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黄质夫与抗战救亡中的贵州乡村师范教育

作者:梁茂林乡村教育师范教育黄质夫贵州省抗战救亡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学毕业从实际出发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普及教育的难点和重点都在乡村,而作为抗战后方的贵州,抗战时期是乡村教育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黄质夫在榕江创办乡村师范,是其中最关键的措施。黄质夫求学时,选择了大学师范专业农学系,大学毕业择业时选择了乡村师范,在乡村师范学校中又选择了边疆师范。并把位于贵州省城郊区的青岩边疆师范迁往边远山区(距省城400多公里)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榕江、黎平。不仅深入了边疆,而且从实际出发创造了乡村教育的新理念。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贵阳文史

《贵阳文史》(CN:52-1104/K)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贵阳文史》遵循立足贵州,面向全国,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力求办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为社会主义物资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本刊从文学、史学、哲学、宗教、科技、教育、民俗等方面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介绍贵州的人文地理、风俗民情,宣传贵州,了解世界。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