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一生物

初一生物

时间:2023-06-01 09:09:38

初一生物

第1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生物学有了新的认识,生物这门学科的发展也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生物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初一生物教学总结,供您参考。

初一生物教学总结范文一时间匆匆而过,这一学期任教七年级八年级共八个班生物课,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热爱学生,努力做到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人成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较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尽到一个教师应有的职责,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品德方面

我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待人真诚和善,努力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平时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认真搞好教研活动。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周例会,从不缺勤。

二、教育教学方面

由于从今年这届八年级开始改用人教版教材,这就需要我们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把握三维目标教学。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组织好课堂教学。

认真实施学校推行的“以学定教,巩固训练”教学模式,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时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总之本学期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业务学习方面

积极学习各种理论,严格要求自己,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有坚实的理论作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及时组织教研活动,对学校实施的“以学定教,巩固训练”教学模式进行交流探讨,发挥了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其它方面

除紧张的教学工作之外,还参与学校的英语竞赛监考等工作,有人可能认为做一个科任教师太清闲了,但是,我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充实了。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2、在教学上下功夫,优化课堂教学,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3、进一步强化教研工作,抓实教研工作,组织好生物实验教学。

初一生物教学总结范文二本学期,本人担任七年级125班的生物课教学。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由于七年级学生才接触生物这门学科,对生物还比较“陌生”,因此我在学期开始根据生物学科特点及学生情况,认真制定计划,注重课堂内容的兴趣性,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并能经常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生活实际,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与所学习的生物学知识相结合,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去进行教学,对于个别差生,能利用课间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生物学》老师,明白现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新教材,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多媒体教学。通过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努力,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效果较好。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总结经验,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实际,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能在现在的基础上获得提高,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初一生物教学总结范文三一、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

1、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 ⑵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

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初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着重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对调皮的学生我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学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这样,学生对我也就漫漫的喜欢和尊重,也开始喜欢学习生物。

3、积极参与听课、评课。

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以提高教学水平。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二、不断学习、更新理念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学知识日新月异,发展很快。在备课过程中,我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查阅资料,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并在教学中实施。为了赶上时代步伐,我在复习大学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还经常上网查阅资料,了解现代生物学新成果、新观念。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并注意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三、成绩与反思

在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上课认真,学习积极,在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掌握了一些学习生物的方法和生物实验技能。但有部分同学上课没有课本,不听课,不思考,不做作业;有些同学考试不认真,成绩很差也没有羞耻感。由此,导致部分同学学习成绩很差。但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获取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四、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

学生由于生活经验、脑力程度存在差异,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不能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因此对学生的照顾有时不够到位。另外,新教材文字少,要讲的内容不多,到底要讲多深多透,对教师来说,也有些困惑。

2、学生方面

第2篇

关键字:衔接;继承;启发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207-01

新课改后高中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从高一开始,是在原有初中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必然会受到原有认知结构的影响。要想更好地实现生物学知识学习的转移,就要正确处理好生物学初、高中新旧知识的衔接关系,在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架设好桥梁。

我认为高、初中生物教学衔接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初高中生物教材的衔接;二是教学方法的衔接;三是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衔接。

1.初高中生物教材的衔接

主要是初、高中生物教学目标及目的的差别。通过比较初、高中生物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我们可以知道:初中生物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生物学知识、基本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生物学知识在人类生活、生产等方面的一些简单的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而高中生物则是进行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生物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生物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不但要求学生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还要学会一些简单的计算。学生要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其次是初、高中教材中生物知识的继承和衔接。新的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在各章节中都有与初中教学内容相衔接的部分、由于课程标准要求不同,高中生物教学与初中生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出现"脱节"现象。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凡是涉及到初中生物知识如:"原核生物",学生只要看到"菌"和"藻"就把它归为原核生物,甚至有些学生把病毒也归为原核生物、还有"三大有机物的代谢"中的食物的消化后的产物和代谢后的产物、营养物质吸收的途径┉等等。许多高中生物教师都有"切肤之痛",不仅在课堂上要花很多时间来复习这些初中生物知识,而且这些知识(由于先入为主或者思维定式的作用)应用起来学生还是不能得心应手,出错率比高中知识出错率要高得多。由于高中教材内容多,要求高,教学进度快,且课时紧张,从而给高中生物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进而影响整个教学进程和教学质量。 因此我认为,生物教师首先要通读初、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全面把握初、高中教材的知识体系,全盘梳理初、高中教材内容衔接的知识点,并且在这些知识点上适当拓展,补充间断点,使初、高中生物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体。

