,H茶叶公司宜多采用柜台销售或自选销售的方式,前期投入较少,公司的渠道管理下放到各个商场。

专卖店

茶叶连锁专卖模式已成为当今品牌茶叶销售的一种主要趋势。H茶叶公司力主推出的凤咀牌茶叶可以采取这种方式,对扩大品牌知名度和提升品牌形象都有好处。凤咀牌这个品种茶叶中,以“健康”为口号的系列茶产品,可以保健的名义开办专门的专卖店。对于礼品系列的产品,在专卖店里销售会增大产品的隐形价值,而且产品价格也有上调空间。

加盟经营

加盟经营这种方式可使得茶叶企业利用外来资金拓展市场,避免资金风险,而且通过选择熟悉海外目标市场的本地加盟商,可以减少公司进入海外市场的阻力。同时,加盟经营的统一化管理方式,可提高公司产品的认知度。茶企不但要发展加盟商,还要为加盟商提供长期的后续服务。茶企要特别注意与加盟商的沟通和交流,否则会造成对产品整体形象定位的不利影响。

拍卖市场

茶叶拍卖市场是茶叶全球流通的命脉,当前茶叶拍卖是国际茶叶市场上最主要的交易方式。近30年来,70%的茶叶是通过拍卖市场成交的。H茶叶公司派专门人员进行拍卖市场的管理,以获取拍卖市场的信息。积极参与到国际市场的拍卖活动中,不仅增加了H公司的销售量,而且提高了H茶叶公司的知名度。

除上这些渠道之外,H茶叶公司可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导向的观念,针对重点市场、重点客户,优化客源结构,建立大客户开发管理体系。采取洽谈会、贸易展览、电子商务等多种方式直接进入重点市场联络大客户。通过规范服务、强化信息沟通与重点大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大客户提供全面快捷的增值服务以带动订单,逐渐实现特色的主导产品,保持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巩固生存空间。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即H茶叶公司需要合理选择商品运输方式。在具体组织商品运输时,可根据茶叶商品的特征、数量、价值、市场需要的缓急情况等进行选择,主要标准应是运费省和运送快。对于俄罗斯市场而言,则主要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

销售茶叶工作总结范文8

到09年末,内销茶市场年销售额约为240-250亿元,预计远期销售总额将达到年XX亿元的规模。但国内茶叶市场一直处于一种杂乱无序的竞争状况,产区厂家受各种因素影响,基本还处于小农经济时代,规模小,成本高,技术创新能力弱;加工工艺和设备落后;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受资金、规模等因素的制约,无力打造品牌。销售市场方面,在全国范围内,没有任何一个真正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已有的一些地方品牌也具有极高的地域限制性,品种单一导致销售量到了一定规模即遭遇瓶颈,从而导致无力在更大范围扩张。个体茶庄虽然数量庞大,但是由于规模小,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价格混乱,导致严重缺损社会公信度,外资品牌如立顿等由于产品集中于袋泡茶,很难与大多国人的消费习惯相吻合,虽然有极高的品牌美誉度,但在一个有深厚饮茶传统的国度,亦很难成为市场主流。

很难想象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还有一个如此庞大且极具成长性的行业,却没有任何一家真正的名牌,也没有任何一家利益集团来投入资源打造一个知名品牌出来,张一元、吴裕泰出了北京还有几个人知道?西湖龙井、碧螺春、安溪乌龙、云南普洱大家耳熟能详,但又有谁能说出到底哪个牌子的产品才有品质保证呢?

项目主题

以现代连锁经营模式,以单一品牌整合国内名优茶叶资源,以品质为本、树信于民,确立安全茶叶的概念,抢占终端市场,打造茶叶行业的真正名牌。

项目背景和市场现状

茶叶是中国人的传统消费产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有着根深蒂固的饮茶习惯,社会生活中有着深厚的茶文化的底蕴,茶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茶叶消费国、产量第二大国。

消费心理及需要

对处于销售终端的消费者而言,茶叶市场的现状令人感觉一团乱纱,无从下手,如今买其他任何一种日用品,你都可以想出至少几个牌子的商品来购买,但是,茶叶基本上就只能跟着感觉走了,稍微有点这方面知识的消费者根据色香味形,按着价格的高低,脑子里的概念还可以搞个大概,但是,理化指标如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这些就根本无从谈起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度的要求有了极大的提高,国家也日益重视食品安全,舆论对茶叶理化指标超标、生产场所不符合卫生标准方面的报道不断,总体检测合格率只有60%强使消费者在选购茶叶时明显有疑惑心理。市场迫切需要打造出一个具有良好美誉度、公信度的强势品牌来满足公众的消费要求,无论是绿茶、花茶、乌龙、普洱,我不想成为专业人士:买茶叶,我只需要一个安全优质的品牌。

可行性论证

一.作为终端市场的占领者,借助现代农业概念、环保概念及零售概念,有助于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二.作为农业产业化项目,在行业内具有独创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也符合创新发展的路子,易于得到政策的支持。

三.通过产销直接见面、规模经营的方式,有利于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合理控制售价,在控制一部分优质资源的同时,也使生产厂家得到良好的效益,茶农增收,也使消费者能在合理的价位上放心购茶。

四.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经营一个优质的茶品牌,带动茶文化的发扬,使企业极容易取得较高的社会美誉度,从而有利于提升品牌价值。

五.通过在茶叶界首倡的特许专营、连锁加盟方式,在强势的品牌营销策略下,既可以在最大限度内控制固定资产投入成本,也可以迅速占领终端市场,取得销售的最大一块蛋糕,零售利润

