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女生贾梅全传

女生贾梅全传

时间:2023-05-30 10:35:20

第1篇

在今年的寒假期间,我读了秦文君的力作《女生贾梅全传》,在里面学到了不少东西。

这本书一出版便受到高洪波、梅子涵、周晓等人的重视及评论,书里的内容充满了幽默以及那种真实感,好像自己便是贾美,经历了许多事情,体验到了许多东西,从中而慢慢长大,如同小鸟丰满了翅膀,可以在广阔的蓝天中自由翱翔。然而,成长的经历还在继续,体验到的也越来越多,以至对这个世界很熟悉,不需要再被父母保护在一个充满温馨与安全的世界里了,可以自己独立去面对这个世界的黑暗与光明,感受这个世界的冷漠与温情。

可爱的主人公贾梅着实是个令人羡慕的女孩。她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这个看似平凡的女孩儿,慢慢地改变了,不再是个被父母捧在手上的小公主,而是与她的伙伴一起,演绎出一段段丰富多彩、让人感慨万千的成长故事。这当中,苦难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最终收获的是苦后的甜蜜。不试着去尝试,怎会感受到背后的滋味呢?

在这本书当中,有校园生活的酸甜苦辣,有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期待,也有对亲情和春节友情的渴望……秦文君阿姨在这本书中刻画出了一个正在逐渐长大的少女形象,并因此而勾勒出一幅幅当代学生的五彩生活。而我虽没有贾梅那般幸运,或许也没有她那种精神力量,但我们都在成长,内心都在变得坚强起来。

六年级:沈蕙如

第2篇

从西方艺术史的现代主义篇章中,贾科梅蒂被归在“存在主义”的艺术概念下。因为二战时期,战争对于整个欧洲的政治经济乃至思想的故有格局都带来了巨大的摧残与改变。贾科梅蒂移居美国,故乡离别与精神家园的破坏使得他去重新思考人的价值意义并以作品来对此作出表现。他的艺术风格的产生是伴随着整个时代巨变对于人类思想所带来的全面改变而出现的。当时西方的哲学、文学、诗歌都在不同的角度呼应着新的世界格局所带来的精神反馈。

而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研究贾科梅蒂的作品,仅以“存在主义”与“伤痕”理论来覆盖他的艺术是远远不够的。毕竟鲜活的个体经验总会成为璀璨的星光跳跃出海洋般的平庸。

贾科梅蒂的艺术所运用的材料艺仍然是传统的石膏与铸铜。造型手法仍是以艺术家的亲手塑造来呈现艺术本体语言的魅力与泥巴塑造的表现力的拓展。线性的人物造型,与粗糙的表面呈现了种被抽离肉体的精神状态。而这中表现所依赖于呈现的仍是雕塑造型语言的操纵与创造。这呈现了一个西方现代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现代主义艺术的诞生是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黑白照相机的出现使得绘画必须从色彩上须找出路,印象派的艺术由此诞生,那么颜色改变了,在形象造型上该做什么?立体主义艺术提供给我们了一个解决方案。还有就是艺术的表现要对抗机器与工业,以突出人的高贵,所以情感性成为艺术家创作表现的放肆的起点,野兽派、抽象主义也是应运而生。既然色彩和造型都可以不写实,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尊重现实世界的合理?超现实主义由此诞生,梦幻般的艺术史的人的想象更加得到释放。所以,现代主义艺术时期是传统艺术观念的革命时期。是在现有的语言维度下去拓宽艺术表现力的实践。同样,贾科梅蒂的艺术也印证了这观点。但贾科梅蒂艺术的核心远远不是为了艺术而进行的语言试验。艺术语言的创造是为了表现他那已经不可能再被古典艺术法则所呈现的自身感恬方式和心灵的变化。

在这点上我要着重提及贾科梅蒂赋予女性化的对于外界信息的判断和处理方式。在这点上他是富于“女性视界”的。我们常说女性艺术的特征是对于身体、权力与感知的呈现。而这正是贾科梅蒂雕塑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特征。他对于身体的重视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他的雕塑作品的形象与人物造型体态都与自己接近,说明他十分注意自己的身体和形态状况。其次,对于世界变幻的信息描绘,他仍以人体雕塑作为载体和素材表达自己对于整个世界的认识和评价。身体这个符号对于他来讲仍然有着特殊的关注和涵义。在另一个方面,贾科梅蒂富于女性视角的更加重要的证据是,他对于外界变化的判断和信息的处理是感性的。甚至是以感悟的方式认知,判断、再输出。他对于伤痕的描绘不是情节性和故事性的,手法和构图也不是直接描绘。是以个坚强的个体的毅力和忍耐,去以种静态的呈现,去感动和影响观看者的心绪。

这种对于身体与自我的重视,对于情节的感性认知和表现呈现了个男人在面临战争的反思中所呈现出的情感的震荡、对于灵与肉的反嚼。这就是他,一个有着丰富心灵魂和高贵气质的艺术家,一个富于“女性视角”的男子。

由此,我们可以推远点,通过贾科梅蒂的作品分析我们可以说,对于艺术作品的判断与收编中,“女性艺术”的概念并不仅仅是女性艺术家作者,更不是作品中出现女性的符号。重要的是作品所呈现出的视界与表述方式是怎样的。一种生存与思考经验的状态和那种表达的力量是否带有雌性的魅力。

第3篇

胖女孩的梦想:我要让所有胖子都快乐起来

今年26岁的贾梅出生在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她一出生就有5.5公斤,因此她从小就成了有名的“胖妞”。

贾梅在去外面找工作时,才发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因为肥胖,很多单位都将她拒之门外!

连连碰壁之后,让贾梅彻底丧失了信心。每次出门。她就觉得别人像看怪物似的看自己,还会指指点点地嘲笑自己。后来,她每天都呆在家里不出去。无聊时,她就自娱自乐地跟着电视唱歌。慢慢的,她就喜欢上了唱歌。2003年9月的一天,她正在屋里唱歌时,来串门的邻居惊奇地说:“我还以为你是在放韩红的歌儿呢!”贾梅这时也发现,原来自己的歌唱得这么好听。此后,贾梅仿佛找到了方向,更加喜欢唱歌了。同时,她还买来很多影碟和书,努力地练习声法、模仿明星的跳舞。她暗暗给自己鼓劲儿:等歌练好了,就去酒吧做歌手,像胖歌星韩红那样去舞台上展示自己!

在家练习唱歌、表演大半年后,2004年春节后,贾梅便去成都的一些酒吧联系“生意”了。然而,很多老板最初都不相信她,甚至还取笑她说:“你在吹牛吧?我们酒吧这么多年,都没有来过像你这么胖的歌手!”贾梅不服气地争辩说:“韩红很苗条吗?你又没听我唱,怎么知道我唱得不好?”随后,贾梅就清唱了两句韩红的《家乡》。凭着执着和诚意,更凭着她独特的嗓音,贾梅终于打通了一些酒吧的“关节”,得以成为酒吧的驻唱歌手。

2007年12月的一天,贾梅去买衣服回家的路上,突然想上厕所。她在马路上找了半天,才找到一个公厕。她便一溜小跑过去,一边对看门的阿婆说:“我出来再给你钱啊。”一边就往女厕所冲。结果,看门的阿婆一把抓住了她衣领:“小伙子,男厕所在那边,你走错了!”贾梅忙说:“我去的就是女厕所!”阿婆生气地说:“大白天的,你竟敢这样来捣乱,小心我喊人来抓你!”

因为天冷穿着厚衣服,体重已经达到150公斤的贾梅确实体形特征不明显。她看阿婆误会了。

贾梅哭笑不得,不知道该如何去证明自己是女的。她想走,可阿婆却死死拽着她,让她快去“应该去的男厕所”。贾梅一急,灵机一动地站在厕所门口唱起了歌:“清早我站在青青的牧场……”听到她的声音像韩红一样清亮、飘逸时,阿婆和看热闹的人才相信贾梅是女的。阿婆一边夸奖她歌唱得好,一边不好意思地松开了她。从厕所出来后,贾梅准备上掏零钱时,阿婆说什么也不收她的钱,还亲热地说:“姑娘,以后来上这个厕所,婆婆给你免费!”贾梅看着阿婆和蔼的笑容,突然感觉很温暖,她高兴地冲阿婆做了个鬼脸,还将双手放在腰的右边道了个“万福”。没想到,她的这些举动让旁边的人都哈哈大笑,大家开心地说:“哎呀,这个胖姑娘真好玩,太可爱了。不但会唱歌,还这么逗!”

大家善意的笑,像有一种神奇的力量,瞬间让贾梅感到了满眼阳光。那天回家的时候,她一路上都很开心。同时,她也意识到,与其整天因为胖而烦恼,不如去接受这个现实。况且,刚才那么多人都觉得自己胖了好玩,这也说明胖能给人带来快乐呀!

加油!15名胖子扎堆儿打造“胖胖艺术团”

贾梅发现,自己心态调整之后,面对别人的目光时,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敏感而多疑了。一次,她在酒吧坐在凳子上唱歌时,台下有观众说:“这么胖也能唱歌!”“小小的板凳也能坐下!”听到这些话,贾梅不但没像以前那样生气,反而开心地对着观众微笑。她觉得,大家是在夸自己虽然胖,但还是不影响才艺表演呢!

2008年5月的一天傍晚,贾梅去酒吧赶场时,她一边小声哼唱着,一边入神地模仿舞蹈的动作。结果她正手舞足蹈地唱着时,突然听到砰砰的声音,随之而来的就是急刹车声。开始贾梅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她很快便明白,原来路上的司机看到一个胖子在大街边走边跳,觉得很好玩,便好奇地看她。结果光顾看稀奇了,就引发了四辆车连环撞。好在傍晚下班高峰期,车都开得不快,才没有出现大的事情。那几个司机因为看贾梅撞车了,不但不生气,还都乐呵呵地冲她笑!贾梅非常开心,她更加意识到,肥胖也能给人带来快乐!