2.教学方法的衔接

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的生物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要制定授课计划,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初中生物知识的复习,作好初、高中的衔接,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高中生物学知识,使得所学的内容有利于高中生物的学习。此外,高中生物必修教材讲述的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其中涉及了不少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在遗传学部分,讲述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时需要用到数学的概率和统计方面的知识,讲述DNA的结构、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时需要以化学的物质结构作基础,讲述有丝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时需要物理的力学方面的知识等等。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还要认真研究生物学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衔接关系。如果在讲述某一知识点时,需要以其他学科的知识做基础,而相关学科教材中又不讲述或尚未讲述有关的知识,那么我们应该在教材内容中做适当的铺垫。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社会、生活、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及学科素养。如讲授讲《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时,可介绍人类常见的癌症及吸烟、酗酒对人体的不利影响,等等。让学生觉得生物就在我们身边,生物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好生物就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3.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衔接

3.1 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建议学生可以从三个方面解决课程衔接问题:(1)做好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衔接,如细胞的结构;动物的重要系统;植物的根尖、叶、花、果实等器官结构等;技能方面,如显微镜使用、实验技能和分析等。(2)适应从慢节奏向快节奏过渡。高中生教学进度、难度、深度、密度都较大,要依靠自己解决较多的疑难问题。(3)做好学习方法的衔接。初中生学习方法较多的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高中生要对学习内容作深入的理解和独立思考,学习方式要由"经验记忆型"被动接受向"探究理解型"主动学习转变,学会对知识进行分类归纳、养成快速记笔记、边观察边思考等习惯,改变"平时不重视,考前背提纲"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利用概念图和知识结构图来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3.2 学会利用零散时间。(1)以学为先,把学习摆在第一位,生病也不忘学习; (2)书写整洁,答题规范;(3)坚持完成当天的作业,有远、近不同的目标; (4)善于做笔记与归纳;(5)自我检测和督促;(6)空闲时间经常反思;(7)家庭和学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以上有关初、高中生物教学各方面的衔接问题,应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其内在联系,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特别是要寓学习方法的指导于课堂教学中,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生物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赵占良《普通高中生物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简介》

第3篇

初一生物课文叙述简练、插图多,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多,看一看、想一想、小实验动动手等小栏目很具有启发性。初一学生刚跨入中学,思想比较单纯,对生物科学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大多喜欢上生物课。他们爱问爱动,好奇心、求知欲强,具有“好动、好问、好看、好学”的心理特点,根据初一生物课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利用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初一生物课教学应采用以观察、实验为主的直观教学法。本文就初一生物直观教学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通过“看图”提高兴趣

“好看图”是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这也是他们从幼儿园到小学培养起来的兴趣,而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就得使他们感到生物学有趣,就得提高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初一生物课本迎合了学生的爱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插图,使呆板枯燥的课文增添了生机,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那么,怎样利用插图进行直观教学呢?

(一)通过每章题头的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求知的“催化剂”。有趣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全神贯注地积极索取知识,还使他们迅速和牢固地掌握知识。课本中每章的题头插图都是本章重点内容知识的表示,也是本章知识结构的中心。题头插图如能被恰到好地运用于章节的引入,将对各章各节教与学起到导向作用,如第四章《有机物的制造》,文章的题头插图是:在等边六角形里,下方是生长旺盛的绿色植物宽大的叶片,上方是一轮红日放射光芒,照射在植物绿叶上。图案美丽,画面生机勃勃,轮廓清楚,简单明了,显然是一幅形象的艺术画。学生翻开课本看到章题头插图,就产生直接的兴趣。提高了兴趣,进一步强化了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通过指导各种形式的插图,提高学习兴趣,启发获取新知识。插图是课文知识内容的直观体现。在学习插图时,一看插图的标题,先明确插图要表示的是什么知识内容;二看插图整个画面的直观形象,激发兴趣,对插图知识内容有个总的概括和整体印象;三看插图的注字标记(如符号)及文字说明,以获取和掌握插图的知识内容,并将新知识直观形象地印记在脑中。如“探索生物的奥秘”有一幅自然界的形象示意图,生机勃勃,近似儿童读物图。先看标题,知其知识内容是:自然界;后看整个画面直观形象:山川秀丽,木丛生,鸟飞蝶舞,人动鱼游,绚丽多彩,记忆入脑中;再看文字,得出:组成自然界的物体不外乎两大类: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获得生物的概念知识。

