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实习总结概况

实习总结概况

时间:2022-08-12 23:59:27

实习总结概况

实习总结概况范文1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的编写

在野外实习结束时,每位同学都必须编写一份实习报告,对实习内容进行系统而概括地总结。地质报告是完成野外和室内各种工作后的最终成果,编写地质报告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地质工作者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地质认识实习报告是对整个实习过程、地质工作方法和地质认识的总结,是野外实践和课堂理论的结合,是评价学生野外实习成绩的主要依据,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实习报告总的要求是,在充分掌握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以自己的野外观察和记录为主,立论正确,依据可靠,叙述简练,图文并茂,主次分明,逻辑性强,富有创造性,内容真实、丰富、简明、扼要。要求文字工整,图件美观,要有封面、题目、报告编写人专业、班级、姓名、野外实习负责人、实习指导教师、报告审核人及报告编写日期等。

编写实习报告首先要整理所有的野外原始资料,包括野外记录、路线剖面图、素描图、采集的矿物、岩石和化石标本及野外照片和录像等,这些是编写报告的基础和素材。把各种野外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总结、概括,编制和清绘必要的图件,然后着手编写文字报告。

根据工作的目的和重点不同,报告的内容也有所侧重。实习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前言

主要说明实习的时间、地点、目的、任务及路线安排,实习队的组成,工作的方法,工作量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二、实习区概况

1.实习区的范围、地理位置、交通概况等,最好附上“工区位置图”。

2.实习区的区域地质概况

3.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如地形、地貌、河流、气候等概况。

4.实习区社会经济概况。

三、地层

实习区的地层层序、时代、接触关系、厚度及分布状况。按照地层的新老关系,由老至新叙述各个时代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古生物特征、沉积特征、分布和出露情况、接触关系、厚度、地貌特征及特殊的识别标志。

四、岩石

叙述实习区出现的岩石类型,详细描述其特征。可按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顺序分别叙述,要说明成分、结构、构造、产状、成因、时代等。

五、内动力地质作用

1.地壳运动及地质构造

概述实习区的大地构造位置、基本的构造格局、地壳运动、具体构造的类型和特征。对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分别进行详细描述,并应附有素描图、构造剖面图等。

褶皱构造要描述构造的位置、范围、规模、长轴方向,核部的地层时代、岩性,两翼的地层时代、岩性、层序,两翼岩层的产状,轴面和枢纽的产状,最后确定褶皱的类型、褶皱的形成时期及形成机制。

断裂构造要描述断层的位置、方向、规模,断层面产状及形态变化,断层面、断层带的特征如擦痕、断层泥、断层角砾、断层崖等,断层两盘的地层时代、岩性,两盘岩层的产状,地层的牵引现象,伴生节理及构造岩等。

2.岩浆作用

按岩浆作用时代、作用方式及产状等进行描述。分析柳江向斜的形成与岩浆作用的关系。

3.变质作用

按变质作用方式分别进行描述。

六、外动力地质作用

1.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的类型、方式、产物及特征。

2.河流地质作用

描述河流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特征。

3.海洋地质作用

描述海洋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三角洲的形成及沉积特征

4.内动力地质作用与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关系

内动力地质作用与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辩证关系

七、矿产

简述实习区内所出现的各种主要矿产资源,说明每一种矿产的赋存层位、规模、找矿标志、矿物组合和矿产应用等。

八、地质发展简史

根据实习区的地层、岩石、地质构造、岩浆及火山活动资料,综合分析本区的地质发展历史。从古到今按地质时代连续论述各时期发生的地质事件,包括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沉积演化、构造演化、岩浆活动、地壳运动等。

实习总结概况范文2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关键要素

1引言

数学概念属于数学基础知识体系的构成部分,是学习其它方面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在数学课程的标准中对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提出明确的规范要求,结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现状,分析影响初中数学教学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合理有效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对策,促使学生可以充分地熟悉概念、理解概念、掌握概念以及运用概念等学习目标[1]。

2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现状

2.1重视结论,忽视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通常表现出重视结论,忽视过程的情况,忽略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缺少对数学概念的分析环节,没有对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进行充分理解与延伸。例如有的学生可以将分数的意义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然而没有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无法充分理解分数单位。一般情况下学生只进行简单的计算,模仿例题的解答方式进行计算,没有认真理解其解答过程。

2.2引导不当,缺乏科学性

因为教师缺乏的学科专业素养与受到日常化概念的实质性影响等各方面原因,有部分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引到不当,缺乏科学性,使得对数学概念缺乏正确性认识。这种形式的数学概念引导教学方式针对性显得不够强,无法充分结合数学概念的具体内涵,使得学生对数学概念产生错误的理解[2]。

2.3缺乏模型意识

在数学概念教学环节中存在着缺乏模型意识的现象,这不但会出现数学概念理解不准确的情况,同时会直接扼杀学生的自主思维,从而降低数学概念教学的运用价值。有部分教师缺乏模型意识,对课程教材没有正确性理解,在平行四边形、矩形等一些几何数学概念的具体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适当引导,促使其可以逐步建立起相应的概念标准,同时需要进行定期的归纳总结,发现其相互之间的异同点,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有效掌握。例如在角平分线或者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等数学概念的区分时,可以相应地指出角平分线只是作为某一个角对应的平分线,其实质上只是一条射线;而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则是在三角形中的内角平分线与对边相交,交点与顶点之间的线段,各个三角形都有三条角平分线,都是由线段所构成的。然而教师在进行平行四边形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材主题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抽象出相应的具体图形模型,从而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一个平行四边形图形,可以尽早地总结与建构平行四边形的具体概念[3]。

3初中教学概念教学的影响因素

3.1学生的学习经验对数学概念学习的影响

学生数学概念的学习一般是通过从已知条件推导出未知结果,学生进行数学概念的建构主要以本身已有学习经验作为基础的,一般是根据以往阶段的数学概念而逐步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假如在学生的思维中记忆学习新数学概念所需要的基础结构知识,则数学概念会十分容易地掌握理解,否则无法真正地理解新数学概念的具体内涵与延伸。关于圆概念的具体学习过程,教师相应地向学生提出相关性问题,比如“谁可以最快画出一个标准的圆?”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在黑板上较快地画出圆,之后对教师做出相应的回答,这时教师可以指出圆的主要性质取决于圆心与半径,通过确定好圆心与半径就可以确定一个圆,这时学生就可以直观地理解圆的性质。通常情况下学生原本的知识学习经验愈丰富,理解程度愈深刻,其掌握相应的数学概念则会显得更加容易。

