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九年级物理论文

九年级物理论文

时间:2022-10-31 11:36:21

九年级物理论文

第1篇

一、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的科学规划发展

近年来,九江三中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规模、质量、效益相统一,近期发展和远期发展相统一,外部建设和内部建设相统一的原则,在充分调研、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九江三中2007~2012年五年发展规划。提出了“一个更新,两个优化,三个狠抓”的具体工作思路,确立了“市内先发展,省里树品牌,国内有影响,国际能知名”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一个更新”,即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德才至善,人文见长;全面发展,体艺双馨”的素质教育理念。“两个优化”:一是优化德育的内容和形式:以“诚、敬、勤、勇”四字校训为德育内容之纲,以“爱”为德育工作的主旋律,以良好习惯养成为德育的基本形式和教育目的;二是优化文化育人的环境:通过组织学术、科技、艺术、体育、美术等各类活动,弘扬三中精神,创建三中校风。实现“校园、花园、乐园”合一的学习生活环境。“三个狠抓”:一是狠抓和谐校园构建;二是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三是狠抓教学科研。

二、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为契机建设过硬的科研队伍

为建设一支过硬的教师科研队伍,九江三中从健全并规范“分管校长――教科研处――教研组――科研组(教师)”的教育科研管理运作网络体系着手,注重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经过多年科学的发展,九江三中的教师已组成了一支强有力的教改科研队伍――学校现有高级教师128人,其中享受政府津贴专家1人,特级教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国家骨干教师7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骨干教师2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6人。

三、以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提升科研工作效率

近年来,九江三中着力打造数字化校园,以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学校教改科研工作效率。2009年,学校采取补贴的方式,为全校教师每人配备了一台手提电脑,并在每个办公室配备办公用机,学校电子图书馆有电子图书4万多册,配置了卫星远程教育资源等教学平台与Internet宽带网,教师在办公室、备课室、计算机房用电脑备课或作课题研究,随时可以迅速上网查阅所需资料,有效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四、以扎实的科研全面推进教育创新

教改科研工作的有序展开,为九江三中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几年来,学校先后制定了《九江三中课题管理暂行办法》、《九江三中教育、科研成果奖励条例》、《九江三中“启明星工程”章程》、《九江三中首席教师评聘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完善了教改科研管理制度体系,使学校教改科研工作纳入规范化的科学管理轨道。学校申报国家、省、市教改科研的课题,来源于教学中的问题,因此,教改科研的成果反过来可指导老师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模式。扎实的教改科研成果和经验,为教育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智慧源泉,一年一期的、具有九江三中校本特色“谷雨诗会”这一校本课程,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已连续实施九年了。“春潮带雨碧芳草,诗情画意入校园”,“谷雨诗会”,不仅赢得了上级领导、媒体及社会的高度关注、肯定和赞誉,而且已成为学生锻炼自我、增长才干、张开翅膀放飞心灵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与创建校本课程的同时,九江三中还编辑出版了旨在展示教师科研成果和凸现学校办学理念、方针的校刊《教育科研》,至今已出版12期,已经成为与全省20多家兄弟学校及九江市教育学会、心理学会、九江市教研室等单位交流教改科研信息的平台。

五、以丰硕的成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中人的聪明智慧和辛勤汗水付出换来了累累硕果,在构建和谐中实现了学校发展的新跨越,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学校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

据不完全统计,九江三中教师近几年在国家级或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10多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有40多篇;在市级刊物或报纸上发表的论文有100多篇;每年有教师获奖论文40余篇;30多位教师优质课、教案评比获奖;教师积极参与各种教辅资料的编写。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08年,九江三中中考取得大丰收,高考也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高考,文理总计上一本线84人,二本线172人。尤其要提到的是,首届文科实验班参考人数46人,上一本线35人,一本上线率达76%;上二本线45人,二本上线率达98%。理科胡明、文科冯潇颖获得殷氏奖(殷氏奖奖励每年高考全市应届理科前六、文科前四,文理均有学生获奖,在三中办学历史上尚属首次)。市级各大媒体都用了较大篇幅进行了报道。省市领导先后给市三中发来贺信、贺词,向市三中表示祝贺。2009年万金陵校长被评为首届“江西十大人民满意校长”。我校2009年中高考分获“2009年全市重点中学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优胜单位”、“2009年市直中学初中教学质量评估优胜单位”。

六、以不断的自省保障教改科研工作健康发展

的确,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会让人情不自禁地充满了喜悦与自豪,但是,三中人却始终保持这一份冷静,因为与其他一些名校相比,九江三中还有一定差距。三中人明白:在前进的路上,“慢进则退,不快则废,不进则亡”的道理,因此,三中人会经常自觉地进行必要的反思。那么,在创造这些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的过程中,三中人要汲取的教训是什么呢?

首先是要注意加强校与校、教师与教师、学科与学科、年级与年级之间的有机合作、交流,促进优势互补。

第二是要注意做好教改科研成果的展示、存档工作,注意做好推广教改科研成果的应用,避免出现一些获奖的教改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的现象。

第2篇

《苏联的心灵》收录的是伯林从未发表过的描写和论述“二战”前后苏联文化状况的散文速写与论文。与伯林其他论著不同的是,从文体上来说,其笔法半是散文、半是论文。书中不仅展示了作者无尽的文学描写才华,以及广博的文学艺术知识,同时,其犀利深刻的文学艺术批评的思想,也成为解剖一切难解的俄国文化和文学艺术中思潮、现象、流派、社团、作家作品之谜的犀利手术刀,充分体现出一个真正的思想大师之卓越风范以及那种大手笔的非凡力量。

我写这部书的读后感想厘清伯林思想发展变化的过程,其次,联系中国近百年的文学史状况与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做一个平行的比较,以期从中找到一些有规律的东西。

《斯大林统治下的俄罗斯文学》这篇这篇文章写于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他不仅高瞻远瞩地从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层面来概括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特征,而且对俄罗斯文学的熟谙,以及对西方文学的全面了解令我叹为观止。

伯林把二十世纪前半的俄罗斯文学分为三个阶段,即:一九至一九二八年,一九二八至一九三七年,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五年。

从一九至一九二八年,伯林认为进入二十世纪的前些年的俄罗斯文学,尤其是诗歌,“达到了自普希金、莱蒙托夫和果戈理的古典时代以来的一个巅峰。虽然十月革命对它造成了猛烈的冲击但也无法阻遏其高涨的势头。全神贯注且不厌其烦地沉浸于对社会和道德问题的思考,或许是整个俄罗斯艺术和思想的一个最为引人注目的特征,这一特征极大地影响了十月革命,而且在革命胜利后还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激烈论战”。这一现象——“沉浸于对社会和道德问题的思考”——成为俄罗斯文学传承的一个核心价值理念。这与中国辛亥革命和“五四”前后的状况有些相似,但是,在本质上所不同的是:俄罗斯文学在十月革命前后讨论的是怎样“反资产阶级”,是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两派不同的观念之间的角力;而中国文学偏重于向旧世界告别,企图迎接的是一个西方民主的乌托邦。当然,十月革命的胜利也给中国文学的理论界提供了一个可视的窗口,但是这期间尚不为主流思潮,直到一九二八年的“土地革命”似乎才可以看出十月革命对中国农村革命的影响之端倪,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才证明了伯林所说的一九二七至一九二八年苏联的“无产阶级集体主义文化”狂潮,也即“拉普”(PAPP,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这从中国文学界和文化界在三十年代初所产生出来的“左联”组织即可明鉴。尽管最终斯大林清洗理由归咎于托洛茨基分子,但是在中国,当时的蒋家王朝忙于夺取政权,用残酷的白色恐怖对付共产党人,无暇顾及文化和文学战线的事情,以为“秀才造反”可以不予理睬。虽然国民党宣传部也设立了报刊检查制度,但大多数为摆设,往往遭致文艺界之诟病与抨击,也就糊里糊涂地走过场了,远不如斯大林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文化铁拳来得如此迅猛无情。

从一九二八至一九三七年,伯林认为这时期的苏联文学度过了动荡的岁月,“新的正统”随着托洛茨基的垮台而建立起来,孕育出了“以其冷酷的简单性和粗鲁的狂热新世界观而自诩的无产阶级文化”。不过,伯林没有全盘否定这样的文化样式,认为“充满着道德说教的共产主义理论并不那么反对自由,在这一点上倒是与一九一四年以前意大利未来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一个诞生杰作的时代”。伯林列举了以马雅可夫斯基为精神领袖的一系列作家作品,其中对那个“白银时代文学”的著名作家马雅可夫斯基的评价还是十分中肯的,他没有因为意识形态的分歧而否定狂热的无产阶级作家,“他即使不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也算得上一位激进的文学革新者,一个能够产生惊人的活力、感染力,尤其是影响力的解放者”。当然,还有一些另类的作家,例如帕斯捷尔纳克、阿赫玛托娃、曼德尔施塔姆等未被苏联文学史列入名册的作家。小说家列举的是阿·托尔斯泰(按:即小托尔斯泰,他的《苦难的历程》在五六十年代曾经风靡中国)、普里什文、卡达耶夫、左琴科、皮里尼亚克、巴别尔、伊里夫和彼得罗夫。更重要的是,伯林提到了那些“不合时宜”的流亡作家蒲宁、茨维塔耶娃、霍达谢维奇、纳博科夫等。在这里,伯林虽然抨击了斯大林主义者对“异端邪说”进行的所谓“猎巫运动”,但是,正因为分不清左好还是右好,对立双方的言论反而带来了“一种严酷的生命力”,“无论是原创性还是评论性的作品……却很少显得乏味”。这似乎有些像一九五七年“反右”前夕的中国文学界,“引蛇出洞”前的繁荣,造成了大批知识分子的匆匆上阵,慷慨激昂地抨击时弊,最后导致精神的溃败。可见,中国文艺界自三十年代仿效“拉普”建立“左联”机构以后,我们才算真正踏着苏维埃革命文学的节奏亦步亦趋地前行,最多也就是慢个半拍至一拍,直到六十年代中苏反目。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党制定文学‘路线’”。“一九三四年布尔什维克政权通过采取分级监控的办法进一步强化了这项古老的制度——首先通过作协,然后经人民委员,最终由党的中央委员会做出决定。”通过一系列制度的保障来控制文学的走向,这显然是苏联的发明,由此而产生的“要求无产阶级作家团体对苏联的新主题进行集体创作;其后又推崇苏联时期和苏联之前的英雄人物”。从这里,我们似乎可以从“十七年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文学”中找到了它的源头。如果说苏联文学对“作家们不得不锻炼他们把握分寸的能力,在不打破正统的框架或招致直接的罪名和惩罚的前提下来表达他们非正统的观念”还保有一定的艺术自觉和艺术追求的话,那么,中国作家就没有那样的觉悟和幸运的机缘了。所以,苏联作家对这种政治高压下的反抗也似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除了列举的许多作家外,伯林特别提到了一九三五年才去世的高尔基为了保护有才华的艺术家免遭毒手,“利用其巨大的个人权威和声望保护一些杰出的引人注目的作家免受过分的监管与迫害;他自觉地扮演着‘俄国人民的良心’的角色,延续了卢那察尔斯基(甚至是托洛茨基)的传统”。毫不客气地说,在中国左倾文学思潮泛滥的日子里,似乎还找不到一个像高尔基这样的文学领袖人物,更多的是那些对上奴颜婢膝、对下颐指气使的“奴隶总管”式的官僚与打手。这就是俄罗斯知识分子和中国知识分子因不同的文学道德传统而造成的不同结果。

