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护士长管理汇报

护士长管理汇报

时间:2023-01-12 20:30:47

护士长管理汇报

第1篇

[关键词]护士长;领导艺术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7-0202-01

护士长在科内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护士长的言谈举止,对护理管理的成效,人心向背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2]。以下综述个人体会。

1对上多争取

1.1大事请示:科内的重要事情应当请示上级,以求得上级的及时指导。如科内准备实施整体护理,护士长应把初步设想及打算向护理部汇报,征得领导同意,以得到支持,便于开展工作,值得提醒的是,在请示上级时,护士长应准备好对此事的处理意见,拿出上、中、下三策,以便上级决断时或择其一,或综合为一,或另有指示。

1.2定期汇报:护士长应经常向护理部汇报本科室护理工作情况,并通过护士长例会、护士长查房等形式,同护理部进行业务沟通,及时反馈护理任务实施情况,有主有次,承上启下。使上级对下属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指导。应该指出,一切汇报需真实,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成绩和缺点都要汇报,并分析其原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报喜不报忧,虚报或瞒报(差错纠纷)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1.3干出成绩:干出成绩是争取上级支持的好办法,从投入产出角度考虑,上级总是希望下级取得好成绩,如果病房管理一流,技术精湛、服务优质、质量先进,这样才会使上级在投入人、财、物、技术时放心,不至于产出浪费。

2对外多联系

2.1护士长要有公关意识[3]:护士长要高度重视市场经济下的“公关问题”,带头做好公关工作。争取使本院、本部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实力。如:护士长可利用工休座谈会、满意度调查等形式,向广大患者及家属宣传医院人才、技术、设备、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扩大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的影响,进而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2.2适当参观是对外联系的重要方式:护士长外出参观考察,可以获得许多信息,这对医院的发展、科室的发展大有裨益。

3对内管理

3.1目标管理:目标管理包括:①目标管理的精髓在于: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②目标管理取得成功的关键:全员参与,目标适当,考核严格,奖惩兑现。

3.2能级管理:管理能级层次一般可分为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和操作层,护士长是病房决策层、管理层中的核心人物。护士长要敢于授权,目标、权力、责任三位一体地分派给合适的下属,充分信任她们,放手让她们工作,这样可以减轻护士长许多繁重事务,“宛然有了分身之术”。在授权下属过程中,护士长应该学会授权的技巧,认识到授权并不等于放权。要加强检查、协调、指导和控制,让下属基本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职;取其值,获其荣;失其职,惩其误。

4对己要求:多静思

4.1有功不傲:一个科室有所发展,有了成绩,当然与护士长的领导有很大关系。但也应该看到,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护士长好大喜功,傲视一切。就会失去群众的拥护。

4.2闻过则喜:护士长要谦虚谨慎。作风朴实,能认真听取不同意见。闻过则喜,这是一句老话了,真正做到十分不易,这涉及护士长的修养问题。

4.3一日三省: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每天抽出30分钟进行静思,并写下日志,坚持下去,必有大收获。一省当日做的事完成否?二省当日所做之事成效如何?有什么经验和教训?三省明日之事,今后所做之事,该怎么做?

4.4廉洁且公正:护士长不可利用工作之便将集体财务占为私有,必须加强对药品、物品的管理,加强资金及贵重器械的管理,进行必要的建账、建档。做到一丝不苟,公私分明。

5对下多激励

5.1理解下属:护士长应把提高自身素质放在重要地位,平等待人,做好榜样,帮助和引导护士,善于关心和体察护士疾苦。这种领导方式带来的是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提高。因此,护士长的榜样作用和焕发民心作为我们护理管理优良传统应该发扬,而不能以领导者自居。只知道发号施令,不关心基层护理人员的痛痒。应当以深厚真挚的感情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与人为善。

第2篇

部科站室主任按照所承担职责的履行情况,依据《工作月报》和《考核月报》内容总结全年工作.侧重本部科站室工作的主要绩效,突出的员工事迹,存在的主要问题等.12月10日前完成并报院长.在医院专题研讨会议上交流汇报.

各科室业务主任,护士长依据《月度工作小结》内容总结全年工作.侧重总结所承担职责的履行情况,工作的主要绩效,突出员工的事迹,在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12月5日前完成并报所属部科站主任;科室护士长总结同时报医院护理办一份.在专题研讨会议上交流汇报.

全体员工总结个人全年工作,同时制订2006年度个人职业发展计划.总结注重工作绩效,思想认识,工作缺陷,尤其总结今年个人职业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医疗科所属内科医护人员结合三级医师,护师职责履行情况加以总结.个人总结11月20日以前完成.各部科业务主任,护士长签署评价意见,11月底报部科站主任.

各部科站主任签署对所属科室业务主任和护士长在业务,管理,沟通三方面能力的评价意见,于12月10日前报院长处;主持召开员工年终工作交流会议和核心组会议,汇总本部科站人员全年工作评议并签署考评意见,12月15日前报经保部,为年终先进工作者评比做准备.

经营保障部依据《医院月度综合考核情况通报》汇总全院全年个人考评情况.按照奖励和处罚加减百分办法,以各部科员工高低分排序.12月10日前完成.为年终先进工作者评比做准备.依据全院每月工作总结,做好2005年医院工作总结,12月20日前完成.在2006年工作会议上汇报.

医疗社区部主持总结医疗业务及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病友协会,残疾人康复,计免防疫及疫苗注射全年工作和开展情况,对外出培训,进修情况加以汇总分析;质控办主持总结质量控制,风险管理,临床路径,投诉处理等工作情况;护理办主持总结规范护理,培训和继续教育,院感管理情况,对陪护管理制定并实施改进加强措施.12月10日前分别报主管院长.

经营保障部主持汇总财务,投资,员工福利,职业培训,读书活动,后勤保障等情况,侧重全年及2006年各项变动成本分析;医保办总结分析医保管理的主要难点,对全年多次违反医保规定的员工进行汇总分析;微机办总结评价各工作站运行情况,对计算机操作的员工进行能力分析评估.12月10日前报总会计师.