六.茶行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抢先占领终端就等于抢先占有了未来的制高点

品牌理念

以质量为本,以品牌为依托,多品种单一品牌连锁特许专卖方式,打造具有长久生命力,优秀企业文化具有市场公信度和社会美誉度的中国茶叶名牌。

组织架构

总公司、生产厂家、零售终端

总公司主要负责品牌经营及维护,业务物流,质量控制,门店推广、审核、,财务核算,行政事务。品牌经营部门负责品牌、企业logo、整体风格设计维护,制定企业文化及推广,媒体联络,公共关系,广告策划,新产品推广等事务;业务部门负责产品原料基地、生产厂家选择、新产品开发物流配送等;质量控制部门负责质量验收,包装,检验、新产品研发等;门店推广审核部门负责门店的推广战略,加盟商推广、审核、开业准备、门店撤消、员工教育等,财务部门负责财务核算、成本控制等,行政部门负责日常行政事项,公司制度的建立,计算机网络维护、电子商务,法律等。

生产厂家通过合同或股份的方式加盟,根据总公司的要求供应符合相应卫生、质量标准的产品。加盟店负责产品的销售,本地推广,跟进服务等

经营原则及策略

原则:只销售自己品牌的茶叶,只销售符合相应卫生、质量标准的茶叶。

茶叶作为一种商品,既有其他商品的共性,也具有它独特的个性。全国范围内不下上百种品种,按命名的不同更不下上千种,每一种又有高中低档之分,作为单一品牌经营,需要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品种,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合适的地域、厂家,前期以不超过15?个大品种为宜,与之以入股或签约的方式加入,要求厂家必须通过qc认证,产品必须符合相应的卫生、质量标准方可出厂,以卫生标准作为绝对淘汰标准,同时在业务开展初期,总公司需要在要货量,价格方面有个严格的测算,一方面吸引合格的厂家加入,一方面控制销售风险,这也可能是前期的一个难点。!

品牌是生命线,能不能打造出一个响亮的有公信有美誉的牌子是品牌经营企业能否长盛不衰的根本。品牌的外延需要企业投入巨大的资金、人力去建设、维护,尤其在前期,需要在媒体、社会公关等方面做大的投入,才能在较短时间内打造出一个被社会知晓的品牌,投资方是否认可这个行业,是否认可这种方式,是否愿意做这方面的前期投入是能否启动这个项目的前提。!品牌的内涵是一个企业是否具有高尚的企业文化,作为茶叶行业,本身就具有其他行业难以比拟的文化优势,品牌的内涵需要每位员工时刻去自觉维护,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企业也需要自觉为员工制造一种人文关怀的氛围,时刻对社会体现出品牌的责任心,社会才会真正认可你这个牌子,而不尽尽只是知道你这个牌子,只有被大众认可,才是品牌长盛的源泉。

建立大客户档案,售后回访制度,预约送货制,名、特品预订制,有利于提高服务水平,增进客户归属感,建立稳定的客户群。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危机公关体系,与政府相关部门,质检、科研部门及大众媒体建立友好的关系,有助于企业及时掌握政策动向,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品牌及公司名称的命名尽可能争取统一,作为向全国推广的品牌,命名需排除地方色彩,体现大家风范,同时需要制定统一的logo,统一的装修风格,针对产品档次以中档以上为主打、消费层次以城市中等收入人群为主的定位,风格应不求豪华,突出传统风格又体现现代企业色彩,应给人愉悦、可信、有气质有不是高高在上的外观感觉。

门店的设置及地域布局,总公司应在消费能力较强,有饮茶传统的中心城市,建议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广州、成都、青岛、济南、大连、重庆、福州、西安、太原择五城市左右开设旗舰店,面积以200平米?以上为宜,以利于打造品牌,树立形象,方便下一步的推广。在强势广告推动下,在中心城市以区为界,次中心城市及市场需求较大的地级市,百强县做加盟推广,在达到一个稳定的门店数量及销售之后,再向下一级推广。首批门店选址应以商业区,大超市,大卖场附近为妥,以求得一个相对容易高的销售,缺点是房租偏高。

积极构建网络销售平台,在品牌运作的前提下,网上销售不但可以节约成本,而且有利于向更广泛的人群作营销,符合eu标准,美国、日本标准的高品质茶叶可以直接销售到消费者手中。积极投入新产品研发,推广,结合市场口味,迎合消费需求,每年推出两只左右的新品种,不但可以促进销售,利用资源,也有助于引导市场,不断增强品牌活力。

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保证本品牌任一品种的产品都符合国家标准,逐渐建立一个完整的检测机构,与国家质量检验机构保持良好的互动。注重员工培训,优秀的员工是企业的最大财富,必须对门店一线员工进行严格专业的岗前培训,招工应以原有一定专业知识的茶叶从业人员为宜,培训应包括两大项,礼仪及专业知识。建立标准服务规范,奖惩制度。运用电子系统,提高效率。建立完善的库存销售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及时掌握分地区商品销售状况,制止门店私自串货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提高决策水平,通过银行现金归集系统,可以及时掌控现金流,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销售茶叶工作总结范文9

打造茶叶网销品牌四要素

基于对当前互联网营销的变革趋势认知,茶企还需贴合社会化媒体的运作特性打造茶叶网销品牌,以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来阐明网销成功的商业逻辑。

“名正才能言顺”。对于品牌茶企来说已经依靠好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但是对于尚不知名的茶企来说,如果不能在名称上体现卖点,就无法占据客户的心智,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过去很多茶企喜欢“附庸风雅”,起一个极有文化品味的品牌名称,容易让消费者云里雾里,因为在信息泛滥的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广告和信息不停地进入消费者的脑子,如果客户不能一眼识别出,不能很快记住,就会被遗忘、被抛弃。

一眼看出“价值点”。对于成长型的中小茶企来说,要想在网络市场上把握先机,就必须拥有一个简单独到的概念,一个茶叶品牌专属的概念,一个其他茶叶品牌还没有用过的概念。从茶品的特性、优点提炼出对客户最有价值的买点,这样的表达更易被客户所理解和接受。茶叶产品有了一个鲜明的概念,客户经过产品体验之后,认同了产品给他们带来的价值,口碑营销的实施也就有了着力点。