第3篇

一九五四年七月生于安徽省宁国市。一九八七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一九八年结业于方增先、顾生岳任导师的人物画研究生班。现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人物画研究会副会长。

陈剑鸣

浙江宁波人,一九五七年出生于上海。一九八二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留校任教。一九八七年,英国文化协会访问学者。一九八七年,英国牛津大学讲学,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任教。一九至一九九一年,美国纽约 Pratt 艺术建筑设计学院。一九九一年至二九年,旅居美国纽约,德设计事务所艺术总监兼合伙人。二一年至二一三年,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博士候选人。

一九八六年,作品《戊戌三仕》入选『全国第六届美展并获佳作奖。二一三年五月,在宁波美术馆举办作品展,画作《元阳女》被宁波美术馆收藏。

姜永安

一九六七年生于烟台。一九本科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专业。二一年获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学位。二一二年调入江苏省国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画名家工作室特聘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山东省文化厅首批艺术科学专家。

孙合卿

一九七二年九月出生。一九九五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二二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二一二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

二二年,作品《朝圣路上》入选『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周年全国中国画展。

二四年,作品《高原人》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河南省『第十届美术作品展金奖。

二五年,作品《十七岁》入选『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卢晓锋

一九七七年生于济南。二一年获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创作实践与理论博士学位。二一二年执教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二九年, 《逐》获『第七届全国体育美展优秀奖(最高奖)。二一年,《阿桑的诗意人生》获『全国中国画展览优秀奖(最高奖)。二一二年,《进城》获首届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创作奖暨黄胄美术奖(最高奖)。

韩京雷

一九七八年十月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九九九年毕业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二三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二六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专业,师从胡寿荣先生,获文学硕士学位。二九年至今任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讲师。二一三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吴宪生先生。

李 鹏

一九七九年生于安徽泗县。二三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二九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二一一年至今攻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实践与理论研究博士研究生。二一二年成为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访问艺术家。二三年至今工作于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二一年至二一二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城市学院讲授《水墨表现》课程。

马 杰

一九七九年出生于山东临朐。中国美术学院国画人物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吴宪生先生。现为江汉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教研室主任。

范 雷

字冠麟, 一九八年出生于山东济宁市。二一二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师从中国美院博士生导师吴宪生教授。现任教于中原文化艺术学院美术系。

陈朵朵

生于浙江。一九九七年至二一年,中国美术学院附中。二一年至二五年,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本科。二五年至二八年,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二一一年至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

吴冠华

一九八二年生于浙江三门。二一一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附中讲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孙 磊

一九八三年,生于湖南省怀化市,满族。

二二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

二六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获『杭州市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二七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人物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师从吴宪生先生。二一年毕业,获硕士学位。

二一二年九月,由湖南省画院委派参加中国文化部承办的第一届中国国家画院高级研修班学习。

现任职于湖南省画院任专职画师、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湖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特聘为杭州佛学院客座讲师。

王 曦

第4篇

1.考试科目

九年级: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体育、音乐、美术、物理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操作、信息技术。

八年级:地理、生物、生物实验操作。

2.考查科目

九年级: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及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

(二)成绩评定及呈现方式

1.各学科满分值:语文、数学各150分,英语(含听力)、物理各120分,思想品德、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物理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操作、生物实验操作、信息技术各100分。其中,音乐、美术分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理论考试、技能考试的分值分别为40分、60分。

2.成绩呈现方式: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七科实行分数制,成绩以分数形式呈现;

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物理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操作、生物实验操作、信息技术实行等级制,成绩以A、B、C、D四个等级形式呈现,各个等级的分数区间为:100分至80分为A等,80分以下至70分为B等,70分以下至60分为C等,60分以下为D等。

考查科目成绩以合格或不合格形式呈现。

(三)考试考查方式

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音乐理论、美术理论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考试,由市教育局统一命题制卷、统一组织考试和统一网上阅卷。市直属初中和鹤城区初中(含民办)由鹤城区教育局负责组考,考点主要集中设在城区公办高中学校,市教育局参与组考工作;其它县市区教育局负责本辖区的组考工作。

体育、音乐技能、美术技能以及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考试按市教育局相关文件执行。其中,美术技能考试时间全市统一,命题、评卷由各县市区统一组织。

考查科目的考查工作由各初中学校组织实施。

听力残疾鉴定为四级及以上的听障学生,英语听力免考。

(四)考试时间及时量

全市统一闭卷笔试时间为6月16日至19日,各科目考试时量分别为:语文、数学各120分钟,英语、物理各100分钟,思想品德、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各90分钟,音乐、美术理论考试60分钟(分卷、同堂考试),美术技能考试60分钟,具体考试时间安排如下表:

年级日期上 午下 午九年级6月16日历 史 8:20—9:50 物 理 10:40—12:20语 文 15:00—17:006月17日思想品德 8:20—9:50 化 学 10:40—12:10数 学 15:00—17:006月18日英 语 8:20—10:00 音乐、美术理论:10:50—11:50美术技能 15:00—16:00八年级6月19日地 理 8:20—9:50 生 物 10:40—12:10(五)考试命题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坚持既体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性质又兼顾高中升学选拔功能。命题严格按照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2017年版)》、《湖南省怀化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及说明》,并结合我市教学实际,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淡化单纯记忆的考查,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试题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有机联系,不出偏题、怪题,试卷题量和难易适中。

第5篇

摘 要: 历来各位史家研究的都是九品中正制的弊端,确实它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弊端,但是一个制度若一无是处的话,它不可能维持那么久。本文在承认九品中正制弊端的前提下,对它的可供借鉴之处做一些论述:有利于选拔人才;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建立人事档案资料有贡献;调查研究有利于全面了解人才;对今天的干部任免制有积极意义;九品等级的划分有利于社会安定。

关键词:九品中正制;察举制;中正;品第

大家都熟知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僚的主要制度,这个制度从曹魏起(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一直推行至南北朝,到了隋朝开国后(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才演变为开科取士,其间历三百六十八年,为时甚久而时有变革。由于此制度在实行上巩固了门阀制度,保证了士族特权,而士族又是地主阶级中最腐朽的势力,所以过去学者对九品中正制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即使解放以来,有些学者总是着眼于九品中正制为士族垄断这一点加以评论,而忽视了其它各点。一种制度若不合时代需要很难以持久,可见九品中正制有着借鉴之处。本文只就其可供借鉴之处作一些论述,其不当之处欢迎各位同仁和朋友指正。

一、九品中正制产生顺应了历史的发展

九品中正制的积极意义首先表现在选拔人才上不泥古不化,而适应形势的变化和现实的需要,但同时也对过去察举制的优良传统:重视考察、重视乡间评议有所继承,尽可能地给统治者提供更多的、有用的人才。

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导致了众多人士大流徙,无论士、庶都流离徙转、脱离乡土;秦汉以来的乡、亭、里组织已大半破坏,士人的出身里爵、道德才能,均难稽考,这样以乡、亭、 里组织形式为基础的“乡举里选”就无法执行了;另外东汉末年出现“桓灵之间,阉寺专命于上,布衣横议于下,干禄者殚货以奉贵,要名者倾身以势,位成于私门,名定于横巷。由是尸异议、人殊论,论无常析,事无定价,长爱恶,兴朋党”,“激扬声名,互相题拂”,“尚浮华”,以“清议”评定人才的毛病。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吸收一些“著姓士族”为其本州郡邑的州都、大中正、中正,使掌搜荐,以帮助吏部铨选人士。“州郡置中正以定其选,

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取本处人在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这样就适应了新形势的变化和现实需要,一方面有利于中央政权掌握流动人士的情况,当然也包括一些本土不在魏国的人士的情况;另一方面九品中正制初行时,士人评定权掌握在政府的中正手中,中正按人才优劣以定品第,多少改变了名士“臧否人物”、操纵选举的局面,因此统治者也就确实能够选出一些有才干的人,用来充实官僚机构。正是由于九品中正制这种在选拔人才上的积极作用,魏国的人才和吴、蜀相比要多得多。南方的孙吴政权在一定程度上也实行了这种制度,但见于史料和论述的较少,所以终其三国来说魏国人才最盛,孙吴次之,西蜀最次。

