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

时间:2022-08-18 11:12:09

科学管理

第1篇

关键词:高等教学;教学工作;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高等教学的重要工作之一。它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

养目标的一个重要过程,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保证。教学管理不仅仅是一般的行政管理,而是兼有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双重职能的一门科学,是一门研究教学管理的本质、思想、内容、方法、特点及规律的科学学科,是研究“以教学为中心,以高水平的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科学管理为主线”的教学及其组织管理的客观规律与内在联系的学科。由此可见,教学管理在高等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如何保证这一中心工作拥有科学的运行轨道,是广大高校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者需要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课题。要想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高校专门人才这一重要目的,就必须建立符合高等教育发展与高等教育管理的科学化体系。因此,教学管理走科学化的道路是符合客观的教学规律,教学管理逐步科学化问题的探讨也具有深远意义。

一、教学管理走科学化道路的原因

(一)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特别是加强教学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学会教学管理,完善教学管理使之走科学化的路线,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高等学校(包括其他国家的高等学校)都在思考21世纪的高等教育如何发展的问题。而提高高等人才培养的质量更是世界各国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共同思考的课题。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

(二)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有相当一批院校还没有形成健全、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

从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实际需要来看,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教育大国不等于是教育强国。由于我国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师资队伍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和教学管理的经验不足,传统继承研究不够,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二、教学管理走科学化道路的意义

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形成过程符合人们对事物的内在规律的认识过程。教学管理工作者首先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获得了对教育管理的感情认识,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总结与分析,但是在理论分析过程中,教学管理工作者又常常会发现原来初始实践中某些内容的缺陷,这就促使教学管理者对教管工作的某些内容进行再认识再分析的归纳实践的结果,并把这些认识成果补充到原来的认识之中,完善教学管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过程,经过多年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逐步建立起了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体系,这一科学体系对教学管理的促进和影响的意义也是举足轻重的。

(一)教学管理科学化形成的过程,也是提高各层次教学管理工作者素质的过程

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水平是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的关键,只有在管理者的脑海中建立一整套科学化的管理体系,才能将教学工作组织协调好。这样不仅有助于建立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而且有助于带动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因此,教学管理工作者应加强科学化意识,主动利用现有的科学方法、现代化科学手段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教学管理工作者还应当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的学习社会科学的理论,掌握现代化管理方法,认识教学管理的内在规律,在实践中学会科学管理,并从经验管理的模式中释放出来。

(二)教学管理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质量和校育人目标的实现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发展的智能,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共产主义世界观,与此同时身体素质也不断得到了增强。良好、科学的教学管理,有助于引导教师全面认识教学工作,正确处理德、智、体、美的关系,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更好的担负起教书育人的任务,从而保证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

三、教学管理走科学化道路的内容

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主要内容有: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以教学管理基本原则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

方法,建立起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教学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过程监控系统进而实现对教学管理全过程的动态的有效管理。

(一)教学管理的决策系统是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结构

教学管理的决策系统指挥着教学管理系统的运行,教学管理的决策是指参与教学工作的领导者,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一定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选择目标和行动方案的活动,由于教学管理所依靠的主要是教学过程中知识、信息的传递、交流、加工和制造,因而,教学信息的管理又成为教学管理决策系统的基础,此外,在有了科学的教学管理决策系统作指导,畅通的教学管理信息为基础之后,还需要有效的教学管理控制系统为保障,才能使整个教管大系统合理的运行。

(二)正确的决策依赖于可靠的信息

可靠的信息必须经过的信息网络才能获取,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要求及时得到利用决策执行的准确和有力的信息,以便使决策部门在充足准确的信息下,有效调整和控制教学的顺利进行,信息反馈系统的科学化管理主要体现在教学信息的收集、教学信息的浓缩、教学信息的筛选、教学信息的提取反馈四个方面。如学校每季度都会要求学生在网上对自己的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评估,这已成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实际教学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不仅能使教师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而且有助于教学管理人员科学决策,提高管理水平。对学生而言,还可以树立他们作为教育产品消费者在教学活动中心的主体地位,增强他们的主人翁精神,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在教学活动中受益更多。

(三)教学过程控制系统是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各类教学检查为手段,以教学过程中各类的教学环节为中心而形成的

质量控制是指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直接加以干预。对教学质量实行有效控制,关键在于将经过质量检查和分析提出的改进教学的意见付诸实践,切实解决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获取各种反馈信息,对形成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合理的调控,有些则要根据管理的一般规律,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四、教学管理走科学化道路的重心

(一)坚持严格管理

严格执行教学规章制度是有序化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而严格的教学管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明确培养目标和教学规章制度作为管理的基本依据,严格制度办事,坚持原则,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坚持管理的经常性和连贯性,教学过程是动态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管理工作也应该是连续的、不间断的,不应时紧时松。

(二)利用激励机制

学校系统是有目的的系统,目的产生动机,动机指挥行动,比如学校成员的一切行动都是受动机制约的,学校思想教育的方法,就是激发师生的动机,使之指向共同的理想、目标。

激励法是通过对某种思想行为的肯定,使这些思想和行为得到强化和推广的方法,在学校管理中,领导者往往运用这种方法来激励师生的进取心。把精神激励与物质利益正确结合起来,激励的方法就能有效的调动学校成员的积极性,激励法的类型主要有:理想、目标激励,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精神的支柱,能产生强大的思想动力,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做出无私的奉献;荣誉激励,对那些为学校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以一定的形式和名义给予相应的荣誉称号;情感激励,情感是人们思想行为的一种动因。学校的思想教育,大量的工作通常要有情感激励,它是思想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加强考核与评估

第2篇

良好的教育群体是搞好学校工作的保证。“和”是学校管理群体的灵魂。首先创设和谐的、宽松的学校工作环境,满足教职工精神上的需要,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是在和谐的氛围中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在班子内发扬民主作风,形成团结和谐的良好风气。每周开好两个会:一是教导例会,一是学校行政会。在这两个会上,领导与教师敞开思想,相互尊重,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表现出一派和谐的气氛。在工作中,尊重、信任教职工,创造条件强化教职工的参与意识,实行科学的民主管理,满足教职工当家作主不断进取的精神需要,增强教职工主人翁的责任感,有效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次,领导还要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体贴教师。做教师工作时注意精神激励,提倡奉献精神,对思想要求进步、品行端正、工作热情高的教师,加强培养,及时吸收到党内来。重视青年教师的工作,大胆使用,大胆培养。大力改善教职工的福利待遇,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职工的物质需要。由于科学有效的管理,现已形成了融洽的干群关系,良好的教风、学风,增强了凝聚力和号召力。

可见,教育管理要提高其有效性,正确处理好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方面要真正做好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寻求共同目标、增强团结意识;第二,摆正各种关系,处理好人际之间的矛盾;第三,注重信息搜集,加强意见沟通;第四,加强自我修养,掌握协调人际关系的技巧。

二、目标激励,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在工作中要始终遵循“整体管理、过程管理、层次管理”等原则,在整体目标确定的前提下,再进一步细化学校内部各科层组织的职责,力求达到学校管理的系统化。各科层直至每一个教职工都围绕学校的整体目标制定各自的奋斗目标。将目标管理的客观要求变成教职工个人的努力方向,目标管理是一种激励机制,要求各科室、各年级、各教研组、备课组学年初都提出具体明确的奋斗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激励下,各科室成员为实现这个目标而精诚团结,形成合力,积极奋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

三、运用客观评价,提高管理有效性。

古人云:“人各有所宜,用得其宜则才著,用非其宜则才晦。”对于教师来说,都有其特点和才能上的优势,学校工作是一个整体,只有发挥所有人的特点,并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学校工作才能有条不紊。这就要求在管理中,重视教师工作能力、效率和结果,给予教师正确、全面、客观的评价,以满足教师的自尊心、荣誉感、成就感的需要。

评价教师,是提高管理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对于教师的全面评价主要从德、能、勤、绩四方面评价。

评德,就是看教师平常在教育、教学中的事业心、责任感。

考能,主要是看教师的学识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

考勤,即对教师工作勤奋状况的评价,包括教师的出勤情况和工作态度两个方面。

评绩,主要看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绩效,如所教班级的工作成绩,教改教研所取得的成绩。

以上四方面要结合运用,联系进行。如考勤要与其他三方面结合进行,这样可防止出勤不出力或体勤脑不勤的倾向。

由于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所以很难用统一的模式来衡量、评价。

第3篇

在中国过去几十年市场经济培育的过程中,由于法制体系的缺失,监管机制的漏洞,造就了一大批凭经验做事、靠悟性管理而有所收获的既得利益者。这一部分人群的标杆作用主要就是在彰显凭借经验就可以成功,或者说凭借过往的经验与悟性,“我们已经成功了,所以今后我们一定还会成功”。然而市场也教会了我们,包括国家监管体系的不断健全,市场游戏规则的健全,人们商业思维模式与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健全,使得现在的商业环境已经过渡到了从单因素竞争到系统平台竞争的时代。

应该说,中国中小企业的经理人使用与评价、培育方面,有很多还没有培育好就被迫走向了市场化。常见的问题主要是分工不明确、站位不准确、跑位不精确等问题,具体表现为角色定位的模糊――越位、错位与缺位。

现实中,经验管理主要表现为:

能人经济。就是谁有本事,谁有关系,就以谁为核心来配置资源的商业运作模式。可能在前期比较管用,但是,随着经营的延续风险很大。

超人管理。主要集中表现在那些主要从基层干起来的“业务精英”管理者类型。由于自己已经习惯了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总觉得下属做事情不到位,不放心,不敢授权与分权,就是授权也不放权,总习惯于越权亲自冲到前线。

还有一种很常见的表现就是,管理者很喜欢按照自己的游戏规则来做事情,而不是按照企业的游戏规则来做事情。惯用的思维就是,“我过去就是这样做的,或者说我已经习惯了这样做,”习惯扮演成功者或者英雄的角色。

经验管理与科学管理的区别

市场在变,客户在变,甚至是自我的感觉也再变,如果管理模式不变,肯定是“刻舟求剑”了。经验管理与科学管理之间,存在三大区别:

随意性与规范性。想到哪,做到哪;想做什么承诺,先做什么承诺等等,这些都是很显性化的管理者的随意性。我们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经常探讨的人治与法治的问题,其实就是随意性与规范性的问题。

零散性与系统性。一个科班出身的管理者与非科班出身的管理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管理思维与技能的零散性与系统性。没有受过正规企业管理培训的管理者,很可能考自己的经验与悟性在某一个或者几个点上比较擅长,但是却很难在更多的方面构成结构化的平台与系统,基本上难以固化构成体系,可持续性较差。

局限性与宏观性。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的短视行为,不了解行业发展模式、产业的发展趋势,仅仅只是知道自己企业的现在的商业模式,都是视野的局限性的问题。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如果没有宏观的视野,很难想象企业有没有发展的未来。

基于我们多年的研究,我们认为一个能够满足未来发展的企业管理者,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最核心的条件:一是宏观的视野;二是结构化的能力;三是数字化的导向。

实现科学管理的路径

作为管理者,你和管理对象每天都必需面对的事实――管理的转型与变革。作为经验管理风险很大,可持续性很差。作为解决管理问题的方式只有两种,就是管理的科学与哲学,也就是管理的价值观与具体操作的方法论。

第一阶段:打造管理桶底,搭建承载力――找准从经验走向科学的起点。基于各岗位最核心的胜任力模型,打造管理者最基本的管理平台的桶底。管理桶底的打造,练好基本功,搭建承载力,才能够站得稳、走得远。

第4篇

创新成果是衡量标准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科学管理就成为企业改制预设的重要指标,这在改革开放初期企业管理水平落后的背景下是必要的。三十多年后的今天,科学管理已不仅仅是企业的终极目标,而是企业实现自身社会功能的一个重要手段。

科学管理可区分出三个层次。首先,科学管理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用先进的管理技术进行武装。典型的例子是华为的“削足适履”,削过去管理不规范之“足”,适国际先进管理模式之“履”。华为曾经在五年里斥资4亿美元用于管理程序的升级,实现了管理自身的科学。其次,要通过科学管理不断推出创新成果,避免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被边缘化。中兴通讯每年都推出许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2011年之前已拥有235件LTE标准必须使用的基本专利。再次,是形成能够将前两个层次有机结合起来的体制、机制,形成科学的决策,以及统领科学决策的指导思想。比如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先生曾引以为豪的“君子而时中”的战略布局。