二、通过“看一看,想二遐二,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生物学科的实践性较强,知识直接来源于对自然界的观察,所以要学好生物,首先要求学生学会观察自然界中的生物现象,学会观察实物。初一学生好奇心强、迷恋自然,这更有利于学生观察实物。课本中的“看一看,想一想”这一栏目根据学习生物的知识内容,列出许多自然实物,指出观察什么?观察时应注意什么?观察哪一部分?观察后提出“想一想”的一些问题。从观察进入思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思索,培养思维能力。如上“叶的形态”这一节的前一天,我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按本节“看一看,想一想”栏目的要求,采集几种连着一段茎的叶,要求:(1)观察叶片的形状;(2)注意叶包括儿部分;(3)哪一部分是叶的主要部分:(4)对着光线观察叶片,注意叶脉分布的特点。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说明观察结果。有一位学生叙述:“我所采集的叶,叶片宽阔扁平,卵形,叶包括叶片和叶柄,有的叶还有小片的托叶;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叶脉分布是网状的。”另一位同学补充说:“我采集的叶片是带形,叶脉分布近似平行。”还有一个学生补充说:我采集的叶有叶片、叶柄,但托叶脱落了,脱落处有托叶脱落后留下的疤痕。这说明学生的观察是正确的。这时我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思索后回答:“为什么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一片完整的叶包括几个部分?”一个学生回答:“因叶片大都宽阔而扁平,所以它是叶的主要部分。”一片完整的叶应包括:叶片、叶柄、托叶三部分。”最后,展示学生收集的不同叶脉的叶或植株,指出: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叶具有网状脉(并非所有):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叶具有平行脉(并非所有),因为它们都有例外。这样学生既学到了观察植物的一般方法,培养了观察能力,又逐步提高了思维能力。

三、通过“实验”,培养实验能力

实验课是探索、验证、巩固、加深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可在学习使用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和徒手切片、观察植物体各器官内部结构实验等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是学好生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对于初一学生来说,生物实验是他们进入中学后,首先接触的实验,上好生物实验课,对基础知识学习、各种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增强实验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要做好如下几点:

(一)课前做好三预备:(1)每次实验课前,教师应做好预备实验。对实验过程每一步骤所需时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难点做到心里有数,打有准备之战;(2)学生课前预习,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内容及步骤;(3)课前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培训学生实验小骨干,上实验课时协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观察、操作。

第4篇

【关键词】 中学生物实验 生物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集实验性、实践性及科学性于一身的自然科学,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它越来越显示出其二十一世纪领先科学的独特魄力。生物课外实验是初中生物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生物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延伸,因此生物课外实验也就成为生物教材的重要内容,由于各种原因,不少教师没能充分重视课外实验的教学,不但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影响了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在新课改的今天,我认为更应该重视初中生物课外实验的教学。

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由于课外实验是在课堂之外进行的,所以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器材使用、实验对象管理、实验现象观察和实验结果分析、整理等环节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需要学生独立解决,所以与课堂实验相比,课外实验更能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课堂实验由于受时间、空间、人数、器材等的限制,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机会大为减少,而课外实验大多分散在野外或学生家庭中进行,或者天地较为广阔,或者参与实验人数较少,再加上实验延续时间较长,所用器材一般简便易得或者容易自制,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例如:在学习《练习使用显微镜》内容后,学生意犹未尽,上网查阅资料,利用废旧物品自制简易显微镜,观察到了更多想要观察的东西。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许多课外实验均为探索性实验,学生在实验中通过动手操作、管理,亲自观察、记录,并且动脑筋去比较、分析和思考,不仅获取了新的知识,而且学会了探求新知识的方法。

4 有利于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生物学知识和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许多课外实验的进行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变成自己的本领,掌握一定的技术及实际工作能力。

5 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

由于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许多生物学知识的教学无法在课堂实验中完成,单靠课内讲授又不够具体、直观,所以学生较难掌握。如“种子萌发过程”,“根的向光性生长过程”等教学内容,在课堂实验的有限时间内无法看到结果,课堂讲授也只能作一般性描述,因此学生听后印象不深、掌握不牢。对于这样的内容,如果课后再辅之以课外实验,既可克服时间限制,学生的观察也会更具体、更直观,当然也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例如:学生把发芽的土豆放在用鞋盒做成只有一个出口的黑暗“迷宫”里,几天后,土豆芽就会通过这座黑暗“迷宫”找到光线的出口。

6 帮助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

很多的课外实践都涉及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各自的组内将担任一定的职务,有独自完成一定的事务的责任,这从一定程度上煅炼了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而同时,学生在交流和做决定的过程中,往往由于观念不同,经常会有矛盾产生。因此,在提倡勇敢表达自己观点、坚持自己立场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让步和包容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处理矛盾的技能。课外实验不但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而且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同样大有用武之地。为了使课外实验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应做好下述几方面工作。

6.1 建立课外实验的新秩序。课外实验学习的课堂应建立一种新纪律、新秩序,在自由与严格中平衡。建立学生内在的纪律,自我控制的纪律。在课外实验之前,师生要共同制订班级规则、学习规则,对规则进行必要的强化训练,使外在的规则内化为学生内在的规则,达到自我控制的目的。

6.2 做好充足的实验准备。在进行课外探究实验前,教师要对所探究的实验内容、学生的情况进行充分的分析,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学生将要进行探究的内容、程度及时间安排,制定出一份详尽的实验方案,将实验的目的、步骤、组织程序、所需器材等详尽列出,进而提高课外实验的可行性。师生在实验前要对实验方案进行充分沟通,在思想认识上形成一致,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进入完成实验的良好状态。

