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新闻心理学论文

新闻心理学论文

时间:2022-05-28 11:09:31

新闻心理学论文

新闻心理学论文:民国时期新闻心理学论文

一、民国时期新闻心理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20世纪初至1919年,是近代中国新闻学研究由术入学的初步发展阶段,新闻学专著开始出版⑤,如上海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的日本松本君平《新闻学》(1903年)、上海广学会翻译出版的美国记者休曼《实用新闻学》(1913年)。1918年9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导师徐宝璜教授开始尝试将心理学运用到采访对象和受众心理研究之中。他开始在《东方杂志》连载《新闻学大意》,告诫记者要注意采访对象心理,“访员欲人之谈话也,须设法增其对于己之信任,信任之后,自肯多谈,否则纵肯谈话,必多不由衷之言也。故访员如遇不肯谈话之人,应尊重其守缄默之意思,不必惊讶,亦不必失望,可委婉说明外间已注意某事,报纸之天职,在供给新闻,对于某事须有记载。”⑥10月,他向会员讲演《新闻之精采》时,强调新闻学与心理学两者密切关系,“新闻学与心理学常发生至深之关系。新闻之精采,即吾人心理上之产物也。”⑦1919年12月,他出版中国人第一本自撰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再次强调上述观点,并猛烈抨击新闻界的低级趣味现象,“为迎合社会之恶劣心理,常捏登猥亵之新闻如某某之风流案,某姨太太或小姐之秘史者,或因受股东或津贴者之指挥,登载一种谣言以混乱一时之是非者,是为有意以伪乱真,其欺骗阅者之罪,实不可恕。”⑧20世纪20年代至抗战时期,是近代中国新闻学研究繁荣发达时期,新闻学流派纷呈,学术活跃,各种新闻学术观点逐步形成与传播⑨。1923年,邵飘萍出版《实际应用新闻学》,积极探讨记者采访心理,主张新闻记者必须具备观察力、推理力、联想力,视它们为“探索新闻真相之利器”;认为遇到“谈话半吞半吐”的采访对象,“苦于漫无系统,不能明其因果,则心理学上之联想作用,每足以济其穷。”⑩他批评新闻界迎合受众低俗心理,“京中各报,殆十有九花柳优伶之品评记事……各报为迎合社会心理,利用社会弱点起见,似关于花柳优伶种种不堪入目之论载为不可少。”1924年,他在著作《新闻学总论》中认为记者应当“默察多数国民之心理与夫人群发达进步之潮流,不敢因一人一时之私见或利害关系,发生畏我国民悖之议论,致失多数国民之信仰与同情。”反对盲目迎合受众心理,“新闻事业之政策,大体在得社会多数之同情,不能不迎合各方读者之心理,然不宜不问事实理性,而一味以盲从迎合为事。”同时期,新闻学者在引进介绍日本新闻心理学成果方面取得突破,其代表性人物是袁殊。1931年,他将杉山荣著作《新闻心理学》译成中文,分三次在《微音》月刊连载,篇幅长达35页,内容分为九部分:一、何为新闻心理学,二、感觉过程与新闻,三、表现过程与新闻,四、感情过程与新闻,五、意志过程与新闻,六、知觉过程与新闻,七、大众心理之诸特征,八、传达之方法效果及其关系,九、结论。该著作积极阐明新闻对社会的重要性,指出新闻学研究之不足,“关于新闻学之本质的研究却极少,犹其如新闻的心理学之研究,更几乎是没有。”他明确提出“新闻心理学”定义,“是翳以心理学之光来照明新闻的努力。换言之,即是新闻之心理学的照明和说明。”瑏瑥他运用心理学原理分析新闻现象和活动,尝试按照心理活动的感觉过程、表现过程、感情过程、意志过程、知觉过程探讨新闻心理活动和规律,构建新闻心理学理论框架。他特别分析了大众心理和个体心理特征。他将大众分为:“一是隔离着于空间的大众;一是密接了于空间的大众。”认为前者的心理特征:1.大众的心理是朴素、单纯的,2.是鲜明浓淡的,3.是富于信仰性与模仿性,4.是稀薄于传统之影响的;后者的心理特征:1.注意是瞬间的,不确定的;2.是易破坏的;3.判断过程是易生错误的。个体心理特征则表现为:1.失去个别性与个别意识的,2.责任观念之稀薄,3.恃于众多之力,易陷于所谓权力自趁,4.易为客受传达。最后,他呼吁:“今后新闻心理学的考究是将次第的盛行吧,必须是要盛行的!……为最多大众的心理所系的新闻事业之正体,以其依于心理学之光而无残遗的光辉出来。”虽然袁殊的译文没有达到“信达雅”的标准,有时晦涩难懂;但他明确翻译“新闻心理学”,系统引进日本新闻心理学研究成果,并强调其重要性,引起了好友任白涛的关注,延续了新闻心理学在中国的引介过程。民国时期著名新闻学者任白涛曾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参加过大日本新闻学会,出版中国最早实用新闻学专著《应用新闻学》。他潜心完成的新闻学巨著《综合新闻学》于1941年出版。他再次翻译杉山荣著作《新闻心理学》,并将其纳入《综合新闻学》第五章“新闻事业心理”,内容包括:一、新闻事业心理是什么,二、感觉过程与新闻事业,三、表象过程与新闻事业,四、感情过程与新闻事业,五、感情过程与新闻事业,六、意志过程与新闻事业,七、大众心理的诸特征,八、传达方法与效果的关系。虽然翻译水平比袁殊更高,但“新闻心理学”译成“新闻事业心理”似有不妥;而且该书缺少原书“结论”部分,显得不够完整;但他对日本新闻心理学的引介走得更远。该书第六章“报纸与读者”总26页,详细地介绍日本新闻学泰斗小野秀雄关于报纸读者研究成果,内容包括:一、报纸与读者及读者相互间的关系,二、报纸的媒介机能,三、报纸的诱导机能,四、关于公众成立的诸家见解,五、读者群之观念的分类,六、读者形成的公众人数及其种类等。他将报纸与读者关系分为两部分:一是报纸与读者交互关系,二是以报纸为媒介的读者相互间关系。他既考察报纸反映社会心理的媒介功能,读者会由于“长期的读报而直接受到报纸之心理的影响”;又研究报纸的诱导机能,即“个人的心理机能”。瑏瑨他将报纸读者分为两类:“意识的和无意识之读者。前者是明瞭地生出买报的欲望而成为读者;后者是漠然地生出买报的欲望而成为读者。”他对两类读者心理分别进行论述,无意识的报纸读者是“少教育的,智能或年龄较低的读者。属于此群的读者是靠暗示的读者。”有意识的读者群“可以分为主观的关心群与报道的关心群的两类”。前者“是对报纸之主观的倾向,即报格有关心的读者群”;后者“是对新闻记事有关心的读者群。”瑐瑠但是,他并没有照搬小野秀雄理论,有时表明立场,进行修正。如小野秀雄将公众分为理智和感情两大类,他加按语说:“在大体上同意这种见解”,但声明:“无论是目的报纸和营业报纸上的材料,不可偏重理智,也不可偏重感情,对此两者,宜持兼收并蓄的办法。”1947年9月,任白涛在《文汇丛刊》上发表的《新闻事业心理研究的重要性》一文主张:“新闻事业心理的研究,已成了新闻业本质的研究之一种,与它的史的和技术的研究具有同等———就某点上说也许超过些———的重要性。”他比喻说:“大众的心理犹如气象、风向和潮流。所以,要想做现代的民主的报人,必须了解这种大众的心理,即顺应时代的潮流来作安全的驾驶。”他猛烈批判新闻界低级趣味心理,“‘低级趣味’这种心理,差不多就好像大潮流中的一种非正常的流———比如漩涡;若是顺着它走,必然会被卷入深渊而蒙受‘失足’或‘落水’的灾祸。”

二、民国时期新闻心理学研究发展的历史分析

民国时期新闻心理学在中国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一方面是五四时期社会剧变,社会心理变迁,新闻业由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的转型,新闻职业化运动兴起,使得新闻心理学逐渐受到研究者关注。这是新闻心理学在中国兴起的时代背景。五四时期是世界史的转折阶段,更是近代中国的转型期。国际上,一战刚刚结束,国际形势变化莫测;国内处于风雨欲来风满楼的前夜。五四时期标志着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过程中的一次历史性跳跃,是中国社会心理变迁最为显著的时期之一,现代化和革命成为五四时期社会心理变迁的趋势。在此期间,各种政党报刊由盛转衰,开始从政论本位时代向新闻本位时代转型,涌现了一批著名新闻记者。新闻逐渐成为光鲜靓丽的职业,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新闻职业化运动兴起,引起新闻学者必须面对采访对象、读者(受众)和记者心理等问题。另一方面,中国科学心理学诞生,特别是社会心理学在中国兴起,为新闻心理学在中国的研究发展奠定了学理基础。1917年,北大哲学教授陈大齐创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918年,他出版《心理学大纲》,是中国第一本大学心理学教材,标志着中国科学心理学诞生。社会心理学在中国开始受到关注,“群众心理”逐渐成为中国研究者共同面对的话题。1920年,上海尚志学会出版《群众心理》(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GustaveLeBon)代表作,现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至1927年已经出版第五版,可见该书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此后,社会心理学著作不断出现,如陆志韦《社会心理学》(1924年)、欧东源《群众心理学ABC》(1929年)、张九如,周求是《群众心理》(1931年)等。关于“群众心理”对新闻学者的影响,徐宝璜表现非常明显。1919年2月,他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讲演会大纲中,特意将“群众心理学”排在导师或中外记者讲演题目的第一位。瑐瑥1920年10月,他在《北京大学月刊》发表《舆论之研究》一文论述说:“群众心理,对于简单常见之事,常有一定之善恶观念,存于心中。”瑐瑦这两方面因素共同促使新闻学者关注和研究新闻心理现象。

三、民国时期新闻心理学研究发展的历史定位

虽然新闻心理学研究从1918年开始起步,但在民国时期始终处于引介(引进介绍)阶段。新闻心理学主要引进介绍美日等国新闻心理学研究成果,尤其后者居多。徐宝璜《新闻学》,是他留学美国学习新闻学的结果。蔡元培序言中说:“新闻学之取资,以美为最便矣。伯轩先生游学于北美时,对于玆学,至有兴会。”瑐瑧邵飘萍逃亡日本期间关注到日本新闻学研究。他将《日本普通新闻学》作为《实际应用新闻学》附录出版,并写明“它乃愚数年前留东听讲于日本新闻学会讲义之一种也。”袁殊关注到日本社会学家杉山荣著作《新闻心理学》,并将它翻译系统引进介绍日本新闻心理学,向中国展示了日本学者运用心理学原理建构新闻心理学理论体系。任白涛后来再次翻译杉山荣著作《新闻心理学》,命名为“新闻事业心理”进行引进介绍,并引介小野秀雄受众心理研究成果。因此,民国时期新闻心理学在中国的研究发展一直处于引介国外研究成果阶段,未能创立自己的新闻心理学理论体系。但是,民国时期新闻心理学在中国的研究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其一,它推动新闻界人士运用心理学原理研究其他传播活动,促进其他传播心理研究活动发展。如广告心理学,1919年9月,孙科在《建设》杂志发表《广告心理学概论》,告诫广告界人士要在广告心理的四方面下功夫,“注意之提起、注意之握住、印象之深入、反应之激起”。1924年,师泉在《东方杂志》发表文章《广告心理学概论》明确提出广告心理学定义,“研究广告在心理上的效力,欲以最经济的广告费获得最大量的注意和最深刻的印象。”1929年,徐宝璜发表《新闻学讲话》说:“我们不能在不懂心理学,商业等科学时研究广告学。”其二,它推动新闻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教学活动的开展。1923年,徐宝璜创办平民大学新闻学系,开设群众心理课程,以研究报纸读者心理为主。1938年,上海冠群补习学校工商美术专修班聘请许晓霞担任广告心理学教师,并在期末进行广告心理学考试。其三,它为新中国新闻心理学发展奠定了学术基础。目前没有学者否认民国新闻学者对新闻心理学研究的探索实践。在追溯中国新闻心理学发展历史时,他们虽然可能会遗漏徐宝璜或袁殊,但都会记载邵飘萍、任白涛等新闻学者对新闻心理学的研究贡献。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近代中国新闻学研究由术入学的初步发展阶段,徐宝璜于1918年最早认识到新闻学与心理学的密切关系,并将心理学运用到采访对象和受众心理的研究之中,拉开了中国新闻心理学研究的序幕。此后,邵飘萍、袁殊、任白涛先后关注和研究新闻心理现象和活动,强调新闻心理学研究重要性,积极引进介绍日本新闻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明确提出“新闻心理学”定义,使得民国时期新闻心理学研究发展处于引介阶段,促进了其他传播心理研究活动的发展,推动了新闻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为新中国新闻心理学发展奠定了根基。笔者认为:新闻心理学在中国的研究发展历史,既不能像文章开头第一种观点那样直接将民国时期新闻心理学排除在外,也不是第二种观点所叙述的以采访对象说为主的孕育期,更不是第三种观点的萌芽期(1918-1978),而是一个独立的引介阶段,否则新中国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发展就沦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纵观新闻心理学在中国研究发展的历史,经历了引介、萌芽、酝酿、初步形成四个阶段。

作者:邓绍根单位: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心理学论文:新闻心理学视角管理论文

[内容摘要]新闻敏感是记者素质的优秀。传统理论多从新闻学的角度研究新闻敏感;本文旨在从心理学视角对其进行探析。通过比较学术界几种常见和尚存争议的观点,指出这几种观点的融合性特征;并且进一步阐述了新闻敏感产生过程中感知与思维,直觉与实践,人格与感知、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综合探讨了新闻敏感的心理发生机制,尤其是人格、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对新闻敏感的制约,进而指出培养新闻敏感的途径及关键所在。

[关键词]新闻敏感;感知;思维;人格

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新闻敏感至关重要,它是记者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其职业个性的集中体现。是否具备良好的新闻敏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记者的职业“命运”。高度的新闻敏感是一个记者在政治上业务上成熟的标志。

对于新闻敏感这一概念,以往学术界大都是从新闻学角度进行阐释,不同作者在表述上也很接近。如:“新闻敏感是记者编辑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⑴随着改革开放的演进,以及心理学理论、知识日益深入人心,有的学者开始从心理学视角来审视新闻敏感的内涵,发现其中有不少词汇属于心理学范畴。以上述界定为例,其中像“发现”、“判断”、“能力”这几个关键词,均可归入心理学范畴。这说明“新闻敏感”这一概念带有新闻学和心理学交叉学科的性质。

由于新闻敏感对于新闻从业者的极端重要性,由于以往在新闻界主要是从新闻学角度看新闻敏感,所以本文拟主要从心理学视域对新闻敏感作一分析,旨在丰富、补充新闻敏感的内涵,以使新闻从业者从理论上多角度地认识、把握这一概念,并在新闻实践中主动培养这种素质。