2006年的工作研讨和部署

召开院领导和部科站室主任专题会议.分析明年社会及改革进展,国家和上级政策变化,医疗市场竞争趋势,我院发展应对策略.重点学习我院内参资料《梁万年—建立以顾客满意为导向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生收入的市场化是医疗改革当前急务》两篇文章,回顾我院几年来经营管理的理念和做法,遵循我院追求卓越理念和保证我院的持续发展,针对2005年工作的缺陷,思考研讨确定2006年医院工作要点,综合工作目标和具体办法.年底之前结束.

各部科站主任主持,召开各部科站员工会议.集中学习我院内参资料《梁万年—建立以顾客满意为导向的医疗卫生服务》文章,回顾我院几年来经营管理的理念和做法,遵循我院追求卓越理念和保证我院的持续发展,针对本科室2005年工作的缺陷,思考研讨确定2006年科室工作加强改进的措施.12月25日前结束.

召开院领导专题会议.调整和确定《2006年组织机构设置和部科站室主任,业务主任,护士长任职》和《职能管理组织和人员名单,主要职责及考核办法》等事项.年底之前完成.

按照2005年各职能部室业务分工和职责,各职能部室分别提出医疗社区卫生工作,质量控制工作,护理工作,经营后勤保障工作,计算机管理工作,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2006年度工作安排,报主管院长,总会计师审定,12月底完成.

按照医疗社区,经营保障两大系统工作内容,主管院领导,总会计师主持,部主任参加,召开各项工作专题研讨会议.制定2006年度精神文明建设,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慢病防治,残疾人康复,继续教育,院感管理,质控活动,病友协会,职业培训和读书活动,财务监查,物资采购,物价管理,治安消防等系列工作安排.2006年年初工作会议之前完成.

总会计师主持,对成本核算科室的经营情况,费用提留及核算办法评估分析,制定《2006年各部科站成本核算办法》,修订《2006年财务预算及各项费用控制办法》,确定《2006年各部科站岗位奖金标准及考核发放办法》.12月底完成.

第3篇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护士;自我效能感

品管圈(QCC) 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发起的,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1]。该活动于1978 年在中国开始试行,80年代逐渐推广并发展,在不同类型的行业中,品管圈活动挖掘了员工的潜力,提升了创新精神,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为提高全国护理工作的质量,国家卫生部组织了品管圈专项活动。中国人民第266医院响应国家号召,不断探索护理工作的新境界,提高护理质量,在2015年7月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经过大家的努力效果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科室共有14名护理人员,参加品管圈活动成员7名护士, 其中研究生1名,本科4名,专科2名,平均年龄34.2岁。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2人,护士2人,见图1、图2。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 本圈成立于2015年7月21日,采用主动报名的方式,共有成员8人,其中辅导员1人,圈长1人(由本科护士长担任),记录员1人,联络员1人,圈员4人,确定圈名为骨力圈,并绘制圈徽,每个人讲述自己在护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一定的主题,采用头脑风暴法来选定一合适的主题,最后上报领导层进行实施。见表1。

1.2.2开展品管圈活动 执行时间是2015年下半年,品管圈每月定时召开一次圈会,圈长要第一时间了解活动的情况,搜集每个圈员的建议,好的建议要采纳,同时还要制定圈活动计划档案,档案主要包括圈员的理论学习、小组主题的确定、原因分析、确定目标、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结果研讨、经验分享,集中开题汇报、中期汇报、结题汇报,最终评奖。

1.2.3计划安排并科学实践 QCC 活动按10 个步骤(P阶段:主题确定、活动计划拟订、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订;D 阶段:对策实施与检讨;C 阶段:效果确认;A阶段:标准化、检讨和改进)进行。先从护士长管理较好、团队气氛优良的骨一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2科开始,树立标杆。然后分批开展QCC活动。

1.2.4效果评价 本研究主要采取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进行评定,主要包括10个项目,并且采取Likort 4 点量表形式进行评分,每项均按照1~4分进行评估[3]。1 分:完全不正确;2分:有点正确;3分:多数正确;4分:完全正确。并将10个项目的评分进行累加并除以10。活动前后圈员自我评定,每项每人最高5分,最低1分,总共8项,总分40分,填写原则不记名,并做好记录,由专人负责。

2 结果

3 讨论

3.1开展QCC 活动能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护士自我效能感是临床护理中护士对自己能力的期望和评估,结果显示,开展QCC 活动,能使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提高(P

3.2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在品管圈活动开展以来,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增强了很多,护士的沟通能力得到提高,护士和患者的关系不断改善,护理工作进展更加顺利。护理人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患者需求,及时给出有效的护理服务。经过临床实践和集中培训,使护理人员更加贴合患者,认识护理服务工作,不断提高了护士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护理服务中需改进注意的问题,加强自我学习与改进能力的提高,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实际服务中精炼职业技能。

3.3促进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 品管圈活动的有效推行建立在护士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基础之上,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指导,有利于品管圈成员服务意识的强化,还有利于组长认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并且促进了科室之间的协调发展。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是护士综合素质的一次大演练,通过品管圈活动促进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总之,护士自我效能感主要指护士在本职工作领域中对自己胜任护理工作能力的信心,以及学习和运用相关知识、技能的信念和意志。怎样采取有效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提高临床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来促进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以提升护理品质。

参考文献:

[1]周凯云,陈湘玉.品管圈活动用于临床护理人性化服务的效果评价[J].中华全科医学, 2010,08(8):1057-1059.

[2]谭瑛.品管圈活动用于临床护理人性化服务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 2014,13(13):111.