由此可见,科学管理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然而,技术的进步绝非“自然”的过程,能够得到管理者有意识的引领非常重要,因为通过科学管理推动科技创新需要相当高的成本,需要承担失败的风险。科学管理之路并无捷径,走“捷径”(比如假冒、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虽然能使企业或者个人迅速获得更大的利益,但由于在获取利益的过程中使用了非正当手段,科学管理的魅力也就随之消失。因此,我们可以将通过科学管理获得绩效称为正当管理,而通过“捷径”的投机行为则可称为不正当管理。科学管理的动因源于正当管理,在上述科学管理的三个层次中,只要在一个层次中有不正当管理作祟,科学管理的可持续性就会面临挑战,实际操作流于形式,企业也就难以掌握核心技术。

现代企业管理赋予执行者对协作劳动进行指挥,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职能。可以说,科学管理是一种理想状态,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将其武装起来需要相当大的投入,即便舍得投入,也未必能使企业的科学管理达到一定的水平。一些企业过去引进的先进设备长期闲置,当前转型升级的目标难以实现等情况,都说明创新成果仅仅依靠科学管理是无法获得产出的,还需

要发挥人才的巨大作用。中兴通讯实施的新型股权激励计划——所有者将股权“送人”,也恰恰反映出中兴通讯的管理者具备通过正当手段取得科学管理的预期效果的自信。

正当管理促创新

正当管理与科学管理是现代管理的两翼,两者相互渗透。同时,正当管理又保证了科学管理正能量的无限迸发。

首先,通过激励诚实劳动提高含金量,为科学管理提供内部动因。科学管理建立在尊重知识的基础之上,只有尊重人才,尊重诚实劳动,科学管理的各项要求才能有落地的基础。尊重诚实劳动体现为逐步提高诚实劳动在第一次分配中的比例,避免让劳动者为获得体面的收入“主动”加班。只有这样,劳动者才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中兴通讯鉴于去年业绩巨亏的教训,在宣布股权激励计划之前,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手段来维持对员工的吸引力:2013年6月完成了针对入职3年的基层员工的调薪,增长幅度超过8%,高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人均收入平均增速。

其次,通过对不正当竞争诱惑的拒绝,为科学管理提供外部动因。不正当管理在市场上的表现就是不正当竞争,作为获得市场优势的“捷径”,不正当竞争具有相当的诱惑力。只有下决心拒绝这种诱惑,才能促使管理者“背水一战”,通过科学管理布局技术创新。今年7月,政府部门年内发放通讯领域4G牌照的政策逐渐明朗。中兴通讯清醒地认识到,4G市场可能面临各厂商价格战的挑战,同行中产品线多有重合,彼此抢单之事将不可避免。因此,中兴通讯没有把获得4G牌照的“宝”押在跑“部”攻关或者价格战上,而是坚信,只要在技术上具有优势,就能抓住市场机会,在4G中保持原来的份额并再进一步,从而将外部压力转换为内部动力。

最后,通过对社会责任的彰显,为科学管理提供资源动因。科学管理之“科学”往往取决于参照系的选择。如果在操作领域里对企业有利,却为社会其他领域带来隐患,这种管理方式也就无法称之为“科学”,反倒有“不正当”之嫌。这就需要通过正当管理予以校正,从而在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仍以中兴通讯为例:今年7月25日,中兴通讯在南京举办了“2013智慧城市峰会”,意在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使城市基础设施和有限的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令城市管理上升到一个跨区域和跨行业的高度,从而提高城市的服务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这不仅可以促进客户的产业结构智慧升级,也可以使企业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正分享为原则

正当管理为科学管理提供动因,不是越俎代庖,也不会束缚科学管理的手脚。正当管理要守住底线,并承担起反对不正当管理的责任,尤其是反对在科学管理名义下进行的不正当管理,才能保证对科技成果的公正分享,才能保持和扩大创新能力的再生产。

公正分享不是平均主义,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情况下,管理者固然可以采取同工不同酬、以功效挂钩等方式坐享人口红利,但却很难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如果财富过多地向实际控制者和高管集中,企业也就难以形成凝聚力并进行再生产。而公正分享强调以人为本,主要是以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本。中兴通讯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绝非管理者单方面的恩赐,它属于一种公正分享的制度安排。

公正分享也存在着可持续的问题,需要通过对违规行为的问责提高其可信度。如果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清算,并将违规所得投入运营,难免会形成违规行为的再生产。由此可见,要真正做到公正分享,对违规行为的追溯十分必要。2007年年底,中兴通讯某副总裁在不足6个月里买进并卖出公司A股股票,涉嫌不当操作。中兴通讯在向股民道歉并追回由于不当操作获得的收益后“挥刀断臂”,以该副总裁的离职平息事件。

第5篇

论文摘要在论述信息反馈与图书馆科学管理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一、着重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是一个特殊的管理系统;二、在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中充分应用信息反馈;三、大力促进高校图书馆科学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使图书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反馈,是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将系统运行的结果反送回系统决策集团中去的信息传递过程。它的重要作用是供决策者在结果与目标的对照比较之中,准确把握和评价系统运行的状况,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制定对策,完善计划,调整系统的运行状况,保证系统进一步优化。从控制论的角度而言,反馈又是有效控制的必要条件。所谓管理,便是对一个系统的控制;而其是否有效,便决定着管理质量的高低。高校图书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决策者既要实现对自己所领导的馆进行有效控制,又要完成他所担负的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大责任。特别是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教育改革日益深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研究信息反馈与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关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1提高认识,明确高校图书馆是一个特殊的管理

系统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作为收藏图书、报刊、音像等资料,传播知识和情报信息的高校图书馆来说,信息反馈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高对信息反馈意义的认识,强化信息反馈的效能,很有必要重新认识图书馆这个管理系统所具有的特点。

1.1认识复杂性,避免管理工作简单化。教学和科研活动是高校工作的中心,图书馆则是这个中心的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为了保证这个中心的有效性,需要管理者充分认识并把握其正常运转,切忌管理工作简单化。特别是以采集和传播情报信息资料作为重任,更要有效地控制这个复杂的系统,依靠强有力的信息反馈来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1.2重视周期性,防止管理工作老一套。高校图书馆工作具有周期性的特点。这种周期的更换,决不是老一套的简单重复,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切实做到在接受上个周期系统运行的结果反馈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实际,对下个周期的信息输出作出调整和修正,即对下个周期的系统运转制定出更加科学的管理目标,作出更好的发展决策,以使系统运行不断得到优化。

1.3凭借稳定性,注重夯实管理工作基础。各类高校培养目标的定型化,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凭借这个稳定性,以不变应万变,就给图书馆管理工作夯实基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有效反馈的基础上,可以不断解决为教学与科研服务,解决和满足师生阅读需求出现的矛盾,使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

1.4适应随机性,做到管理工作有的放矢。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所具有的随机性,是因为它所管理的不仅是活生生的人和经常不断地更新的情报资料信息,而且它为之服务和培养的成品(管理的目标)也是活生生的人。图书馆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书刊、音像资料等物质,但居于主导地位的却是精神的,是对于人的灵魂的塑造,知识的灌输,技能的培养与信息的给与。这就要求管理者对他们的服务育人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1.5崇尚知识性,促使管理工作跃上新台阶。图书馆的管理要有更高的知识性。在现代图书馆的四种职能:保存人类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中,信息的传递是图书馆管理的突出特点。信息传递服务,又包括知识传播与思想教育诸多方面。这种以提高服务质量和人的整体素质为中心的管理,更是教育管理的知识性的体现。而服务从来就是双向活动,其效果是从师生读者的教学和科研的结果中表现出来的,这也就决定了整个信息服务过程中的信息反馈,能促使图书馆的工作跃上新的台阶。

2落实行动,在高校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中充分应用信息反馈

2.1充分应用信息反馈,为高校图书馆深化改革、谋求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高校图书馆如何在改革工作中取得经验,在探索中不断地开拓前进,对于所做的一切,需要检验对与错,判断是与非,衡量得与失,而这决离不开实践所得出的结论,即少不了信息的反馈。比如,在当前图书馆管理实现自动化,逐步同世界信息网络联网的浪潮下,计算机的运用会对科研工作和科技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和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它在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充当的只是快速准确和便当的检索工具,而难以承担所有原始文献信息载体的存贮和保管。这就告诫图书馆的管理者们,如果不顾主客观条件,盲目决策,就会得不偿失。管理者们在作出重大决策、确定实施方针、执行长远规划和完成具体目标上,只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准确的信息反馈,才能使判断不失误,工作落到实处,改革不断深化。

2.2充分应用信息反馈,使图书馆的本体工作与学校整个环境统一在动态之中,构成新陈代谢的活力运动。

系统运行中的新陈代谢,是在不断的信息反馈过程中,排除来自系统内外部的各种干扰,及时地对在为读者服务中出现问题的若干环节进行调整,使其具有自我调节的活力,促使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和系统同大环境的关系保持平衡,以保证系统整体目标的实现。这种运用信息反馈,完善机制,排除干扰,把握“航向”的工作,就是对于系统的良好调控和卓有成效的科学管理。

2.3充分应用信息反馈,能更加有效地保证为师生读者的教学和科研服务。

图书馆的办馆思想正确与否,管理水平的高低,为之服务所培养的毕业生质量如何,衡量的标准,就是其为教学科研服务需要的适应程度,以及与四化建设的需要相适应的程度。只有经常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准确地根据学校办学需要,广泛采集各种教育教学所需的信息资料,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现在许多高校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对设置专业及其结构的调整,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其教育、教学质量和校园文明建设的评估,目的在于使学校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而所做的一切,又无一不与图书馆紧密相连,无一不与信息反馈息息相通。3直面现实,立足基础,开拓前进,促进图书馆科学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

3.1直面现实,认识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反馈机构是不可或缺的。从当前现实情况来看,不在于人们不知道信息反馈的作用,也不在于人们不承认信息反馈的作用,而是在实践中,一些人想不到,或不善于运用信息反馈,以及不懂得怎样获取反馈信息和如何选择真正的有用的反馈信息,他们把一些道听途说的、不准确的、或过了时的“垃圾”也当成了信息,甚至把自己想像的印象和联想当作反馈信息,还认为自己已在重视和运用信息反馈。这就迫切需要有专门人才和机构来宣传、研究和担当这个信息反馈工作。许多高校图书馆由参考咨询或文献信息研究部门担此重任,已经做出了可喜成绩。然而,还有不少图书馆实际尚没有开展这项工作,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才行。

3.2立足基础,明确现在图书馆各项任务的完成,都包含着信息反馈的开展,从而脚踏实地做好当前的工作。

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工作能为师生在读书治学中碰到的问题解难释疑,为重大科技项目查询及成果查新服务,为领导及机关部门的有关信息需求作出报告。信息资料采访能选优集粹,采万千信息;披沙拣金,汇信息精华。流通阅览直接面对广大师生用户,对其阅读需求、提出的意见及合理建议,及时了解、倾听和吸纳。通过微机、多媒体与网络化的逐步实现,更能提高图书馆为教学和科研提供迅速快捷的优质信息服务的能力。而作为行政办公人员,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纵向联系、横向沟通,协助馆领导直接指挥和带领部属在完成任务中起中枢作用。全馆上下提高认识,树立全局观念,做到反馈信息能及时沟通,存在问题能有效协调,完成任务能真诚合作,就能促使整个管理工作做到统一、有序、优质、高效。

3.3开拓前进,促进图书馆科学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

科学地开发信息资源是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的手段,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是科学开发信息资源的目的。这也是高校图书馆为读者服务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为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图书馆领导在宏观上要加强对信息资源规范化、制度化的认识与管理。以往由于对信息、信息资源认识不足,在管理上缺少章法,各自为政,部门分享,上下沟通不够,左右协调不力,结果造成了一方面信息资源闲置与另一方面信息资源不足并存的局面。为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非常需要在做好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强化对信息资源的宏观上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2)利用信息资源要迅速、准确、方便、快捷。对于信息,重在发现,精在选择,贵在传播,功在利用。利用信息资源讲究时效性,这是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的前提。图书馆采集和加工信息要及时、迅速,宣传和利用信息更要及时、迅速。

(3)提高馆员素质是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的关键。利用信息资源同开发信息资源一样,是一种高级的复杂劳动。要加快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高馆员的信息化技能,增强信息化意识。馆员必须注重接受继续教育和知识的更新,懂得一些信息科学和信息经济学知识才行。

(4)立足于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拓宽服务领域。除以文献传递、情报咨询、信息传播为主体的文献信息服务外,还要加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道德以及传统美德,要客观反映市场经济建设对图书馆文献信息工作发展的内在积极要求,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以各种行之有效的文献信息服务来赢得师生读者和广大社会用户的信赖与支持,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刘士林.高校图书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1997(1)

2吴奕宽.回眸近年图书界.图书与情报,1996(4)

3吴奕宽.期刊出版存在问题的探讨.出版发行研究,1996(4)

第6篇

数理经济学严格来说是一门定性的学科,它研究一类可定量化的定性经济系统。数理经济中的公理化内容是严格定性的,它只追求形式上的同构性。它也研究经济变量并确定一定的经济关系,但只是给出它们之间质的联系,而无须确定其具体量是多少。