想到这里,贾梅觉得,如果能够把喜欢才艺的胖子集中在一起,他们不但可以走出肥胖阴影,还能给大家制造更多的快乐啊!抱着成立胖胖艺术团的想法,2008年7月,贾梅便离开成都的酒吧,来到中原郑州,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开始通过电视、网络进行招募喜欢才艺表演的胖子:如果你胖得自信,胖得可爱,胖得举世无双,活泼开朗,就来胖胖艺术团。吃自己的饭,长自己的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打车去吧!体重要求:女性100公斤以上,男性150公斤以上……

当她的这段个性广告词贴到网上后,很快就有100多个胖子跟她取得了联系。2008年8月初,通过贾梅的“海选”,郑州的肥龙、沈阳的小博、山东的小木、湖南的紫紫、黑龙江的薇薇……14个来自全国各地的胖子聚到了一起。这些20岁左右的胖子中,有10个女孩,4个男孩,体重最轻的是250斤,最重的是450斤。随后,贾梅又在郑州市南关街的一家洗浴中心的院子里,租下了两间屋子,作为男女团员的宿舍。同时,她又请来专业的歌舞、表演等演艺方面的老师,对大家进行强化训练。

刚刚聚在一起时,这些胖子都感觉找到了温暖的组织,甚至一度忘记了因肥胖而产生的苦恼。可面对又苦又累的训练,很快他们便受不了了。一天,他们冒着烈日在院子里练习劈叉时,只有18岁体重却有150公斤的小八受不了,就偷偷溜回了宿舍,想歇一会儿再去练。

脾气直爽的贾梅顿时气得火冒三丈,朝着宿舍的方向怒气冲冲地喊小八。小八慢吞吞地过来后,扭着腰着:“太热了,太累了,我就想休息一下嘛……”贾梅一听这话,气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不客气地说:“谁不知道热,谁不知道累?你要是吃不了这个苦,你干脆走了算了!”说完,她就生气站在旁边。挨了训,小八也赌气地坐到地上掉眼泪。这时,其他团员都围上来,劝贾梅不要生气了,赶紧带领大家继续练。贾梅也伤心地流着眼泪说:“我们这么胖,走到大街上都要受白眼,找工作又找不到,我们自己再不争点气,不想办法

改变我们的命运,我们以后怎么办?要一辈子钻在家里不出门吗?”听到这番话,对肥胖有着烙印般痛楚的大家,都流下了心酸的眼泪……

此后,无论是练歌舞还是劈叉、拱腰、侧手翻等高难度动作时,每个人都很用功,再也没有出现过偷懒、违规的现象。但大家虽然可以吃得苦了,贾梅却发现,当这些胖子面对自己的同类时,不再像以前那么自卑了,可他们在面对外界时,还是不自信,胆子也不大。为了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贾梅不再让他们呆在洗浴中心的院子里练习劈叉、拱腰、侧手翻等高难度动作,而是打算带他们去人流量大的地方唱歌、展示自己。

可每次把大家带到公园、广场排练时,他们都扭扭捏捏的。为了彻底让大家放得开,贾梅绞尽脑汁,最后终于想了一个“歪招儿”:我们不是怕别人看到我们胖吗?我就是要让你们怕什么有什么!于是,一天训练后,看着大家大汗淋漓的样子,贾梅就说:“我们一起去集体浴室洗澡!当然,男女分开!”大家哈哈笑后,都扭捏着不想去。贾梅说:“我们怕什么,就要面对什么,谁都不能逃避!”

随后,贾梅就把大家带到大浴场。她负责监督女团员,两个男团员让最放得开的肥龙负责。大家嘀嘀咕咕地进了浴场后,一看到里面很多人,几个女团员就想转身跑开。这时,贾梅心里也很慌乱,可她还是硬着头皮,伸手一挡大家,说:“我们不就是肉肉多了点吗?这怕什么,说不定瘦子还很羡慕我们呢!”说着,她就率先去脱衣服。看到她这样,其他女团员也只好脱下衣服,迎着很多人惊奇的目光,走进了浴池……随后,贾梅每天都带着大家去外面排练、表演,回来后就去大浴场洗澡。这个办法果然有效,大家很快胆子就大了起来。

半年赚了100万,胖态可掬的胖子很难快乐

2008年8月底的一天,当贾梅再次带着14个团员去绿城广场训练,当一群胖子很大方地载歌载舞时,很快就围上来了很多观众,看着他们一个个肉乎乎的,走路时摇摇摆摆得像笨熊,却能做着比较轻盈、利落的动作,观众们都大开眼界,高兴地为他们鼓掌。随后,贾梅趁热打铁,等大家集体表演过后,又让每个团员都表演自己最拿手的:450斤的小博在跳了两段劲舞后,又说起了绕口令:“……”他刚结束,300斤的肥龙开始模仿迈克・杰克逊,随后圆圆的劈叉、肉肉的侧手翻……他们惟妙惟肖、胖态可掬的表演,观众赞不绝口,更加热烈地鼓掌……

胖胖团精彩纷呈的表演,自然吸引了当地的媒体。当电视台在新闻时段播出他们的表演时,贾梅和胖胖艺术团马上引起了轰动,一些商家纷纷找上门来,请他们进行商业演出。2008年9月中旬,郑州的一家楼盘开盘时,也专门请来了胖胖艺术团烘托人气。看到胖子居然把舞跳得这么好,还会劈叉,很多路过的群众纷纷停下来观看……那天,胖胖艺术团的表演虽然只有20多分钟,却给该楼盘带来了巨大的人气,楼盘负责人眉开眼笑,当场给了他们8000元的红包作为报酬。

那天晚上,贾梅带着大家痛痛快快地去外面吃了一顿烤鸭,大家在饭桌上一边流泪,一边互相鼓励。此后,河南省的其他楼盘开盘时,甚至商场搞促销、店面开业,也都会请胖胖艺术团进行表演,以此提升人气。站在舞台上,几个女生穿着超短裙像企鹅一样跳起了可爱的“天鹅湖”,她们可爱而夸张的动作,引起了观众开怀的笑声。而男生们胖态可掬的表演,也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因为演出很成功,他们每次都会收到不菲的报酬。2008年10月,河南的电动车、沙发、床垫等商家,也开始请他们去拍广告……看到自己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胖胖们更加坚信付出就会有收获,他们在此后的练习中,也更加毫无怨言。

2008年11月初,厦门一家酒店无意中得知郑州的胖胖艺术团表演很吸引人时,便热情地邀请他们到厦门进行演出,为自己的酒店做做宣传。胖胖们得知自己将要到厦门演出一台晚会时,既激动又紧张。

他们经过精心的准备,11月7日到达了厦门。11月8日晚上,他们穿着演出服,刚一登上舞台时,便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在进行演出时,台下的观众笑声不断,掌声不断……那天晚上,一个多小时的演出非常成功。当演出结束后,他们一下台,便被观众包围住了,纷纷要求与他们合影,甚至还有人索要他们的签名……那场专场演出,胖胖团挣到了2.7万元!看到一群大胖子的演出如此成功,福建的其他商家对胖胖们开始了“围追堵截”,向他们发出合作的邀请……这样一来,胖胖艺术团很快便在福建省打开了市场。

更让人惊喜的是,2008年12月初,北京电视台一个演出秀栏目,邀请胖胖艺术团赴京参加演出。虽然已经参加了多场演出,可第一次要去电视台录制节目,胖胖们都感到非常紧张,因此午饭都没吃好。那天傍晚,当他们纷纷捏着汗站在北京电视台的舞台上,打算与另外四个表演节目的组合进行PK时,结果现场观众纷纷要求这些胖子先进行一下表演。几个歌舞组合的女生表演后,就一发而不可收,观众又强烈要求其他人进行劈叉、拱腰、侧手翻、模仿秀等表演……整个节目的录制,在现场观众的喝彩和掌声中进行着,他们的专场演出,足足进行了3个多小时!

等演出终于结束后,大家吃惊地发现,由于一起站在舞台上又跳又唱,竟然将舞台的实木地板给压塌陷了,其中一处塌下去的地方,还有一道裂痕……胖胖们开始紧张起来。尤其是肥龙,更是害怕。加入胖胖团之前,他曾经将邻居家1万多元钱的新沙发坐坏了,最后赔了几千元钱了事。现在,这得赔多少钱呀!

然而,就在大家为此着急不安时,电视台的领导却高兴地拍着他们的肩膀,说:“大家辛苦了,走,吃饭去!”贾梅不安地说:“那……被我们弄坏的地板怎么办?”电视台领导哈哈大笑,让她不要管这些,赶紧去吃饭。看到电视台不“追究责任”,胖胖们这才松了一口气,放松地坐到餐厅的饭桌前准备吃晚饭。

由于演出成功,又不被追究踩坏舞台地板的责任,每个人都非常开心,此时,都感觉到了肚子很饿。当服务员端上来为他们特意准备的美味佳肴时,大家开始不客气地吃了起来。服务员一转身,发现刚刚端上桌的十几盘菜竟然被吃光后,不禁大吃一惊,随后便忍俊不禁地喊同事快上菜。很快,满桌子的菜又被胖胖们风卷残云地吃光了……看着旁边高高地堆起了一叠叠空盘子,很多食客和服务员来看热闹:“哎呀,那个屋里的人很吓人,菜一进去就没了……”当大家看到原来是一群可爱的胖子时,都开心地笑了,看着他们吃饭……

第4篇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入围世界最大儿童文学奖“林格伦纪念奖”第一人。著有《秦文君文集》(5卷),儿童文学集《变变变》《十六岁少女》《男生贾里全传》《小鬼鲁智胜》《调皮的日子》《小人精丁宝》《小丫林晓梅》《女生贾梅全传》《会跳舞的向日葵》《云裳》等。

秦文君的小说风靡校园。她的作品被誉为“新时期少年儿童的心灵之作”。她最大的心愿是以少儿为本位,不断挖掘艺术潜能,把优秀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小读者。

编者的话:

秦老师是本刊首届“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当代作家”评选活动获奖者之一,她几乎每天都收到热情读者们的各种信件,这其中有很多是关于阅读写作的,秦老师把它们归纳为十二个問题。本刊在此特设专栏,请秦老师为大家一一详细解答。

学生問:老师常说,关注身边的生活,就能积累写作材料。老师举例时我也觉得豁然开朗,可是到了写作文的时候往往还是找不到好的材料。我该怎么办?

