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环境质量论文

环境质量论文

时间:2022-04-17 10:21:29

环境质量论文

环境质量论文:地质环境质量环境治理论文

一、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及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

(一)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1.地质环境质量标准

确定地质环境质量的标准是地质环境恶性功能的易发程度和良性功能的易开发程度两个方面。结合勘查区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因素,这些因素是潜水位埋深、富水性、煤层埋深、植被覆盖率、沙漠化土地类型、水土流失强度和水质,划分为地质环境质量良好区、较好区、中等区、较差区四个等级。

2.地质环境质量结果

该区内,上部主采4-1煤层埋深211.58m-589.20m之间,以良好型为主;潜水位埋深恶化型为主,富水性以恶化型为主;植被覆盖率25%~70%,以较好~良好为主;水质一般较好;土地沙漠化类型及水土流失强度以中等-较好为主,因此,评价区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结果总体以中等至较好类型为主。

(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防治措施

防治环境恶化必须以开发煤炭资源为优秀,“防”和“治”相结合,以“防”为主。

1.水土流失

施工前编好水土保持方案;固定施工便道,减少对沙土植被破坏;煤炭开发造成的开挖面、取土面、施工场地等破坏原有地表植被,用完后及时种草,合理规划煤矿弃土堆放、排渣等,充分利用天然洼地铺放弃渣,植树种草。对工业场地、居住区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加强植树、种草,减少裸地面积,缩小风蚀水蚀面。在防治重点上基建阶段适当加大治理力度,生产阶段侧重于管理维护,应统一规划,分期实施,逐渐形成坡林草、沟坝堤防护体系。煤层开采时,增多增大预留保安柱,以减少导水裂隙带的高度,使地下水不受到较大影响;使用井下排水灌溉农田和人工草林地,以弥补由地裂缝潜水位下降对地表植被生长造成的影响;建议采用水砂胶料充填法采煤或留设相应的安全煤柱,以减少甚至不发生地表变形为目的,保证区内的水源地不受到破坏。

2.矸石堆放

矸石尽可能放置于未有地下水存在的低洼处。谨防矸石自燃,减少残煤量,在排矸石过程中及时洒水以免扬尘,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积极做到矸石再利用和资源化。据西安煤研院《煤矸石肥料研制试验报告》和国外资料介绍,适宜研制肥料的煤矸石为炭质泥岩、粉岩和页岩类,在这类岩石中,一般有机质含量为20%-39%,pH值5.7-7.1,氮含量为0.20%-0.33%,并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B、Cu、Zu、Mn、Mo、CO等),这些含量要比矿区相对贫瘠的土壤含量高得多;作为公路、铁路筑路路基铺垫材料,国内鹤壁矿区利用煤矸石修筑专线铁路路基17km效果好,公路路基在各矿区都曾采用过;作为水泥、制砖的原料、燃料,代替黏土和燃煤;利用煤矸石提取和生产化工产品;煤矸石中的热能资源(矸石发热量6.7MJ/kg-8.39MJ/kg),可作为沸腾炉燃料用于发电等。

3.水质污染

把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废水、生活垃圾、矿坑水等建立水污染综合治理规划方案,加强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合理利用环境自净能力及净化后的污水,加强人口比较集中地区污染源的控制,压缩污水排放量。

4.煤炭洗选废水的防治

对于井筒及矿坑中的较为洁净的水另行修仓储存,作适当处理后即可作为生活饮用及工业用水;对生活废水及井下排水投加混凝剂沉淀或采用系统工艺沉淀池进行沉淀后回用或排放,既做到水资源化,也避免了水循环污染。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风积沙,它不仅具有透水能力,且具有吸附性的作用,故可利用它实现对污染水的净化。

二、结语

本文利用网络资源查阅了其他国内及陕北其他矿山水资源及环境治理措施,通过类比分析,研究该勘查区环境影响因素;进一步研究本区地质及水文条件﹐对本区矿山开采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做出分析评价﹐并提出环境治理的初步措施,为建设“绿色矿山”提供较科学的理论依据。

作者:程湖渊 白保国 任福建 单位:陕西煤田地质局 一八五队

环境质量论文:生态环境质量经济发展论文

1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本文所选6个片区(大兴安岭片区、燕山-太行山片区、吕梁片区、秦巴片区、武陵片区以及乌蒙片区)大致围绕在胡焕庸线周围(图1).胡焕庸线不仅是中国人口的地域分界线,也与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地貌区域分界线、文化景观分界线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重合,因此本文将胡焕庸线作为选择研究区的重要参考.研究区共249县,涉及14省53市,这6个片区中,大兴安岭片区、秦巴片区、吕梁片区为重要生态功能区,余下3片区为生态环境脆弱区,在生态环境方面均有代表意义;从扶贫开发的角度考虑,从14个片区中选择不同区位条件下的研究区能更有代表性地表征全国贫困的状况;从数据源的角度考虑,针对贫困片区的贫困优秀综合监测指标更具权威性和代表性.

1.2数据来源及预处理本研究采用数据包括研究区基础地理数据与社会经济数据.基础地理数据主要有研究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千米格网数据(源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信息共享中心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www.geodata.cn)、1∶10万土地利用数据、分辨率90m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国家1∶25万基础地理数据中的县界及河流数据;社会经济数据来自研究区所辖各省、市统计年鉴以及国务院扶贫办2011年片区监测数据,包括人均可支配收入、贫困发生率、地方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总人口等.以上空间数据在使用前经过了投影变换、地理配准、重采样等数据预处理.

1.3研究方法

1.3.1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根据特定的目的评价生态环境的优劣程度.由于地理现象在空间上是连续分布的,不受行政单元的限制,故在评价生态环境质量时选择千米格网作为计算单元,从而得到空间上具有连续性的生态环境质量分布.而经济贫困的统计指标通常按行政单元统计,因此以县域为单元对网格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输出.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考虑到6片区覆盖国土面积较大,生态环境特点各有不同,如果根据每个片区的特点分别选取指标有失统一与客观;同时,指标体系不同,在进行片区间横向比较时的可比性不够合理,对其空间特征分析及后续机理分析都会造成影响.另外,大尺度研究区侧重于生态环境质量在研究区范围内空间分布特征的连续变化,而以环保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下文简称“规范”)[27]为主的指标体系更具有普适性,可以评价跨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但如果完全沿用“规范”给出的指标体系,则存在如下问题:1)污染类指标通常是以行政单元统计,本文采用网格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空间化过程中要加入许多社会经济数据,将大大增加结果的不确定性.2)各个片区存在的污染源可能并不相同,而本文重点关注恶劣生态环境为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污染类指标对总评价结果贡献不大.3)污染类指标虽然可以侧面反映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但由于耦合对象之间要保持相互独立性,如果在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中加入经济指标,会对后续耦合结果的客观性产生影响.综上,本文结合生态贫困内涵,从生态环境的自然属性出发,并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遵循指标体系建立的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等通用原则,参考《新纲要》[1]中生态扶贫监测指标与任务,建立了以“规范”为基础、针对连片特困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表1).根据“规范”[27]给出的定义,生物丰度指数指单位面积上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在生物物种数量上的差异,间接地反映被评价区域内生物丰度的丰贫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指被评价区域内林地、草地、农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5种地类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植被覆盖程度.从二者定义中可以看出,生物丰度指数与植被覆盖指数的二级指标虽然有部分重复,但这些基础指标在指数计算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完全不同,并且不同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之间没有线性关系,因此部分二级指标的重复并不影响评价结果.在指标的权重设置中,二级指标沿用“规范”[27]中定义的权重;为反映贫困地区的特点,4个一级指标选择层次分析法赋权,为了削弱主观影响,在专家打分的基础上,又参考了“规范”[27]中原本的一级指标权重.其中,水网密度指数参考“规范”[27]中选用的归一化方法,没有二级指标的权重.

