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对我国海运业和海员发展的影响

作者:毛建良国际劳工公约国际劳工大会海员素质海事海运业国际劳工组织生活条件法律法规

摘要:2006年2月23日在日内瓦举行的第94届国际劳工大会暨第10届海事大会上,通过了旨在全面保障海员工作和生活条件的《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MARITIME LABOUR CONVENTION,2006)。公约对海员的工作条件、健康、安全、最低工作年龄、招聘录用、工作时间、船上居住条件等制定了国际统一标准。该公约将在达到至少30个国际劳工组织会员国(且这些国家的商船总吨位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33%以上)批准之日起12个月后生效。新公约引入了“无差别”主张,无论在悬挂公约批准国国旗还是在非公约批准国国旗船上工作的海员,均应得到一视同仁的对待,享受同等的权利。因此,新公约的出台对提高我国海员素质、改善我国海员培养及工作环境是个很好的机遇。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海员保护的具体作法与国际劳工公约的要求不相匹配,缺少专门针对海员劳动和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且基本上不存在对船上工作生活条件等方面进行检查和监督的正式机制,因此,新公约的出台也将对我国如何顺应航运业的发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和维护海员的合法权益、全方位推动我国海员走向国际市场,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国际工程与劳务

《国际工程与劳务》(月刊)创刊于1988年,由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主管,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主办,CN刊号为:11-5034/F,自创刊以来,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国际工程与劳务》以宣传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事业方针政策,传播国际工程承包先进管理、技术和国际市场信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为己任,为国际交流开设窗口。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