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网络空间的抗争

作者:杨国斌互联网文化内部动力机制社会渠道线下传播行为话语结构群体事件空间展开案例分析特定地点

摘要:从中国经济改革初始,民众抗争(即群体事件一编者)就未曾间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民众抗争开始用一些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中一个重要的转变就是网络行动主义的崛起,一方面,网络日渐与基于特定地点的传统抗争形式相融合,网络被用来发动线下的抗争活动。另一方面,在很多案例中,民众抗争是在网络空间展开的。尽管它的影响力会向线下延伸,但其行动的中心舞台却是在网络上,它构成了一种激进的、有诉求的传播行为。本文分析了这些网络行动主义的特点、话语结构和演进动力。通过综合比较,本文发现有三个外界条件导致了网络的抗争。它们是:互联网的网络结构、人们对互联网的信念,以及两极分化的社会里宏观的民众抗争。另外,本文的案例分析表明,网络抗争有复杂的内部动力机制。它的发生,有赖于扩散和限制的社会渠道,网络沟通的会话机制,以及抗争的文化传统。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复旦政治学评论

《复旦政治学评论》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半年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