1.3.2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在贫困指标的选择上,通过查阅各市统计年鉴与国务院扶贫办2011年片区优秀经济监测数据,本文选择经济贫困综合指数来集成贫困优秀监测指标———贫困发生率、地方生产总值等,同样使用AHP法计算权重,得到经济贫困综合指数指标:贫困发生率为0.38,人均地方生产总值为0.08,人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0.08,农民人均纯收入为0.23,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0.23.经济贫困综合指数以式1的形式进行计算.经济贫困指数虽然是表达贫困程度,但考虑到结果以正向数值进行分析表达较为便利,即经济贫困综合指数越大,标志着经济发展情况越好,越不贫困,因此对负向指标(贫困发生率)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为正向.系统耦合度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致协同的现象[28].在我国通常使用协调发展模型[29],基于变差系数的思想,来衡量两个事物之间发展的同步关系.前文所得EI与贫困综合指数存在量纲的差异,并且考虑到原始计算值可能会存在区分度不大的现象,因此本文采用标准化后的排名计算二者的耦合协调度,以此评价二者发展的同步性及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式中:C为耦合度;T为生态贫困与经济贫困综合评价指标;D为耦合协调度;f(x)为代表标准化生态环境质量排名;g(y)为标准化经济贫困综合指数排名;K为调节系数;α和β为待定系数.由于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开发需要协调发展,所以此处视为同等重要,取α=β=0.5,k值取3用以增加可区分度.C只能反映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的耦合程度,即二者的发展同步性.实际上,耦合度C相等的两个对象,发展程度可以相差很远.为了同时反映二者总体发展水平的高低,此处再引入耦合协调度D反映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

1.3.3空间特征分异分析为反映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耦合程度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首先,本文计算了空间自相关系数,用以检验某一要素的属性值是否显著地与其相邻空间点上的属性值相关联[30].其次,在0~1之间,C值越大,表示协调发展程度越好,因此借鉴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类型分类体系[31],结合研究区特点,将研究区内249个县的协调发展类型分为4大类(表2)8小类,再概括为两个协调发展大类,用以体现协调发展和衰退失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根据生态环境质量和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差异将其分为6种差异类型(表3),并将二者差距在0.1以内时视为同步.

2结果与分析

2.1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由图2可以看出,在研究区中部及南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高于北部,秦巴、武陵及乌蒙3片区生态环境质量优于吕梁、大兴安岭和燕山片区.根据片区EI得出,片区生态环境质量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乌蒙、武陵、秦巴、燕山、吕梁、大兴安岭.

2.2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的分布从图3可以看出,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均大致表现为南高北低,个别县市二者有差异,这类县市的情况是二者的排名在249县中相差不多,协调程度高,但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因此耦合协调度低.由表4可知,6片区249县中,可达勉强协调发展及其以上程度的占53.4%,即协调发展型和衰退失调型基本各占一半,但环境经济同步型仅占14.1%,表明在此6片区经济环境几乎不能协调同步发展,2.8%的县甚至环境经济共损.

2.3空间分异特征

2.3.1空间自相关与聚集效应对耦合协调度D求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I),得到MoranI值为0.36,即D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自相关性,说明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综合指数在空间上的协调发展程度分布是有规律的.从图4可以看出,耦合协调度在研究区东北部呈现出低值聚集,在中部呈现高值聚集;研究区中部大于零的Z值集中,东北部小于零的Z值集中,进一步表明了连片特困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在空间上呈现出东北部耦合度低、越向中部耦合度越高的趋势.

2.3.2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耦合空间分布特征6片区中衰退失调严重程度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秦巴片区、武陵片区边缘严重程度高于片区中部,乌蒙片区东部衰退失调程度高于西部;吕梁片区和大兴安岭片区呈现整体衰退失调,燕山-太行山片区大部分地区衰退失调,中部、东部和南部个别县市协调发展.大兴安岭片区、吕梁片区和燕山-太行山片区中环境落后型占主要部分,秦巴片区和武陵片区经济落后型居多,乌蒙片区两种类型数量大致相等(图5).6片区协调发展类型与协调发展差异类相差比较明显,将优质协调发展型、良好协调发展型、中级协调发展型合并为协调发展型,得到6片区协调发展型比例分别为大兴安岭片区0、吕梁片区23%、秦巴片区67%、乌蒙片区48%、武陵片区58%、燕山片区65%,协调发展程度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秦巴片区、燕山-太行山片区、武陵片区、乌蒙片区、吕梁片区和大兴安岭片区(表5).将环境受损型与环境滞后型统一为环境落后型,经济受损型与经济滞后型统一为经济落后型,得到6片区环境落后型比例和经济落后型比例分别为:大兴安岭95%、5%,吕梁片区39%、44%,秦巴片区36%、41%,乌蒙片区43%、46%,武陵片区24%、60%,燕山片区48%、31%.环境发展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武陵片区、秦巴片区、吕梁片区、乌蒙片区、燕山片区、大兴安岭片区;经济发展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兴安岭片区,燕山片区、秦巴片区、吕梁片区、乌蒙片区、武陵片区(表6).只比较各省落在片区内部的部分,重庆、黑龙江、吉林、内蒙四省区环境落后型占绝大部分,甘肃、湖北、湖南和云南省则以经济落后型为主要类型,其他省各类型各占一定比例,经济环境共损型仅出现在贵州省和山西省内.从各省区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差异类型可见,甘肃、黑龙江、吉林、内蒙和云南省以衰退失调型为主,河南、湖南、陕西、四川省和重庆市以协调发展型为主;贵州、河北、湖北、山西四省虽然几种类型相差不多,但进一步细分可以看出贵州、湖北两省属衰退失调型,河北、山西两省属协调发展型(图6).在县级比较中,部级贫困县协调发展程度明显低于片区县,并且以经济落后型为主(图7).片区县虽然衰退失调程度低,但是环境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

2.3.3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耦合空间分布特征从图5和图8可以看出,衰退失调型沿胡焕庸线大致从东北到西南的分布为:大兴安岭南麓片区,燕山片区内蒙乌兰察布市、东部丰宁县与围场县、南部阜平县与涞源县,吕梁片区绝大部分地区,秦巴-武陵-乌蒙三片区西部甘肃陇南地区、中部巫山山脉一带、南部昭通地区以及毕节地区.另外,沿大兴安岭山脉、太行山脉、秦岭山脉、巫山山脉、雪峰山山脉以及黄河在山陕交界的干流两侧的落后类型大致相反.衰退失调型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较好的县市包括:大兴安岭片区阿尔山市,燕山-太行山片区丰宁县、围场县、阜平县和涞源县,秦巴片区甘肃陇南地区,武陵片区恩施地区、遵义地区,乌蒙片区昭通地区.这些地区有些是生态环境质量基础比较好,有些是承担着生态建设的任务,如天然林保护以及退耕还林等工程.阿尔山市是全国人口最少的城市,森林覆盖率超过64%,绿色植被覆盖率达到95%,位于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蒙古草原和科尔沁草原的交汇处,生态环境质量基础好.燕山-太行山片区的4个县内有多个部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本身比较好,而且自然保护区禁止开发,少有人类干扰.甘肃陇南地区地处西秦岭东西向褶皱带发育的陇南山地,是全省境内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森林茂密,素有“陇上江南”之称,全区自然生长的树种多达1300多种,野生动物300多种,中药材1200多种,生物多样性丰富.恩施地区有巫山山脉、武陵山脉及齐跃山脉组成的山地,森林覆盖率近70%,有着全国罕见的部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多处自然景观区,生态环境质量良好.遵义地区森林覆盖率为50%,是国家森林城市,加上近年来一直大力改善流域植被,同时境内有野生和常见的高等植物2009种,占全省稀有动植物资源总数的93.3%.昭通地区地处云南省东北部,居于云岭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结合部,独特的地势形成了大山包、黄连河、铜锣坝、小草坝等独特的自然景观;因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高等植物1025种,草场植被资源1604种,同时有数十种珍贵野生动物,鱼类113种;同时,昭通地区还有大关黄连河景区、罗汉坝原始森林片区多处自然保护区与自然景观区.衰退失调型地区经济发展较好的县市包括:大兴安岭片区除阿尔山市外其他县市,燕山-太行山片区内蒙乌兰察布地区,吕梁片区榆林地区,秦巴-武陵-乌蒙三片区川渝地区、贵州毕节地区.这些地区基本都有可以带动经济的因素,有些地区受到经济圈、经济走廊等经济结构的影响,有些地区有矿产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兴安岭片区除阿尔山市外其他县市经济发展主要受到东北经济圈、东北工业基地、大庆油田以及哈大齐工业走廊影响,同时,作为粮食基地与畜牧业生产基地带动经济发展,大兴安岭部分片区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占片区总面积的31%,并有铅锌铝、石油等矿产.乌兰察布地区与包头、呼和浩特相邻,是内蒙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南联北开的交汇点,区位优越,交通上是进入东北、西北、华北三大经济圈的交通枢纽,是中国通往蒙古、俄罗斯的重要通道,受经济圈与交通要道的影响,经济发展好于片区内其他地区.榆林地区资源丰富,地处呼包银榆经济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工业发达,资源储量大,组合配置优秀,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川渝地区同时受到大西南经济圈、西三角经济圈、成渝经济圈的影响,经济发展优于周边地区,而毕节地区不仅受到大西南经济圈的影响,同时是成渝经济区-毕节-贵阳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承担着成渝经济区、黔中经济区的辐射与对接功能.