3.2学生局限的能力对数学概念学习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数学概念是指在客观世界里具体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进行高度概括的实际结果,这可以充分表明学生课程学习与建立数学概念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能力。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能力才可以根据数学对象抽象出相应的具体数学模型,可以抽象出数学对象的固有属性,从而可以充分理解与掌握数学概念的实际内涵。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能力,才可以对数学概念进行正确有效的分化与同化,对数学概念需要正确理解。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能力,才可以构建合理有效的数学概念体系,数学概念通常是根据相关属于所构成的,一般通过语言文字的具体形式表达出来,学生需要通过对数学语言的充分理解从而归纳出数学概念相应的本质属性,有利于实现对数学概念的有效理解,从而可以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

4初中教学概念教学的对策

4.1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构建学生愿意学习、乐意学习、学会学习等相关的教学理念,促使学生充分理解到数学概念学习的关键性与数学概念学习的相关方法规律,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在数学教学过程需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关注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体会与感悟,不断扩展学生的数学模型意识,构建能够符合学生日常生活特点的实际教学情境,有利于帮助学习更好地理解以及掌握数学概念。

4.2合理配套课程学习材料

课程学习材料的合理配套应当满足学科专业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语言特征,课程学习材料的数量搭配要合适,课程学习材料的配套要符合学科方向的逻辑规划体系与学生自身的理论认知规律水平。

4.3优化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

教师需要更新相应的教学观念,应当充分认识到数学概念的实际教学价值,关注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学生数学概念的具体学习过程主要通过概念的同化与顺应方式来主动建构数学概念,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等一系列的活动过程。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通过仔细分析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体系以及新教材,充分有效地理解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修订原则,不断理解教材的编写目的、理论体系与教学特点。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教学职业素养,通过分析并研究充分合适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达到教学方法的完善目的[4]。

5结束语

初中数学概念的学习影响因素是形式多样的,总体来说一般存在着学生自身因素、学习材料因素、教师因素、教学情境因素等方面,这部分因素对于初中生的数学概念学习应当形成积极的影响作用,同时可以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通过研究这些影响因素,从而排除这部分因素的消极影响,体现出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兵,王静.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的探究[J].学周刊,2011(16).

[2]褚海涛.浅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J].东方企业文化,2011(24).

实习总结概况范文3

1.1调查工具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包括3部分内容:①研究对象一般资料。②护理专业本科生实习前压力调查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1-3],在曹颖等[4]设计的中国本科护生压力源量表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并经专家评议形成,问卷的可信度Cronbach’sα为0.944。包括临床知识与技能、沟通与交流、监督与评价、工作性质与内容、考试与就业、病房设备与环境6个维度36个条目,每个条目从“没有压力”到“重度压力”计1分~4分。压力程度根据均数的高低描述,2.00分及以下为低度压力,2.01分~3.00分为中度压力,3.01分及以上为高度压力。③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PSCNI)[5],由香港理工大学Arthur教授设计,目前此量表已在国内广泛使用,中文版折半信度为0.7,包括领导、灵活性、技能、满意度、沟通5个方面30个条目,每个条目从“不同意”到“同意”计1分~4分。

1.2调查方法问卷由研究者统一发放与回收。问卷使用统一指导语,调查对象以无记名方式独立填写。共发放问卷108份,回收有效问卷104份,有效回收率为96.30%。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本科护生实习前压力情况本科护生实习前压力得分为2.43分±0.51分,处于中度压力水平,其中“出现差错或事故的可能性”处于重度压力水平;压力水平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出现差错或事故的可能性、接触传染性疾病、找不到如意的工作、处理病人紧急情况的能力、可支配的时间,见表1、表2。

2.2本科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水平

2.3本科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与实习前压力相关性将本科护生实习前压力得分和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均分及5个因子得分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除“领导”因子外,其他各因子与压力水平均具有相关性(P<0.05)。将本科护生实习前压力水平及其对应的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均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均有相关性(P<0.05)。见表4、表5。

3讨论

3.1本科护生临床实习前压力处于中等水平任何能使人体陷入压力状态的因素均称为压力源。压力源可来源于躯体、心理、社会、文化和生活的改变[6]。护理本科生从习惯的校园学习和生活来到医院学习、加之病人的情况千变万化,很多学生害怕出现差错或医疗事故,担心遇到紧急情况不知如何处理,在临床上接触传染性疾病以及就业问题等,造成学生很大的心理压力。本调查发现,护生虽尚未进入临床实习,但其中大部分已感到中、高水平压力,这与相关调查结果一致[1]。护生主要压力来源于护理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其次为考试与就业、对知识技能的需求、沟通与交流、监督与评价、病房环境与设备。其中出现差错或事故的可能性是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的最大压力源,与Kleehammer等[7]结果一致。其原因可能与本科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不足,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水平较低有关。

3.2本科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水平较为积极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是一个人从外行的学生成为一名专业护士的过程中形成的、与专业相关的、持久的一系列专业自我态度的感知[5]。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高等护理教育的崛起,护士的价值已得到社会肯定,护士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可喜的变化也反映到护理学生对专业的自我认知评价。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专业自我概念维度得分由低到高依次为满意度、领导、沟通、灵活性、技能,实习前本科护生的专业自我概念总体项目均分为2.84分±0.28分,其项目均分>2.50分,且各维度的项目均分均>2.50分。这一结果表明护理本科生具有较为积极的专业自我概念,总体来说,护理本科生对本专业的认识是肯定的、有着积极的专业价值取向,其对护理专业的自尊情感和行为取向亦是积极的。Arthur等[8]曾使用同一量表测量11个国家注册护士的护理专业自我概念,结果显示,北京和香港注册护士的专业自我概念项目均分为3.03分、2.99分,本研究结果低于此数值,说明本科护生的专业自我概念与注册护士的专业自我概念存在差距。本调查结果与李红等[9]在2006年对护理本科生的调查结果(项目均分为2.84)相一致。