是呀,很多学生都说,写着写着,可写的东西仿佛就这些了,题材怎么找呢?好的材料在哪里呢?

记得我女儿萦袅最早写作文时是很恐怖的,她的阅读准备是很充足的,但是当时不能把阅读和写作对接起来,看到命题作文就脱不开,又不感兴趣,老师要求写300字,她写不够,就在每一句话后面加一个“呵”,比如“春游很愉快”,她就写:“春游很愉快呵,是不是呵,很愉快呵。”一数,到300字了。我觉得她太痛苦了,就努力让她放松一点,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练笔。用了很多方式,她爱上了写作,后来就一往无前了,2008年还在作家出版社出了长篇小说,这已是她的第二本书了。

当然初学写作者,还需要选择小的视角。先写些想象的故事是一个很聪明的办法。这样能够不慌不忙,从从容容地把习作展开,不必一开始就因为要驾驭庞大的结构而手忙脚乱,也不必一开始就受现实生活的拘泥。

另外,找题材,应从感兴趣的地方开始,找到后为我所用,那样会比较顺畅呢。

第5篇

隐秘伤痛的揭示者

TIPS 雕塑放在哪里?

雕塑与绘画作品不同,它们是三维的,十分强调空间性,雕塑的摆放要能与整个居住环境形成空间上的呼应。对于家庭来说,室内环境一般高度有限,内部充满了房主的家具和装饰物,因此在室内摆放雕塑,通常都要让空间变得“空”一点,雕塑的尺寸也不能过大,这样才能让雕塑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比较和谐,并让雕塑强大的“场”明显地散发出来。另一方面,室内的一些特殊空间,比如楼梯,由于结构特殊,能与具有强烈造型感的雕塑作品形成很好的呼应。

著名摄影家布列松曾经拍摄过一张阿尔贝托-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的照片,记录下他的“决定性瞬间”,成为摄影史上的名作。照片中,高而瘦削的贾科梅蒂,在雨中佝偻着身体,蜷缩在大大的外套里,从对面的街道走来。这副模样,令人不由想起他一生的代表作《行走中的人》。

贾科梅蒂1901年生于瑞士斯坦帕,1922年移居巴黎,1930年成为超现实主义运动的一员。起初,他的雕塑从形式到内容多数与超现实理论中的自我、本我、超我等理论相关,渐渐,他想创作一些能与观者产生互动的人像,这与超现实主义的主张产生冲突。

贾科梅蒂回到画室从头开始面对眼前实物写生,他惊叹于“每一天,从同一张面孔或一个杯子、一个苹果上看到某种不曾认识的东西出现,这比所有的环球旅行都要伟大”。超现实主义的精神领袖普鲁东讥笑:“一个头像、一个苹果,谁不知道是什么?”1934年,超现实艺术家们将贾科梅蒂创作理念的改变视为一种背弃,并召开了一个会议,指责他对超现实主张的不忠,贾科梅蒂随后走出会议室,从此离开了布鲁东所属的超现实主义团体。

对于贾科梅蒂来说,个人的真实只能在其存在的空间中才能显现。贾科梅蒂举例说:“我对那个对面街上行走的女人的微小形体感到惊讶,看着她越变越小,而我的视觉范围则大幅度扩大,我看到的是一个四面八方浩瀚的空间……相反,如果她靠得太近,譬如两米,那我自然再也看不见她,连实物原型尺寸都不是,她已经侵占了全部视野,只是一团模糊。”这种思考奠定了贾科梅蒂雕塑的全部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贾科梅蒂留在日内瓦,开始根据记忆创作,发展出一种独具特征的风格。他的雕塑人物有着火柴杆式细如豆芽的身形,其形象更接近于从远处观察人类时所见,贾科梅蒂称之为“修剪去空间的脂肪”。战后,他在巴黎继续用这种风格创作,这些形同鬼魅的、拉伸延长的形体仿佛是饱受折磨的、被战火烧焦了的人们,成为“人道主义”的象征。

他的作品受到存在主义作家萨特的热烈赞誉:“为其形象披上空间的尘沙;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深切的孤独感、现代人的焦虑和被剥夺了的传统的慰藉。”评论家让・热内则说:“贾科梅蒂的艺术是想揭示所有存在者甚至所有物体的隐秘的伤痛,最终让这伤痛照亮他们。……面对其作品,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战后人性的困境,而且是大众社会内都市中的个体的困境。”

除了雕塑,贾科梅蒂也是一位卓越的画家。他的绘画及素描多以亲友为描绘对象,他将画中的人物置于一间巨大的空荡荡的、有着高高的天花板的洞穴般的房间里,显得恐惧、孤独、脆弱和无依。其绘画手法与雕塑始终相互印证。

很多时候,纵然干言万语也不能与一件艺术作品相抗衡,贾科梅蒂的艺术尤为如此。一个艺术家的成功在于他能在很大程度上将自己的感受转化为一种可见的语言,然后传达给他人,在这个意义上,贾科梅蒂对于20世纪人类心理状况的表达,不但令人难以忘怀,而且有着超越文学甚至哲学的力量。

布朗库西

永恒形式的追求者

TIPS 雕塑与装置

在当代艺术中,雕塑(sculpture)与装置(installation)的区别越来越难以厘清。从纯粹空间的物理性上考虑,两者都是以三维的形式在空间占据一定的位置,所以对于艺术品融入空间来说,雕塑与装置基本没有太大的区别。当代艺术给予艺术家充分的自由,可以运用任何一种形式和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从内容题材到材料应用也非常广泛,因此,家居生活里的艺术品陈列,完全可以大胆创新,不拘一格。

1930年,康斯坦丁・布朗库西(Gonstantin Brancusi)的铜雕《公主×》在“独立沙龙展”上被毕加索和马蒂斯打趣说成“简直像一般”,主办方感到难堪,要求布朗库西撤展,布朗库西十分生气地回应道,他只是想表现一件具有柏拉图理想的雕塑,一种将短暂造型赋予永恒形式的感觉。

布朗库西被认为是20世纪最具原创性的重要雕塑家。各种现代主义团体和前卫艺术家们均异口同声地推崇布朗库西是一位大师级人物,甚至像远离理性主义的达达主义分子与风格派的成员都同样推崇他的作品,但他始终没有卷入任何流派,而保持着个人的独特风格。

布朗库西生于罗马尼亚奥尔特尼察地区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是个牧童,学过传统木雕。由于不喜欢父亲、兄长们强迫他做不爱做的工作,他经常离家出走,刚满13岁时,终于前往克莱欧瓦打工,他的天赋引起一家杂货店老板的注意,好心的老板与一位顾客一起筹钱将他送入学校念书,他的雕塑技艺进步神速,很快即能以雕塑家的身份承接工作。

28岁那年,边打工边游学的布朗库西,盘缠用尽,于是徒步从慕尼黑走到法国的朗格里斯,自此之后的53年一直定居在法国,把巴黎当做自己的家。他曾描述这段在欧洲大陆徒步旅行的经历:“我沿着乡下的马路走,在漫步经过森林时,一边走一边用唱歌的方式来抒发我的快乐,沿途村落的农民伸出双臂欢迎我,并提供我酒食和用品,他们祝我旅途愉快,把我视为他们的一分子,让我在整个徒步旅行中深觉幸福,一般人是不知道的,人活着有多好,他们也不知道如何观赏大自然的神奇。”

也许因为年轻时的不平凡经历,布朗库西终身保持着一种“农夫”身份。美国女收藏家佩吉・古根海姆曾回忆说:“布朗库西虽然身材不高,却是一位具有神奇般外表而令人难忘的人,他蓄着胡须,有一双锐利的眼睛。他是一位机敏的农夫,也是一位近乎真神的半仙,他会与你分享和他相处在一起的每一刻快乐时光。”

布朗库西关注自然,总是只选择少许主题,比如乌、鱼、乌龟和人体,他偏好采用大理石、木材和铜,作品中不仅融合了罗马尼亚民俗风格,同时受到非洲艺术、东方艺术包括中国以及地区、印度、土耳其、日本与柬埔寨等地的影响。布朗库西探索事物的单纯性和纯粹性,他的作品可以说是对现代主义美学的核心课题一一造形与材质,作出崭新回应的典型代表。

第6篇

虽然贾科梅蒂一生也创作了很多绘画作品,但他最杰出的角色仍然是一位雕塑家。策展人克里斯坦・阿兰迪特说,这大概是因为他想和他的父亲以及祖父保持一定距离,他们都是出色的画家,他的父亲是新印象派画家乔瓦尼・贾科梅蒂。1901年,贾科梅蒂在瑞士的一个小镇博奥尼出生了,他是家中四个孩子里的老大,性格内向,遗传了父辈的艺术天赋。他从小和弟弟一起接受美术训练,12岁时,他就给弟弟迭戈制作了一个半身雕像。他喜欢让家人当他的模特――他的妈妈,他后来的妻子和情人,而迭戈是他最忠实的模特,曾有7年时间,他每天要花六七个小时画他。

19岁那年,贾科梅蒂随父亲去意大利旅行。在那里,他接触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丁托里托和乔托等艺术大师的作品,他被艺术的魅力深深地触动了。父亲先回到了瑞士,而他又独自在罗马逗留了9个月,深入地研究巴洛克、早期基督教,以及埃及的艺术,并阅读了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和埃斯库罗斯的剧作,从中汲取养分。两年后,他前往巴黎这个世界艺术的中心,接受风起云涌的现代主义各流派的浸染。之后的三年里,他在“大茅屋学院”跟着雕塑家安托万・布德尔学习雕塑学习雕塑,安托万可是伟大的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的弟子。

定居巴黎的头几年,他依次接触了原始艺术、新立体主义,以及对他影响最大的超现实主义。达利说他在贾科梅蒂的雕塑作品《悬挂的球体》中看到了超现实主义的“纯象征之物”的原型,布勒东则请他加入超现实主义运动。1935年之前,贾科梅蒂是超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性雕塑家,他会改变雕塑的结构,做一些打破常规的事。1935年后他则脱离了超现实团体,回到画室重头开始面对眼前的实物与模特写生。