6.3 优化课外实验时间。实验所需时间是否过长,或者有该实验是否具有较强季节性(如观察某种植物的花结构),教师都要提前考虑周全。

第5篇

初中生物课新课程最本质的特征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主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生物科学素养。课堂教学应是生机勃勃的学生活动的广阔天地;是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沃土。因此,首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其次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第三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这才是一节好生物课的标准。下面,笔者就如何上好一节初中生物课,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明确教学目标

课前,备好课、备好学生,做好导学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清楚自己这一节课到底要干什么,即学生要完成怎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去预习课文、布置学生去收集相关的资料。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部分。这三部分目标具体到每一节课中,其侧重点肯定是不一样的。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这一节,知识目标是重点,居第一位,能力目标次之;“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探究鼠妇)”能力目标居第一位,情感目标次之,知识目标居第三位;“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情感目标又上升为第一位,能力目标次之。在这三个目标的侧重点的区分上,教师必须认真解读生物课程标准,对新课程的内涵精神要做到心领神会,再结合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把握。

2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要掌控好学生,让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有着饱满的精神等待上课。并且还要努力做到: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打开学生的戒心,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走,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非常巧妙的引入。

引入可以利用实验,或精美的视频、优美的音乐,或简洁、幽默的话语或者生动的故事或生物魔术等方式引入新课,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热情。如在讲八年级上册第三节《真菌》时,本节课可以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来引入: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某山区的农民干一天活只挣几角钱。一个头脑灵活的老乡到山里采了点蘑菇拿到城里去卖,赚了点儿钱,结果被发现了。在当时,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就被当成 “资本主义尾巴”给 “割”了,在全国曝光并拍成电影。历史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采蘑菇卖点儿钱是正大光明的事情。现在,就让我们伴随着 《采蘑菇的小姑娘》这首美丽的歌曲 (大屏幕播放)走进蘑菇世界。

3 设疑引趣,自主探究,让快乐合作走进课堂

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开掘,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和需要,突出“自主、合作、探究”,在沟通与合作中进行知识共享、心灵碰撞,形成学习共同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在讲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时:“请看视频《我是黄河》。你知道黄河的变化吗?”一学生一跃而起:“我认为,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过去山清水秀,由于过去人们的乱砍滥伐,导致黄河成为世界上的一大悬河。”他说得非常激动,“看看这些珍稀动物为什么会濒临灭绝?”另一学生说:“这是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使这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遭到破坏所致。”“有关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态平衡被破坏的事例,你们通过收集资料还了解到哪些?请拿出来大家互相交流。”这下可沸腾了,学生们纷纷拿出按事先布置收集到的资料,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又一学生:“我从网上下载的资料里得知……”(关于水污染)还有一学生:“我在电视《人与自然》里看到……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渔业损失惨重。……”再还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就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那场2008年的5.12地震吧,不也是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的结果吗?”(课件展现天昏地暗、地动山摇、楼房坍塌、断壁残垣等场面,加之伴着恐怖的音乐,学生受到强烈震撼。)“同学们,太可怕了,触目惊心啊,自然灾害是不留情的!”接下来屏幕展示白色污染、森林锐减、土地沙漠化,捕猎的枪声,云南滇池水葫芦疯长……随着屏幕转换,学生们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老师用沉重而激昂的语气说:“同学们,你们的发言是对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血泪控诉,是对他们的宣战。目前大自然已从方方面面向我们亮出了黄牌。(屏幕以 “地球在哭泣”为题,显示各种污染,各种人为破坏生态,配有画面,字迹醒目,触目惊心。)警钟为谁而鸣?为你,为我,为他,为我们大家而鸣!不要凡事随心所欲。世界上所有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你不但要了解,还要尊重所有的生物,这对大家都好。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又一学生:“我同意”。只有每个人都关爱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才能活得更好。通过以上的教学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达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同时也非常自然的过度下一个内容,起到承上取下的效果。

4 及时地讲解和辅导学生复习

讲解完新课不代表学生就掌握了知识点,还要及时做练习,趁热打铁。很多学生都排斥练习,觉得练习非常枯燥无味,其实生物的练习题都会和一些科研事实相关,可以通过给学生讲科研实例引入练习,让他们参与其中去思考。课后可以用晚自习时间有针对性的辅导学生,让他们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掌握。