让茶叶“时尚”起来。根据对热衷网购人群的分析,网购茶叶的主流消费人群以20~35岁的年轻白领为主,为此首先要摆脱茶叶固有的“地方土特产”形象。已有一批先知先觉的茶叶网商,其网销茶品形象已经脱离了地方名茶既有的传统印象,转而向个性、时尚的质感靠拢,采用色彩丰富的外包装如造型奇特的三角形茶罐、尼龙立体三角茶包等。

茶品网站要够“专业”。不同定位的茶叶品牌,网站风格也不尽相同。首先,茶叶网站建设应该增加更多的文字,适当地添加图片、动画,因为搜索引擎都是以文字为主。其次,要注入更多的茶叶元素信息,如品鉴方法、行业新闻、茶叶文化、茶与健康、茶艺茶道、茶具知识、茶农服务等,更多的为消费者提供有关茶叶相关的知识,激发购买欲望。最后,需提高网络销售的信用度,这也是茶叶网销最关键的一点,将信用认证手续办理齐全,以提高可信度。

茶叶网销的“四度”营销策略

(小贴士)茶叶产品的恐怖营销用“放大镜”来放大劣质茶叶的问题,让消费者通过亲眼所见的事实、对比分析的数据、视觉感受与体验来说服自己,强化记忆,加深印象,影响消费者选择倾向。

在众多茶叶品牌拼命鼓吹卖茶叶就是卖茶文化的混沌茶叶营销时代,在中国茶企从粗犷式的网络销售向精细化的口碑营销转型时期,作为一家有志于打造令消费者满意并形成品牌忠诚的茶企,该如何另辟蹊径,构建全方位网络营销模式呢?一个相对完整的茶叶网络体验营销策略至少需要从“客户参与度”、“价值差异度”、“产品关注度”、“品牌知名度”这四个角度来构建,我们称之为“茶叶网销的四度营销策略”。

免费体验提高客户参与度

网络只能传递茶叶产品的图片和介绍文字,而茶品的好坏要品尝过才知道,消费者在缺少口感体验的前提下不会贸然下单,这是制约茶叶网上销售的主要障碍。正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免费品尝在传统茶叶渠道取得很好的效果,网上销售照样可以效仿。厦门尚客茶品上线第一个月就免费送出了4万份体验包,体验活动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尚客茶品由此很快便获得了第一批回头客并立足市场。进行此类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茶企要研究客户的饮食、饮茶习惯,针对目标客户进行派送。但是线上派送产生的物流费用需要客户自己承担,这样也可以进一步筛选出目标客户。免品活动可在网店开张或者新茶上市时推出,以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体验行列之中,培养潜在消费群体。

恐怖营销提高价值差异度

传统的茶叶制作工艺不能满足现代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需求,从我国茶叶出口受阻及年轻消费者不喜欢饮茶就可见一斑。不过对于我国茶企来说,越是问题严重的领域存在的机会就越大。琥珀金茶正是抓住这个机遇并成功实践了恐怖营销策略。在这家企业的网站上,他们把传统湖南黑茶和琥珀金茶的制作工艺做了详细的对比展示,当消费者通过视频看到两种产品的生产流程之后,选择倾向自然会发生变化。茶叶产品的恐怖营销还有很多文章可做,比如农残标准、茶叶产区、茶叶种植管理等,只要应用数字技术在网络上让消费者知道优质茶叶与劣质茶叶的区别,知道劣质茶叶带来的危害,用“放大镜”来放大劣质茶叶的问题,通过亲眼所见的事实、对比分析的数据、视觉感受与体验,让消费者自己说服自己,强化记忆,加深印象。

异业联盟提高产品关注度

所谓的异业联盟是指企业联合其它行业的商家,在特定的活动中把自己的产品销售出去。正如前文提到的免品活动,茶企可以和具有同样目标客户群体的机构合作,如团购网站、品牌汽车俱乐部、高端交友网站等,与发起团购的商家捆绑合作或向这些机构的收费会员派发体验产品。八马茶叶厦门某经销商就很好地结合了团购网站的销售模式,在短短半年时间内让网上茶叶销量超越门店销量,并保持至今。他们选择了知名度较高的10多个团购网站长期合作,180克特殊包装的八马茶叶作为销量少、利润高的冷门团购产品的赠品赠送给消费者,实际上是参与团购的商家以较低的价格购买了该产品。八马茶叶较大的影响力有效弥补了团购产品知名度低的不足,多家网站、多家品牌的捆绑销售推广,更进一步提高了消费者对八马产品关注度,在这种模式下实现双赢。在实施异业联盟之前,茶企至少要理清这三个问题:我们的产品为什么能让合作伙伴的客户受益,合作伙伴为什么相信我们的产品能帮助他们的客户,合作伙伴能从“转介绍”当中得到什么好处。理清以上三个问题,茶企也就具备了实现合作共赢的基础。

病毒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

销售茶叶工作总结范文10

既是南部各县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茶叶产业是重要的激进和特色农产品。也是南部地区增加就业,助农增收的优势骨干主业,更是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时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要求越来越高,茶叶产业已进入了关键的转型时期。为进一步加快我茶叶产业化经营步伐,促进茶叶产业快速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

一)茶叶产业发展效果显著。近年来,依照稳定面积、调整结构、培育品牌、开拓市场的战略方针,强化措施,加大扶持,狠抓落实,茶叶产量、茶农收入、企业效益、市场份额实现了大幅度增长。比“十五”末增长128.1%总产量8406吨,同比增长118%总产值6416万元,同比增长171%一批规模化、规范化的企业及品牌不时发展壮大,茶叶产品从传统的毛茶原料向名优绿茶、袋泡茶、茶保健产品等拓展,销售区已从省内的普洱、版纳、大理等传统的销售地向东北、西北地区拓展,并远销韩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茶叶产业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茶叶产业发展迎来良好机遇。随着茶叶产品质量平安水平逐步提高,绿色健康意识深入人心,茶叶市场对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茶产品的需求正在逐步递增。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力度加大,各级加大对茶叶特色产业的扶持,对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三)快速发展茶叶产业面临的挑战。尽管我茶叶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但还存在着原料产品质低量少、基地建设严重滞后、品牌多杂、质量认证进展迟慢、精深加工较为欠缺、加工企业设施落后、销售市场亟待拓展等问题,同时,消费者对茶产品需求日益多样化。