二、九品中正官提供了重要的人事资料

九品中正官还为世人提供了三项重要的人事资料,即家世(簿世)、状和品(乡品)。中正官品第人物,要从该人的家世出身、言行表现来评论,最后确定品级。中正官掌握着所辖地区士人的家世谱牒,便于随时考察。朝廷吏部在选拔、任命官吏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状、品。其中中正所提供的第一项人事资料为家世(簿世),指被选任者的祖辈的资历、做官情况、爵位高低等,九品中正制下的选宫制度是重视家世的,“初陈群为吏部尚书,制九格登用,皆由于中正。考之簿世,然后授任。” 所提供的第二项人事资料就是状(行状),即指对本人的言行表现、道德才干做出的总评语。这种评语一般都比较简练概括,类似现在的操行评语,如孙楚的评语就是“天下英博,亮拔不群” ,北魏吏部尚书崔亮曾说过:“昔有中正,品其才第,上之尚书,尚书授状,量人授职,此乃兴天下群贤共爵人也。” 这是说公正的除授官职应该重视“状”;第三项人事资料就是“品(乡品)”,中正官根据行状和家世出身,确定该人的品级高低,即定为二品、五品或八品等九等。中正官所品第与所任官职有关,官位一般与品第相符,这样就详细建立了人事档案资料,单从制度本身来说,是值得称道的,对后世的一些档案编写、管理有很大的借鉴之处。

三、等级制是维持官僚机构动作的基础

一个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就建立了,如何使这个机构更好地运作是保证王朝统治巩固的最重要条件,而等级制正是维持官僚机构动作的基础,等级制能确立尊卑、上下服从的观念,再加上礼制思想的配合,整个官僚机构就动作起来了。如何在官僚机构中划分等级,历代统治者采取了一个又一个办法。汉代是用秩(俸禄)的多寡作为划分等级的标准,如三公是“万石”之官,月俸三百五十斛,“中二千石”的月俸是一百八十斛,最下级之佐吏月俸八斛,这种划分等级的办法有时在称呼上、手续上、认定上显得烦琐或不易确定;到了曹魏,曹丕接受陈群建议,官分九品,形成了“品级”制度,一品最高,这种等级划分为后代所沿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晋官阶分九品,即九等,北魏在九品的基础上又把每品分正、从两种,成为;自正四品以下,每品又分上、下阶,这样总共三十等;隋文帝时为九品三十阶,炀帝时取消上、下阶分法,只把九品分为正、从,共十八品;唐朝又恢复了九品三十阶,只是正一品从不授人,为二十九阶。历代统治者通过这种划分,使封建等级更加明朗化,使封建统治秩序在一定范围内得到维护。在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也就意味着社会的安定,也就意味着生产的发展与进步。

第6篇

我们学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可知父亲是一位关心、爱护儿子的博大精深的高大形象,那么,今天我们又一起来学习李森祥的小说《台阶》,分析文中的父亲又是怎样的形象?(板书标题)

二、 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2、3、4的问题读书。)

1、 分组比赛并把自己所查到的结果写下来:

涎( )水 揩( ) 尴尬( ) 凹凼( ) 筹( )划

黏( )性 镶嵌( ) 蹿( )上 掺( )上 胯( )骨

糟糕( ) 撬( ) 倔强( ) 门槛( ) 茬( )硌( )

2、 用510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后,复述课文的故事梗概。

(略)

3、 本文以台阶为线索,围绕这条线索,作者回忆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中,可知我家是怎样的家境?从中可知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通过讨论后板书如下。)

旧台阶

回忆 造台阶 经济的落后

新台阶

│父亲的坚忍不拔、艰苦创业

线索(台阶)

4、 学生提问问题。(问题在后补充)

三、 探究如下问题:

1、 对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分析并自己得出结论):

(1)、从中国传统的建筑物的文化底蕴角度看:

阴阳八卦的传统文化认为:一、三、五、七、九是阴中的级别的象征,而一级是最低级别的象征,九级是最高级别的象征。所以民间百姓的门槛一般是三个台阶以图吉利而且也是地位级别的写照。再如紫禁城的建筑物有9999幢,标志着最高皇权的象征。再如云南大学的台阶有97个,这表明是云南省的最高学俯。我想今天的一些商标,或许是这种文化传统的继承吧!诸如三九胃泰、九九感冒灵、555烟、等等。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台阶的高,实质上就是主人地位的高。从这我们可看出:父亲为什么把我家的台阶从三级升到九级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 (注: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

阴阳八卦的文化传统还可以在农村找到相应的建筑物,如四合院。(A)、清静、安全;(B)、东南西北四神的保佑,以示平安。所以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和平、团结以及和睦相处的优良传统。

(2)、从人类需要层次论的角度分析: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需要层次有五个: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台阶高,主人的地位就相应的高。这篇小说着眼于台阶,写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地位的要求,也就是说对尊重的需要。父亲为了赢得尊重,耗尽了他的毕生精力,奋斗了一生。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父亲是怎样的人呢?

(板书: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落后、有长远目标、有移公移山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3)、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角度看:

课文中写到父亲为了建造一幢有台阶的房屋,他的确一点一滴的积累,一分一文

积攒,起早贪黑,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七个月种田,四个月砍柴,半个月捡卵石,剩下半月过年、编草鞋。360天安排得非常紧凑。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父亲具有华夏炎黄子孙的优良传统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拼命硬干、勤俭持家的美德。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的品质(因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4)、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看:

提问:父亲的创业为什么如此之艰难呢?(可以从课文内容引入)

提示:A、低高(台阶三级九级)。人老了,身体垮了发展缓慢。

B、柴1.5元钱。材料来之不易农村经济的落后。

所以,从父亲的身上,我们可知这篇小说深沉地响着时代的呼唤亿万人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的生产力,以此迅速的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尽快的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总之,父亲创业如此之艰难的根源在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四、讨论回答学生提出的部分问题:

1、 第五段中:父亲为何一年洗一次脚?为何洗了脚后觉得轻飘飘的,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提示:A、节约、俭朴;B、父亲经常在水凼洗而仅有一次在家里洗的缘故;C、父亲一辈子从未享受他人服侍而内心感到不安的缘故。)

2、 第13段最后一句说明了什么? (提示:神态描写父亲专注别人的高台阶,他羡慕、向往,谋划如何加快准备,争取早日造好台阶,也让人羡慕的神态。)

3、 第21段中为什么说父亲露出尴尬的笑? (提示:联系上下文,说明父亲具有谦卑、不骄的传统的民族风格。)

4、 第26段中为什么父亲总觉得不对劲? (提示:A、父亲一辈子处于地位低下,突然地位变高了而感觉不对劲,说明他的谦卑。B、台低的阴影一时难以消除。)

5、 第29段中为什么说父亲若有所失的模样? (提示:父亲干了一辈子,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就是生命,劳动是创造;劳动有了收获,才体现自己的价值。一日不干活,就失去了一切。所以说若有所失)

6、 第30段的含义? (提示:神态描写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父亲已老了,同时表达了我对父亲劳碌终生而感到悲伤,进一步为全文笼罩上一层凄凉、忧伤之情。)

五、 教学反馈:

1、 父亲为何要造一间有台阶的房子?

2、 父亲是如何造起一间有台阶的新屋?

第7篇

关键词:议论文阅读;思辨;解读;思路

议论文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从而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而阅读是初中教学的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

一、要求与现状

近几年,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文体在中考试题中呈现三足鼎立局面。议论文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下工夫来攻克的一块阵地,拿下来,初中语文教学的工作才算圆满。

1.要求

新课标以及中考对议论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议论文,能借助议论文的文体知识,把握议论文的论点,明确文章的论据,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的论述层次,理解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体会语言的严密性。

2.现状

在议论文教学过程中,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在议论文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为理不清文章思路,找不准文章的中心论点等。在做议论文阅读时,特别是思辨性较强的文章,往往不知所云,感到无所适从,无处下手。

二、意义

初中议论文教学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一个重要起点,它起到了台阶的作用。在初中阶段,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议论文分析的方法,了解议论文的框架结构,从而对一些事情拥有自己的看法,并通过笔墨表达出来,这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是很好的衔接,对于学生的思辨能力、思维水平、思想意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提高和完善有极大的帮助。

三、原因分析

1.议论文出现时间较晚

以苏教版为例,议论文阅读出现在九年级上册,作为中考三大阅读之一,九年级才对议论文进行教学,时间上有一些迟。加之九年级教学的特殊性,大多数在新年之前就已结课,学生真正接触议论文只有半年左右时间,因此,在学生心底的印象比较浅,导致议论文掌握比较困难。

2.典范议论文较少

在九年级上册课本中,议论性文章主要有《敬业与乐业》《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傅雷家书》《致女儿的信》。这些文章前两篇为演讲稿,文章长,整体把握较困难。后两篇是书信,随意性较强,均不太适合作为议论文进行教学。在第四单元中出现的文章类似《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对于议论文的基本知识有了一些讲解,对于学生把握较为有利。议论性文章少,典范性文章更少,这是议论文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

四、措施对策

1.提早引入一些文质兼美的议论文

教师应该广泛阅读,在八年级或者更早为学生引入一些文质兼美、贴近生活、时代感强的小文章,对于议论文教学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2.提高学生议论文文本解读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要教会学生分析文本,指导学生阅读,掌握阅读的基本思路,以点带面,通篇把握。

3.阅读规律与方法点拨

引导学生理清议论文的思路,我们要教给学生一些规律和技巧,给学生一些答题模式,引导他们总结规律,得出属于自己的

东西。

4.联系实际,进行写作练习

对于身边事,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议论文的写作练习,从另一方面对学生议论文的阅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通过以上这些方式,对学生进行议论文阅读教学,一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学生将来的语文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8篇