5 结语

第6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意)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2.植物体由小长大的主要原因是A.细胞分裂、细胞生长 B.细胞分化、细胞分裂C.细胞分化、液泡长大 D.细胞分裂、液泡长大3.下列各器官中,位于胸腔的是A.小肠 B.胃 C.肺 D.肝脏4.在植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泛的一类植物是A.被子植物 B.藻类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5.下列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三者之间关系,正确的是A.细胞核 > 染色体 > DNA B.染色体 > DNA > 细胞核C.细胞核 > DNA > 染色体 D.DNA > 染色体 > 细胞核6.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0.9%的生理盐水的目的是A.利于染色 B.利于盖盖玻片 C.杀灭细菌 D.维持细胞形态7.人体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A.大肠 B.胃 C.小肠 D.食道8.人体细胞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水9.人体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食物,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A.唾液 B.胆汁 C.肠液 D.胰液10.能被口腔中唾液淀粉酶消化的物质是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麦芽糖11.下列哪种物质是人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12.绝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下列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A.丹顶鹤 B.山羊 C.柳树 D.草履虫13.“鱼儿离不开”对这句话最恰当的解释是A.生物生存依 赖环境 B.生物生存适应环境C.生物生存影响环境 D.生物的生存改变环境14.取两只大小相同的蝗虫,将甲蝗虫的头部浸没在水中,让乙蝗虫的头部向上,并将其胸、腹部浸没在水中,结果是A.甲蝗虫先死 B.乙蝗虫先死亡C.两只蝗虫同时死亡 D.两只蝗虫都不会死15.“美人鱼”的学名叫儒艮,是由于母兽给幼兽喂奶时浮出水面,像人类的哺乳,美人鱼属于A.鱼类 B.软体动物 C.哺乳动物 D.两栖类16.下列各项中,与家鸽飞行生活相适应无关的是A.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这几部分 B.躯干部呈纺锤形C.前肢特化成翼 D.(除喙和足外)全身被有羽毛,翼上有大型的飞羽17.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组织,它属于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结缔组织 D.神经组织18.根.茎.叶中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叫A.营养组织 B.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 D.保护组织19.酸奶是一种有益的酸性乳品,泡菜也是特色小吃,这是人们利用( )的发酵作用。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曲霉 D.乳酸菌20.下列情况中与真菌的作用无关的是A.制作馒头和面 B.酿造酱油和红酒C.保障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D.制造酸奶和泡菜21.夏季雨后,在肥沃的蔬菜地里,白天常见蚯蚓到地面上活动,其原因是?A.土中缺乏氧气 B.土中湿度过大 C.土壤中缺乏食物 D.寻找配偶繁殖后代22.当你遇到受伤无法飞行的鸟时,你认为应当A.立即把它放回大自然 B.把它带回家中养着观赏C.把它抓住去卖钱 D.给它治疗.饲养,待伤好后放归大自然23.“大树下面好乘凉”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增加大气湿度,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这说明A.植物生长需要蒸腾作用 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的生长能影响环境 D.空气会影响植物的生存24.在四川卧龙、王朗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的主要是:A.麋鹿 B.大熊猫 C.扬子鳄 D.白暨豚25.在生物圈中,大多数细菌只能作为A.分解者 B.消费者 C.生产者 D.非生物的物质26.银杏和杏的主要差别是A.根、茎、叶是否发达 B.生长期的长短C.种子有没有果皮包被 D.能否耐干旱和贫瘠27.生态系统多种多样,其中有“地球之肾”称号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28.下列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正确的是A.细胞器官组织个体 B. 个体器官组织细胞C.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D. 组织细胞器官个体29.会飞的哺乳动物是A.蝙蝠 B.大雁 C.蝗虫 D.蜜蜂30.许多动植物对污染物敏感,下列 植物可以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是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31.“中国鸽子树”是指A.珙桐 B.银杉 C.水杉 D.银杏32.细胞分裂后,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A. 不一样 B.完全一样 C.不一定 D.以上都可能33.到水产品市场买鱼时判断鱼是否新鲜需要看鱼鳃的颜色。新鲜鱼鳃的颜色是A.灰白色 B.鲜红色 C.暗红色 D.白色34.夏天,宾馆的厨师常常把许多做好的菜肴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中冷藏,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A.抑制细菌繁殖 B.不让营养流失C.防止水分蒸发 D.保持菜肴的形状和颜色35.分类学上,为了查找和鉴定生物的地位和名称,通常应用是A.生物学专著 B.生物学字典C.检索表 D.名录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36.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 和 组成。37.血红蛋白是一种含 的蛋白质。它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 ,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 。38.下图表示人在吸气.呼气时 胸廓上径、膈、肺的变化,依图回答下列问题:(1) A表示 状态,此时膈肌 ,肺容积变小,肺 内压增大。B表示 状态。此时膈肌 ,肺容积变大,肺内压减小。(供选填答案:吸气、呼气、收缩、舒 张)(2)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它能与血液之间 进行 ,因此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39.细菌以 方式生产新的个体,假如细菌30秒分裂一次,3分钟后,共有细菌_________ 个40.杜鹃(一种植物)与杜鹃鸟的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杜鹃细胞内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和 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42.鱼类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鸟类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河蚌的运动器官是_____;草履虫依靠________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43.补全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写出与此相关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 _______ _______ 黄雀。44.根据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 显微镜结构中,与物像放大直接有关的结构是 ____ 和 ____ 。(2) 在使用显微镜的对光操作中,升降镜筒应转动 __________ 。(3) 如果某台显微镜只有两个目镜(分别标有“5X”.“10X”)和两个物镜(分别标有“10X”.“40X”)。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4) 操作显微镜时,用低倍镜已观察到物像,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下观察后,物像不清 晰,这时应调节 。 A.粗准焦螺旋 B.光圈 C.细准焦螺旋 D.反光镜初一生物期末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A A C A A D C D B A C D A[ B C A C C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m]答案 D D A D C B A C B C A B A B B A 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36、消化道、消化腺37、铁、结合、分离38、(1)呼气、舒张、吸气、收缩(2)肺、气体交换39、分裂、6440、细胞壁 、液泡、叶绿体41、胎生、哺乳42、游泳、飞行、斧足、纤毛43、植物、蝉、螳螂44、(1)物镜、目镜 (2)粗准焦螺旋 (3)400 (4)C