第4篇

护士长是科室护理工作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护士长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科室的护理质量。低年资护士长由于工作时间短、管理经验不足、缺乏培训,往往会出现管理不到位等情况。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护理管理者,必须要有一套科学而适用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技巧,笔者结合实践体会谈几点看法,供同道参考。

1 理清思路,正确定位

低年资护士长大多有“多做事、少说话”的自我要求,自己埋头苦干,无全局观和整体意识,不善于引导和带领护士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由于抓不住主要矛盾,工作思路不清晰,得不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效果不理想,往往事与愿违。殊不知:一个劳动三百天的护士长,可以当劳模但却不一定是合格的护士长;作为一个护士长不可能、也不应该亲自去做所有的具体工作。因此既然当上护士长,一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白自己的工作职责,明确护士长在现代护理管理中的工作重点,在某一时段当前医院的重点工作是什么,科内人员思想动态如何,病区有无不安全隐患,是否出现纠纷等用心去体会、思考。及时消除不和谐音符,使科室充满阳光、朝气、蓬勃向上。

2 注意沟通,争取支持

2.1 大事请示

科内的重要事情应当请示上级以得到上级的及时指导和支持,便于开展工作。

2.2 定期汇报

低年资护士长要经常向上级汇报科室护理工作情况,可通过例会、查房等形式与上级沟通,及时反馈护理任务实施情况。使上级对下属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指导。一切汇报需真实。成绩和缺点都要报,并分析其原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报喜不报忧、虚报或瞒报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2.3 干出成绩

干出成绩是争取上级支持的好办法。从投入产出角度考虑,上级总希望下级取得好成绩,如病房管理一流、技术精湛、服务优质、质量先进,这样才会使上级在投入人、财、物、技术时放心,不至于产出浪费[1]。

3 团队协作,相互依存

“团结协作、吃苦耐劳、雷厉风行、连续作战”是我科的科风。护士长作为团队之首,首先自己要有团队精神,以团队利益为重,为团队成员的利益着想。护理高效团队作业可以改善患者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就医安全以及降低医护人员由于超负荷工作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2] 。护理工作必须昼夜不断为患者提供服务,护理工作中不确定因素和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仅靠一个或几个护士的努力是远远不能满足护理工作的要求的。低年资护士长必须将护士拧成一股绳,加强护士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她们在互相熟悉、了解的过程中建立友谊和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关系[3]。如经常组织一些娱乐活动,或者与其他科室进行友谊赛,积极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我科成立四年以来,抢救多起重大交通事故等群体伤时更加明显的体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护士长要在工作中最大限度的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其内在潜力,学会应用激励艺术,应尽可能让护士对病区、集体有极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她们感到自己是主人,从而激发其工作干劲和热情。低年资护士长与护士们年龄相近,8h内是同事,8h外是朋友、大姐,要关心护士的工作、生活健康和学习情况,做她们的知心朋友,实行民主决策。低年资护士长不要把排班当作行使权利的手段,养成排班前先询问的习惯,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照顾护士的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需求。在荣誉面前要先想到自己的护士;在出现失误时护士长要勇于承担责任,使护士们感到护士长是可以信赖的;当护士生病或家中有困难时,护士长要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带领同志们去探望,让护士感到集体的温暖;要经常和护士交流沟通,肯定她们在科室中的作用,有利于人员的稳定和工作质量的提高。

4 作好表率,严格管理

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各项规章制度的健全与落实。作为低年资护士长,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对不遵守规章制度的,要给予一定的处罚;对操作不正规者,要积极帮助,严格要求,给她们一定的压力,督促大家学好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过硬的技术。在工作中遇到问题要坚持原则,坚持真理,坚持正义。处理事情处处出于公心,一视同仁,对事不对人;处理违纪行为时不能笼统一带而过,一定要落实到人,这样可避免因责任共担而使责任人存侥幸心理的情况发生,也可使其他人引以为戒,从而自觉的遵守纪律。这样,低年资护士长才能树立威信、建立形象,才能顺利的开展各项工作。在临床护理管理中,作为低年资护士长,对工作的结果缺乏预见性,不能很好的把握全科各项工作质量完成的程序,也不可能跟着护士进行每一样工作,更不能只靠自己一时的观察和以往的印象来评价一个人工作的好坏、一项工作完成的优劣,任何一项工作的疏忽大意,都会影响护理质量的好坏。因此,要通过各种考核方式来确保目标的实现,可以根据自己科室的特点及社会的大环境制定适当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可以测量和考核的。

5 加强修为,树立榜样

护士长是护士的带头人,特别是低年资护士长,更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会以审慎的目光注视着她的一言一行。低年资护士长对来自个方面的评价常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在工作得不到领导的理解和认可时,最易出现心理失衡,直接影响工作情绪,这时,作为护士长要学会自我心理调整,首先培养自己具有博大的胸怀,要求自己能听取各种不同意见,利用职业角色约束自己的冲动情绪,用理智战胜情感,主动、坦诚地与领导沟通;其次,对自己的工作学会自我评价,用自我激励来缓解外界压力。知识就是力量,它是构成影响力的智能因素。一个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护士长自然会得到护士的崇敬和信赖。护士长的知识积累和应用,一是力求“博”(博学多才),即不仅要精通本专科的护理学知识,还应了解临床医学、心理学、管理学甚至生活常识等方面的知识;二是要“精”,在业务技术的掌握上要比一般护士快一点、多一点、深一点;三是要会“用”,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解决护理中的复杂、疑难问题;四是会“教”,不仅自己会,还要教会全科护士;五是会“写”,在临床护理业务、教学、科研活动中起带头和指导作用。

“强将手下无弱兵”。一名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应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学习和自我发展,提高管理能力,必然能带出一支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的护理队伍。

参考文献

[1]王华珍,赖敏贞.运用ISO9000族体系标准加强护士长对无形成本管理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7,11(7):47~49.