关键词: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数学文化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并且具有自身独特的表达方式。它体现于我们日常工作生活的诸多领域,以对物质世界的精确把握和对精神世界的完美锤炼塑造了数学美学。数学家们普遍认为,数学不仅仅是一门思维学科,更是一种艺术类型。它与哲学相似,为人们认识宇宙、了解意识功能提供了结构化的方法。因此,小学数学教育不应该仅仅止步于讲解试题、机械化演算,更应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文化,将数学之美、数学之趣、数学之情呈献给学生。

一、小学数学教材与数学文化的理论分析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文化信息隐含在教材的字里行间,即通过承载数学化术语的文本渗透出来,而不是类似其他学科教材那样可以直接通过文字所得,这就形成了数学文化的深入性、思考性和可挖掘性。构成数学文化的载体主要有文字、数字和符号。数字是数学的本质形态,是数学的根本存在方式,只有文字与数字不成其为数学文化。符号作为数学文化的第二要素出现在教材之中,它是连接数字形成数学价值关系的重要桥梁,没有符号只有数字学生无法领悟到数学的逻辑性和客观性。文字看似与数学关系不大,却是数学教材中必不可缺的剂,它是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的直接载体,只有透过文字,学生才能对文化形成情感记忆并发展出价值观念。文字相对于数字而言是文化的感性符号,它传达出数学所联结的博大的人文内涵和历史重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脱离对单纯计算的重视,而是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价值和独立思考能力。得以实现这些要求的最重要途径即是对数学教材中的文化内容的发掘,如何将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文化信息呈献给学生,教师必然拥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本文将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简要介绍几个实例。

二、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

1.《九章算术》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五年级下册中共计介绍了三次关于《九章算术》这本典籍的知识。《九章算术》是我国数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标志着我国古典数学时期的辉煌成就,该书完成了古典数学的算法原理研究,着重阐述了应用数学领域的算法分支。在《九章算术》成书的同一时期,欧洲以古希腊为代表的文化圈正在完成“逻辑数学”和“推理论证”等数学体系的建立,我国的《九章算术》正与其遥相呼应,互补了数学史上两种不同的发展结构。在教材中,《九章算术》与小学数学内容的结合也随处可见,比如“方自乘,以高乘之即积尺”,向学生讲解了求底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体积的方法(五年级下册第47页);又如“正算赤,复算黑”这个《九章算术》中的红色表示正数,黑色表示负数的规定对于小学数学学习起到了直观的记忆效果(六年级下册第4页)。由此可以看出,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对于学生理解数学、接受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九章算术》还涉及很多文化外延,比如,成书年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励志故事等,都是学生遨游在数学文化海洋中的一叶扁舟。

2.数学家的生平事迹

四年级下册曾详细介绍过有关数学家高斯的传奇人生,学生可以通过老师对高斯先生生平事迹的讲述了解数学家的伟大与平凡,感受数学发展的艰辛历程与灵感闪现。数学家的故事作为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对学生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首先可以使学生以数学家为榜样,立志成才;其次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史概况,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曲折的数学史演进

提及文化,无不与历史相接,缺乏历史厚重的文化不成其为文化。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存在多处数学史简况介绍,这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感悟数学、热爱数学是一种最好的熏陶方式。比如,五年级下册中“分数”一课后详细介绍了分数线的演变历史,涉及范围广阔,通过多个国家和民族的分数线对比,形象生动地传达了数学的历史感和深邃性。

4.平凡生活中的数学文化

相对于数学史、数学典籍和数学人物而言,平凡生活中的数学文化对启迪学生思维,开拓学生眼界,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考虑问题,用小知识解决大问题的影响最大。这在人教版小学教材中随处可见实例,实现了新课改“将知识应用化”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向着“小小数学家”过渡,是效果最为显著的数学文化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九年级;语文;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120-01

九年级语文内容十分广泛,包含说明文、散文、议论文、文言文以及诗歌等,而九年级又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时期,探究九年级语文的深度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深度学习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其自信心,帮助其更加深入了解语文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结合九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思考深度学习的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九年级语文深度学习的意义

1.1深度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大多学生对学习并不一定存在天生的好恶,仅是在于对学习方法或是内容的不满。深度学习注重挖掘语文知识的内在本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语文的魅力,进而沉浸于语文的天地中,主动进行探究,从而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会产生一定困惑与疑问,进而展开思考与提问,最终找到解决的方法,并加以运用,这也实现了学习的最终目的。

1.2深度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实现了语文有效自主学习的可能。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促使其积极、主动探究与搜集问题,以及解决技巧,进而实现或处理所获取的知识,帮助新旧知识的融合,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形成具有创造性的思想与想法,进而提升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1.3深度学习有助于推动学生的持续、有效学习。持续而有效的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习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依据学生自己的身心特点,以及语文学科特性来开展有效教学,而深度学习为语文的持续而有效的学习提供了空间。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深度学习,促使其主动探究问题,搜集与处理语文知识,沉浸于语文的天地中,欣赏语言文字特有的文化气息,进行知识的扩展与延伸,进而构建新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水平。

2.促进九年级学生语文深度学习的策略

2.1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促进深度学习。如何帮助学生在语文深度学习中获取快乐,这就需要教师有效把握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点,调动其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借助有效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兴趣。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教学,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等手段,将教材中较为单板、抽象的概念、知识变为更具生动性、形象性,充满乐趣的教学,进而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其在深度学习中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故乡》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闰土在幼儿时期与成年时期的图片,以及几张动作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自觉发现这些图片的不同之处,促使学生从闰土的形象以及动作中感受作者写作的意图,进而反映出写作的时代背景,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可以有效促使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2寻求生活中的语文。语文不仅是一门语言学科,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随处可以发现语文的痕迹。因此,语文教学不能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要重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九年级的学生学业压力较大,课业的负担较重,把语文引进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负担,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春联是九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因春联是我们春节的重要习俗,在日常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从春联中发现语文知识,自觉探索语言的奥秘,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春联知识的印象。

另外,鼓励学生积极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的素材,也有助于强化九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促进其有效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把日常生活点滴融进自己的写作中,其中包括学生自己的情感,拥有较为丰富的素材,学生在作文的写作中也会更加顺利,可以有效避免无话可写的情况。语文本是源自生活,生活又为语文服务,最大限度借助生活这一资源来促进九年级学生深度学习语文,可以有效提高九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2.3引导学生学会批判性思维,拓宽思维深度。相关教育专家指出,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学习、全球意识、批判性思维是新公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尤其是批判性思维,越来越受到教育学家的重视,并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作为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

目前,我们的教育又是如何呢?欠缺批判性与盲目趋同成为许多学生共同的思维缺陷。忽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极易促使学生养成被动听讲与理解,以及接受知识的惯性,久而久之形成缺乏主动性的习惯,宁可信赖教师的权威性,也不相信自己的判断与质疑。语文思维表面化与浅显化,如果给予学生独立进行故事与任人物的形象评价,极易导致学生无从下手。

深度学习重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借助探寻的方式与态度来看待世界,用创造和动态观念看待周边的事物。语文的批判性学习,有助于积极引导我们学生的思维向阅读和文本的深度探索,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深层情感。

2.4注重合作学习。深度学习注重知识的开放性,学生学习的过程应是围绕同伴间的探讨与合作分享来实现的。语文深度学习的实现,获取关于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不能只是依靠学生单独的努力,必须采取合作学习的形式,与同伴共同分享彼此的成果。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促进其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互相努力,及时纠正错误,弥补彼此的不足以及知识方面的缺陷,从而引起具有创造性的连锁反应,借助不同的思维方式与各不相同的理解过程来互相冲击与碰撞,进而形成对于学习材料与学习活动的全面而系统的认识,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与效率。

总之,九年级作为中学时期重要的学习时期,也是语文素养提升的关键时期,寻求语文的深度学习策略是十分重要的,掌握一定的深度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其对于语文的兴趣,进而打好基础,因此教师要重视寻求生活中的语文,引导学生学会批判性思维,拓宽思维深度,注重合作学习,全面强化九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深度,提升其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两个问题中,首先引起讨论的是“中间作品”的问题。早先,在一九五六年前后的李煜词讨论中,涉及对李词的评价时,毛星同志在《关于李煜的词》[1][1]一文中提出了这样的看法:

李煜的词没有什么人民性的内容,但也不能说是反人民的……

在阶级社会里,每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站在一定的阶级立场上……但是,人除了直接或间接参加阶级斗争,直接或间接对敌或对自己的阶级表示反对或拥护外,还可以有别的生活要参加,还可以有别的意见要发表,还可以有别的感情要抒发。比如纯粹个人之间的情爱及对自然界美的事物的欣赏等等,都不一定与人民的立场或反人民的立场有什么关联……

人是有阶级性的,但并不是一个人在任何时候任何一举一动都具有阶级的特征,都牵涉到阶级利害。比如……对自然界某些美的事物的欣赏、只及于个人情爱,不牵涉阶级立场的吟咏等等,就不一定都具有阶级。

以上所指划的范围,后来就被概括称之为“中间作品”,并成为是否存在并应如何评价的讨论的焦点。

毛星的意见代表了一部分同志的看法,曾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影响。北京大学五五级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在再版修订时,就接受了有“既不反动也没有什么人民性”的作品存在的提法,并贯穿在一些作家作品的评价中。一九五九年,李煜词的讨论扩大到对古代山水诗和抒情小诗的倾向性和阶级性的讨论上。如孟浩然的《春晓》诗,路坎《有没有选〈春眠不觉晓>这首诗》[1][2]一文,批评了《新编唐诗三百首》一书没有选入。他说:“中国文学史上,确有这么一些人,他们自己不参加劳动或参加一点儿劳动(当然不是劳动人民),对劳动人民同情不多,也没有干过什么不利于人民的事。他们只是把主要精力用在描写田园和咏歌山水方面,形成了流派。人们把他们这类作品叫做‘山水诗’。”路坎对山水诗所作的概括,显然与毛星对“自然界美的事物的欣赏”的那类作品的理解是一致的。