3.3本科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与实习前压力呈负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科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与实习前所受的压力密切相关,且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总体水平、灵活性、满意度、沟通、技能与本科护生实习前压力情况有相关性(P<0.05)。领导对本科护生实习前压力没有影响,究其原因可能是本科护生在今后的临床实习过程中较少涉及领导方面的问题。因此,没有成为本科护生实习前的压力影响因素。从不同压力程度本科护生的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得分看,本科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与本科护生实习前的压力程度呈负相关,即如果本科护生能充分地认知自我、有良好的专业自我概念系统,在实习前感受到的压力水平就越低,反之,其压力水平则越高。为培养本科护生积极的专业自我概念,缓解本科护生实习前的压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向学生多讲述临床病例、增加学生临床见习的机会,有可能的话可以和医院进行联合办学,并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去医院进行社会实践,以提前了解医院情况,熟悉实习环境。在临床带教的过程中,要注意构建良好的实习环境,以促进本科护生的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帮助本科护生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实习效果。

4展望

实习总结概况范文4

随着期末临近,我们学习部本学年各项工作圆满结束。学习部作为学生会重要部门之一,一年来在学校和学生会主席团的带领下,在学习部部长及成员齐心努力下,在其他兄弟部门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顺利进行。部门建设进一步完善,人员素质也有了进一步提高。现将学习部本学年工作总结如下,以期服务与学习部今后更好地发展。

范例2

不知觉间,到这个学校已经快三个月的时间,在这里认识了很多来自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同学,自己也从设计转到了软件开发这个专业上了。与其说是专业,倒不如说是一个职业吧,来这里,初衷就是想换个可以找高工资、有节奏的工作。记得刚来咨询的时候,连java是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是可以做软件的东西,手机也有java游戏,然后自己就带着点好奇来学这门语言了。

总结开头的写作方法多种多样,富于变化,不拘一格,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一般的规律还是有的,这就是要根据总结的类型.以及所要表现的主旨来决定如何范笔,以实现开头的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这里,仅就目前常见的几种开头方法,介绍于后。

(一)概述式开头 我

概述式开头,这是全面工作总结常用的一种写法。在开头处一般要概述基本情况,把要总结的工作的背景、时间、地点、经过及有关条件交代清楚,有时也要把主要成绩、经验、问题须要提出来,先给读者一个总的印象。 (二)论证式开头 行政

论证式的开头,这是全面工作总结的另一种开头方法。在开头处不写基本情况,而是直裁了当提出上级指示精神,或有关方针政策,然后通过事例来论证这种指示、方针、政策的正确性。

(三)结论式开头 媒介

结论式的开头,就是先作结论,后叙述概况。这种开头方法最为常见,而且多用于全面性的工作总结。其写法就是在开头处.以高度概括的笔法,说明工作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并对此项工作的结果,做出明确的结论,然后,用一过渡句,自然引出下文。例如.各单位财务工作总结的开头如下: 一年来,我们坚持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坚持为生产服务,为群众服务,严格执行国家的规章制度,实行经济核算,加强财务管理,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发挥了财务工作的作用。我们在工作中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这个开头.既写了背景、情由、依据,又点出了做过会么,结果怎么样(即结论)——“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发挥了财务工作的作用。”文字虽然不多,但它直接把总结的内容,显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一看便得到全文的要领,开头总述完了以后,接着用了—个过渡句,自然引出下文的详细叙述,这样的开头,条理清晰,概括性强,过渡自然,便于读者理解总结的内容。

(四)提问式开头 信息

提问式的开头,是在开头处根据主旨的需要,先提出问题,然后引起下文;这种开头方法多用于专题经验性的总结。两年以来,我们得到了一些什么经验教训呢?

这样的开头,就是用简洁精练的文字,以提问的形式,直接点明了总结的重点。这种开篇设疑的写法,比较新颖、生动,很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吸引力,既省笔墨,效果又好。

(五)对比式开头

对比式开头,是在开头处对有关情况:如过去与现在、后退与前进;错误与正确等等做一番概括交代与比较,在比较中表明所是与所非;这种开头方法多用于专题性的经验总结。

实习总结概况范文5

工作总结的种类很多,如思想总结、学习总结、生产工作总结、工作总结、个人工作总结、集体总结、阶段总结、季度工作总结、学期工作总结等等。这些只是划分的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但在写作上却有总的规律。

第一、工作总结的格式

总结一般的格式为标题、前言、主体、结尾四部分。

标题即总结的名称,有时可以将主要内容、性质作标题,如不能表达出完整的意思时,在正标题下可以再拟副标题。如《我的思想总结——学赖宁的体会》。这里便是两个标题了。

前言。前言的写法多种多样,有的概述变化情况及主要成绩;有的介绍基本情况;有的概述总结的目的、方法等等。

主体是总结的核心部分。这部分一般应叙述总结事件的过程、做法、体会、经验、教训,并且要作理论的概括,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总结的优劣,这是决定性的部分。

结尾或提出今后努力方向,或指出存在的问题,或表示自己的态度。

第二、总结要实事求是

写工作总结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老老实实,认真负责。不能行敷衍了事,吹嘘自己、捏造事实,弄虚作假。

第三、总结的结构形式

总结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四种:

一为条目式,就是把材料概括为要点,按一定的次序分为一、二、三等条,一项项地写下去。

二为三段式,即从认识事物的习惯来安排顺序,先对总结的内容作概括性交代,表明基本观点;接着叙述事情经过,同时配合议论,进行初步分析;最后总结出几点体会、经验和存在问题。

三为分项式,即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而是把做的事情分几个项目,也就是几类,一类一项地写下去,每类问题又按先介绍基本情况,再叙述事情经过,再归纳出经验、问题三个顺序写下来。

四为漫谈式,如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就可用漫谈式,把自己的实践、认识、体会慢慢叙述出来。

各种方式都有利弊,要从自己实际出发去选用,也可创造其它形式。

通过以上几方面,希望各位能领略工作总结怎么写。个人总结并不能一朝一夕就能成功,多回顾自己的生活,将你认为是成功的事情或是活动写写总结,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实习总结概况范文6

关键词:自学能力;兴趣;课堂教学;练习

一、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自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根据物理学科本身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及中学生爱观察、爱思考的生理特征,本人在单元教学中常常通过典型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如,在讲授静电学之前,本人就做过棉球飞舞的演示实验:当感应起电机起电时,棉球在两电极之间来回飞舞;此时,学生观察的兴趣十分高涨。棉球飞舞的原因是什么呢?激起了学生思维的兴趣。在学生学习气体性质之前,本人做了气体急剧膨胀成雾的实验;当时学生纷纷议论说,这雾是怎么形成的呢?教学实践中,生动、有趣的演示实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更主动积极地钻研教材。

