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专业实践情况

专业实践情况

时间:2023-06-02 09:22:36

专业实践情况

专业实践情况范文1

(一)本篇调查报告因个人水平、时间、精力有限,仅如实反映金融专业就业现实状况,并不做,也没有足够信息来做相关研究分析。报告中的设计到的任何观点均引自其它研究报告,非本人观点,仅作参考。

(二)调查范围为金融证券业及金融银行业;调查样本为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成都分公司及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调查方式为个别样本观察;调查对象为公司基层,中层各职位;调查内容为金融专业毕业生在证券,银行宏观就业现实状况及趋势和具体样本岗位工作状况。

(三)调查时间精力限制,调查资料除来自实地考察记录整理以外,在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了网路上一些大型、权威的相关内容调查研究报告。

(四)作者现今水平有限,信息搜集有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情况,读者在浏览本报告时请有选择的进行参考。

二、报告前言

金融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标志性产业,也是一个典型的高收入弹性产业,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日益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紧相连。因此一种观点认为,如今金融人才短缺,就业前景广阔。

然而在大学扩招的浪潮中,金融学个专业的扩招是极其明显的。另外,2006年广东省高考有70%的学生首选金融和商业相关专业,而在商业极其发达的美国,这个比例也只有30%。经统计资料表明,许多本科毕业生毕业之后进入银行都是从站柜台开始,最终能够熬出头的也是其中的小部分。面对金融行业越来越高的入行门槛,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从业压力大,就业前景看坏。

那么,到底哪种观点更符合现今金融就业状况呢?从招聘公司来说,对当今毕业生有着什么样的 招聘要求呢?从招聘者来说,在金融行业工作又应该具备何种学历和哪些能力呢?工作在金融岗位的职员又有着什么样的生活形态和收入福利呢?本报告将从但不限于这些问题的角度,通过对证券公司的整体调查,公司经理的述说以及对相关职位职员的采访来反映就业现实状况,事实甚于雄辩,在对事实有过一定的了解后来回答以上两个问题也许会有新的感悟。

三、报告正文

(一)证券公司调查 调查单位(地点):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调查对象:该公司总经理王,职员肖、徐等。

1、证券业金融专业宏观就业状况(总经理介绍)

以下所提及职位均指除基层职位如文员、柜员等外的与金融专业有直接联系的职位。基层职位的学历要求一般是本科生,职业能力要求是交际能力强,亲和力强,细心,耐心。但一般无论是证券或者银行的职位如今都会将职员安排到基层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

证券公司业务分为证券经济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自营业务等。其中证券经纪业务及咨询顾问业务由分公司执行,其它业务均由总公司开展。在总公司(更高级的业务)中对学历和能力总体会比分公司高,一般为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证券经纪业务中,为金融学专业毕业生提供的有证券经纪人、证券(期货)分析师、理财师等,学历要求一般为本科生。经纪人要求人际交往能力强,亲和力强,细心,耐心;分析师则要求对证券行业敏感、熟悉。经纪人薪水根据业务水平而定,多则月薪一万左右,底则月薪2000-3000。

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业务等其他业务有诸如保荐人、负债管理师、行业分析师、风险控制人员等等职位。学历要求一般都为研究生以上,且具备一定的科研分析能力,对法律、财务、金融、会计、计算机、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有迫切需求,这也是证券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趋势。在这些业务中,一般职员起薪会在年薪十万以上。

2、案例采访

1)证券经纪人

工作内容:为证券公司介绍证券交易客户,从客户交易资金中提取交易费用作为工资来源。

工作坏境及地点:由于与不同客户打交道,经纪人的工作环境经常变化,到处奔波,地点不定。

工作所需能力:本科学历以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有着亲和力、细心、耐心的心理特质。

工作薪资范围:根据业务水平而定,在2000-10000左右。

工作形态:为了拉客户而到处奔波;也可以悠闲的享受客户的交易费用。

职业发展展望:没其它的,拉得好坐着来钱,拉的不好,累死了也没多少。

2)经理文员

工作内容:证券交易资料录入、整理

工作坏境及地点:经纪经理后台办公室

工作所需能力:本科学历;基本的金融常识;耐心、细心的特质

工作薪资范围:2000-3000左右

工作形态:面对电脑录入资料

3、小结

目前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太多太滥,证券业基层岗位的需求是供不应求,竞争很激烈;然而对于中高层职位的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对于复合型的人才更是供不应求。因此证券人才的趋势是复合型人才,同学在学习自身专业,锻炼自己实践、研究能力的同时,应该注意其它专业知识的培养,拥有双学位的金融、法律、计算机等人才在招聘市场始终供不应求。

(二)商业银行调查 调查单位(地点):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

调查对象: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稽核合规部处长王

1、银行业金融专业就业现实状况(王处长介绍)

以下所提及职位均指除基层职位如文员、柜员等外的与金融专业有密切联系的职位。基层职位的学历要求一般是本科生,职业能力要求是交际能力强,亲和力强,细心,耐心。银行招生基本是大类招生,金融专业的口径大,可以做很多工作,但无论任何职位刚开始都会到营业部从柜员等基层做起。

专业实践情况范文2

据我国教育部门关于高校校外生职业的有关条文指出,高校必须重视校外生们的校外实践教学工作。在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进行校外实践教学的时候,有太多的因素容易导致校外学生实践教学水平效果不佳。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讲,由于工商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践教学是需要涉及企业实际的管理经营,所以,现实中的工商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践教学结果并没有像预期那样的理想。工商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的另一种原因是由于一些校外的实践教学企业顾忌工商管理专业校外生的知识水平不够。

一、关于工商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中企业的需求分析

(一)校外实践教学专业的经济效益作为一个企业,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获得经济效益,企业的组织形式以盈利为目的,企业在聘用一些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生,那么其出发点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然而,在校企合作教学中,高校要想开展校外实践教学,那么必然就会对于企业的设备部分资源产生一定的需求量,在古老的校企合作当中,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这种经济负担一般来讲都是有高校一方面负责的,然而,从根本上来讲,这样的一笔金额不是一笔小数目,因此高校在向学校支付实践教学费用的时候,大多数都没有按照原本的金额去支付,这个时候,如果实践教学企业在支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时候,没有获得足够的利益,甚至最基本的利益要求都没有达到,然而,就目前我国诸多高校中的实际情况,支付这样的费用又有着一定的负担,这样的情况最直接的就是导致高校的校外实践教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甚至只是走马观花的实践教学方式,因为校外实践教学企业得不到相应的利益需求,那么在为高校中的工商管理专业学校安排校企合作教学的时候,是不可能出全力的。

(二)校外实践教学专业的情感效益所谓情感效益,大多数都是源自于企业的领导者,企业的日常经营因为受到领导人员的影响,因此在校企的合作当中,领导者自身的情感关键以及价值观念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到校企的基本合作关系,甚至都会有因为高校中的校企合作管理人员与企业的领导者交情甚密,为高校这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做出相对的实践教育的支持,积极的配合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从而校外实习企业对身在企业的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的学生进行格外的照顾。如上所说,这仅仅是诸多情况中的一种,譬如说,有些企业的领导者因为缺乏责任心,万事都只会为自身你的企业着想,一切以利益为主,对于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并不是非常的中意,这样的情况可能导致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学生们得不到良好的教学环境,而导致的校企合作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实践学校的效果不良。

二、工商管理专业在校外实践教学中的需求分析

(一)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作为一名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想成为高校的校企合作中实践教学的学生,那么首先应该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其次,要努力的学习在校期间的专业只是,充分的掌握所需要实践的专业以及理论辩论方法,然而,由于收到学校教学资源的限制,高校在对工商管理专业进行管理教学的时候,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譬如说,工商管理专业需要一些管理模拟教学,然而很有可能受到学校的限制,导致高校中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水平的低下,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到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只是水平的提升。就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来讲,太多的高校中关于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设备不是非常齐全,这就自然而然地导致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管理联系,此外,工商管理专业如果没有参与过真实的经营管理决策,那么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也没有明确的定位。