二、MathematicalEconomics一词在中国最早翻译为“数学经济学”或“经济数学”,数理经济学只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才正式引入到中国来。虽然早在40年代就有中国学者涉及到这一领域,但并未引起学术界注意。在50年代从欧美回国的留学学者,有极个别人曾从事过数理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并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但回国之后只能改做从事数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在相当一段时间,数理经济学既不是一门学科,也没有专门的研究人员,更没有正式的科研成果。时至今日,辞海尚未列入数理经济学一词。

进入90年代末,尽管在经济学科分类中,把数理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学科中数理经济学一级学科里的二级学科,但是中国经济学界对数理经济学还是采取一种不接受的态度,在介绍和引进西方经济理论和学说时,极少有人予以关注,或一概斥之为“没有多少实质内容的”,“玩弄数学游戏的装饰品”。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不管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理论研究,还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理论建设,数理经济学起着或即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国际经济学界自不必言,就是在中国,在向市场经济制度转轨当中与之后,数理经济学的重要性不会在我们习惯上所称的“西方经济学”之下。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更为重要。当面临着“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的理论危机而研究西方经济学理论时,中国经济学界非常注重两本著作,一是萨缪尔逊与诺德豪斯的《经济学》,二是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一致的评价是,认为前者将新古典的微观经济分析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形成了“新古典综合”体系,后者以微观经济理论为基础,逻辑推导出宏观经济理论,使微观与宏观经济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的理论体系,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新古典理论范式的新综合。我们不得不佩服这种“戴高帽”式的研究方式的渲染作用。

其实,萨缪尔逊的《经济学》也好,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也罢,都只不过是大学一年级采用的初级经济学教科书,专为学生学习经济学方便而提供的一种入门式导论性课程而已。从研究的角度看,真正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并非“范式”,而是西方经济学家研究问题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与进步缺少的也正是先进的研究方式与精确的研究方法。因为只有研究方法正确有效,才能真正能够解决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理论问题。比如说,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问题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命题已被正式提出和认可,但是,采用中国传统经济学那种通常采用的思辨式论证方法就不能或根本不可能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从近代经济思想史可以了解,阿罗(K·JArrow)和德布鲁(G·Debreu)采用公理化分析方法最终证明私有制与市场经济相容性问题,从1874年瓦尔拉斯提出一种一般经济均衡模型开始,到1954年阿罗和德布鲁共同建立了私有制经济的一般均衡模型,并首次利用不动点定理证明模型中均衡价格的存在性为止,其间经历了整整80年之久。那么,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容性问题应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和运用什么样的工具才能有效

地解决这一问题呢?总不能说问题的提出就是问题的解决!根据不完全统计,就这一问题的讨论,全国发表在各种报刊杂志的文章、*不下500篇,许多人都自称他们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中央电视台在中华学人节目中还专门报道了山东某高校一位学者已经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根据本人的研究了解,在找到新的研究工具之前,是不可能圆满地解决这一问题的。

科斯说过,“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市场经济制度基础也只有私有制一种;但历史并没有对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证明其能否可行”,“如果在公有制制度的基础上也能建立市场经济,则这是真正的中国特色”。可见,这个问题并非一个简单的理论问题,而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一个理论难题。为此,相对于“瓦尔拉斯之谜”,我们可以把科斯的这一论断称之为“新瓦尔拉斯之谜”!显然,一种难题就不可能靠用通常的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反之,能用通常的简单的方法来解决的问题就不能算是一种难题,这就需要寻找一种先进的研究方式或研究工具,那么它们又是什么呢?根据科学学的观点,一门学科存在的充分条件是要有自己的难题,一门学科存在的必要条件是它能够解决难题。要问“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它必须找到自己的难题,而且必须解决这一难题。解决难题必须靠严密的科学方法,萨缪尔逊的《经济学》能提供吗?不能,但萨缪尔逊的《经济分析基础》也许会对我们有所帮助。数理经济学能帮助我们学会如何找到一种正确的经济研究方法,这正是这门经济学科的科学价值所在。因此,重视对数理经济学的研究,不但对数理经济学学科本身,而且对促进中国经济学的进步与走向国际化是非常重要的。

三、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演化对经济理论的需求,我国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倾向于经济政策逐渐转到重视对基础理论、经济主体行为以及经济机制的研究。同时,经济理论工作者也越来越明显地意识到,过去经济理论研究中普遍采用的文字描述方法进行思辨式推理分析,很难保证对所讨论问题的前提的规范性,前后推理的逻辑一致性和严密性,同时也就极难保证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易实证性和理论体系的精密性,也无法更好地实现中国经济学科知识的积累与增长。显然,缺少严格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我国经济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现实经济发展需要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我国经济理论繁荣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

经济学是一门用模型来思维的科学(凯恩斯语),而数理经济学则恰好是一门用数学模型方式来思维的经济学。现代数理经济学既是经济理论又是经济研究的方法论,借助于数学这一严密的语言,数理经济学把自亚当·斯密以来200多年发展起来的现有的经济理论精确化,把经济理论的基本概念与术语进行严格的形式化定义,构成可供严密思考的数学模型,形成严密的理论体系,并且在构造理论模型的同时,对理论工具(方法)本身来说,经过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在工具(方法)的选择过程中,逐渐淘汰落后的研究工具与方法,引进新的或改良已有的研究方法,使数理经济学充满息息生气,成为一门繁荣的科学。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也应该吸取数理经济学的精华,不但要使自己的理论体系更加严密,而且还要使自己的理论也具有选择工具(方法)的功能,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国经济学科知识的积累与增长。

科学进步理论的观点认为,用不同的方法获得不同的理论知识之后,理论还要经受检验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知识。如果把理论看成是一个相关的系统,我们就会清楚地看到,输入的是一些假设和条件,输出的是结论或观察结果,而中间则是一系列从假设推出结论的步骤,一种理论只有经受过对应性、一致性、可精简性和普适性检验之后,才能被认为是正确的,这就是模型构造的过程。模型的这种构造过程同时也是一种选择艺术。理论是抽象的,从而是现实的简化。换言之理论就是现实的模型。理论创造的目的是要使现实世界成为可以理解的,而不是用一个虚构的框架来取代现实世界,因此,理论又是具体的。数理经济学很好地融进了这种模型选择的艺术。现代数理经济学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的经济机制设计理论就体现了这种抽象与具体、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经济机制设计理论产生的背景与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那场著名的“社会主义计算的合理性”大论战有关。1920年,新奥地利学派著名代表人物米塞斯以《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计算》为题发表*,指出计划经济由于不存在市场,从而缺乏经济计算的标准,而没有计算就不可能获得维持经济运转的信息。

由于社会主义没有私有制和市场,因此不可能有经济上的合理性,从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是不合理的。哈耶克更进一步具体地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逻辑上虽然可以进行合理计算的,但社会主义经济机制是个高度集中化的中央计划,每一个基层单位或企业要先向中央机构传递有关技术、成本、消费需求等方面的信息,然后再由中央机构制定详细的计划下达给企业,这就需要知道消费者的偏好、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并且还要列出几百万个以上的供给和需求联立方程式进行求解,但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即使知道这些信息并能解出这些方程式,但解出并得出结果之后,它们所依据的信息也已经过时了,这又需要重新计算它们。因此,社会主义在实际操作上是不可能的。但是以兰格和勒纳为代表的一方认为,社会主义摒弃私有制但可以利用市场机制,而且完全可以通过计划模拟市场的方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场大论战虽然以没有胜负的结果而结束,但是数理经济学家利奥·赫维茨(Leo·Hurwicz)则通过总结这场大论战的成果,利用构造模型的方式创立了经济机制设计理论。

赫维茨注意到,论战的双方尽管各执一方,但有几点却是共同的,就是信息及其信息分散是什么?它们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在什么意义下认为信息成本是大还是小?数理经济学家不仅仅需要对这些概念的外延与内涵进行界定,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构造一个模型来讨论经济机制和信息之间的关系。人们需要一个统一的模型来研究什么是信息分散化经济机制,这一模型应能够包括信息分散化过程,信息集中过程,市场经济机制、计划经济机制,以及

它们之间的各种组合形式的机制,因为仅仅把一个个的机制如市场机制或计划经济机制分别加以研究是不够的。显然,模型的构造过程就是一种理论抽象过程,因为它不是简单地把它们拼凑在一起,而是用一个统一的模型把所有的经济机制放在一起进行研究的。经济机制设计理论把经济组织过程中的可设计性高度揭示出来,具有普遍的方法论上的意义。从整体性来说,这个理论是非常抽象的,它能把任何一个经济机制作为研究对象,例如它不但可以把市场机制、计划经济机制或它们的各种组合形式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同时还可以把无穷多种其他机制作为对象进行研究。从广度上来说它所研究的对象大到整个经济制度的一般均衡设计,小到对某个经济活动的局部均衡设计。从个别性来说,它又非常具体,对所要研究的具体机制,它能得出非常详细的结果。再进一步地,经济机制设计机理论推引出这样一种普遍性问题:任给一个目标(社会的或经济的)在分散化决策的前提下,如何设计一个经济机制(方式、规则、法令等),使得经济主体的个人利益和设计者的预定目标相一致呢?可见,经济机制设计理论同时满足了对应性、一致性、可精简性和普适性的检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数理经济学领域中所取得的每一进步,几乎全部可以概括为逐步改善对模型的选择,从而使它更加符合真实的经济世界。同时,我们也将领悟出一种理论创造的真谛。

四、构造数理经济学模型需要“原型”,这里的原型所指的就是经济理论的存在背景。在我国经济理论界,经过十几年艰难的理论探索,应该说理论的选择已经完成: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改革时期,各种理论的竞争是必然,理论的替代也是自然的,但是我们可以说,把中国数理经济学的“理论原型”确定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应该是相对稳定的,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建立起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方法论,使构造的数理经济模型与我国的经济现实相符合。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的基本性质及其研究的方法论,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及其理论体系的方法论特征。

从理论模型方法的选择角度看,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过程也就是探索理论选择的更合理方法的过程,与西方私有制市场经济理论体系是以一种完全竞争系统为研究的出发点不同,我们认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是一种竞争合作系统。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表明,在整个经济系统中,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具有较高程度的竞争性特征,而劳动市场则具有合作性特征,所以总体市场的特征恰恰是竞争合作的。竞争合作经济系统可以较为完备地描述公有制市场经济这种既竞争又合作的本质特征。与一般的社会冲突行为不同,经济主体的市场竞争行为的结果并不是零和性的,即一方所失就是另一方所得,而是得失之间有剩余。有剩余是经济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主要区别。有剩余就要再次进行瓜分,于是就有商量、协商、谈判、勾结等既竞争又合作的行为。再者,从经济系统的结构来看,作为一种契约结构的企业“可以替代市场”(科斯语),使一种由有组织的基本单位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具有更高程度的合作性质。完全竞争经济的概念对自由(无组织)的市场制度的描述是恰当的,但是,它对有组织(具有企业结构)的市场制度的描述则显得相当空泛,只不过是“自由商业领域中的一个空洞无物的花架子”(熊彼特语)。相形之下,竞争合作经济的概念内涵则要丰富得多。对竞争合作行为,对策论方法可以作出精确的描述与解释,并直接应用于经济理论研究。竞争合作经济正是基于对经济系统的这种本质认识,以及找到对策论这种恰当的研究方法的前提下提出来的。以竞争合作系统为研究出发点而得以发展的中国理论经济学将要证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具有相容性这一理论难题。

合作对策论方法非常适合于竞争合作经济系统的研究,是研究该系统的有效理论工具。以数理经济学家夏普利(S·Shapley)、苏比克(M·Shubik)为首的耶鲁学派在合作对策论研究上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合作对策与非合作对策方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允许局中人事先形成协议而后者则不能。在非合作对策中,局中人不许事先商定如何选择策略,对已取得的收益(或报酬)也不许在局中人间进行重新分配。而在合作对策中,对局中人不作这些限制,他们可以进行充分的合作,允许事先商议,交流信息并协调他们的策略,在结局后并可以对局中人所得利益的总和进行重新分配。由此可见,非合作对策集中研究局中人的个人理性决策对博弈结果的影响,而合作对策则侧重于探讨如何取得合理的或公平的可能性条件对可接受结果的影响。合作对策论方法用来表达竞争合作经济系统,将会演绎出与传统经济理论许多不同的新的性质,为经济世界中丰富多样的各种竞争合作现象提供科学的解释。