二、通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如何自学

1.自学的开始阶段,要求学生按提纲自学

在单元教学之前,发给学生自学提纲,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提纲自学。提纲就是将教材题目化,使学生带着问题学,学习时能抓住要领,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中学物理的重点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本人在提纲中比较重视物理概念是怎样引出来的,规律又是在什么条件下总结出来的,它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如,电场强度是中学物理中一个很重要的、基本的、同时又是一个很抽象的、很难理解的物理概念。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抓住、理解并掌握它,本人在提纲中提出了下面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引入电场强度?你是怎样理解电场强度的?电场中电场强度的大小、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它与检验电荷的大小、正负有无关系?如何计算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在学生课堂自学时,本人巡回并个别辅导,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用上述方法指导学生自学一段时间,待学生有了一定自学基础后,教师不再印发自学提纲。学生自学时,教师在巡回个别辅导中注意了解学生的智力水平、理解程度及好的自学方法并适时向全班学生介绍,把学生的自学水平再提高一步。

2.根据自学情况组织课堂讨论,加强信息反馈

学生在自学中对有关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理解、掌握的情况究竟如何,教师必须心中有数。为了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本人针对自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材的重难点提出一些问题,开展课堂讨论,加强信息反馈,同时也进一步促使学生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在教学中本人常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来讨论:教材中所叙述的物理现象(如液体表面收缩趋势)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特殊条件下总结出来的物理规律(如气体三个实验定律)推广到一般情况是否仍然成立?物理规律中因果关系能否颠倒?如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本身的电阻成反比那么,导体的电阻是否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成反比呢?现在所学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与前面所学的有关概念、规律有何异同?如磁感应强度与电场强度、磁感线与电场线、洛仑兹力与电场力等。

3.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检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自学中的疑难

学生在自学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疑难,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及时帮助解决,否则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学生的主体性就难以得到充分体现。笔者在讲授“闭合线圈部分切割磁感线能产生感应电流”这一规律时,有一位姓李的学生提出闭合线圈部分作平行于磁感线运动,也能产生感应电流。笔者知道他的想法是不能成立的,但并没有作简单的否定,而是在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正确结论后,带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先做垂直磁感线方向运动,再做“平行”磁感线方向运动,结果发现两者都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时笔者引导学生画马蹄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学生在画磁感线的过程中,自己发现了问题:原来马蹄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基本上呈曲线形分布的,根本不存在“平行”的磁感线。由此,笔者总结李姓学生的想法是不能成立的,并表扬了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

4.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知识

让学生学会作学结是提高自学能力重要的环节。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能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系统化、程序化,头脑中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物理知识结构。因此,每教完一个单元后,本人都要求学生写单元小结,并作为重要的课外作业布置给学生。

教师要通过示例向学生介绍总结知识的基本方法,如,结构法、列表法、图线法、归纳法等。学生开始自己写单元小结比较困难,教师要注意从方法上给予指导,中心内容应放在围绕对物理概念或规律的理解、应用和联系上。首先引导学生画出知识结构联系图,图1是机械波一章结束后引导学生画出的结构图。

这样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形成网络,复习时可以按总结的纲要去思索,促进学生掌握各部份知识的区别与联系,使重点突出,认识深刻,关系清楚,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强化练习过程,深化自学效果

练习是检验自学效果的依据,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规律与具体的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也是自学中的难点。这一环节如果引导不好,会使不少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挫伤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我着重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维方法,具体做法是:(1)联想教材、习题中出现哪些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它们出现在哪些章节?是怎样分析、论述的?(2)联想教师讲课内容,题中出现的物理现象和概念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是否讲过?是怎样叙述的?(3)联想练习,题中出的概念和物理现象在以往练习中是否出现类似情形,解答的方法和要领是什么?(4)联想物理现象发生的条件,物理过程与物理规律一一对应的关系,不同物理过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注意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5)引导学生多侧面、多层次分析同一物理问题,多途径解答同一物理问题。在练习中坚持从这几个方面加以引导,学生便能较快地形成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这样就可以通过学生的思维掌握具体习题内容的实质。找出它与相应知识的联系,并将各个阶段的知识逐渐联成一个整体,促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学习物理概念、规律的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自觉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物理概念与规律,把解题的过程变成深化的自觉过程。以达到解题思维准确、敏捷,物理情景清晰,方法多样,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是教学中的长期任务。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只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改进方法,始终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教学指导思想,认真实施教学方案,就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报

实习总结概况范文7

关键词:《英语国家概况》;合作学习法;任务教学法

0 前言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和合作不断加强,现代社会对英语专业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根据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英语国家概况》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其总体目标是:比较系统地介绍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主要英语国家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及其文化传统,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1 传统的《英语国家概况》课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英语国家概况》课的教学以传授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作为教学重点,教学方法以知识灌输法为主,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从教学内容来看,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对文化的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的介绍,忽视了对跨文化交际影响较大的深层文化因素,比如:一个民族的传统、宗教思想、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仪式、解决问题方式等。其次,从文化本身的特性来看,文化是动态的,文化随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变换而发生变化。但传统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的是一成不变的事实性描述,缺乏对某一文化现象的历史起源及最新动态的描述。最后,从教学方式来看,以知识灌输法为主的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文化诧异的敏感性和识别力,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合作学习法和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

《英语国家概况》课应该如何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课堂教学从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转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将合作学习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结合来加以实现。合作学习法,又称协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共同完成教学活动。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或活动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语言教学的途径,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结合是指教师设计学习任务,指导并帮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协商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过程。

3 合作学习法和任务教学法在《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中的应用

本研究将合作学习法和任务教学法应用于《英语国家概况》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堂演示活动。受试班级为华中农业大学外语系2005级商务英语3班和4班,共62名本科学生。具体的教学步骤如下:

3.1 教师设计选题

选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小组活动的进行。一般来说选题既要与课程的性质和内容紧密联系,还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例如,笔者将整个小组活动命名为“文化万花筒”,为学生设计了各国民族服饰、特色美食、坐标建筑、传统节日、著名大学等选题。

3.2 学生组建小组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2-3个选题。教师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基本原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参考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将他们分成5-6人的小组。每个小组推选出组长一名,负责组内协调和与教师的沟通。