路坎的文章发表以后,《文学遗产》收到了许多与之商榷的文章,编辑部为此发表了综合报导。[1][3]来稿认为《春晓》这首诗“对今天的读者来说,没有什么可以吸取的有益的东西”。其中有的文章用政治生活为比喻,说“政治上没有中间立场,同样在文学作品中也没有中间性的作品。”此后在《文学遗产》上就开始了有没有“中间作品”的讨论。

从路坎文章的发表,到次年十二月四日发表南京师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关于山水诗有无阶级性的问题的讨论》的报导,刊物发表的文章虽然有限(约十余篇),但编辑部收到参加讨论的文章却数量可观。据统计,截止到一九六〇年五月就收到文章一百一十七篇,共约四十余万字,[1][4]可见它受到的普遍关心与重视。许多高等学校还组织了专题讨论。

讨论的中心问题是,在古代文学中,除了具有人民性或反动性的两类作品以外,有没有既不进步,也不反动,既无人民性,也不反人民的作品存在。如果有,它和文学的阶级性、人民性的理论是否矛盾,应如何理解。

“中间作品”是文学理论上的一个新概念,这一概念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科学?多数来稿对此表示了怀疑。他们认为这一概念抹刹了文学的阶级性。他们从文学是上层建筑和列宁的两种文化的理论来阐述自己的看法。

戴世俊《有没有“中间作品”?》[1][5]一文首先针对毛星和路坎的提法指出:“所谓‘中间作品’,换句话说,就是没有阶级性、倾向性的作品”,他认为这类作品是不存在的,因为“列宁在分析资产阶级的民族文化时,指出每个民族只有两种文化,没有中间文化。文学是文化的一部分,当然也是这样的。”他并且说,列宁“虽是就资产阶级‘民族文化’的口号提出来的,却根据一定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样一个普遍的真理”为基础。他认为,创作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而创作出来的作品的阶级倾向性却只有对立的两种:进步与反动”。因而他认为不存在既不反动,又没有什么人民性的‘中间作品’。对于一些抒情小诗,如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只要通过他所说的“诸方面加以分析”,是“一定能够体会出他们的阶级倾向性来的”。同意戴文观点的,还有祁润朝[1][6]和庆钟、禾木[1][7]的文章。

祁润朝的文章不同意蔡仪把作品的阶级性与进步性或反动性割裂开来的作法,[1][8]因为文学是上层建筑,要“反作用于社会生活……也许对社会发展、对人民有利,也许有害。对社会发展、对人民有利的作品就具有进步性。对社会发展、对人民有害的作品,就是反动性。”“阶级性并不是指它描写了哪个阶级的生活,而是指它表现了哪一阶级的倾向性的要求,即它所表现出来的倾向和要求对哪一阶级有利。”

江九的文章[1][9]也反对“中间作品”的提法。他的理由是:第一,这一提法“根本没有什么意义”。他认为,本来文学研究中给某些作品加以“反动”或“人民性”的评语,“就对它规定了严格的定义”,再把数量很大的一部分作品归属于“中间作品”,“不能正确地说明什么问题”。第二,尽管持“中间作品”论者不否认这部分作品有阶级性,“但从逻辑上说,却可以达到否认这些作品的阶级性的结论”。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讨论的共同意见[1][10]也认为“中间作品”这个概念是不科学的,而且认为它所产生的客观效果也是不好的。

江九和庆钟、禾木的文章都不同意以中间阶层人物的存在作为“中间作品”存在的理由。江九认为这一比喻是不恰当的。庆钟、禾木认为:“仔细分析一下中间阶层就会清楚,这部分人对待某些具体事物总会有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并不是中间的”。“观点不定,立场不定是中间派的特点。但中间派却不可能是完全没有观点立场的“第三种人”。

许多文章认为,那些被视为“中间作品”的,不过都是一些短小的作品。这类作品,必然篇幅容量有限,往往不能写进很多的内容,不能描绘比较完整、丰富的历史生活画面,不能充分展开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发展过程。但是,黄衍伯的文章[1][11]指出,如果从作家创作的“总和”去看,是有思想倾向的。个别的随便的阅读、欣赏是一回事,作为科学的研究又是另一回事。作为研究工作者,就“应该把帮助读者提高到理性阶段来批判地对待古典文学遗产作为自己的责任。”

黄衍伯指出,一个作家,有可能对现实问题不那么明确地表现自己的倾向,“有的可能是古典作家与反动统治阶级的不合作和消极反抗的表现……但另一种更多的情形是表现了作家对人民、对政治斗争和社会生活的冷漠。”他举列宁的话为根据:“对斗争漠不关心,实际上决不是回避斗争,拒绝斗争或者保持中立。漠不关心是默默地支持强者,支持统治者。”(《社会主义政党和非党的革命性》)所以黄衍伯认为,中立也是一种阶级性和倾向性。

黄衍伯又指出,“如果说,提出‘中间作品’,是看到了文学史上存在着一种既没有什么人民性但也还不能算反动的作品,那就应当把它理解为(列宁所说的)两种文化斗争中的一种错综复杂的现象。”文学为政治服务,是文学发展历史的基本规律之一。”“每一个有价值的古典作家,都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一个矛盾的发展过程”,因而文学的思想倾向就具有一定的复杂表现。”对于这种复杂的表现,庆钟、禾木的文章认为,是因为“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又同时生活在一个社会环境里,因而他们互相之间就不但对立着,还互相影响着。”文章认为,象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类作品的感情已经是劳动人民真挚、忠诚等思想感情影响的结果。处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对具体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黄衍伯认为,“不进步就是反动”的公式固然是错误的,“但将古典文学的极大部分菁芜不分地贴上‘中间作品’的封条,不再作具体的阶级分析,更是错误的”。

主张有“中间作品”存在的同志也并不否认文学作品反映了某种阶级性。譬如王健秋的文章[1][12]认为“中间作品”应指那些处在“反动性”与“人民性”的“两个极端”之间的作品。又说“把这种作品叫做“中间”并不很贴切。绝对的中间状态并不存在”,也并不是如毛星所说的“在直接或间接参加阶级斗争,直接或间接对敌的或对自己的阶级表示反对和拥护外”,“还有别的”一种思想感情要表达出来。他认为“象毛星等同志的提法,就似乎认为某种‘中间作品’没有阶级性”了。他认为,“地主向农民收租时是地主,躺在家里抽大烟还是地主,农民在武装暴动时是农民,在小茅屋里睡土坑还是农民”。但是确实有些作品“并不直接与阶级斗争有关,都不一定与人民的立场或反动的立场有关”,如李煜的词,阶级性是很鲜明的。“可是,尽管他抒写的是帝王的生活感情,在他被俘后,虽然作品中还有必须批判的落后的东西,但却到底不是在这里面直接宣扬反动思想,直接损害人民的利益”。所以他认为所谓“中间作品”,“必须紧扣它的特定的含义”。

蔡仪的文章也提出要区别两种“中间作品”的含义。“一种是反动与进步之间的,既不反动也不进步的作品,或者说是‘既不反动也没有什么人民性’的作品。另一种是所谓没有阶级性的,即既不属于这一阶级也不属于别一阶级的作品。”他认为,“阶级社会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既不能不有阶级性,他的作品也就不能不有阶级性”。蔡仪又认为,就文学史上的古代作品来说,和今天社会主义时代对作家作品的要求不同,“实际上封建阶级或资产阶级的文学作品之中,既有反动的,也有进步的,而且更有一些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则是既不对人民有益,也不是对人民有害。所以阶级社会的文学作品,虽不能不有阶级性,但不能说就没有既不进步也不反动的作品”。他举李白的《静夜思》为例,说明这首诗所反映的感情有特定的阶级性,但却不能说这首诗是反动的。

蔡仪、胡锡涛等认为,在历史上,统治阶级的文学不一定都是反动的。胡锡涛的文章[1][13]还针对戴世俊文引列宁两种文化的论断以否定“中间作品”的存在的看法。认为列宁尽管“并没有说过有什么‘中间作品’,但是,也不能因此把列宁的话引申为,‘不是人民的文学,就是反人民的文学’,或者象戴先生所说的‘作品的阶级倾向性,却只有对立的两种:进步与反动。’列宁说的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现代民族’,因此不可同日而语”。赞成有“中间作品”的同志都指出了这一点。[1][14]从中可以看出,对于列宁的关于“两种文化”的论断,双方的理解显然有分歧。

对于人民性的概念,双方的理解也是不同的。黄衍伯认为:“人民性乃是文学对人民、主要是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利益的肯定、同情和支持,因此,人民性是对古典文学思想意义的最高评价,不应错误地加以无限扩大。”但胡锡涛认为:“人民性的概念不等于阶级性的概念,前者的含义是大于后者的。作家是阶级的眼睛、耳朵和声音,作家的作品,在反映现实的同时,必然流露出阶级的思想感情,成为阶级斗争最尖锐的精神武器。但这并不等于说,每个作家的每篇作品都牵涉到人民或反人民的态度,都是阶级斗争最尖锐的武器。”他强调;“我们不应把人民性的尺度放得过宽’但也不必看得太狭窄。人民性是指文学艺术与人民的联系,人民大众的生活在作品中的反映,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在作品中的表现,同时,人民性也是美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依据胡文的意见,那么,“中间作品”应该属于有“人民性”的作品的范畴。这与讨论中的“中间作品”是指那些“既不反动也没有人民性”的概念陷于矛盾。

关于古代作品的社会意义问题的讨论,也是在前几年对古代文学中一些有争议的作家及其作品的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的。诸如一九五五年的李煜词的讨论,一九五九年的李清照及其词作的讨论等,都涉及到我们今天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他们的阶级出身、特殊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的问题。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又应如何评价这份文学遗产,是摆在现实面前的课题。一九五九年开始的“中间作品”问题的讨论,又直接引导出古代作品社会意义的问题。