2.4对比分析为了验证本文大尺度6片区研究方法与结果的科学性,与前人的研究对象———小尺度吕梁地区、研究方法———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相互耦合关系[32]、研究结果———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协调性发展水平的相关议题进行对比分析.

2.4.1研究方法对比与前人研究相比,虽然研究分析框架类似,但不同尺度研究区中的指标体系与赋权方法均不相同,这两种存在的合理性大前提是6片区大尺度研究区不仅跨行政区,而且跨不同气候类型、地貌类型以及其他自然条件类型,从生态环境定义出发难以做到指标完整合理;小尺度研究区虽然既包含了贫困县,又包含了非贫困县,但自然条件与经济结构基本统一,从生态环境的定义出发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更有地域代表性,因此二者均是合理的.从指标选择上看,6片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标框架选择了环保部颁布的、全国范围内适用的规范,结合研究目的,对规范原本的5个指数若干指标进行删减与补充,最后建立了4个指数、17个指标的指标体系;经济贫困指标选择了优秀贫困监测数据,对于贫困区来说更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吕梁片区从生态环境质量的含义出发,针对吕梁地区典型生态环境特点,从生态环境包含的5个方面出发,建立了5个方面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经济贫困指标选择了单一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以体现区域实际水平.

2.4.2研究结果对比从耦合结果的图面展示看,无论是生态环境质量、经济贫困、耦合结果还是空间聚集的空间分布特征,大小尺度研究区的研究结果从高低分布上基本一致.从6片区的分区统计中选取吕梁片区的数据与吕梁单片区的数据进行比较(表7),结果表明,各类型数值纵向比较虽有差距,但整体横向趋势比较一致,只有同步型和共损型的高低相反,大尺度研究区内同步型比例高于共损型比例,小尺度研究区内同步型比例低于共损型比例.由表8可知,严重衰退失调型与中级协调发展型数量没有变化,1/5的轻度衰退失调型变为严重衰退失调型;1/4的中度衰退失调型变为濒临衰退失调型,1/8的中度衰退失调型变为勉强协调发展型;其他各类型均为不变或者变为紧邻级别.衰退失调型共16县,15县衰退失调,1县变为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型共4县,2县协调发展,2县变为衰退失调.从表9可见,环境受损型与经济滞后型不变,同步型1/2变为经济滞后型,1/2变为共损型;1/6的经济受损型变为经济滞后型;1/3共损型变为经济受损型,1/3共损型变为经济滞后型,其他类型不变.

2.4.3差异分析与解释导致以上结果的原因一是在小尺度研究区内,为了对比贫困县与非贫困县之间的区别,加入了36个非贫困县参与研究[19],即小尺度研究区内进行标准化等数值处理是在贫困县与非贫困县之间进行.而大尺度研究区内所有县都是片区县,所有处理与分析都是在贫困县之间进行,因此在计算结果上会有差别,这也说明了生态环境与经济贫困的相互关系在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确实存在差别.二是由于耦合计算时为了增加区分度选择排名作为耦合对象,而不是传统的以真值为对象进行耦合,在不同的指标体系与权重计算下,得到的量算值稍有偏差就会影响排名,因此造成后续计算结果的不同.不同尺度的研究结果对于连片特困区来说都可作为扶贫开发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决策者在以片区为单位、考虑不同片区整体发展时可以兼顾两种尺度下的政策建议,仅考虑片区内部协调关系时则可以小尺度的政策建议为主.

3结论

本文从生态环境的自然属性及生态贫困的视角出发,构建了连片特困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设计并实现了连片特困区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性评价与分析模型,并以国家划定的乌蒙片区、武陵片区等6个典型国家连片特困区为研究区,分别在片区-省-市-县不同尺度上对其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空间分异分析.结果表明:1)在连片特困地区,一半左右的县可以达到协调发展,但大部分县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不能做到同步发展.部级扶贫县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二者失调发展的现象更严重一些.2)沿大兴安岭山脉东西两侧分别是经济落后与环境落后型,太行山脉、巫山山脉、雪峰山山脉以及黄河在山陕交界的干流东西两侧分别是环境落后型与经济落后型,而秦岭南北两侧分别是环境落后型和经济落后型.3)研究区中部及南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高于北部,秦巴、武陵及乌蒙3片区生态环境质量优于吕梁、大兴安岭和燕山片区,片区生态环境质量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乌蒙、武陵、秦巴、燕山、吕梁、大兴安岭.4)6片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秦巴、燕山-太行山、武陵、乌蒙、吕梁和大兴安岭片区.6片区环境发展协调程度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武陵、秦巴、吕梁、乌蒙、燕山、大兴安岭片区;经济发展协调程度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兴安岭、燕山、秦巴、吕梁、乌蒙、武陵片区.5)部级贫困县协调发展程度明显低于片区县,并且以经济落后型为主.片区县虽然衰退失调程度低,但是环境发展要落后于经济发展.利用本文提出的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性评价方法所得评价结果与相关研究相比,具有较好的吻合性与客观性,也较好地定量揭示了研究区客观实际区位条件导致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分异特征,从而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靠性与实用性.但受扶贫监测经济数据的可获取性限制,本文仅以县域为单元做了1年的研究区案例研究,没有对耦合评价单元进行更精细尺度上的空间化处理,没有进行多时相对比分析.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搜寻不同时间序列的更加精细的村户级数据源,更加清晰地剖析不同时空尺度上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拓展验证本文协调性评价方法的可靠性与普适性。

作者:王艳慧李静怡单位: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首都师范大学城市环境过程与数字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环境质量论文:室内环境质量检测论文

1室内环境污染概述

室内环境污染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会产生极为严重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老人与儿童危害更甚,室内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影响不可小视,长时间生活在受污染的室内环境中会导致人体出现各种疾病情况。通常室内环境污染物质及其来源途径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大类型:①物理污染。这一方面的污染主要是来源于各种交通工具所产生的噪音、室内照明设计不合理导致的亮度不足亦或是亮度过大、因室内湿度过大而导致的石棉污染等问题情况;②化学污染。此种类型的污染主要就有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硫氧化物等各种类型的无机物污染;而苯、二甲苯、甲醛等有机物污染则主要来源于建筑装修所应用到的不合格装修材料、胶黏剂、涂料等;③生物污染。这一种污染类型主要是因未能够做好对室内环境的清洁工作,并且因室内通风较差及湿度加大导致的微生物细菌滋生。此外,对于花粉的过敏现象也属于是一种生物污染类型;④放射性污染。这一类污染主要来源于混凝土、土壤、自来水以及天然气管道当中所释放出的放射性氡气,另外采用石材所制成的大理石台面、铺设的大理石地板等会释放出γ射线,这也是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来源途径之一。

2建筑装修室内环境质量检测

2.1样本提取

在提取室内环境检测样本之时,应注意控制好以下两方面的内容:①确保在装修完成1周内对室内环境的污染物质进行检测,均匀分布检测点,室内环境污染浓度检测点应当与墙面保持>0.5的距离,和楼地面高度保持在0.8~1.5m的距离,并在检测过程中对现场环境的大气压及温度条件加以详细记录;②合理控制现场取样数量,针对建筑住宅进行环境质量检测时,要确保所检测的数量不小于5%,同时房间数量不低于3间,若房间数不足3间便应全部予以检测。在确保样板间污染物质浓度低于标准要求,便可将所抽检的房间数减少一半,但也应大于3间以上。若室内污染物质检测浓度仍旧超标便应查找原因并予以处理。

2.2检测标准及方法

在《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当中对于建筑室内的污染物质测定标准有着明确的规定,可采用此标准来针对建筑装修空间室内环境中的甲醛、氨、氡等有害气体进行检测。可采取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酚试剂分光光度法、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活性炭盒法、气相色谱法等检测方法。同时也可选用现场仪器测定方法。

2.3结果判断与处理

(1)若经检测建筑室内有害物质浓度符合相关的建筑污染标准限定要求,即表明该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符合标准要求。要确保每一检测样本与各有害物质检测均应符合于相关的室内环境检测标准要求;(2)若室内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仍超出限定标准,便应及时查找出问题原因所在,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方法加以处理,在处理完成后继续实施检测。并且应在再次检测时需确保所检测的数额要高出上一次检测数额的一倍以上。