一、有关“新闻敏感”的几种界定

分辨学术界对新闻敏感的几种界定,可以对比出从新闻学和心理学角度研究“新闻敏感”的差异,从而确定从心理学视角进一步阐释这一概念的必要性。

(一)侧重于新闻学角度的界定

1.“新闻敏感,指新闻工作者发现、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⑵

2.“新闻敏感是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的洞察力,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以及对报道对象的迅速而准确的反映能力。”⑶

这两种定义的共同之处在于,从新闻实践的角度出发,初步涉及到新闻敏感的一些心理学特征。无论是对“敏锐的洞察力”,还是“判断能力”和“反映能力”,新闻研究者虽然停留在表述上,少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但是,“新闻敏感”本身所具有的学科交叉性——新闻学领域的“新闻”和心理学领域的“敏感”,决定了从心理学这一新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非常必要。

(二)侧重于心理学角度的界定

1.感知论。该论点把“新闻敏感”归入社会认知领域。具代表性的有:

“记者采访属于社会活动,在采访中出现的心理现象自然也就属于社会心理。而社会心理的内在过程是从社会认知开始的。社会认知的最初阶段是社会知觉,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记者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现实,迅速、准确地选择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进而判断、预见自己所选择的新闻事实的社会反响。记者这一系列的心理过程,既是他的认知过程,也是其新闻敏感产生的过程。”⑷

这种明察秋毫的社会知觉显然与新闻敏感的心理过程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新闻敏感始于社会知觉,进而发展成为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这也是意识活动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自觉的,又是新闻敏感产生的必然过程。

2.思维论。该论点认为新闻敏感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1)“记者的新闻敏感依赖直觉,然而这不是一般人所具备的直觉,而是经过长期和反复的新闻实践和职业训练才获得的直觉。这种直觉是新闻从业人员所特有的一种浓缩的、简化的思维形式。”⑸

(2)“新闻敏感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发端于直觉,是逻辑思维的凝结、概括和简缩。从形式上看,它似乎没有中间推理的过程,但实际上它正是这一过程的‘概括化’和‘简缩化’。”⑹

他们认为,传统的研究把新闻敏感局限于“感知”这一领域里了。仅仅将其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感觉能力”,而没有上升到思维的高度。其实,思维论持有者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阐释新闻敏感本无可厚非,然而他们却将“思维”与“感知”对立起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难免有些偏颇。当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虞达文认为新闻敏感是逻辑思维的浓缩,实际上是“浓缩”了直觉与逻辑思维的关联性,模糊了“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之间的区别,有待商榷。

另外,有一些界定虽然没有明确提到“思维”这个字眼,但其中却包含了这层意思:“新闻敏感指新闻工作者对客观事实的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对事实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对新闻线索的识别能力,以及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能力的综合体现。”⑺

这里,“判断”、“识别”、“分析”,都属于思维的范畴。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定义同时又提到“观察”能力,属于感知范畴。可见,实际上这是一种对新闻敏感集感知论、思维论于一体的综合性定义。这种带有综合论色彩的观点并不少见,但是,它们一般却只能为新闻敏感勾勒出一个模糊的心理轮廓,没有明确地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3.人格论。该论点将新闻敏感放在了“人格”这个非智力因素的背景下去考察。

“人格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问题。对于记者来讲它不仅直接影响新闻敏感的强弱,而且直接对记者所有的新闻素质都有制约作用。”⑻

刘京林引用了美国心理学家凯勒关于“有色镜头”的观点。该观点认为人格就像“有色镜头”一样具有认知过滤的作用。这种“心理组织结构”直接制约着新闻敏感的强弱。该观点指出了一个影响新闻敏感发生的非智力因素(人们进行各种活动除智力和能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的总称),对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研究有很大价值。

其实,无论感知论、思维论还是人格论,都是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从不同角度来阐释新闻敏感的。三者统一而各有侧重,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三个层面——从感知到思维,再到整体的人格因素,层层递进,相互影响。下面,就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来进一步考察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

二、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

探讨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有助于从心理学视角剖析这一概念更深层次的内涵,从而丰富和补充以往学术界单从新闻学方面阐述这一概念的不足。

新闻敏感作为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心理过程,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和分析。感知论强调的便是新闻敏感认识过程中的感性因素,而忽略了其中包含的理性因素。其实,记者通过社会知觉选择了报道对象,并将该事物与自己头脑中积累的各种印象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作出一定的判断时,该心理过程已经渗入了思维的作用。

而思维论则主要从新闻敏感表现为一种“直觉”说起,将其归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我们知道,直觉的产生并非毫无根据,必须是当记者经历了多次感知之后,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科学知识,以经验结论的形式保存于头脑之中。当他们一旦与有关的事物(即原型)接触,直觉便产生了。由此可知,思维并非孤立存在,它是建立在感知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心理活动。

前文已提到,人格论的作用在于强调动机、世界观等非智力因素,与感知和思维等智力因素一样,对于新闻敏感的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合前述,我们不难看出,3个观点虽立论不同,且各有侧重,却并不彼此冲突。感知论中的感知和思维论中的思维有必然的联系,通过对直觉与实践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联系,综合理解起来更加全面、丰富;而人格论则从整体上给前两者以补充。

下面,我们分别就新闻敏感产生过程中的两对关系进行考察。

(一)感知和思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1.感知、思维与新闻敏感

如前所述,感知论强调了认知事物的最初阶段。因为感知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在联系;而思维论则强调了认知事物背后的分析、判断过程。因为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

虽然感知和思维在表述上截然不同,但二者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感知是新闻发现的开始,记者、编辑必须在社会生活中接触到大量的事实,并在脑海中留下鲜明的印象,才有可能进一步思考,从中选择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来。因此,感知是思维的基础,是新闻敏感产生的感性阶段。离开了感知,新闻敏感将无从谈起,而思维也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某些思维论持有者否认传统研究过感知因素的肯定,将新闻敏感孤立在思维的层面上,实际上是抹煞了感知对思维的基础作用。

每天发生的事实如此之多,如果一个记者只是泛泛地用眼睛进行观察,仅仅停留在感知的领域而不对感性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比较、判断,那么,他对这些事实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抓住其本质和规律,也就更无法提炼出其中的新闻价值来了。可见,思维是认识的理性阶段,是更复杂、更高级的认识阶段,感知需要而且必须上升到思维的层面上来。其中,新闻敏感的产生过程,就是对所感知的事实进一步比较、判断、筛选的思维过程,也就是从感性走向理性的过程。

199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胡家麒在云南边陲瑞丽市采访改革开放后小城的变化。在采访了很多人和事之后,他却总是不满意,觉得这些事例不能深刻反映小城的变化,表现方式也雷同。于是,胡家麒到街上闲逛散散心。在买西瓜时,他听到的是河南话;理发摊上听到的却是上海腔;在卖工艺品的小店里见到的又是印度人、巴基斯坦人……无意中一个灵感跳了出来:南腔北调,这不正是往日封闭的小城在今天改革开放形势下的写照吗?于是,他用录音机记录下了这丰富多彩的音响,用7种声调组成了现场报道《南腔北调瑞丽边贸街》。这个报道获得当年中国广播奖现场报道一等奖。⑼

在这个例子中,记者听到的“南腔北调”是感性认识;而从这丰富多彩的音响中想到瑞丽小城的重大变化,则是一个“概括化”、“简缩化”和“知识迁移”的过程。这个思维过程与感知的过程密不可分。只有注意到了各种音响的存在,才能将这种现象概括为小城变化的有力证明;反过来,如果这种感知不上升为思维,那么,那些音响就永远只能是没有意义的声音而已。

感知和思维共同支撑新闻敏感发生的全过程。思维是从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抽象和概括后的现象才具有更广泛的社会认识意义,感知必须上升为思维。感知和思维共同存在于新闻敏感的全过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page_break]

2.直觉、实践与新闻敏感

在上述思维论中,学者着重批驳了“天赋说”的观点。资产阶级学者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中说:“记者需要一种天生的鉴别力,判断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而更有人甚至把新闻敏感称作记者的“第六感官”,这就把新闻敏感神秘化了。

批驳这种观点的关键,在于对直觉、实践与新闻敏感的关系进行全面的认识。“天赋说”本质上夸大了“天生的”直觉的作用。实际上,直觉既非天生,也没有那么大的作用。

“新闻敏感依赖于直觉,发端于直觉”(虞达文),即便如此,“直觉性”只是新闻敏感的开始和表象,并不代表其全部。《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对直觉的解释是这样的:“一种非逻辑形式或未经逻辑推理而洞察事物的特殊思维,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也可在表象或内部言语的基础上产生……其主要特点为(1)以经验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产生(2)需要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象;(3)产生迅速而突如其来,是一种瞬间的判断,是智力活动的飞跃。”而这种“顿悟”是“记者头脑中潜藏着的某种信息(即主体信息),突然与外界的有关信息(即客体信息)发生联系和撞击之后,在极短的时间内所产生的一种思想认识上的突破和飞跃。”⑽

这种顿悟思维其实就是直觉,虽然表现为“突如其来”的“瞬间”的飞跃,但都要以由经验、实践等所构成的“主体信息”为基础。只有经验、实践积累到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状态时,新闻敏感才能被直觉的火花所燃亮。正如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所说:“在观察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对记者来说,“有准备的头脑”就是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开放式的思维和积极的心理准备。

例如,1995年《焦作日报》的记者邓少勇到沁阳市搞工业调查。在参观企业时,途经一个建筑工地。一位随行领导介绍说这是新建的科技大楼。正在监督施工的沁阳科委主任也过来介绍说,沁阳市从1990年开始把“科技兴市”叫响,经过5年的努力,国民产值增长量中的科技因素已占到36%。记者听到这个情况,马上想到沁阳的经济发展现状正好是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最佳佐证。他马上写出消息《沁阳经济发展中科技含量已占三成》发表,此文获河南省好新闻消息类一等奖。⑾

在这个例子中,邓少勇原先采访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沁阳的科技状况。而当他听到有关领导介绍的情况之后,马上来了灵感,顿时想到了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并结合他以往的采访经验,写成了一篇优秀的消息。这个发现,表面上看起来是记者灵感突发,偶尔得之;实际上却是源于记者平时的理论和实践积累。这正是直觉与实践关系的最好说明。

新闻敏感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感知。脱离了知识经验的积累,直觉思维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法转化成新闻敏感。持“思维论”的学者对于直觉和思维关系的论述,对“感知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补充和完善。从实践角度来说,在充分积累知识、广泛参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才是新闻从业者培养新闻敏感的切实途径。

(二)人格与感知、思维的关系

影响新闻敏感的因素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智力因素。包括上文论及的感知和思维;二是非智力因素。它是由动机、信念、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等心理要素组成的。现实生活中,很可能许多记者的智力因素不会存在特别大的差异。然而,往往只是少数优秀的记者采写了多数的好新闻,原因何在?记者之间的差异大多出在非智力因素上。社会责任感强、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强、有正确世界观的记者具有比其他人更强的新闻敏感。他们才是新闻界的精英。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他们在新闻敏感产生的全过程中共同发生作用。智力因素在认识过程中发生作用;非智力因素虽然在认识过程中并不直接发生作用,但是它们制约着感知、思维的智力效果。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如果说智力因素对于人的实践活动起着执行操作系统,即对所接受的信息起着接受、加工、处理、掌握的作用,那么,非智力因素则是动力调节系统,它对智力活动起着始动、定向、维持、调节的作用。”⑿如果说在新闻敏感产生的过程中,记者用感官来观察、搜集大量的事实材料,然后运用思维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加工,识别出其中的新闻价值是一个纯客观的操作程序;那么,这个记者为什么会迅速观察到这个事实而不是忽略过去,为什么在瞬间“顿悟”出了“这个”有价值的角度而不是在其他平庸的角度上泛泛做文章,这里就有一个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

这里,我们要引出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人格。人格是一种综合性衡量标准,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记者的人格是产生新闻敏感的“幕后一只看不见的手”,它影响着新闻敏感强弱的程度、持续的时间、正确与否的方向性以及应变的灵活性。如果将新闻敏感的产生比作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那么,感知、思维就相当于反应原料,人格便是促成反应最终发生的催化剂。如果没有催化剂的加入,化学反应就无法发生;如果催化剂变了质,那么,这次反应也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与初衷背道而驰,走向反面。在一种健全人格的激发下,感知和思维才能相互作用,产生新闻敏感;如果没有这种人格背景,一切的感知和思维过程都是没有意义的,新闻敏感也自然无从说起。

在人格的诸多因素中,与新闻敏感联系最紧密的是动机。“动机是发动行为使其达到某种目的的内部心理动力,或曰内驱力。”⒀动机对感知和思维等智力因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目标导向上。动机的产生源于人的需要与某种具体目标的结合,因此,当人的需要很低级,并且目标也并不高远时,只能产生微弱的负面动机;反之,则会产生强烈的正面的动机,从而对社会产生积极作用。记者的新闻活动也是如此。如果记者只是抱着交差、应付的思想,对许多事情都无动于衷,缺乏强烈的发现、挖掘有价值新闻的动机,他的新闻敏感就无从产生;相反,记者怀着一股激情,抱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投入工作,那他不抓住好的新闻便心里不安,不把有价值的新闻报出来,便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记者就会不停地去思考、探求、创新。这样,记者培养新闻敏感便有了动力。

获1998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电视短新闻《农机下乡了》,其采制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片反映了在送农机下乡的支农过程中,某些单位和个人大搞形式主义的问题。记者应邀参加农机下乡活动,最初的动机是想宣传一下这一利企利民的好做法。但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却发现了诸多名不符实的现象:下乡车队不直接下乡,而是在城市繁华区、政府机关门口敲锣打鼓;最需要农机的农民,却因怕浪费时间而匆匆离去;为显示活动结果,还特意安排“托儿”买农机,等等。于是,记者心生愤慨,抱着对新闻真实性负责的动机,抱着坚决揭露社会腐败现象、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一改拍摄初衷,将新闻定位在揭露某些人下乡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这一恶劣行径上。从而对整个事件进行客观真实的报道,终于挖出一条揭示形式主义的好新闻。⒁

在完成这个报道的过程中,,记者的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应变能力固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如果当时记者没有怀着一股对党的新闻事业负责的动机和强烈的社会正义感,那么,这条针砭时弊的好新闻就不会问世——记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敷衍一下回去交差了事。

另外,记者的政治敏感与非智力因素也有密切的联系。政治敏感源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时局政策的准确把握。其中,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便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一位记者只有对国家强弱、人民贫富怀着忧患意识,才会随时关注当下党的方针、政策、路线,才会对周围群众关心的一切事物保持高度的敏感,才会全局在胸、高屋建瓴。

可见,无论人格、动机还是政治敏感,这些非智力因素都推动着新闻敏感的产生。它们能够激活感知、思维,使之处于良性的认知状态中,主导新闻发现的全过程。因此,只有具备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动机,才能充分调动感知和思维能力,产生高度的新闻敏感。

三、如何培养新闻敏感

正如上文所述,新闻敏感之于记者,犹如生命之于生物。它是记者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宝贵素质。缺乏这种素质,记者的职业角色将变得模糊不清。那么,该如何培养这种素质呢?