讨论由加林的《古代作品的社会意义缩小了吗》[1][15]一文为发难。此文一开始就提出了对郭予衡《再论李清照》[1][16]和孟周《关于李清照词的评价问题》[1][17]二文的不同看法。在郭、孟的文章中,提出了李清照甚至象李清照这样一类作家的作品,随着今天读者世界观与旧时代的观念彻底决裂而日趋于缩小了的观点。

什么是古代作品的社会意义?加林加以界说:“主要应该是指其在历史上的进步意义。作者不同意郭予衡说李清照作品的思想感情代表了贵族士大夫的思想感情,只是因为遭遇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因而她的作品才获得了社会意义的说法。加林的根据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无产阶级对于过去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必须首先检查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而分别采取不同态度。”(《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加林认为历史上有社会意义,今天也才会有意义,其社会意义“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他列举了以下三点理由:

1。古代优秀的文学遗产本身就有“属于将来的东西”。根 据列宁的“只有用人类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宝藏来丰富自己的 头脑时,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的论断。他认为“优秀的文化 遗产有助于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建立”。

2。“只有在今天,优秀的古代作品的社会意义才被深刻地 揭示出来,才被人们普遍认识。”他举《红楼梦》为例,认为在 今天“它的社会意义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

3。今天广大人民群众掌握了文化,优秀的古代文学遗产 “在今天才能为广大人民所理解,才能成为人民群众的一份精 神食粮。”

加林的上述观点受到了志学[1][18]、孟周[1][19],谷岱青[1][20]、胡德培[1][21]等人著文的反对。在《文学遗产》编辑部的来稿综合报导[1][22]中,也反映了许多同志与加林文章的不同看法。概括以上文章的主要观点如下。

1.

关于社会意义的概念

缩小论者认为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在当时历

史条件下的社会意义,另一是对今天所起到的作用。这是从纵的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从横的方面说,部分同志认为不仅优秀的古代作品有社会意义,反动和落后的作品也有其社会意义,“因为文学是观念形态,是一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它一定要为经济基础服务。”但编辑部文章认为,显然,后一种说法“所说的社会意义就是社会作用’,二者的含义是不尽相同的。

2.缩小论的理由

虽然有上述对社会意义的理解的分歧,但讨论还是集中在对古代优秀的文学遗产的社会意义上。概括所提出的理由有二;

a、志学、孟周都认为文学是上层建筑之一。必然要为它的基础服务,因此,古代作品“都是属于一定的历史阶段的,它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到今天也只能说还有认识作用”了。如《窦娥冤》之于元代,《西厢记》,《水浒传》之于封建社会。“古代作品的社会意义再大,也是属于过去的,到今天无疑是缩小了,有的还正在暴露出它更多的消极性来。”(志学)

b、就世界观的问题说,古代作家“大都出身统治阶级,他们的世界观只可能是封建地主的世界观”,即使“我国伟大的和杰出的作家,几乎都是地主阶级的‘浪子’,对封建社会尽管有所不满和反抗,‘但他们也几乎没有一个能跳出原属的阶级,更不能建立另外一种世界观。”(孟周)因此,世界观的界线不能模糊,而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必须有赖于与一切传统的观念的决裂,在古代作品中是达不到这一目的的,所以古代作品的社会意义只能缩小。

3.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的驳难

a.对文学遗产要采取具体分析的态度。志学认为:“今天读古代作品的人、懂得遗产的人愈来愈多”,但“人们愈能认识遗产的价值,愈能分析其历史局限性,愈能看出其思想高度与共产主义的差别,就愈能采取批判的态度。”孟周还举《红楼梦》、《西厢记》作品为例,指出如果没有分析批判的态度“就有可能给今天的青年读者带来不好的影响”。谷岱青认为,加林同志“完全忽略了对待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也要批判地接受这个根本之点”,因而才得出“优秀的文化遗产有助于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建立”的错误结论。

b.对于列宁在《共青团的任务》中所说的“只有用人类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宝藏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时,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的名言,应注意列宁讲话当时的历史背景。而且列宁在上文还说:“只有改造这种已往的文化,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孟周认为列宁讲的是用“知识宝藏”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和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建立是不相干的。列宁的话,是谈到苏联青年旧学校应取的态度时,才提到“应当吸取旧学校中的好东西”,应该继承文化遗产。而我们首先应该掌握共产主义世界观,才能更好地分析批判,并不是从旧文化遗产中能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

c.孟周认为加林提出的“扩大论”的三条理由,其实都和古代作品的社会意义是缩小或扩大无关。古代作品的社会意义是原有的,今天被我们深刻地揭示出来,并不等于“扩大”。“可供借鉴”或有了更多的读者,也不等于社会意义“扩大”了。

同意加林“扩大”论的虽然在人数和来稿中居少数,但对加林的意见也有所补充。据编辑部综合报导,有一种重要意见认为:“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艺术,有它独特的规律,所以当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消灭以后,……作为上层建筑范畴的文学艺术却并没有被消灭,相反,被人们视作珍贵的遗产而保存和继承下来了。文学艺术并不全部效忠于它们的基础。一般的说,卓越的古代作品总是以抨击一切腐朽、黑暗的姿态出现的。这是因为阶级社会中存在着统治阶级文学,也存在着被统治阶缉文学的缘故。”

也有人说,列宁认为在托尔斯泰的遗产中,“有些没有成为过去,而是属于未来的东西”,因而认为古代作品中“存在着永远闪耀着异采的东西,它的生命力与日俱增,永不枯衰。”

又有人认为,古代作品中的某种精神,今天还是照样存在,象《敕勒歌》和李白《望庐山瀑布》那样的描绘祖国河山的作品,激起了人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象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等爱国主义的诗篇的社会意义,就没有什么“缩小”可言,有的作品甚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了新的意义,它的社会意义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如李绅的《古风》二首,过去只能激起一部分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夕而在今天却把它当作劳动教育、节约粮食的生动教材。

对所说“共产主义世界观有赖于与一切传统旧观念彻底决裂”一语的理解也有出入。许多同志认为不能把优秀的文化遗产臣之为传统的旧观念而与之决裂。此外对孟周所说的古代作家的世界观“只可能是封建地主的世界观”的批判也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不能单纯地以作家的生活时代和阶级成份来判定其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作用”,要区别古代作家的各种类型,各种不同类型的作家所写的作品,其社会意义和作用都是不同的。[1][23]

在“缩小”论和“扩大”论以外,还有不少同志提出了另外一些新的看法。编辑部的文章把它归纳于下:

1.“扩大”和“缩小”二字均不足以概括问题的全部复杂性,其中某些部分可能扩大了,某些部分缩小了,有时它们又可以互相转化,因为事物是可以走向它的反面的,也许有的消极落后的一面,在今天起不了落后消极的作用。举的例有欧洲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中个人反抗的作品,陶渊明的归隐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等思想,“正处于一种向消极落后乃至反动这一面转化的过程中”。又有人说:“古代作品的现实性是不断变异的,有时加大,有时缩小,这一切都依赖于古典作家的内容与时代现实相适应的程度。”

2.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是客观存在,不会“扩大”,也不会“缩小”,顶多也只是过去被歪曲。今天才还其真面。“扩大”和“缩小”的说法都不利于更好地继承文学遗产。

3.因为好的作品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一概说“扩大”或“缩小”。社会意义只能不断被认识,社会作用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们评价的不同而不同。另一种类似的说法是。“真正伟大的作品,都具有无限的生命力,不仅在当时,而且在今天以至将来都能生存,并且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发出不同的战斗作用。”“不同时代的人民群众都可以从这里获得他自己需要的力量。”

有的同志虽然大体上同意古代作品的社会意义并未扩大的说法,但又认为不能低估他们的战斗作用和数育功能,不能把古代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学遗产和共产主义教育的联系完全割断。如《中山狼传》、《画皮》在肃反运动中所起的战斗作用;穆桂英、花木兰、老黄忠这样一些古代英雄人物在劳动人民中的影响,诸如此类。[1][24]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以《文学遗产》为中心展开的关于“中间作品”问题和古代作品的社会意义的两个讨论,曾经引起了整个古典文学研究工作者和高等学校教师、古典文学爱好者的广泛注意和关心。讨论展开以后,来稿踊跃。关于“中间作品”讨论的来稿数量已如上述,古代作品的社会意义的问题,从发表加林文章以后至编辑部发表综合报导的两个月时间,就收到文章一百三十八篇,计三十七万字。其他刊物发表的还不计在内。许多高等院校古典文学教研室还为这两个问题组织了专题讨论。从理论上说,这两个讨论涉及到这样几个文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古代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它究竟应否为一定经济的上层建筑?讨论中,普遍认为它是上层建筑。但如果是上层建筑,为什么并未随着它的基础的消亡而消亡?有人对此加以阐释,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上层建筑。

二、如何认识古代文学中各种类型的作品的美学价值和教育功能?为什么山水诗、一些短小的抒情小品,以至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较明显,但在不同时代、不同阶级阶层的读者中可以引起不同的共鸣的现象?