3.3 制作小组名片

由小组长主持,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本组的组名,口号,风格。每个组的全体成员合影,作为本组的封面照。根据统一的模板,每位组员分别制作自己的幻灯片,展现自我风采。小组长将组员的幻灯片汇总,制作成一个文件。制作小组名片有利于教师在短时间内熟悉、了解学生,同时可以激发学生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当乔丹遇上库尔尼科娃”,“Fistival”, “AT”等组名都极具个性。同时各小组也有了自己的定位,形成了本组独特的文化。

3.4 小组分工,搜集资料

各小组组长组织讨论,缩小各组选题范围,并进行分工,直至每位组员都有明确的任务。教师参与小组讨论,了解各组的进展, 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小组成员在充分了解小组总体任务和自己的具体任务后,通过图书馆和互联网等途径广泛地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幻灯片。此后,小组成员再次聚会,确定演示活动的形式,讨论演示活动的整体安排及细节问题。

3.5 演示活动排练

在演示活动排练中,要求各组员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具体而言,每个组员在尽可能完成好自己的那部分演示活动之外,还要对其他组员在演示过程中的语言运用、动作、演示方式等细节问题一一进行评论、建议和改进,力求取得最好的效果。最后,各小组按顺序单独在教师面前进行预演,教师针对演出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3.6 小组课堂演示

各小组按照抽签顺序依次上台进行演示,其他小组及邀请的教师评委分别根据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最终确定每个小组的总成绩。评分标准包括:第一、主题内容(40%);第二、演示形式(20%);第三、现场表现(40%)。

3.7 小组自评及组员互评

首先,各小组以讨论的形式自评,总结本组及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下次的活动积累经验和方法。然后,组员以书面形式为本组其它成员打分,对他们的表现予以评价。最后,教师对各组的演示活动进行全面、客观的点评。点评时一要注意多表扬和肯定,让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兴趣越加浓厚;二要指出须改进的地方,使学生的课堂演示越做越好。

4 结束语

合作学习法和任务教学法在《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中的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们对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提高的同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了解了学习者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在学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对于什么是“学习”以及可以“怎样学习”有了全新的认识。但是这次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研究受试者只有62名,并不能概括所有的学生,研究结果还需进一步的验证;此外,还有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如是否可以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选题?如何更有效地评价每位学生的表现?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最后,影响这门课程教学的其它因素文中尚未考虑周全,因此合作学习法和任务教学法在《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实习总结概况范文8

【关键词】 高等数学;概念;教学方法

高等数学概念是高等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是高等数学思维的细胞与根基,是导出数学定理和法则的逻辑基础,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前提,是数学学科的灵魂和精髓。如果学生概念不清,必将会表现出思路闭塞,逻辑紊乱,对法则、定理的理解更无从谈起。李邦河院士认为“数学根本上是玩概念的,不是玩技巧。技巧不足道也!” 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高等数学的基础,学生学习高等数学之所以感到特别难,概念模糊不清往往是最直接的原因,特别是数学基础差的学生,其关键是在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应用和转化等方面差,因此,抓好高等数学概念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前提与突破口。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促其积极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之中

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探索过程,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学习数学概念时,很多学生有一个很不好的惰性习惯:认为数学概念是枯燥的条条框框,是数学家们凭空想象的,这是他们的事,对概念的形成过程漠不关心。以为只要凭死记硬背,能记住书中的概念原话就是掌握了概念的实质,就会应用概念解决问题了,这是极其错误的。学习概念时,我们不光要知其然,还应知其所以然。

教师以导数的概念为例。为什么会有“导数”的概念出现呢?这是因为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出现了很多,如: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曲线的切线斜率,电流强度,化学反应速度,生物的繁殖率,边际成本,边际收入等等问题,如果抛开它们各自的实际意义,单从结构形式上看,它们都具有完全相同的极限式。能否准确地从这些不同的实际问题中得出一致的结论式:,是导数概念形成过程的关键。因此,我们在教学导数概念时,可以讲一点关于微积分起源的数学史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应不惜花费时间、精力,特别注重对引入导数概念的案例进行分析。比如:

1、求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

虽然学生对“瞬时速度”比较陌生,但对“平均速度”较熟悉,我们就可引导学生求出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t越小,速度的变化就越小,与时刻的瞬时速度v()越接近这一事实,从而得出:这一结论。

2、求曲线的切线斜率

首先应讲清切线的定义:它是由割线运动得来的。而割线的斜率学生熟悉,割,割线运动成切线的过程(可以通过图形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得出),就是的过程。自然可以得到切线的斜率切。

处理这两个案例时,我们都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运动的思想方法,运用极限这一工具来完成的。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的分析、解决过程之中,有助于学生弄懂案例,得出的结论学生是信服的。为导数概念的形成收到了水到渠成的功效。

二、因势利导,理解概念的本质,掌握概念的不同表达形式

1、搞清了引入概念的案例后,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案例所表现的共同特征,适时地告诉学生这一共性即是该概念的本质属性,由此产生出的数学概念学生就不会感到太抽象、难以理解了。

如在讲完瞬时速度和切线斜率切以后,学生会发现虽然它们的实际意义截然不同,但从数学结构形式上看,它们却完全相同,即:都是自变量的增量趋于0时,函数的增量与自变量的增量之比的极限。这也正是导数概念的本质所在。由此抽象出的导数概念,学生是可以理解,容易接受的。

2、概念得出后,如有等价表达形式,应让学生熟悉概念的等价表达形式,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概念。

如由导数的概念可得出导数的三个等价表达式:

(1)

(2)

(3)

若:,则

三、通过练习,掌握概念,在概念系统中强化概念

概念讲完后,应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掌握,跳出狭义的概念圈子,从宏观全局层面理解概念,在概念系统中强化概念,进而完善概念的理论体系。如:

1、由导数的概念可得求导数的三个步骤

(1)求增量:

(2)算比值:

(3)取极限:

由此,可求出几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2、可以补充下列练习,检测学生对导数概念掌握的情况

(1);

(2);

(3)。

如果单是死记硬背导数的概念,就很难对⑴中进行的变通,也很难看出⑵中“-3h”就是自变量的增量等等。

3、可以在概念的系统中,找出各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研究概念的正反面,达到强化概念的目的

譬如:

(1)对连续与可导,导数与极限的关系进行梳理比较,既可以帮助学生对旧概念加深记忆,还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导数概念的理解;

(2)知道了可导以后,我们还可以研究不可导的情况,以此对可导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如:

问:函数f(x)在连续点x0不可导有哪几种情况?