第5篇

[关键词] PDCA循环理论;临床疗效;心血管外科ICU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9(a)-0166-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application effect of PDCA cycle theory in cardiovascular surgical ICU nursing. Methods 120 patients in cardiovascular surgical ICU of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and care,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DCA cycle management model for treatment and care. The anxious situ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and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anxiety score of experimental group [(40.36±2.61) poi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49.65±2.64) point],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98.3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88.33%),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in experimental group (3.33%)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18.33%),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scientific method of PDCA cycle applied in cardiovascular surgical ICU nursing can obviously reduce the patients′ adverse reactions and anxiety situations, which also improves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and ensu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ll nursing measures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Key words] PDCA cycle theory;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Cardiovascular surgical ICU

PDCA是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循环体系,分为4个阶段:计划(plan,P)-实施(do,D)-检查(check,C)-处置(action,A),它是一切管理活动中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能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所进行的程序化、标准化工作的循环过程[1-3]。在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心血管外科术后患者护理工作中,心脏手术对患者是一项巨大的负性事件,不仅对身体创伤大,而且由于病情变化、术后伤口疼痛、陌生环境、缺少家人陪同、心理变化等,患者情绪波动容易导致病情反复、不稳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4]。因此,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对患者治疗效果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繁重、责任重大,我院心血管外科ICU护理人员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按照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2月我院心血管外科ICU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应随机数字偶数者为实验组,奇数者为对照组。对照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50~77岁,平均(67.3±4.5)岁;实验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52~79岁,平均(65.3±6.5)岁。两组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PDCA循环管理模式

对照组患者按照心外科护理常规进行治疗护理。①术前访视:由于心脏手术风险大、手术难度高、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多,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和预后有较重的心理负担,所以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对手术缺乏信心等心脏围术期常见的心理反应,充分做好术前访视,了解患者需求,为下一步的护理工作做到有的放矢。②术前准备:术前精确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完善实验室检查、备皮、配血及药物过敏试验,根据病情,手术前晚灌肠1次,睡前适当镇静。③术前训练:向患者讲解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的重要性,教会患者怎样咳嗽、咳痰、深呼吸;练习在床上解大小便、卧床时肢体活动等。④术后转入ICU:责任护士向手术人员了解手术过程、手术方式、术中有无意外情况、术后护理有何特殊注意事项;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皮肤及治疗情况等;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瞳孔、末梢循环、肢体颜色、温湿度及活动度,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每隔0.5 h记录1次,每小时统计1次出入量,房颤是心脏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5],密切观察心率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进行有效处理;有效固定气管插管,正确测量外露长度,准确记录、班班交接,根据病情需要充分镇静、镇痛,严格无菌操作,按需吸痰,每次吸痰时间< 20 s;保持各种管道的通畅,观察尿液及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每小时记录1次,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PDCA循环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2.1 计划阶段

1.2.1.1 分析评价 分析现状,成立心血管外科ICU患者PDCA循环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共计11名,由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组长、责任护士共同组成。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护士5名。分析评价包括:①常存在的心血管术后不良反应如出血、心律失常、水电解质紊乱、低心排综合征、肺动脉高压危象以及术后感染等[6-7];②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③心理问题:紧张、焦虑、恐惧。

1.2.1.2 确定改进目标 实施PDCA循环后,能使患者在住院期间保持良好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且注重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焦虑情绪,以利于康复。

1.2.1.3 寻找解决办法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立即对其进行入院评估。以真诚的语言、诚恳的态度与患者交流以取得其信任,全面了解患者的需求及预期目标,对一些患者急于知道的问题自己不能解答时,及时积极反馈给组长,如果还是不能解答,汇报护士长、管床医生来切合实际给予解决。组长下午检查工作并安排工作重点。由责任护士向PDCA循环小组介绍该患者的基本病情及实际情况,与管床医生一起确定治疗方案。分析和评估患者现在的状况、可能存在和即将出现的护理问题,对存在的护理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制订出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体护理计划,对于即将出现的护理问题提出措施防患于未然,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1.2.1.4 制订措施 实行责任制护理,将PDCA循环质量管理法贯穿于患者入院至出院的全过程。重点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在护理工作时,做到有的放矢地减轻患者的焦虑,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促进患者的康复。

1.2.2 实施阶段

1.2.2.1 心理护理 PDCA循环小组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首先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选择恰当的方式讲解其病情及当前国际的治疗方法,介绍我院的技术水平以及手术团队的组成、手术例数,根据具体情况及时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1.2.2.2 术后病情监测 术后患者进入ICU持续多功能重症监护仪监测患者的心率、有创血压、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肛温,每30分钟记录1次,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并密切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末梢循环,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其在术后短时间内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应严密观察,出现一些情况要高度警惕,如:①心律失常;②呼吸急促、节奏不均、喘息音增多、意识模糊;③面部苍白呈病态,血压异常。对于心脏术后重症患者,护士应准确地观察病情,及时地评估、汇报早期症状,以便医生早期判断病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1.2.2.3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肺部感染是全身麻醉开胸手术后老年男性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8],心脏手术前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患者加之疾病本身的影响,对手术耐受性差;术中体外循环,气管插管造成喉头水肿,导致气道阻塞、分泌物排出困难;物刺激加剧分泌物的分泌。再者开胸术后咳嗽、咳痰无力,加之怕痛,不敢咳嗽造成痰液不易排出等,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基质,故更容易引起肺部感染[9]。为了更好地预防感染,减少术后并发症,PDCA循环护理小组在临床护理常规的基础上积极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病种、术式制订了一系列预防感染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汇报医生经过仔细评估后实施于临床。在执行时要检查评估,及时修改不足,确保患者的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肺动脉高压是临床病死率极高的恶性疾病,其发病特征为肺血管阻力、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升高,患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运动受限,最终发生右心衰竭,严重时导致死亡。护理人员在面对肺动脉高压患者时,术后要指导患者戒烟、预防感冒,卧床休息避免劳累,间断低流量吸氧,情绪稳定,不要暴饮暴食。术后要密切观察肺动脉压的动态变化,配制、输注药物时严格无菌操作、现配现用、经两人查对后方可使用以保障疗效,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从而加快疾病的缓解和痊愈[10-11]。

1.2.2.4 泌尿系统护理 由于体外循环的低灌注以及红细胞的破坏容易损伤肾,因此术后需注意观察每小时的尿量、尿比重、颜色、性状、酸碱度,定时监测血清钾,如果血清钾> 5.5 mmol/L,需警惕肾功不全的可能,及时汇报医生,按时查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留置尿管期间要固定好尿管以防脱出,如果留置尿管超过3 d,每日用呋喃西林溶液(1∶5000)冲洗膀胱,拔管前间断夹闭尿管每2~4小时开放1次,以训练膀胱反射功能,形成反射性后拔除尿管[12]。