1939年“二战”爆发。巴黎被德军占领后,贾科梅蒂回到了瑞士。他将旅馆房间改造成工作室,创作微型雕塑,它们小得可以全部放在一个火柴盒里。据说这个灵感来自在巴黎的月夜回忆:他记得友人伊莎贝尔站在圣米歇尔大道上,远远望去,伊莎贝尔的细小身影在视线尽头若隐若现。这个景象,贾科梅蒂始终不能忘。

贾科梅蒂说,减小雕塑的尺寸是为了重现从远处观看人的视觉经验。“我缩小雕塑尺寸,是要将它放回到我看到一个人时的真实距离。一个十五米高的女孩,从远处看并没有八十厘米,也就是十多厘米而已。另外,为了整体理解而不沉溺于细节,我需要远处观察。但细节依然干扰我……所以,我后退得越来越远,直到看不见人。”

“他想表达的是人们所见的现实,而不是人们所知的现实。对于他,现实主义表现得根本不是现实的,而是先入为主的平面化的表现。他花了很多年去忘掉理论式的表现,而是为了表现他视觉上的真实。他说,如果你从很远看一个人,他也许只有10厘米,所以他就应该被表现为10厘米。” 策展人阿兰迪特这样解释贾科梅蒂艺术中的现实表达。

战后,贾科梅蒂又从日内瓦回到了巴黎。他的雕塑形状变得越发瘦削,逐渐成为他风格化的细长人物形象。在经历了二战创伤之后的欧洲,艺术家们需要找到一种新的表达现实的路径。贾科梅蒂的独特手法是,将他雕塑中一切不必要的东西都剔除掉,于是就呈现出站立女人或行走中的男人的细细的身躯。《行走的人》成为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些无名无姓的男女,从头到脚布满了粗糙的颗粒,直视前方又若有所思,充满着哀愁与诗性。人们会不自觉地久久凝视他们,从中感受到战争带来的伤痛和人的忧虑、怀疑以及茫然。阿兰迪特说,这可以理解为一个对人性的表达:脆弱,却一直在行进中。无论历史发生了什么,人们总是会一直站立着,并不断向前进,追求一个更好的社会到来。

“在他的雕像面前,我还有一种感觉:这些雕像的模特都是很美的人,尽管看起来它们的忧郁和孤独堪比一个畸形的人。他突然赤身,看着自己露出畸形的部分,并向世界展现他的畸形,显示出他的孤独与光荣,经久不变。”贾科梅蒂的好友让・热内在《贾科梅蒂的画室》中写道。

萨特认为,他从贾科梅蒂的作品看到了存在主义。“贾科梅蒂知道,一个活生生的人身上决不会有多余的东西,因为人的一切器官都有着自己的功能。他懂得,空间就像一个毁灭生命的肿瘤,它会吞没一切。对他而言,雕塑就是从空间中修剪多余的东西,使它高度精炼,并从它的整个外形中提取精要。”人们觉得贾科梅蒂的作品是萨特思想的视觉雄辩,萨特的书是对贾科梅蒂作品的透彻诠释。

虽然存在主义被认为是贾科梅蒂最鲜明的注释,但他的作品并不局限于一种思想。贾科梅蒂与当时一众知识分子交好。1929年,他结识了乔治・巴塔耶,战后,巴塔耶委托他为1947年出版的《老鼠的故事:迪亚努斯日记》创作插画。贾科梅蒂按照巴塔耶的面部特征画了D先生,按照正要成为巴塔耶妻子的戴安的特征画了B夫人。贾科梅蒂和塞缪尔・贝克特于1937年相识,从此,他们经常一起夜游蒙帕纳斯街区的酒吧和妓馆。贾科梅蒂在夜巡中观察这些夜行者中的牧神,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人类状况的真实戏剧,并在自己“敞开的笼子”或雕塑中的平台上将其搬演。在50年代与60年代间,贾科梅蒂的雕塑与贝克特塑造的荒诞剧中的人物多有交集,贾科梅蒂也为贝克特的荒诞派话剧《等待戈多》设计了舞台布景。

在巴黎贾科梅蒂有一个23平方米的工作室。从1927年开始直到1966年去世,他最杰出的作品都诞生在这间租来的狭小空间里。和很多出色的艺术家相似,虽然今天,他的作品已卖到了1.41亿美元,但生前的他却连这间工作室都买不起。然而,贾科梅蒂还是慷慨地为后人留下了他的艺术。

Q&A

Q=《北京青年》周刊

A=克里斯坦・阿兰迪特(策展人)

Q:这次余德耀美术馆举办的贾科梅蒂回顾展,与之前的回顾展相比有哪些不同?

A:这次的贾科梅蒂回顾展非常具有历史意义,这是他的作品第一次在中国展出,也是我策展过他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展览涵盖了贾科梅蒂所有时期的创作,从1920年他最开始创作到1960年的创作成熟期的每一个阶段的重要作品。而且本次展览是专门根据余德耀美术馆的空间结构设计的,我们想让它具有教育性,从而观众们可以理解艺术家创作的过程以及作品诞生的背景。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会设置很多线索帮助人们理解艺术家和他的作品,但是不会强加任何解释,这样,观众们可以有自己的解读。

Q:这次展览致力于呈现一个“当代的”贾科梅蒂,会通过哪些方式呈现这种当代性?他的艺术与当代的关系是怎样的?

A:贾科梅蒂被认为是艺术家中的艺术家。余德耀美术馆为了介绍这个展览,请了一些当代的中国艺术家来表达他们对贾科梅蒂的认识,我们发现他对中国的当代艺术群体产生了很大影响。1990年代以来,中国的艺术院校会将贾科梅蒂的作品介绍给学生们,他被视为战后时期西方雕塑家中的标志性人物。很多艺术家都与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他的艺术是很多种不同文化的汇集,不仅有西欧的文化,还有埃及、非洲,甚至亚洲的文化。

Q:在贾科梅蒂的一生中,哪一段是他最具创造力的时期?

A:1960年代中期,他为纽约的大通曼哈顿广场创作的具有标志性的作品让他闻名世界,这件作品我们在余德耀美术馆的大堂里将其复原展出了。但是作为致力于管理贾科梅蒂的遗产的基金会,我们的目标是呈现他创作的多样性,尤其那些被人们所知甚少的作品,但是它们对理解他的创作生涯又很重要。所以,这次展览我们收集了一大批他第一次在巴黎做研究时的作品,那时他还没找到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超现实主义时期对于理解他1950年代的创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1935年贾科梅蒂有一个转变,他远离了超现实主义团体,再次追随自然去创作,人们可以从1950年代的作品中感受到他这段时间的精髓。

Q:?他的雕塑呈现出孤瘦、单薄、高贵及颤动的诗意气质,这是否是对他自己的写照?

A:贾科梅蒂并没有创作很多自画像。他更喜欢用模特,审视是什么让他们如此与众不同,同时又与其他人无异。贾科梅蒂经常用他的弟弟迭戈做模特,并且会说,一阵时间过后,他将会从给迭戈的画像中看到他自己的样子。 1961年贾科梅蒂在他的工作室

Q:他创作的最大源泉是什么?

A:贾科梅蒂花了很多时间临摹以前的大师的作品。比如德兰、塞尚、马蒂斯,这些重要的艺术家对他的影响很大。但他最感兴趣的是来自其他雕塑家和其他文化的作品。他将所有这些影响都融合在了他自己的创作中。

Q:除了他最经典的细长人物形象雕塑外,他在绘画、肖像素描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中有哪些特点?

A:贾科梅蒂主要是一个雕塑家,可能是他想让自己与身为著名画家的父亲及祖父保持距离。不过,在艺术生涯的每个时期,他都画了很多画。从他的画里我们依然能发觉他的雕塑家身份,因为他会一层又一层地画画,他在同一张画上再次作画,只为了让它具有立体感。

第7篇

3月14日的伊朗议会选举中,强硬派和保守势力的大胜对于总统内贾德今后的政策和2009年6月的连任选举似乎有利。不过,这次选举也扩大了保守派内部的嫌隙,以德黑兰市市长卡利巴夫和前首席核谈判代表拉里贾尼为首的温和保守派在竞选中开足马力对内贾德的经济政策及强硬核外交策略展开批评,成为西方观察家热衷讨论的焦点。

由于资格审查的问题,伊朗的专家会议选举、议会选举乃至总统选举都被西方批评为“牢笼中的民主”,但相对而言,议会选举由于参与角逐者众多,且投入就有回报,所以,改革派即便在选前有大批候选人被取消竞选资格,也没有宣布抵制选举,而是呼吁支持者去投票,以尽量争取一些席位,作为今后与温和保守派合作牵制内贾德政府的资本。

伊朗改革派今天所处的边缘抗争状态,相比其在哈塔米首届总统任期内的准主流地位,无疑是倒退了许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选择性倒向传统保守派的结果。自1989年以来,哈梅内伊先后在拉夫桑贾尼、哈塔米和内贾德这三任总统背后垂帘听政,当温和保守派试图与改革派联手挑战他的权威时,哈梅内伊就翻脸了。

神权至上的权力架构

故事还得从1979年讲起,当年伊朗流亡宗教领袖霍梅尼领导国内什叶派信众腐败而亲美的巴列维国王后,根据自己所著《伊斯兰政府》一书的纲领在国内推行“全盘伊斯兰化”政策。1979年12月,伊朗通过了新制定的伊斯兰宪法,将“宗教法学家治国”确定为立国根基。但霍梅尼本人很清楚,要在自己死后找到一个能折服政坛、一言九鼎的宗教法学家当接班人是不可能的,所以有必要通过修宪确保“法吉赫”(宗教法学家)作为一个整体能够约束强权人物。1989年4月,霍梅尼下令修改宪法,吊诡的是,两个月后霍梅尼即溘然长逝,但当年修订的宪法还是确立了以最高精神领袖为核心的一套权力制衡体系。