(二)提升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几率就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情况来讲,高校毕业后的学生就业起来还是非常的困难,因此高校的毕业生在面临着一些就业机会都是非常珍惜的,所以说,在开展校企合作校外实践教学的同时,还应该努力的提升自身在日后就业市场中竞争力,譬如,在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中,应该通过这一机会,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职能,遇到一些竞争力的东西,应该努力争取,培养出良好的上进心,然而,这只是一方面,在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中,还要在企业好好表现,尽可能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认可,从而获得了企业管理人员的良好印象。为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可以在日后毕业的时候帮助自己更早一步获得就业机会。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中,首先要考虑的是企业自身的利益,另外就是市场的就业动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努力强化自身的专业水平,也就是说,工商管理专业日后就业的重点在于自身对于专业只是水平的掌握能力,如果专业水平不达标,那么其他也都是徒劳。

作者:王晓华 尤阳阳 尤宜宜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北方光电科技防务有限公司

专业实践情况范文3

【关键词】专科层次 学前教育 实践教学 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35-02

学前教育专业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面向的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因而它是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人生发展起到奠基作用。学前教育专业有利于孩子早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而对于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是长期以来,实践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积极探索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如何进行有效的实践教学是十分有价值的。

一、实践教学体系内涵

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狭义上,它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围绕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一系列专业课程的安排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如见习、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等,并且两者之间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以实现学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的教学内容体系。在广义上,实践教学体系是指由一定的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管理、以及一定的教学设施或条件综合形成的一个整体。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合作,以实现实践教学体系制定的目标。

二、专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实践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实施不到位

在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其虽然设置了整体的教学计划,并且对其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的课时量都做出了具体的安排,但是在其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实施不到位的现象,具体表现在:1.在一些专业技能的实践教学上还是能够得到比较完善的实施的,但是在涉及儿童心理发展、学前教育原理、幼儿教育活动指导等内容的教学实施上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其教学模式仍然遵循传统的教学方式,即灌输式的教学,缺乏实践性的教学。2.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缺少如保育类一类课程的安排,而关于保育的实践教学是几乎没有。3.实践教学方式不够多样化,教师在其教学中占主导性的地位,主要是由教师来示范指导学生,而学生自主进行组织策划各类幼儿活动的实践却少之又少。

(二)实践教学条件不充分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实施的条件上,专科院校还不够完善。第一,缺乏足够的硬件设施。对于条件稍微好点的专科院校来说,在训练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训室的建设上,还是能够满足学生们的实训需求的,如基本的手工室、 书法室、 琴房、 舞蹈实训室都是有的。而可供更进一步的技能训练的实训室或者功能室大部分的专科院校内是缺乏的,如涉及游戏指导技能、 环境创设技能、 婴幼儿照护技能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的实训室。实训室的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第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不够强。专科院校的很多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从大学刚毕业后就进入了工作阶段,他们对幼儿园的具体实践活动还不够了解,再加上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几乎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缺乏一定的幼儿教学经验,因而在其教学中,很多只局限于纸上谈兵,其实践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第三,实践教学的时间太短。在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中,只为技能类的学科安排了平时的技能训练外,其他的学科除了在课上的学习,其他时间几乎没有要求,这是不能够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

(三)实践教学管理不完善

专科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只是将其实践教学作为一种任务去完成,很少去关注学生有没有吸收进去,缺乏对实践的教学管理,而且学校也没有安排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对实践的管理是实践实施的保障,是强化实施过程效果的必要环节。但是在很多专科院校中就缺乏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没有对实践教学过程实施监控,最终造成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一直达不到理想的状态。因此专科院校要十分重视对实践的教学管理。

(四)缺乏一定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第一,在评价标准上不够规范化和全面化。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评定的时候,教师往往只是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评价学生,没有统一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和依据。第二,在评价方式和主体上不够多样化。学生的实践成绩一般就是运用百分制的评价方式,任课老师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对其进行打分,及格就能获得学分。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成绩也只是由学校单方面地进行打分,学生只需要将实习体会记录在表格而上就算完成实习任务了,而这些都只是流于形式的表面功夫。第三,实践评价只是重结果轻过程。对学生的实践情况学校只是进行终结性的评价,而往往会忽略掉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实践情况或者是存在的问题,这种缺乏过程性的评价体系是不当的。

三、专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途径

(一)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是为了培养出专门针对幼儿学习和成长进行教学服务的人才设置的一门应用型的专业。在《课标》中,对三年制的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课程设置的要求采用学分制的方式,规定最低必须修满40个学分,最低总学分为60分,两者都不包括教育见习和实习。根据最低60个总学分来计算,总课时量为1080个。根据这些课时量来看,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不应该只是局限在理论知识上,还应该包括一定的实践课程,这也正是《课标》所规定的。但是在二者教学课时的安排上,大多专科院校还没有能够做到协调,实践教学是普遍的薄弱环节。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学前教育专业应该重新安排其课程,在比例上以及在教学目标上,都要突出实践教学,从而保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提高。

(二)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要想全面地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设施齐全并且功能完备的实训室,并且包括室内和室外的。在实训室建立之前,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和分析学前教师专业技能的构成,从而为学生确定一定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校内实训室的建设。校内实训室的建设,不仅需要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类课程实践的需求,而且更要注重学生薄弱的实践环节的实训室的建设,如幼儿园教育活动模拟室、幼儿行为观察或游戏室等,从而为学生提供完备的实践条件,促进学生多方面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校外实训室的建设上,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见习和实习机会,在体现学前教育专业自身特色的同时,要体现多样化的特征,从而建设出具有特色校外实践基地。从而形成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首先,将实践教学管理的要求写进教学制度里面,如学生见习、实习制度、活动记录手册等,并且要求全体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公共执行,从而以此作为依据来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促进实践活动的有序进行。其次,加强对实践教学过程的监督和指导,这是实践教学活动高效进行的保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可以派专人全程监督和检查实践教学过程,在课程结束之后,将检查的情况如实反映给教学老师,从而让教师对自己的实践教学中做的到位的地方以及不足之处都有清楚的了解,从而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加以改进。第三,建立起完善的学生见习、实习的反馈机制。学校要对学生在校内实训以及校外见习、实习的过程以及结果进行总结和反馈。在毕业生参加幼儿园的工作后,也要对他们进行走访,收集毕业生的教学情况并且对其进行深刻的分析,这将会成为学校将来进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四)建立实践教学评估机制

在每一学期的实践教学结束之后,学校需要对每个班级的实践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在这一方面要形成完善的教学实践评估体系。比如可以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或者展开座谈会等,深入地了解学前实践教学建设情况。另外,对于实践教学的调查得出的情况需要形成文件,并且进行有序的归档,这对于实践教学评估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有效、规范的评估体系所评估的对象应该是学前教育专业老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指导方式、考核方式、教学进度的掌握情况等等进行评估,以确保评估的情况与教师的实践教学情况相吻合。在对其进行评估的时候,要保证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凡是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全体教职工都可以成为评价主体。另外,在评价方式上也要注意多样化,如可以采取教师互评、 师生互评, 教师评学、 学生网上评教等方式。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估体制有利于促进实践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同时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必须完成的一项指标,它不仅是保证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同时也是其培养优秀的具备很强的专业技能人才的需要,因此,该专业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完成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王新兴.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研究[J].教育探索. 2013(05)

[2]高闰青.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大学(学术版). 2012(06)

[3]范小玲.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

专业实践情况范文4

一、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目标不完善

随着我国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各企业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此基础之上,对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这样的情况,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培养财务管理人才,而且对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也不是很合理,在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将传授财务管理知识作为主要目标,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在进行教学目标制定的时候,没有根据社会实际的需求进行制定,导致教学目标和社会需求不相符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具体来说,高校设置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以会计方面为主体,开展了会计电算化等方面的实验教学,但是忽视了财务管理的其它课程,比如说《风险管理》这一课程的实践教学,此种情况就导致高校开展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还存在问题。

2.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受到限制

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提高了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而且对此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聘请财务管理人员的标准就有所提高。面对这样的市场需求,有部分高校在开展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认识到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但在实际改革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相关工作人员都受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从而导致改革的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具有相似之处,新教学模式的应用并没有取得十分良好的效果,教学模式改革的价值无法体现出来。另外,还有高校并没有对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此种情况就导致高校所培养出的财务管理人才和市场需求人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最终导致企业无法招聘到合适的人才,而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又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3.缺乏必要的实践环境

在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实践环境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而实践环境又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两个部分,所谓的校内实践环境,主要是指学校内部具有的实验室,而校外环境则是指让学生到企业中去实践,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就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高校缺乏必要的实践环境。