五、在完成寻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原型和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的基本性质之后,构造数理经济学模型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再根据原型,运用“清醒的观察(凯恩斯语)选择性态良好的模型,这是数理经济学研究的一道程序。“清醒的观察”是什么意思?凯恩斯指出,好经济学家是很少的,因为运用清醒的观察选择好的模型的天才看来是非常少的,虽然这样做并不要求有高度专业化的知识技术。很显然,他所指的是经济学家敏锐的透视力,并利用它来理解模型的方法论特征的能力,而这一点,恰恰是非常困难的。正如前所述,一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原型和系统的基本性质已经确定,接下来的关键问题是要整理出认识公有制市场经济的规律及其理论体系的方法论特征,使所构造的数理经济学模型与我国的基本经济现实更加吻合。这也就是说,认识的方法论模式也必须通过筛选而确定下来,才能有利于模型构造者进行清醒的观察。

从认识方法的角度看,我们认为,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体系的特征是非均衡的、集中化的、控制的和解释性的相反,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原型的中国经济学的新理论体系的特征应当是均衡的、分散化的、激励的和设计性的。

一般均衡理论家哈恩(

F·Hahn)曾经指出,均衡是个未能被人们、甚至未被经济学家充分理解的基本概念。均衡是一种只与市场相联系的理论概念,一个市场被看作处于均衡状态是指买卖双方都不打算改变他们的出价。然而,一般均衡理论关于均衡的含义却使用了一个限制性的定义,即认为假如成交价格是均衡价格,那么市场上买方按照价格愿意购买的数量恰好就等于卖方按照该价格愿意卖出的数量,这时市场就处于均衡状态。但是可以证明,从市场均衡的一般意义来说,市场的供需平衡只是一个充分条件,而不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单个市场极难保证处于均衡状态,只有各个市场间的相互作用才能确保均衡状态的存在。所以,均衡分析方法论主张通过找出一套相对价格,而不是单个的市场均衡价格来了解一个经济系统的性质。

市场均衡的最准确模型是由瓦尔拉斯的“拍卖喊价”形象地给出的,人们对外在环境发出的信号作出反应而进行讨价还价摸索地进行。没有任何一个集团可以控制这一过程,因为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是如此复杂多样,以致没有一个“能人”能通过某些巨大的交换台或计算机,有意识作出与之对应的计划或安排。“拍卖喊价模型”能体现了均衡概念的最本质特征,不但具有非常广泛的社会科学意义,契约模型、合同模型、协商模型等多种不同种类的社会科学模型都只不过是它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与社会系统的本质特征是同构的: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系统,系统中的个人间的相互适应,产生出一种“自发的秩序”,与生物过程一样通过自然过程形成的整体,体现了机能上的有机结合。但是人们的计算能力根本不可能完全预测和提供这种多样性的任务,而多样性正是自然力量的创造性特征。“清醒的观察”到这一模型的普遍性意义是经济学对社会科学作出的重大贡献,正如熊彼特所声称的,瓦尔拉斯在120年前所写的《纯粹经济学要义》一书中所阐发的这一模型,其意义可称得上是“精确的经济学的一部大”。

人们计算能力的有限性意味着分散化的合理性是其自然的特征,从经济学理论上看,这种分散化可以解释为信息分散、利益分散、决策权分散。特别是信息分散化问题把空间因素纳入经济模型的构造要件中来,通过特定经济机制的作用,信息从一个经济活动主体传递到另一个经济活动主体,这就造成了用于传递信息的空间。信息空间大小决定着传递质量的优劣与成本的高低,信息空间大,传递的信息量就大,速度就快,质量就好;相反,就会造成信息拥挤。但是大的信息空间将会提高信息传递的成本,影响信息传递的效率,因此人们总是在信息空间大小与信息传递的成本高低之间进行选择。数理经济学家把这种选择关系抽象为信息空间的维数与传递指标之间的关系问题,信息空间的维数决定着传递指标的多少,因而可以从信息空间的维数大小来评价经济效率的优劣。只有信息传递方式最为简洁同时信息空间维数最小的经济机制才是最有效率的。显然,分散化是构造市场经济理论模型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特征。

分散化必然导致激励的普遍存在。数理经济学研究的结果表明,激励是对称性经济结构破缺的产物。例如,经济结构的一种微观的经济利益结构就是这样,凡一个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有利益与代价,这种利益与代价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对称性的利益结构是利益与代价相等的结构。但是当利益与代价不对称时就会产生激励问题:利益大于代价时,他就会做并把它做好;当利益等于代价时,他可做可不做;当利益小于代价时他不做或不想把它做好。显然,个人、组织和社会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社会中每一个经济单位都会出现激励问题。从经济体制的转变上看,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原有对称性的集中结构经历分散化过程形成了经济活动中不同层次上的不对称性,孕育了契约关系,特别是形成了委托关系,这就在体制中产生了一种博奕结构,于是就需要一种能够激励经济主体提供真实信息的内容和手段,这样就演化出了激励机制。具有博弈结构的经济制度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通过某种制度的安排促使或诱导人们努力工作。

某种能够把人们的自利行为和互利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激励机制就称为激励兼容机制,它既是制度安排的结果又是一种制度优劣的检验标准。一个经济机制是否运行良好要看它能否提供内在的动力(激励)使人们努力工作并把工作做好,一个经济制度如果没有能够产生激励机制,就意味着这种制度力量正在衰竭,这个制度就不可能长期存活下去。但是,在自利的行为下,有效的资源配置和社会成员如实地显示他们的偏好,即使是在分散化私有制市场机制下也是不可能达到的,这就是著名的激励兼容不可能性定理。赫维茨证明了,即使对只有私有商品的经济社会,只要这个经济社会中的成员数量是有限的,就不可能存在任何经济机制,无论是市场机制,还是计划机制,能够导致帕累托最优配置,并且让每个社会成员激励出真实地显示自己的偏好。但是,有一种结论是肯定的,就是缺少激励机制的经济就更没有效率。集中化减少激励,分散化增加激励,而激励使分散更为有效,分散化链条使激励无限逼近激励兼容。数理经济学家在这方面的探索将会揭示出更多令人激励的崭新结论。

寻找激励兼容配置的等价形式导致了经济机制设计方法的广泛应用。正如前面分析得出的结论所指出的,设计性具有普遍的方法论特征,这一特征当然也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所具有的。如何设计出一种方法、方案或机制,使得每个社会成员都不虚报自己的偏好与信息,从而使整个经济系统能够达到帕累托最优,资源配置有效,经济持续发展,这正是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中国经济体制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从而也就规定了中国理论经济研究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内容。

经济机制的可设计性减少人们在经济改革过程中照搬某种现有的模式。经济学不像物理学一样具有很强的实验基础,经济实验的成本太大,代价太高,因而用设计代替实验,通过模型来理解经济现实,预测将来是唯一可行的方法。有关设计合理性的争论比起“事后诸葛亮”聪明的解释无疑将体现了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进步。

济体制的伟大实践,是一场前无古人的宏大制度革新系统工程。正因为如此,外国经济学家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与不同对象跟中国经济学家进行学术交流时就同一问题问道: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理论是什么?这是使中国经济理论界感到十分尴尬的问题,因为直到现在似乎尚没有明确的答案。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没有找到自己的基础理论,但另一方面,却有如此众多的中国经济学家都在极力构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经济理论研究最不令人满意的事情,没有基础理论的理论体系不就是一座座空中理论楼阁而已!

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没有基础理论?这是中国经济学界最终要给予明确答复的理论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论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共同富裕的市场经济存在着其基础理论,是一项严肃的却又是相当艰难的研究课题,但又要必须极力予以解决。显然,寻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理论,只能靠中国经济学家来完成。我们不能期望西方经济学家来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恰恰是在这一关键问题上,数理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可以为寻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理论这一重要的理论任务服务。

数理经济学注重分析经济系统的最优性、稳定性和存在性问题,三者之中存在性问题最主要。一个经济系统只有明确地说明它具有存在性,系统的最优性和稳定性才有着稳固的基础。如果一个经济系统无法找到它的存在性,论证它的最优性或稳定性是没有什么理论意义的。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集中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经过前苏联和东欧众多经济学家,其中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康托洛维奇在内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找到了实现这种经济系统最优性、稳定性的基本条件,但却无法证明这种经济系统的存在性。如果说前苏联的解体宣告了集中化计划经济的失败(或它的制度运行的生命周期就为70年左右)不是某种政治力量的作用,或制度力量的衰竭,从经济理论方面来考察,恰恰说明了集中化的计划经济系统没有存在性。这充分显示了现代数理经济学方法的预示能力:遵循科学的方法建构的经济体制具有“永葆青春”的能力,违背经济科学规律构造的经济体制只有有限的“生命周期”。数理经济学理论的预示与现实的启迪都给予我们一个明确的结论,经济系统的存在性问题是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于是我们可以推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存在性问题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理论问题。

经济系统存在性的证明运用的是一种经济公理化分析工具。经济学的公理化研究由美籍法裔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德布鲁首创于1959年,迄今为止已有40年的历史,但现在尚不为大多数中国经济学家所熟悉。严格地说,经济公理化分析语言不是数学,而是经济学家用来进行严密思维的与集合论语言相类似的一种理论分析工具。中国经济学家必须熟练掌握运用这种严格的标准的现代经济分析方法,通过构造一个准确的公有制市场经济均衡模型并找到恰当的证明方法,才有可能科学地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的存在性问题。在这方面,数理经济学家可能会比其他经济学家做得更好。

七、早在80年代初,赫维茨在多次访问中国后说:“我所以对这个国家感兴趣,不仅仅因为它是一个美丽的国家,还因为我是一个经济学家。你们当然比我更清楚,最近几年内中国的经济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不久的将来还要进行很多重要的改革。我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对你们的经济改革是有帮助的,但现代数理经济学的帮助可能更大。我不是中国经济政策问题的专家不打算谈这方面的问题。我要讲的是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术,它们有助于研究经济改革的各种可能性和后果”。赫维茨指出了现代数理经济学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经济理论建设的作用。很可惜,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理论界有意无意地忽视数理经济学的这种重要性,使得中国的经济学研究不能像其他科学一样进行有效的分工,推迟了中国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和研究力量的积蓄。

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系统,经济学也应像其他“直正的科学”一样,具有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三个完整的层次。中国经济学家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与专长进行有效的选择,集中有限的研究资源和短暂的生命周期,在一两个学科领域里真正做点具有实质性意义的研究工作。这比现今那种无所不能、包打天下、追逐热点、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研究风气,无疑将是一种进步。从学科性质上看,数理经济应是经济学的基础科学,就如同理论物理是物理学的基础科学一样。重视对数理经济的研究,对于中国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健全完整的经济学学科系统,形成经济研究分工机制,最终促进中国经济学研究水平的提高,都是非常重要的。【收稿日期】1999-01-01

【参考文献】

[1]李子奈.入主流,创一流,我国数量经济学的历史使命[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1.

[2]苑风歧,李子江.数量经济学研究的若干问题[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4.4.

[3]L·赫维茨.经济机制与资源分配,数量经济技术经济资料,1985.7.

[4]李子江.关于公有制市场经济均衡模型的构造[J].学术研究,1997.11.

[5]李子江.关于公有制市场经济的机制设计问题[J].学术研究,1998.6.