第7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优秀教师;有效性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人们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展开教学活动,只有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在很大程度上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学生的学习都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就新时期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初中生物教师展开以下论述。

一、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肩负着重要的教学责任,因此为了使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应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才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同时也才能将更多的激情与爱心投入到指导学生方面,进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的努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该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思想情操,积极学习有助于提升自身职业道德内容,使自身能够真生领会提高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与深远意义。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学校方面也要适时组织教师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通过外力使教师的职业道德得到有效提升。

二、提高教师的知识传递能力

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而教书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为了使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生物学习能够收获更多的知识,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书能力,使知识能够顺畅的实现传递。而在目前的生物课堂教学中,由于多种原因的存在影响了知识有效的传递,不仅给教师的教学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对学生的学习也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知识传递能力成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关键所在。

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在提高教师的知识传递能力的过程中,想要使学生更高效、清晰的接受知识,教师应该提高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每一章节的生物知识都具有严密的内在联系,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零散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教学,那么势必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如果教师能够系统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化复杂的知识为清晰的知识线条,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自然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使教师顺利的进行知识点传递的方法还有很多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具体使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与实际的教学环境灵活的进行选择,这样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教师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生物课堂教学的能力

对于一名初中生物教师而言,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对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引起重视。新课改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生物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将这些新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能够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这已经为广大教师所认可,但是想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确实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即使积极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也难以切实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的过程中,也应该讲究方法,明白怎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洋葱表皮实验相关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对学生进行的知识点的讲解与学生的实际实验操作结合起来,这样学生边观察边学习知识点,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如果教师脱离了实验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那么就会影响学生的理解,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通过对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只有根据实际的教学环境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灵活的应用,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而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环境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灵活应用能力的提升需要建立在大量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并且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相应的归纳与总结,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这样教师恰当地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的能力才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四、提高教师通过生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素质

第8篇

关键词: 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有效性

1.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牢固“改革”意识

认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高度。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会有行动的动力。改革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正确的理念和意识。

我市强力推行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对国家课程改革的“补课”和“再落实”。如这次课堂改革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都是国家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要求,目的是改变传统教与方式,把课堂真正变成学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充分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

2.加强直观教学,增强趣味性

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生物学科特点,通过对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的观察,有针对性地传授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活跃课堂气氛,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如在对“血流的管道――血管”一节教学中,我设计了“摸一摸”自己身上的桡动脉、颈动脉,感受动脉的跳动,帮助学生理解动脉送血出心的功能。“看一看”体表的静脉,以及用手指由手腕向指尖推压腕关节处的小静脉,观看静脉内血液流回心脏的现象,理解静脉送血回心的功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3.概念教学结合生活实例,将概念具体化

生活中许多常见现象本身就反映着生物学概念,教师可以多观察生活,积累丰富的生活材料,有机地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更清晰更形象地认识到生物概念的本质。同时,让所学知识回归生活,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物学概念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例如:“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可由一些问题引入:亲戚朋友都说你长得像爸爸还是妈妈呢?生活中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的现象:爸妈都是双眼皮,而他们的子女却出现单眼皮?这些与父母相同的特征我们称之为“遗传”,与父母不同的特征称之为“变异”。又如学习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时,教师可以问问学生:“白米饭或白馒头仔口中慢慢咀嚼时,会有什么味道?”学生就会仔细地回想,答出有点甜,还越嚼越甜。然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引入唾液淀粉酶的作用。

4.培养学生对问题解决提出假设的能力

假设是探究活动中提出的解决问题的设想,属于一种推断,它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培养学生的假设能力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

4.1运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假设

比如,在让学生探究种子成分的时候,我向学生提出问题:种子可能由哪些物质组成?当学生犹豫不决时,笔者碾碎了一粒种子,让学生观察后猜测。此时,有的学生说:“种子里有淀粉。”有的学生说:“种子里含有水等。”这时,及时向学生指出,你们刚才的猜测就是假设,至于是否正确,有待用实验验证。

4.2利用生物的科学知识进行假设

利用生物科学知识进行假设,从本质上讲,它与利用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假设是一样的。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就是学生掌握科学家研究的成果,所以开展探究学习活动时,可以直接利用生物科学知识进行假设。