1.2.3 检查阶段

责任护士在交接班时对患者进行检查,首先仔细交接患者的基本病情及治疗情况,重点对治疗、生命体征、各种管道、皮肤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13-14]。护理组长每周2次对组员的工作及时检查并对护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培训,学习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总结经验对下周的重点工作进行布置。病区护士长定期检查各项护理措施的具体落实情况,检查护士工作是否到位,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改正,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预防措施。科护士长不定期地对护理小组的工作进行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及预期效果。

1.2.4 总结处理阶段

总结经验形成一套完整的护理模式,使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护士,不仅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而且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及团队协作能力。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在临床推广,为下一个循环做好准备,每月科护士长组织PDCA循环小组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由护理组长、病区护士长汇报这个月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经验及教训,病区护士长最后总结并指导下一步工作。在PDCA循环执行中,从找出问题到采取改进措施是一个循环而不是终结,循环往复帮助护理人员认清问题的主次,从而提高护理效率。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焦虑症状的有无或者出现的频率,量表各条目得分累积之和×1.25为总分,≥ 50分则认为患者有焦虑情绪[15]。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问卷内容由笔者查阅大量参考文献后制订,经过3位护理专家评价修改内容,校正后信度系数Cronbach′s α为0.869,内容效度为0.976,调查指标包括护理人员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技术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等,总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实验组患者焦虑得分为(40.36±2.6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9.65±2.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1,P < 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1例,占总数的18.33%,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占总数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5,P < 0.05)。

3 讨论

第6篇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我院于2004年3月、2006年9月、11月分别对17例亚硝酸盐食物中毒,11例CO泄气职业中毒和21例有机磷农药食物中毒的患者进行抢救。总结对这三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在组织和抢救方面有以下经验。

1 急诊科报告及时,层层汇报

值班医生在接诊了几位具有类似症状的病人后,即意识到可能发生了群体性突发公共事件,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总值班、医教科、护理部进行汇报,使有关职能部门为这3次抢救的人力、物力调配做好了准备,在开展治疗救护的同时,职能科室立即向院分管领导和市疾病控制中心、卫生局等有关部门报告,使调查取证工作得以及时开展,对残余食物和呕吐物做检查,尽早明确病因,帮助临床开展救治工作。

2 职能部门调度有力,组织得当

2.1 人力方面:科主任、护士长首先调来了科内医生、护士实行重危病人的急救。医教科、护理部接到汇报后立即赶到现场,调动全院各科医护人员组织抢救,先后调集了医生、护士共40余人。接到通知的医护人员均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实施救护工作。检验科立即抽调人员对每位病人进行血液生化和各种检验。麻醉科人员赶到现场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实施机械通气。

2.2 物力方面:器械科调来了氧气装置、洗胃机等设备以供抢救病人急用。药剂科接到通知后立即将亚硝酸盐解救药美兰、有机磷农药中毒使用的阿托品和氯解磷定等特效解毒剂送到急救现场。医教科从ICU、病房迅速调来了呼吸机(我院急诊科呼吸机2台),调来了临床上可以转运的推车、担架。

3 抢救病人争分夺秒,措施到位

3.1 病人编号,病情分级:护理人员立即对病人进行编号,按照病情症状轻重将病人安置在抢救室、急诊室和走廊,病人每人床前有1份临时病历,由非专业人员填写一般资料。

3.2 统一指挥,明确分工:所有参与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均由急诊科护士长统一指挥,按照“1名医生,2名护士,负责1位病人”的程序开始抢救。病情严重者尽量安排急诊科能力最强的护士,外来援助护士主要协助,及时对病人进行洗胃、催吐、导泻,彻底清除毒物,吸氧、高压氧治疗,静脉推注和静脉输注美兰、阿托品、解磷定等药物,改善缺氧症状。对病情危重病人立即抽取血标本送检,输新鲜血。绿色通道人员立即护送病人做高压氧治疗,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立即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机械通气。

4 急诊处理后转运有序,稳妥分流

急救工作开始后两位分管院长到现场,一位协调急诊现场急救,一位协调病房后续治疗,病人在急诊科经初步急救脱离危险后稳妥向病房、ICU分流,病情严重者转住ICU。内科病房加强医护力量,有条不紊地将病人收治入院,认真观察护理,做好后续治疗。

第7篇

【关键词】 剖宫产 大出血 抢救 护理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是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近年孕产妇死亡率有所下降,而产后出血仍是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4]。密切的护理配合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1 临床资料

我院10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病员年龄为25~37岁,平均年龄27±3岁。术中出血量800~2000ml6例,2000~7000ml4例。抢救开始至结束时间1h30min~5h45min不等。凝血功能异常1例,胎盘因素4例,子宫收缩乏力5例。有3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无后遗症发生。

2 抢救措施

热盐水纱布按摩子宫,缝扎止血,宫腔填塞纱条,结扎子宫动脉,子宫次全切除手术。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立止血、凝血酶等药物的应用,同时快速补充血容量,输入红细胞、冰冻血浆、新鲜全血等抢救休克,预防并发症。

3 护理配合

3.1手术前充分准备

3.1.1人员的配备。手术室建立术中抢救护理配合应急小组,护士长担任小组长并配备技术过硬的小组成员四名。所有应急小组成员及手术室护理人员随时加强应急、抢救配合的训练及业务学习以提高应急能力。

3.1.2抢救物品配备齐全,专人管理。指定一名护士专人管理抢救药品及物品,定点放置定时核对,用后及时补充,保证无过期。抢救设备定时检查维修,随时保证在备用状态。

3.1.3术前访视,了解病情。

手术室护士术前1天常规访视,充分估计病情,对术中大出血高危因素者(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提前告知患者及家属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使其对病情有充分了解,对可能出现的术中出血等不良后果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以减轻患者的恐惧、焦虑,并可避免医疗纠纷。术前备好充足的血源,备齐各种抢救药物及物品,麻醉前开通两路留置针静脉通道。

3.2手术中的密切配合

3.2.1启动应急预案。术中胎儿娩出后,发现出血汹涌,巡回护士迅速评估判断,立即汇报,即刻启动抢救应急预案,人员、抢救物品立即到位。现场人员合理分工,明确各自职责,并及时汇总。