答:这一极限不存在有哪几种类型,函数f(x)在连续点x0不可导也就有几种类型:

①左、右导数存在,但不相等:

如:y=|x|在点x=0的左、右导数存在,但不相等。

②左、右导数至少有一个不存在:

如:f(x)=右导数不存在,左导

数。

左、右导数至少有一个是无穷大:

如:f(x)=在点0处,

四、通过总结和复习,不断加强和巩固概念

在讲完每一单元的内容后,要及时对已学知识内容进行总结。由于总结时内容较多,因而需要高度概括,使内容简明扼要,条理分明,便于学生记忆,通过总结,促使学生学习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而不支离破碎 。

数学中的概念需要经常复习和应用,对于容易出错的数学概念,必须通过解题和反复运用,才能使学生对所学概念得以巩固和加深,同时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在解题中产生的错误,教师在习题课上要及时加以剖析,指出学生在认识概念上的错误,为此,应有针对性地选编一部分是非选择题让学生练习,尽快地把概念搞清,以免影响新概念的学习。

总之,高等数学概念的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认真研究数学教材和学生,用心实践,不断积累,要真正弄清楚所教概念的内涵、外延和背景,教师应该在以学生为主体、以启发式为原则、以简易性为目标的前提下,使用不同的方式从事高等数学概念的教学活动。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会学数学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高等数学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罗新兵,罗增儒.数学概念表征的初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3(02).

[2] 禹辉煌.高等数学中概念体系的建构[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06).

实习总结概况范文9

关键词:转型期;应用技术大学;精品课建设

十以来,我国社会进入了全面深化的改革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也进入了发展的转型期。为了扭转我国学术型大学比重过高,应用技术型大学比重过小的教育结构失衡局面,针对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业无门的现实难题,2013年6月我国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联盟,该联盟的成员单位是以应用技术大学类型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院校,围绕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目标,促进联盟成员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中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探索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分类办学和特色发展。

一、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精品课的内涵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以来,精品课程的申报和建设在我国高校大规模展开。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提供的统计信息,截止2011年, 我国本科院校的部级、省级和校级的精品课数量分别为2582门,5648门,6003门和1门学校推荐课程,总计14234门;而高职高专院校的相应数量分别为1041门, 2636门, 2166门,总计5843门。[1]

高校开展精品课建设,必修依托学校的办学定位,基于学科的发展特点,针对现有的教学对象,适应社会的广泛需求,实践特色创新之路。精品课建设的内涵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它是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锤炼教艺,实现自我突破,获得较大发展的过程;其次,它是增进教师团队合作意识,共同创造优质教学效果的过程。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精品课,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即要与学术型的高校相区别,专业课教学内容真正体现以基础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度,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构建精品课“俄罗斯概况”的迫切性

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提供的信息,我国俄语学科部级精品课为6门,省级精品课6门,校级精品课7门,总计19门。俄罗斯概况课不在其列。然而,俄罗斯概况课的重要性对于学习、从事俄语的人不言而喻。俄罗斯概况课是我国高校俄语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之一,目的是要求学生对俄罗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地理、文化、教育、习俗、外交等基本状况和国情知识有全面的了解,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它的知识内容涉及语言对象国的很多领域,覆盖面广,实用性强。因此,建设俄罗斯概括精品课是俄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俄罗斯概况课教学方法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和演变,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体系,但是作为一门实用性超强的学科,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跟随信息更新的步伐,陈旧的知识与现实国情出现脱节。过去的语言讲授式、以一本教材为纲的方法在被许多教师运用的过程中,暴露出传统知识和当下内容不符,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矛盾严重,学生知识面狭窄和专业综合技能要求很高等缺点。基于丰富的网络资源组合式的教学方法是构建立体型的教学体系的重要手段。通过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俄罗斯概况课程体系。

三、构建俄罗斯概况课精品课的路径

1.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

构建起以“媒网”结合,完备的教学内容和创新的课程内容体系为特色的基础教学平台。这里所说的“媒网”结合,指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任务式、互动式和直观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共同构成的立体式教学体系。该体系的建立旨在构建一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加强课件建设,注重直观式教学法的导入和应用,注重任务式教学与活动教学环节的建设。制作形式新颖,内容鲜活的“俄罗斯概况”多媒体教学课件,把图片、音频、视频、文字资料等以灵活,实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将多媒体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恰当地结合,在师生充分地互动中完成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教师展示的多媒体资料需要更鲜活,更有时代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够获得学生的共鸣。然而,目前教师由于精力、公共资源利用的不够充分等原因,展示的多媒体资料往往给学生灌输知识的感觉,而不能唤起学习兴趣。这一点,需要任课教师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2)网络化教学。基于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俄罗斯概况精品课网站,任课教师可以随时修改教案、更新教学内容。网站还应该设置师生交流BBS平台,加强教师、网站、学生三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加强对俄罗斯概况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适时动态更新。网络化教学要求任课教师认真学习并充分利用学校内网的强大功能,除授课外的其他教学工作都通过网络来实现,例如向学生提供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课件、教学日历、教学扩展资料、复习提纲、参考资料等,设置国情知识讲解、问题与测试、与俄罗斯著名站点连接等多项功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次需求,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全方位的训练,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2]

2. 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精品课建设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精品课程是以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流教材及一流教学管理为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紧密结合的。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或在该领域有重大影响的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主讲,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一方面是要遴选出高水准的优秀教师;另一方面是发挥教师的创新意识,打造特色课程,培养特色人才。精品课建设也对高校教师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转变教学理念

发展是硬道理,陈旧的教学理念是教师发展的桎梏。精品课建设要求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符合时展的教学内容。教师在精品课的构建过程中树立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等现代教学理念。[3]牢记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

2)提高教学水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特殊现象,大批青年教师承担着一线教学任务,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经过教学基本功的严格训练,因此教学和科研能力亟待提升。由于精品课的构建过程是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要求所有参与精品课建设的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不断审慎对待自身知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3)提升科研水平

教师在大量的教学活动中会面临很多实际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发现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出独特有效的解决办法,这就是源于教学活动并为教学活动服务的科研。精品课本身就集教学和科研于一体,教师要不断深入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凝练科研方向,提升研究水平。教师在精品课的建设过程中科研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也是高校积累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渠道。同时,科研成果必须进行推广使用,才能更广泛更有效的促进教学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3.构建科学的考评体系