首先,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神秘化倾向,认为新闻敏感与生俱来,无从学起,无法培养;另一个是技术化倾向,视新闻敏感为一项技术,勤学则易成。其实,新闻敏感既不神秘,也不是一项技术。之所以称之为素质,必然要经过长期的磨练和培养,只有用心,才能有循序渐进的提高。

(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敏感是关键

非智力因素对于新闻敏感作用重大。其中,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敏感更为突出。政治敏感是新闻敏感的优秀。记者要识别某个线索或事件的新闻价值,可以从新鲜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多种要素去判断,但是关键的要素是重要性。这种价值取向正是以政治因素为依据的。1996年9月,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新闻事业能不能办好,关键在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他要求“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在这里,“政治强”被列在诸多要求中的首位,指的就是要具备很强的政治敏感。也就是要熟悉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清现实社会重大原则问题上的是非界限。只要记者不断地学习、领会新的政策精神,不断了解、摸清变化中的情况,他的政治敏感就能不断提高。

社会责任感是记者对党、对人民、对社会负责的一种强烈动机。虽然责任感、动机本身并不能去直接捕捉新闻,但是,它却对记者捕捉新闻起着关键的作用。记者的责任感越强,不但触发新闻敏感的机会越多,而且产生的动力也越大,促使记者去捕捉新的信息的能动性也就越大。

(二)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必不可少

直觉只有与丰富的知识以及从实践中积累来的经验相遇,才能擦出新闻敏感的“火花”。新闻发现与平时积累直接相关。对记者来说,积累的程度不同,外界的信息在头脑里引起的反响就不一样。如果记者不注意在实践中积累有关信息,那么,外界的信息再强烈、再珍贵也是枉然。而且,一个空洞的头脑是无法进行思维的。积累贫乏的记者,思维的空间也是狭隘的,不容易产生联想,更难以产生创造性思维。比方说,农村里兄弟之间分家的事儿可以说是司空见惯了。可是,河南省中牟县广播站一位记者,却从这样看起来平常的事情中,抓到了一条在全国获奖的好新闻——通讯《“田三万”分家》。记者在回顾这次采访的经验时认为:“只有熟悉生活,才能从广阔的生活海洋里,抓出‘活鱼’来。”

这确实是经验之谈。这位记者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又有十多年的农村基层干部经历,对农村有比较多的了解。在分家方面,互相之间各不相让,吵吵嚷嚷的事不乏其例。可是,作为科技专业户的田家四兄弟现在分家,却完全是另一种景象。兄弟之间互相推让财产,妯娌们争着奉养婆婆——见到这种场面,记者过去的生活积累就像“融雪后的小河,汩汩流出”。由于头脑里这方面的积累多,记者的联想也十分活跃——只有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富民政策的贯彻和两个精神文明一起抓,才会出现上述的新鲜景象。试想,如果农民穷得叮当响,即使想推让财产又哪里有。因此,这个事实充分说明了农民富裕以后,精神面貌上的深刻变化,有力批驳了“为富不仁”的旧观点。

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经验积累,就算再有力度的新闻出现在身边,记者也只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只有广泛地参与社会实践,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才能在关键时刻,产生新闻敏感。

新闻心理学论文:格式塔心理学在网络新闻专题中的运用

【摘要】格式塔心理学也称为完形心理学,强调“形”的“整体”性。本文主要利用格式塔心理学中“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著名论点,以网易新闻专题为例,解析其如何通过整合达到1+1>2的效果,并试图借用“变调性”理论探讨其在媒介中广泛应用的必要性。

【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 新闻报道 新闻专题 变调性

一、格式塔心理学简述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gy)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格式塔”的意思是“形式”、“整体”、“结构”或“本质”,中文一般译为“完形”。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任何“形”,都是知觉进行了积极组织或建构的结果或功能,而不是客体本身就有的。

按照厄棱费尔的解释,格式塔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凡是格式塔,虽说都是由各种要素或成分组成,但它决不等于构成它的所有成分之和。一个格式塔是一个完全独立于这些成分的全新整体。比如,一个三角形,是从三条线的特定关系中“凸显”出来的,但它决不是三条交叉线之和。第二个特征是“变调性”,即一个格式塔,即使它在各构成成分――如它们的大小、方向、位置等均改变的情况下,格式塔仍然存在或不变。正如一个曲调不管由谁演唱,由何种乐器演奏,它都是这个曲调,不会改变。

二、“格式塔”视角下的网易新闻专题

(一)网易新闻专题的“黏性”

网络媒体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其时效性不容质疑,吸引受众的能力较其他媒体有独特优势,然而由于其速食文化的特点,网络媒体在留住受众能力方面却深受诟病。

数据显示,对社会热点事件快速追踪及处理的能力,吸引网民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是网络媒体留住用户的主要原因。由于现在的网民不仅关心热点新闻,更关注新闻背后的现象,以及热点事件可能引发的社会效应,因而用户黏性也成为衡量网络媒体的重要指标①。

截至2008年11月,万瑞数据监测显示,网易新闻频道的页面浏览量、平均访问停留时长这两项反映用户规模和黏性的重要指标,双双高于行业均值。网易新闻在用户黏性上表现出领先优势②。

陈力丹先生认为,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拷贝借鉴阶段、用户化阶段和网络原创阶段。我国目前的网络新闻传播尚处于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时期。笔者认为,网络新闻专题,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当前网络新闻的特色,同时它的质量也是一些门户网站“黏”住读者的关键。因此,本文选择网易新闻专题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网易新闻专题的整合

1、形式整合:文本、图片、视频、flash、三维演示等

网易新闻专题的一般结构是:1)顶部一幅压题图片并配有专题名称,图片多由网站制作,在颜色、图像选择等方面紧扣主题。如“湖北三名大学生救人溺亡――生命止于19岁”专题以黑色作为图片底色,专题字采用红色,形成鲜明的颜色对比,图片左侧有3名大学生照片,右侧阴影下隐约可见出事地点的图片;2)对容量大的专题,专题名称下有内容导航栏,通常以两三个字作为导航栏目(如“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专题上有以“资讯”、“直击”、“互动”、“策划”为主题的导航栏);3)专题正文一般分为三栏,左栏多放图片、视频等,中间栏为文字,右栏多为延伸信息,是文字与图片的组合。

文字、图片一直是网络新闻的主要表现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视频、flash、三维演示等手段也逐渐应用到网络新闻中。以“网易・国庆60周年报道”为例,阅兵式、群众游行、焰火表演、晚会的精彩片段被以不同的主题和特色分类用图片与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在专题中。在阅兵式武器展示中,网易独辟蹊径地引入3D技术,用三维模拟动画对武器进行立体展示,更具新意和吸引力。

这种方式的整合使新闻报道更立体化,起到了其中任何一种或几种方式相结合都难以达到的效果。

2、平台资源整合:多频道服务同一主题

网易作为综合性门户网站,拥有多个频道,这些频道与新闻频道原本属于同一层次,然而,在新闻专题中,这些频道的内容都成了新闻频道的可用资源。

在某一新闻报道专题中整合不同频道信息和频道链接是现在网站专题制作惯用的方法,如在“网易・国庆60周年报道”中,关于武器展示的部分就链接了网易・军事频道。

多频道服务同一主题,除丰富了专题内涵,也形成新闻专题的特色,同时宣传了其他频道,提升受众对网站的整体形象感。

3、声音整合:多方人员,多方观点

网媒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受众参与性,而网易新闻专题的特色还在于其论坛和跟帖,这种形式更能激发受众的参与欲。如在“贫困研究生杨元元之死”专题中,新闻事实被置于左栏,部分网友相应的跟帖、评论被置于右栏,强烈的对比既使受众获得更全面的认知,又能进一步激发受众的参与欲,提高新闻的“黏性”。

除整合网友声音外,网易还在专题报道中融入多方声音,在事件中加入相关链接。如在“无处安放的生命:尘肺病人死亡之路”专题中,链接有“张海超开胸验肺”和“湖南耒阳百余名工人艰难维权”等事件。

如果把网易新闻专题看做一个格式塔,那么以上各种成分就是构成它的要素,当这些要素整合在一起时就产生了1+1>2的效果:首先在全方位新闻事实的展示上,其生动性和立体性使其较其他媒体新闻有很大优势;其次在观点、延伸消息等方面其针对性和丰富性也是其他媒体新闻难以相比的。

三、“格式塔”在媒体中的运用

在2009年的媒介高峰论坛上,北京青年报副总裁浮新才认为,现在大量的信息碎片已经不能满足读者,媒介需要通过自己的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将深度的信息呈现出来③。南方周末副主编毛哲认为,读者对深度的报道有刚性的需求,即便是综合性的媒体受到冲击,作为《南方周末》,由于以深度报道见长,在互联网时代没有受到太直接的冲击④。

当今社会,受众不仅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新闻信息,甚至还可以目睹新闻现场,媒体的新闻报道更应追求立体化与深度。

根据变调性理论,一个格式塔,即使它在各构成成分――如它们的大小、方向、位置等均改变的情况下,格式塔仍然存在或不变。在这样的语境下,将网络新闻专题的“格式塔”效应推而广之,无疑是对新闻报道的立体与深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报纸可以打破版面限制,利用拼版、叠版实现版面整合;广播电视新闻可以运用声音、音响和画面等富有感染性和戏剧性效果的表现形式“说新闻”、“聊新闻”、“侃新闻”;媒体在人员调度上,可以打破部门分工,根据需要配置人员,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一些传媒集团而言,调动不同媒介的优势资源在立体度、深度上服务新闻报道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操作模式。

新闻心理学论文:浅析心理学在新闻采写中的运用

【摘要】在新闻采写活动中记者占据着主导地位,记者情绪的变化直接关系到新闻活动的开展,所以新闻采写要做到不偏不倚,记者要有一种良好的心态,要增强移情和应变能力,把握好采访表情,发挥主动精神,让新闻报道做到公正性与倾向性的统一。

【关键词】情绪 移情 首因效应

目前,我国新闻界,对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然而新闻心理学较多关注对采访对象的心理素质的研究,而对记者自身在新闻采写中的心理特征的研究涉及较少。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冷场、尴尬的局面,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调整自己的采访情绪、表情去应变?记者在新闻采写过程中,如何让采访变得简单、顺利?记者的移情应急能力的提高对新闻工作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将在新闻界前辈的新闻活动中汲取养分,通过研究,一一理清。

一、心理素质在新闻采写中的重要性

新闻工作者要有适应各种生活环境和密切联系群众的本领,能够在任何艰苦条件下与被采访者打交道。记者要有敲开采访对象心灵的本领,让他们觉得可亲可信,有话要告诉你。这与一个人的气质、性格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新闻写作的时候,把握好记者自身的心理,这样有利于记者采写的新闻不掺杂着个人的好恶,确保新闻报道做到不偏不倚,更好地发挥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的作用。

二、新闻采写中,记者心理波动的产生及原因

记者在新闻采写活动中,往往会遇到突发事件,如果缺乏临场应变能力,会给新闻的顺利采写带来障碍。

1、在一些突发事件中,记者不能驾驭自身的心理

突发事件发生时,记者的采访是在紧迫的心理下进行,有些记者为了追求视觉的冲击力,摄制一些血淋淋的画面,这给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缺乏人文关怀。而在新闻写作时,一味地渲染、煽情,会造成同样的负作用。

2、记者的情绪影响新闻采写的顺利实现

所谓情绪,从心理学来看,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情绪来源于客观实际,是对人的认知活动的一种折射。在同一新闻事件中,记者受过去的经验制约以及不同的认识和愿望系统影响,也会对其作出不同的反应,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记者的这种带有情绪化的心境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甚至于让真实也大打折扣,有时还会使新闻采写变得困难。那么产生这样情绪的原因有哪些?

(1)记者的激情。所谓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促的情绪状态,通常由一个人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所引起的。记者在新闻采写活动中,因为出现了某种不合自己心意的现象,便产生了过度的狂喜、暴怒,这些都是记者的激情的表现形式。

(2)记者的心境。心境是指一种使人的一切其他体验和活动都感染上了情绪色彩的、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其特点是具有弥散性。所以说记者的心境好坏直接影响其在新闻采写活动中的情绪色彩。比如,某记者因为某篇新闻报道失实,导致了记者情绪的低落,如果该记者不能很好地调节自身的心境的话,他会在接下来的新闻采写活动中愈发糟糕,新闻采访就不会顺利进行,新闻写作也不会如实表达。影响记者心境好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其一、记者自身的心理素质。记者自身心理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了记者的心境;其二、记者自身的修养。这种修养包括思想文化修养和业务能力的高低。

(3)记者的性格。记者性格属于外向型还是内向型,都会对其采访情绪产生影响。例如,在某次新闻会上,记者因为抢机位而与别的记者发生冲突,对于,某些性格外向的记者来说,可能与对方商量,而对于某些性格内向的记者来说,可能因为没有抢占到有利位置而一个人独自生闷气,甚至会动粗。这样,便会影响新闻报道质量,甚至会导致记者在新闻会上空手而归。

(4)记者的应激。所谓应激指的是突如其来的紧张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在新闻采写过程中,一旦记者遇上突发事件,而没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不能迅速调节紧张情绪,这极易给新闻采写工作带来损失,而且还可能使记者的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比如,在某次重要会议上,一位摄影记者在会场拍摄,在转身时一不小心把某位重要领导的茶杯碰倒,水泼撒到该领导的裤子上。由于情况突然,当时记者就站在原地,动也不动。该领导去更衣间换裤子,导致会议中断了好几分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事后很长时间,这位记者一直不能走出这件事情的阴影,严重影响了该记者现场和以后的新闻采写活动。产生这种应激不及时主要是记者自身的原因,首先是记者在心理没有应激意识;其次,记者反映能力迟缓,不能及时应对突发事件。

3、记者自身的意志力弱影响新闻采写的效果

意志力就是坚持到底,不怕困难和干扰。某些记者的意志力薄弱,渐渐成为新闻采写过程中的拦路虎。比如,记者跟随登山运动员进行体验式采访,在采访中,某些记者因为怕累,而选择放弃体验。即使事后该记者完成了对这些登山运动员的采访,但报道效果绝对不会有亲身体验后的报道效果好。而产生意志力差的原因主要是记者自身深层次的心理异变。

4、记者自身的心理特征影响新闻的价值

在新闻的采写活动中,记者自身的心理特征也会影响新闻价值的实现。比如,某记者在一次采访政府部门的表彰会上,发现身边的一位同事在这次表彰的名单之列,在妒嫉心理的驱使下,自己便草草应付,同时也削减该新闻的新闻价值。导致该记者做出这样的原因:其一是该记者自身的思想品质有问题。其二是该记者没有调整好自身的心态,没有健全自身的心理。

三、记者对自身心理的调整

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记者根据不同对象的变化,如何避免心理异变?怎样才能使新闻采写活动顺利开展?