在校内实践这一方面,很少有高校会为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而建设实验室,一般都是将会计实验室作为开展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阵地,要知道,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两者之间是存在微妙不同的,也正是因为差别是较为细小的,所以会对学生产生误导,进而导致学生认为财务管理和会计这两个专业是相同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实践能力来说有着不利的影响。

在校外实践这一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困难,比如说,学校找不到可以合作的企业,没有企业愿意为学生实践提供岗位机会,导致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还不能满足企业工作岗位需求,一旦让这些学生到岗实习,很有可能扰乱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第二点则是企业内部有一些商业机密,这些机密是不能被外界所知的,而让学生到企业内部实习,很有可能会泄露企业机密。在这样的情况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获得校外实践的机会是较为困难的,即使有些企业不得不和学校合作,也只是走个形式,学生还是不能参与到实际的岗位工作中,这样就导致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了阻碍。

4.教师实践能力有限

在高校中,因为财务管理专业兴起的时间比较短,所以此方面专业的教师比较少,有很多教师之前从事的是会计专业教学工作,或者是会计专业的研究工作等,临时被抽调到财务管理专业,从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工作,所以这部分教师具有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但是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掌握不是很深入,更不用说是否具有财务管理实践能力了。虽然也有一些教师是学习财务管理专业出身的,但是因为这些教师毕业之后就直接进入教学工作中,从而导致这些教师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而且这些教师一毕业就到高校中担任教师,没有经过社会的磨练,也没有实际参与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从而导致这部分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能力,在进行教学中,不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教师开展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学水平不高,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利的影响。

二、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措施

1.优化课程体系

高校想要更好地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要对此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针对此专业的主要课程开设与之相应的实践教学,从而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在优化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应该突出专业特色,应该将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进行区分,使学生不再将两者混淆,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财务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参与实践教学,从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2.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高校在开展实践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若是想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就必须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师在实践中若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逐渐地失去实践兴趣,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不仅要专业,更要灵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来设计实践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的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进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3.改善校内、校外实践环境

高校若是想要更好地开展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就必须对校内以及校外的实践环境进行改善,具体改善内容如下:

(1)改善校内实践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高校必须为财务管理专业开展实践教学而建立专门的实验室,让学生在特定的实验室中模拟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所谓的模拟实验,就是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境进行真实的模拟,让学生在此模拟场景中动手操作,并对企业中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以此来实现锻炼学生财务管理实践能力的目标。在财务管理实验室中,需要使用到一些相关的软件,比如说用友以及金蝶财务软件,高校可以和这些财务软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来建设实验室,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高校的财务支出,另一方面有了这些企业的参与,实验室才能符合教学需求,在这样的实验室中开展实践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说,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可以在ERP沙盘模拟实验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财务管理在ERP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此模拟实验中,学生就可以以自己所掌握的财务管理知识为基础,开展一系列的财务预算、决策、分析以及控制等工作,以此来强化自己的实践能力。

(2)改善校外实践环境。财务管理教师通过模拟实验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模拟实验和企业所开展的财务管理工作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要更加的复杂多变,所以若是想要让学生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还是应该进行校外实践。因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人数比较多,所以高校无法为每个人都提供校外实践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同学可以自己寻找实习单位。针对没有找到实习单位的学生,高校则必须为其提供实际机会。同时,为了避免学生泄露企业的商业机密,学校或者是学生可以和企业签订保密实习合同,若是学生在实习期间泄露机密,那么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既可以保护企业的利益,让可以放心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又可以保证学生的实习权益,是一举两得的。

4.提高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教师是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实践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鉴于此种情况,高校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团队,从而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应该为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师提供交流、进修的机会,让教师走出学校,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学习并掌握实践教学技能。与此同时,高校还应该建立健全的教学考核、职称评定制度,在制度中明确具体的要求以及标准,这样教师才能在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情况下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水平。另外,高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来开展实践教学,比如说,高校可以聘请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负责人或者是财务总监来兼职指导老师,这部分兼职教师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讲解更多实际工作中会遇到问题,并将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更好地联系在一起,进而提高学生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专业实践情况范文5

关键词:养殖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8-0035-02

高等教育承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使命,人才培养是基础,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人才培养包括培养创新研究型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探索和实践过程,南京农业大学自2009年开始招收养殖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锐意创新,不断改革,利用学科优势,加强与企业合作,逐步提升培养能力,积极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

一、 加强招生宣传,吸引优质生源

刚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时,由于社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误解,认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含金量低,就业困难,考生缺乏报考的意愿和动力[1],存在第一志愿报考率低以及报名后多数学生弃考现象。2009―2013年南京农大养殖领域招收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来自于免试推荐和报考学术型研究生落选生调剂生源,录取后仍有学生弃学。2014年报考人数有所增加,没有弃考,仅个别学生因为其他原因而弃学(见表1)。

表1 2009―2014年养殖领域报考、录取、报到情况一览表

分析表1数据可以看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选择报考、就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数在增加,第一志愿报考率有所提高,弃学的学生减少,说明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认同了专业学位。但专业学位的生源仍然不足,仍有部分学生是从报考学术型研究生调剂的。2014年8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指出,2014年起,教育部下达推荐免试研究生名额时不再区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从今年实施的情况看,获得免试推荐资格的学生基本都选择攻读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的生源只能来自统考的考生,这就要求学校在吸引优秀生源方面多做一些工作,首先要加强招生宣传,要向广大考生宣传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的是社会迫切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学校还可以设置优质生源奖励基金,对免试推荐攻读专业学位和报考专业学位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

二、加大课程建设投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南京农大养殖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依据“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养殖领域指导性培养方案”设置,分为公共必修课、领域主干课和选修课。学校非常重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专门设立课程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一批领域主干课程,提供经费资助。建设内容包括教材编写、案例库建设和课件制作等。养殖领域的3门主干课程均被立项为重点建设课程,通过对课件、实验条件、课程网站进行改进和完善,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方法,初步建立了课程案例群。以动物繁殖理论与生物技术课程为例,从两方面尝试实践教学方法:1.课堂案例教学。提前两周向学生呈现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要求学生认真预习相关知识,熟悉案例内容。两周后,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形成一个方案,全班汇报交流,教师评析,最后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2.课程生产实习。组织学生到猪场、羊场参观学习,针对所参观的生产单位情况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锻炼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曾组织学生到常州某猪场参观,要求学生通过听取生产单位的情况介绍、询问或查看生产记录,发表对猪场生产管理的见解,如可持续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能力等方面的建议。

课程教学是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案例教学法则是实践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盲目听从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先针对具体问题查阅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再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小组意见,在课堂上教师听取小组汇报后进行分析、评价,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也可让他们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需要考虑的多种因素。总之,案例教学法在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等方面都能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2]。生产实习是另一种实践教学的方式,学生通过到生产单位参观学习,对生产实际状况建立感性认识,再回到课堂接受专业理论知识时就不再感觉空洞、乏味,能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三、注重实践训练,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南京农大养殖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规定,每位研究生必须在实践基地进行6―12个月的实践训练。首先要制订实践计划,包括实践内容、进度安排、预期成效等;实践工作完成后进行考核,内容包括实践研究报告、所在实践单位评价和导师评语。学院组织集中答辩,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实践单位和导师的评价,评选优秀,颁发优秀证书。

南京农大非常重视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积极与企业联合建设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与科研院所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养殖领域共建设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9个,校级工作站1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此外,研究生还可以在导师科研合作单位进行实践训练。分析2011―2013级研究生实践单位情况(见表2),所有研究生都在生产单位进行了实践锻炼,大部分学生在导师科研合作单位进行实践训练。政府投入资金建设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接纳的研究生并不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都是完成导师与企业合作的研究课题,研究生到企业完成课题研究工作的同时完成实践训练;另一方面,有些企业只重视短期效益,利用工作站建设享受政策优惠,并没有上升到培养研究生的认识高度,接纳研究生实践训练的积极性不高。目前学校正在调研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设情况,重点检查工作站科研条件、生活设施以及接纳研究生实践情况。学校将遴选并重点建设一批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作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训练的固定场所。

表2 2011―2013级研究生实践单位情况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完善专业实践制度是前提,学校要与实践基地签订研究生培养协议,从科研项目、经费保障、合作培养方式、基地导师选拔等方面明确培养单位和基地的责、权、利。同时,对进入基地学习的学生也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规定研究生在基地的生活管理规范、专业实践要求和考核办法等,使专业实践在各个环节都有据可依[3]。

从近两年研究生实践环节考核时学生汇报交流的情况看,通过在生产单位6个月以上的实践锻炼,学生对生产单位的概况、生产流程、技术环节等都有所了解,熟悉了企业的工作环境,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很快适应、胜任工作。

四、把控论文选题,重视科研能力培养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实际问题。分析南京农大养殖领域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情况(见表3),研究生参与横向课题研究逐年增加,2012级、2013级大部分研究生都是完成导师的横向课题。研究生带着课题到企业去研究、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既能得到实践锻炼,同时完成学位论文,研究的成果还能直接应用于生产,一举多得。如果研究生不带课题进企业,而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将所发现问题作为学位论文选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并最终解决;或通过在企业实践训练,完成一份对企业的调研报告作为学位论文,这样更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表3 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情况(单位:%)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很多。生源质量、课程设置的针对性、授课方式、校内导师的治学态度、校外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能力、实践基地建设、学位论文选题的实践性等等,都会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性”,集中体现在对学位论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对导师实践经验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实践性的要求等[4]。因此,改革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改变课程教学方式,保障研究生参加实践训练的时间、场所,完善实践基地管理制度及研究生在实践基地学习、生活的管理制度,加强校企合作,是高校培养优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任欣荣,肖凤翔,张立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工

作问题之归因[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5).

