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电影空间的场所性和非场所性研究--以《菊次郎的夏天》为例

作者:郭颖萍场所非场所公路电影

摘要:法国人类学家奥吉在《非场所:超现代人类学入门》中提出了"非场所"的概念,"非场所"和传统意义上"场所"的概念是紧密相连的。一般说来,场所被定义为有历史的、有身份的、有关联的,反之则为非场所。从时间维度上看,场所意味着历史和永恒,非场所意味着现时与短暂。本文首先归纳"场所"和"非场所"的特征,再以《菊次郎的夏天》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两类具有不同特质的空间对电影叙事及主题表达所起的作用。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CN:62-1140/G4)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远程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现已更名为《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