1、调整好自身的采访表情

采访表情指的是记者情绪的外部反应。它对记者心理的自我调节,搞好新闻报道是大有帮助的,但记者在新闻采写活动中,也要对采访表情运用的适度、得当。记者的采访表情会对被采访对象产生微妙的附加效应,引起他们产生与记者相一致的心理反应。所以记者适当的调解采访表情,能有效地引导采访气氛向融洽、和谐的方向发展,促使记者后期的新闻写作顺利进行。

(1)采访领导人、社会名流等上层人群时,记者要做到不卑不亢。在一些党和政府领导人、社会名流面前,有些记者会感到紧张,说不出话来,新闻采访便会受到阻碍。而成熟的记者则与其截然相反,语言流畅,动作自然。

(2)采访社会底层、弱势群体时,记者要做到不盛气凌人。在新闻采写活动中,记者要在心理上以平等的姿态看待被采访对象,这样才能促使整个新闻采写活动和谐。比如说,记者在采访一位残疾人时,可能会因为采访对象的残疾或者相貌丑陋,而抱之以不屑,甚至蔑视的目光,这样会伤害到被采访对象的自尊心,也会给记者后期的新闻采写工作带来不便。相反,把该采访对象当作朋友,以平等的身份与之交谈,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采访特殊人群时,记者的采访表情要视情况而定。在采访中,记者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人群。因此,记者在进行采访时要作特殊处理。比如说,要采访一个因为救落水小孩而牺牲的群众的妻子,就要注意自己的表情、语音和语调。记者在采访时,语调要低沉,心怀敬佩之情,让其心理得到安慰,这样新闻的采写活动才能顺利进展。

2、讲究“首因效应”,争取被采访对象的信任

首因效应又称为最初效应,指的是人们交往中的第一印象。被采访对象可能会根据自己对记者的第一印象而选择是否接受采访,或与记者进行深层次交流。所以说,记者要从心理上对“首因效应”足够重视,这样新闻信息的获取才能最大化,新闻采写活动才能深入进行。

3、充分发挥记者的主动精神

新闻线索是进行新闻采写活动的基础和前提,而获得的途径,一方面是受众的报料,另一方面是要记者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出击。记者要彻底从思想上改变等、靠、要的传统新闻采写模式,这样有利于记者发现、采访到更深刻、更细腻的新闻。比如说,我国某著名足球报派遣记者去英国采访有中国球员郑智所效力的查尔顿俱乐部的英冠比赛。当天的比赛郑智并没有出场,于是记者便主动出击,对此事进行了进一步挖掘,发现原来是因为郑智脚踝受伤,这样的新闻报道出来,打消了球迷们的猜测和不满。

4、记者的预见性心理不可忽视

记者的预见性是指记者在某一新闻事件发生之前就预见到了事件发生的态势,以及能事先对该新闻事件的发展方向提前作出判断的能力。这种预见性能力是记者适应当今新闻爆炸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其新闻采写能力的重要体现。2008年,我国境内出现了罕见的雪灾,全国各大媒体竞相报道。所不同的是,有的媒体的预见性较强,事先对有长江中下游有菜园子美誉的和县作了连续报道,从民生的角度、从国家宏观经济角度、从江浙等省的蔬菜市场的蔬菜供应状况等角度进行报道,稳定了群众焦急的心理。

由此可见,新闻心理学在实际采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用得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和县广播电视台)

新闻心理学论文:浅谈从传播心理学角度看新闻传播中的误读现象

论文关键词 传播心理学 舆论监督 新闻误读

论文摘 要 本文以传播心理学角度出发,以2010-8-19日报道《别克撞上大货车 户县县长正好路过施救一家三口》和2010-4-26日报道两篇报道为例,首先讨论社会中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信息误读现象,主要通过传播心理学四种效应作为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新闻在传播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误读,以及产生误读后会造成什么后果,从而论及中国市民阶级社会、网络媒体舆论监督不断壮大的同时,提供并且开设相应的信息检查和辟谣窗口的必要性。

2010年8月19日西部网(陕西新闻网)了一则新闻——《别克撞上大货车 户县县长正好路过施救一家三口》,讲述了陕西西安市户县县长张永潮因检查县区农业工作驱车出门,在路上正好遇见交通事故发生,亲自下车对事故中的一家三口进行紧急的支援救治。但在近日,有用户在新浪微博中当时网页的新闻图片,称“县长赶赴车祸现场后,让随行人员装成车祸死伤者以便拍照”。通过新浪微博辟谣窗口于2011年11月18日15:04分微博辟谣,证明真相,注销虚假信息的用户账号。2010年4月26日《青年时报》新闻《26岁女交警被碾断胳膊续:肇事车套用副市长车牌》,讲述女交警张昂在西安西华门十字检查违法奔驰越野车时,被拖出约20米后甩在马路上,该车从她胳膊上碾过后扬长而去。在2011年11月14日,有用户发微博,称“前日,西安警花张昂拦截高官车辆手臂被碾断,肇事车号牌属于陕西华阴市副市长”。 经查,该信息有多处不实,案件实际发生于去年4月,肇事车辆系套用副市长车牌号,车主是公安部b级逃犯,新浪微博辟谣窗口于2011年11月15日13:24,已注销微博用户账号。

诸如此类的民生新闻,有时候是真实正面的新闻宣传报道,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经过一些传者的加工制作又成为新的“新闻”在坊间流传,成为不实流言,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影响力大于原新闻,更有一些名人也被牵扯其中,随着中国市民阶级舆论监督群体的不断壮大,网民数量不断增多,微博运用广泛,众多网友对这样的不实信息大多没有做出深入的了解调查,很容易造成错误信息传播扩大,误读的情况屡见不鲜,为什么会出现误读这样的情况呢?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该做到哪些方面的改进,是否应该在各大网站或者公共媒体机构中设立相应的辟谣窗口呢。

一、新闻传播的信息误读现象出现

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在一定程度上会遭到扭曲,信息中也会混入噪音,影响传播的效果,甚至让传播结果往刚好对立相反的方向发展,之前传播目的达不到。传播过程中,信息被噪音干扰有多方面原因,噪音在通道中产生各种影响,造成信息表达意思出现偏差,对受众造成不良影响。在社会化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信息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越来越快,这样的不实信息或者经过改编已经扭曲的信息在经由受众的传播后波及范围更广,影响程度更深。

在《别克撞上大货车 户县县长正好路过施救一家三口》此篇报道中,户县县长这样一个职务头衔就是一个新闻卖点,这一地方政府要员职务头衔在人们心中有一个大致的社会印象,这类人员平时的行为和做法在人们心中会留下一个刻板标杆。作为县长,是一个国家政府工作人员执法行政者的形象,人们往往愿意看到的反而不是这样的正面信息,负面信息对受众的吸引力更大,给信息的扭曲提供了心理准备和动机。

作为一件发生在2010年8月19日的助人为乐事件,试想,主人公若不是户县县长或许关注度不会这么高。正是这样的高关注度的新闻才有形成更多更广传播效果的可能,因此流传次数比同类“助人为乐”新闻更多,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影响和“改编”的可能性更大。在传播平台上,各个社会受众的心理关注程度受到自己知识水平和自身行为感受的影响,受到刺激物的影响,对自己看到的新闻进行心理加工和期待,传播心理学中的启动效应正是如此,人们认识新闻并不只是单方面接受,而是根据新闻本身的事实结合自己的实际心理和已有知识。

二、受众的心理改变与再次固守

(一)受众的心理改变

这样的误读多是在感官和明确文字刺激下形成的,新闻图片中,县长救助的姿势和身边围观的群众,加上拍摄的角度,以及近几年的社会传闻渲染,加上社会舆论背景。经过读者自身实际经历和思考,渐渐地产生了误读的苗头,自身启动效应就会慢慢产生出作用,读者内心的作用会自发的扭曲新闻,逐渐受众信息固着,不愿意相信真相。让新闻更加的符合自己内心的想法,逐渐将内心塑造的真实和真相剥离开来,前者能更好地和自己的内心需求融合为一体,得以保留。后者不能,则经常被减少甚至抛弃。

根据这样的一种现状,例如当下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网络媒体微博软件平台的维护管理单位更应该引起重视,有足够充分的准备让谣言止于一定群体、一定范围。时刻提醒自己作为管理者身上的责任,切实做好把关工作。

新闻心理学论文:传播心理学下的新闻传播概述

一、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传播心理学是一门结合传播学与心理学的综合类学科,而其创立者正是因为看到了在众多传播事件的发生过程中,受众群体的心理具有可追寻性,从而建立了此门学科,也为如何准确地进行新闻传播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为了更好地利用传播心理学对目前社会中新闻传播环节的误读现象进行阐析,本文将首先介绍传播心理学的一些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传播活动对心理因素的影响

在整体传播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对于传播活动对于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在传播心理学看来,传播工作者在通过对传播心理学学科知识进行研究讨论之后,设计出能够切实引导大众心理发展的具有实质心理引导性质的活动节目。而这是因为在相关心理研究中表明,当人们接受到来自于外界具有暗示引导作用的信息时,人们的内心将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其心理层面也会出现一些与传播者所预期设定相符的变化内容。总体上,整体传播活动对于人心理的影响是从行为、态度以及认知这三方面进行的。也就是说,传播心理学所提供的理论依据将为传播工作者提供项目设计方向,使例如新闻消息等相关传播内容从影响人的行为、态度、认知来进一步影响人群的心理变化、发展。例如观众在电视机前看到了一则关于中国传统美德的新闻,那么在新闻的正确指引之下,这位观众可能会学着从生活行为做起,在自己的个人言行中融入中国传统美德,而他的整体认知态度也将随之向其靠拢,从本质上逐渐成为一名坚守,并且弘扬中国传统美德的社会公民。

(二)研究心理因素对传播活动的影响

相对地来说,传播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研究传播活动对于心理因素影响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研究心理因素对于传播活动影响的学科。由于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人们对于同一现象所产生的心理变化往往是不同的,因而对于传播者来说,如何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特征来设计传播过程将对整个传播活动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对于电视节目的传播过程中,女性观众比较倾向于家庭伦理剧,而男性观众则更喜欢观看战争剧情,因而针对这一心理层面的不同特点,电视节目的编导可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节目设计。也就是说,通过对于群体心理因素的把握,传播者往往能够在传播活动正式开展之前就能估计到整体传播信息的主要接受群体以及其群体心理的主要特征。在实际新闻报道的环节中,考虑到各国民众的生活习性上的差异,新闻传播者也往往加以区别化报道,以生活习性迥异的美国民众和中国民众为例,有关新闻在这两个国家进行报道时,其具体的报道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具体地说,在对美国民众进行报道时,往往采用更为直接的方式,而对中国民众则实施具有渐入性的指引性报告。这种新闻报告中的区别化对待就是对于传播心理学的一种典型应用,但是无论是在何种形式之下,新闻报道者都必须要保持其新闻内容的真实性,而不能作出具有过度修饰性的报道。

二、新闻误读现象所引起的社会影响

由新闻误读而引起的对于社会民众的负面影响是多种多样的,而总结地说,新闻误读所造成的消极性影响主要体现于新闻接受者的认知层面、行为以及态度方面。首先,根据社会心理的观点,公众传播新闻将会对受众群体的认知层面造成心理暗示,也就是说新闻工作者可以通过传播一定的新闻内容来指引民众的认知思维方式。在多数新闻播报工作的开展环节,可以说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特定的新闻事件使受众人群的心理认知产生其预计的变化。因而当新闻误读现象出现的时候,民众的认知心理往往也可能得到不正确方向的引导。例如在国际新闻的传播中,倘若国际上对于我国某一具体事件出现了较大范围的新闻误读情况,那么将可能影响国际人民对于我国的认知情况。以钓鱼岛事件为例,假如国家新闻报道中,世界人民对于事情的真相产生了读解偏差,那么将可能误以为钓鱼岛是日本方面的国家土地资源,而我国则是在进行恶意的侵踏,而这些则都是与历史事实大相径庭的。其次是新闻误读现象对于受众群体行为及态度方面的负面影响。以犯罪报道类新闻为例,部分青少年在心智尚未发育成熟阶段期,倘若其对于电视报纸中所报道的犯罪新闻进行了偏差性的解读,认为新闻报道中的犯罪人员的犯罪行为是一种具有英雄气慨的英勇行为,那么这种误读现象将会造成青少年树立起不正确的价值观,并且也可能引起青少年盲目的行为模仿,可以说一些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就是由于其本人对于犯罪事件的错误理解所引起的。因而为了对青少年等群体树立起更高的社会价值观,新闻播报者必须要对其播报事件的真实性负责,并要阐明其新闻重点,避免不正当的表述措辞,以免引起青少年群体的误解。

三、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对新闻误读现象进行原因分析

(一)新闻信息中“噪音”过多

此处所说的新闻信息中的“噪音”,是指新闻传播者在就某一事件进行具体传播报道的过程中,添油加醋地附加了过多不必要性要素,而这些不必要因素即成为了新闻信息报道中的“噪音”。但是新闻工作者之所以进行这种额外添加行为,却也是由于社会大众方面所造成的原因。在目前的社会新闻传播过程中,研究者发现错误的信息有的时候反而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这是因为从传播心理学上进行分析,错误信息恰好能够使人们的不良情绪得到很好的发泄。例如在一些新闻报道中,其所附加的照片内容可能与实际播报消息并不相符,是传播者为了加深受众者对于此条新闻内容的认识与印象而故意设定的,譬如在对城管殴打事件进行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可能事情的真相只是城管对于市民不法行为的严厉批评,但是相关新闻传播着为了更好地引起受众者共鸣,使该条新闻得到最大范围内的传播,可能会故意将新闻配图扭曲,使人们所接受的是一个残暴的城管与一个受难市民之间的故事。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民众对于城管的不良情绪得到了很好的发泄,但是这种本质上的报道失真却对构建良好的城管形象造成了极大的阻力。