已成为茶叶主产区的支柱产业和28万茶农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进一步加快发展茶叶产业,四)加快茶叶产业发展意义重大。茶叶产业涉及面广、影响力大。既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实施绿色经济强的发展战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现实选择,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产业区,建设红河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

二、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依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建设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机遇,以效益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为主线,以质量为保障,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茶叶产业发展,坚持以品牌化战略抓市场开拓,坚持走生态化道路提质增效,致力于推进基地建设规范化、产品加工规范化、品牌打造知名化三大进程,不时强化营销网络、技术组装、质量监管、社会服务四大支撑体系,全面推进茶叶基地向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工企业向集团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茶叶产品向优质化、品牌化和平安化方向发展,促进茶叶产业升级,推进红河茶叶产业综合经济效益快速提升,为构建绿色经济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发展目标。2015年,全茶叶总面积达到45万亩。年产量达3万吨,总产值3亿元,将红河茶叶培育成为云南著名品牌,把红河打造成高原生态优质茶叶基地和生态名优绿茶加工中心。

三、区域布局和重点工程

一)茶叶产业区域布局

科学规划,重点发展区域布局:依照扶优扶强和比较优势的原则。突出重点,优化茶叶重点发展区域布局。优质生态茶园基地重点布局在绿春、元阳、红河、金平、屏边五个县,重点县中建设一批规模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高的茶叶专业乡(镇)村;依照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要求,以绿春、元阳、红河、金平、屏边、蒙自、建水等县市为重点,发展生态优质茶叶加工企业。

二)茶叶产业发展重点工程

1.中低产茶园改造工程

发展优质、生态、高效茶园的要求,依照加强茶园基础建设。以茶园水利工程建设为重点,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茶农参与、部门推动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全力推进低产低质茶园改造。通过实施改树改园等改造措施,提高茶园产量、质量和效益。2011年至2015年每年改造2万亩,完成10万亩中低产茶园改造任务。中低产茶园平均亩产从改造前不足30公斤提高到60公斤左右,茶园产值从改造前不到450元提高到900元以上。

2.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工程

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加大茶叶无性系良种繁育速度,依照统一建立良种繁育基地、统一生产规范、统一组织供应的原刚。确保无性良种茶苗供应。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建立6个100亩以上的苗圃基地。

3.茶叶加工企业改造工程

加大对初制所新技术推广、厂房改建、设备更新力度,依照国家生产规范要求。促进茶叶生产技术和装备升级换代,推行规范化、清洁化生产,力争在现在170多个初制范围内,每年改造环境条件差、技术设备落后、生产效率低的10个初制所,同时新建一批规范化初制所,逐步建立健全茶叶初加工监管体系。以现有经济和技术实力雄厚、经营管理水平先进、竞争能力强的精加工企业为核心,同时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及先进设备,创新生产技术,推广新工艺,加快茶保健品、茶药品等新产品的开发,进一步延伸茶叶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茶叶企业提质增效,带动区域产业发展。

4.市场开拓工程

进一步加大对红河茶叶产业的宣传力度。以参加“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为平台,依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协会参与的原则。实施主动营销战略,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以普洱茶、名优绿茶和乌龙茶为主的推介活动,参与各种类型的茶叶展销会和综合展会,主销区举办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品茶会、评鉴会,从广度和深度上提升红河茶叶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培植专业化的营销企业,鼓励企业积极探索现代营销方式,加快发展专卖店、专柜、连销营销,建立完善的营销体系,构建多元化的营销渠道,建设高效的营销队伍。

5.品牌打造工程

重点打造绿茶、普洱茶二大类区域品牌,以公用品牌建设为切入点。配合全省“云茶”全球推广计划和茶叶主产县一县一品”基础上,启动红河茶叶公用品牌形象塑造工程,开展红河茶叶公用品牌征集筹划,积极加强品牌宣传、品牌推介、营销谋划和强化市场监督管理,形成协调发展格局。以名优绿茶、深加工产品为主攻方向,兼顾普洱茶和乌龙茶,大力培植和打造国内知名品牌,鼓励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茶叶产品,推进名牌农产品认定,鼓励和支持企业争创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鼓励龙头企业及其品牌在公用品牌创建中受益并发展壮大。

6.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发挥茶叶产业协会在茶叶规范体系建设、打造红河茶叶品牌、开拓国内外茶叶市场、茶叶信息网络服务、弘扬红河茶文化、加强对外交往联络等方面的作用,做好服务工作,使之成为政府联系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引导和鼓励重点产茶县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发挥茶叶协会组织的作用。全主产县成立茶叶产业协会。加大对茶叶专业合作的扶持,促进茶农向专业化发展,实现茶叶生产经营由单家独户向大市场转变。以国家把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纳入《国家人才发展纲要》为契机,加强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位,提高茶叶生产销售的组织水平,连接小生产和大市场,增强茶叶产业自我发展能力。

四、落实茶叶产业政策。

一)加大茶叶产业的投入。为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的发展,级安排适当茶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市场开拓、质量平安、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建设。今后。进一步加大茶叶产业的投入力度。同时,不改变资金使用方向、项目运行方式和管理关系的前提下,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等专项资金的使用安排也要向茶叶产业倾斜,并结合中低改田地改造、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产业扶贫开发、农业科技项目等,加大对茶叶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茶叶产业发展的重点县市、乡(镇)要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实力强、管理优的知名企业开发红河茶叶产业。