3防治建议

在对建筑装修空间室内环境质量采取预防与治理工作之时,可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实施,现具体分析如下:①选取质量合格的室内装饰材料,要能够完全符合于相关的国家标准要求,确保所用建筑装修材料的绿色、环保。一般而言,主要导致室内出现污染情况的便是在室内所铺设的地板。若条件允许应尽可能的选用原木家具与建筑材料。此外,大理石等天然石材会释放出γ射线,因此具有一定的放射性特征,因此在室内装修时应谨慎选用。此外,在施工工艺的选择方面也应当尽可能选用天然、环保无污染的工艺手段,装修时应尽量不用纤维板及胶合板等人工合成板材;②相关的专业设计人员应尽可能促成对装饰品的机械化生产,将成品能够在运送到装修现场后直接予以安装,从而避免在装饰涂料环节所产生的污染;③开窗通风是降低室内污染最简单也是最为有效的一项方法措施。在开窗通风的过程中应注意窗户开启大小的适当性,切忌为了贪图尽快排出室内污染气体而将窗户开的过大,而导致装饰顶板被吹裂,因此一般情况下通风直径以不超过200mm较为合理;④要明确掌握在建筑装修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各项材料其有害物质的排放量与室内温度的相关性,材料应用时间和通风程度的相关性,以实现对室内温度与通风程度的合理控制。若条件允许,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装修施工效果较好;⑤活性炭因其具有大量微孔的独特物理特性,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吸毒能手,活性炭口罩,防毒面具都使用活性炭。活性炭可以很好地吸附室内漂浮的各种气体分子,在使用活性炭去除室内污染时,尽量放置在含胶粘的板材与油漆附近,利于吸附。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建筑装修室内环境质量的检测及防治工作,应当由工程最初实施的源头来做起,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全程控制,合理把握好每一道施工环节,始终将人居环境优化理念作为建筑装修的指导原则,为装修出能够完全达到客户满意度的建筑空间而不懈努力、奋斗。

作者:辛长滨 单位:威海市文登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环境质量论文: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论文

1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1.1国外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基于单项污染的技术治理已难以有效阻止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从20世纪40年代起,许多国家的学者在环境质量评价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等领域开展了诸多的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后,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始应用到环境科学领域。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以荷兰、捷克、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和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国家以及澳大利亚等都很重视生态环境质量的调查和评价,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景观生态的设计、规划和管理,例如荷兰实行的景观对策计划、德国对农村景观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的研究、澳大利亚与加拿大的土地生态分类调查、美国对新泽西州海岸平原松林景观和对西部山地花旗松景观的研究等。总的来讲,国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起步早,手段先进,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定量化特征比较明显。

1.2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始于20世纪60—70年代的城市环境污染现状调查评价和工程建设项目影响评价。之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领域逐步由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发展到水体、农田、旅游等诸多领域,研究内容及研究深度则由单要素评价向区域环境的综合评价过渡,由污染环境评价发展到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或整体环境评价,逐步涉及到土地可持续利用、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进而到县域尺度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从总体上看,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多是全国性、大区域的定性描述,依然处于初始探索阶段,表现为环境问题的简单罗列,或者环境问题没有考虑区域分异规律。

2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由于云南省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各种类型生态系统千差万别,为充分体现云南省特点,开展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建立更适合西部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能为国家和其他省份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和考核提供借鉴。

2.1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必要性

(1)云南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战略任务。云南位于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和云贵高原,为高原山区省份。境内河谷盆地、丘陵、山地、高原相间分布,各类地貌之间差异很大,类型多样复杂,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良好。地处长江、珠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六大江河上游或源头,是世界10大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东喜马拉雅地区的优秀区域,生态区位重要、生物区系关键、生物种类丰富。云南作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宝库,生态建设具有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重要地位。

(2)云南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4%为山地高原,约40%的土地坡度在25°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7.8%,岩溶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8.1%。石漠化尚未得到有效治理,坡地过度开垦、草地超载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局部地区生态退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污染问题突出,治理任务依然繁重。云南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初期,经济基础薄弱,面临着发展与保护的双重压力和任务。云南省经济成分中低端资源输出型和高耗能产业比重较大,技术水平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状况,仍在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

2.2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重要意义

(1)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有助于全面客观地反映云南省生态环境的真实情况。“县域生态环境”即以县的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生态环境,县域是我国生态建设的基本单元。由于云南省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各地生态环境质量基底不一,以县域为单位,通过开展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能够较为科学真实地反映云南省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2)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实践。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对地区所提供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进行经济补偿的依据。补偿县域由于保护生态环境而牺牲经济发展导致的财政收入减少,同时为地方政府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可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不会由于生态环境保护而受到影响,保持当地社会经济与国家整体发展一致,避免出现由于过分强调生态环境保护而限制或阻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

(3)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能够为财政转移支付提供技术支持。将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情况与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挂钩,调动当地政府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地方政府明白保护环境不仅关乎国家或者全省整体利益,而且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做出贡献,会得到相应的财力补偿。可从生态补偿性转移支付、生态保护性转移支付、区域引导性转移支付、政策性补助等方面施行以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基础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争取国家对云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

(4)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可作为县域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评估的依据。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可以作为资源环境统计和核算的依据,开展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能够识别生态环境问题,体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效果。一方面能够评估资金使用的效果,另一方面能为下一步财政转移支付测算提供依据,调节县域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同时,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结果还可以用于以生态保护、环境要素质量等指标为主的政绩考核。

(5)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有利于维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外溢价值。开展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能够督促县级政府加强县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大环境监测投入,提高环境监管能力,提升县级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和水平,保护好生态系统,维护国家及区域生态安全,增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3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指标体系设置的几点思考

(1)指标体系设置要符合云南省实际,体现区域差异性。由于生态环境自身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表征生态环境的指标非常多,所选指标要具有代表性,使用最能反映云南生态环境特征的指标。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要重点关注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饮用水安全、大气和水体质量等生态环境问题。

(2)指标的设置要与生态环境质量紧密相关,不涉及经济类和社会类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农产品生产、工业、投资、财政收入、城镇化率等指标不应纳入评价体系。不设置经济社会类指标,可以让地方政府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价值,避免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而牺牲生态环境,起到较为明确的导向作用。

(3)指标的设置要能体现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既是对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年度的现状评价,又是对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年度间的变化评价。由于云南省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县域之间的生态环境质量本底有一定的差异,甚至差异较大,因此,体现变化情况很重要。以不同年份或年际间的动态变化来表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和趋势是科学合理的,能通过变化值来反映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

(4)指标体系要体现县域环境管理方面的成效或措施。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不仅仅是质量评价,同时也是管理考核,是对生态环境绩效的管理考核。其考核县级政府在生态环境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是否真正建立了相应的环境管理制度和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是否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基于增强环境管理的需要和对地方政府的引导性,指标的设置要将技术指标与管理指标相结合。

3.2指标体系构建

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要考虑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态环境质量的背景;二是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三是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宜度需求。生态环境是由环境要素(如水、空气)与生物要素(如植物群落)经复杂的相互作用形成,因此表征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既需要环境要素指标,又需要生物要素指标。同时还应加入污染物排放、污水垃圾处理等指标综合体现经济发展中环境保护或污染治理的效果,采用环境管理类指标评价地方政府为保护生态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和做出的贡献。指标体系应采用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以定量指标为主的方法,全面、科学、合理反映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整体特征。

3.2.1生态环境质量

云南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森林面积1818万hm2,居全国第3位;活立木总蓄积量17.12亿m3,居全国第2位;森林碳汇量居全国前列。空气环境质量好或较好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2个百分点。湿地众多,云南省国际重要湿地占全国国际重要湿地数量的10%。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全省已建立自然保护区162个,其中部级21个,省级38个,使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云南作为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上,要关注以下方面:加强天然林保护和植被恢复,推进“森林云南”建设,提高森林生态效益,促进草原植被的休养生息,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推动生态系统自我修复,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改善滇池等九大高原湖泊和六大江河流域为主的水环境质量;对自然湿地和重要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修复。因此,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可以通过自然生态和环境状况来表征。自然生态情况可重点采用林地、草地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水域湿地覆盖率,受保护地面积比例等指标来反映。这些指标能够指示县域生态系统整体的服务功能状况以及具备的绿色生态空间。环境状况主要考量县域水体和空气质量,重点评价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情况、地表水水质达标情况、优良以上空气质量达标情况等。

