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超声成像作为田径运动员应力性骨损伤初步检查工具的实验探究

作者:陆海英运动员应力性骨损伤医学超声成像可靠性

摘要:研究背景:田径运动员中,应力性骨损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损伤。但目前为止,超声成像作为一种检查手段来检查这类运动员损伤还知之甚少。研究方法:113名田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同时利用高频超声和核磁共振(MRI)成像,对运动员们的腿部和脚部进行应力性骨损伤检查。利用5级核磁共振(MRI)损伤分级系统作为参照,我们对比了高频超声与核磁共振(MRI)成像在灵敏度,准确性,以及阴性和阳性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113名运动员同时进行两种检查手段进行检查,核磁共振(MRI)检查组结果为:0级损伤3名(2.7%),1级损伤12名(10.6%),2级损伤15名(13.3%),3级损伤77名(68.2%),4级损伤6名(5.3%)。高频超声检查结果为:22名运动员没有检测到损伤:0级损伤2名,1级损伤8名,2级损伤8名,3级损伤4名,其余结果一致。统计结果表明,以核磁共振(MRI)为参照检测工具,超声成像检测手段表现出了81.8%的灵敏度,99%的阳性检测,13.4%的阴性检测以及81.4%的准确性。结论:作为一种较为方便的检查手段,高频超声是一种可靠的检查应力性骨损伤的手段。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CN:44-1129/G8)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以反映广州体育学院教学、训练和科研成果为主,同时交流和传播国内外体育科研成果和科技信息,开展并进行学术讨论与争鸣,以广泛的学科涉及面和极强的学术论文实用性促进我国体育科研事业的发展。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