二)建立茶叶产品质量平安监管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茶叶规范化体系建设。制定良种繁育、采摘、初制、精制、深加工、包装、储运及销售各个环节的技术质量规范。鼓励和支持茶叶企业进行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基地和产品认证。逐步建立从生产到市场的可追溯制度,坚持全面监管,加强监管水平,加大执法力度,确保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平安的茶叶产品。

三)引导和鼓励茶叶企业整合重组。以打造知名品牌为主线,以资本经营为载体、以产业资源整合为切入点,遵循市场竞争规律。引导其采取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对茶叶企业进行重组整合,推进龙头企业向集团化发展,逐步淘汰小散弱差的茶叶加工企业。

四)强化茶叶产业科技推广。充分利用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等培训项目.提高技能水平、市场开拓能力。农业、科技部门重点抓好茶树优良品种引进、茶树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茶叶精深加工技术、产品质量平安保证技术。

销售茶叶工作总结范文11

不可否认,我国茶叶市场消费的潜力十分巨大。作为世界上最早产茶饮茶的国家,茶叶消费在国民心中早已根深蒂固,自古以来,就有民之用茶等于米盐,君之用茶一日不可无的习惯。据统计,目前我国人均茶叶消费量约0.33公斤,而全球人均茶叶消费量为0.5公斤。两者对比,国内茶叶消费市场的巨大空间令人怦然心动。事实上,0.5公斤的茶叶消费量绝不是一个上限值或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如香港、台湾地区人均茶叶消费都在1.2公斤以上,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地人均消费茶叶量增长了1倍,同样达到1公斤以上。按目前我国饮茶人口比例为20%计算,饮茶人口每增加1%,消费量就能增加4万吨;人均消费量每提高10%,年销量同样能增加4万吨。

目前,我国茶叶消费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只要引导好消费,不断提高茶叶质量,增加适销对路的品种,茶叶消费必将有一个更大的增长,这从我国茶叶集散中心之一的北京茶市的格局变化就可见端倪。据2008年《中国青年报》的一份市场调查显示,业内人士推算北京茶叶市场至少拥有30亿元的份额,主要由连锁经营及松散经销商瓜分。其中连锁经营老字号吴裕泰100多家连锁店,覆盖北京城区,年销售额2亿元以上,张一元与吴裕泰旗鼓相当,年销售额也在1亿元左右,更香有机茶年销售额1亿元左右,天福茶业年销售额7000万~8000万元,其他非马连道茶叶店的销售额估计5000万元左右,而马连道松散经销商的营业额在25亿元左右。由于有18亿~20亿元的北京茶叶消费市场份额是分散在3000家中小茶叶经销商之中,茶叶市场的集中度不到50%,大规模企业大有用武之地。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茶叶行业的经营销售方式仍然有极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

目前,在我国茶业市场的流通渠道粗略可以划分为四种:

――传统型的专业批发市场。其中又可分为销区和产区两类,茶叶主销区以北京的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内的各大茶城、广州芳村茶叶市场、上海大宁国际茶城等为代表;产区则以昆明云南茶叶批发市场、安溪的中国茶都等为代表。前者进驻了全国各地茶产区的经销商,后者则以批发当地茶叶的企业为主,二者都是依靠同行的集聚效应和良性竞争,打造茶叶经销的地区性商圈,并以此吸引消费者。

――品牌直营店。这类门市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自有品牌为主,多样化经营。如国内知名的张一元、吴裕泰、天福茗茶等大型连锁企业。这些企业采取多样化经营的模式,不仅经营绿茶、花茶,还经营乌龙、普洱、白茶,等等。以销售花茶闻名的张一元茶叶的店面里,花茶红茶白茶黑茶一应俱全,只不过在消费者的印象里,这里的花茶格外有名。而天福茗茶根植福建,放眼全国,在福建福州、漳州、安溪、四川乐山、浙江新昌等名茶原产地,建有大规模的茶叶或茶食品加工工厂,分别加工绿茶、茉莉花茶、乌龙茶等各地名茶和茶食品。另一类则是在国内很大规模的茶叶专卖企业,他们通过直营或方式进行品牌的市场扩张。这些企业以一种极具个性的方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以经营单一区域或单一类型的茶叶为主,进行产品的精耕细作。它们尽管产品相对单一,但是却以另外一种强势的面貌粉墨登场,在国内潜力巨大的茶叶行业里占据一席之地。例如武夷山的星愿茶业只销售武夷茶、厦门的山国饮艺是铁观音专卖、云南大益则只卖普洱茶。

――现代流通渠道的超市、卖场。这一渠道以“沃尔玛”、“家乐福”等为代表。过去各大超市认为茶叶所带来的资金流量小,对茶叶不闻不问,今天在各大商超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超市已经开始重视差异化经营,并把目光投向了茶叶。而茶商则借助商超强大的人气效应,通过产品上架、海报宣传、现场冲泡服务等方式,为产品寻找一个新的流通渠道,如武夷山九龙袍、桃渊茗都有此类动作。

――网络营销渠道。这是网络经济时代一种崭新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是指借助于互联网络、电脑通信技术和数字交互式媒体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是茶企业借助互联网将产品流转到顾客手中的重要环节,具有订货、结算和配送功能。其中可分为两类,一类为茶企的网站,另一类则为“淘宝”、“慧聪”、“阿里巴巴”等网络平台。