3.2.2环境保护

云南省工业结构不尽合理,过度依赖矿产、冶金、化工、电力等资源型产业,能耗强度高、资源利用效率低,万元GDP综合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强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实现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做好工业企业、农业面源等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减排,电力行业烟气脱硝,冶金、建材、有色、焦化等非电力行业脱硫、脱硝等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污染物排放强度及污染源排放达标情况能够体现县域产业结构以及环境治理成效,指示县域是否建立生态友好的产业结构。因此,云南省县域环境保护状况重点考量节能减排情况和环境污染治理情况。可采用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重金属排放强度、重点污染源达标排放、单位GDP能耗、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指标来表征。

3.2.3环境管理

设置环境管理方面的指标,加强环境管理抓手,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环境保护机构建设、环境监管能力保障、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等。环境管理考核依据当地政府在政策引导、财政投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按照各项管理工作对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贡献进行评价,主要反映当地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所做工作,以及这些工作给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带来的影响程度。同时还要考虑县域辖区内发生人为因素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通报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事件、挂牌督办的环境违法案件以及违法征、占用林地事件等。

作者:高欣 施择 单位: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环境质量论文:城市发展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论文

1南通城市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1.1指标体系的构建

1.1.1城市发展水平指标体构建

城市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城市社会、经济、文化、体制等若干层面。城市发展水平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当前状况,体现城市综合实力与总体素质。本文主要遵循科学性、可比性、动态性、数据的可获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参考“21世纪城市发展指数”和我国相关学者对城市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研究与构建,结合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以及南通市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城市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1.1.2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构建

生态环境质量是生态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这种本质属性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进行描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由来已久,从传统地理学对自然要素的描述发展到现在对生态系统各要素的综合性计算测度。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到目前为止相对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公认的理论框架、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本文参考《国家“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的目标》、《全国环境优美小城镇考核指标(试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定》和我国相关学者的代表性研究工作,兼顾实际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南通市城市生态环境的自身特征,建立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南通市生态环境质量。整个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两个层次,分别为系统层和变量层:系统层包括植被覆盖、水资源、土地质量、污染物负荷、大气环境和声环境6个层面,变量层是上述6个层面的对应指标。

1.2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

南通市城市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采用SPSS软件和主成分分析法,其原始数据来源于2004—2013年的《南通市统计年鉴》、《南通市环境状况公告》和《江苏省统计年鉴》。计算原理和具体步骤主要为:①对2004—2013年南通市城市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因子的历年数据进行标准化计算,消除因数据正向和逆向、数量级、量纲的不同而造成结果的差异;②对标准化数据运用统计分析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因子变量进行提取(特征值大于1);③通过方差极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后的指标公共因子贡献率(累计贡献率>85%)和指标公共因子载荷矩阵,根据回归法计算得到指标公共因子的得分系数矩阵;④以各公共因子所对应的旋转后的贡献率为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到2004—2013年南通市城市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得分。

2城市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演变耦合协调度

协调度是事物之间耦合研究的重要指标,体现了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度量体现系统发展是否有序和协调状况好坏程度的定量指标。城市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协调度是衡量不同阶段下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即定量描述特定城市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下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思想,城市建设的最佳模式是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优协调度是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最佳组合状态。

2.1协调度水平计算方法与协调发展模式判断

协调度水平计算方法:参考我国相关学者在城乡统筹、区域经济与环境、城市化水平与环境质量、城市经济与土地利用等领域对协调度的相关研究,并利用相关数学原理和离差分析原理,协调发展模式判断:关于协调度等级划分的相关研究较多,但对协调度高低的判断或协调阶段的划分无明确定论。多数学者将协调度划分为:0.8—1.0为高度协调、0.6—0.8为中度协调、0.4—0.6为低度协调、0—0.4为不协调。考虑到协调度的大小反映了城市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一致程度,并不能完全反映两者发展的正负问题。本文参考了相关研究结果,结合南通市城市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发展阶段特征.城市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协调度计算我们将2004—2013年南通市城市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得分代入式得到历年南通市城市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协调度水平以及两者的协调发展模式.

2.2城市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协调度计算

南通市城市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协调度水平关系呈现以下三个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2004—2009年)表现为城市发展滞后型的高度协调发展模式向城市发展滞后型中度协调发展模式过渡。这一阶段中,南通市城市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都处于上升态势,处于一个良性的发展阶段,但由于生态环境质量提升速度明显高于城市发展水平的数值,因此两者差距逐渐增大,协调度逐渐降低。第二阶段(2009—2011年)表现为城市发展滞后型中度协调发展模式向生态环境滞后型高度协调发展模式过渡。在该阶段中,南通市城市发展水平仍快速上升,而生态环境质量则放慢其增长速度,乃至在2010年出现拐点呈下降趋势。因此,两者综合评价得分的数值逐渐逼近,其数值的实际值与理想协调值的差距逐渐缩小,协调度呈现逐渐上升的状态。第三阶段(2011—2013年)表现为生态环境滞后型高度协调发展模式向生态环境滞后型中度协调发展模式过渡。本阶段中,南通市城市发展水平仍呈快速发展态势,而生态环境质量的状况却相反,呈现不断下降和不断恶化的趋势,因此南通市城市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两者一升一降、差距不断拉大,其数值的实际值与理想协调值的差距也随之拉大,协调度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综上所述,以城市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两者的共同提升为前提,考虑两者之间的差距和相对关系的综合评价可知,南通市城市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协调关系波动起伏较大,尤其是自2010年起城市发展水平不断上升,而生态环境质量出现拐点,由上升转为下降,没有实现共同发展,且两者的差距不断扩大,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南通市若不能采取有效的平衡措施,减小两者的差距,尤其是加大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政策和资金投入,一旦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与城市发展不相匹配,将对南通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极为不利影响。因此,目前正是南通市调整城市发展的模式,改变现今以牺牲生态环境质量的城市发展、缩小城市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差距、协调两者关系的关键时刻。

3结语

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物质支撑与载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制约着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未来趋势。因此,对城市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估,探究城市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演变的趋势关系,对促进城市生态系统质量的改善,实现城市发展的健康有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构建城市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SPSS软件及主成分分析法对2004—2013年南通市城市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估,衡量两者的协调演变关系。结果表明,近十年间南通市城市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协调关系波动起伏较大,尤其是自2010年起,协调度不断下降,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没有实现共同增长,且两者的差距不断扩大,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南通市若不能采取有效的平衡措施,减小两者的差距,尤其是加大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政策和资金投入,一旦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与城市发展不相匹配,将对南通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作者:陆佩华单位:南通大学

环境质量论文: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论文

1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1.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标准

按照环境生态学理论,生态环境是支撑人类生命系统的整个自然系统的总称,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和部分生态环境因子的组合对人类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由于评价的标准体系复杂,且因地而异,需要分层次进行,而我国目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尚处于探索阶段,无统一标准。因此本文依据国内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广泛应用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划分,将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分为优、良、一般、较差、差五个等级,并考虑到呼包鄂地区的气候、土地、人口、经济发展状况、工业排放量等,得出各评价指标的等级标准值。

1.2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是一种广泛的综合决策方法,但其中的权重是由主观确定的,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因此本文在指标权重的确定中引入熵,将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得到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熵权。

2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分析

通过模糊综合分析法得出,2012年呼和浩特市和鄂尔多斯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处于等级优,包头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处于等级一般。呼和浩特市近年来城市发展速度较快,大力开发和利用资源,工业化水平领先于自治区其他盟市,煤炭产量大幅度上升,使单位GDP能耗、电耗持续增高,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但政府在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后,大力推广节能减排,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整顿落后产业,提高区域竞争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善,工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平衡。包头市是著名的草原钢城,工业发展历史相对久远,但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过程排出的工业废物严重污染环境,导致生态环境质量开始下降,同时滞后的观念也使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与工业经济的发展形成鲜明对比。鄂尔多斯市的高耗能产业发展近几年逐渐稳定,规模增大,技术设备先进化,带来的工业结构合理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鄂尔多斯市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治理环境,对耗能高、工业废弃物排放量大、产值低的行业进行了大力整顿,响应国家重视环境保护的潮流,表现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单位GDP能耗、电耗、水耗有很大程度的下降等,使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

3结论

本文基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与实际,构建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运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分析法对呼包鄂地区2012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评价结果为:2012年呼和浩特市和鄂尔多斯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处于等级优,包头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处于等级一般。本文所用的模糊综合分析法虽然可将一些难以界定或定量的因素定量化,确定每个指标对评价等级的隶属度,从而得出更为准确的评价结果。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就某一年份的数据进行分析,无法进行一个时间序列的分析,得出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在一个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从而进行前后对比,探究更为具体的原因。