(二)新闻媒介之间缺乏统一性

随着媒体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的过程中,新闻传播者所能利用的媒介类型是各种各样的,电视、报纸、电台以及网络都是常用的新闻传播媒介。根据传播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在不同的媒介传播之下,受众者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的反响程度是不同的。例如对于新时代的年轻一代来说,他们所熟悉与接收的新闻传播媒介已然倾向于网络媒体,而对于老一辈的传统知识分子来说,报纸新闻则是他们更为青睐的传播媒介。正是因为人们对于不同媒介的认识不同,所以如果同一事件在各类媒介中得以报道之后,人们对于此事件的理解的分析往往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就小月月事件来说,在同一家庭中,年轻一辈从网络视频中得知该新闻事件之后,可能会将理解重点放在对于冷漠路人的批判,而老一辈则可能从报纸上得知新闻之后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对于幼儿安全的保护问题中。从新闻播报的本质来看,新闻工作者是为了让广大民众对于现实社会中日常所发生的点点滴滴具有更为详细的了解,而各种各样的媒介更是为了拓宽受众范围而产生的。但是当各种新闻传播媒介之间的认知缺乏统一时,当同一事件对于不同人群的信息传播重点出现较大偏差时,新闻工作者往往难以达到最初的传播目的。

(三)受众群体的主观信念在作祟

尽管熟话说,流言止于智者,可是在现实的新闻传播环节中,当与实质新闻消息出现严重偏差的流言,在人与人之间得以广泛传播之后,却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制止,而难道这是因为目前社会中缺乏智者吗?本文认为,这是因为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当新闻传播工作中受众群体出现认知偏差之后,即便新闻传播中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公开的纠正、澄清工作,但是由于民众作为个体其先入为主的观念,在网友及报纸浏览者在得知新闻事件之后,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得出其主观性的结论,而这一结论是难以再通过外界的信息更正发生改变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流言总是难以得到制止,甚至其传播者的态度总是信誓旦旦的原因。当一条新闻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时,每一个新闻转述者都会以坚信自己认知的态度进行进一步的新闻传播,因为他们不愿意进行自我否定,他们始终以捍卫自己认知的态度进行传播。而这时这种来自于广大民众的主观信念在作祟,使得新闻传播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误读现象得以发生,甚至说这些误读现象都是部分新闻转播人员故意而为之的。

四、结语

正是因为民众心理活动与传播活动这两者之间是存在相互影响性的,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对于传播心理学知识的掌握来更好地进行社会新闻传播工作,从而从最大程度上降低新闻的误读现象。另一方面,为了使新闻播报过程对整个社会群体负责,我们必须从政策执行机构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的传播类法规,对整个传播过程进行强制性的规范化工作,其次,其具体的主流传播媒体更应该树立起社会责任心,要明白传媒的公众力量和义务,应该使传媒力量成为促进社会健康健全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不是成为引导民众错误思想行为的源头所在。而作为各类新闻的接受者,民众也应该树立起明确的是非观,避免人云亦云,也应避免过度的自我主观意识,要在接受新闻事实的基础之上,对具体事件做出正确性理解分析。

作者:谷文静单位:山东烟台职业学院

新闻心理学论文:心理学视角下的新闻采访方法

一、利用心理学知识把握受访对象的心理情绪

(1)分析受访对象的个性类型

不同个性的受访对象应该采取不同的采访方式。记者应该利用心理学的知识在对受访对象采访之前进行个性分类,从性别、年龄、着装、职业等方面来判断。一旦得出结论,就可以针对不同个性的受访对象采取相应的采访方式。例如,对性格外向的受访者,只要适当加以引导,保持公平公正的旁观者态度就可以了。而对性格内向的受访者,记着应该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微笑,增强受访者的自信心。从受访者的专业领域或者受访者感兴趣的事物来展开话题。等双方关系拉近之后,记者就可以对受访者进行采访了。

(2)注意观察受访者的言行举止

采访过程中,记者应该密切注意受访者的一举一动,随机应变。受访者的某些细微动作很可能透露出受访者当时的心理状态,记者应该掌握采访中的主动权。当察觉到受访者紧张情绪的时候,应该通过说笑来转移受访者的注意力,缓解受访对象的不安。同时注意采访的用词和语气,多给受访对象传递鼓励的信息。

二、受访对象产生抵触心理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1)抵触原因

很多受访者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都会产生抵触情绪,作为记者应该运用心理学知识推测出受访者抵触采访的原因是什么。一般来说,受访者的抵触情绪无非两种。一种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而拒绝;另一种则是对采访有心理阴影,认为采访结果会对自己或家人不利。

(2)解决方法

首先,记者应该意识到被采访者并没有必须要接受采访的义务,他们完全有权利对记者提出拒绝。记者与受访者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不应该觉得理所当然,用质问的语气对受访者进行采访。记者应该抱着一种诚恳的态度对受访者进行采访。针对那些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的受访者,记者只需要多和对方进行沟通,顺着对方的话题进行交流,像普通人的聊天一样,有可能受访者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顺利完成了采访。而针对那些对采访有阴影的受访对象,记者首先要做的应该就是消除对方的心理阴影,让对方卸下心防。例如,记者可以告诉对方,只要受访者不想泄露身份,记者完全可以将其画面进行马赛克处理,声音也可以进行技术处理。总之只要让受访者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接受采访不会有任何危险就可以了。

三、科学合理地运用心理学进行新闻采访

(1)记者应做好采访前的心理准备

作为记者,掌握心理学不仅仅是为了对受访者进行采访,在采访之前,记者本身也应该给自己做一个良好的心理建设。这是为了使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冷静解决,便于采访取得更好的效果。另外,由于记者的采访环境也多种多样,记者应该有迅速适应环境的基本能力,注意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

(2)不能滥用心理学知识,注意适度原则

作为记者,掌握适度的心理学专业知识是必需的,然而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不应滥用心理学知识。以免对被采访者产生不好的心理暗示,导致被采访者的逻辑混乱,下意识顺应记者的思维来回答问题。这对采访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都有很大影响。因此,记者在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受访者进行采访的时候,一定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心理学知识,以求在适度的基础上达到最好的采访效果。

四、结语

心理学知识作为记者采访的有力武器,应该在记者圈大力推广。同时,新闻工作者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把握好适度原则,引导受访者真实、客观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目前,我国新闻行业的采访心理学还不够完善,但随着新闻工作者对心理学的认识和不断实践,相信采访心理学的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巧妙地运用它,让记者的采访工作更有效率。

作者:邹继红 单位:吉林经济广播电台

新闻心理学论文:新闻访谈心理学运用艺术

心理学是一门以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为研究内容的学科,主要涉及人格、能力、动机、情绪和认知等几个方面。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个人,同时也涉及各个社会领域。新闻采访作为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群,这就要求新闻采访者在具备良好的沟通和交往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巧,从而把握被采访者的心理规律和心理活动,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采访的质量。

一、利用心理学,实现采访双方的“共情”,实现良好沟通

新闻采访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静的景物,新闻记者可直接摄取;另一方面是动的行为,主要包括事物的发展和人的活动等等,这一方面需要记者通过交流来获得。如果记者在交流沟通过程中无法掌握被采访者的行为和心理变化,就不能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从而无法实现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这就要求记者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在采访过程中分析被采访者的心理规律,对被采访者的意志、兴趣、理智等进行判断。这种对被采访者心理规律的分析和判断,不仅涉及心理活动的共性分析,也涉及其心理活动的个性分析,对被采访者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所以采访中,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是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之一。只有综合把握被采访者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并进行灵活的调节,新闻采访者才能够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自主判断,实现与被采访者的情感上的共鸣,使其更加乐于接受采访,积极配合,以提高采访的效率。

二、运用心理学,将被采访者进行分类

新闻采访涉及到的对象是十分广泛和复杂的,且被采访者在地位、文化、年龄和职业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心理状态必然会有所区别,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新闻记者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触和访问较多的对象,且不同对象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有很大的区别,具有极强的多样性,这就要求新闻采访中必须具有敏捷的才思和较好的应变能力,能够在采访过程中将被采访者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被采访者进行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对话,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以充分挖掘被采访者身上的新闻价值。被采访者健谈那是最好,反之,就需要与其打心理战术,能说而不跟你说,说明你的心理战术还没有成功。我在采访《永嘉女子金雪娥为救四川小女孩遇难》稿子主人公金雪娥的儿子王威时,他当时正哭的伤心,对于记者提出的问题,他一概不理,于是我拿了纸巾给他然后坐在他身边一边搂着他,摸摸他的头一边拿纸巾给他擦眼泪,并不时地告诉他你妈妈是好样的,我们都很敬仰她。小家伙问我们真的吗?我当时就流着眼泪告诉他,是的,宝贝,你还有我们。然后话题就打开了。所以我觉得只有采访不到位的记者,没有采访不到的对象。记者要在采访过程中充分注意被采访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根据这些特点作出及时的判断,以提高采访的效率和质量。

三、运用心理学知识,掌握被采访者的态度

新闻采访的对象可以划分为“不合作型”与“合作型”两类。“不合作型”是指对采访行为持不合作态度的采访对象。通常可以划分为真不合作和假不合作两种,前者一般对采访十分反感、厌恶,只是消极地对付,甚至拒绝接受采访。这一类型的采访对象通常对新闻采访持有一种主观的、错误的看法,或者是认为采访结果会对自身不利;而后者对采访的不合作态度则仅仅是一种表面的虚假现象,并非是其真实的想法。在采访中,经常遇见这类对象,尤其是纠纷当中。面对这两种对象,首先要消除他的心理阴影。今年初我就采访了这样一位对象,安置房买卖中,本来说好的价格,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原房主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要求加价格,对方同意后最后居然还不卖了。采访过程中,我多次被原房主拒之门外,然后我就在他家楼下蹲守,他下来的第一句话就是你阴魂不散啊,还在?我立马说,我觉得买房的人说的话不大可信,想听听你的想法。他马上就来精神了,把他的意愿跟我说了,现在房价都在涨,他觉得应该加一点。我说,是的,有必要的。随后他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告诉我,说他自己也觉得不合理,不好意思提出,所以就故意刁难一下,让对方知道。结果对方居然找了记者曝光他,让他很气愤,就发生了后来一系列的事情。于是,我就开始跟他解释,我们是就事论事,如果他不愿意,我们会把声音技术处理,不让别人听得出。后来这件事情得到圆满解决。现在这个采访对象成了我们广播的忠实听众,还不时给我们提供新闻线索。

四、总结

综上所述,新闻采访过程的复杂性和社会性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在采访过程中把握好被采访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引导被采访者客观、真实地讲述新闻事件,从而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并挖掘出更具价值的新闻内容,以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采访的效率。

新闻心理学论文:灾难新闻的心理学思考

灾难新闻一般指火灾、水灾、海难、空难、地震、车祸、爆炸、台风等天灾人祸的报道。如近年来,我国各大传媒有关’98抗洪,9.21台湾大地震,11.24烟台“大舜”号特大海难,上海丽都酒家爆炸事件的报道。这类新闻视其伤亡人数、财产损失以及事发地点的显著程度来决定其新闻价值的大小。

心理学中,将人、物、观念及各种关系构成的社会环境分为物质环境(感性世界)、信息环境(拷贝世界)和心理环境(心理世界)。灾难(感性世界)带给人们的情感情绪反映(心理世界)是悲痛、颓丧、焦虑、不安、恐慌等,但处理恰当的灾难新闻(拷贝世界)却可以转变受众的这些消极不良的情感和情绪,使悲痛得到安慰,焦虑得到纾缓,惊恐得到平复,从而使受灾的人们在困难中振奋起精神。因此,恰当的灾难新闻的报道应该成为我们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灾难新闻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时效性

时间是新闻的第二生命,对灾难新闻来说尤其如此。这不仅是为了满足受众先睹为快的阅读心理,更重要的是满足受众寻求安全的心理需求。

有些人主张涉及面广的自然灾难,新闻传媒可以尽快不遗余力地加以报道,如’98抗洪,9.21台湾大地震这样的消息。但对于牵涉到某些利害部门的人为灾难,应隐而不发或稍后再发,并认为这种有意采用低调、淡化或回避的处理方法,可以达到控制受众心理朝着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方向发展。事实上,对灾难新闻而言,此种传播策略可谓得不偿失。首先,灾难不论大小,总是危及到一部分受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早一点把相关信息传递给受众,受众就能尽早衡量自己所处环境的危险程度,调整自己的行为,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人命关天,灾难新闻刻不容缓。其次,某些地方控制灾难消息的渠道,却不能阻止其他地区媒体进行报道。媒体不闻不问、漠然处之的态度一方面使得小道消息、流言蜚语盛行于世,扰得人人忧心忡忡;另一方面受众由此产生的愤懑情绪因为得不到正当的表达和疏导,势必越积越甚,造成社会动荡。

真实性

对灾难新闻而言,其对真实性的要求远比一般的社会新闻更加严格,特别是在我国,具有官方背景的主流新闻媒体,长期以来在受众中已形成这样一种心理定势:媒体上的内容代表党和国家的意见,是有权威的,可以信赖的。灾难新闻一旦失实,后果将是严重的。因为受众依据媒体对灾难的失实报道采取行动遭到失败后,对党和政府的支持程度将急剧下降,甚至产生逆反和抵制心理。日本阪神地震中,该国政府即统一向外界新闻,也是为了避免新闻媒体各行其事,出现不实报道而阻碍救援和自救工作。

在这里,我们强调的真实性,除了新闻的几个要素要准确,反复核实之外,还包括有关报道应全面客观,反对两种态度:一是报喜不报忧。这会使受众误以为灾情微不足道,放松了警惕。事实上,一定的紧张情绪,加之适当的指挥,可以形成极强的团结力,有利于战胜灾难。此外,身处灾难中的人困难重重,可媒体上却是一片“形势大好”,现实与媒介内容上的反差,会使受众心理得不到平衡,产生郁闷、不平,甚至愤怒。二是报忧不报喜。救灾工作千头万绪,特别是’98抗洪、9.21台湾大地震这样严重的灾难,不能因一时的疏忽和过失抹杀了全部救援工作的努力,揭露丑陋阴暗的事实应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激怒受众,激化矛盾。记者应调动人们冷静的思考力,让人们对灾难事件有一个真实全面清醒的认识。

科学性

在灾难发生后,一般受众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情绪。恐惧是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控制或摆脱某种危险环境时所产生的心理。焦虑是由当前对未来活动的料想而引起的一种不安、忧虑、紧张的情绪。这种消极情绪妨碍人去客观地认识事物,使生活效率降低,也不利于受众接受新闻内容,从而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所以新闻媒体在报道灾情进展和善后工作的同时,应对灾难产生的原因作出科学的解释,告知受众今后的预防措施和摆脱险境的方法。这样,不知所措的灾民可以消弭一部分心理上对灾难的恐慌和无助感,沉着面对灾难,开展自救工作。一般的受众也可以从中得到相关的防范知识,防患于未然。

98抗洪报道中,CCTV“焦点访谈”请了许多水利专家、气象专家和医疗专家到节目中来。9.21台湾大地震后,台湾各大报也特邀了许多地震专家、建筑专家和心理专家撰文。新闻媒体通过这些科学知识的传播,在引导受众认清威胁来源的真正原因、鼓励受众克服恐惧和焦虑的情绪、采取有效的行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人性