第7篇

(一)保障审计项目科学管理的重要工具

审计项目管理主要包括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审计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和审计项目信息资源管理三个方面:

1.目前审计机关的审计项目大多是行业性审计,项目大,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参加的审计人员多,收集或编制的审计资料繁多,如何对审计项目科学管理变得越来越突出,在手工条件下,审计人员对这些庞大的审计项目的管理显然有些力不从心。主要表现在:审计实施方案编制不能细化,普遍存在内容不具体,审计目标不明确,针对性不强,审计重点也不突出,审计人员分工混乱,导致现场审计盲目性大。有的是先审计后补方案,有的是审计工作调整了而审计实施方案并未调整,审计计划的指导、规范和控制作用根本无法保证。利用审计项目管理系统就能很容易地实现审计项目的计划管理,为审计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

2.在目前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人员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审计机关领导及项目负责人更加重视对审计人员合理调配。利用该系统可以掌握各审计人员的审计成果及进度情况,并及时按照审计重点调整审计力量,使审计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在目前审计工作要求规范的情况下,文档编制整理工作更加占用审计人员的大量时间,据有关部门研究显示,审计人员有超过50%的时间是耗费在制定规划、编写工作底稿、复核工作底稿及准备报告上。该系统的文档编制功能可以使审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缓解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之间的矛盾。

3.目前审计机关审计成果的利用效率不高,主要原因是信息渠道不畅通,审计信息资源不能有效共享。而通过审计项目管理系统,审计人员可获得自己所需要的项目信息或上报自己的审计情况;审计组长可对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协调,并掌握审计进度情况;专职复核人员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可对审计项目进行监督复核;本级审计机关领导对审计项目进行查询、指导和监督。上级审计机关领导可对辖区内的审计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和查询,并能便于领导掌握第一手的材料。还可对项目审计的全部资料进行归档,形成历史资料,完成信息资料的积累,便于审计机关在以后的审计中利用其成果,尤其是被审计单位连续审计时,对其以前年度审计资料的利用。

(二)落实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规范审计行为,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手段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李审计长指出提高审计质量一是靠审计人员的素质,更重要的是依靠审计工作的规范化。自1994年审计法颁布以来,先后了38项审计规范和15个审计准则,其中一部分规范对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并未能严格遵守审计质量控制规范,其审计行为随意性很大,如: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前未进行系统的审前调查,审计实施方案的内容不具体,审计实施未严格遵照审计实施方案进行,审计工作底稿与其相应的审计证据关联性不够,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的要素填写不规范、不完整,审计报告与审计工作底稿之间的内容不一致等等。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在信息化条件下,将审计机关的审计质量控制规范,通过审计项目管理系统加以控制,确保了审计人员规范审计行为,提高了审计质量,防范了审计风险。

(三)为充分利用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和工作经验提供平台

1.手工条件下,审计项目的组织管理主要依靠项目负责人,审计项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项目负责人的经验,而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各审计人员之间的业务水平又参差不齐,这也必然影响了审计项目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审计风险很高。而将某些成熟的审计程序和审计人员的先进工作经验或按照某行业的审计操作指南编制成模块在审计项目管理系统中加以运用,用于指导项目负责人组织开展审计项目,指导审计人员对具体的审计事项进行审计,一方面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保证了审计工作质量。

2.当前我国的审计工作也正在发生变化,由帐户基础审计向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过渡,内部控制测试、审计抽样、风险评估、计算机审计等一些先进的审计技术与方法也应在审计工作中加以应用。但在实际审计工作中除计算机审计辅助审计开发应用多一些外,其他的审计方法缺乏自觉的推广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审计人员对这些新的审计方法还不熟悉,其次是这些审计方法在手工条件下比较烦琐,效率不高。在审计项目管理系统中可以将这些审计方法编制成模块,按照审计实施方案中计划的审计步骤与方法,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加以应用,通过审计项目管理系统可将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和工作经验与项目审计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切实提高审计工作的管理水平。

二、设计审计项目管理软件的功能特点

(一)全程控制,规范行为

以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为依据,将质量控制点部署于整个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由系统自动控制或提示的方式予以实现;并通过用户权限管理,分级实施质量控制。

(二)调控进度,整合资源

根据审计实施方案规定的审计事项,进行分解和分配审计任务,明确审计项目进度计划,掌握实际进度,进行评估,并提示调整人员分工和项目进度。

(三)记录轨迹,落实责任

提供审计日记功能,与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相结合,全员、全过程记录审计实施轨迹,清晰反映审计步骤和方法,落实责任。

(四)强化复核,保证质量

提供审计现场组长、业务部门和审计机关专职复核机构的三级复核子系统,使审计质量复核制度得以现场同步实现。

(五)多维查询,决策支持

提供快捷、方便、灵活的检索、查询功能,审计机关领导和业务管理部门可以对审计项目进展、审计人员工作情况进行多角度的检索、查询,及时掌握一手资料,及时监督、指导审计工作,实现审计决策支持。

(六)统一归档,信息共享

系统对审计项目全部资料进行管理,建立审计项目数据关联,统一打包归档,便于审计成果的利用,实现审计资料共享。

(七)制作模板,审计指导

根据审计操作指南及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将各行业的审计内容及其相应的审计程序与方法制成模板,以便于审计人员在以后的审计工作中加以利用,切实指导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实现具体审计目标。

(八)提供平台,方法调用

将内部控制测试、审计抽样、风险评估、计算机辅助审计等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编成程序,通过该系统,根据审计事项调用不同的审计技术和方法,灵活多样地实现审计目标。

三、审计项目管理软件的主要功能

本系统是对审计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适合于审计中各种角色的审计人员的使用。系统分为三大功能块:现场审计子系统、领导查询子系统和专职复核子系统,满足不同角色的工作人员的需要。系统根据用户的角色赋予不同的权限,从而实现对系统中不同操作的限制。其主要功能介绍如下:

(一)审计现场管理

此项功能主要体现在现场审计管理子系统中,根据现场审计执行的每一步骤分别实现相关的功能。新建一个审计项目,录入项目的相关内容,确定审计组长及参加项目的所有人员。

为审计项目准备资料,收集被审单位信息,确定审计重点,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另外在审计实施过程中还可以对实施方案修改以形成补充方案和修订稿。根据审计实施方案中的审计内容与重点、审计范围等信息,编制审计任务,分配审计人员,确定任务起讫日期,任务负责任人。

任务分配完毕后,审计人员选择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必须将每天的工作记录于审计日记中,包括工作的内容,工作的方式。对当天未写日记的审计人员,系统将予以提示并提供自动生成工作日记的功能。

审计人员将在审计实施的过程中发现与事项有关的问题及主要事实和情节记录下来,编制审计证明材料,证据管理提供添加,修改等编辑功能。

根据系统提供工作底稿界面录入工作底稿的相关内容,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控制,工作底稿管理提供查看证据,查看工作底稿内容,修改工作底稿等功能;可根据审计事项对工作底稿进行汇总。

根据工作底稿编写汇报材料,为编制审计报告作准备;编辑审计报告;查看审计文书的执行情况及执行的相关证据,并对其行情况进行控制。

本系统还将提供归档的资源树让工作人员选择相应的需要归档的文档和编制统计台帐。

审计组组长和业务处长可将编写的工作底稿逐一复核,填写复核意见。

(二)领导查询

这项功能中主要是为领导查询项目的进展情况服务的,可根据项目的年度,行业等信息进行查询,将查询所得的项目基本情况用列表的方式体现,同时用柱状图来显示每一项目的进展情况;也可打开统计台帐的EXCEL文件查询各项定性数据,并提供根据定性内容反查相关的工作底稿,证据,附件等内容,从而实现责任源头;还可通过资源树展现当前整个项目的文档情况。

(三)专职复核

这项功能是单独为专职复核人员提供的一个子系统,它为审计专职复核提供了很好的管理和质量控制。

专职复核人员检查与确认复核资料的完整性,在复核实施中的每一项复核事项都需要检索查看相关文档,包括目标落实复核﹑事项事实复核﹑结论依据复核﹑处理处罚复核和审计程序复核。

复核结束后进行复核底稿汇总﹑复核意见书初审﹑符合意见书征求意见和复核报告修改功能。对复核意见书签署意见并审定,然后自动发送至业务部门和分管领导,最后将复核过程中编写的文档进行归档。

(四)文档管理

在审计过程的每一阶段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文档,若将这些文档散落在各个阶段中则显得比较杂乱。在本系统中我们采用类似于windows中资源管理器的形式,用资源树的形式来管理这些文档,该资源树囊括了审计项目中使用的的所有文档,包括从审计立项到归档过程中全部的现有文档。包括立项资料﹑审前准备资料﹑审前实施资料﹑审计终结资料﹑复核资料和其他资料。

审前调查文档资源树用于记录审前调查需要的被审计单位信息的相关文档。

归档资源树根据归档的需求,将项目文档资源树中的相应内容归入相应归档文件夹中。

(五)系统维护

这部分主要维护项目的一些辅助的功能与操作,包括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法规、用户、数据字典、文档模板等信息的维护。

「内容摘要我国审计机关成立二十年来,审计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从总体上说,我国审计工作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审计工作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在审计基础工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在当前的信息环境下,审计署驻南京特派办开发了审计项目管理软件,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审计管理的科学化。

第8篇

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需要应运而生的。总体来说,人类的管理经过本能、经验、科学三个阶段,而当下,正在由科学管理向哲学化进步。

一、从本能管理到科学管理

人类由聚居部族到城邦,最原始的管理,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供参考,主要依靠管理者的“悟性”和个人的地位与魅力。那个时候,大凡优秀一些的管理者通常被视为圣人,他们是“上帝”或者“道”的化身,他们凭借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开创了一些初始的管理理念,例如中国的“仁政”。东周“百家争鸣”的时候,诸子开始总结前人的智慧,本能管理已经进入了尾声,开始进入另一个时期——经验管理时期。

当人类积累一定管理经验的时候,借鉴前人经验成为管理智慧的主要来源,在这个阶段,管理者一般都精通历史,从历史中找到管理的得失和方法,《资治通鉴》也就是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但是,经验管理容易厚古薄今,而且经验毕竟是前人的经验,不可直接使用。更让人惋惜的是,中国的经验管理因循色彩和习惯都很浓重,以至于没有朝科学管理的方向发展。

科学管理起源于西方的企业管理,经过工业化的催动从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到今天为止,从泰勒到德鲁克,管理科学已经成了一门内容丰富、使用范围广泛的科学。这些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构成了现代社会管理科学,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推进作用

二、从科学管理向哲学化管理是大势所趋

科学管理思想是不是人类最好的管理理念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从中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的历史都看到这样的局限,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及以往的经济问题,印证了西方管理理论的局限甚至失败。

首先,科学止于人性。科学管理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原先所说的科学层面的管理,其实都是单模块的“事”与“物”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上的管理,如物流、财务、营销、生产、甚至人力资源的部分内容。当管理上升到真正的以“人”为本时,科学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其次,科学管理是分专业的,是以相对特定的领域和静止的环境为前提的。科学管理系统,大多是方法和工具,而研究这些具体的方法与工具之间的关系、研究更高层的规律,尤其是现代社会的人和事变化无常,确立组织的根本规律,就需要更高层次的思辨模式了,这就是管理哲学。

当人类管理进入真正的“人本”时期,进入整体思维时期,进入不是对具体表象而是对规律加以研用的状态,就是管理的哲学化开始。管理的哲学化不是否定科学,相反,管理哲学化是以管理科学为基础的。

那么管理哲学研究什么呢,有人用企业文化来代替,笔者认为这是不全面的。按照中国术语来说,管理哲学的内容起码应包括:立心、立制、立人;其中,立心为本。立心,就是确立企业的基本精神、性格、价值取向、基本思路,包括企业在若干问题上的决策依据,如:稳定与发展,合作与竞争,知与行,个体与团体等。这些问题与企业文化的理念部分有相似的地方,但不是绝对的相等。立制,就是建立企业基本的运行模式与规则,尤其包括企业权利体系,这是企业运行的基础。立人,在企业是培养团队,在个人则是安身、立命、智慧,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管理哲学的生成,首先是以对管理科学从学理与现实运作层面进行深刻的反思,勘定其合理与合法的范围为前提。同时,管理哲学的崛起,内在要求现代管理必须植入文化与科学两个基本因素,达到对文化有新的自觉,对科学也要有新的自觉,从而实现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的综合,并在人的感性与理性,在个体、组织与社会之间探寻管理的新平衡。由此可见,管理哲学对管理科学的内在超越,是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演进的必然。虽然管理哲学的生成步履艰难,但从管理科学向管理哲学的深层转变却具有内在的逻辑必然性和无法抗拒的现实动因。

管理哲学对“以人为本” 的深度解读,既使人、人性、人的价值在管理活动中得到落实,也使人在管理中的自我激励、自我创造和自主开发真正得以实现,充分显示了管理哲学以价值理性为逻辑起点的管理思维。由此出发,管理获得了新的“画面”,管理不再仅是采取单一的技术手段,而应是技术、伦理、文化和哲学综合作用的过程,这为真正提升现代管理水平、改进现代管理方法提供了具体的路径。这就打破了管理科学的僵化模式,推动着现代管理从具体操作层面到价值前提与管理理念的更新,使管理的“人化” 空间得以充分地成长。管理哲学, 以新的价值原则、思维方式和理论逻辑把握“管理”、运用“管理”、推进“管理”,为我们带来了管理理念的革命性变革。

三、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哲学轨迹

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经历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管理丛林”,直至今天的“企业文化”阶段。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1900~1930),是以f·w泰罗、 m·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主要把近代自然科学成果引入企业管理,提高效率,但其实质却把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庸。它忽视了人是富有情感、具有主动精神的主体。这个时期,泰罗尽管侧重研究管理技术问题,但他却注意到了科学管理的本质问题。他认为:“科学管理从本质精髓来说,包含某种哲学。”因此,有人把泰罗看成是首先提出管理哲学的管理论者。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1930~1960),是以梅奥、麦格雷戈、马斯洛等为代表的“行为科学”阶段。行为科学的崛起及其广泛应用,心理学展开了对管理科学的实验研究,社会学也开始把管理作为社会群体生活的一个方面来加以研究。此外,美学、伦理学、逻辑学等学科也日益与管理学相结合。在上述诸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管理方法论、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管理逻辑学、管理伦理学等各门分支学科相继发展起来。管理的研究方法也就由“古典管理”阶段的自然科学数量方法转向理论研究的哲学思辨方法,以探求管理主体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意义和人文倾向。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三阶段(1960~1980),是以多种管理学派并存为特点的“管理丛林”阶段。这个阶段上的理论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力图从整体上把握管理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使得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哲学色彩大大加深。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四阶段(1980~),就是“企业文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上,把文化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来,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在当今企业经济活动中,人是最宝贵的财富。许多发达的国家把聚集培养人才看成是整个管理活动生存发展的源泉。这就是说,在现代管理中,重视管理主体的价值,进而形成现代化管理的主导力量和核心,是现代化管理思想哲学倾向的重要方面。