作者:罗莎莎甄江红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环境质量论文:环境质量与污水处理论文

1旬邑县水资源现状

大气降水是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全县年平均降水量606.3mm,年降水总量10.98×108m3。年平均降水量低于全省平均值(628mm)和全国平均值(686.8mm)。地下水开采量及回归量甚微,故不计入资源量,入境客水年径流量2626×104m3,亦不计入资源量,所以自产地表径流量即资源总量。水资源量按人口平均,每人占有量为600m3。旬邑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水分循环交替较为强烈,碳酸盐岩类分布普遍,地表水体矿化度低,酸碱度和总硬度适中。由于旬邑县处在山区和黄土高原沟壑区,地下水多为就地补给、就地排泄,水化学类型较为单一。旬邑县水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山地区径流量8501×104m3,径流模数8.70,径流量占总水量的68.1%;塬区径流量3976×104m3,占全县总水量的31.9%,径流模数4.77。塬区是种植业集中地,但亩均水量仅17.6m3,缺水严重。再者,年内分配不均,不同保证率的水量相差悬殊。三水河是旬邑县最大的河流,其径流量年最大、最小相差8.6倍;年内的7~10月径流量占全年的一半还多,而10~2月的径流量只占全年的10%。全县平水年(保证率50%)水量10159×104m3,干旱年(保证率75%)水量6748×104m3,特干旱年(保证率95%)水量只有2674×104m3。

2旬邑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对环境质量的改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用水量不断增加,生活污水、生产废水排放量快速增加,直接排入水体,给城市水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为此,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旬邑县积极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于2007在位于县城西南方小塔村建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该项目占地24亩,建设处理能力10000m3/d,日处理能力3000t,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B标准。旬邑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对环境质量的改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三水河水质明显改善

三水河是渭河水系的河流,陕西省2011实施颁布了新标准《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011,该标准对渭河水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旬邑污水处理厂的建成及运行改变了过去三水河城区黑水直流,排污口恶臭难闻。如今,所有污水通过污水管道集中收集到污水处处理厂,经过处理后达到规定标准再排入三水河,无疑对纳污水体三水河水质有了明显改善。

2.2城市污水污染负荷大幅削减

根据旬邑县污水处理厂对CODCr、BOD5、SS的去除效率,污水经处理后主要污染物量浓度大幅削减,污水处理厂可削减城市污水污染负荷80%以上。现有城市污水符合偏低,约占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的50%,随着我国城镇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水污染负荷会快速增加,污水处理厂的环境效益日益突出。

2.3城区环境质量彻底改善

过去餐饮业及居民脏水到处水乱泼乱倒,下水管道口经常堵塞,脏物堆积,恶臭难闻,现在旬邑县对环境进行基础设建设,所有街道铺设污水管道,集中收集县城区域所有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如今,街道整洁,给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

2.4为节约水资源做出贡献

旬邑县经济较为落后,经济结构单一,水资源相对缺乏,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后可使水资源再利用。旬邑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准,不断实施提标改造,处理工艺由原来的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更改为“改良A2/O+加药混凝陈定过滤+紫外线消毒”工艺,为工农业生产和县城净化,绿化提供充足的中水资源。旬邑县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后集中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控制污染、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节约水资源,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经济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

作者:王红红单位: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城西大街环境保护局

环境质量论文:旅游环境质量全面管理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周期循环模式;关于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思考和建议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旅游环境是指在旅游活动特定的区域或范围内各种因素的存在状况和综合作用的结果、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环境、旅游对环境的破坏、旅游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旅游人数、旅游区客容量与环境质量之间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关系、旅游者类型特征以及旅游设施的发展状况,这六个过程又可归纳为三大阶段、旅游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景区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存在的理论问题、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等,具体请详见。

旅游环境是指在旅游活动特定的区域或范围内各种因素的存在状况和综合作用的结果;就范围而言,它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和相关的旅游依托地;就内容而言,则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状况以及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自然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因素。长期以来,人们总把旅游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普遍存在的旅游对环境的影响。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旅游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本文首先描述了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考察了旅游环境保护的种种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学者关于旅游景点发展演变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旅游持续发展和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以及旅游环境质量的全面管理和保护设想,以期寻求发展与保护这对矛盾对立面的完美与和谐的统一,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

一、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

众所周知,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环境;而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环境的脆弱性,旅游发展又给旅游环境带来破坏和影响;因此,对旅游环境不妥善管理和系统保护,势必影响到旅游发展的持续性。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1.旅游对环境的破坏。

旅游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可供观赏的山川湖泊、名泉瀑布、名胜古迹、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损害和污染。旅游对环境的破坏问题已得到旅游界的相当重视,在此本文不予赘述。旅游对环境的危害一方面来自游客的破坏,大批游客拥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旅游旺季造成的游人在某一景区的高度集中破坏或影响了该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对环境危害的另一来源则是外来投资商及当地旅游部门的大规模开发活动,这种破坏在第三世界旅游发展中国家的表现更甚,消极影响更大。究其原因,旅游开发和发展对环境的损害可归纳为如下三点:

首先,旅游部门只顾眼前利益,对旅游资源做过度性、掠夺性的开发;其次,是对景区环境的粗放式管理,对旺季游客过分集中的现象缺乏科学的、合理的疏导或价格调控等管理手段;再次,旅游发展过程中,景点开发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病态膨胀的趋势日益明显。

因此,如何一方面发展旅游,一方面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旅游赖以持续发展的环境成为旅游界急需迫切解决的课题。

2.旅游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旅游主管部门与实业部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均已形成共识,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政策制定方面,我国自1973年始先后频布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如《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对外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文物保护法》,以及1992年巴西联合国环发大会后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等等规定都不同程度地与旅游环境保护有关,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行政管制体系。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实际工作中,旅游行政主管与实业部门、环保行政主管与实业部门精诚合作、联手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尽令人满意之处。

对旅游环境有效保护的制约因素可作如下几方面的归纳:

①旅游环境保护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健全

国家有关部门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我国的旅游业尚没有自己专门的旅游环境保护法,我国政府1985年才将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一项事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旅游业在我国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因此,关于环境保护虽然在立法上作了许多工作,但在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方面却缺乏健全管理。旅游区大多数基础建设项目,没有按规定程序办理有关环境保护手续,有的虽然办了,但没有相关部门的配合把关,流于形式。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指出:“对未经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计划部门不办理设计任务书的审批手续,土地管理部门不办理征地手续,银行不予贷款;凡环境保护设计方案篇章,未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查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办理施工执照,物质部门不供应材料,设备;凡没有取得‘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合格证’的建设项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办理营业执照”。然而事实上,这些措施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30、31条规定:“刻划涂污和损坏国家保护文物尚不严重的,由公安部门或文物所在单位处以罚款或赔偿损失。”其中何谓“尚不严重”,罚款赔偿如何界定,都无具体明确的规定,容易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加之一个时期以来,旅游区没有权威性的环境保护机构,往往一个旅游区分属几个部门主管,形成旅游部门、环保部门多头领导,各自为政,互相扯皮,条块分割的现象,不利于旅游环境保护具体工作的开展。

②重产值、轻环境

虽然中央反复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但对基层企业领导者和经营决策部门来说,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一直是个两难选择。在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和发展中,以牺牲长期效益为代价来换取短期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③环保经费紧张

各级财政拨给的保环专项经费和业务费用相当有限,加之工作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许多该收的环保费没有按规定如数加以征收,再加上污染治理欠帐太多,导致许多环保治理项目没有资金保证,环保工作无法实施,形成恶性循环。许多旅游区的环保部门除了有一两台陈旧简陋的监测设施外,多数无钱添置其他基础性设施和配套设施。对于旅游区内排污情况难以进行常规分析,环境规划、环境趋势预测往往也因没有监测依据而无法进行。

④旅游开发、发展过程中生态意识不强

我国许多风景优美的旅游区座落在偏僻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如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仍处在半封闭、半开放的发展状态中,过着原始的伐薪取暖、辟地种田的生活方式,因此,当其居住地被开发成旅游点时,居民们或破坏生态或猎杀动物以供纪念品交易,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旅游经济收入。居民低弱的生态意识也反过来影响了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旅游区内随地乱扔纸屑、果皮、对文物乱涂写等不文明行为很是普遍。

