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经济恢复时期的贵阳市私营工商业

作者:戴舜卿经济恢复时期私营工商业贵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社会主义过渡解放初期国民党反动派从业人员

摘要:贵阳市解放距今已57年了。回顾贵阳解放初期,真是感慨万千。当时我有幸在张开生局长领导下的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该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采取有力措施为恢复经济、保障市场供应,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解放前的贵阳,在国民党反动派及地方军阀横征暴敛和残酷压榨下,经济不仅落后而且十分脆弱。1949年11月贵阳解放时,全市人口24万.私营工商业5317户,从业人员22483人,不足全市人口的1%。资金总额199亿元(旧币,下同)。私营工业1341户,从业人员10743人,资金总额81亿元。工业主要是轻工业,以机制卷烟为主,其余大都是手工操作或半机械操作的手工作坊。手工作坊占全市工业的75%左右。商业3876户,从业人员11740人,资金181亿元。私营商业以经营花纱布、绸缎、百货、盐巴、油脂、中西药为主。还有茶馆、酒店、银楼、典当等行业。另外,还有汽车运输业1100户,资金总额180亿元。这些工商业大部分是抗日战争期间从沿海城市迁来的,工业基础薄弱,商业也不发达。但工商业都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贵阳市解放后,接管城市的任务十分艰巨,面临情况复杂,经济困难,任务繁重,一方面要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另一方面要迅速地恢复国民经济。同时实际工作中的许多措施,实质上又在为向社会主义过渡进行准备。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贵阳文史

《贵阳文史》(CN:52-1104/K)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贵阳文史》遵循立足贵州,面向全国,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力求办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为社会主义物资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本刊从文学、史学、哲学、宗教、科技、教育、民俗等方面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介绍贵州的人文地理、风俗民情,宣传贵州,了解世界。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