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非达霉素产生菌种子工艺研究

作者:平丽英; 方丽纳; 周屹峰; 张薇; 傅立峰非达霉素动物性原料种子配方种龄接种量

摘要:为了提高非达霉素的发酵产量及发酵稳定性,替代种子配方中的动物性原料,对非达霉素产生菌的种子培养温度、配方及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最佳培养温度为30℃,多肽粉和酵母蛋白胨FP102可以替代原种子配方中的牛肉膏和蛋白胨两种动物性氮源。优化后的种子配方为玉米淀粉25g/L,酵母浸粉5g/L,多肽粉3g/L,酵母蛋白胨FP1025g/L,碳酸钙4g/L,pH7.0。确定二级种子工艺为一级种子30℃培养56h,0.1%~0.2%接种量接入二级种子培养基,30℃培养48h接入发酵培养基,在成功去除动物性原料的基础上,非达霉素产量较原种子工艺提高了12.3%。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发酵科技通讯

《发酵科技通讯》(CN:33-1131/TS)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发酵科技通讯》报导以味精、氨基酸、呈味核苷酸等发酵产品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经验为主要内容,尤以味精的生产技术为重点;并继续相应报导三废治理、能源节约、设备改革、新产品开发研究新动态;适当报导突出的企业管理经验和行业信息。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