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单季稻区薯——稻耕作制栽培技术

作者:宋景雪; 陈嘉誉单季稻区栽培技术耕作制土壤理化性质种植项目农民脱贫致富经济效益水旱轮作马铃薯复种指数

摘要:稻田冬季翻耕晒白,春季种植马铃薯,收获后再种一季水稻,这是我县单季稻区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的成功栽培模式。单季稻区海拔在600米以上,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种植马铃薯,马铃薯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通过实行水旱轮作,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有效提高土壤地力,把土壤潜在肥力转化为有效肥力,并能显著减少病虫、杂革的危害,水稻比非轮作增产8%-10%。一般鲜薯亩产1500-1600公斤.高产达2000-2500公斤以上,水稻亩产450-500公斤.比只种一季水稻,亩增加产值500-800元,经济效益显著.是很适合单季稻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种植项目: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福建农业

《福建农业》(CN:35-1085/S)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福建农业》办刊宗旨:面向农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市场;为提高农民、基层干部科技文化素质,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为农村农民奔小康服务。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