具体而言,新宪法在确保最高领袖遥控政局的前提下,作为一种技术性手段引入西方的总统制和三权分立原则,来帮助巩固新生的“伊斯兰民主”。在这一体制下,除了一些直接与领袖有关的事务外,基本的行政职能均由共和国总统承担,并向人民、领袖和伊斯兰议会负责。在司法领域,领袖先任命一位司法院院长,再由他经与最高法院的法官们商量之后任命最高法院院长和最高检察院检察长,这3个职位都由宗教法学家出任,任期5年。

然而,在这种权力分立的结构中还夹杂了许多可以主导权力关系的其他因素。比如在立法领域,除了伊斯兰议会外,还有宪法监护委员会(“宪监会”),该机构由最高领袖推选的6名伊斯兰法学家和6名各法律专业的穆斯林法律学家组成,后6名成员由司法院院长向伊斯兰议会推选,并由议会投票选出。宪监会负责批准议会通过的法律,并负责总统、议会选举的资格审查,以及就政府和议会的决议是否违宪进行认定。但如果宪监会与议会就立法问题发生争执,则由最高领袖直接任命的顾问机构“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居中协调。

这样,在这一体制中,最高领袖占有特殊地位。他不只是宗教领袖,也是政治权威,“他不仅掌握着国家事务和政府机构的管理权,而且还承担着引导人们的重任,要监督政府机构和社会执行伊斯兰法规”。依照宪法,领袖是国家最高领导人,内政外交的最后裁定者,也是武装部队的总司令,集大权于一身。总统、议会、司法、宪监会等所有机构均受领袖领导。但领袖也不是不受任何制约,负责选举领袖的“专家会议”有权罢免不称职的领袖。

专家会议由权威宗教法学家组成,成员86人,根据各省市的人口比例选举产生,任期8年(2006年选出的新一届专家会议成员任期10年)。专家会议有权选举、监督最高领袖,在领袖不称职或失去领袖的必要条件时废黜领袖。但领袖也有办法控制专家会议,因为专家会议所有候选人必须通过宗教考试,获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批准,才有竞选资格。

伊朗这种独具特色的权力架构,在实际运行中有时不免会出现保守派与改革派“共治”的情况,但大权和时间基本是落在任期终身的最高领袖这边。伊朗最高精神领袖独一无二的作用以及伊朗政治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伊朗政治中伊斯兰和保守的特性,也决定了政府首脑在推行改革和务实政策中的弱势地位,甚至还塑造了伊朗改革渐进与反复的特点。

两任总统的改革尝试

伊朗表面稳固的“教会统治”体制之下,时常酝酿着激烈的内部政治斗争,而其复杂程度往往超过通常人的想象,实际上也对国家的发展与进步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989年6月3日,霍梅尼去世。随后,专家会议以2/3的多数票,推选50岁的总统哈梅内伊为伊朗最高领袖。当年7月30日,55岁的务实派(又称温和保守派)代表拉夫桑贾尼从哈梅内伊手中接过总统权杖,连任两届,直到1997年。这期间,围绕改革主张的争论和新政治环境的产生,二人逐渐从合作走向竞争,进而导致了保守派的分裂。

哈梅内伊和拉夫桑贾尼在霍梅尼时期分别担任总统和议会发言人,之前同样经历过反对巴列维王朝的斗争,并在革命时期同居一室,同样受到领袖的器重。因此,在霍梅尼去世后初期,他们之间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拉夫桑贾尼帮助哈梅内伊快速接替霍梅尼的领袖位置,哈梅内伊则支持拉夫桑贾尼参选总统,以及同步进行大大强化总统权力的改革。拉夫桑贾尼负责经济重建和外交事务,哈梅内伊则指导一些道义和精神问题,以及伊朗与伊斯兰运动的关系等。因此,尽管当时议会的反对声此起彼伏,拉夫桑贾尼的内阁还是排斥了所有知名的宗教激进分子。拉夫桑贾尼一直主张专家治国,其1989年“重建内阁”的23名成员中只有3名教士,其他大部分都在美、欧的大学获得过较高学位;其1993年的第二届内阁中只有司法部长和情报部长是教士,成员中有8人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9人是工程师。两人这种合作一度非常默契,以至于被称为“骑着双人自行车”的政治模式。

但随着改革的推进,拉夫桑贾尼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培植自己的势力,重用大多是受过西方教育、务实、温和的世俗知识分子,从而直接威胁到宗教领袖的地位和极端保守派的利益,并对伊斯兰政权的性质产生重要影响。两人的关系开始表现出竞争性的一面。1992年,时任伊斯兰文化指导部长的赛义德・・哈塔米被迫辞职,就预示着哈梅内伊与拉夫桑贾尼竞争关系的公开化。更

何况,哈梅内伊作为宗教弱势的领袖需要得到更多的宗教认可,而传统保守派则是这种认可的重要来源。此外,拉夫桑贾尼寻求西方贷款和私人投资的改革、开明的人事任用以及开放妇女权利等,也将传统保守派赶到了最高领袖身边。

同样,哈梅内伊向保守派的靠拢及其对政治事务的倾向,压缩了总统在行政领域的空间,增加了伊朗政治的保守性。这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保守派内部的分化。1996年第五届议会选举中,拉夫桑贾尼势力与原来的伊斯兰左派结盟,击败保守派,标志了该派的正式分裂,以拉夫桑贾尼为代表的温和派开始跃上伊朗的政治舞台。保守派出现分裂后,拉夫桑贾尼的经济改革遇到的阻力增加,传统保守派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机构对改革计划百般阻挠。对于拉夫桑贾尼提出的二五计划和财政预算,议会迟迟不批。为换取改革的延续,在自由市场尝试遇到批评后,拉夫桑贾尼迅速撤换了鼓吹该项改革的副总统罗哈尼・赞贾尼,并从此放慢了改革步伐,向保守派妥协,最终只能利用别无选择的经济重建来推动伊朗缓慢前进。

拉夫桑贾尼在两任总统期间启动了一系列改革,并在保守派和改革派竞争最激烈的1997年总统选举中,力挺改革派候选人哈塔米,结果哈塔米赢得了选举,拉夫桑贾尼赢得了民心。当然,哈梅内伊作为哈塔米父亲先前的学生对此也有一份功劳,是他承诺给予哈塔米参选总统的资格,之后又默认了哈塔米以自由化为导向的所谓“二次革命”。

哈塔米上台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包括任命了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的第一位女部长。对内他在伊斯兰框架内适度开放自由民主,努力推行法治,发展民族经济和提高妇女地位;对外他主张实行睦邻友好政策,加强与西方交往,提倡文明间对话,为“输出革命”降温。最显著的改革是放宽对媒体的限制,倡导负责任的政府,并展开对政治机关和政治人物涉嫌滥用民事权利的调查工作。哈塔米的许多改革努力都遭到教士、司法人员和军方的反对。哈塔米曾在一个著名的声明中表示,他的政府是在平均每9天就发生一个全国性危机的逆境下生存下来的。保守派善于利用司法体系阻止许多改革政策,甚至把一些改革派政客以诽谤的罪名送进监狱。哈塔米不喜欢对抗,曾公开表示他抗衡司法决定的权力有限。

不过,哈塔米勉强同意参选第二个任期并在2001年以70%的选票竞选连任成功。在他的第二个任期内,虽然哈塔米仍是名义上改革运动的领袖,但许多改革派政治家公开批评他未能积极支持改革,反而让反对改革的保守派赢得了政治主动权。他的第二个任期与第一任期有点不同,因为他通常避免与强硬派和非直选产生的宪监会对抗,甚至当后者剥夺许多合法的改革派候选人参选2004年议会选举的资格时,他也没有正式还击。2004年1月初,宪监会以违反伊斯兰教义和国家宪法为由,取消了3605名候选人的参选资格,其中包括80多名现任议员和许多知名人士。此举在伊朗全国引发强烈抗议,60多名议员在议会静坐和绝食以示抗议,哈塔米总统、4名副总统、12名内阁部长以及全国27名省长扬言要集体辞职。经过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出面干预,宪监会在1月29日恢复了其中的1160人的参选资格。当宪监会宣布最终候选人名单后,1月30日,125名改革派国会议员宣布,他们将联合抵制大选并立即辞职。与此同时,改革派内政部长宣称这次选举将不会在预定日期2月20日举行。不过,哈塔米总统随后宣布选举将如期举行,而他拒绝他的内阁部长和各省省长的辞职。这些行动为选举能如期举行铺平了道路,同时也标志着激进改革派与温和改革派阵营的分裂。

由于伊朗的改革完全从属于宗教领袖为核心的法吉赫体制之下,总统的弱势地位注定了伊朗改革的不顺和在新的政治形势下被保守派窃取经济成果的命运。而且拉夫桑贾尼时期相对开放、温和的政治经济主张在伊朗国内所引起的争议,在哈塔米时期得到进一步释放,其安抚民怨和偶尔取悦保守派以维持改革进程的做法不仅没有让保守派满意,也使改革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地位大打折扣,其政治资本的耗尽为保守派再次执政提供了良机。

2005年6月24日,年仅49岁的保守派候选人、少壮派政治家艾哈迈迪・内贾德脱颖而出,以高达61.7%的得票率击败前总统拉夫桑贾尼,当选为伊朗第九届总统。内贾德的胜选标志着以哈塔米为首的改革派的失败与保守派势力的全面回归。继2003年市政选举和2004年议会选举相继获胜后,保守派又控制了总统一职。至此,保守派势力控制了行政、立法、司法和军警等所有主要国家权力机器,改革派两年后才慢慢恢复元气。

政治平衡者――哈梅内伊

保守派的全面掌权并不意味着伊朗内部政治斗争的减弱,而围绕最高权力的斗争依然是伊朗政治不变的主题。在竞选总统时,内贾德曾提出“要把伊朗的石油收入体现在每个老百姓餐桌上”的口号,深得选民支持。内贾德能上台,也是因为他当时得到了哈梅内伊的支持。但内贾德却许下了他无法实现的承诺――当今的伊朗失业率和通胀率依然居高不下。内贾德在竞选时彻底忘记了他并非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当选总统后亦必须与议会、宪监会、专家会议和哈梅内伊分享权力。作为强硬派政治家代表,内贾德3次提名自己的石油部长候选人,也都被保守的议会所否决。这就是伊朗政治,内贾德也不得不加入新一轮的权力角逐。