从管理哲学的视角来看,管理决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一种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一个价值实现的过程。因为任何管理都不仅仅要满足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应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展开与实现人的自我价值。由此,任何管理组织、管理方式、管理方法与管理行为都应该指向这一终极目标,并以这一目标的实现状况作为标准来评判、矫正、重建管理组织、管理方式与管理行为。毋庸置疑,就管理科学总的发展趋势而言,管理科学正在经历着由“物本” 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化,对管理文化和管理伦理的认识和分析已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而“以人为本”,重视企业发展中人的要素影响,重视组织精神和组织价值理念的培育,把员工素质的提高作为组织绩效提升的重要手段,更成为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四、中国式管理哲学

所谓中国管理哲学,是以“中国管理科学化,管理科学中国化”为宗旨,以集科学、文化、艺术三位一体为特征,用中国传统管理范式“文化管理”来统帅西方管理制度和工具,所形成的行之有效、生生不息的管理哲学。

中国的管理哲学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专制,一个是仁义。前者来自法家,后者来自儒家。汉以后,王霸杂用,成外儒内法。但不管是法家还是儒家,都是针对“人”的管理,更重要的是,都有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权意识的提高,中国的管理哲学必将走出一条抑“专制”而兴“仁义”的道路。未来的中国管理哲学体系也不仅仅是传统哲学,更不是专指儒家文化,“文化大融合”是必须的,所以,未来的中国式管理的哲学基础可能是在“中庸”原则下的人文主义、科学主义、民族主义、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神秘主义的统一。中国的管理比西方早得多。西方所谓科学管理,无非几百年历史,无论是霍桑试验还是泰罗制。中国的管理有几千年历史,《孙子兵法》、《论语》中,都有重要的管理思想。我们为中国的悠久历史而骄傲,为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而骄傲。不过中国的管理发明那么早,为什么近代以来管理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那么多呢?“中国有管理哲学,没有管理科学”,什么是管理哲学,什么是管理科学呢?

(一)哲学是理念,科学是实操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典型的理念,即指导思想。没有理念,我们做事就没有方向,不知道价值。但是,仅有理念行不行?当然不行,必须解决实操问题。

如何知己,如何知彼?需要运用大量的科学方法,如:调查、侦查、信息收集、数据分析、沙盘推演等等。这些,需要很多自然科学知识,仅仅依靠社会科学的理念和逻辑,肯定远远不够。

(二)哲学是战略,科学是战术

战略,表现在某一时点的总体布局,某一阶段的综合谋划。在中国的管理哲学中,对战略管理描述很多。如:围魏救赵,这是很好的战略布局。如何去围,派谁去围,什么时间开始围,围的程度如何,都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战术动作去完成。这不是几个字的战略目标可以解决的,需要大量的排兵布阵来实现。

其实,今天的科学发展观,同样是哲学问题。这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思想,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则需要解决大量战术层面的问题。

(三)哲学是宏观,科学是微观

古人讲:“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何等的气派。其实,这里说的治,主要是从宏观的哲学思想来讲。治理国家,不要说现代国家,即使在古代,仅有哲学思想也远远不够。国家需要组织、法律、管理、技术;需要物质生产、精神建设、文化事业;等等。

这里讲的管理哲学,也是经过实践检验属于科学的范畴。而管理科学特指西方近代产生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给了我们组织、制度、管理、流程、分析、控制等手段。这些,发源于西方伴随工业革命产生和发展。中国历史上,没有真正的工业革命时期。所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定性多、定量少;行为方式,满足差不多,不追求精细化;表达方式,纵论天下多,具体分析少。

中国改革开放这30多年以来,才真正开始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开始了科学管理的发展。打开窗户看一看,日本人的精细、德国人的严谨,都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要用几十年时间,完成西方人几百年的科学管理历程,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第9篇

1、综合性。公共管理学科一门综合运用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研究公共管理主体管理公共组织及其行为的规律的科学体系,其不仅拥有厚重的理论背景,而且具有极强的社会实践性。公共管理学科研究所涉猎的内容也更为多样化,有基于此也就要求所有运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更具有综合性。

2、实用性。公共管理学科实际上就是一门运用公共权力实现公共利益的应用性科学,一般来说公共管理学研究多以问题为导向,研究如何解决某类公共问题方法或手段的内在规律,并进行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归纳总结。

3、交叉性。公共管理学科的交叉性是基于其学科理论基础和研究的问题内容而言的。公共管理学科以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对某一公共管理问题的研究都必定涉及到多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

二、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及案例选取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1、理论与现实结合,完善知识体系。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就是一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它不仅仅是教师讲某一理论和相匹配的案例结合起来的一起分析,更是一种学科理论知识与社会的接轨。

2、丰富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一般来说,社科类学科教学总是显得比较呆板,学生会认为理论性太强,课堂缺乏一个活跃的气氛。然而案例教学正是破解这一困境的好方法,现实性的案例总能给学生一些可触感,尤其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公共管理案例更是让学生感同身受,这样案例教学不仅是对教学形式的一种丰富,更是能很好地带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自觉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3、实现教学相长,促进教学工作接地气。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如若把教学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老师单向将只是传输给学生,总难免有些狭隘之疑。实际上,教学也是老师学习一个很好的形式,这种学习体现在老师对知识的熟练程度提高上,也更体现在老师对知识的再思考和更跟新上。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能够帮助教师尽可能接触更多的公共管理领域的社会性问题,并且这些问题都是很具有实时性的,在案例对认识收集、认知、分析、讲授系列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帮助教师学习到了更多的新知识,并使得教学工作接地气,不归属空中楼阁。

(二)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中关于案例选取的一些问题。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早已不是一个新的研究问题,在理论研究上已然有很多成果,在实际的教学中案例教学也已是相当普及,但存在的问题也依然是很多,尤其是在案例选取上。本文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案例选取存在的一些问题小作阐述。

1、难离理论式讲授,案例少。虽然公共管理学科领域在教学中长期以来都在极力推崇案例教学,但或许是出于社科类学科的通病,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依然还是难以走出思辨的窘境,难离理论式的讲授,选取案例很少,甚至是以老僧读经般的精神去不厌其烦地带领学生咀嚼无味的理论。

2、陈年旧事,缺乏时效性。不容否认公共管理学科领域存在很多经典的案例。但公共管理学科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总具有的时代性又决定了其研究内容的时效性,如此说来,公共管理学科中的案例也就必然不存在永世的经典。

3、不具典型意义,缺少代表性。案例作为个案来分析研究,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或为了找出解决这问题的具有普适性的方法,无论基于哪个原因都无疑要求所选取的案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意义。而现实总会有不少教学案例的选取过于随性,不能代表某一类问题或说不具备典型性。

4、过于高大全,脱离实际。当知识也有了统一的标准,总难免会出现一些高大全的东西,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不外于此。在标榜了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标准化后,不少教师容易在教学中紧扣标准要求,在选取案例过程中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模范案例,而忽然了现实环境,严重脱离实际。

三、关于案例选取的想法

1、穿插讲授,突破理论化的枯燥。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案例的选取不仅要考虑数量和质量,还应对案例出现的时机予以考量。案例扎堆出现容易偏离中心理论主题,理论过于集中又容易让学生反感理论的枯燥,所以选择在合适的时机穿去案例显得尤为重要。

2、结合最新时事,注重案例的时效性。前文我们已经对案例时效性的重要做了相关阐述,新的时事总会具有很强吸引眼球的功能。教学过程中选取新时事作为案例来讲解,不仅能加强学生对案例相关理论学习的兴趣,也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会用更多理论知识去分析时刻发生在身边的事物。

3、讲典型,注重案例的代表性。典型性案例不仅有很强的代表性,也很能加强人们对它的兴趣。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典型性案例的一般都是一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广为人知的事情,选择这类案例来结合理论讲解,能很好地带动大家参与到课堂的案例分析中来。并且,由于大家都案例有一定的了解,在参与分析中也会有更多的同学能够有较好的思考和发言,这也是案例教学中极为难得的。

第10篇

【关键词】小儿外科;护理;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797-02

小儿外科在医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一是收治病种复杂,将肿瘤、泌尿外科、普外科等集于一体;二是收治患者的年龄差距较大为0-14岁,和成年人相比,儿童出现的急症患者更多,且病情的发展较快;三是患儿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不适,这就使护患之间的交流和护士观察病情也更为困难。我科对2011-2012年接收的80名实习护生应用个体化、专业化的教学管理方法进行临床带教,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加强护生的岗前培训

实习护生在进科的初期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乐于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但是受其自身能力及水平的限制,对临床护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认识不够全面,这就要求护理部和临床科室等相关部门组织实习生进行操作技能、职业道德、规章制度、理论知识、事故预防、实习技巧等方面进行统一专业化的训练[1]。由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对护生进行指导,指导护生积极投入到临床实际工作中,定期开展护理知识讲座,引用一些典型的临床案例进行讲解,促使护生尽快完成角色的过渡。

2 入科后的宣教工作

应在护生入科两小时之内对其进行入科的宣教工作。

2.1 加强护生的护理安全管理。例举相关差错案例,强调护生对护理工作的责任心,以及工作作风的严谨和慎独性,各项护理操作要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严防差错的发生。

2.2 环境和工作介绍。 重点介绍小儿外科的护理特点及专业特色[2],向护生介绍本专科护理特点、各班工作职责、各项工作制度、带教老师的基本情况;工作环境、物品的放置等。

3 制定可实施的带教计划。

按照护理部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带教计划。每半月进行一次护理查房,每周1次小讲课。由总带教负责为护生讲课,做到一对一的带教。实习护生在出科前进行严格的操作技术和专科理论考试,及时反馈教学存在问题,总结带教经验,从而为下一批护生的教学做好持续改进工作。

4 培养护生的综合素质

4.1 健康宣教能力。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要求护士熟悉本专业护理心理知识,在观察和护理患儿时,要经常和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儿的需求,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才能做到熟练准确、沉着镇定,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病变有较强的洞察力[3]。

4.2 心理护理能力。熟悉儿童生长发育的身心变化,尽量满足患者心理及生理需要。在护理患儿时,针对各年龄段患儿面对疾病时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反应,护士应一视同仁,爱护并尊重患儿,真诚的付出爱心,守信有责任心,才能与患儿建立起友好和谐的护患关系[3],实施全方位的护理。

4.3 专科护理和操作能力。由于护理对象年龄较小,患儿一般不会主动配合护理操作,且患儿的家属要求高等,这就对护理人员的各项操作技术能力要求更高。对此,带教老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应有强烈的责任心,要更加耐心和细心,指导学生掌握本专科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及作用;示范操作时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如示范早产儿暖箱、微量输液泵、静脉抽血和穿刺等,综合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做到放手不放眼,按照实习计划达到实习目标要求。

4.4 专科理论学习能力。通过临床实践,指导护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为护生讲解本专业常见病的相关知识,如疾病的临床表现与特点、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等;掌握各年龄层次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特点,如儿童的呼吸脉率等和成人有一定的区别,新生儿平均每分钟呼吸40次,每分钟脉率为120到140次;用药剂量的计算是确保患儿的用药安全,对此带教老师需详细的对护生讲解配药时的具体方法,换算的方法[3]等。

5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的实习护生要选择不同的带教方式,近年来的护生以90后为主,相对来说责任心有待提高,对此带教老师应对带教的护生有一定的了解,对那些稍内向护生应加以鼓励,给其更多的机会进行锻炼;对那些好奇心强但比较马虎的护生应指导其注意各项操作的细节。若患儿配合,由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相反,若患儿不配合或操作难度大,应由带教老师亲自操作,学生观摩,以避免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6 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主要是通过学生单独或小组预先做功课,用多媒体讲解,带教老师提问的方法来进行,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实习生能够更好的了解并实施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并参与一些相关工作的决策及管理,进一步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此外,还可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应用于带教工作中,从而不断的改善带教计划和方案[4]。

7 出科考试

在实习护生即将出科时要对其进行实习效果的考核,评价其各项技能水平及理论知识,尤其是本专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将考核结果及时通知学生,并将学生的各项考核成绩写入其实习鉴定表中。

8 带教反馈

为提高带教质量,在实习生出科的前通过发放问卷、访谈或填表等形式进行调查,针对带教形式的优缺点、讲课的频率等进行统计[5],以便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满意度。

临床实习是护生学习提高医学专业知识及操作水平的重要过程,也是自身塑型的关键时期。小儿外科是护生实习过程带教难度较大的一个科室,带教老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儿童的特点结合自身的技能、护理体会、工作态度、临床经验等,尽量多的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掌握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增强护生责任心及使命感,提高自身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水平。

参考文献

[l] 梁敏,陈汗锦.提高小儿外科带教中专护生质量体会[J].医学信息, 2012,25(1): 410.