⑤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问题远未从理论上和管理上得到解决。尤其是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和景区,旅游旺季时,长期“人满为患”。关于客容量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本文拟在第二部分作详细论述,在此故略。

前文提到的旅游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诸类问题加剧了旅游与环保的矛盾,使保护主义者和实业部门的冲突,游客和目的地居民的冲突以及居民之间的冲突更加恶化。

二、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周期循环模式

旅游人数、旅游区客容量与环境质量之间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关系;旅游人数大于或等于景点饱和承载量时,旅游对环境的破坏则大些,反之,则小些。旅游环境质量变异涉及游客行为、心理、社会文化、居民参与程度等许多不可控因素,因此,可能在某个微观的具体时间断面上,呈现出无规则的特征;但是从旅游景点的宏观历史发展看,游客到达人数与景点演变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周期循环规律。下面本文想借助RichardW.Butler博士的旅游景点周期循环演变模式,通过分析游客人数与景点发展的关系,来提出相应的景区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的设想。

1.旅游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

Butler博士系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旅游地理系教授兼主任,在长期从事安大

略省北部乡村旅游景点发展演变的研究之后,于1980年在《CanadianGeographer》刊物中发表题为“TheConceptofaTouristAreaCycleofEvolution:ImplicationsforManagementofResources”一文,并由此提出了旅游景点历史演变模式,按时间发展和游客到达人数,Butler把一个旅游区的发展演变划分为六个过程:即,开发、参与、发展、巩固、萧条、重现活力(或衰亡)等(如图1示)。

根据进入游客的数量,旅游者类型特征以及旅游设施的发展状况,这六个过程又可归纳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含开发与参与两部分,吸引的游客以少数先锋型旅游者为主,如探测旅游者、嬉皮士、流浪汉等;少数当地人参与旅游活动;该阶段旅游人数少,设施设备简陋,游客或搭帐野营或借宿当地人家中,此时的旅游发展仍处在自由无序状态;旅游对环境尚不构成威胁。第二阶段包括发展,巩固和萧条三大部分,其主要特征是大量游客涌入,景点吸引各种类型的旅游者,尤其以大众旅游者为多,中、高档宾馆数量不断增加,旅游设施设备趋于齐全;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游人大量涌入对环境的威胁日前明显。第三阶段是产品的更新开发阶段,此时的旅游者仍以大众旅游者为主,在数量上可能呈上升趋势、也可能呈下降或衰亡趋势,但无论游客数量的多寡,齐备的旅游基础设施已饱受折腾,旅游环境质量和景点的吸引力已明显下降,旅游人该地区文化和环境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经过管理上的弥补措施,如关闭大修、开发新产品,恢复环境吸引力等,该景区的旅游发展尚有回光反照的可能;否则该景区就从此走向衰亡了。

2.景区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

从对前一部分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一个景区的历史发展演变、景点的质量和吸引力都与该景区的环境保护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一个景区的旅游环境保护,也应和该景区的发展演变相对应,呈周期循环保护状态(如图2)。

A.环保开端a.开发e.萧条

B.系统保护措施实施b.参与F.再现活力

C.持续保护c.发展g.衰亡

d.巩固

在景区的开发,参与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游客和当地居民卷入的人数少,远未达到旅游区的容量,旅游发展未有系统管理的存在,该阶段旅游对环境的破坏虽不明显,但已存在,因此应作为景区环境保护的开端(A),有关部门应对该阶段已存在的环境破坏现象做及时的观察和研究,以便科学地、合理地预测和估计该景区今后旅游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景区设施建设,以及大量游人介入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程度,范围和有效保护的重点难点,为该旅游区今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环保依据。强调环保开端阶段在一个景区发展中的意义尤其重要;因为该阶段的环境破坏常常因其“微不足道”而被忽略,而后却给人带来“为时已晚”的遗憾。

当景点经历迅速发展,巩固到萧条阶段时,系统的旅游环境保护措施应及时跟上,这是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的第二阶段(B),该阶段游客对景点的需求呈急剧上升趋势、游人大量涌入,旅游区容量常常处于临界范围内,设施呈紧张状态,加上相关的开发和建设,旅游发展对景区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若不妥善保护和管理,环境质量和景区吸引力就会一落千丈;因此,该阶段及时系统的实施环保措施是景区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保证。

景点的发展在历经了萧条阶段之后,可能由于旅游实业部门更新产品、加强营销手段、提高产品质量,而重现活力;也可能由于各种努力的失败而从此走向衰亡。但无论如何,对一个景区周期循环的环境保护,不会因景区衰亡阶段的到来而结束;因此,该阶段对景区环境的持续保护(C)是景区旅游得以持续发展的实现。

上述提到的旅游区环境保护完整周期的三个不同阶段,可能会因不同类型的旅游者需要差异、旅游心理和行为、以及地方文化和居民参与的不同程度,而在微观上体现出不同的特征;但从旅游景区发展演变的整体而言,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的三个阶段能从动态的角度、宏观地描述景点历史发展演变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从动态的角度、把旅游环境周期循环保护划分为环保开端、系统保护措施实施和持续保护三个阶段的提法,和从静态的角度,把旅游环境保护的实际状态划成不足状态,饱和状态和过度状态之说,在管理方法论和具体措施实施上,可以相互弥补、相得益彰。

3.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存在的理论问题

Butler的旅游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自1980年提出后,西方许多学者曾多次把它应用到旅游景点或旅游产品历史发展演变的实际案例分析和研究中,并在理论上和经验数据上对原模式作了进一步的发展(Hovinen1981,Lundgren1983,Meyer-Arendt1985,Keller1987,Strapp1988)。在众多的文献中,1987年DouglasPearce对西班牙阳光海岸的考察研究发现,景点幼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衰老期等四个阶段之发展演变与游客数量、旅游环境、景点的城市化和产品资源的商业化不无密切关系;而在这诸多影响旅游景点吸引力的因素中,游客人数的多寡和环境质量的好坏,对延长景点的寿命,起着最直接的使用。与地中海沿岸的其它景点相比,成年期游客的大量涌入和旅游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使西班牙阳光海岸迅速进入了衰老期,加上环境保护措施没有及时跟上,致使该旅游地永远失去了回春的机会。类似的景点发展演变在我国也很普遍。邵学文在《旅游区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旅游学刊》1990)一文中,从Butler的旅游景点发展演变模式出发,针对江苏省淮阴市旅游区的特点和现状,分析了该市旅游区的发展过程。该文作者把旅游区的各个景点按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阐述了各个景点在开发、成长、成熟、停滞、衰退或回春等五个阶段所呈的状态,探讨了近十五年来作用于景点演变发展的外在和内在因素。

把旅游景点环境周期循环保护构想嵌入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乃是对景区旅游环境宏观管理的尝试,是对景点旅游环境质量的一种全面管理和保护设想;但它仍然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即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的定量界定问题。景区容量临界范围没有定量界定,不利于对景区超容量接待现象在管理上进行宏观调控。例如,衡山绝顶祝融峰,总面积477平方米,按人均占用8平方米,每人游览15分钟,每天开放12小时计算,日合理环境容量为2862人次,而实际上每年旅游旺季(7—10月),日均游人为4600人,人均占地仅5平方米;游人最多的时候竟高达一天3.1万人次,人均占地仅0.73平方米。厦门的鼓浪屿日光岩,游人的平均占地经常不足2平方米。我国的许多旅游景区,这种超容量运转现象极为严重,致使景点内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大大地降低了景点的吸引力,缩短了寿命。

虽然不同旅游区游客超载情况因地而异,各地旅游景点控制超载的措施各有高招,其中也不乏成功的经验,如黄山对旅游旺季游客超载现象通过交通调控、外部调控、经济调控,景区调控等管理手段,收到可喜效果;但依笔者陋见,对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问题,旅游学界,旅游规划开发部门以及环保科学界还有必要从单位时间内进入景区人数、单位空间内游人占有游览面积及其与景区的实际游览总面积比例关系的角度,调查研究、获得经验数据、并对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作出定量的界定,形成全国统一的标准,为各地旅游区解决环境超载问题提供可循的依据,以宏观地实现对旅游景区环境质量的有效保护。据笔者涉猎,对旅游景区容量临界范围的统一标准定量界定问题,在西方旅游发达国家的旅游研究文献中尚不得见,笔者相信对这一

问题的理论研究,在解决景点超载问题以及对旅游环境实现有效保护方面,将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故在此把问题提出,求教于方家。

