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民事法律行为效力之立法研究

作者:陈小君民事法律行为行为效力意思表示瑕疵附条件和附期限法律行为

摘要:民事法律行为不宜对积极要件予以规范,而应通过审查无效、可撤销以及效力待定制度来明确法律行为的效力,从否定性评价的角度对法律行为效力瑕疵的形态和内容进行体系化构建。《民法总则草案》第六章第三节和第四节共计19个条文,部分继承了《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中的相应规则,同时借鉴了大陆法系主要民法典的立法经验,但在立法技术和规范内容上存在瑕疵或遗漏。《民法总则草案》第121条、第128条和第133条应当删除,第123条、第125条、第126条、第127条、第129条、第131条和第132条应予以修正,此外应增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的法律行为"等规范内容。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法学家

《法学家》(CN:11-3212/D)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法学家》辟有法学前沿、法学专论、立法研究、法学争鸣、青年法苑、法学教育、法制教育、法制改革、律师实务、国际法与区域、台港澳法律问题、外国法述评等栏目。读者为法学研究和教学人员,司法工作者以及政法院校师生。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