[2] 叶华,姜宪辉。李筠波.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08,14(24):15.

[3] 陈穆嫒,林育敏,林楚乔.脑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5):257.

第11篇

关键词:政治学科科学性

就当代中国知识状况而言,没有一门学科像政治学那样,在发展的途程中还要为自己的科学存在进行辩护。由于政治学长时间被视为伪科学,只是到了20世纪最后20年,才得到恢复和重建。学科的稚嫩与知识的薄弱,使不少人对其科学性产生了疑问。再加上人们将“政治挂帅”、“阶级斗争为纲”时代痛苦的经历与政治学科荒唐地扭在一起,以至于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对政治学还怀有偏见,认为它不可能成为科学。这种状况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现代政治学的健康发展。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科学,就必须对政治学的科学性进行论证。

一、思维水准与学科差异

种种关于政治学不是科学的论据中有一个共同的方面即都用物理学作为科学的典范来衡量政治学。在自然科学乃至整个科学系统中,物理学的确发展得比较成熟,从其客观性、精确性、规范性来说,它完全有资格充当自然科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学科。用自然科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学科来同政治学比较,并以此来衡量政治学的科学性,这应当说是允许的,也是正当的。问题是,怎样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应当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比较是一种常用的逻辑方法。任何比较都是为了从异中求同或从同中求异。对于从同中求异来说,其出发点应当是具有某种相同前提、同等程度或某些相似性的事物、现象、系统。如果需要比较的两个系统本身就具有客观的差异性,那么在进行具体的比较时,如果不去考虑这种差异性,只是简单地类比,其结论就不可能是可靠的。

这一原则也应当运用到物理学和政治学的比较上来。从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力学、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比较早就创立起来的一个门类。以物理学为典型代表的自然科学同社会科学中的各个门类之间在客观上显然有着巨大的差异性。对物理学来说,它所考察的、研究的客体是无意识的。这种无意识性在所有的自然科学门类中都毫无例外地存在着。当然,也有人会举出动物学的例子来反驳。其实,动物,特别是高等动物,虽有感觉、知觉,但都是无意识的。因为,即使再高等的动物也不可能有理性思维。

正因为自然科学所面对的研究客体不存在自觉的意识,因此,自然科学在获取经验材料时可以进行客观性观察,一块石头、一条小溪、一颗流星,其运动的轨迹,其运行的速度,不会因为有人在记录、在测定而有意地发生变化。石头的下落、溪水的奔流、流星的飞逝,都是不以任何观察者、研究者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而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所得出的规律的客观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物理学知识的科学性还同这一学科实验的特点密切相关。在自然界存在的物理现象是复杂的,比如气体,除有体积、温度、压力的因素外,还有流动的速度、比重等其它方面的物理属性。但是,物理学家们却在实验室里利用各种装置使气体处于理想状态下,并探求理想气体的温度、体积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再比如,物体的运动都会有摩擦力,但为了求得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函数关系,物理学家可以在实验室中限制某些种因素,创造某些条件,从而得出理想状态下物体的运动规律。而且,无论是在物理学中还是在化学中,人们为了获得某方面的知识,可以创造相同的条件,反复地做某个实验。一种特定的实验不仅可以在同一个地方做,还可以在世界上的不同地方做。在科学上,只有经得起人们依据规定的条件在同一地点或者在不同的地点进行同一种实验并且得出相同的结果,这样获得的规律或定律才能得到科学界的普遍承认。

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学在内的这些特性显然不是政治学也不是其它社会科学所能具备的。在政治生活中发生关系的、活动着的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这是政治学同物理学乃至一切自然科学的巨大差别,在政治学研究中,政治学家们决不可能把人们请进实验室中创造理想的政治生活,也不可能在某个民族中反复地进行完全相同的政治试验。如果想用物理学上述的研究与实验方法套用政治学的研究上面来,并以政治学不可能使用这类方法为依据得出这一学科不是科学的结论,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违背科学的。政治学有无科学性决不能以这种方法或标准来裁定,它应当从另外的角度来衡量。

想否认政治学是科学的人们之所以用物理学的发展水平来要求政治学,其中还包含着另一个思维假设,即在同一时代,各门学科的成熟程度应当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在20世纪,物理学已成熟了,相当精确了,规范了,按理说,与之同处一个时代的政治学也应当如此。假如不是这样,即政治学并不成熟,并不精确,并不规范,那么,问题就出在政治学按其本性来说是不可能有成为科学上。这种看法的依据是,在同一时代,科学思维的水平应当是一样的,具有同等思维水平的思想家们无论在哪个领域工作,都能够使这个领域的知识达到同等程度的科学性。

问题是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就人类思维的发展来说,每一时代确有代表这一时代的思维水平,正是因为在不同时代存在着不同水平的思维,人们才能知道人类思维发展的轨迹,但是,承认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思维水平,并不意味着承认在同时代所有的人都处在同一思维水平上。尽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某个时代的人类思维”这一用语,它只是就某一时代有代表性的思想家们所能达到的思维高度而言的,绝对不是指这一时代所有的人都达到了如此高的思维水平,也不是指生活在这一时代的所有研究者和思想家都毫无例外地在同一个思维层次上进行精神文明的创造。关于学科发展上的这一差异性,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有一段合情合理的评论。他认为,也有不少的社会学家存在同样的误解,他们觉得既然社会学家与物理学家同处在20世纪,而同一时代的文化应当有相同的成熟程度。因此社会学也应当达到像物理学那样的成熟与完善了。默顿嘲笑了社会学界这种麻木自满的情绪。他说:“虽然物理学与社会学同处于20世纪中叶,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凭借一门学科的成熟来推断另一学科。毫无疑问,当今社会学家生活的时代是物理学相对而言已达到理论上高度概括、实验上极大精确、研究手段多样化、技术副产品十分丰富的时代,因而,许多社会学家把物理学的成熟作为自我评价的标准,他们欲与大哥相提并论,同享殊荣。而当他们明显意识到自己既没有大哥那样健壮的体格,又缺乏势不可挡的冲锋,一些社会学家就气馁了。”〔1〕默顿认为,在20世纪的物理学和20世纪的社会学之间相差着亿万个小时持续的科学化和积累性研究。现在社会学或许还不到爱因斯坦的时候,因为还没有开普勒,更不用说还得有牛顿、拉普拉斯、吉布斯、麦克斯韦尔和普朗克。如果把政治学同物理学比较一下,我想,其间的差距可能还要大一些。二、科学性与主观性

反对政治学能够成为科学的人所提出的上述种种论据应当说是值得人们认真思考的。如果将这些论据简单地抛弃在一边,认为那些统统是“荒谬”的话,那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也是一种非科学的态度。对于一个严肃的和科学的政治学理论研究者来说,他必须接受这种挑战,必须对每一个论据作出切合实际的、客观的评价。在政治生活中,政治行为主体,无论是政治角色还是政治组织或集团,其“意志自由”的表现主要是能够对行为的目的、方式进行选择。这种选择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任意的”、“随心所欲的”,但仔细地研究一下行为主体选择的过程,人们就会发现,行为主体头脑中的目的并不是主观自生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由这一主体所处的现实环境,条件同他的需要之间相互作用或相互映照的结果,即就是说,政治行为主体的行动目的决不是任意的、随心所欲的,它是行为主体的客观需要同行为主体所能遇到的实际条件相对照的产物。因此,目的就不是随意的、纯主观的,而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正是在具有客观性的目的作用下,政治行为主体的活动方式、活动途径才是一定的。方式、手段、途径总是服从于一定的目的的。因此,人的“自由意志”并不像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自由得无法捉摸。其意志的作用也不是如某些人所说的那样,纷繁复杂得无从认识。从正常的理性思维出发,我们不得不承认意志自由完全是有边界的。这种边界就是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以及行为者完全由客观条件所规定的需要。

在政治组织或政治集团那里,政治行为的自由选择决不像政治角色那样充满表面的偶然性。在政治组织或政治集团对行为的目的、方式进行选择时,起作用的是由政治组织或政治集团内的各个成员个别的目的和由目的所决定的个别的行为方式在相互作用中所形成的带有合力性质的因素。对于个别行为主体的活动来说,它们仅仅是这一系统中的一个个分力,这些分力是严格地按照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而构成对整个系统的作用的。合力对于分力来说具有一种不受其影响的客观必然性。

这种“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不仅适用于对某个政治集团行为目的和行为方式的分析,而且它也完全适用于对处于更大范围内乃至整个社会系统中的政治行为的分析。在全社会范围内,每个政治角色、每个政治集团,其行为的目的和方式,无论从某个局部看来是多么重要,但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它只不过是一个个“分力”,它们最终都要被综合到总的“合力”之中去。这种合力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完全客观的。由此可见,人的自由意志决不妨碍人们对政治生活作出客观的研究,也决不妨碍政治学能够成为科学。

由于政治行为主体有选择行为的目的、方式的自由,而不同的选择又会出现不同的过程和结果。正是这一点使得政治生活变得复杂起来。但是借口这种复杂性而不愿去作过细的、持久的研究工作,轻易地得出政治学难以成为科学的结论,这是不对的。说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简单,另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复杂,这其实只有相对的意义。不少人举出物理学,认为物理运动所出现的参量很少。物理学正因为具有了这种对象上的简单性,才成为科学的。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远比牛顿用三条定律所概括出来的物理学体系复杂得多。可能其复杂程度丝毫也不比政治现象逊色。只不过物理现象复杂、多样和多变的属性已被物理学家在实验室中通过严格控制条件的方法给大大简化了。他们实际处理的是“理想气体”、“理想固体”、“理想液体”,他们只对这些处于物理学家所要求的理想条件下的现象进行研究,努力从少数的参量中找出相互关系和某些规律性的东西来。这种研究方法,政治学家也完全可以撇开种种非基本的限制因素,只对影响政治行为的一些基本参量加以研究,从中找出内在的和稳定的联系。

也许有人会对这种研究方法表示疑义,认为只考虑政治生活中的某些主要的东西,会造成片面性。这种疑义从表现上看似乎有道理,人们对政治现象的研究应当力求全面,最好能将政治生活中的所有现象都考虑进去。但是,这种想法在实际的研究中是行不通的。人们最多能做到的只是尽可能地去把握政治现象中的最为基本的部分,而不可能去研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细节、环节和处在次要地位上的属性。人们唯一能做到的并且只应当做的是依据实践的需要,科学地找寻政治生活的主要方面、主要环节、主要属性和它们之间的主要联系。

要求政治学家毫无遗漏地把握所要研究的客体的一切环节、一切方面、一切属性,也就等于要求物理学家去掌握物理现象的一切环节、一切方面、一切属性,这种要求是不合理的,也是永远不可能达到的。因为没有一个物理学家能够做到这一点。哪怕只是对一只在地上滚动的小球来说,即使是牛顿在场,他也无法对这只小球在运动中所遇到的一切情况,比如小球一旦碰到地面上稍微有点高低不平所产生的微小偏斜或波动等等都用精确的公式表达出来。物理学家在对付这类简单不过的运动时尚且如此,我们又怎么能对比物理学要稚嫩得多的政治学提出那些不近人情的苛刻要求呢?