3.2.2小组长职责。应急小组长现场接听主诊医师口头医嘱,大声复述后即分派各路护理人员执行,合理分工保证各项抢救措施准确、及时、有效。执行后即刻反馈给主诊医师,并做好记录。

3.2.3巡回护士职责。准确估计出血量,管理好台上物品、药品所需,参与采集各项检验标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意识变化,警惕休克、DIC症状的出现,与洗手护士共同准确估计出血量,做好切除子宫的准备。

3.3.4洗手护士职责。密切术中配合,认真管理器械及血纱布、纱条重量的统计,与巡回护士共同准确估计出血量,保持手术台面干燥,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切除子宫的准备。

3.2.5小组成员甲的职责。负责管好各路静脉通道,出血量较大时果断建立颈深静脉穿刺通道,便于快速输血、输液、各种血标本的采集。合理安排各种液体与药物的及时输入,在血源未到时及时按医嘱首先将血浆代用品快速输入。输液速度严格控制以适应治疗需要,能随时报出输入液体的总量,晶、胶体的量,为医生决策提供可靠资料。

3.2.6小组成员乙的职责。做好协调与联络,随时满足抢救对外联络的需要,如药品、血源、联络家属及其他人员,保证抢救所需。

3.2.7汇总全况,及时解决。小组长随时汇总各路护理状况,及时解决各路疑难问题,了解产妇整体情况,及时汇报医生。便于随时调整抢救方案。

4 体会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情况危急,抢救过程中严密的组织管理和明确的职责分工是抢救迅速、有效、的保证,扎实的业务基础、过硬的护理技术是成功的基础。抢救物品齐全,仪器功能完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参 考 文 献

[1]杨春芳.剖宫产率上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 ,15 (3):373.

[2]齐秀英,王楠.巨大儿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0):1162.

第8篇

XX年护师工作总结汇报?XX年护师工作总结汇报范文哪里有?课堂作文网了XX年护师工作总结汇报范文供大家参考:

岁末年初回顾icu病房起步的这一年当中,我在担任icu护师这一年期间,在院领导的关心下,在科主任和护理部主任的帮助和支持下,使icu的护理工作得以正常运行。这一年来,在继续深入开展创群众满意医院和打击商业贿赂的思想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本职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做如下几方面总结:

一、完善病房设施,加强病房管理

icu是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和严密监测的场所,要求病房环境合理、简洁、方便,利于观察和抢救,病房的抢救设施齐全,在原有icu病房的简陋条件和设施下,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完善了各项设施和仪器,一年当中,增设了3台呼吸机,6台注射泵,2台输液泵,以及各种医疗用品。并安装了热水器,室内开水供应设施,以及各种生活设施,以优质的病房条件服务于患者,方便的工作条件利于医护人员,医。学教育网使得icu的病房条件在本市以及周边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完善的设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这一年中制定了:icu贵重仪器管理制度,贵重药品管理制度,病房消毒措施。做到物品定点定位放置,固定了仪器管理人员,药品管理人员和物资管理人员。一年来,有效的病房管理保证了icu的日常工作。

二、建立、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icu在本院属新兴的一门学科,收集全院各科室以及外院的危重病人,机构庞杂,医疗护理任务繁重,而我科的护理人员均年龄较轻,资历浅,工作责任心不够强,且icu护士人员流动较大,因此制订一套严格周密,切实可行的制度常规,以保证icu的护理工作正常运转,本年度在原有XX年icu护理工作试行草案中,不断完善和修改草案,增加了各项护理操作常规,急救药品毒麻药品每日每班清点制,无菌物品管理制度,护士培训计划,消毒隔离制度等,制定的同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各项制度常规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使icu秩序井然,忙而不乱,其工作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自身建设

由于icu的工作性质及严格要求,护士始终处于病人治疗及观察的第一线。因此,护理人员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icu的工作效率。这一年来,icu护士的培训工作是我工作之重点,在icu护士的后续教育中,我采取了在职培训,外出进修,自学与考核相结合等办法,并结合医疗定期举办科内业务讲座及参加护理查房,严格按照XX年icu护士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并考核,XX年度先后输送两名护理人员到上海北京进修,全科护理人员均参加了护理专科或本科的在职教育,一年的培训使得icu护士能胜任日常工作,大多数护士成为icu熟练人才。

要做好icu护士姐妹的领头雁,不加强自身学习是不行的,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在媒体和网络上查阅icu相关资料,学习和探索,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之外,本年度还参加了护理本科的在职教育,并取得良好成绩。与此同时,协助院长顺利完成了>这一课题,并通过了市科委鉴定,除此之外,还参与了我科>课题的研究。

XX年度我科收治病人余例,成功抢救了急重症胰腺炎,特重度颅脑外伤,心肺复苏后,多发伤等危重症患者,还配合心胸外科顺利完成了多例心外手术后的监护任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年来的护理工作由于院领导和科主任的重视,支持和帮助,内强管理,医。学教育网外塑形象,在护理质量,职业道德建设上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许多的缺点,有待进一步改善。

第9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下称“盛京医院”)致力于将医院感染管理的网络不断前移。2012年4月,随着医院感染控制专科护士队伍的建立,医院的感染管理潜移默化至临床的每一环节,布下一张感染控制的“天罗地网”。

掌控感控一线讯息

医院的临床工作纷繁复杂,想要深入掌握医院感染控制的落实情况,不真正下沉至临床一线,是难以实现的。而院感护士正是实实在在地工作在病房,时刻与医护人员穿梭于临床一线,能最真实且及时地发现临床上的感控问题,以实现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和处置关口前移,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盛京医院从职称、资历和能力方面,对院感护士设定了明确标准,其设置原则为:临床科室以护理单元为单位,每个护理单元配备一名院感护士;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线科、超声科、药学部等辅助科室,每个科室各选一名院感护士。这些院感护士须具备5年以上工作经验,拥有护师以上资格,并优先选择有一定管理及科研能力的护士。

