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法律实践中俗民的“冤屈感”:一个解释框架

作者:邢朝国法律正义正义问题法律事实司法判决日常社会生活司法实践不溯及既往解释框架案件判决纠纷事件

摘要:本文是作者在民转刑案件研究中的理论思考。作者在对该类案件服刑人员的访谈中发现,即使司法判决所依据的法律事实清晰,服刑人员仍具有普遍的"冤屈"感。文章认为此类冤屈感产生的根源在于案件当事人对纠纷事件的理解是建立在自身的一套正义观之上,即"俗民正义"。俗民正义与法律正义有着不同乃至对立的判定内容和判定标准,各自有着合法性声称系统。前者溯及既往,关注行为背后的意义是否合理,依据日常生活中共同建构的当然性规则,追求合意的正当性,具有情境性;后者不溯及既往,重视行为本身是否合法,以法条中的规则、程武为理据,追求决定的合法律性,具有普遍性。在司法实践中,冤屈感是以法律正义为基础的案件判决对俗民正义限制甚至否定的结果。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法律和社会科学

《法律和社会科学》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年刊,致力于推动中国法学的知识转型,主要发表跨学科法律研究论文,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