三、科学性与价值性

在政治学,乃至在一切社会科学中,人们都会碰到价值评价的问题。政治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现象、政治过程对人类的和平、发展有着直接的关联。任何一种政治结构、政治规范乃至一个政治事件,对人类来说,不考虑其作用和影响,不从个人、集团的利益出发作出赞同或反对的评价是不可能的。尽管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会程度不等地存在政治冷漠阶?但是这种冷漠绝不是与政治隔离,它正好表明某些政治角色对它目前所处的政治地位和政治环境的不满与反感。冷漠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评价。因此要想在现实的政治形态中生存与发展,只讲政治事实,不讲对政治事实的评价,不考虑那些已经发生过的政治事实究竟是不是应当发生,这是不可能的,也是办不到的。虽然戴维·伊斯顿将乔治·霍兰·萨拜因看成是保守的政治理论家,并攻击他把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联系起来,但是,仔细读一读萨拜因的书,你会发现他的话还是有合理性的。在《政治学说史》的第一版前言中,萨拜因认为:“忠于史料———这是每一个严肃的历史学家的义务———或承认有所偏爱———这是每个诚实的人都会有的—也不可声称自己是公正无私的。否则,以不偏不倚自诩,不是浅薄就是自吹自擂。”〔2〕

萨拜因所说的偏爱,是对价值评价的一种委婉的说法。问题还不仅仅在于政治学研究中要不要进行价值评价,而是这种评价会不会使政治学知识失去科学性。在人类的知识发展中,真理、正义、美德是统一的。真理总是代表着正义、美德;而正义、美德又总是真实的。因此,事实与价值,“是什么”和“应当是什么”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在政治生活中,任何对“应当”的规定,都来源于人类向前向上发展的要求,而这些要求最终又只能是依据政治生活内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来作出。因此,如果政治学家们能坚持站到代表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阶级、阶层、政党和集团的立场上,运用反映人类政治生活发展规律的规范、原则、理想来对政治事实作出合乎实际的价值评价,这种评价非但不会削弱政治学知识的科学性,相反,由于它将真理与正义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政治学既反映了政治生活的实际情况又符合了全部政治生活中的能动者和创造者即人类的要求,因此,它就更富有科学性。

行为主义政治学家经常谈论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的倾向,并以此来要求其它的政治学家在非此即彼的逻辑框架中进行痛苦的选择:或者是坚持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性,那么,就应当也像自然科学那样,拒绝或排斥价值评价,即所谓的“价值无涉”;或者是坚持在事实判断的同时进行价值判断,那么,就同自然科学的本性相背离,使政治学失去科学性。

行为主义者的上述观点包含着一个不证自明的“公理”即对自然科学无法使用,也不能使用价值判断。换句话说,对自然科学是不能进行价值评价的。这种所谓“公理”其实是荒谬的。自然科学既然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产物和工具,因此,人类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就必然处在中心的位置上,人应当是自然科学的尺度。人的这种地位和作用必然要求自然科学为自己服务,要求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去完善和发展。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出人类对自己所进行的自然科学研究加以价值评价的问题。自然科学当然不会因为有这种评价而失去自身的科学性。同样,政治学也像所有的自然科学一样,并不排除价值判断,并且正是在严格的价值评价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性。四、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

与价值性相关的是意识形态。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同的对意识形态的理解。一种理解把意识形态看成是社会中存在的从某些阶级的利益出发而形成的错误的认识或一整套与客观现实不相符合的政治神话与政治幻想。这种理解与意识形态的最初起源有关,也与西方的政治传统有关。另一理解是把意识形态(以下缺),它是同以社会心理形式表现出的社会意识相对应的范畴。

“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的启蒙运动。在这一运动中,一批理论家和思想家为反对欧洲中世纪的宗教学而提倡某种“思想科学”,他们认为要驱除宗教迷信、反对神学幻想,就需要寻找和创立某种思想的工具与手段。这类作为思想的工具与手段就是“意识形态”。显然,这种对意识形态的起源性理解中已经包含着某种带有主观性的、强制性的、功利性的成分。

这种对意识形态理解的消极成分后来被某些资产阶级思想家所承袭,并加以滥用。它渐渐演化为一种替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病态进行辩护的政治神话和政治偏见。对于这种意识形态,马克思和一些进步的思想家曾经对其进行过批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在当时的德国思想界弥漫着体现没落的封建阶级和新兴资产阶级私利的错误思想和一整套政治幻想,他把这些称之为当时德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并指出,无产阶级必须在同一切反动阶级的斗争中,才能认清这种意识形态的反动性,并建立起正确的哲学思维。

西方政治学家曼海姆也从另外的角度区分了两种“意识形态”,一种是特定的意识形态概念,它“或多或少的有意识掩盖真实情况”;一种是包含更广泛内容的概念,它是“一个时代或一个具体历史社会集团或一个阶级的”意识形态。〔3〕这样,在人类的现实政治生活进程中就存在着三种“意识形态”因素:一种是掩盖政治生活真相、以虚假的东西混淆视听的政治宣传与说教;一种是代表某个阶级与集团的政治原则、立场与理想的政治观念;一种是作为系统化、规范化的社会政治心理而存在的精神观念。这三种意识形态因素又往往交织在一起。

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就存在着代表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包含着这三种因素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认为:“美国社会的本质是正确的,好的,作出其它的选择安排是不现实的”。〔4〕美国的官方就是以这一套观念来推行其全球战略的,凡是与美国的意识形态一致的,美国就会去支持,凡是与美国的意识形态相左的,美国就会去讨伐。美国想在全球将它的意识形态普遍化。美国的官方政治学研究就渗透着这种意识形态。

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政治生活中,起着较大作用的意识形态,不仅代表着当代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体现着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立场、理想,而且它还包含着许多掩盖事实、欺骗公众、麻醉人民的货色。虽然西方的不少政治学家想竭力地否认意识形态对政治研究的作用,但事实上这种具有强制性的带有神话色彩的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不能不对西方政治科学的发展产生坏的影响。

部分政治学家制造的神话政治学研究的实际状况

意识形态不再是恰当的到处存在传统的与新兴的意

识形态

政治学在价值上是中立的美国的政治学建立在意识形

态的基础上,受制于统治机构

政治生活依据的是多元、占统治地位的英美模式无法

平稳、谈判与一致去质疑资本主义和权势政治

的真正意义

参见R·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新范式的探索》〔5〕

伴随着西方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政治偏见,许多政治学家提出了“意识形态终结”的命题。这一命题本身既包含着合理性,也潜伏着神话色彩。当这一命题只是用来消除西方政治家言论中和富有欺骗性的大众传媒中掩盖严峻的社会现实成分时,它是合理的。但是,如果想用这一命题来表明任何政治立场、政治观念都不会对政治研究产生影响,它又在宣扬另一种迷惑人的政治神话。

否认意识形态对政治学研究的影响,或者企图取消意识形态,这两者的性质是相同的,即都是在宣扬一种自欺欺人的神话。凭借这种神话是不可能达到政治学研究的科学性的。在现实的政治学研究中,政治学家总是带着一定的意识形态去观察、思考政治生活,去描述、评价政治生活存在与发展的状态。只有承认意识形态对政治学研究的影响,并充分考虑这种作用对政治学研究的客观性、科学性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政治学家才能在在研究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与冷静的态度,从而努力坚持研究的科学性。

五、科学性与统一性

相当多的否定政治学具有科学性的人,都以物理学理论的统一性作为标准,断言存在着众多处于相互竞争状态的理论体系的政治学不可能有科学性。但是,如果我们能稍微考虑一下科学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在遵循着“分散———统一———分散”的规律向前发展。人们喜欢今天的物理学,是因为它基本上统一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且很少有其它学派、流派起来与之相抗衡。但是,物理学也不是一下子就达到今天这种状态的。

在此以前,物理学家们对本学科中许多重要范畴的见解都是不太一致的,争论也很激烈。比如,在对光的本质的看法上,就出现过“微粒说”和“波动说”的长期论战。又比如,在关于什么是物理的“实在”问题上,爱因斯坦学派和海森堡学派也有过长期的论争。但是,物理学家并没有因为存在这些不同的学派、体系的分歧、争论,就轻易地下结论,否定物理学的科学性。

对于同一领域的不同学派、体系之间竞争、争论,默顿发表过看法。他认为,学科中理论或体系的论争以及分化具有积极的功能,它会使各种问题、各种观点得到充分的阐释,并逐步汇合到一个更大的理论系统中去。同时,默顿也客观地分析了体系、理论的纷争会有负面的影响。例如,在这种争论中会产生成见,这些成见又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固定的模式。他谈到社会学科中的情况,“每一个阵营的社会学家只是带选择性地观察其他阵营的研究工作,在对方的研究中首先看到的就是唤起应战状态的敌对模型,然后很快就把对方一句偶然的话当作理论核心,把某一强调当作整个信念。在这一过程中,双方都越来越不愿意去研究对方的成果,因为对方的理论纯属谬误,他们两眼盯着对方的文章,只去发现猛烈攻击的目标。”〔6〕这种情况会导致理论研究的两极分化,使本质上并不对立的而是互补的理论变成势不两立的体系。

对于不同学科来说,理论和体系的争论与分化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越是处在发展中的但还不够完善的和成熟的学科,体系分化和争论的程度就较为厉害。但这种分化和论争是学科走向成熟而不断具备科学性的必经环节。政治学目前的发展水平也决定了这一学科体系、理论的繁杂性和竞争性,但它决不是这一学科不具备科学性的论据,相反,它标志着政治学正在走向发展和完善。

在学科由科学性程度不高到充满科学性的发展过程中,体系和流派的纷争会一直延续下去。当一个问题的争论结束以后,统一的法则、规范就会被牢固地建立起来。但这种知识发展中的均衡状态是很快就会被打破的,它会为新的创见和新的争论所取代。因此,政治学在自身的发展中避免不了争论,也不应该绕开争论。正确的做法是,依据政治生活的实际情况,自由地展开讨论,在正常的学术论争中,使政治学知识更加接近客观的政治生活过程。

注释:

〔1〕〔6〕[美]罗伯特·金·默顿:《论理论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64—65页。

〔2〕[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前言第4页。

第12篇

精细管理

去年底,新疆总队后勤部领导安排营房部门对基层营房设施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清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20%的新建营房和30%的改造营房墙面、地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其中,低标准的乱修、乱补、乱刷导致的“毁容”现象占到90%,建得好、管得差的情况在基层比较普遍。他们在分析个别单位重建轻管、重用轻管、重配轻管现象时,提出了必须“坚持高标准、防止低标准、杜绝没标准”的精细化管理理念。为把精细化管理理念根植于基层官兵思想和行为中,他们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基层设施管理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归纳整理成13类、60种具体现象,推出了一揽子针对性的整治办法。他们提出了“四无”的精细管理目标,即:地面无积水、墙面无痕迹、室内无灰尘蚊虫、营区无乱扔杂物现象。在实地调查论证、征求基层意见、组织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编印下发了图文并茂、涵盖后勤法规制度的《基层后勤工作指南》,并且组织人员摄制了《基层精细化管理工作示教片》,增强了可操作性。

督导养成

总队后勤部领导认为,在“四项设施”配套、法规制度健全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其保障效益,关键是要从抓养成入手,有效解决好落实难、出精品难的问题。

他们广泛发扬民主,发动基层官兵集思广益,为有效解决设施管理中的“冷热病”、“恐高症”想高招、出妙策。建立经常性检查督导基层管理设施运行状况的督查机制,要求基层后勤机关、大队、中队干部和司务长每天至少做到“三个一遍”,即:中队主官、司务长每天要把本中队的营院检查一遍,大队主官每天对本大队的各中队营院观察一遍,支队主官每天要把全支队各单位的情况了解一遍。总队后勤部成立了基层后勤管理督查组,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督导,对检查情况定期通报;充分借助三级网查勤系统,延伸视频会议系统连线,将“镜头”对向后勤直属分队、基层中队的各种库室、训练场地等处,全方位、全时空检查部队管理、使用和保养“四项设施”情况,及时纠正偏差,实施远程指导,完善管理办法,规范指导基层秩序。他们根据条令条例要求,结合部队实际,分别制订了《实施办法》,细化了总队后勤部、支队后勤处在抓基层后勤管理方面的职责、任务、原则、程序、手段,对敢于较真碰硬的予以表彰,促使机关指导帮扶基层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

建强队伍

今年8月份,该部后勤部高国平部长在听取蹲点干部汇报工作时,听一名处长说某个中队大多数战士都有被木凳挂破裤子的经历,而根本原因来自该支队倡导的群管群修活动。该支队规定,各类营产营具谁使用、谁维护,谁损坏、谁修理,谁的木凳坏了,就要设法修好。由于几个“惹事”的战士技术不专业,不仅把凳子整得变了形、错了位,而且还经常出现外露的钉帽、出头的钉尖挂破裤子的现象。

他们在分析这种现象时感到,在基层设施高档了、科技含量高了、专业化程度强了的情况下,过分依靠“群管群修”,片面强调发扬传统,各种问题、弊端就会显现出来,加强专业管理和修理队伍建设的形势就显得越来越迫切。为解决好这一问题,今年,该总队后勤部及时制订了《后勤专业人才建设三年规划》,修订了分层、分级、分类培养后勤专业兵的计划。他们依托后勤基地修理所、训练队、职业技能鉴定所、指挥学院等单位的技术力量,加强对基层“一长、五员、四小工”的选训、复训、轮训,先后培训各类专业技术骨干2000多人,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鼓励基层部队开展专业技能比武竞赛,加强后勤专业兵的训练、考核和技术水平鉴定,有效提高了基层基础设施管理的专业水平。现在,无论在哪个单位,设施出故障、有损伤,都由经过总队、支队或者参加过地方专业培训的技术能手进行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