如今,盛京医院已建立起一支125人的院感专科护士团队,其中设有8名感控专员。感控专员并非护士出身,但其职责与院感护士相同,负责日常感控工作的监督以及感控知识的宣传,只是由于工作于放射牵引科、影像科等医技科室,故工作偏重略有不同。

院感护士每个月会根据各自科室的院感指标,如病房的基础消毒隔离工作、感染病例上报、传染病例发生情况等,对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信息收集。此外,他们还会汇总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医院的感控管理部门会根据院感护士的反馈,不断对感控标准进行调整,几经往复,医院可逐渐修订和完善感控的标准和规范。

现在,医院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院感评价体系。此评价体系一部分是通过医院信息化系统对多重耐药菌的发现、隔离和控制等情况进行监测;另一部分则来自院感护士上交的感控护士月汇总报表。

医院在HIS系统中做了一个模板,院感护士可根据模板内的指标,将观察到的情况转换成数据输入到系统中。系统每个月自动将此数据汇总,计算出每个月各科室的感控情况。

在整体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院感护士还可使医院感控的监督工作更加灵活。以手卫生依从性监测为例,院感护士在治疗进行前,暗自将各个治疗车上的快速手消毒剂做一个不显眼的标记,待治疗结束后,其可通过比较治疗前后快速手消毒剂的容量,间接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监测。此监测方法较为直观简便,可作为手依从性检测的辅助手段。

为激励院感护士积极发现问题,医院独立考核院感护士的管理绩效。一旦院感护士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可据此作为其工作状况的评判,并予以量化。医院定期会对分值较高的感控护士给予相应奖励。

同样,在院感护士为科室进行感控工作的评判之时,也会将此评判结果进行量化,对评价较高的科室给予奖励。科室可由此赢得科室绩效考核加分,甚至成为感染控制的示范病房,因此也会更加支持院感护士的工作。

培养感控多面手

院感护士从计划步入工作岗位起,即需要不断接受培训,以提高其感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院感护士首先要完成不少于20个学时的集中理论课程学习,才可持证上岗。进入工作岗位后,医院将为其提供20个学时以上的免费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之后,在大量的实际操作中,他们还可通过不同渠道,获到感控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培训内容也分为不同级别。初级为基本的消毒隔离技术、院感基本概念、院感危险因素等等;而高级课程则会涉及循证感控的一些指南、当下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技术,并结合国内医疗背景有所取舍,帮助院感护士把他山之玉,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环境相结合,采取更为合理的感控措施。

在接受培训后,院感护士在各自科室的早会或是业务学习当中,将培训内容再传达给科室医务人员。这就需要院感护士自身再去查证相关的资料或事实,从而将感控知识进一步传播至日常工作中。

医院在为院感护士提供感控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同时,还会为其创造收集科研数据的机会。以手卫生依从性监测为例,院感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共同在临床一线工作,在实施干预手段后,可随时把握监测时机,收集监测结果,从而科学客观地判断不同的干预手段对监测结果产生的影响。这对院感护士来说,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从事科研的机会。

医院还会定期对医院感染控制专科护士工作进行综合考核。表现优秀者,可为其提供外出学习机会,并给予物质奖励。如有综合考核不合格者,则将终止其院感护士资格。

如今,盛京医院正在逐步将院感护士的培训体系推广至医生队伍,以助医生与院感护士的交流更为顺畅。医院现在设置了专门针对新上岗医师、总住院医师的培训,也有专门针对进修医师的培训。未来,医院除了延续院感护士的培训体系外,还会在管理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方面,将医生作为重点的培训对象。

院感护士工作职责

积极参加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掌握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相关知识。

协调组织科室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助拟定科室医院感染控制相关制度,对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潜在风险,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协调、指导各项控制措施落实,及时整改。

协助主任、护士长完成本科室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培训,有培训计划、培训签到、培训总结,对培训效果进行追踪与评价。

每月监督检查本科室医务人员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手卫生等执行情况,有记录、反馈,存在问题有整改措施。

指导科室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提示医生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病例、传染病病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制病例等,指导消毒隔离和防护等控制措施落实。

指导监督工作人员做好健康教育宣传,指导患者、陪护、探视人员遵守医院探视、消毒隔离制度。

按照院里要求,组织或协助科室开展目标性监测工作,有监测记录与分析报告。

重点部门应了解科室前五位的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耐药情况,指导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有效落实,提示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重点科室人员要掌握科室特点。

第10篇

坚持了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要求护士长手册每月5日前交护理部进行考核,并根据护士长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要求护士长把每月工作做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开展工作。

坚持了护士长例会制度:按等级医院要求每周召开护士长例会一次,内容为: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向各护士长反馈护理质控检查情况,并学习护士长管理相关资料。

每月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组织护士长外出学习、参观,吸取兄弟单位先进经验,扩大知识面:5月底派三病区护士长参加了国际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学习结束后,向全体护士进行了汇报。

第11篇

关键词心律失常;抢救;护理;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过程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在人员数量暂时无法满足的情况下,靠人员质量弥补数量上的不足,尤其是紧急状态下管理和使用好现有人员,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1]。

1 临床资料

2006年至2009年,我ICU共收治48例术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人。其中冠脉搭桥术27例,瓣膜置换术12例,心包剥离术9例,先天性心脏病5例。经抢救后死亡2例。

2 结果

本组病人在护理人员积极、有条不紊的配合抢救下,46名病人纠正了心律失常,未出现并发症,2名病人因合并循环衰竭死亡。死亡率为4.16%。

3 讨论

3.1 抢救人员的调配和物品的准备管理

心脏ICU管床护士发现病人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时,尤其心律失常引起血压下降时,应立即向医生汇报病情。当室性心律失常是室颤、室速时,管床护士还应立即向护理组长或护士长提出请求帮助。护士长或护理组长及时进行工作上的协调,为病人的抢救提供必需的护理人力。包括除颤器准备、急救车准备、气管插管物品准备等。在抢救时尽量缩短物品准备时间,就必须抢救物品均定位放置、专人保管、每日清点并登记,以保证每件物品数量充足、性能完好。同时,每次抢救结束时,当班护士负责把抢救中所使用的药品及物品补齐并做好交班及抢救登记工作,以保证每次抢救物品及时到位。

