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基于学生存在方式教育醒思的学生工作视域

作者:魏登尖校学生工作现代西方哲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传统哲学人的社会性哲学本体论教育场域学校教育从学教育意蕴

摘要:学校教育的基础是人的可塑性,同时人发展的复杂性又决定了教育的复杂性。人的可塑性是因为人的社会性发展,而人的复杂性是基于人性发展的不同,人性是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基础。中国传统哲学中一直有性善论和性恶论的"钟摆现象",在近现代西方哲学冲击下,对人性本体的追问经历了从"人性是什么"到"人的存在方式"的转变。本文所要探讨的不是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人之存在方式的探讨.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福建教育

《福建教育》(CN:35-1017/G4)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周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福建教育》立足福建,着眼全国,为小学一线教师、教研员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提供最新的教育资讯。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