虽然哈梅内伊最初支持内贾德上台,但两人在多个问题上存有分歧。内贾德认为哈梅内伊在他行使总统权力时碍手碍脚,因此希望能限制最高领袖的权力。不过,只要哈梅内伊依然是最高领袖,他似乎难以实现这一目标。2006年12月15日,伊朗分别举行第四届专家会议和第三届地方议会选举。内贾德迫切希望其阵营赢得这届专家会议选举,因为一旦获胜的话,年至66岁且身体虚弱的哈梅内伊,势必将在新的专家会议2016年届满之前被打入冷宫。为此,内贾德推举他的精神导师雅兹迪(Taghli Misbah Yazdi)参选,以期将来有机会能够取代哈梅内伊。若雅兹迪成为伊朗最高领袖,所有关于遏制内贾德权力、重启与西方接触等等努力,都将戛然而止。本身曾在80年代担任过总统的哈梅内伊很快意识到了来自内贾德方面的威胁。在专家会议选举前,这位最高领袖就命令支持者(即宪监会中的12名官员)对493名候选者进行层层筛选,最终只留下了163人,而把大部分支持内贾德总统的候选人排除在外,同时,又允许对内贾德政策强烈不满的拉夫桑贾尼参加专家会议竞选。

2007年9月4日,拉夫桑贾尼当选专家会议主席。伊朗分析人士认为,立场相对中立温和、偏向改革派的拉夫桑贾尼,掌管有“伊朗政权体制重要支柱”之称的专家会议,是对强硬保守阵营的打击。由于此前半年哈梅内伊已宣布由拉夫桑贾尼在未来5年内继续担任另一重要机构“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

的主席一职,拉夫桑贾尼事实上获得了对政府“所有机构”的监督权,这是前所未有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实际影响力要大于伊朗总统和伊朗伊斯兰议会”。这样,拉夫桑贾尼及其派别又拥有了对内贾德反戈一击的关键阵地。

看来,这是哈梅内伊玩弄的平衡手法,这也是后霍梅尼时代伊朗政治的重要特征。哈梅内伊主要通过宪法监护委员会来协调国内各派,实现国家权力的再分配。1992年,他为防止伊斯兰激进势力――伊斯兰左派(Islamic Left)坐大威胁领袖权威,就利用宪监会的人事筛选制度,取消了大批该派候选人的参选资格,使得伊斯兰左派在1992年的第四届议会选举中惨败,并逐渐退出政治舞台。1996年为阻止传统保守派获取议会和总统选举的双重胜利,哈梅内伊将该派不少候选人拒之议会选举门外。2004年,伊朗改革派的8年执政,使得国内人心思变,保守派日薄西山之势越来越明显,为保持党派平衡,防止改革走得太远,哈梅内伊再次利用宪监会的特权限制改革派参选,而使保守派意外斩获156个席位,赢得第七届议会选举的胜利。顺理成章地,保守派人士内贾德2005年顺利当选伊朗新总统。

第8篇

【摘要】马约尔、贾科梅蒂与摩尔艺术中的人体,分别以不同的形式营造了具有宇宙整体生命状态的空间,这种空间正是对西方理性主义美学的反叛与重塑,是对艺术之为艺术本性的回归,三位大师的作品对中国当代雕塑的创作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 人体空间;宇宙整体;艺术本性

马约尔作为20世纪雕塑先驱,40岁左右时由于眼疾的困惑,从早先从事的绘画和花毯设计,转向了雕塑艺术。马约尔的人体雕塑在20世纪早期是独具特色的。他摒弃了女性身体中的感,追求的是一种通向神圣之境的身体空间,而这正是他的作品与同时代其他大师的差异。比如,罗丹作为对传统雕塑方式进行变异的第一人,他亲手塑造了许多风格新颖的作品。但是,无论怎样,他都还是在对现实的再创造中获得人体的生机,从《塌鼻人,面具》开始,就基本勒定了他的现实主义之路。他在《巴尔扎克》这尊定稿的作品中,虽然有所突破,但还是较为执著于人物本身的音容相貌;在《加莱的义民》中,虽然他体会到了虚实的紧密联系,创造出了散开布置的体量,对传统封闭、均衡布置的纪念性雕塑产生了反动,但依然没有抵达超形入神的“圣境”。马约尔的贡献恰恰就在于他忽略了罗丹视若至宝的细节,以整体贯彻之力呈现人物身体中蕴蓄的静穆之伟大。在《地中海人》、《河》、《带枷锁的行动》中,他通过女人身体中的与腰臂部的和谐膨胀,充分展现了宇宙的生命精神。不同于罗丹作品中人物具象的日常生活性,马约尔以其更为优良的艺术天赋,垂雕出了圆润光滑的女人躯体,这里呈现的不是秀美与柔软,而是雄浑与扩张。如果说1901年的《地中海人》风格还不太成熟的话,那么,1906年的《带枷锁的行动》已显得较为完美。这是一尊去头的、没有小腿的塑像,但实质上,他通过人体的“s”形运动姿态,已经彰显出头颈与腿部主要的力线方向,而作为底盘的枷锁恰好与胸腹的力量聚集在中间,使雕塑作品显得气势磅礴,用中国传统美学的术语,可谓“至大无外”。在1939-1943年的《河》中,马约尔的女人体又解决了另一个层面的问题。那就是“至小无内”,因为在《带枷锁的行动》中力量由来产生于肩背部的内折与胸、臀、腹之间的夹力,这种力量通过枷锁的横线与颈部的短竖线得到了保存与延伸。但是,此时的马约尔还没有体会出宇宙精神就是从我们自身的内部发出光芒,所以,他以上的作品还是较为注重对象的外在力量构成性。但在《河》这件作品中,马约尔很明显地体悟到了“吾即宇宙,宇宙即在吾身”的力量之源。因此,女人体的双手向外扩张的无限之力,即像是从身躯内部发射而出。《河》的构思巧妙而有深度,其象征意义韵味深长。事实上,罗丹也很欣赏与敬佩马约尔的作品,在1920年,奥克塔夫·米尔曾从马约尔的画商沃拉尔买来一尊小雕像,罗丹看过这件名叫《蕾达》的作品后,说:“它太美了”,“真是位了不起的艺术家!”“我不晓得这世上还有任何其他现代雕塑作品具有像它这样的纯粹没,我发誓我不晓得。它是一种绝对的美和绝对的纯,很显然是杰作。”[1]还有论者评道:“马约尔的创作注重形式,他除了昭示距离、肯定仙界(而不是人间),不断宣称美是神赐、美就是美之外,似乎不再有别的什么。这位雕塑家的创作态度是异教徒的、异国他乡的、完全超然的,是享乐主义掩盖下的冷静如冰。”[1]8“马约尔把他的作品从时间抽出来,以获得一种永恒感。他把自己的艺术同古代世界再次挂上钩,但不是通过东拼西凑,而是通过透彻分析古代艺术中那些最简单的几何成分。1908年周游希腊时,他利用了塞尚的立体几何透视法来观察那里的古典艺术。”[1]8-9正如法国作家、评论家米尔博所说:“马约尔的艺术理想旨在用人体作品的构造美替代其传统的煽情功能,他塑造的完美女人体表现了母性而不是。”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马约尔从罗丹手中接过人体模特,熄灭她的火,让她慢下来、静下来,去掉她的现实意义,为了使之永恒而把她简化。他忽略她身上应时的成分,好让她身上超时的东西凸显出来。”从艺术的本体发展来看,马约尔无疑在同时代人中是超群绝伦的。

贾科梅蒂与摩尔艺术的独特性,其根源恰恰在于他们对人类存在境域的关注与描绘,这使他们创造了艺术史上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营造了人类可以栖居的艺术空间。

海德格尔在《艺术与空间》中是这样理解空间的:“雕塑形象是物体。其由各色材料组成的部件,被塑造为多样形态。此种形象塑造实现于界面构成,即内外界面的确定。在此即有空间进入游戏。空间为雕塑形象所占有,遂造就为自成一体、通孔和空洞的形体。……在空间一词中,语言说到什么?其中说到空间化。空间化意味:开垦、拓荒。空间化为人的安家和栖居带来自由和敞开之境。”海德格尔反对在艺术创造中把空间科学化,他认为空间化乃诸位置之开放。在空间化中有一种发生同时表露自身又遮蔽自身。也就是说,这种空间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是开放的,容纳万物,构成场境;另一方面,万物的相互敞亮构成相互归属,从而进一步扩充这一场境,这即是发生。贾科梅蒂与摩尔艺术中在空间的处理上表面有不同的审美旨趣,但实质上两者与海德格尔对雕塑中空间的理解与要求是相通的。下面结合作品谈谈我对贾科梅蒂与摩尔雕出真理的空间的理解。

所谓的真理空间,即是指能够生发的空间,而不是物理的硬性空间。也就是说,无论是贾科梅蒂或摩尔,他们的雕塑都使空间在物体的形象中得以生发。当然,他们塑造的方式不一样:贾科梅蒂是通过“人干”的形态,来展现至小无内的境界;摩尔是通过打孔、穿洞、夸张的形体来展现至大无外的境界。比如,贾科梅蒂在《战车》作品中,完全是根据记忆来创作女人形象,这瘦长的女人,表面上全无丰满之处,但是她却敞开了一个真正的空间。她的身体不是现实女人的对应之体,而是她的生命之体。贾科梅蒂塑造的女人是她的整体生命的显现,她使她的周围世界显得充盈而有活力。静止的形象是周遭各种矛盾运动的对立与统一,因此,在极静中隐含着动,在干枯中蕴涵着丰富。正如萨特在论艺术中所说的:贾科梅蒂知道,一个活生生的人身上绝不会有多余的东西,因为人的一切器官都有着自己的功能。他懂得,空间就像一个毁灭生命的肿瘤,它会吞没一切。对他而言,雕塑就是从空间中修剪多余的东西,使它高度精炼,并从它的整个外形中提取精要。事实上,贾科梅蒂并不仅是从外形上提取精要,而是从自己内心与外在事物神韵之感合为基点,以最简洁的手法创造出艺术形象。这种形象,萨特称之为走向绝对,亦即海德格尔说的存在。纵观贾科梅蒂的作品,我们发现他的作品中的空间感是一种想象的、而非一种实体性的。在传神达意上,力图以最简洁的手法,创造出最生动的形象;以最小空间的占有,呈现最广大的空间。