茶业可以“国美”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面对潜力如此之大的市场,茶商各显神通,积极探索茶叶营销的多种方式,有不少人把眼光投向国内一些发展较早的其他行业,试图从它们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经营模式中为茶叶经销寻找答案。譬如家电行业两种常见销售方式的成功并存,即近年来风头正劲的“国美模式”商超和琳琅满目的家电品牌专卖店。国美电器是我国最大的以家电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为主的全国性连锁企业,它相当于一个品种齐全、服务到位的家电超市,在这个大型的家电超市里,消费者可以轻易找到国内大多数的家电品牌。但是这些家电除了进驻国美这样的大型卖场之外,也有自己的品牌专卖店。例如海尔、美的、格力等品牌的电器在全国有上千家的专卖店。所谓的专卖店(ExclusiveShop)是专门经营或授权经营某一主要品牌商品(制造商品牌和中间商品牌)为主的零售业态。这些专卖店一般选址于繁华商业区、商店街或百货店、购物中心内,营业面积根据经营商品的特点而定;销售体现量小、质优、高毛利;采取定价销售和开架面售;注重品牌名声、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并提供专业知识。可以说,这两种终端模式是中国家电业最主要的经营模式。

而从经营方式上来看,茶业销售的四种渠道可归类为商超型和专卖型。但无论是哪一种,都仅仅是茶企在营销自己的品牌,一家茶企只能带动自有品牌的市场扩张,从而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而国美模式恰好能够提供另一种崭新的思路,即一家流通企业通过经营一批品牌产品来打造市场上的流通品牌,通过连锁扩张的方式,带动一批品牌的市场扩张,同时也改变消费者原有的消费观念和方式,带热一个行业的消费水平。近距离观察电器行业里的国美模式,可以发现其有以下几大特点,场地大、人气足、服务好、价格低,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由于国美奉行“信誉为先,低价取胜,创优服务”的经营理念,在经营中实行薄利多销,讲求规范化、专业化、系列化、品牌化,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极其重视公司品牌形象的树立,逐渐由一个地区性的品牌成长为全国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

尽管如此,由于整体茶叶市场标准不一,有不少茶商对国美模式心存疑虑。武夷山节节清品牌营销经理戴雄文认为,传统茶叶走国美模式的流通渠道存在不少瓶颈,一是“就近消费观念”,对于大城市的消费者来说,在交通、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下,自家附近的茶店或许是更好的选择;二是“区域性茶叶消费习惯”,同一品牌电器,国美可以在浙江卖,也可以在云南卖,但是对于茶叶而言,全国这么多的茶叶产区都有各自不同的消费习惯,比如浙江以绿茶消费为主,云南以普洱消费为主,像国美这种茶类集纳式的营销也许得不偿失;三是“区域与零售连锁之间的利益博奕”,现在许多品牌企业都已在全国各地设立全为品牌扩张的触角,如果产品进驻国美,按国美的连锁方式,势必与商之间产生利益纠葛,导致利益纠纷,甚至有损茶企的品牌形象;四是“个性化产品之间的差异”,茶叶不是家电,并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它是极具个性化的产品,每家茶企业的原料、制作、拼配理解之间的差别,最终都会导致茶叶香气、口感大不相同,就算是同一品牌旗下的各款产品,也都各自不同,对于国美来说,能否对五花八门的茶叶进行分门别类的推介值得怀疑。因此,他表示,如果真的出现茶业国美商超,节节清可能会选择观望,并不入场。

而武夷山九龙袍董事长俞代华则对国美模式大为赞赏。他认为,多一种渠道,就多一个品牌推介的平台,“有人愿意卖九龙袍的茶,我都非常欢迎”。但他指出,这类流通企业应以诚信为先,只提供流通平台做好服务而不出售自有产品。如果一家流通企业有了自己的品牌产品,同时又销售其他茶商的品牌产品,难免厚此薄彼,甚至窃取其他品牌的商业机密,成为一种借鸡生蛋的手段。他承认,在九龙袍品牌扩张过程中就曾遇到这种情况,一家商在一年后出现销量倒挂的现象,经过查账,发现这个商通过经营九龙袍品牌上位后,私下出售自有品牌,甚至冒充九龙袍品牌,最终他中止了与其合作关系并采取了相应措施。俞代华告诉记者,他去年就鼓动一位超市的老板在武夷山旅游度假区创办类似国美的企业,如今这家茶叶超市就经营着武夷星、九龙袍、戏球等几家大红袍品牌茶叶。当然,俞代华也承认,由于茶叶产品的个性化,茶企也应当派出自己的员工免费进场讲解、培训商超员工熟悉产品特点,同时每年还可以提供学习机会,让商超员工到茶企接受培训,提高对茶产品和茶文化的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已有不少类似国美的茶叶流通企业出现。“好运顺”事件无疑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2007年,号称“300天开店500家”的山东好运顺曾扬言要建立茶界的“国美”。该集团负责人徐跃华曾预言:“就像国美、苏宁替代家电批发市场一样,好运顺必将取代济南茶叶批发市场。”然而,由于“资金链危机”,这一预言最终成为笑谈。业内人士分析,好运顺以大笔资金注入,低价挤压其他商家的利润空间,取得初步成功后,即采取分销模式进行快速扩张,但其缺乏对市场进行足够的调研而盲目乐观,最终导致惨淡收场。虽然其失败的经历或许会对外来资本注入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茶叶国美模式已是呼之欲出。

如何国美

如今这已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与戴雄文一样对商超与专卖二者如何并存持相同疑虑的大有人在。茶叶国美模式出现后,如何解决区域商与商超之间的利益冲突?