灾难无情人有情,对灾难的报道还应见事见人,以人为本,把受众的内心体验放在心上。首先,要描绘出灾难面前的人性善恶。在抗灾救难中,救死扶伤,舍己为人的感人场面是常常有的,推卸责任的丑恶现象也确实存在。让人性善的一面得到张扬,激励生存者;让人性恶的一面受到鞭挞,教育重蹈者,是新闻媒体崇高的社会职责。

其次,媒体还应身体力行,直接参与对普通灾民的关怀,为受灾群众寻求社会的帮助,如公布慈善捐款热线,热心组织义演义卖等社会善举。媒体高扬人性真善美的旗帜,对于理顺灾民的情绪和情感,增强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认同感,以及稳定人心,都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最后,媒体除了真实及时地报道灾难,理智科学地分析灾难之外,还应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去体验灾难带给人们心灵上的创痛,时时不忘倾注一种人文关怀。然而我们有些媒体在报道中渲染的却是灾难惨烈、恐怖、血腥的一面,给受众投下长久的心理阴影。去年11.24“大舜”号海难的报道中,广州某报在11.26的头版头条刊出的一幅照片,是一遇难者冲到滩涂上严重变形的残肢,鲜血淋淋,惨不忍睹。今年1.7广州另一张报纸在头版、二版,以“无情火海吞噬五尸六命”、“九月胎儿昨烧死母腹中”这样耸人听闻的大行标题来报道一起火灾事故,令人触目惊心。根据心理学研究报告,不论是直接受灾、目睹灾难或参与救灾的人员,有30%―58%的人会出现创伤后压力症候。对创伤事件的相关刺激或者受难经验的不断重复,将强行唤起幸存者痛苦的记忆,出现恐惧、紧张、失眠、忧郁的症状,甚至产生自杀、精神病等问题。对一般受众而言,这种灾难新闻也将带来厌恶、不安的情绪,从而影响接受消息的真正内容。

新闻心理学论文:新闻心理学视角的《一虎一席谈》节目评析

摘 要 凤凰卫视王牌节目《一虎一席谈》自从2006年开播以来,以其新颖的形式、精彩的选题和富有个人魅力的主持人收获好评如潮。2014年1月9日,有关部门为张艺谋超生开出了748万余元人民币的天价罚单,引来热烈讨论。同年1月18日,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趁热打铁,制作了《一虎一席谈:张艺谋该不该被罚748万》这期节目。笔者以这期节目为例,围绕《一虎一席谈》节目的节目形式、节目选题以及主持人这三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浅析节目受到追捧的原因。

关键词 新闻;心理学;节目评析

1 节目形式

1.1 辩论式节目形态营造多元意见空间,有效避免受众逆反心理的产生

逆反心理是受众在信息接受活动中,以固有思维定势对新闻信息进行认知,由此表现出的个体违背传播者意图的心理活动,是受众对媒介信息意义的反向认知,具有排他性、偏执性和情感的盲目性。[1]具体来说,有逆反心理的受众在接收信息时,偏向于接收与传播者意愿相反的反向信息。并且认知和理解一旦形成,就成为受众认知的重要方面,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一般而言,一档由团队精心打造的节目,总是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在传递着某种立场的态度和观点,而当受众对节目的立场不买账时,节目就会因此流失部分收视群体。然而,《一虎一席谈》的特殊之处在于,作为中国目前仅有的一档大型抗辩式思想性谈话节目,节目本身没有立场,所有的观点和态度均由到场嘉宾甚至是现场观众表达,主持人只是充当调停和时间、话语权的分配工作。并且,类似于辩论赛,每期的嘉宾也都分为“正反”两派,持有不同的(甚至是相对立)看法。《一虎一席谈》的这一特点,替它排除了受众逆反心理的干扰。正如节目的宣传语“这里不是一言堂,所有的意见都备受尊重”,无论是谁,无论你持有何种观点,都可以在节目中找到与自己同阵营的人。《一虎一席谈》颠覆了以往电视节目“传――受”的传播模式,拒绝了规定的宣讲内容,不仅让当事人有话可说,让多元思想针锋相对、火花四起,更赋予了现场观众随时插话,发表个人意见的权利,从一定意义上构建起了媒体创造的公共话语空间。

舆论的一元空间是造成受众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营造多元的意见空间就成为克服受众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前提。该期节目中,法律学家、移民专家、人口学家等大家汇聚一堂,辨明思想,营造了一个多元的意见空间,使广大受众感受到了思想和言论的自由。

1.2 观众的充分参与有助于推进传受双方的心理

互动

一般来说,传者与受者的互动是不及时或不共时的,也就是说,存在延缓性;传者与受者是不面识的,他们之间是通过新闻信息的传与反馈达到相互理解与沟通的,即存在间接性。这期节目中,现场观众人员组成丰富,有超生母亲也有奉行独生子女政策的父亲;有中国公民也有海外华侨;有赞成巨额罚款的也有持反对意见的。可以说,现场观众席是中国社会群众的一个小的缩影,从一定程度上是针对张艺谋超生事件的社会意见的微缩景观。在演播室内,主持人、嘉宾与观众的意见交锋,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互动。对于演播室外的观众而言,这种可见的互动将促成通过媒介和媒介内容与节目本身(传者)产生某种联系,甚至形成心灵的沟通。传者与受者形成的心灵沟通或共鸣,是传播的高层境界,也是传播产生的最佳效果,是影响受众的态度和行为的前提。

2 选题

对于谈话节目而言,选题可谓生命线。电视媒介的大众性、通俗性的特点决定了谈话节目的选题不能走小众化精英化的路线。因此,一般来说,电视谈话类节目的选题都有时效性、贴近性、丰富性和可评论性等特点。《一虎一席谈》的选题一般都为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社会焦点、热点,体现着社会变迁,反映着社会转型时期的种种迷茫和矛盾。好的选题能够抓住观众的味蕾,正是因为选题本身契合了受众心理需求。

2.1 受众的求快心理

先睹为快,是受众对未知、应知、预知新闻的共同的需求心理。比别人早知道,便可以获得人际传播的主动权,品尝作为消息来源者(从传递角度看)的快感,并满足一定的自尊心的需要;比别人早知道,可以较快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更快的适应社会的变化。[2]

新闻传播和新闻事件发生之间时间差的尽可能地短,是新闻时效性的体现。虽说事件的源头要追溯到2013年5月,但是对《一虎一席谈》这类的深度谈话类节目而言,2014年1月9日无锡市计生局声明(事件有定论之后),节目的制作才可以被提上日程。这期节目的播出时间为2014年1月18日,也就是说,在事发后仅一周的时间内,节目便已经出炉,充分体现了时效性。

2.2 受众的求近心理

新闻想要满足受众的求近心理,就应注意选准报道的切入点,抓住受众最关心的问题,击中受众心中绷得最紧的那些弦。

笔者认为“观众所熟知的事件”便可以认为是真实性在电视谈话节目选题中的体现。张艺谋超生事件从2013年5月开始,至2014年1月下旬节目播出,已经轰轰烈烈炒了近半年,可谓做足了铺垫。并且,2013年年底,张艺谋已就此事作出回复,承认自己与陈婷育有两子一女,此事的真实性毫无疑问。计划生育政策有无继续坚持的必要?张艺谋超生事件为何掩盖了12年?导演的三个小孩是怎么样上到户口的?每年计生部门收缴的巨额社会抚养费到底去了哪里?……张艺谋超生事件背后涉及到的计划生育政策、名人特权、社会抚养费去向等问题,都与受众息息相关,是当下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3 主持人

一个好的主持人之于一档节目的意义自不必多说,特别是对于谈话类节目而言,主持人更是灵魂般的存在。

3.1 人人参与的“谈话空间”――移情心理,受众获得满足感

人不仅仅会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并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来,而且能将自己置身于外界特定环境所形成的氛围之中,设身处地地去感受这种情绪,这就是移情。《一虎一席谈》的这期节目中,同往常类似,主持人胡一虎的左右两边的嘉宾持有相对立的意见。可以发现,在整场辩论中,胡一虎并没有表现出任何自己的立场,每一方嘉宾发言时,胡一虎似乎都能暂时成为他们阵营中的人。对于持不同观点的观众们来说,主持人这种不持预设立场的状态,更有利于他们通过移情来获得情感上的认同和满足。

研究表明,对方对于自己的态度,往往是自己对对方态度的反馈。[3]因此,主持人还要做到真诚,不能让观众感觉到任何“作秀”的成分。没有出格的言论、夸饰的表情动作,胡一虎在节目中表现出的真诚是观众很容易感受得到的。

3.2 个性化的主持风格――“魅力”的呈现

节目主持人的魅力是凝聚于主持人身上的美对观众的吸引力。这种“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相貌身材、举止谈吐、音质音色、语言功力、才华学识、驾驭节目的能力等。对于谈话节目主持人而言,沟通和引导的能力是很有魅力的素质。[4]在胡一虎身上,最显著的优点就是他的临场控制能力。他能够在倾听中寻找亮点,并用合适的表达技巧推进谈话,不一定是问话的形式,对于一些偏激的话,他常用否定句以激起对方的谈话欲。在嘉宾精神亢奋滔滔不绝时,他也能当机立断打断对话,以保证多元观点的平衡呈现。

新闻心理学论文:浅谈新闻心理学在采访中的应用

[摘要]采写新闻报道,既要弄清事实真相,更要揭示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记者在新闻实践活动中,必须依赖辩证逻辑思维的方法,同时要求深悉心理学以应对被采访者,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本文作者试对采访心理进行全面的阐述,旨在探讨心理学在新闻实践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新闻采访;心理学;“首因效应”

业内有句俗语:“没有采访就没有新闻。”在每件新闻事实中,都有着“人”的身影在闪现。也就是说,记者“认识客观事物”的采访活动,必须要与形形色色的“人”——采访对象打交道,进行语言、行为、表情等的交流。而语言、行为、表情等是采访双方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这就要求记者很好地把握心理活动。有经验的记者,采访中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到采访心理学,适时调节好双方的心理,以实现“心”与“心”的沟通,获得良好的采访效果。

采访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根据新闻采访的特点,研究新闻采访过程中的读者、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的科学。本文笔者联系自己的采写实践,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事前了解被采访者所属的群体心理

由于生活经历、职业需要、所处环境、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等不同,采访对象既有群体心理,又有个性心理。所谓群体心理,就是某些身份、处境、工作相同的人群的共同心理,例如:一般干部善于归纳分析,谈话较有条理,遇到矛盾和纠纷,较能冷静处置:演员、教师善于言谈,语言流畅,较为热情有耐心:科技人员、专家态度严谨认真,讲话讲究分寸:普通市民群众初次与记者见面容易拘谨腼腆,熟悉后一般能热情倾谈,等等。所谓个性心理,就是每个人特有的心理。任何个体都是从属于特定的群体,对采访对象心理的分析与处理应是多方面的。这种对不同群体的心理共性认识,可以帮助记者在较短的时间内与受访者在心理上接近,建立交流的基础,为进行成功的采访做好铺垫。

二、初次会面善用“首因效应”

进入采访阶段,记者的表现会给对采访对象的心理发生“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称“最初效应”,是人们交往中的第一印象,指“在人们交往中,这种比较重视前面的信息,据此对别人下判断,而在最初(原始)的印象形成之后,他对后来的信息就较不重视的现象。”记者能否在最初的几分钟内以自身形象获取采访对象的信任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双方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有助于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除了天生的外貌之外,得体的着装,和蔼的态度可以使对方对你产生好感。接下来很重要的就是你内在的东西,你的学识、气质、修养等等,通过你的言谈举止,成为对方对你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这种学识、气质、修养不是刻意打扮出来的,是要长期培养的,也是优秀记者应具备的素质。

要产生良好的“首因效应”。拉近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十分重要。通过采访准备中对人物特点的把握,在采访开始时就对方感兴趣的或者双方有共同点的话题进行交谈。也就是说寻找接近点作为开场话题,有利于拉近彼此的距离,使采访顺利进行。

三、注意观察受访者的心理变化

交谈中,记者要对受访者的细微表情或者一举一动时刻关注,并能“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在记者与受访者的采访交谈中,彼此的一些神态、表情、细微动作等,都是传递心理活动的信息。这种信息在心理学上称为非语言信息或“微表情”。

微表情,是心理学名词。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是某个表情里,脸部会“泄露”出其他的信息。“微表情”最短可持续1/25秒,虽然一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很容易暴露情绪。

记者要对这些表情或者细微动作传递的信息有所了解,才能掌握采访的主动权如果受访者两手不自觉地不断搓动。表示他情绪比较紧张面对这样的情况,记者可以用说笑或者适当的肢体接触来降低其紧张程度如果受访者在回答时下意识地瞟一眼记者手中的笔记本,表示他可能是没有自信,或者是对自己的回答没有把握,这时,记者可以肯定地点头或者用肯定的眼神来鼓励对方。

四、达到“共情”。有利于更好沟通

“共情”指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在与他人交流时,能进入到对方的精神境界,体验对方的感受,并对对方的感情作出恰当的反应。

心理学上的“共情”法,要求记者全身心地聆听对方的表达,不仅听取其口语表达的内容。还包括观察非语言的行为,如动作、表情、声音语音语调,不仅如此,还需要有适当的反应。表示听了并且听懂了。这种倾听要全神贯注,不打断对方讲话,不做价值判断,努力体验对方的感受,并及时给予语言和非语言反馈,这样,可以使对方感到自己被接纳、被理解和被尊重,从而产生一种愉快,有助于相互进一步深刻的理解和沟通。

一代名记者穆青被人尊称为“人民的记者”,许多人向他讨教采访的技巧,他总说:“有感情,没技巧。”穆青的采访许多时候就是通过与被采访者的“共情”来完成的。如,他采访植树模范潘从正时,与他一起植树;他采访被打成“黑劳模”的任羊成时,未等任羊成讲完自己的故事,他早已泪水盈眶……这种对劳动人民深深的感情,不仅为他采访到许多真实感人的情况提供了可能,也使他与许多采访对象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五、突发事件采访要注意运用心理学

突发事件通常会给人视觉上、精神上很大的冲击,因此记者在赶去采访时要首先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掌握一些调整方法,使采访基本上应在一种平和又不失紧迫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另外,通常情况下,突发事件的当事人因精神受到强烈刺激,情绪不是很稳定,此时,一定要掌握好当事人的情绪特点和心境,才能与当事人更好地沟通,也才能设身处地地感受当事人的心理,提出能被对方接受的采访问题,使采访顺利进行。

媒体要放在首位的就是将人文关怀贯穿在整个的采访活动中。采访时要依据当事人或当事人亲友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访时间、地点与方式,与此同时还要结合受众的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采访方向,培养他们正面健康的心态,安抚其不稳定情绪。媒体既是社会的守望者又是社会舆论的导向者,身兼重任的记者在采访时必须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人性化的视角出发,即使在报道灾难、危机和战争时也不能例外。