[2]张春莉,权元元.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应用案例教学

法的实证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

[3]高静,陆涓.实践教学: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之

关键[J].高等农业教育,2013,(4).

专业实践情况范文6

 

一、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有利于行业技能的提升,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的提成。

 

总而言之,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践教学不可或缺。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学生的时间能力。当前不少院校旅游专业的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实践教学进行强化。但是,在探索的过程中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下文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践教学基地、考核机制四个方面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进行分析。

 

(一)课程设置

 

当前大部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概括为以下五大类:一是公共基础课程,占总课程的15%左右。公共基础课程重要包括:毛泽东思想概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邓小平理论、微积分、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等。二是专业基础课程,占总课程的30%左右。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概论、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学、西方经济学等。三是专业必修课程,占总课程的30%左右。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包括:导游业务、饭店管理学、旅游专业英语等等。四是专业选修课程,占总课程的10%左右。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包括:旅游民俗、旅游资源国概况、旅游文化、旅游日语、插花与茶道等。五是实践性课程,占总课程的15%左右。实践性课程主要包括:客房操作、客房服务等等,大多数情况下会放在毕业前的一学期。

 

从当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来看,实践性课程偏少。同时,实践性课程学习内容过于笼统,内容的安排上也过于陈旧,与旅游市场的需求不太契合,对学生与社会的接轨不利。

 

(二)师资力量方面

 

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师资力量上主要存在这样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自身的实践技能不高,在对学生实践课程的教授上心有余而力不足。实践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师不仅拥有夯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教师拥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当前大部分院校旅游专业教师都是毕业以后直接进入高校的,有企业工作经验的非常少,这是导致高校旅游专业实践性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的主要原因。二是年轻的骨干教师、学科专业带头人严重缺乏。在当前我国教育体制下,骨干教师一般是上了年纪的老教师,年轻的教师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这种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骨干教师正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知识上出现固化,年轻的教师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磨砺与成长。

 

(三)实践教学基地方面

 

当前,大部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二是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实践教学基地上,主要存在这样两个问题:

 

1.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较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完成,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整体提升。但是,当前面临的情况是:大部分院校由于资金以及场地问题导致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停滞不前,其规模以及设施等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由于场地有限,学生在上实践课程时需要排队等候练习,一节课下来,学生能够轮一圈就不错了,这种情况下学生练习的时间都不能保证,更谈不上培养与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了。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匮乏,有待进一步建设

 

部分有条件的院校除了建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外,还建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但是,只是少部分学校所拥有的。目前,大部门高校并没有稳定的、长期的供学生实习的校外实践基地。大部分实践教学活动都要集中要资源有限的校内实践基地,更加加剧了校内实践基地的压力。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较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匮乏这两情况直接导致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实践基地的不对应。

 

(四)考核机制方面

 

当前,大部分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考核属于过程性的主观考核,实践课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表现进行主观的评分,在评分的过程中并没有系统的、公正的、客观的以及科学的评价标准。

 

与此同时,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成果多进行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当前常见的评价方式就是:一是实习单位的评定,二是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这两者的评价有非常大的主观色彩,同时在烤盘过程中,学校的监督以及管理效率大大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有失公平。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及考核机制改革策略

 

针对上文中所提到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及其考核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现提出几点改革性的意见。

 

(一)对实践性教学的课程结构进行加强

 

针对大部分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占总课程比例偏少的情况,可以从实践性教学课程结构的调整与加强入手进行解决。一是适当增加实践性教学的课程,同时在实践性课程教学的内容上紧跟市场需求,淘汰陈旧的教学内容,增加有时代代表性需求的教学内容;二是对实践性教学的课程结构进行加强,增加校外实践比例。例如,可以通过订单式培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校外专业实习,让学生在企业的实际运作中学到真本领。

 

(二)协调实践性教学相关课程的关系渗透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来说,实践性课程与专业性课程缺一不可。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教学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注意掌握好平衡点,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理论教学促进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当中利用实践教学促进理论教学,将两者的教学活动融为一个整体,对相关课程资源进行系统化的整理,以此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注重实践性教学的校内外结合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应当注意校内外结合,在校内主抓旅游实践技能课的教学,在校外主抓专业实习。同时加大对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例如,增加校内实践基地的经费预算,进一步扩大校内实践基地的规模,保证每个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操作机会;进一步建立稳定的、长期的校外实践基地合作关系,保证学生有一个稳定的、长期的校外实习点。只有将实践教学进行校内外的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四)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选派年轻的实践教学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锻炼,在企业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深化自身的专业知识;二是引进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才到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当中来,通过活水的引入激活整支队伍的实践学习氛围;三是聘请企业高管进校园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串讲,通过企业家的进入为学生带来当前旅游业市场最新的人才技能要求,激励学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五)改革传统实践性教学方法

 

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都是以教师进行“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占据了教学的主导地位。十三五规划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宜。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是所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以及学生的呼声。在实践教学当中可以引进各种新的教学方式,例如项目导向法,案例法等等。通过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创新考核方式

 

现阶段,旅游高校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以及实践技能操作水平的考评方式枯燥而单一,并不能反映出旅游专业实践性教学灵活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因此,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评方式对学生学期阶段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考评。

 

在实践性教学进行之前规定好评分标准和分数所占比例,当专业实习结束后,按照事先规定的评分标准及比例分配标准,依照学生专业知识掌握运用情况、实践操作技能熟练程度、职业综合素质等方面分别给各实习小队和个人予以评分,并最终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给出学生实习评定报告。学校传统的学生实习评定只是在实习的最后给出一个简单的分数划分,这并不能将学生的综合情况反映出来,增加学生实习评定报告,使学生在应聘工作岗位时,应聘单位能够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操作技能以及职业素质能力有一个概念性的了解。这不仅仅有利于旅游企业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有选择性的招聘员工,而且有利于学校根据学生的就业情况,了解、分析和掌握旅游企业对于学生素质的最新需求动态,从而适时的做出相应教学计划的调整,以期实现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

 

三、小结

 

实践教学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重要的环节,它重点培育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注重学生对专业技能的灵活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形成。紧跟市场需求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以及考核机制进行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专业实践情况范文7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能力;问题;对策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有了转变,不仅要求就业人员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就业人员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针对这一要求的转变,高校领导必须提高对财务管理专业的重视程度,并对其进行改革,促使高校开展的财务管理教学能够和企业发展相适应。高校在开展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为学生提供专门的实验室,为其营造良好的校内以及校外实践环境,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并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实践教学取得更好地效果,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

一、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目标不完善

随着我国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各企业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此基础之上,对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这样的情况,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培养财务管理人才,而且对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也不是很合理,在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将传授财务管理知识作为主要目标,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在进行教学目标制定的时候,没有根据社会实际的需求进行制定,导致教学目标和社会需求不相符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具体来说,高校设置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以会计方面为主体,开展了会计电算化等方面的实验教学,但是忽视了财务管理的其它课程,比如说《风险管理》这一课程的实践教学,此种情况就导致高校开展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还存在问题。