3.2 抢救的组织管理

抢救中必须有一名护士承担调配及管理职责,称之为抢救管理者。通常由护士长或护理组长承担。抢救管理者负责合理安排及利用人力资源,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使较少的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抢救时合理分工,使全体抢救人员处于各自的岗位,完成该岗位职责,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最大限度发挥每个抢救者的效能。

3.3 抢救措施的实施

抢救时需要2~3名护士与医生配合。可将参加抢救的3名护士分为A、B、C三个不同角色。明确各个护士的职责,避免在急救时手忙脚乱、耗费宝贵的抢救时间、延误病情。应准确执行医生的抢救医嘱,抢救时可执行口头医嘱,但执行护士必须复述一遍无误后才能使用。因此管床护士(A护士)应负责观察病人病情、生命体征情况,负责保持静脉通道通畅,并负责用药。B护士负责随药品供应,药物配置,同时还负责相关科室联络工作,及时向医务科和院领导汇报,并请各相关科室会诊,其次保持与医院检验科联系,加强与检验科沟通,做好病人同型血源准备、输送工作,保持与药剂科联系,及时通知药剂科配送一些特殊的抢救药品。C护士则负责记录抢救时床位护士所执行的口头医嘱及执行时间,并做好血制品及药品的查对工作。如果条件、人力紧缺时,至少应有两名护士参与抢救,此时则将B护士及C护士职责合并。

3.4 做好抢救工作的时间管理

病人行心脏手术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室速、室颤发生率高、对循环影响大、病情严重,常常导致病人出现生命危险。抢救中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强化护士抢救时间的管理意识。第一是明确抢救开始及结束的时间,应准确记录。第二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面色及生命体征情况,定时准确测量病人出血量,及时报告医生。第三应在抢救6小时内做好护理病历记录。第四必须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到抢救工作争分夺秒。

3.5 建立抢救管理评价机制

护士长对抢救过程进行跟踪评价,在各种大小抢救中有意识进行以老带新,新老护士合理分工,默契协作,让年轻护士有机会参加抢救的整个过程。在每次重大抢救结束后,利用早会或科内业务学习等机会互相参与各种大小抢救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总结持续改进,完善抢救护理技能及协调管理经验,提高ICU病人在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的救治和护理水平。

总之,ICU收治的多是病情危重的患者,病种多,病情复杂多变,护理过程复杂,因此,ICU护理人员应具有扎实的急救技术、高度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2],注重抢救时的团结协作和时间管理可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田亚男、葛丽娜、庄 倩.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管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7):1274-1275.

[2] 路春丽、王丽军.细节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和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2).1421-1422.

第12篇

(1)护士长均为相对年长且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负责整个病区的整体理管理工作以及护理监督工作,对护理任务的分配和护士的排班做好合理的调配,并对护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反馈意见进行梳理和总结,同时安排和协助护士专家对高级责任护士对初级责任护士的护理工作做好指导培训。(2)专科护士均是临床经验丰富且专业知识娴熟的护理人员,协助护士长做好整个病区的护理工作,制定护理计划,进行护理方面的科研工作,并对责任护士的具体护理工作定期进行指导和培训,同时对危重患者以及需要特殊护理的患者亲自做好护理工作。(3)高级责任护士为临床护理经验比较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90%以上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专业知识比较熟练,主要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展开具体的护理工作,且定期接受专科护士的指导和培训;另外,对所在病区的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时汇总,并报于护士长或专科护士;同时,对护理经验定期进行总结和汇报;实行24小时排班制;在护理工作中,对初级护士做好带领工作,并进行必要的任务分派和协调。(4)初级责任护士主要为获得护士执业证并考核合格上岗后时间相对较短的护理人员,在各上级护士的带两下,进行具体的基础性护理工作,注意不断总结护理经验,并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对护理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发现并在上级护士的协助下合理解决,实行24小时排班制,协助完成各种护理工作。

1.1不同时段的护理服务根据不同时段患者的具体情况,分配合适数量的责任护士。早晨和晚上均增加责任护士,以对患者的生活加强护理;中午需有留守的值班护士,夜间由经验丰富的护士做好值班,尤其在重症监护室和急诊科室应由高级责任护士值守,以防止发生意外。

1.2护理服务考核和评价对护理工作效果定期做好考核工作,考核内容应包括护理的各个方面,并结合对患者的问卷调查进行,包括护理质量、护理工作具体内容和患者满意度等,通过综合全面的考核,利于护士责任意识的提高和责任落实效果的提升。同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并对评分高的护士进行一定的奖励,以此促使所有护士的护理积极性和护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1.3评价标准(1)对分层次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整体评价,各相关指标均按100分制,主要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房护理、一对一陪护。(2)对接受护士分层次管理后护理的120例患者(观察组)进行问卷调查,所有问卷均收回;并与分层次管理前接受护理的120例患者(对照组)的问卷调查资料进行比较。护理满意度,按照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个等级评价。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层次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情况分层次管理实施后,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房护理、一对一陪护等相关评价指标上,护理质量均明显优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护士分层次管理是临床护理服务方式不断发展的体现,与患者对服务质量以及服务细节要求的不断提高具有很好的吻合性,利于护理水平的提升,以及护士责任意识的提高。

分层次管理是将护理人员按照护理经验和护理水平以及护理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等通过科学分层次后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作用,同时促进所有护理人员护理水平不断提升的一种管理方式。分层次管理并非将护理人员划分不同的等级,而是对不同护理层次的护士更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或培训,利于所有护理人员均充分发挥自身的护理能力,并尽快实现护理水平的提高。分层次管理并不着眼于“分”,而根本上更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改善,分层次管理后,各层次护士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一个更利于相互协调开展工作的整体。

分层次管理将所有护理人员分为护士长、专科护士、高级责任护士和初级责任护士,分层次后,护士长主要从整体上发挥管理以及指导等作用,专科护士协助护士长工作,并进行相关的科研,同时对责任护士定期进行培训,而责任护士则具体开展护理工作,高级责任护士对初级责任护士起到带领作用,从而能从整体上更便于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