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论凯恩斯主义的理论边界与现实约束——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思考

作者:伍戈; 谢洁玉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结构性政策

摘要: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立足于短期视角,主张通过扩张货币或财政政策进行总需求管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成为主要国家走出危机的指导性政策方针。但凯恩斯主义存在特定的理论边界或现实约束条件,具体包括: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受到名义利率下限与流动性陷阱的约束;扩张的财政政策会受到政府既有债务水平及赤字率的限制;如果考虑跨期动态因素,当期过度的投资需求可能引发未来的产能过剩;从结构性视角来看,经济结构的扭曲因素会削弱总量性政策的效果;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日益加强的复杂交叉联系会制约宏观政策的实施。鉴于上述约束条件会影响凯恩斯主义在实践中作用的发挥,且当前中国正处于“三期叠加”的转型时期,笔者建议应保持中性适度的货币环境,合理利用财政政策的空间,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更深层次看,研究者有必要结合现实情境的演进,时常考量凯恩斯主义的理论边界与现实约束条件,不断探寻宏观经济理论的推陈出新。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国际经济评论

《国际经济评论》(CN:11-3799/F)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