2.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受到限制

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提高了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而且对此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聘请财务管理人员的标准就有所提高。面对这样的市场需求,有部分高校在开展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认识到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但在实际改革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相关工作人员都受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从而导致改革的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具有相似之处,新教学模式的应用并没有取得十分良好的效果,教学模式改革的价值无法体现出来。另外,还有高校并没有对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此种情况就导致高校所培养出的财务管理人才和市场需求人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最终导致企业无法招聘到合适的人才,而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又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3.缺乏必要的实践环境

在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实践环境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而实践环境又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两个部分,所谓的校内实践环境,主要是指学校内部具有的实验室,而校外环境则是指让学生到企业中去实践,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就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高校缺乏必要的实践环境。

在校内实践这一方面,很少有高校会为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而建设实验室,一般都是将会计实验室作为开展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阵地,要知道,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两者之间是存在微妙不同的,也正是因为差别是较为细小的,所以会对学生产生误导,进而导致学生认为财务管理和会计这两个专业是相同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实践能力来说有着不利的影响。

在校外实践这一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困难,比如说,学校找不到可以合作的企业,没有企业愿意为学生实践提供岗位机会,导致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还不能满足企业工作岗位需求,一旦让这些学生到岗实习,很有可能扰乱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第二点则是企业内部有一些商业机密,这些机密是不能被外界所知的,而让学生到企业内部实习,很有可能会泄露企业机密。在这样的情况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获得校外实践的机会是较为困难的,即使有些企业不得不和学校合作,也只是走个形式,学生还是不能参与到实际的岗位工作中,这样就导致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了阻碍。

4.教师实践能力有限

在高校中,因为财务管理专业兴起的时间比较短,所以此方面专业的教师比较少,有很多教师之前从事的是会计专业教学工作,或者是会计专业的研究工作等,临时被抽调到财务管理专业,从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工作,所以这部分教师具有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但是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掌握不是很深入,更不用说是否具有财务管理实践能力了。虽然也有一些教师是学习财务管理专业出身的,但是因为这些教师毕业之后就直接进入教学工作中,从而导致这些教师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而且这些教师一毕业就到高校中担任教师,没有经过社会的磨练,也没有实际参与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从而导致这部分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能力,在进行教学中,不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教师开展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学水平不高,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利的影响。

二、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措施

1.优化课程体系

高校想要更好地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要对此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针对此专业的主要课程开设与之相应的实践教学,从而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在优化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应该突出专业特色,应该将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进行区分,使学生不再将两者混淆,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财务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参与实践教学,从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2.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高校在开展实践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若是想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就必须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师在实践中若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逐渐地失去实践兴趣,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不仅要专业,更要灵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来设计实践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的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进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3.改善校内、校外实践环境

高校若是想要更好地开展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就必须对校内以及校外的实践环境进行改善,具体改善内容如下:

(1)改善校内实践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高校必须为财务管理专业开展实践教学而建立专门的实验室,让学生在特定的实验室中模拟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所谓的模拟实验,就是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境进行真实的模拟,让学生在此模拟场景中动手操作,并对企业中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以此来实现锻炼学生财务管理实践能力的目标。在财务管理实验室中,需要使用到一些相关的软件,比如说用友以及金蝶财务软件,高校可以和这些财务软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来建设实验室,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高校的财务支出,另一方面有了这些企业的参与,实验室才能符合教学需求,在这样的实验室中开展实践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说,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可以在ERP沙盘模拟实验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财务管理在ERP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此模拟实验中,学生就可以以自己所掌握的财务管理知识为基础,开展一系列的财务预算、决策、分析以及控制等工作,以此来强化自己的实践能力。

(2)改善校外实践环境。财务管理教师通过模拟实验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模拟实验和企业所开展的财务管理工作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要更加的复杂多变,所以若是想要让学生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还是应该进行校外实践。因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人数比较多,所以高校无法为每个人都提供校外实践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同学可以自己寻找实习单位。针对没有找到实习单位的学生,高校则必须为其提供实际机会。同时,为了避免学生泄露企业的商业机密,学校或者是学生可以和企业签订保密实习合同,若是学生在实习期间泄露机密,那么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既可以保护企业的利益,让可以放心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又可以保证学生的实习权益,是一举两得的。

4.提高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教师是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实践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鉴于此种情况,高校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团队,从而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应该为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师提供交流、进修的机会,让教师走出学校,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学习并掌握实践教学技能。与此同时,高校还应该建立健全的教学考核、职称评定制度,在制度中明确具体的要求以及标准,这样教师才能在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情况下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水平。另外,高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来开展实践教学,比如说,高校可以聘请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负责人或者是财务总监来兼职指导老师,这部分兼职教师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讲解更多实际工作中会遇到问题,并将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更好地联系在一起,进而提高学生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企业对于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就应该提高对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依据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情况,来对财务管理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实践教学的与时俱进,来培养企业所需要的财务管理人才,从而在满足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为其以后更好地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立兵.提高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问题初探[J].商业经济,2011,(17):126-128.

[2]李红.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路径选择――以惠州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为例[J].惠州学院学报,2012,32(1):115-117,128.

[3]滕剑仑,韩家彬,谢灵怡等.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创新研究――基于协同演化理论的视角[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8(5):116-117,120.

[4]申海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14,(16):116-118.

专业实践情况范文8

【关键词】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引言

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坚持以国家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通过在学校学习音乐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技能,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和解决教学实践中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可以从事音乐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一线工作者所需要具备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不能单单依靠学校的音乐教学,还需要在学校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实践,在掌握音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才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

一、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是要音乐学科为基础,以音乐教师的需要为根本,在教学实践中提高音乐教学的可操作性,并以音乐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实用性教学,以培养出创新能力强、教学技能丰富的音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加重视音乐教师对实践技能的掌握。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对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来说,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应该是从新的教学理念及新的教学视角下,建立起来的为培养出可以适应新形势、有助于学生们可持续发展,并且具有一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新时代下的音乐教师为目标,通过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教学思路,让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具备多样化、高水平实践教学的综合实践能力。在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以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为指导思想,以三型原则为基础(全面发展型、综合型、创新型),以三性为指导(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把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和音乐专业的知识技能当做是实践教学内容中的主要内容,充分贯彻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教学理念,为培养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发展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第一,实践教学的综合性特点。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有着音乐专业实践的特点,不仅如此,其还具有教育专业实践的特点。在这两个特点的综合影响下,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逐渐发展起来。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除了声乐、钢琴等各种音乐技能教学之外,还要配合着其他音乐知识实现综合能力教学,把课堂教学中教授的教学和心理学等教育类的基本理论和音乐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融合运用,不断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第二,实践教学的实用性。在音乐教学中声乐演唱、钢琴演奏以及合唱指挥等音乐表演技巧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但是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好这些基本技能,就不具备将来成为合格音乐教师的资格。第三,实践教学的多样性。在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都非常丰富。从内容方面来看,包括了教育实习、音乐技能的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社会调查等。而从教学环节方面来看,还包括教学方面的实践、科研类的实践、社会实践以及艺术类实践等。这些让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具有的多样性特点更加突出。

(三)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需要掌握的技能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走出学校之后,一部分学生会从事音乐教学工作,还有一些学生会参与到其他有关音乐的工作中,但是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学习过程中都应该具备一些音乐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就实践来说,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音乐教学能力、艺术活动组织能力、音乐鉴赏及审美能力。另外,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其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外进行实习的时候,如果参与音乐课堂教学,学生们应该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和专业技能,还需要掌握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教授方法等,只有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才可以把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应用在实践中。

二、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系统性教学方案未形成现阶段,一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是很多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内涵和价值,在实践教学中并没有根据音乐教育的发展情况和音乐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因此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且没有针对中小学教学理念进行深入的研究,使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并没有形成系统性和规范性的理论管理,也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系统性的培养教学方案,从而导致音乐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不能真正实现。

(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彻底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在实践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性作用。随着我国音乐教育专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音乐教师的发展已经被重视起来,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能力的融合发展是音乐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体现。在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们具备一定的音乐教学技能,这对培养学生形成音乐教师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并不够彻底,理论和实践并没有充分结合,导致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还不够成熟。

(三)教学形式单一,考核方法陈旧音乐专业的基础教学是需要音乐教师掌握各项专业技能,还需要音乐教师掌握各种基础音乐理论教学技能,并把这两种技能充分地结合起来,在音乐教学中根据学生们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音乐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学,但是从目前来看,离这个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很多教师在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脱离了实际的基础教学的需要;在考核方法方面考核方法也比较陈旧单一,没有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创新,也没有把考核方法运用到实践的教学过程中。

