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英国东印度公司广州商馆的汉语学生

作者:苏珊·里德·斯蒂夫勒; 刘美华; 杨慧玲英国东印度公司汉语学习马礼逊德庇时中英关系阿美士德商业往来中文翻译贸易交往馆藏期刊

摘要:本文发表于1938年,原文"The Language Students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s Canton Factory,"刊登在Journal North China Royal Asiatic Society,1938,Vol.69,pp.46-81。作者苏珊·里德·斯蒂夫勒(Susan Reed Stifler)根据英国东印度公司档案、英国皇家亚洲学会、伦敦会等机构的原始文献,进行了长期梳理,才汇集成文。英国东印度公司自17世纪初就与中国有商业往来,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中文翻译人才,在贸易交往和政治交涉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翻译对公司的意义重大。然而,由于当时清政府的语言封禁政策,他们无法在与中国官府交涉中争取利益,尤其是两次使华团的失败让他们意识到培养汉语翻译人才的重要性。在广州商馆关闭前的30年,东印度公司在培养汉语人才方面迈出了意义重大的一步。1810年至1831年间,公司共培养了19位汉语人才,不仅为阿美士德使华团提供了译员,还一度使用汉语与中国官府书信往来,而不再完全依赖"语言通事",甚至培养出德庇时这样中文造诣颇深的汉学家。英国东印度公司通过广州商馆,处理与中国的经济、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关系和事务,而东印度公司广州商馆的汉语人才在不同时期的起伏变化,亦是中英关系史的一个投影。本文发表后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英关系史、翻译史的重要文章,也是21世纪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这篇文章如今在国际学术期刊过刊网以及国外馆藏期刊中都不易找到,其扎实的英国档案文献基础使得它时隔数十年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国际汉学

《国际汉学》(CN:10-1272/K)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