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文艺的民族形式论争”的结束(提要)

作者:金惠俊新文艺民族性形式论晋察冀边区提要晋冀鲁豫边区内容与形式民间文艺

摘要:“民族形式论争”始于1938年下半年一直到1942年上半年共约持续了三年多的时间,这期间论争包括在延安、香港、重庆、桂林、晋察冀边区以及上海、永安、金华、成都、昆明、晋冀鲁豫边区、晋绥边区等除沦陷区以外的中国各地展开,是一次全国性的大讨论。当时这次论争全面而深刻地讨论过新文艺、文人文艺、民间文艺的性质与长短,继承传统文艺与吸收外来文艺等问题,又涉及到文艺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全国性与地方性、民族化与大众化、内容与形式、产生新形式的规律、艺术性创造普及性以及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与社会的关系……等等文艺理论方面的各种问题,甚至还关联到大众语与文字改革问题、文化路线或文化政策问题。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郭沫若学刊

《郭沫若学刊》(CN:51-1049/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郭沫若学刊》始终以建立郭沫若学为己任,不断拓展研究新领域,不断推出新成果,备受国内外“郭研”学者的高度重视,成为广大社科工作者关注的刊物。国内几大传媒摘登转载率较高,美国《国际通讯期刊》重点向世界各国作了推荐;日本、美国、加拿大的有关图书馆、大使馆也通过国际书店或直接向编辑部索购。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