总之,在新闻采访中。记者要注意心理知识运用的技巧。这有利于顺利地完成采访任务,当然,对采访中心理学知识运用的技巧,具体更详尽的需要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进一步揣摩,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新闻心理学原理,随机应变,才能使新闻采访工作取得好的效果。

新闻心理学论文:从传播心理学角度看新闻传播中的误读现象

摘 要 本文以传播心理学角度出发,以2010-8-19日报道《别克撞上大货车 户县县长正好路过施救一家三口》和2010-4-26日报道两篇报道为例,首先讨论社会中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信息误读现象,主要通过传播心理学四种效应作为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新闻在传播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误读,以及产生误读后会造成什么后果,从而论及中国市民阶级社会、网络媒体舆论监督不断壮大的同时,提供并且开设相应的信息检查和辟谣窗口的必要性。

关键词 传播心理学 舆论监督 新闻误读

2010年8月19日西部网(陕西新闻网)了一则新闻——《别克撞上大货车 户县县长正好路过施救一家三口》,讲述了陕西西安市户县县长张永潮因检查县区农业工作驱车出门,在路上正好遇见交通事故发生,亲自下车对事故中的一家三口进行紧急的支援救治。但在近日,有用户在新浪微博中当时网页的新闻图片,称“县长赶赴车祸现场后,让随行人员装成车祸死伤者以便拍照”。通过新浪微博辟谣窗口于2011年11月18日15:04分微博辟谣,证明真相,注销虚假信息的用户账号。2010年4月26日《青年时报》新闻《26岁女交警被碾断胳膊续:肇事车套用副市长车牌》,讲述女交警张昂在西安西华门十字检查违法奔驰越野车时,被拖出约20米后甩在马路上,该车从她胳膊上碾过后扬长而去。在2011年11月14日,有用户发微博,称“前日,西安警花张昂拦截高官车辆手臂被碾断,肇事车号牌属于陕西华阴市副市长”。 经查,该信息有多处不实,案件实际发生于去年4月,肇事车辆系套用副市长车牌号,车主是公安部B级逃犯,新浪微博辟谣窗口于2011年11月15日13:24,已注销微博用户账号。

诸如此类的民生新闻,有时候是真实正面的新闻宣传报道,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经过一些传者的加工制作又成为新的“新闻”在坊间流传,成为不实流言,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影响力大于原新闻,更有一些名人也被牵扯其中,随着中国市民阶级舆论监督群体的不断壮大,网民数量不断增多,微博运用广泛,众多网友对这样的不实信息大多没有做出深入的了解调查,很容易造成错误信息传播扩大,误读的情况屡见不鲜,为什么会出现误读这样的情况呢?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该做到哪些方面的改进,是否应该在各大网站或者公共媒体机构中设立相应的辟谣窗口呢。

一、新闻传播的信息误读现象出现

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在一定程度上会遭到扭曲,信息中也会混入噪音,影响传播的效果,甚至让传播结果往刚好对立相反的方向发展,之前传播目的达不到。传播过程中,信息被噪音干扰有多方面原因,噪音在通道中产生各种影响,造成信息表达意思出现偏差,对受众造成不良影响。在社会化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信息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越来越快,这样的不实信息或者经过改编已经扭曲的信息在经由受众的传播后波及范围更广,影响程度更深。

在《别克撞上大货车 户县县长正好路过施救一家三口》此篇报道中,户县县长这样一个职务头衔就是一个新闻卖点,这一地方政府要员职务头衔在人们心中有一个大致的社会印象,这类人员平时的行为和做法在人们心中会留下一个刻板标杆。作为县长,是一个国家政府工作人员执法行政者的形象,人们往往愿意看到的反而不是这样的正面信息,负面信息对受众的吸引力更大,给信息的扭曲提供了心理准备和动机。

作为一件发生在2010年8月19日的助人为乐事件,试想,主人公若不是户县县长或许关注度不会这么高。正是这样的高关注度的新闻才有形成更多更广传播效果的可能,因此流传次数比同类“助人为乐”新闻更多,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影响和“改编”的可能性更大。在传播平台上,各个社会受众的心理关注程度受到自己知识水平和自身行为感受的影响,受到刺激物的影响,对自己看到的新闻进行心理加工和期待,传播心理学中的启动效应正是如此,人们认识新闻并不只是单方面接受,而是根据新闻本身的事实结合自己的实际心理和已有知识。

二、受众的心理改变与再次固守

(一)受众的心理改变

这样的误读多是在感官和明确文字刺激下形成的,新闻图片中,县长救助的姿势和身边围观的群众,加上拍摄的角度,以及近几年的社会传闻渲染,加上社会舆论背景。经过读者自身实际经历和思考,渐渐地产生了误读的苗头,自身启动效应就会慢慢产生出作用,读者内心的作用会自发的扭曲新闻,逐渐受众信息固着,不愿意相信真相。让新闻更加的符合自己内心的想法,逐渐将内心塑造的真实和真相剥离开来,前者能更好地和自己的内心需求融合为一体,得以保留。后者不能,则经常被减少甚至抛弃。

根据这样的一种现状,例如当下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网络媒体微博软件平台的维护管理单位更应该引起重视,有足够充分的准备让谣言止于一定群体、一定范围。时刻提醒自己作为管理者身上的责任,切实做好把关工作。

新闻心理学论文: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探析突发新闻事件报道

[摘 要]本文试图通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析我国突发新闻事件报道的有关规律,从受众需求心理的角度去践行我们新闻报道,并总结其新闻报道所要遵循的原则,是我国突发新闻事件报道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心理学;新闻报道;事件;电视

一、解读受众需求

需求是人的机体由于缺乏某种生理或心理因素而产生的与周围环境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是人们对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要求获得补偿的主观感受。它反映人们对外部环境的一种客观的依赖关系。受众的需求正是这种内心对外部生活探求,而新闻提供的信息就是通往受众内心的桥梁。

(一)受众需求特点

受众需求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受众需求的层次也在提高,然而,“人的需要不是由低向高简单地机械上升,而是一个高低层次的集合体”。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传媒机制决定了受众接触到传媒的局限性。因为,在那段时期,宣传党的基本思想、基本路线是根本,即媒体的教化作用占据主导,而受众由于受到当时物质条件的影响,只有小部分人能接触到电视这种媒介,因而,能够在露天环境下看场电影就很满足了,所以当时没有职业、年龄、爱好等方面的分众化受众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受众也对信息的接受很少有持异议的,而在当代信息社会条件下,在传媒产业中,分众化发展已成为趋势,受众的需求日益受到重视,受众也有了发言权,一些媒介机构通过收视率调查表,分析受众的爱好和发现受众对信息的接收已不完全处于被动的局面,受众的需求品味越来越高,对媒体报道的品质更为看重。对信息的筛选、加工能力增强,因而对媒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受众心理需求分析

受众求真心理再次与真实成为新闻的生命理论契合。各家媒体只有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也才能吸引受众,感染受众,打动受众。特别是突发新闻事件信息的传递一定要真实,一旦发出虚假信息很容易引起社会恐慌。目前,我们并不能做到新闻报道的绝对真实,因为受到各大媒体机构的价值观以及新闻媒体行业规范并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在报道中添枝加叶,捕风捉影,凭空编造假报道时有发生,受众对这些假报道的传媒机构失去信心,以致造成对整个媒体行业公信力的怀疑。

受众通过各种媒体关注突发新闻事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外部世界的新事物,增长新的见识,这就是其求新心理的表现。受众的求知心理、求异心理也与突发新闻事件报道全面且具有时新性的特点不谋而合。所以在进行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中要充分考虑受众的心理需求,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受众对突发新闻事件的认知

受众对突发新闻事件的认识程度决定了突发新闻事件传播的信宿与信源能否形成积极的反馈效应,这个过程包含了信息的传递,即对突发新闻事件的传递方式,受众对突发新闻事件信息的认知以及受众对突发新闻事件报道的接受程度分析。

(一)突发新闻事件的传播

新闻事件的传播,由于其影响面广、社会意义重大,从传者角度看突发新闻事件一定要确有其事,不能杜撰,捕风捉影。且应从以下三方面满足受众的需要:

1.受众能随时接收到事态发展的最新情况。

2.受众能及时看到现场报道的画面。

3.传媒机构对突发新闻事件提供有深度的背景资料分析、原因阐释和专家评论。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突发性新闻事件曝光量增大,而这种情况不仅是在我国,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皆是如此。正是借助媒体的力量,受众每日才不断的了解到国内外的突发新闻事件。媒体的责任观决定着信息的准确度,也决定着媒体自身的发展。

(二)受众对突发新闻事件的信息过滤

受众的心理现象有需求、接受动机、反馈意识,此外还包含了受众对接受信息的再加工,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其选择性心理即对新闻事件过滤倾向性。这其中包括了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

在认识选择性注意前,先要了解一下注意的内涵: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有两个基本特性,那就是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指向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注意的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停留在一定的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和紧张度。集中性使个体的心理活动不仅离开无关事物,而且抑制了无关活动。在突发新闻事件的信息出现后,受众第一时间的目光集中在新闻本体上,即事件是什么事情,这是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接受需要的体现。对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满足了受众的求新心理需求,这时的选择性注意无疑会集中在对突发新闻事件的最新情况的进展方面。

选择性理解是受众对信息过滤的第二个过程,在研究大众传播效果中,各种调查显示受众对传播内容持怀疑态度的人在增长,特别是文化素养较高的受众层,这一点在网络上得到了有效的印证,当突发新闻事件发生后,特别是涉及到国家有些办事机构不作为时,还出来“辟谣”或“澄清”,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其在民众中的公信力。因而在一些草根名博上便提出异议,那么支持者众多,借以表达受众对事件的解读。

选择性记忆是信息筛选后进入大脑后的最后一关,由于“人基本是单信道的信息处理机。他必须连贯地吸收输送给他的信息,并借助某种扫描过程,才能把观测到的众多的刺激转换成一系列有次序的操作”。

(三)受众与突发新闻事件报道的反馈机制

反馈,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罗伯特·维纳在其《控制论》中首次提出的。反馈“指的是送出去的电波或信息的回流”。反馈是衡量传播活动效果的参考量,特别是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转型期,伴随着利益群体的不断分化,社会矛盾的增多不可避免,与此同时人们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也在加强,对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也愈发的关注。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得反馈信息的时效性更强。反馈机制能够有利于传播者改进传播内容,提高传播效能的发挥,也有助于传播者检验和证实传播效果。

新闻受众的反馈是完善新闻传播活动的先决条件。在信息全球化以及新媒体兴起的时代,由于信息传递渠道的多元化,受众参与意识的增强,以及网络反馈机制的日益完善。任何没有反馈渠道的信息在当代传媒环境是没有市场的更不用提及竞争力。中央电视台、省级卫视电视台等传媒机构也意识到受众反馈意识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待突发性的重大新闻方面,为了能够得到受众的反馈信息,采取了多种手段,特别是建立起网站,通过受众的留言、参与调查问卷等方式使得信息的反馈渠道畅通无阻,从而也为其全面、及时、客观、透明的报道开辟了新的道路。新闻传播活动的目的是要受众接受新闻传播的内容,并产生相应的预期效果。

新闻心理学论文:新闻心理学在采访中的实际意义

摘要:新闻心理学又称传播心理学,涉及到新闻学与心理学两方面,它以研究传播者和采访对象以及新闻受众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为主,作为心理学的新兴分支,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正式引入新闻心理学,获得了众多新闻理论研究人士和新闻从业者的关注和研究。在实际的采访中,一名记者要具备怎样的心理素质,如何适时的调控自身以及受访者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采访目的,取得理想的效果,这是新闻从业者渴望掌握的一门技巧。如何掌握它为我所用来提高采访的效率和效果,这就需要我们从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去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新闻心理学;采访;信息

新闻采访作为新闻活动全过程第一阶段,是记者通过交流沟通获取受访者提供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并进行翻译加工保存的一个过程。在实际采访中,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通常会贯穿整个新闻采访活动,也影响着采访的成败。所以研究采访心理找出内在规律并根据情况适时调整是一名优秀的记者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一、保持合理的“心理定势”

“定势”概念由德国心理学家缪勒和舒曼提出,定义为“由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通常,记者在采访前都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对线索的分析,对受访者的背景了解等等,由此形成采访计划、采访提纲等,不管是网上查阅还是短暂的冥想,这即是行动上的准备,同时也是心理准备的过程,即通过心理想象拉近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从而形成一定的“心理定势”,以便在接下来的采访中良好的心理状态,获得较好的采访效率和成功率,因此心理定势可以称之为记者采访前的“预习”部分。但现实中采访活动是瞬息万变的,时刻都会有新的信息加入,而“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时常会让记者的采访程序化、进而循规蹈矩,难有突破。在现实中,有的记者包括作者本人在拿到一个选题后,时常受到心理定势的影响,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认定新闻事件的走向,自觉不自觉的放弃对其他细节的追问,造成采访的主观倾向,甚至报道失实。可见,心理定势是一并双刃剑,运用得好采访工作事半功倍,用得不好则会给采访带来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应该合理运用“心理定势”,既要作充分的准备,也要避免惯性思维,循规蹈矩,同时在采访中保持新闻敏感,及时补充和修正有关信息,不让“心理定势”之外的信息漏过,从而保证采访的全面性与真实性。

二、第一印象与“最初效应”

“最初效应”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第一印象,因为,所以第一印象往往会给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进而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交流对象的判断。采访活动中,随着记者与采访对象见面,受访者的心理必然发生“最初效应”,被采访对象会根据记者给他留下的第一印象来判断是否接受采访,或在多大程度上敞开自己的心扉。所以,最初效应是记者赢得信任的前提和基础,在新闻采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

我国新闻学的代表人物邵飘萍就非常重视“最初效应”,他说:“容貌要整洁与高尚,使人一望而为正派之人;须发冠无过旧之怪状,尤当避纨绔子弟之作风”这种仪表上的要求是迎合受访者的心理需要而制定的,是为了缩短受访者与记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受访者的心中树立良好形象,在邵飘萍看来,记者的相貌衣着、言谈举止可以使采访对象产生好感和信任之情,会积极配合记者的采访活动。

除了衣着、打扮等外在内容与谈吐修养等内在品质,产生良好的“最初效应”,拉近与受访者的心理距离对记者来说非常重要。尤其针对那些采访配合度较差,难以敞开心扉的采访对象,采访应避免单刀直入,可以先从受访者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事物开场,当受访者心态足够放松达到受访的状态之后,再切入正题,采访水到渠成。笔者有位同事曾作过一篇《宽甸烤烟种植喜获丰收》的报道,在从没有接触过的镜头前受访的农民们显得比较紧张,看到这种情况,这位同事没有一上来就询问生产的问题,而是跟大伙坐到一起,先卷上了一根旱烟点上,唠起了家常,这样举动让烟农们放松了下来,话题自然从家长里短转回到了采访的烤烟丰收上,拿回了一篇生动的报道。“卷汗烟”“唠家常”这些行为无疑给大家留下了非常好的第一印象,良好的“最初效应”为采访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三、用客观的眼光分辨“光环”