三、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完善建议

(一)完善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系统性教学体系在音乐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完善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系统性的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包括了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运行管理以及制度管理等。组织和相关的制度管理应该由学校建立起宏观的管理体系,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关的管理办法和具体操作措施,对实践教学的实施制定出系统、科学的办法,并对实践教学的实施进行监督和督导。另外,还应该针对实践教学制定出独立、完整的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时间教学系统方案,以此来保障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正常实施。

(二)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作用音乐教育专业教学实践教学的实施,首先是建立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的,之后还需要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所以,学校应该针对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的评价机制,还需要制定出评估方案,针对学校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充分地发挥出评价机制在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对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保障实践教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保障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更好的实施。

专业实践情况范文9

(一)现代学徒制的主要含义

现代学徒制是目前一种较为实用的教育模式,其对象可以是学校学生,同时也可以是企业员工。根据学徒的意思可以知道,这种教育模式对于所教育的对象来说,学习就相当于就业,可以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场所之间进行来回转换,不仅保证了学生具有较为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种教育模式符合了当代社会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传统学徒制不同的是现代学徒制充分结合了传统学徒制的优点,摒弃了其缺点,既能保证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动手能力。传统学徒制是一种较为古老的职业训练方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师傅的指导,使徒弟获得相应的就业技术,其中的重点是师傅的指导,但是这种教育模式的学习周期较长,不能满足教育的整体要求。而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和企业签订相关的合同来保证学生的学工交替,促进企业和学生之间的融合,不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够使学生获得较为专业的理论基础。

(二)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和核心

现代学徒制的本质是将学习和工作相互整合,其中主要包括了过程性整合和目的性整合,而现代学徒主要指的是在相关合同的规定下,一个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学习某项专业的人,学徒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既是员工,也是学生。针对这样的特点,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就是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的引导下,进行各种实践操作,以此来达到社会市场的整体需求,培养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二、目前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首先是教学目标的定位较高

由于目前我国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较高,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高校也在根据市场的变化来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人才的产出与社会需求之间仍然具有较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教学的目标定位较高。根据各个现代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来看,其中的共同点是实用性和高技能,但是在相关的行业范围当中,存在着一定的岗位差距,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都不一样,而相关高职院校忽略了自身实力和学生的实际条件,只是根据社会的需求来制定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教学目标。在这样的教学目标影响下,高校的课程体系较为庞大,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学生不能承受这样的复合,从而导致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逐渐的降低。另外,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现代艺术设计专业的种类较多,在如此繁多的专业当中,其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缺少一定的专业特色,使学生在毕业之后,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竞争优势。

(二)课程体系与现实需求之间仍旧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市场经济模式的不断调整下,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也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相对于传统的教育体系来说,虽然具有一定的更新和完善,但是仍旧无法跟上相关行业的发展和领域技术的更新,导致相关课程体系与现实市场需求之间存在有较大的差距。根据相关的调查可以发现,学校的课程体系在经过设计之后,需要进行5年以内的试用,而相关的领域技术却是在不断地变化当中,在这样的情况下,课程内容无法跟上时代的变化,导致学生的专业素质与相关的职业岗位不相匹配。在目前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当中,虽然已经减少了理论知识在整体课程体系当中所占的比重,增加实践课程的份额,但是由于社会市场的变化较快,这样的分配模式无法达到相关的岗位需求,学生的职业技能仍旧不能达到相关的技术标准。这样的问题也是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在进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当中,需要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相互结合,虽然目前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自身条件的缺乏,相关的硬件设施跟不上教学目标,这就需要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相关的教学活动。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缺少政府政策的相关调控,企业和学校之间的配合度不高,虽然目前学校已经采用了一定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但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传统的校本模式并没有因此有着较大的突破,随着办学理念的不断提高,办学实践没有明显的更新,而另一方面,企业由于考虑到自身经济效益的原因,并没有积极地与学校进行相关的配合,两者之间缺少机制的有效推动。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会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遇到一定的难度,校企合作的教学理念只能流于形式,实际的合作内容不能得到开展,这也是目前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所面临的一大困境。

(四)教学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来说,不仅需要相应的课堂理论教学,同时也需要相关的硬件设施来辅助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一般情况下,这种硬件设施主要包括工作室和实训样板区等,从目前的艺术设计教学来看,教学维度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于传统教学体制的影响,目前的教学方式是由专业基础课程过渡到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目前基础技能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是根据岗位操作流程来展开相应的课题实训,缺乏一定的教学目的。就目前社会市场的需求来看,在对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演练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课程安排的不同阶段来选择合适的场所,这就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缺乏的问题了。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现行教学维度所出现的问题主要在于其开放性达不到市场的实际需求,也就是相关教学不能灵活地从课堂转移到相关工作室或者实训区当中,同时没有根据课程的安排,展开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技能之间的穿插教学。

(五)教师的专业素质问题

艺术设计专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知识技能有着极高的要求,同时在这样的标准下,教师的专业素质需要足以承担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也就是说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不仅需要一定程度的科学研究能力,同时需要有着相应的从业经验,能够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点。就目前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整体状况来看,这样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大部分的教师是从学校直接过渡到学校的,中间没有经过一定周期的工作实践。就艺术设计专业中的艺术绘画来说,大部分教师也只是具有较高水平的理论知识,而实践操作水平并不理想。同时,由于各种考核机制的影响,企业兼职教师来增加实践能力的行为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专业教学的实用性将会受到直接影响。同时,由于没有深入相关企业内部进行相应的实践,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下,一线的新型技术和成果并没有被及时的反映到实际教学当中,这也会对教学的整体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最后,由于高校相关规定的存在,教师需要根据学校的安排来完成固定的工作量,实际的教学压力和科研压力较大,在这样的压力下,教师没有多余的精力参与项目实践和企业一线工作当中,教师整体的专业素质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六)学校教育管理机制中所存在的问题

教育机制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行为和课程计划,目前教育机制没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主要表现在课程培养方案上,一般情况下,一届学生的培养周期一般固定为三年,这也就是说根据市场需求所指定的培养方案也需要三年以上的运用,而与此同时,时代的飞速发展使各种新型产品和技术都在不断地更新,市场需求也在进行不断的调整,这样程序化的培养方案不能跟上市场的变化,比较单板。同时由于培养方案的影响,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目的也停滞不前。从另外一方面来说,由于培训方案的时候,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不能跟上企业一线的实际操作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在考虑到生产效率的情况下,很难与学校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学校和企业各自为政的情况愈发严重。这样的问题需要相关的柔性管理机制来进行调整,防止此种情况的进一步恶化。

三、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措施

(一)对教育理念进行更新

教育理念对实际的教育活动影响较大,职业教育理念的不同,教学模式也会相应改变,而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我国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教育往往是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教育理念缺陷较大,一方面学生不能够深入地了解课堂教师所传授的基础内容,另外一方面,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会得到提高。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学徒制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其进行改变。现代学徒制的本质是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也就是说学校和企业相互结合,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学生可以成为课堂教育的主导者,而教师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关键性的引导,并且根据社会市场的实际需求和课程安排,推动相应的实践活动,并且保证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符合目前企业的一线生产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校企合作将会顺利地展开,现代学徒制的理念也将会得到真实的反映。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将更加明显,同时对专业技能和知识有着深刻的理念,另外通过企业的实践活动,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二)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

现代学徒制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最突出影响在于加深了校企之间的合作,这就需要对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在这种现代学徒制的影响下,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将不再是学校,而是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来展开丰富的教学活动,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做好与相关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保证校企合作能够顺利开展,由于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涉及各个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学校的知识结构能够跟得上企业的生产模式,另外还包括相关国家政策的控制,所以说,学校应该在这样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并且根据所学专业的类型,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实习岗位,并且根据岗位要求和特征来培养不同水平的学生。另外,职业培养计划在课堂中的引进不是盲目存在的,而是需要根据一定的职业培养规律来进行的,所以说,职业标准确定了学生的专业素质,这也是现代学徒制的核心之一。