不可否认,面对相对混乱的武夷茶叶价格市场,一旦有销售终端的出现,虽不能从根本上加以规范,但作用还是比较好的。

谈及成立南平旗舰店的主要目的,福建武夷风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洪明成表示,就是为了能促进武夷茶品牌和价格的相对规范。自2009年5月15日正式开业以来,这里入驻的28家茶企的众多茶叶,同一等级的同类茶叶,价格相对一致。同时,因为可以在一个场所之内,对多种茶叶产品进行比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延城市民的茶叶购买。此即为品牌的扎堆效应。在武夷风南平旗舰店系列文化活动的举办之下,店内茶叶的零售形势显得十分乐观。

然而,在洪明成看来,公司的发展也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毕竟离武夷山太近了些,有团购需求的客户基本上都往武夷山跑。”他为此显得有些无奈。从武夷风南平旗舰店现场经理苏美华口中得知,实际上,在武夷风团购武夷山茶叶的价格,并不比直接去武夷山购买来得便宜。

销售茶叶工作总结范文12

1、生产方式沿袭传统

我县的茶叶产业一直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其手工制作产品以中低档茶、大众茶为主,机械生产加工的产品以中高档茶、名优茶为主。一是茶农以手工制作的方式自产自销;二是茶厂(初制所)加农户的生产方式,主要是茶园由农户自行管理,若干户茶农的茶园连片形成茶区,在茶区建立茶厂负责加工制作,茶厂按一定等级标准收购茶农生产的鲜叶进行加工生产和销售;三是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运作方式,茶园还是茶农的,公司与茶农签定合同,制定统一的等级标准,实行统一管理,提供统一的生产服务,生产加工中高档茶、名优茶。

2、基地建设品种

多样截止2012年,全县茶园总面积7.73万亩。其中:常规种植茶园4.96万亩,高优生态茶园2.77万亩。采摘面积5.16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67%,总产量3167吨,亩均产40公斤。茶叶品种有云南勐库大叶种、云抗10号、14号、清水3号、香归银毫、清心大冇等十多个无性系优良品种。

3、茶叶产品加工种类多

我县现有茶叶初、精制加工厂(所)17个,其中精制加工厂4个,粗制加工厂13个;开发生产的茶叶产品有绿茶、红茶(红碎茶)、普洱茶3个类别。通过“QS”食品生产许可认证的已有4家企业,年加工能力2900吨,形成了多种类茶叶生产加工结构。目前我县具有一定茶叶生产加工规模的加工厂有:县外贸公司,年加工能力1500吨;忙丙茶厂,年加工能力1000吨;惠通茶厂,年加工能力300吨;帮海茶厂,年加工能力100吨。

4、产品销售途径狭窄,从业人员有限

2012年末,全县开办茶叶产品销售网点的企业有7家,产品销售以普洱茶.绿茶、红茶(红碎茶),为主,产品销往昆明、勐海,广州等地。从事茶叶营销的人员不多,销售网点仅局限于勐海,昆明,广州等地。

5、品牌创建初具雏形

全县茶叶生产企业中已申请注册商标的茶叶品牌有4个。即双燕牌、玉鲜牌、博刀山牌、天益牌。近几年来获省级以上名优茶叶品牌奖1个。2008年县外贸公司生产的“双燕”牌普洱茶荣获“云南省著名商标”,2009年取得绿色食品认证。2008年忙丙茶厂取得绿色食品证、生产的马驮子茶获国家专利。2009年惠通茶厂取得绿色食品证。2009年邦海茶厂开始投产运营,2010年正式注册生产“天益”牌普洱茶。产品被国家质检总局指定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云南省唯一一家供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由此可见,镇康茶叶品牌已逐步走向世界,走入国际市场。

二、镇康县发展茶叶产业的优势和潜力

1、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

1910年我县就已经从勐库引进茶种,茶树人工栽培开始推广种植,1935年茶叶生产进入初盛时期,到1966年底全县茶园面积达2.77万亩。1987年全县已拥有茶园3.44万亩,建成茶叶初制所43个和精制茶厂1个,茶叶年产量2.27万担,初步形成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体系,茶叶产品以外销欧美,内销西北、两广、湘黔等地的良好局面。

2、独特的资源优势

镇康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和有机物质积累,拥有适宜于茶树栽培种植得天独后的气候环境和土壤资源优势,为发展高优品质茶创造了得天独后的气候条件。全县最适宜茶树栽培种植的区域涉及7个乡镇71个自然村。区域内现有茶园面积7.73万亩,年生产茶叶3167吨。

3、组织机构健全,技术力量雄厚

①组织机构健全。1999年镇康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农、林、水、财政、科技、扶贫、金融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在县人民政府内设立了专门的茶叶生产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全面开展茶叶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与管理。同时,在县农业局内设立茶叶技术推广站,负责全县茶叶种植技术的培训、推广工作。

②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镇康是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群众都有种茶、喝茶的良好习俗,茶文化及其丰富。因此,我县年龄在50~60岁的大部分农民都懂得一定的茶树种植技术。同时,县人民政府设置了茶叶生产办公室,县农业局设立茶叶技术推广站。

③制茶企业不断改革创新。云南作为世界茶树起源地,而临沧又是世界茶树起源的核心地带。根据全市提出的三大茶叶发展战略,即“科技提高品质、文化提升价值、品牌开拓市场”的要求,镇康制茶企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号召,不断改革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品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同时采取多渠道加强宣传、推销镇康茶叶品牌,茶叶品牌知名度得到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得到不断增强。

④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品结构不断改变,茶叶消费市场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一是茶叶消费以大宗茶消费为主转向以名优,名牌茶为主,消费者不仅仅局限满足于低层次的消费需求,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二是茶叶消费由单一的品种向多元系列化转变。目前以茶为原料加工制作而成的茶饮料、茶食、茶药等天然绿色食品,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产品开发潜力大。三是茶叶具有满足广大消费者的生理上、精神上的双重需求。因此,茶叶生产推行产业化、规模化、优质化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较大。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种植技术问题我县茶树种植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茶园种植不规范、品种单一、管理粗放、单产低、产品加工技术落后。一是茶园建设过程中投入的财力、物力严重不足,茶树品种单一,生产上仍处于低投入低产出的生产经营状态;二是管理粗放,管护技术差。对茶园的修剪养蓬认识不足,很大一部分茶农对幼龄茶园进行强采幼采,损坏了茶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和高产树型树势的培养;三是茶园培土、施肥管理跟不上、浇水不足,造成采摘期推迟,产量低,平均亩产35公斤;四是没有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作指导。全县现有的7.73万亩茶园面积,在茶园建设、茶叶生长管理中没有相适应的配套服务体系和专业技术指导,造成在良种选育、茶树修剪、肥料配比、病虫害防治上措施不到位,茶树鲜叶病害严重,产量低、品质差。主要表现在:一是品种单一、种植不规范、良种修剪养蓬和合理采摘意识淡薄,造成茶树树冠没有形成良好的树冠结构;二是茶树生长所需得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及水分未能得到有效补给,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不足,靠天种植,自然生长;三是茶园病虫害防治措施滞后,对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不掌握,未能有效控制病虫的为害。