根据高校俄语专业的传统,“俄罗斯概况”课程考核采取笔试形式。考核内容都是客观知识点的记忆,学生缺少自由发挥的空间;由于书面考核对于知识覆盖面极广的俄罗斯概括课来说无法考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知识考核面过窄,导致学生看重卷面分数、忽视学习过程,重视背诵知识点、忽视理解能力的培养。因此,主张期末考试采取上机考试的方式。俄罗斯概况课应该将过程教学管理和期末考评结合起来。任课教师应严格考勤、课上主动参与、课下延伸学习、期末考试四个层面的课程考核新体系,彻底改变一张试卷评定能力的不科学的考评方式。

1)重视过程能力,过程管理成绩占总成绩的40%

过程管理成绩(100分)=出勤(20分)+课堂表现(40分)+课外延伸学习(20分)+完成作业情况(20分)。

出勤:由于俄罗斯概况课课时少,每周2-4学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严格记载。

课堂表现:该门课程授课内容丰富,学生的能力可以在改门课程中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升,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积累,即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每次上课都要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对于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记载。

课外延伸学习:通过俄罗斯概况精品课网站,给学生布置课外延伸学习的作业,包括当次课的基本知识点,重难点,相关的扩展资料等,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互动,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课下学习情况,便于考核。

作业:教师在当次课结束前布置口头作业,下次课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检查,对完成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记载。

2)实行上机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

鉴于俄罗斯概况课的特殊性,该门课程采取上机的方式进行考评,这样可以将教学过程中很多的图片,视频,文本资料用于考核中,这样多样化的题型设置和考核方式可以被视为我国高校俄语专业考试方式的全新突破,大胆尝试。它的考评结果更加客观,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更加全方位。

四、精品课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精品课建设不能脱离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随意“跟风”,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2.构建精品课需要妥善处理两对现实矛盾,即受条件的限制,青年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水平难以提升,科研能力的相对滞后制约课程发展的现实。

3.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解决好课程内容建设问题,而课程资源建成后的共享与应用是精品课建设的关键点和落脚点。精品课建成后,还需要不断的后续更新,这就要求教学团队不能间断对精品课的建设。

4.精品课的建设不是个人行为,需要教学团队通力合作。需要建立权责明确,积极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2] 刘娟.精品课建设――俄语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以北京师范大学《高级综合俄语》精品课程建设为个案.中国俄语教学.2008年第4期

实习总结概况范文10

实习日记是积累学习收获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实习成绩考核的一部分,学生根据实习要求每天记录当天工作情况和心得体会。实习日记要求如下:

1)记录每天实习工作内容和完成情况。

2)记录实践心得体会、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的建议。

3)做好资料积累工作,便于撰写实习报告时参阅,培养独立观察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日记内容除文字记录外,必要时可附上实习工作中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设计图纸、策划文稿、工作报告等原始资料。

2、 实习报告撰写方法

实习报告是评定实习成绩的重要依据,实习结束后学生要按照要求,对实习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撰写实习报告,连同实习日记一起交实习单位指导老师批阅。

实习报告内容要求如下:

1)基本情况概述:对实习时间、实习单位、实习岗位等基本情况的概述。

2)对实习内容的总结。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实习企业的情况,结合自己实习的岗位内容、特点等进行全面深入的总结。

3)主要收获。从个人的思想进步、业务锻炼和团队合作等方面总结。

实习总结概况范文11

英语国家文化概况研究性学习“LIC”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一、引言

随着世界各国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研究性学习日渐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性学习是倡导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部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应“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这些文件规定了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即高职学生不仅要能领会、理解所从事岗位群适应的理论知识,还要有综合这些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改进和创新相应岗位群技能的能力,是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骨干、管理者与组织者。他们所处的位置需要他们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能上通下达,多方协调,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人才规格要求,与研究性学习所追求的“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目标定位上完全一致。

二、高职学校《英语国家文化概况》课现状

国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对“概况”课的教材以及教学改革两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大量科研论文探讨的“概况”课教学改革都是针对本科院校,如罗晶的《英语国家概况课堂教学的创新―2P教学法的实践》,崔玮的《建构主义理论在“英美概况”教学中的应用》,金晶的《合作式学习在英美概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等。还有多数研究的是多媒体教学在“概况”课中的应用,如尹铁超的《超时空多媒体课件对英美概况课程教学的正面作用》,肖凌鹤的《高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以“英美概况”课为例》等。然而与高职教育中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以应用为目的”这一原则相结合,并在高职院校“概况”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则几乎没有。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笔者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根据《英语国家文化概况》课程的教学内容和难点,探讨如何将研究性学习应用于《英语国家文化概况》课,以期能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并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终达到提高“概况”课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研究性学习在《英语国家文化概况》课“LIC”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1.“LIC”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是适应工业生产和区域经济而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旨在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培训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特殊性。《英语国家文化概况》课作为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人文素养课程,在全球化语境下面临着生存式微的尴尬。一方面,教育者明白,高职培养的一线涉外工作人员,即使熟练掌握了英语,但如果缺乏对东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些以及灵活处理这种差异的能力,其工作必定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文化概念宽而广,如果不以产业经济为背景,泛谈文化,既浪费宝贵的学时,又与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悖。

基于此,笔者所在的课程组提出了“LIC”教学模式。(“LIC”指的是本土(local)+产业(Industry)+客户(Customer)的结合),也就是立足本土产业经济所面向的客户群或对象国,有的放矢的让学生了解与产业相关的对象国的文化背景。

2.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

(1)研究性学习主题的确定

绍兴作为全球纺织中心和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绍兴承办了多项国际型的展会和赛事,所面向的客户群已不仅仅局限于几个主要的英语国家,更多的非英语国家(如俄罗斯、日本、印度、阿拉伯、尼日利亚、南非、巴西等)也看重了绍兴市场。依据本文提出的“LIC”教学模式,笔者结合绍兴本土产业经济面向的主要客户群,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主题确定为俄罗斯、印度、中东阿拉伯国家、巴西、尼日利亚以及马来西亚这六个主要对象国。

(2)研究性学习对象的确定

在此次教学实践过程中,选取绍兴某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大一的两个班为实验对象,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采用将研究性学习应用于“LIC”教学模式中的教学方式),另一个班为控制班。

(3)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

①动员准备阶段。授课教师向学生阐释此次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目的,然后通过讲解具体的研究性学习案例,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内容、过程、方法和要求。