当我们抬头望月时,由于光晕的影响月亮总是会被扩大一圈,这种错觉被引用到心理学当中叫做“光环效应”或者是“晕轮效应”。

“光环效应”是指对某个人的某个方面有了好的或坏的印象后,便对这个人的其他方面也做出肯定的或否定的认识和评价,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一种知觉偏见。“光环效应”与“心理定势”不同,笔者认为,它是一种更加延展的心理活动,更容易影响到我们分析处理问题的客观性。在我们日常采访中“光环效应”带来的影响比比皆是。最典型的就是先进人物采访中的“高大全”现象,先进人物必然是顶着这样那样的“光环”与接受采访的,而记者也很容易被“光环”所吸引甚至是错误引导,忘记了要采访的是人物本身而不是“光环”,从而难以获得“光环”以外的新鲜信息。或者采访中受到矛盾双方各自“光环”的影响,使采访有了倾向,在还原事实本质的时候不够公证,进而影响到新闻的真实性。被誉为美国电视新闻史上常青树的《60分钟》节目十分值得我们借鉴,在这档节目中,你时常会看到对一些世界级的明星、政要等的采访,但是在巨大的光环下,栏目却能人物的本身展示给观众。美国电视最高奖――艾美奖的评委们评价《60分钟》“用简单而有效的方式深入了故事的优秀,进入了人物内心,编排自由、富有活力,开创了一种新的节目样式”。在笔者看来,《60分钟》能成为新闻业的旗帜和长青树,因为它抛开了采访对象的“光环”,(下转第163页)(上接第161页)拓宽了新闻的视野,重新诠释了新闻的本质,保证公正客观的新闻本质。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合格记者,我们要做到的是见“光环”却不为“光环”所动。

四、“共情”是“走、转、改”的心理基础

有句成语叫感同身受,在新闻心理学中可以理解为“共情”,它指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在与他人交流时,能进入到对方的精神境界,体验对方的感受,并对受访者的感情作出恰当的反应。

有研究显示:初次见面的两个人在信息表达中,语言占7%,态度占38%,而表情动作占55%,由此可见人与人初次接触中90%以上的信息是靠非语言方式实现的,而这些非语言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认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比语言更加真实的表达。心理学上的“共情”法,要求记者全身心地聆听对方的表达,不单单是听,更要从动作,表情,声音语音语调等收集信息,并做出语言和非语言的回应是表明自己在认真的倾听。这种倾听要全神贯注,可以使对方感到自己被接纳,被理解和被尊重,从而产生一种愉快,有助于相互进一步深刻的理解和沟通。

联系当前,“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全国媒体中轰轰烈烈的开展,如何才能写出“接地气,有人气”的新闻报道,笔者认为仅有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样躯体活动还是不够的,一定要在采访中做到“共情”,这是一种双向互动,“共情”会让采访对象甘于吐露心声,也会使记者更加真实的了解采访对象,从而写出反映基层群众的酸甜苦辣新闻。

五、在一些较难沟通的采访中,记者中应该学会合理运用心理学技巧

邵飘萍在《实际应用新闻学》中写道:“外交记者之访问,最希望其人之健谈,但具体问题,外交记者不可不预行设擒纵之法,至谈话时乃用擒纵之方法……”意思是:采访中,当采访对象谈话奔放时,记者要采取“擒”即设法控制对方,按照自己的节奏和预先策划进行;当采访对象问十句答一句时,要采取“纵”法,即营造良好氛围,唤起采访对象最佳心理状态,并利用巧妙提问,激发采访对象的兴奋点。许多心理学的知识。不表采访之意是为了放松采访对象的心理“不述己见”戒备,达到倾诉流畅的目的。“擒住问明”则是在受访者犹豫之时,用主动发问攻破对方的心理防线。

心理学技巧的运用在采访中是非常有价值的。采访活动中采访对象通常会有三种不同的心理,乐于接受积极配合,中规中矩的配合,再就是防范甚至抵触。前两种的采访困难不大,但应注意对方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加以合理的引导,采访出自己想要的内容情况。第三种情况也是采访的难点,通常会出现在一些监督、曝光或者受访者有顾虑的采访中。此时,记者应该采取主动,以恰当的表情,神态,语言,行动影响对方,平复对方情绪,消除双方交流的心理障碍,获得信任,引导对方进入良好的沟通状态。

采访考研的是人与人沟通的技巧和能力,因此,笔者认为记者应掌握一些常用的心理学常识和技巧,用新闻心理学来武装自己,并在采访中充分的、巧妙的运用它,我们的采访效率将进一步提高、采访也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新闻心理学论文:浅谈观众心理学对电视新闻的影响

观获取新闻信息的感受是检验电视节目质量的尺度。因此,观是评论电视节目优劣的最有权威、最有说服力的裁判员。要想办好电视节目、提高节目质量就不能不研究观对节目的心理效应,研究这个问题的科学,就是观心理学。观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分析、研究和掌握观不同的个性特征、求知欲望和收看倾向,了解观收看兴趣,根据观的不同情况,满足其需要。并加强收视指导,改革电视宣传工作,使电视更好地为广大观服务。

人们打开电视机,收看电视新闻后,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这种心理效应,会有三种程度不同的效果。一种是观通过收看新闻,提高了认识,看清了方向,开阔了眼界,激发了斗志,得到了乐趣,受到了鼓舞,获得了新闻信息需要上的满足,在心理活动上,产生了新闻的顺向效应。另一种情况是,观看到后认为是一种有问题的或很反感的新闻。产生了与其观点上相反的作用。这就是新闻的逆向效应。再一种情况就是这条新闻既没有引起强烈的顺向效应。也引不起什么逆向效应,即为中性效应。

作为电视工作者应该努力追求在观心理上的产生顺向效应,避免中性效应,摒弃可能产生的逆向效应。对于具体新闻活动来说。就是应该研究我们的电视节目收看对象是谁,传播的内容是否适应他们的需要,播出以后会在观中产生什么样的心理效应。

我们先了解一下观心理效应的需要特性,这种特性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新闻需要心理上的广泛性

电视新闻的公开性就决定了它的广泛性,它可以不分区域,不分种族,不分社会阶层,不分男、女、老、少,只要语言相通。都是观,这就构成了电视新闻的广泛性。电视新闻需要心理上的广泛性,不仅仅指的是观多的广泛,而且每个观的心理需要也是广泛的。生活中的观,总是需要各种各样的新闻信息。凡是观所关注的,能引起其兴趣的。观都希望电视给予及时的传播,传播形式越好,观越爱收看。观的需要尽管是各种各样的,但总地划分起来,可以分为:一类是物质需要,就是观的生产、生活、社会活动的物质需要,并由此而产生的对电视宣传心理需求。另一种是精神上的需要,比如艺术、文化、科学知识以及美学上的需要,并由此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

二、观新闻需要心理上的特殊性

新闻的社会需要虽然是广泛的、普遍的,但就其每个地区、每个社会集团,乃至每个人的需要又有其特殊性。这种各自的特殊的需求必然反映出各自的心理活动。作为新闻又必须以此为目的来满足这种千差万别的心理需要上的特殊性,因而电视新闻的改革也必须从此处着手了。

人们对新闻的需要,是随着地域、民族、社会阶段、社会制度、个人的年龄、性别、能力、文化、职业、思想意识、修养而各自不同,他们的新闻需要的心理活动当然也就不一样。我们的电视节目如不研究这些千差万别的个性需要给予满足是不行的,搞千人一面、“万一心”也是行不通的。

三、观新闻需要心理上的变异性

人类对新闻宣传需要上的心理活动也有很大的变异性。因此。在电视节目需要上也应该是因时而变的。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电视节目是不会受到观欢迎的。如果电视节目天天总是一样,不会也不懂满足变化的社会和各种人的心理需要,就会使观产生厌烦心理情绪,这就是心理学上的逆反心理,当然观也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四、观新闻需要心理上的可塑性

一条新闻后,对观思想心理有何影响及影响的程度大小是可变的,它会随着观的社会地位、个人修养、道德观念、心情的好坏等因素而变化。具体地说,它可影响和引导观的世界观、道德观、思想认识、信念、情操、感情、志向等。影响积极的,社会效益就好;影响消极的,社会效益就不好。然而人们接受影响、教育、熏陶的心理也是可变的,既可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可以往坏的方面变化。认识了这一点,就需要我们的新闻宣传改革要面对实际,用最科学的宣传内容,最好的宣传形式,善于启发、引导观、使观产生积极向上的顺向心理效应,推动两个文明建设。

五、观新闻需要心理上的反抗性

有些新闻由于失实。使观产生了一种不信任感,这本身就是一种反抗。还有些新闻宣传使观产生了一种逆向效应,也就是你说好他就总想到坏。这些逆反心理的出现,有观的社会经验、个人心境上逆反情绪等诸多因素。但主要的是和我们的编辑、记者,反向宣传的指导思想有关系。你往反方向去搞,还怪受反方向去看?

收看电视有很大的随意性,它是观自觉自愿的行为活动,有绝对的自由和选择性,不好看,不愿看,可以随时把电视机关掉,不受任何限制。因为看电视不是开会,不受任何组织、社会纪律、道德观念的约束。这个特殊、随意的选择性,就要求我们的新闻改革,抓住这个特点,掌握观的心理活动规律。努力在观随意性心理活动中争取阵地,挤进去,为其服务,进行良好思想意识的宣传和渗透。

现代电视节目改革的方向是,在使观接受新闻宣传中。不断寻求简行方便、节约精力、善看乐受,有一定的吸引力,不断寻求挖掘观的心理需要与兴趣,较好地完成党的宣传工作任务。

新闻心理学论文:从传播心理学角度看新闻误读

摘要 本文以协警从“救人”到“抓小姐”事件为例,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造成新闻误读的因素以及反映出来的相关问题,最后浅谈了一下减少新闻误读的措施。

关键词 传播心理;新闻;误读

2004年3月14日,昆明一女子企图自杀时被消防队员救下。云南《都市时报》摄影记者黄兴能,当时拍下3名联防队员将女子带走的照片并发在网上。该照片从此在网络上以惊人的速度疯传,并且,“协警救人”渐渐被误读为“城管抓摊贩”、“协警抓小姐”。在照片传播至今6年间,尽管拍照的记者和相关媒体都作了澄清,却始终无法阻挡流言的传播。本是正面新闻却被曲解为负面消息,众多网友对这一错误讯息却深信不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误读呢?

1 传播中的编解码混入大量噪音

信息是在被传播的过程中被扭曲,被混入大量噪音的,产生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错误信息满足了人们发泄不良情绪的心理需求,具有传播价值

照片信息之所以被扭曲,是由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执法者诸如城管、民警等在执法过程中的粗暴行为让大家对他们产生了刻板印象。基于这一观点,相对于宣传执法者的新闻,大家会对执法者的负面信息更加感兴趣,也更倾向于相信,给信息的扭曲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动机。

接着就涉及到传播心理学中的启动效应,即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识别不仅依赖于当前的信息,而且依赖于人们已有知识和经验以及刺激物之间的了联系和关系。

在这一事件中,启动效应体现在信息扭曲者在网络上看到那张照片的时候,很自然地就联想到城管抓摊贩时的粗鲁行为,又或者根据照片中的女子形象联想到“小姐”,就容易将眼观和想象进行同化,按照自己的思维将信息加以润色,使之更加符合个人心理活动,也就产生了对原始信息的扭曲。

我们看到,照片信息在被误读后,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有关该照片的真实报道。被扭曲的照片信息由于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比真实的信息更具传播价值,更具吸引力。

2)传播过程中有多个传播者,信息被一再扭曲

在新闻照片被误读的过程中体现了信息扭曲效应: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若干传播者层层过滤,有时会产生扭曲现象,甚至最终背离信息源的原始信息,以至面目全非。人们更倾向于夸大或增值那些符合自己既有观念的信息,并乐意对其进行绘声绘色的传播。传播的过程说简单一点就像是我们都玩过的一个叫“传话”的游戏,原始信息由第一个人告诉第二个人,然后依次传下去,经过若干人后,最后一个人得到的信息往往都是与原始信息有一定出入的。参加传话的人越多,信息走样的程度就越严重,最后就出产出一条面目全非的信息。

3)扭曲信息被反复提及,加强受众记忆,形成群体极化效应

虽然说流言止于智者,但是在网络大环境中,智者或者由于社会趋同性也被同化,或者干脆淹没在错误信息的大潮中,难以造成影响。

从媒体本身来讲,网络由于其言论相对自由,以其草根媒体的身份成为了广大受众发泄情绪的载体,很多传统媒体不会去揭露的事实也都是网络最先的,这表示网络在揭露社会黑暗面上有着更强的能力,也更具可信度。这就造成了信息者不仅可以扭曲信息,甚至可以编造信息,一般也不会遭到问责,而且被扭曲的信息很快就被大家相信,并且争相转载。

网络媒体享网站、论坛数量很多,受众面广,转载十分便捷。

2 受众信念固着,不愿相信真相

流言是否能止于公开呢?这一次没有。我们注意到,在传播过程中,有论坛工作人员发表声明进行纠正,报纸摄影记者自己也出来澄清,但都没有被网友广泛地接受,远不及误解版的流传范围广,大家还能坚持相信错误的新闻。在人际传播中,人们往往不愿意进行自我否定,这里我们谈谈信念固着效应,所谓信念固着效应就是一旦人们为错误的信息建立了理论基础,那么就很难再让他们否定这条错误的信息。它的心理机制是思维定势,让人们对某类事情形成一种定势后,就很难改变固有的认识。网友们对照片错误理解的坚持,不仅因为他们认定照片中的执法者形象完全符合自己心目中这类人的特点,而且因为他们不相信主流媒体和记者对事件的解释,反而认为他们在隐藏真相。可见,要想把白的说成黑的,大家一般都信,但是要想把黑的变回白的,最终只能是越描越黑。

3 媒介博弈,凸显网络媒介影响力

可以说,在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的一次博弈中,传统媒介败下阵来,报纸上刊登的真实信息远没有被误读的信息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照片说明被扭曲后,也没有人去注意报纸站出来的更正新闻,甚至在照片的拍摄者本人站出来说实话时,还有人问他收了多少钱帮城管说话,可见报纸的记者也没有得到受众的信任。最终,还是一位网友通在微博上发表了报道的截图和原文,这条微博被广泛传播后,才将真相大白于天下。不得不说,新媒体的力量着实强大。

最后,结合整个事件的分析,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我国的政策执行机构应当多进行自我检讨,在执法的过程中应注意态度和方法,从而在百姓心目中塑造良好的形象;

第二,我国的主流媒体应满足民众对信息,尤其是对监督政府信息的高度渴求,努力提高传统媒体本身的公信力,从根本上避免民众产生盲从心理,从而被流言蜚语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