2、加工销售问题由于现有的茶叶加工企业规模小、资金短缺,设备落后、加工出的产品档次低,产业化水平不高,缺乏名、优产品开发技术,导致规避市场风险能力差。目前,全县有4家已经注册登记的企业在进行茶叶初精制加工生产。但由于企业起步晚、规模小、生产能力有限,大量的毛茶原料还需初制所生产加工来完成,这些茶叶初制所是由过去的集体茶厂转卖给私人,负责一定区域内的茶叶生产加工,因建厂时间早,其厂房设备老化、简陋,加工技术落后,卫生条件差,造成品质优良的鲜叶加工不出条索好、色香味具全的好茶叶(优质产品),极大地浪费了茶叶资源。还有一些家庭作坊,受利益的驱使,在没有任何生产安全保障和卫生条件的情况下加工茶叶,产品质量等级不合格,品质较差,以次充好,甚至于冒充原生态、无污染、品质优的名优品牌,给镇康优质茶叶资源的声誉带来了负面影响和严峻考验。虽然我县茶叶生产企业先后开发研制出了一批名优产品,有的甚至还开发出了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但至今仍没有一个产品能在省内外乃至于国内叫得响的品牌。究其原因:一是品牌产品生产量小,销量少,一般仅生产几十公斤,多则几百公斤,仅仅停留在“礼品茶”、“参评茶”的格局,品牌知名度尚未得到广大消费者认可、品牌市场尚未形成;二是加工企业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地方特色产品;三是没有体现地区特色的名、特、优品牌,销售网络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加工企业只注重于当地市场,没有健全的销售网络,坐等客户上门;四是加工企业缺乏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缺乏专业的鲜叶采摘劳力紧缺营销人才。

3、劳动力问题据统计:全县每年鲜叶损失造成的茶叶收入在三分之一左右。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力的大量输出,物价上涨带来的工价大幅提高,茶园采摘面积的增加,鲜叶采摘人力缺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劳力紧缺,导致采摘质量差,采摘不分等级、不分好坏,优质茶叶与低等级茶叶混合采摘、混合加工,造成优质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没有品牌效应,利润空间小。

四、茶叶产业发展对策

1、管理科学化

切实加强茶叶产业发展的科学化管理意识,按照“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个政策、一套班子、一套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茶叶产业科学化管理体制,组建机构,落实人员编制。加强研究制约茶叶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制定出符合茶叶产业科学化管理长期规划、有关政策及措施。引导和支持茶叶龙头企业及生产基地做大做强,努力打造知名品牌。同时地方政府要加大对茶叶产业的人、财、物投入,强化监督协调力度,有效整合部门力量,把分散的项目资金集中统一安排使用,最大限度的发挥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种植园林化

①优化区域布局,稳定茶园面积。在稳定茶园面积的基础上,采取措施,按照改造一批、淘汰一批、新植一批的原则,加大对茶叶基地的园林化建设,实行区域化、规模化、良种化、有机化种植;引导和鼓励茶农开展有机肥料施肥,禁止使用高残留农药。

②强化中低产茶园改造力度。对现有产量低、品质差的中低产茶园,实行间伐轮换,逐年更新,逐步恢复的原则。加大对茶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植换种、修剪养篷、增施有机肥等手段进行改造,从而实现提高单产的目的。

③加大老茶园改造力度。我县现有的茶园,大多数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展起来的,因种植年限长、管护技术水平低,基础设施不配套,造成茶园产量低。2008年以来,虽然进行了部分老茶园改造(推行改植换种、修剪养篷、增施有机肥),但因老茶园涉及区域较广、面积较大,茶园产量低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目前需进行改造的老茶园达上万亩。

3、服务一体化

完善茶叶生产科技服务体系,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培养多层次的茶叶生产适用技术人才。一是密切联系科研部门,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开展试验示范推广,为茶叶种植、修剪、管抚、病虫害防治、采摘、加工营销等服务。二是充分发挥农业科技部门的服务职能,为茶叶生产技术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优质服务。三是引导、鼓励茶农(购机补贴)引进先进的修剪机、采摘机,实行机械化生产,减少采摘劳力的投入,提高茶叶生产效益。

4、加工品牌化

政府主导、企业配合,对现有茶叶品牌进行认真筛选,集中力量推出1~2个知名度高、市场前景看好的品牌,发挥其品牌效应。一是以培育龙头企业为突破口,实行种植、加工、营销一体化发展机制;二是以项目扶持、招商引资及资金整合,做强、做大县内加工企业;三是政府协调金融部门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缓解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支持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全面提升制茶企业科技含量、生产能力、生产规模和加工水平,使产品上档次,提高产品知名度,增加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规模化经营。

5、营销市场化

一是鼓励市场营销以面向国际国内主流茶叶市场为重点,加大对获驰名商标认证品牌知明度的宣传,打造品牌战略;二是加大对有机茶园和驰名商标的申报认证力度,扩大镇康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强化专业化营销企业建设,建立茶叶专卖市场、举办各类茶叶营销活动,提高镇康茶叶的知名度。

6、宣传多样化

①加强信息平台建设。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渠道收集茶叶市场信息和营销途径。积极组织加工企业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类茶文化交流与茶事活动,为茶叶产业发展搭建交流与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