(三)改善教学活动的整体环境

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现代学徒制越来越适用于目前的艺术设计专业,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不断推广下,学校需要对校内的实践场所进行完善。另外,由于艺术设计专业所涉及的种类较多,所以说在建立相关实训基地的同时,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与专业相匹配的硬件设施,保证这样的设施能够跟的上企业得一线生产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有了相对较为完善的实训基地,现代学徒制才能进一步推进,而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将会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在这样的基础上,就可以顺利地开展校企合作,两者相互配合,实现共赢。比如说上海工艺美术学院利用现代学徒制的核心理念,引进各种相关企业的投资,以此来建设完善的实训基地,学生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之后,可以在这样的实训基地展开相应的实践活动,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外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的实习环境,为校企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四)对教学团队的组成进行改变

现代学徒制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校企之间的合作,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当中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有一定的操作经验。而在目前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当中,教师大多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缺少一定的实践基础,这对学生的整体教育影响较大。另外由于教学体系和相关规定的存在,教师在承受着较大教育压力和科研压力的情况下,无法进行相关的企业兼职。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学校根据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来对教师团队的组成情况进行改变和调整,保证其整体模式适合现代学徒制的课程教学环节,其主要调整方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教师结构组成方面,可以由一线设计师和校内的专任教师组成,两者之间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设计来进行合作交流,校内专任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基础知识讲解,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在这样的基础上,一线设计师可以在学生的实践环节中对其进行相应的经验指点,提高实践的整体效果。一线设计师可以通过校企之间合作来进行聘请。同时,这样的教学团队组成结构也能够使缺乏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更快地融入实践当中,并且具有一定的经验,也能够使企业一线设计师掌握更加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信息技术。

四、结束语

根据我国的实际社会需求,现代学徒制在我国艺术设计专业中具有有效的应用,通过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提高其整体素质,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教育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廖瑜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以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例[J]艺术教育,2015:9

[2]曹庆梅现代学徒制在艺术设计专业方面的应用尝试[J].现代装饰:理论.2 016:7

[3]肖婷.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教学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10

[4]蔡峰.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 5:3

[5]田秀萍,孙秀春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要点及解决思路[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4:3

[6]王韵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艺术科技,2015:6

专业实践情况范文10

[关键词]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112-02

高校的应用型本科会计教学是为社会培养会计人才的一个渠道,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会计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也应该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但是,当前很多该校在人才的培养的方面还不能更好地建构起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教学模式,使得人才的培养不能更好地跟上社会的需求,不利于高校会计教学的有效提升,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就业的更好进行。

一、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不管是研究型的、教学研究型的还是教学型的高校,人才的培养都是最首要和重要的任务,因此在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教学中,职业素养的培养是最关键的,应该处于一个首要的地位。应用型教育的开展不能急功近利,要有长远的发展目光,不能为了应用而应用,要凸显其和传统教学方式的区别。对于应用型教育来说,它会更加关注它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和社会发展对其的需求,因此它的存在是可以满足社会并推动社会发展的。对于应用型的本科会计专业来说,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在课程的设置上面,要注重实践性教学开展。对于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说,应该是以培养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良好职业道德,自身专业知识扎实,实际操作能力较强,可以不断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的高素质的、复合型的人才。

二、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教学现状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课时少

课程的设计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如果课程的设计不合理,那么对于教学和人才培养来说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的。在高校的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课程设计上,很多高校没有充分地考虑各个课程之间的先后顺序和衔接性,有的高校甚至先开设《资产评估》课程,再开设《财务管理学》,这样的一个顺序会使得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存在较大的困难。近些年来,在高校当中,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某些重要课程的学时在不断地减少,例如《中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这个课程难度大,但是又是这个专业的一个基础性学科,但是很多高校在这个课程的设置当都由原来的84个学时缩减为32个。受到放假因素的影响,学生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学透这个内容。

高校的应用型会计专业课程设计主要包括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基础课主要以公共课程为主,包含英语、思想政治教育等等。专业课是与会计专业相关的一些专业课程,而实践教学基本上就是学生的实习。有的高校在学生的相关实践活动中,仅仅通过实习来进行,这样的一个局限性的实践教学开展不利于学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更好的消化。从高校的教学体系来看,一般学生的实习都是在毕业季进行的,这对于一开始就学习的理论知识来说,是较为容易遗忘,使其得不到良好的实践检验的,不仅仅影响了高校自身的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学生工作能力的提高和就业工作的有效推进。此外,在课程设置上面还缺乏了与学生职业资格考证相关的课程,一方面使得相关的证书培训教材成了摆设,得不到有效的应用,另一方面使得学生的考证得不到教学方面的有效帮助,不利于就业。

(二)专业特色不够明显

应用型会计专业重在应用,应用是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变化,但是在高校当中,很多高校在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教学方面都没有能够跟着社会的发展情况进行及时的跟进改造,相应的教学大纲也没有进行更新,使得专业特色的建设非常地缺乏。有的高校在该专业的建设中,连续十来年都是采用同一套人才培养方案,使得人才的培养难以跟上社会的需求,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也难以在就业中得到良好地去向。每个专业的特色都是不一样的,如果高校在这个专业的特色打造上效果不好,那么整体的专业发展就会过于平庸。

(三)师资队伍不够完善

师资队伍是高校教学推进的重要力量和工具,如果师资队伍的建设情况良好,那么相关的教学工作开展状况就会比较良好,对于人才的培养也会更加有效。在双师型教学模式的背景下,高校从事会计专业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教学经验,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实践经历,有从事实际会计工作、审计工作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从当前高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都是刚从高校毕业的,在实践经历方面较为缺乏,因此在教学中难以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相关的教学经验,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有的教师即使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也只是局限在某一个方面,不能提供一个全面的实践教育。在会计专业学生的考证方面,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教学方式方法和实践经验对学生是有着重要的影响的,如果高校不能打造一支理论能力强、实践水平高的“双师型”队伍,那么⒒岵焕于高校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教学的开展和人才的培养。

(四)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

在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教学中,很多学校都缺乏一个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一个良好的评定,为学生自身的提高和教师的教学调整提供参考和帮助。很多高校在相关的教学考核和评价工作中,都是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进行衡量。从考试的角度和作用出发,它只能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不能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并且考试的评价方式会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并非是绝对客观性的。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角度来看,人才的需求是综合和全面的,如果教学的评价体系不健全,过于单一,就会导致人才的培养不能凸显综合性,从而降低了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从专业的设置上来说,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偏重于应用的专业,因此,在评价体系中凸显专业培养特色是必需的。

三、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更新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师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情况来进行规划设定的,是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个参考和计划。高校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传统人才培养方案缺乏考证的相关的培养和学生实践教学的开展,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市场的调查,从市场的需求角度对会计的人才培养进行一个调整,划分好学生的基本知识、专业技术和技能考核三个方面的内容,根据相关的实践操作要求和岗位需求来进行课程的设置。在就业相关课程方面,不仅仅要保留传统的实习和就业讲座,还应该在专业课程方面加强实践配能的培养,例如相关会计软件的使用等等。切实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更新来从全局规划的角度给予高校应用型本科会计教学更好地帮助和推进。

(二)对专业特色进行准确的定位。在高校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建设上面,首先要对专业特色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要切合高校所在地区的专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来进行特色的建设,从而使得高校的专业建设能够在社会上得到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在专业特色的建设上面要抓住针对性和准确性,例如,对于矿业类的高校来说,在应用型本科会计的专业建设上面就应该融进矿业的特色建设,使其能够更好地贴近矿业的会计工作,服务于矿业的发展,更好地争取当地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机会,也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应用型本科会计的教学主要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更加顺利地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因此,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是促进学习良好进行,考证顺利获得的一个重要方式。在学生会计实践能力的提升方面,高校应该注重校园实训基地的一个建设,通过建设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的水平。会计专业的学习内容复杂,但是会计岗位在社会发展和市场发展中又是有着特殊的作用的。在基地的建设中,高校还应该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会计师担任导师,由他们在基地中建立内记账公司,为企业的工作提供帮助,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真的实践机会,促进学生会计专业技能的不断提高。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校教学提升的一个重要部分,要提高高校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效果,就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双师型”作为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向和目标。在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方面,首先,高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利用假期的时间推送教师到企业护着会计事务所的财务会计部门进行挂职,通过实践性的操作来增强教师的实践水平,为他们提供积累经验的机会。教师通过这样的实践,自身的实际操作水平会得到一个良好的提升,从而可以在会计的教学课堂中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相关的实践经验。其次,高校还应该从企业中选拔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会计师到高校来从事教学工作或者开展相关的讲座,为学生讲解会计工作的具体情况,从而刺激学校的教师不断地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的素养。