摩尔的作品充分展示了世界的空间关系,在他的各类雕刻中,他都运用不同的空间组合,构成一个打通内与外的真理空间,这一空间充盈着生命的活力。比如,在著名的《横卧的母与子》的作品中,摩尔通过空间的处理,将母与子的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里没有太多的细节与形象表情说明,用一个拥抱的动作,就把人类母与子的那种血肉之情细细地描述出来。

如果从空间的象征意义出发,我们就会发现:母亲的拥抱空间,象征着大地对万物之保存,孩子竖向之力象征着世界之超越与挣扎,两者形成一种交构之合力,既合乎自然之道,又合乎人类真实之生存状态。在摩尔的其他作品中,我们都可发现他对空间的探索与研究。

第9篇

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盼来了期待已久的暑假。走出学校的同学就想一只脱笼的小鸟,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暑假600字心得体会集锦,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初中暑假600字心得体会集锦一

暑假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但是,在这个暑假里,我觉得我的暑假生活非常快乐和充实。

暑假作业中有一项阅读作业,我家里的课外书都被我读的滚瓜烂熟了!经过郭老师的推荐,我和爸爸一起去书店买了五本课外书:《草房子》、《窗边小豆豆》、《男生女生》、《男生贾里全传》和《女生贾梅全传》。其中,我最爱读的当然是《女生贾梅全传》了!

因为我非常喜爱《女生贾梅全传》这本书,所以我每天起早贪黑的读这本书。早晨六点多就起床,捧起书,迎着黎明的晨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在书中尽情地遨游。我也利用午睡时间来看书,看起书来如饥似渴,有时连吃饭都忘了!正如高尔基所说的:“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暑假里,我也报了一些兴趣班,每次上课,我都认真听讲。在课间,我抓紧时间读书,一分钟也不肯放过。记得有一次,在上课的时间,我因为刚看到精彩的段落,所以,太想知道下面的内容,于是,我就在课堂上看书;结果,被老师逮个正着!老师严厉的说:“下不为例!”哎!以后,我在也不敢在课堂上看书了!

如今,一个暑假过去了,《女生贾梅全传》这本书我也看完了。这本书的主人公——贾梅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呢:可爱的贾梅实在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女孩,她天真活泼、心灵纯洁、心地善良,特别富有同情心。在贾梅的校园生活里有酸甜苦辣,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也有对亲情和纯洁友谊的渴望……

读完这本书,我百感交集:我觉得,生活就像一场电视剧,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这本书的主人公贾梅,在她的生活中有快乐,有悲伤,有失落,也有寂寞……

我们现在已经是六年级了,再过一学期,我们就要踏入初中的大门,我们的初中生活是怎样的呢?是不是也像贾梅的校园生活一样丰富多彩呢?我期待着……

初中暑假600字心得体会集锦二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在白驹过隙间,我们又送走了紧张的一学期,迎来了又一个暑假。

美景篇

今年暑假,我们去青岛旅游。我们住在银沙滩附近的酒店里,从阳台上可以远眺一望无际的大海。我们先去了青岛极地海洋世界。那里面有聪明的海豚,活泼的白鲸,憨厚的海象,我们先看了海豚转呼啦圈、小丑激动人心的表演……

然后我们又去了情人坝灯塔,就是《极限挑战》里拍的那个地方,灯塔给在大海里航行的人们照亮前方的道路,我们要学习灯塔的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灯塔的前面有100面旗,都是各个国家的国旗,应该是象征着各国的和平共处。

快乐篇

我们又去了银沙滩,租了一个帐篷,我们踏着银色的沙滩向海边跑去,波浪打到岸边时就像海浪把一颗颗晶莹闪烁的珍珠送上沙滩。我奔向大海,跳入海中自由的游弋。我无意中抓到了一条小鱼,因为它太小了,我就把它送回了大海的怀抱里。太阳就要下山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银沙滩。

晚上,我们又去参加了青岛一年一度的啤酒节。啤酒节里有五彩缤纷、变化多端的灯光秀,而且还有许多的啤酒都是一大桶一大桶的。还有3D画展和7D电影。3D画展里的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7D电影就是你的左面、右面、后面都有画面。还有书画拍卖、歌舞表演和马戏团表演。在啤酒节上有那么多的警察,连打火机都不能带进去。连道路都封锁了一些,而且只能单向行驶,不能双向行驶。

愤怒篇

在暑假我仍然要下棋、弹吉他和学英语,跟在学校相比,多了一些自由和快乐。每天还要冒着酷暑学习,好在暑假里我还过了吉他五级,但我想要一些自由!

这个暑假对我来说非常有趣,就是少了自由。不过青岛之旅还是令我流连忘返。

初中暑假600字心得体会集锦三

放暑假的前一天晚上,我就开始和爸爸妈妈讨论放假计划了。

暑假第一天的五点半,爸爸妈妈、我和金金(我家养的一只四个月大的小狗)整装待发,坐上车准备去我的奶奶家。

我和金金在后座,我坐在座位上,金金在后座地下。金金晕车,上了车没一会儿就头晕了,头往座位上伸,还不停地滴口水。虽然我们早有准备,在后座上铺了旧被子,但是金金的口水太多了,靠近金金的外围的被子,被金金的口水滴得湿透了。怎么办?爸爸妈妈说过,“照顾金金”这个艰巨的任务是要交给我一人完成的!嘿!对了,车上有一叠报纸!我急中生智,拿出几张报纸铺在外围弄湿了的被子上。哈哈,好了!不想,金金对我又发起了第二轮进攻。它趁我睡觉时,把脑袋往我的枕头上伸。粘糊糊、湿嗒嗒的口水浸湿了我的枕头,我的脸上、头发上也有了金金的口水……“啊!”我一下子惊醒了,发现脸上有口水后,一下子火了:“臭金金!看你干的好事!”然后狂擦脸和头发。哼,我又不是没办法,我把我的包拿出来,用报纸一包,不就又是一个枕头了吗?还是具有“防水性”的枕头!金金见一计不成,又施一计。它干脆爬到我的座位上,然后把我挤到一边儿去,自己“独霸宝座”。唉,我没辙了,我力气没它大,不能把它推下去,我只能抱着它,用纸巾给它擦口水!

最后金金还吐了,座位上和地上都有,我又把座位上金金吐的东西清下去,在脏的地方铺上报纸。天啊!金金还用座位上铺的报纸磨爪子,把报纸都抓破了,我只好在座位上铺了一层又一层报纸……唉!暑假第一天享福的.金金,可怜的我啊!

初中暑假600字心得体会集锦四

终于放假了。忙碌了一学期,终于迎来了暑假的到来。

放假的感觉真爽。早上睡到十一点多才睁开睡眼。不紧不慢地穿着衣服,不用在担心爸妈的催促。本以为暑假比上学有趣多了,可素。

每天不是睡饱了吃,吃饱了睡,过着跟猪一样的生活。

“欣欣,要不要去你小姨家?”听到了这句话,我心里暗暗想:终于摆脱了!哇哈哈哈。可素,事情往往跟我们想的不一样。

首先去在龙华的`小姨家就不顺利,晚上十一点出发,十一点半才到。好吧!我承认这并不久,可素,我的小肚肚承受不起啊!

以为在小姨家好好玩,没想到……

小姨有一个小女儿,八个多月了。我明白了,为什么妈妈要让我来了。那就是:照顾小妹妹。这简直不让人活了,为了小妹妹,我还帮她把沾有便便的裤子拿走。

但是小姨对我很好喔!相信大家都知道肯德基吧!在龙华那边好像叫波什么东东的。小姨就带我去吃,点了一份全家桶,哈哈~小肚肚,你有口福喽!不对,是我有口福喽!

一连在小姨家住了几个星期,要回去了真不舍得!不过我还会来的!

暑假生活,一眨眼就过去了。在这里我跟小盆友们说一句:要尽情的玩哦!因为暑假很快就过去了,但素,作业也要写哦!

初中暑假600字心得体会集锦五

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个地方,那是心灵一角的阳光、那是我永远的港湾,她感悟亲情的伟大,是我感受永恒快乐的地方。

我思念久违的家乡,思念那土生土长的家乡。家乡虽然不富裕,但也许正是少了那份名利的最求,才使这里的生活宁静且安详。搬来城市之后,与家里人疏远了很多。我怀念奶奶讲了上百遍的《小红帽》;怀念大伯娘那一句句叮咛的话语;怀念儿时的伙伴——小彭姐姐;怀念爷爷亲手帮我组装那辆小单车……我也期待与家乡永不分离的那一天。

我闻着炊烟的气息抵达村庄,那是大伯娘在煮饭的炊烟。在暖暖的阳光下,看见田埂上荷锄归来的大伯朝着熟悉的那缕炊烟走去,疲惫的脚步显得格外轻快……“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诠释梅州美食的一大特点。每次回到家乡都被风味万千的客家菜所深深吸引。到现在我还记得大伯娘做的梅菜扣肉,那味道真是一绝啊!大伯娘,等我回家时您一定要再做给我吃哦!