②初步实验阶段。把实验班学生分为6个小组之后,进入学生选题(见表1)阶段。为了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中“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这一特点,同时又考虑到学生不熟悉“概况”课这一实际。这一阶段主要采用“学生自由选题”和“教师推荐选题”相结合的模式。本教学实践严格按照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步骤,每个小组选择课题后,随即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即课题准备、开题、实施、成果展示、总结交流(见图1)。

3.研究性学习实验结果

经过两年两轮的实验研究,主要的成果有以下几点:(1)“概况”课授课方式的转变。一改以往理论课教师“一言堂”的灌输模式。面对就业动机较强的高职学生,学生能与就业相关度较高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他们通过资料收集,成果展示和总结交流的方式积极参与到课堂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2)“概况”课教学效果的提高。经对实验班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5%的同学认为相比较以往老师条条框框讲解知识得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能真正学到知识且印象深刻,在课程的评教分中也体现出学生对这门课的喜爱。(3)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转变。经分析对同时任教实验班和控制班的教师访谈,发现教师们普遍反应实验班学生在他们课中也更注重思考,且更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较控制板学生,实验班学生的综合英语成绩以及英语等级过级率较高。四、结语

本教学实验是基于作为一线教师的笔者多年教学体会所实施,实验结果基本符合最初的实施目的。然而,受到实验对象和实验区域的限制,本教学实验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由于商务英语专业的招生数量逐年下降,此次实验对象的范围只有两个班的学生;在实验中,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性格各异,在小组分配方面还存在一定合理性;由于“概况”课只开设一个学期,还有待进一步拓展研究周期,甚至延长研究周期,如:比较、分析接受过研究性学习的学生在与所实验课程相近工作岗位上的业绩,从而了解他们是否从本课题中长期收益。

参考文献:

[1]崔玮.建构主义理论在“英美概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15).

[2]金晶.合作式学习在英美概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社会科学教学,2010,(10).

[3]刘洪安.关于“英语国家概况”课教学的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4).

[4]罗晶.英语国家概况课堂教学的创新――2P教学法的实践[J].外语界,2004,(3).

[5]王秋琴.英美概况课程初探[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6]肖凌鹤.高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以《英美概况》课程为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4).

实习总结概况范文12

【关键词】数学概念理解能力

思维的前提是一个概念的组成,有了概念的产生才能有思维的进行。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反应,是正确理解数学概念以及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中学数学里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概念,理解好数学概念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基础。高中数学重要的任务就是深刻全面的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用数学概念实行课堂教学。

概念的形成首先在于理解,高中数学中概念较多,基础知识的学习就是要很好的理解好数学概念。对数学来说,结构无处不在,结构是由许多节点和联线绘成的稳定系统。为了使深奥的数学概念知识的意义,为了让学生接受和理解,纠正的数学概念的理解,学习的前提重要的数学知识,数学判断,推理这是你做了什么。心须认真阅读教材,仔细领会概念的含义,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就不能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新课程标准强调的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一个新概念之前,头脑里一定要具备与之相关的储备知识,使之与新概念建立联系,否则就不会产生理解。抓好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从几个具体的方面谈一谈如何正确理解概念。

一、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概念

虽然并不是每一个数学概念都可以从现实生活实例中引出,但只要充分利用好学生耳闻目染的生活经历,设计问题情境,引入概念,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建构。以前的数学知识,积累,经过艰苦的智力劳动获得证明正确的结论,包括收购过程中智力因素的培养,它是有价值的,示范的思维和推理感应使用,人类培训符合逻辑的方式,启发智力的作用。数学的教育内容,除了保证必要的严谨外,教学材料,并努力去理解。它还不仅是,不仅留下的方式与学生适当的理论是有信心的,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以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一个学习的学生有必要引起人们的兴趣。然而,其他因素和空间,一般的材料,教科书专业的学校,是什么,是完美的补充,尤其是教数学的概念,尤其是教师,必须找到一种方法,备课不是的话,这是不可能的条件。

二、在引入的合理性中理解

在教育的过程中,是不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再加上规定的例子的过程,忽略了概念形成的过程,从而形成一个简单的概念。因此,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可以基本完成,具体的性质的概念的本质,概念也为学生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思维你有认识的思想基础,而是要阐明。有些学生不能请参阅的材料也认为你正在做它的生命。喜欢使用“折叠”的方法,让学生学习这样的概念“角平分线”绘制任意角度,去了解它。这是另一个“垂直”的概念,例如,老师,引导学生利用对方两个折叠折纸跟踪垂直线的方式,三角形等拉出来现在是时候,它有可能引导学生使用工具后,用量角器测量角度。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有关的探究中收集并整理获取的信息;引导学生学会从观察实验中获得的信息去思考、分析、归纳、概括,从而得出结论。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讨论、合作实验、合作探究,每个同学在学习小组内提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得出的结论,组长具体组织,通过讨论交流,实现“兵教兵”,最大限度地解决本组同学在自学、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各组汇报本组自学情况,提出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全班各组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敢想、敢说创新精神和科学语言表达能力。根据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有针对性的设计当堂系列训练题和当堂达标训练题。引导学生用自己获得的结论解释生产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探究。这一环节教师的反馈矫正要贯穿始终,尤其关注学困生,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总结反思是全班学生对本节课学习情况的一个总结,可以让学生自我小结,也可师生一齐总结。

三、从特例中认真验证

对概念的理解往往要遗忘特例的存在,所以在学习概念时我们必须注意特例。

例: 已知集合A = { x │-2≤x ≤5 }, B = { x │m + 1≤x ≤2m-1 } , 若BA ,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分析: 两个集合的元素都 是满足不等式的数,结全数轴和BA 可得不等式组:

2m-1≥m+1

m+1≤-2 解得2≤ m ≤3

2m-1≤5

题目尚未解完,当B为空集时也满足BA ,此时有2m-1 < m+1, 解得m

子集合的概念中,课本专门有一句话,“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这就是子集合的一种特殊情况,在解题时我们千万不能忘记。

四、从应用中引入概念

新概念将解释之前,我们就可以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将导致新的概念,发现的一些练习。如果它是圆的,这个概念肯定积分,介绍的是弯曲的梯形的面积。通过提高学生的能力,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相反,通过解决问题,学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内涵和外延你可以有一个更好的概念的理解不能可靠地确定,都可以。的直接应用的概念解决了许多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的例子。另一方面,学生在区域锻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理解更透彻的概念,通过评论,设计,一些具体的,容易出错的话题。

总之,数学概念教学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提供机会、创设情景,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法,培养习惯,正确理解数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