三、社会主义时代如何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学遗产,至少在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还有一个正确的领会问题。

两个专题的讨论是有深化,有进展的。尽管并未取得一致的意见,但都提出了经过认真思考的分析,可供古典文学研究工作者进一步认识这些问题作参考。

[1]见《文学研究集刊》第三册,后又收入《文学遗产》编辑部所编,《李煜词讨论集》中华书局1957年出版。

2]《文学遗产》第254期,1959年4月5日。

[3]《关于盂浩然及其〈春晓>诗的争论》,《文学遗产》第267期,1959年5月28日。

[4]据《文学遗产》编辑部来稿综述,《关于“中间作品”的问题》318期,1960年6月19日。

[5]《文学遗产》293期,1959年12月27日。

[6]《“中间作品”存在吗?》,《文学遗产》307期,1960年4月3日。

[7]《谈‘中间作品”的几个问题》,《文学遗产》313期,1960年5月15日。

[8] 蔡仪《所谓“中间作品”的问题》,《文学遗产》297期,1960年1月24日。

[9]《谈划分出“中间作品”的不合理》,《文学遗产》323期,1960年7月24日。

[10]《试论所谓“中间作品”的阶级性》,《文学遗产》323期,1960年7月24日。

[11]《关于“中间作品”问题》,《文学遗产》338期,1960年11月13日。

[12]《“中间作品”与阶级》,《文学遗产》296期,1960年1月17日。

[13]《略谈“中间作品”及其它》,《文学遗产》803期,1960年2月28日。

[14]见《文学遗产》编辑部《关于“中间作昂”问题》的来稿综述,318期,1960年6月19日。

[15]《文学遗产》308期,1960年4月10日。

[16]《文学遗产》296期,1960年1月17日。

[17]《文学遗产》303期,1960年2月6日。

[18]《驳〈古代作品社会意义缩小了吗>》,《文学遗产》309期,1960年4月17日。

[19]《关于古代作品的社会意义问题》,《文学遗产》310期,1960年4月24日。

[20]《不能模糊界线》,《文学遗产》312期,1960年5月8日。

[21] 《对待古代作品必须采取阶级分析和批判态度》,《文学遗产》314期,1960

年5月22日。

[22]《关于古代作品的社会意义问题的讨论》,《文学遗产》316期,1960年6月5日。

第11篇

关键词:卦象;易数;阴阳合德;中国传统建筑

Yi learning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eology

Abstract: Departing from the images of the trigrams, numbers of the Yi, and the balance of Yin and Ya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separabl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deology embraced in Yi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eology.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s, Chinese archeology originates from Zhouyi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ange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ideology of the Yi learning.

Key words: images of the trigrams; numbers of the Yi; balance of the Yin and Yang;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eology

建筑是上古人类创造的最宏大的物质产品。它既具有遮风避雨、满足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实用功能,又能表达某种崇敬和信仰,以及划分社会尊卑等级的精神功能,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周易》最初虽是一部占筮之书,但它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保留了大量有关我国古代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史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也是我国古代建筑学的源头,其中直接关系到古代建筑学的史料虽然不是太多,但因易学是我国古代成书较早的典籍学说,因而这些史料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来说有着弥足珍贵的价值。本文以探索的态度,试图来论述易学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

一、卦象与古代建筑

《周易·系辞下》曰:“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接着便分别论述了十三个卦象与世间器物的联系。这就是著名的《周易》取象制器说。其中有关建筑的卦象有二则:

(一)《大壮》讲的是地上建筑。《周易·系辞下》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栋,屋脊,承而在上;宇,椽子垂而向下,故曰“上栋下宇”。这样人居屋内可避风雨,又下乾为“健”,上震为“动”,犹如风雨动于上,而宫室壮于下,《大壮》卦象下面乾卦的三个阳爻,形象地表示了层层相叠的夯上台,上边《大壮》九四的阳爻则可以看作为是房屋的基座,再上面六五、上六两个阴爻则很形象地描绘出中间空虚,可作使用的建筑本体,整个卦象似乎是商周时期高台建筑的形象符号。

(二)《大过》讲的是坟墓棺椁。“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大过》,巽卦最下边是一个阴爻(初六),阴爻中间虚空,似乎很形象地表明了处于地下墓穴中的棺椁墓室。其上的两个阳爻(九二、九三)则可视为墓室厚实的围壁和室壁上的封土。上方兑卦的形象和巽卦正好对称,其最下的一个阳爻可以看作高出地面的封土堆,再上的一个阳爻则是土丘上祭祀建筑的台基,而上六的阴爻就是祭词建筑室内空间的形象符号。根据考古发掘,建筑史家确证,商周的贵族陵墓,地面上常保留有建筑的遗迹,这便是以后祠堂的发端形式。

以上两段是说古代房屋和墓地建筑是在《周易》启发下发明的,即易卦之符号是古建筑之源,古人确信这一点。同时,卦象“大壮”、“大过”符号也成为古代建筑的象征。

(三)《观》卦上卦为巽,下卦为坤。坤为地,巽为风——和惠怡人的天风在广袤的大地上阵阵吹拂,天恩浩荡,万物遍受恩泽,这就是《观》卦所要表达的象意。《周易·观卦.彖辞》有“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是故古人谓“《观》为宗庙之象”,《观》卦与祭祀建筑有着紧密的联系。《尔雅.释宫》注“观谓之阙”。“雉门之旁为阙,又名观”。这些都说明《周易》卦象与建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易数与古代建筑

数量之“数”,在哲学上有不同的解释。从易数来讲,是以蓍草之数来说明事物现象的生成变化。《周易·系辞上传》:“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易学中的象数,有着极为丰富的哲学内涵。它作为一种隐喻、象征的工具和手段,在中国传统建筑,尤其在宫廷建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体现。其中,以三(三极)、九(用九)的运用,最为突出。

(一)六爻之动,三极之道

在《周易》中“三”是象征天、地、人“三才之道”或“三极之道”的一个数字。在三画卦中,下面一爻为地爻,中间一爻为人爻,上面一爻为天爻。在六画卦中,下面初、二两爻是地爻,中间三、四两爻是人爻,上面五、上两爻是天爻。此所谓“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象辞上传》)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都包含着三极之道。

中国传统的宅院建筑之最高规格,为左、中、右“三路”之制。如,明清时期的北京紫禁城,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等。北京紫禁城内,前朝、内廷的主要建筑均为“三”大宫殿。以太和殿为主的三大殿之基座(又称须弥座),分为上、中、下“二”层或“三”重,又称“三台”。而且,每一层的台阶数,也都与“三”有关;“下重级二十有三,中上二重级各九”;乾清门“中三陛,三出各九级”。在最高级别的礼制建筑即“天坛”中,祈年殿屋顶为“三”重檐形式,基座呈“三”层。

(二)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卦,乾上,乾下,六爻皆阳。在行筮的时候,若所得之数全是九,由于九是变爻,乾卦就要变为坤卦。六爻都是九,谓之“天德”,即至纯、至萃、至精之德。乾卦六爻全部用九而不用七,谓之“用九”。这时候,乾卦处于乾坤转变的关键时刻,不可为首。人处在这种时候,亦当顺其自然,遵守三极之道,不可枉自为首。《乾》用九曰:“见群龙无首,吉。”《象辞上传》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乾·文言》曰:“乾元用九,天下治也。”“乾元”不是指的某一天,而是包括乾卦六爻在内。故而称“天下治”,即天下大治。“用九”,是说应当善于运用阳刚变化之客观法则,即要刚柔相济,宽猛相济;掌握并运用了“用九”的法则,方可做到天下大治、天下太平。所谓“天则”,指的是自然规律。“用九”,表明了天道的变化无常,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若在天道突变之时,仍然能够善于“用九”而不为九所用,就不仅是天下可治,而且是体现了天道之法则了。这是只有具备了“天德”的圣人,才能达到的一种极高的境界。鉴于自然数中的“九”,在易学中所蕴含的上述哲理,再加上乾卦之六爻皆以“龙”来作比喻,因而,“九”就成了一个非常吉利而且有些神秘的数字。从易学哲学到社会生活,从皇家宫廷建筑到民间建筑,都可以找到“九”的影子。

西周关于建筑的等级规定是社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周易》以“九”为阳数之最,“九”成为礼制等级中最高的一等,形成由“九”逐一向下奇数递减的礼制系统,对城市规划、宫室建筑就有更详细具体的限制。《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考工记·匠人》:“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西京赋》:“大夏(厦)耽耽,九户开辟”。《大戴礼》:“明堂者古有之,凡九室”。明堂九室,朝堂明堂均然。《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毋出九门”。郑玄注:“天子九门者:路门、应门、雉门、库门、皋门、城门、近郊门、关门”。此所谓天子九门。

北京正阳门建造高度为九丈九尺。各地对旧住宅门第的规模,又向有“九十九间半”的说法。北京故宫的房屋总间数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而不足万间整数,谓之“采九九数”。

北京天坛圜丘象征天道以及人对天的崇信。圜丘呈圆形,共为三层。第一层的中心砌的石料为扇面形,其数为“九”,这是第一圈,以后逐圈扩展,所用石料都是“九”与“九”的倍数。第一层一共铺砌石料九圈,形成了一个“九”与“九”的基数,以“九”为级数,逐层增加序列。即:9、18、27、36、45、54、63、72、81;第二层以此类推,为:90、99、108、117、126、135、144、153、162;第三层为:171、180、198、207、216、225、243。共27圈,所用石料数皆体现出“九”是象徵九重天的意思。(九重天,即:第一重日天;第二重月天;第三重金星天;第四重木星天;第五重水星天;第六重火星天;第七重土星天;第八重二十八宿天;第九重为宗动天。)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人们对其造型赞叹不已。在这十七孔的造型中,包含着对“九”的崇信,因为无论从桥的一端数起,其中最大的一孔都是第“九”孔。

三、阴阳合德与中国建筑 《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下》说:“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这些都是贯穿《周易》的主要哲学思想。以此朴素辩证法来审视艺术,就要既有阴柔阳刚美的侧重,还要两者和谐,所以传统艺术唯有含刚蕴柔,寓刚于柔,方算妙品。世界上一切事物及其变化均可纳入到阴阳两种势力的对立统一之中,包括有关建筑方面的构图观念和形象特征也不例外。诸如刚柔,明暗,凹凸,硬软等,便可视为刚为阳,柔为阴;明为阳,暗为阴;凸为阳,凹为阴;硬为阳,软为阴等等。