忘不了这港湾,她是我体验到永久的幸福和温馨的地方。在这温暖的港湾里,我经历了好几个岁月了。我尝过香甜,品过快乐,抿过悠闲,这些都是湾儿里抹不过的笑意啊!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重踏我的故乡,它的内心会有更多的美好向我倾诉。那宝贵的亲情像一条涓涓的小河在我心底流淌,那些难忘的回忆啊,我只能用这些文字去感谢。

我的暑假生活,家乡我永远的港湾。

第10篇

不喜欢读书的人,觉得书平淡枯燥;喜欢读书的人,却能体会其中的乐趣。

起初,我并不喜欢阅读。总以为书中的知识看不懂,又没什么好看的。正如此,我的阅读量很少。后来,我却不知不觉地改变了。一天,爸爸给我买了两本书,其中一本是《小兵张嘎》。由于爸爸的“死命令”,我只好拿着《小兵张嘎》看了起来。慢慢地,我完全被书中机智勇敢的嘎子迷住了,也因此爱上了那本书。不久,另一本书也看完了。我发现书中的内容太精彩了,每看一本书,仿佛在观看一部电影,精彩的情节总是忘也忘不掉,再加上那优美的语句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当书中的主人公成功时,我会一同感到高兴;当遇到危险时,我却很紧张,仿佛自己也是书中的一员……因为阅读,同学们的进步很大,教室里充满书香味。

书使我明白了许多。其中,《女生贾梅全传》中的一件事,令我记忆深刻。一天,贾梅想让爸爸服气,要烧出三菜一汤。可她不会做,在妈妈的帮助下,才蒙混过关。后来,越闹越大。有电视台导演要拍摄,贾梅又让妈妈帮助。到了拍摄时,本以为妈妈准备好了,却发现并没准备。后来,贾梅只有靠自己,却失败了。因此,她明白了凡事得靠自己。看到这句话,我觉得很耳熟,像在哪儿听过一样。这才想起,爸爸也这样对我说过。因为我做事总是依赖别人,只要有时间就玩自己的,只有周日爸爸、妈妈在家才会帮忙。即使我想干,奶奶也会像贾梅的妈妈一样,一会儿怕我洗不干净,又怕我切菜切到手…总是抢着干。还有一件事,我记得很清楚。一天,妈妈正准备上班,见我又没事干,就交给我一个任务:把凉席洗干净。此时的我一心只想玩,心里想这么难得的好机会,应该痛痛快快地玩才对。于是我什么也没想,又和弟弟大玩了起来。一会儿画画、玩拼图,一会儿又看书、玩游戏,玩得可不热闹。因为妈妈上班去了,所以不管玩多久,也不用担心了。但,我居然忘了要洗席子!渐渐的,妈妈要下班了,可我和弟弟仍然开心地玩……这时,我们突然听到门被打开的声音,弟弟赶紧跑过去,喊了声妈妈。这一喊,让我一时间好像想到了什么。糟了,凉席还没洗呢!我害怕极了,心想这回倒霉了。果然,妈妈问起了这件事,我吞吞吐吐地说忘记了。后来,不出所料,我被批评了一顿。唉!贾梅的事让我想起了自己:凡事得靠自己。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确实,书让我明白了许多未知,更让我一点一滴地进步着、快乐着。我爱书,我爱阅读。

指导老师:陆丽敏

第11篇

在伊朗最近举行的大选中,温和(也称务实)派人物鲁哈尼出乎人们意料在首轮选举中击败所有强硬保守派竞选对手,当选伊朗第11届总统。鲁哈尼承诺,为摆脱伊朗目前面临的内外困境,执政后对内将会稳步地推进政治“变革”,努力营造一个“宽容”的社会氛围;对外将努力改善与美欧和地区国家的紧张关系,争取打破核僵局,解除国际社会对伊朗的制裁。尽管目前判断鲁哈尼新政是否能成功还为时过早,但可以肯定的是,鲁哈尼的当选将会对伊朗内政外交政策产生重大的影响,标志着伊朗政治社会、伊朗与美国关系以及伊朗核问题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大选进程跌宕起伏

温和保守派人物鲁哈尼在伊朗最近举行的大选中胜出,再次表明伊朗大选有其不可预测性的特点。在大选之初,人们普遍认为,这次大选并无悬念,只是伊朗传统强硬派(“原则主义派”)[1]代表人物之间的争夺。在2009年伊朗大选动乱之后,以改革派为代表的“绿色运动”力量遭到政府严厉镇压,其头目人物穆萨维和卡鲁比被软禁至今;因支持改革派,以拉夫桑贾尼为首的温和(务实)保守派势力也受到打压。在改革派和务实派被边缘化后,以总统内贾德为代表的新强硬派与传统强硬派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尤其是内贾德与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的矛盾公开化。双方争斗的结果是,总统内贾德被架空,传统强硬派在2011年3月议会选举中又大获全胜,伊朗政坛形成了少见的一派“独大”的格局。因此,人们对即将举行的大选并没有太大的热情。

 

在大选看似毫无悬念的情况下,伊朗当局对大选最关注的是两件事。第一,确保大选平稳。为避免2009年选举后发生的大规模社会动荡再次重演,伊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这次选举全过程进行了严厉管控。一是加大了对国内各反对派人物和新闻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监管力度;二是严格限制各竞选人的竞选活动区域;最后耐人寻味的是,伊朗这次还专门成立了一个选举委员会取代内政部,全面监控大选。第二,因担心改革派等政治派别抵制大选,争取高投票率是伊朗当局对这次大选最关注的另一件事。为此,伊朗第一次将地区选举与总统选举合并在一起举行。此外,领袖哈梅内伊还多次呼吁人们踊跃参加投票,将参加投票作为挫败伊朗敌人阴谋的举措。

 

5月11日,在参选人登记的最后一刻,温和派领袖拉夫桑贾尼和总统内贾德的顾问马沙伊等重量级人物登记参选,打破了大选开始后的“沉闷”,竞选开始趋于激烈。马沙伊曾任总统内贾德的第一助手,也是儿女亲家和首席军师。但马沙伊在政治上被指责试图以倡导民族主义来淡化,以致削弱宗教在伊朗政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马沙伊遭到宗教保守集团的强烈反对,被视为是“偏离主义”思潮的首领。伊朗前总统、现任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主席拉夫桑贾尼是伊朗“大老”级人物。他持温和务实立场,反对内贾德的强硬政策,支持改革派某些诉求,不仅有着丰富的治国经验,还有伊朗“经济之父”的美誉,主张伊朗应改善与西方和周边国家的紧张关系,在伊朗拥有很高的人气。尽管拉夫桑贾尼和马沙伊等诸多报名者未通过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的资格审查(拉夫桑贾尼的理由是年龄过大,已79岁了,身体条件不适合出任总统)。但拉夫桑贾尼决定参选还是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伊朗民众对大选的态度,极大地激起了民众对大选的热情。

 

5月21日,伊朗公布了此次总统大选的八名候选人名单,其中包括一名改革派代表:哈塔米时期的第一副总统阿雷夫;一名温和派代表:拉夫桑贾尼密友、现任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长)、前首席核谈判代表鲁哈尼。其余候选人均来自强硬保守派阵营,主要代表人物有:颇有人气的现任德黑兰市长卡利巴夫,现任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长)、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2]和现任最高领袖国际事务高级顾问、前外长韦拉亚提等人。针对贾利利是领袖“钦点”的传言,哈梅内伊多次予以否定,并表示不会干预大选。不过,他建议伊朗选民应选择一名“虔诚、革命意志坚定、有能力”的总统,而不要选择想要把伊朗变成外国势力附庸的人。哈梅内伊的讲话虽未点明他支持哪一位候选人,但表明了他希望什么样的候选人当选伊总统的意向。

 

根据安排,八名候选人举行了三场电视辩论,分别就伊朗政治、经济和外交展开辩论。由于经济是这次大选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因此,为争得选票,各位竞选人在辩论中都极力展示各自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计划。三场辩论结束后,卡利巴夫的支持率最高。但在投票的前几天,改革派候选人阿雷夫主动退出竞选,拉夫桑贾尼和哈塔米都呼吁人们支持鲁哈尼后,鲁哈尼的支持率快速反超卡利巴夫,但当时绝大部分人认为,无人会在第一轮选举中胜出,鲁哈尼和卡利巴夫将进入第二轮决战。

 

伊朗民众渴望

“变革”成就了鲁哈尼

几乎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温和派人物鲁哈尼在6月14日举行的大选中,在首轮以50.7%的得票,击败所有强硬保守派竞选对手,当选为伊朗第11届总统。鲁哈尼当选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竞选策略运用得当等,改革派竞选人阿雷夫退选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伊朗民众普遍对现状不满,渴求“变革”。在过去八年,尤其是最近四年里,伊朗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趋于白热化,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美西方越来越严厉的经济制裁使伊朗经济状况急剧恶化。2012年伊朗石油出口减少了45%,石油收入锐减;货币贬值80%,导致物价飞涨,大量中小企业被迫停工、停产,失业率高达13%,平民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困难,对政府政策不满的情绪越来越大。争取改变现状、改善生活成为了伊朗民众在这次大选中最普遍的诉求。鲁哈尼是改革派和温和派在这次大选中唯一的代表,人们将选票投给鲁哈尼就等于投给了变革。因此,鲁哈尼的当选虽出乎人们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第12篇

1、我,一个爱读书的小男孩。今年暑假我读了许多书籍,有幽默无比的《淘气包马小跳》;有让我笑口常开的《笨狼的故事》;有写出了女孩心声的《贾梅日记全传》;还有情节感人的《红楼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红楼梦》。

2、《红楼梦》这本名著很感人,别看我年纪,才读了一遍一至十回,我还真懂得了不少,也时常掉眼泪。我觉得,当时的社会很奢侈,贾府的贾母很有权势,说话很有分量,贾府上下全都听她的。但她特别疼爱贾宝玉,把他当作心肝宝贝。也许因为是贾府上上下下都是姑娘,只有贾政(贾府的老爷)和贾宝玉两个男人吧。

3、贾宝玉有一个表妹叫林黛玉,她很爱哭,但很有才华,做诗、画画样样精通。她和贾宝玉很谈得来,经常一起玩耍,两小无猜。我觉得,自己也是一个样样精通的小女孩,爱好很广泛,读书、画画,弹琵琶、办小报。呵呵,好像跟林黛玉有些相似,我也很爱哭,而且,哭起来没完没了。不过,这些应该改正,现代的孩子要坚强些,不要那么多愁善感。我觉得,林黛玉在我心里是《红楼梦》里最喜欢的人物,也是最感人的人物!

4、自从我看了《红楼梦》以后懂得了许多道理,我很佩服曹雪芹,他可以写出这么好的作品,把里面的人物写得那么栩栩如生,好像就站在我面前。我要向他学习,练好作文基本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来源:文章屋网 https://www.wz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