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左、右半大肠息肉样病变特点比较及临床意义

作者:杨雪; 刘培曦; 肖迅; 陈子洋息肉样病变左半大肠右半大肠临床特点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左、右半大肠息肉样病变的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392例大肠息肉样病变,以脾曲为界归为左、右半大肠两种部位。分析比较各病理类型在左、右半大肠的分布及与年龄、性别、大小、异型程度的关系。结果左半大肠检出息肉样病变的比例(64.92%)较右半大肠的比例(35.08%)高。各病理类型包括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潴留性息肉、神经内分泌肿瘤、梭形细胞肿瘤均为在左半大肠的比例(53.52%、5.64%、3.80%、0.46%、1.17%、0.33%)较右半大肠的比例(30.98%、1.63%、2.38%、0.09%、0%、0%)高。腺瘤性息肉为检出最多的病理类型(84.50%),其病理亚型包括管状腺瘤、管状一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也是在左半大肠的比例(40.89%、7.57%、1.92%、3.14%)较右半大肠的比例(26.88%、1.76%、0.50%、1.84%)高。左、右半大肠的病理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以后左、右半大肠的腺瘤性息肉随年龄增大而显著增多,在左半大肠这一趋势尤为明显,这与其它类型息肉样病变随年龄的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锯齿状腺瘤多见于左半大肠的男性患者(P〈0.05)。左半大肠的腺瘤性息肉较右半大肠的腺瘤性息肉较大(P〈0.05),而增生性息肉较小(P〈0.05)。腺瘤性息肉的重度异型及早癌多见于左半大肠(P〈0.05)。右半大肠的中度异型腺瘤性息肉较左半大肠的小(P〈0.05),但发展到重度异型和早癌时其大小与左半大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右半大肠息肉样病变的病理、年龄、性别、大小、异型程度等特点有差异。腺瘤性息肉检出最多,随年龄增长最快,左半大肠腺瘤性息肉更多发生癌变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广东医学

《广东医学》(月刊)创刊于1963年,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CN刊号为:44-1192/R,自创刊以来,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广东医学》反映广东省医疗卫生科研水平的综合性医学专业期刊,介绍基础理论和临床技术新知识。本刊是中国科技优秀期刊、综合性医药卫生类优秀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