(五)对课程的评价体系进行完善。课程的评价体系对于教学的调整和教学有效性的检测有着重要的作用,间接影响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状况。在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方面,首先,高校应该开展市场调查,摸清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从而确定会计从业人员的评价标准,最终根据评价标准来确定课程的评价体系。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过于依赖于闭卷考试,但是从实际的工作情况来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理论方面的要求,更多会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会计案例分析水平和相关的实践操作情况,因此课程的评价体系不仅仅要完善,更应该注重多元化的发展。对于应用型会计专业的教学来说,有的教师没有很好地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思考,常常出现一份课件年年使用的情况,教学的方式也没有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从教学评价体系完善的角度促进教学的改进,不仅让教师的教学调整更有方向和依据,同时也可以确保调整的效果更加突出、有效,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和提高。

专业实践情况范文11

关键词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8-0034-03

一、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科学性。科学性是构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首要原则。只有在注重科学性的前提下,才能保证评价指标能够反映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契合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要求。

全面性。评价指标要能够全面地反映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发展状况,不遗漏,不缺失,避免评价指标在考核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偏差。

操作性。实践教学评价指标要能够较好地运用于实际运用过程中,做到易于理解,操作流程简便。评价指标要能够较为便捷地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现状作出评价。数据采集要简洁、快速,统计方法要易于理解和操作。

动态性。及时根据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对指标进行动态化的调整。动态性是与科学性、全面性、操作性等相辅相成的。只有注重评价指标的动态性,才能够贴切反映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促进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评价指标的遴选

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问卷设计和调研,紧密对接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实际过程,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一)问卷设计以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问卷设计过程中,征求学界、业界专家意见,反复修改,不断完善,力求问卷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评价的实际。

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的5点式量表方式,依据被调研对象对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每一项目的认可程度,划分为5个分值,依次为极为重要(5分)、重要(4分)、中等(3分)、不重要(2分)、极不重要(1分)。根据上述方法和分析进程,构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问卷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二级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调研共计发放问卷12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07份。根据SPSS16.0的分析,13项观测变量平均值的最小值达到了4.07,表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认可程度较高,见表2。

三、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解释

(一)实践教学理念的指标解释

实践教学理念主要考核高职院校对于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对于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认识状况,衡量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目标的明确程度以及实践教学定位的合适程度。实践教学理念一级指标由实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定位2项二级指标构成。

实践教学目标,考核评价高职院校对于实践教学开展目标的制定状况。切实可行的目标对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实践教学定位,考核评价高职院校是否结合其自身办学水平、办学资源等状况给予实践教学合理的定位,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既要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同时也要贴切反映高职院校自身办学发展状况,不脱离于学校的资源条件和特征优势。

(二)实践教学课时的指标解释

根据高职院校现有实践教学开设的整体情况,以专业课教师开设实践课程、业界教师开设实践课程以及学生顶岗实习等3项二级指标考核。

专业教师实践课程占实践教学课程比例,考核评价高职院校自身拥有的专业教师开设实践教学课程的情况,通过本校专业教师开课比例状况,考核本校教师参与实践课程的情况。

业界教师开设课程占实践教学课程比例,与本校教师开设比例相比较,考核评价高职院校从业界聘请的兼职教师开设实践教学课程的情况,通过比例的引导,提高业界教师开设实践课程的比重。

顶岗实习学时占实践教学学时比例,考核评价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课时在实践教学计划中的比例情况。

(三)实践教学途径的指标解释

基于高职院校办学现状及现有实践教学资源水平情况,考核评价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学时数量及比例、实践教学基地的拥有状况。

实践教学课程比例,考核评价高职院校开设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状况,反映其在所有教学计划课程中的比例状况,促进实践教学课程比例的合理化、科学化。

实践教学学时比例,考核评价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学时在所有教学计划学时中的比例状况,促进实践教学学时的合理分布。

专业平均实践教学基地数量,考核评价高职院校平均每个专业所拥有的实践教学基地数量,通过平均数的比较分析,促进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四)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指标解释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主要包括双师型教师、业界兼职教师、实践教学带头人等。

双师型教师比例,考核评价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过程所需要的双师型的比例状况,促进双师型教师数量和比例的提高。

业界兼职教师比例,考核评价高职院校聘请业界兼职教师数量以及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情况。

实践教学带头人数量,考核评价高职院校培养的实践教学带头人数量状况。

(五)实践教学效果的指标解释

通过学生技能考证获得率和初就业实践技能就业单位满意率两个方面测度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效果状况。

学生技能考证获得率,考核评价高职院校参加职业资格认证所获得证书的学生在全体学生中的比例状况,反映学生持证化水平,规范学生实践教学的认证化考核。

初就业实践技能就业单位满意率,考核评价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初次就业时,就业单位对毕业生已具备的实践技能的满意度状况。

参考文献:

[1]户艳辉.以就业能力为导向构建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24):72-73.

[2]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6-95.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Practic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FENG Yan-fang

(Wu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Arts and Technology, Wuxi Jiangsu 214206, China)

Abstract Constructing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important guidance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nd should follow some principles including scientificity, comprehensiveness, operability and dynamics. Besides, constructing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should take wholly reflecting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nd guiding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practice teaching level as the objective, select five one-class indicators including the idea, class hour proportion, approaches, teaching staff and effects of practice teaching; meanwhile, formulate several secondary indicator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practice teaching;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收稿日期:2012-01-16

作者简介:冯燕芳(1980- ),女,江苏无锡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专业实践情况范文12

本文作者:黄数萍工作单位:南昌大学共青学院经济贸易系

贸易实践活动较少导致这种情况发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一些学校没有意识到专业实践的重要性。学校更多地向从业人员传授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理论知识,对专业实践方面的引导则比较少。另一方面,从业人员参与专业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同三本院校相比,实习单位更倾向于选择本科的从业人员。在这一情况下,学校却没有积极为从业人员专业实践创造条件,使得这一问题更为突出。为此,三本院校在从业人员的培养工作中,应该重视他们的专业实践,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

会计、计算机、物流等相关专业的教学活动没有得到合理关注国际贸易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国际贸易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需要了解会计、计算机、物流、银行等专业知识。但是,部分三本院校在课程安排上却只关注国际贸易专业内容,忽视了其他相关专业。这不利于从业人员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对其今后的专业实践产生不利影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学校管理者的意识偏差。一些三本学校的管理者简单地认为从业人员仅仅需要具备国际贸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没有必要了解相关专业内容。另外,师资力量缺失也是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一些三本学校缺乏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这给课程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压力。

重视实践教学,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应用能力贸易实践作为国际贸易从业人员的必备素质之一,应该得到三本教育管理者的重视。教师应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示范有机统一起来,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进行实践教学可以改变单调的理论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即强化了从业人员的学习动机,又提升了他们的实践技能。例如,在“国际贸易磋商”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询盘”的时候,可以将“询盘”的技巧现场展示给从业人员,帮助其习得相应的技能。另外,教师还可以播放同教学内容相关的影视作品,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观察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可以有效掌握作品人物的贸易技能,提升自身的专业应用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重视自身的实践能力。不少三本国际贸易的教师是硕士或者博士应届毕业生,缺少实践经验。为此,教师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该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实践,积累经验,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素材。加强校企合作,为从业人员专业实践创造平台同本科院校相比,三本院校的从业人员的专业实践机会比较少。这就要求学校应该通过自身的社会关系,加强同相应企业的联系,为从业人员的专业实践创造有利的条件。在专业实践之前,学校可以对从业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教师可以根据实践单位的工作内容,对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以便于他们更好满足实践单位的用人需求。另外,学校还需要关注从业人员的安全。同其他工作相比,国际贸易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为此,学校应该与贸易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将实践活动制度化和规范化。与此同时,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安排指导老师对从业人员进行指导,避免其因合法权益在贸易工作实践中受到损害。

关注相关专业教学活动,优化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在掌握国际贸易技能与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对计算机、物流等内容进行充分地了解,这对培养国际贸易的复合型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此,学校应该根据需求,在课程安排上适当增加物流、计算机和会计等专业课,优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在相关专业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所教专业同国际贸易的联系,避免教学内容与国际贸易专业内容相互脱节。同时,学校还需要引进相关专业的教师,使师资力量满足教学需求。在引进过程中,学校对于具有国际贸易知识背景和经验的人才应该优先考虑。此类人才能够较好地根据国际贸易人才培养需求来安排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同人才培养要求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