5.从生活中来,联系实际,体现知识的运用

生物学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应以课本知识为轴心,向学生生活各个领域延伸,使学生的生物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乃至农业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把与本课内容有关的社会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这样既能增强教学活动的社会性,又能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关心社会的态度。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应以学生的“生活世界”为背景,让生活中的问题、经验成为课堂教学主要内容,有意识地从生活入手,把生产实验和生活中的某一个实际问题融入课堂,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生物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生活为生物的学习奠定相关知识基础。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或自身的生理现象导入新课,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和实用感,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6.重视教材中重要插图的识记和理解

图表概括性强、生动直观,是对课本内容的高度浓缩和升华,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代替的。因而复习时,我们注重对图表的复习,重视培养学生看图分析的能力,强调学生看图释文,文图活用,读图解题,使图文充分结合,把冗长的文字叙述用图表形式表达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关注与社会问题相关的生物知识,将书本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

考试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有关社会热点的问题,这类问题的显著特点是“起点高,落点低”,换句话说“题在书外,理在书内”,解答的基础仍是熟练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力。学生缺少生活经验,对生活常识知道的少,导致丢分。在日常教学中不照本宣科,使学生克服死记硬背的毛病,引导学生多关注生活,多联系实际,养成活学活用的习惯,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8.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优化情景创设,提高学习兴趣

第9篇

面向二十一世纪,学校教学改革最重要的是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实现“以德育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目标。目前生物教学中不应再是简单的科学知识的传授,而重在学生创新意识、机能和人格的培养。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又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实验室和课外活动中,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面对许多奇趣现象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动手操作,施展他们的个性特长,以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只要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变书本中心为三个版块的结合,那么学生的创新精神一定能得以培养。

下面我谈谈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做法。

一 以奇激趣,以趣激思,以思激创

传统的教学方法,生物学教学仅局限于教学大纲中基础知识的讲授。但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出于知识传授者的地位,居高临下,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扼杀了学生主动探究的主体精神,更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所以我在在准确把握教材的要求和知识点的基础上,将一个个知识点编排成一个个有趣的小实验、小故事和新奇的片段,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奇的事物,最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激起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例如,在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中,我在试管中装入BTB溶液,再让学生向试管内吹入人体呼出的气体,让学生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并说明原因。变黄后BTB溶液加热后会变什么颜色?为什么?变黄的BTB溶液加入水生植物,置光照下20分钟后,溶液呈什么颜色?变黄的BTB不加入水生植物,置光照20分钟后,溶液显什么颜色?同学们都被这魔术般的演示深深的吸引住了,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经过热烈的讨论,同学们都深刻地理解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基础知识。

又如在讲授细胞吸水原理时,我没有先讲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每个同学用两个相同的瓶子,一只装清水,另一只瓶子中装浓盐水,然后将两片相同的马铃薯薄片分别放入两个瓶子中,瓶子中水的高度相同,经过十分钟,发现清水瓶中马铃薯薄片变硬变大,浓盐水中马铃薯薄片变软变小,同学们被这奇异的现象吸引住了,引发了思考,最后经过查找资料和热烈的讨论,弄清了细胞可以吸水,也可以失水的原理。接着我再提一个问题,细胞吸水原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有的说,可以用这个原理来腌制咸菜,有的说,可以应用这个原理用于保鲜,还有一个同学提出,将鲜花插在花瓶中,由于花枝细胞失水,使花枯萎,如果将花枝下部用火烫一下,将下端的细胞破坏,花枝就不容易失水,可延长鲜花的保鲜时间,我鼓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设想进行试验。有的同学腌制出了色泽好,味道鲜美可口的小圆茄子腌制品和糖醋萝卜等,还有一个同学突发奇想将月季花枝下端用火烫焦,插在花瓶中,结果十几天仍保持鲜艳状的奇迹。

二 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保护学生的创新热情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

的自由。从本质上讲,创造活动必定是不受传统的思维方式所束缚。由于创造性人才的行为和思想一般来说都偏离常规思想,如果我们以传统的思维方式加以扼制,创造的火花将会熄灭。因此,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条件,只有宽松,学生才会自由地想,自由地做,只有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宽松和安全时,思维才可以无限制地发散,创造的火花才不会受到压抑。因此,我在上课时,充分的发扬民主,和学生平等的交流,共同探讨。鼓励学生大胆地讲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即使是奇谈怪论,也尽量地挖掘其合理的成分。

例如讲花卉嫁接时有一个同学指出,能否将黄瓜嫁接在南瓜上,以延长黄瓜的生长期,很多同学都哄堂大笑,认为他是异想天开,我及时地抓住这一个设想的合理成分,并鼓励这个同学去试一试。事实证明,这个学生的设想是正确的,经嫁接的黄瓜生长期延长了很多,且增加了黄瓜的产量,改善了黄瓜的品质。