(一)平面布局

先秦两汉的建筑风格亦比较侧重于阳刚壮美的表现,其形象追求的是“宽大崇高”,其细部追求的是“错采镂金”,就是与正规建筑互补,理应表现出阴柔秀美的园林,也追求景多景全,园中高台林立,奇卉珍禽毕呈。正像前汉大赋中所描写的那样,此时的苑圃花园气派宏大,包罗万象,尽量显示豪华富有,而没有后世园林的诗情画意和韵味含蓄,因此,从阴阳合德刚柔相济的审美观念来看,此时的建筑艺术是稚气的,过分显露的,是对外在世界一种较为粗拙的、物质的把握。历史发展到魏晋南北朝,动乱的社会政治使大批士人自觉地与现实社会保持着距离,谈玄之风兴起,并尊《周易》、《老子》、《庄子》为三玄,流风所及,也给两汉以来较为正统沉闷的艺术理论注入了新的生气,反映在建筑上,朴素,雅洁,宁静自然的村居园林发展很快,作为对广殿高楼的补充,它们妥帖地表现了秀丽、自然的阴柔之美。

在布局设计和环境意识上,中国古建筑表现了较强的阴阳合德的观念。“庭院深深深几许”,南唐诗人冯延巳的这一名句,常常被用来形容中国传统建筑的延绵无尽。庭院一般是指前后建筑与两边廊庑或墙相围成的一块空间,这里建筑的实主阳,庭院为虚,主阴,这一虚一实组合而成的“前庭”和“后院”,按中轴线有序连续的推进,大大增强了传统建筑阴阳合德的艺术魅力。北京的故宫、山东曲阜的孔庙等建筑集群之所以会打动千千万万个旅游观赏者,其主要原因恐怕亦在于此。要是单个地孤立地去观赏这些群体中的主要殿堂,它们的基本造型变化不大,不能反映出古建筑艺术的绚丽多彩,然而一旦将它们用围廊、门楼、亭阁、隔墙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虚实相济的建筑群,其感染力便会成倍增长,如在《周易》经文中多次提到的“庭”,就表现出了这一特点。就是在秦汉时期主要表现阳刚之美的建筑中,也不是完全不注意室外空间的组合,像上边提及的秦阿房宫,也不是实体一块的建筑单体,而是以殿、楼、阁,以及诸多架空间道、复道联络组合而成的庞大建筑群,在它的阳刚之美中,也透出丝丝的秀美。陶渊明被钟嵘《诗品》尊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从这位著名田园派诗人歌颂田园美的诗文中。也透露了当时士人对建筑风格追求的转变。“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田园居》)、“倚南窗以寄傲,市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辞》)。如此小巧拙朴的建筑环境,悠闲自在的居住气氛,集中表现出姻静、清丽,含而不露的阴柔之美。

(二)立面造型

中国建筑的立面造型十分注重阴阳虚实的相映互补。关于构图造型的阴阳变化相和,清代绘画理论家丁桌论曰:“凡天下之事事物物,总不外乎阴阳。以光而论,明曰阳,暗曰阴;以宇舍而论,外曰阳,内曰阴;以物而论,高曰阳,低曰阴;以培楼而论,曰阳,凹曰阴。……惟其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故笔实中之虚,虚中之实,虚者从有至无,渲染是也;实者着迹见痕,实染是也。虚乃阳之表,实即阴之里,故高低凸凹,全凭虚实。”

就建筑立面的构图原则而言,同样表现了上述高低凹凸,明暗虚实的阴阳变化与相和。传统建筑的基本立面构图是三段式的,底部为台座或台基,中段为柱子加出挑屋檐的斗拱,顶段便是颇有民族特色的大屋顶。这一形象本身就表现出虚实有规律的变化。台基实体一块为阳,柱子加斗拱较虚透细巧为阴,大屋顶庞大如盖又为阳,而这三部分又各有阴阳变化。台基虽实,但常选用白青灰等浅色石砌。如重要建筑台基较高,则往往分成数层,并围上雕刻精细的拱杆(如天坛祈年殿,太和殿的汉白玉台基),以避免其外观过实而使阳中蕴阴,柱子虽然较虚透,但其刚直有力擎托起大屋顶,且常漆成红色,斗拱亦作牛腿挑梁形,使其虚中带实,阴中有阳刚之气。最为奇妙的是我国古建筑的屋顶,如同东方人和西方人的主要差异集中在头部一样,屋顶也集中反映出中西建筑不同的风神情调。西方建筑多圆形,葱头形的穹隆顶和三角顶,它们向上凸起,外张感较强,而我国建筑的屋顶是微微向上反曲的,形成十分柔和、好看的凹曲线。屋角也经过特殊的艺术处理——夸张地向外卷起,形成优美的飞檐翘角,这样,尽管硕大的屋顶主要表现出阳刚之美,但它那非几何性颇具内收感的造型,又带有飞动,轻巧,跳跃等阴柔美的特征,达到了以阳带阴,虚实结合的和谐统一。

中国建筑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源是来自《周易》,它与易学思想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结合研究易学来研究中国建筑,对研究中国建筑文化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二卷[M].济南:齐鲁书社,1998.

[2]刘大钧.象数易学研究:第三辑[M].成都:巴蜀书社,2003.

[3]王宝琳.周易:现代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第12篇

Abstract: Questionnaire survey is done to the three ordinary middle schools in Xianning and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overall physics learning level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low.

关键词: 初中物理;学习兴趣;教学策略;调查研究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physics;interest in learning;teaching strategies;investigation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1-0252-02

0 引言

初中物理是普通初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开展好普通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深入学习物理知识和技术,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增强科技意识,进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至关重要。新的教学理念更加强调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重要性,这三要素已经成为新课程目标具有独立意义的组成部分。本文力图结合初中生的学习兴趣现状和物理教学实践,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研究兴趣的相关理论,探索培养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策略。

1 研究方法的选择

教育学和心理学包括观察法、调查法以及个案研究法、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本文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为真正了解咸宁地区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现状,本人指导毕业班学对咸宁地区三所初中学校的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研。本文在选取样本的时候充分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因此,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与整群随机抽样相结合的办法。在调查的学校中,各自选取八年级和九年级一个班,这些学生在班级中的物理成绩处于中等。在第二次调查中共发放261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23份,有效率达85.4%。

2 问卷的构成

由于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咸宁地区初中生学习物理兴趣的现状,本次调查问卷包括30个题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问卷题目。问卷题目为选择题。第一部分是学生个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学生的性别、年级两项。第二部分为问卷具体题目,每题五分,总分为150分,对于有五个答案的A为5分,B为4分,C为3分,D为2分,E为1分;有三个答案的A为5分,B为3分,C为1分,用SPSS软件进行定量处理。对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现状进行了解是本工作的目的,因此,为了得到更加真实的结果,问卷设计和统计分析都不涉及教师因素。

3 问卷的信度分析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的程度即信度。本文采用SPSS17.0软件对问卷的信度进行了测试。检测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采用α信度系数法,得到α值来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其计算公式为:α=■1-■

式中,K为测验的题目数,S2i为某一测验题目分数的变异数,S2x为测验总分的变异数。当α

输出结果如下:Alpha(α值)=0.766

该结果表明:本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4 调查结果的分析

本次调查所得的数据采用微软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和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①样本的总体分布。利用正态分布统计,咸宁地区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如图1。这份问卷的结果先用SPSS软件检验,再利用SPSS17.0软件统计得出:学生的平均分为101.06分,标准差为19.114分。②八年级、九年级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得分比较。为了了解咸宁地区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情况,把八年级、九年级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得分情况作了统计,并且利用SPSS17.0软件作了T检验,其结果如表1。从表1的统计结果得出:八年级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平均分高于九年级。但是在T检验结果中的F=0.0001,Sig.=0.989,因Sig.=0.989>0.05说明两组方差差异不显著。由表1可知,刚接触物理学习的八年级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与九年级差别不大,但是随着学习物理时间的增长,学习兴趣略有降低。③男、女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得分比较。表2为男、女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得分和T检验。从表2的统计结果得出:男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平均分值高于女生,在T检验结果中F=3.537,Sig.=0.062,因Sig.=0.062>0.05说明两组方差差异显著。由表2可认为男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明显高于女生。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如何在教学上激发女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5 结果分析及对策

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们看出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具有以下特点:①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整体水平不高。本次调查问卷满分为150分,而平均分为100.28分。②纵向比较八年级和九年级,学习物理的兴趣水平各自独立且相对稳定,差别也不大。但随着学习物理时间的增长,兴趣略有降低。③男生与女生物理学习兴趣水平差异明显。总体而言,男生兴趣水平远远高于女生,平均分也是远远高于女生,这也是困扰物理教育界的普遍难题。④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动力还是由兴趣引起的,但是应试的要求对物理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影响。当考试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呈现降低的趋势。⑤中学生对物理实验是饱含着热情的,但是初中物理课堂实验开设的很少,这对于培养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是非常不利的。⑥对于把所学到的物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生活实例中的能力,初中生是极其欠缺的。这一方面要加强锻炼,多给与他们创造机会实践,使其认识到世界的变化和学习物理的关系,这将有助于培养物理学习兴趣。⑦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拓展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它有助于学生了解与概括物理学基础知识发展的全貌及其总体规律,有利于巩固和加深理解已学的物理知识,有益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物理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激发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①使学生感到这个学科有价值――即有用。在教学实践充充分创设日常生活问题或自然现象,使得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的物理知识是“有用”的。为了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教师应当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联想和归纳锻炼学生的思维。由于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及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将学生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望。②为了克服学习抽象物理知识这一困难,在实际教学中形式要新。针对学生认为物理学科较难的情况,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物理本身蕴含的吸引力来引发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还要与现实生活联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如开展课外小实验等。③通过一些相关的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老师巧妙设计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通过演示实验对物理学科中的比较抽象的知识进行展现,此外,针对中学生好动的特性还应当加强探索性实验,从而让学生发现规律,尊重事实以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④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初中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