三 鼓励质疑问难,挖掘创新潜能

善教者,不但要善于答疑,还要善于激疑,更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特别是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学生在学习中不质疑,没有批判精神,认为书本上记载,权威说的都是正确的,没有什么可以改进和创新之处,那就谈不上创新精神了。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不迷信老师”,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让学生积极探索,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例如,在讲番茄栽培技术时,书上介绍了座果灵对番茄生长的作用。有的同学就提出,使用座果灵以后,果是长多了,长大了。但其中的营养成分是否也增多了呢?残留在番茄内的座果灵成分,人食用后是否对人体有害?我鼓励学生去深入地探索,以寻找正确答案。同学们经过实验,收集有关资料,请教专家,得出了过量使用座果灵,其产品对人体有害的结论,补充了书本上没有介绍的座果灵的负面影响的材料。

了她观察这个实验的过程及其中的喜怒哀乐,文章写得很生动,得到了老师的称赞。

四 实践出真知,让学生在动手做中创新

尽从书本上学得的知识毕竟是肤浅的,要深刻的理解知识,必须动手做,在做中学,掌握真知,然后才能进行创造活动,特别是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在实践中碰到的问题,才能深化知识,加深对知识的领会和理解。我在教学中,不是将学生局限于学校小课堂中学习,而是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到社会大课堂中去学习和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认真地观察,踏踏实实的实验研究,掌握真知识,真本领。

如陆嫣学生,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芋艿叶子不沾水”的现象,并对这一个现象作了较深入地研究,利用对比实验法,解剖观察法等,初步揭开了芋艿叶子不沾水的奥秘,写出了科学论文,获得崇明县科学论文一等奖,市创新大赛二等奖,论文在“中学科技”上发表。

第10篇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五、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p55,

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3、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5、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6、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十、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十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2、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十二、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十三、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十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2、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4、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5、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6、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7、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8、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9、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10、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11、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2、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3、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4、幼根的生长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7、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8、花的结构(课本102)

9、传粉和受精(课本103)

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

11、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3)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3、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4、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

5、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6、蒸腾作用的意义: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天竺葵的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4、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5、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7、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第五章绿色植物是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3、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见课本131)

5、光合作用(130页)和呼吸作用(125页)公式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3、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

4、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第11篇

从生物学科的内容出发,要充分符合环境教育的要求,中学生物课应强调以下层次的知识和技能:

一,是强化国情教育,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生物资源与现状问题。

我国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的基本特征是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和不足2%的铝土矿,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占有的煤、油、天然气人均资源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55%、11%和4%。中国最大的比较优势是人口众多,最大的劣势是资源不足。? 由于长期沿用以追求增长速度、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由贫穷落后逐渐走向繁荣富强的同时,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在大幅度上升,致使非再生资源呈绝对减少趋势,可再生资源也显出明显的衰弱态势。

二,增强国际形式教育,培养学生的战略高度

2010年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为了更好地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2010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中国行动已经启动。

生物遗传资源被认为是继石油之后又一战略资源。生物遗传资源丰富的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他们是遗传资源的提供国,但由于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生物技术的开发能力薄弱,从提供遗传资源而获得的利益较少,处于无偿提供遗传资源的地位。生物遗传资源的使用方,主要为生物技术发达的发达国家,极力想维持廉价、容易获得遗传资源并从中获得巨大商业利益的有利地位。

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究其实质,就是遗传资源提供方与遗传资源使用方之间如何分配利益。如何公平、公正地分享因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遗传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问题。

2000年5月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第五次缔约方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成立不限成员名额特设工作组,讨论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国际制度。

截至目前,此工作组已召开了9次会议,谈判比较艰难,主要分歧集中在制定何种性质的国际制度。各方立场基本分为两大阵营。一是以巴西、马来西亚及哥伦比亚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大国积极推进建立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制度;二是以欧盟、加拿大、新西兰和日本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建立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制度态度消极,尽量推延谈判进程。

根据缔约方大会的授权,工作组应在2010年10月在日本召开第十次缔约方大会前完成谈判工作,通过国际文书。因此,目前此工作组时间紧迫、任务十分艰巨。

气候变化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化石燃料能源消费是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主要来源。发展生物燃料生产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但是,大规模种植能源植物也可能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利影响,可能造成栖息地割裂和退化、森林减少、水污染和富营养化、食品价格上涨等问题。

第12篇

1、动植物细胞分裂方式;

2、精细胞与卵细胞产生方式与作用;

3、八大系统具体内容以及各种系统的作用;

4、显微镜的具体组以及操作方式;

5、鉴定食物中含有淀粉、糖类、脂肪的主要方法及其操作步骤;

6、消化功能的含义以及具体功效;

7、人体的基本组织;

8、单细胞与多细胞的形态特征以及生命活动特点;

9、生物圈具体内容以及功能作用;

10、生物的具体分类。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