三、关于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思考和建议

旅游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旅游发展得以永续的前提和保证。保护和恢复我国旅游环境的良好状态,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要通过综合治理。

1.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旅游环境保护和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相比,所涉及的面更广,因素更复杂,因此,有关立法部门应尽快制订和颁布《旅游法》、《旅游环境保护暂行规定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便和已有的制度配套完善。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依法守法来保护和治理旅游环境,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来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做到有法必依。

2.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应多谈“防”,少谈“治”,突出“防胜于治,防先于治”的管理思想,使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宏观地贯穿旅游规划、开发,发展和巩固等各个阶段,规划时,应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预测和估计,对环保的点、面可能造成破坏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景区超载情况的有效调控等问题进行宏观管理,应切实避免旅游开发与发展中重产值、轻环境的短期行为,避免“亡羊补牢”式的管理手段。

3.提高环保意识、实现主客参与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管理部门,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全体参与;因此,通过法制观念教育、全面观念教育以及长远观念教育,来提高全民族乃至入境游客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持续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一些旅游开发和发展似乎没有完全掌握和充分尊重居民对发展旅游的认识,缺乏对居民直接参与旅游开发和发展的鼓励。

4.增加环保经费

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大事。在目前国家财政吃紧、困难较大的情况下,各级有关部门应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筹资办法,以保证充足的旅游环境保护经费。比如,在旅游环保管理上,收好、管好、用好各种排污费;对景区开征适当的旅游资源维护费;此外,地方政府要积极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不断增加经济后劲,以保证逐年增加旅游环境保护的投资。

5.加强科学研究

旅游科学是一门以应用型见长的交叉学科,旅游环境保护涉及到的学科面很广,因此,在景区的开发和发展工作中,应开展多学科、深层次的调查研究,以便更科学地对旅游环境进行综合保护和治理,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

6.抓住时机、大力开发生态旅游

随着生态意识的普遍提高,旅游者本人将成为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角色。由旅游者直接参与环境保护的乡村旅游,绿色旅游等等生态旅游形式是当今公认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旅游与环保矛盾不能共存的理想的旅游形式,是世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有许多部级乃至世界级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适时适地地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有利于旅游环境保护意识的整体提高。

总之,旅游发展不应把自己同旅游环保敌对起来,环境有效保护是为了更好,更持续地发展旅游;相信在全民环保意识日渐提高的今天,通过有关部门对旅游环境的宏观保护和综合治理,我们的旅游资源一定能够得以持续利用,旅游业一定会真正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项“朝阳产业”。

环境质量论文:旅游区环境质量保护研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旅游环境与旅游业的关系;目前我国旅游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分析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旅游环境问题也就指由于外界作用使上述因素受到影响和破坏、相当一部分热点旅游区污染严重、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一些热点旅游区超规模接待游客、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人类经济行为的不当破坏了旅游环、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影响、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和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等,具体请详见。

旅游业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相对丰富而相应发展的产业。近年来开放政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1994年我国旅游收人为1600多亿元,跃居全球十大旅游目的地中的第八位。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资源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使旅游业持续、协调发展,有必要分析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方式和所造成的结果,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一、旅游环境与旅游业的关系

一般意义上的旅游环境,指对于具体的旅游客体——旅游区,影响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的旅游行为的各种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气氛环境和旅游资源等。这里仅指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自然生态及相应的旅游气氛。与之相联系,旅游环境问题也就指由于外界作用使上述因素受到影响和破坏,使游客旅游活动的满足程度受到影响。

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是游客观赏的对象。对于游客而言,旅游资源本身蕴含的各种美学特征及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是旅游行为的直接激发者,资源的破坏将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满足程度。

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旅游区地貌、空气、水和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总称,这些生态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旅游区环境的优美与愉悦。从人类审美的心理需求来看,自然景观美是基础,在一个空气污浊、水体污染、四周嘈杂的环境中,游客是无法去领略、欣赏、体会具体游览对象的各种美学特征的。特别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步增加,城市居民进行旅游、回归自然,借自然环境的洁净达到锻炼和疗养身心的愿望正日益高涨。由此看来,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从某种意议上来说也是一种旅游资源。

旅游气氛环境指旅游区所特有的地方特色、历史、民族风情及与之相适应的外部氛围。旅游环境美是形象与意境的双重美,而每一具体的游览对象,其对游客旅游行为的激发,很大程度上是它反映出的特殊的历史、地方、民族特点或一种异国、异地的特殊情调。

所以,旅游区环境状况的好坏对旅游者旅游效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游客旅游的满足程度与旅游区环境条件息息相关,直接影响旅游业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保护旅游区环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二、目前我国旅游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我国旅游业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1、相当一部分热点旅游区污染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

2、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

3、一些热点旅游区超规模接待游客,旅游区人满为患,拥挤不堪,旅游气氛丧失;

4、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

三、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造成旅游区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1、人类经济行为的不当破坏了旅游环境

人类经济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可以分为三方面:(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生产排放的废物及产生的噪音污染了旅游区的自然环境,扰乱了旅游区应有的宁静。结果一方面旅游区丧失了以往清新的空气、透明的水体、静谧的氛围;另一方面游客游览的兴致因环境污染而降低。(2)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与农业生产方式破坏旅游区的自然生态平衡,旅游资源直接受到影响,例如森林砍伐、过度开采地下水、开山炸石等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游览水体水位下降、奇山丽景惨遭破坏等。(3)在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城市发展规划中,忽视旅游资源的存在,使得区域经济结构类型、生产力布局方式、城市发展方向与旅游业正常、持续发展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相适应。如在云南石林旅游区建设大型水泥厂,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建设灰窑、煤窑等。

2、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旅游过程产生的垃圾对景点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点自然生态平衡及旅游意境的影响。由于旅游区本身设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养不高,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扩大,景点垃圾遗弃量日益增加。旅游区内大量垃圾随意抛洒堆积,破坏了自然景观,污染了景点水体,使旅游区水体富营养化。我国许多旅游区水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相当一部分旅游水体的透明度、色度、嗅味等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旅游水体标准,漂浮物、悬浮物、油迹污染物已经影响游客感官,使其旅游兴致降低。

超过景点容纳容量的超规模接待破坏了旅游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构成自然景观的生礅系统对旅游活动本身存在一定的承载能力,这种承载能力由生态系统的结构所确定,超过其承载能力的旅游活动将使旅游区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旅游区旅游功能丧失。主要表现在大量游人将旅游区土地踏实,使土壤板结,树木死亡;大量游人在山地爬山登踏,破坏了自然条件下长期形成的稳定落叶层和腐殖层,造成水土流失,树木根系裸露,山草倒伏,从而对旅游区生态系统带来危害……

不当的旅游活动本身所蕴带来的问题是严重的,忽视这种影响,只注重短期效益,盲目扩大规模,无限制地接待游客,将对旅游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损害。

3、旅游开发和建设破坏旅游区环境

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有关设施建设与旅游区整体不协调,造成旅游资源、旅游区生态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古迹复原处理不当,新设项目与旅游区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且应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利于具体的旅游对象,其旅游价值主要表现在其本身所蕴涵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时,这些无疑是应当保留且极力保护并充分予以表现的,忽视旅游区的整体协调及其所蕴涵的内涵,盲目开发,只会造成景点的不伦不类,进而丧失其旅游价值,使游客的兴致减退。

城市建设破坏旅游气氛,主要表现在新建建筑与旅游城市的整体建筑不协调。使本身作为旅游对象的城市失去其本来面目。

四、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分析

为使旅游业持续地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旅游业所存在的环境问题笔者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和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长期以来,环境科学的研究只是从人类健康需要出发,很少从人类精神、心理需要进行研究,而这正是人类与环境相互联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并在人类旅游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

从旅游业对旅游环境的依赖关系,旅游区环境对旅游活动的承载能力,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环境的破坏等方面研究旅游环境与旅游业的关系;从确定景观美学质量标准、自然生态质量标准、满足特种旅游活动的环境质量标准、旅游区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研究旅游环境保护的方法沦;从美学、心理学角度出发研究旅游环境保护的工程方法;还要进行旅游环境保护政策研究,为正确的决策奠定基础。

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向全体游人、旅游从业人员和区附近居民宣传旅游环境保护知识。

2进付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不当的旅游开发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破坏是无法弥补的,从保护的角度出发。存开发前对开发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识别建设、经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减免对策.把可能对旅游环境造成的贝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旅游区环境承载力分析、旅游规模分析、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识别、旅游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等等。

3、在旅游区发展建设中做好旅游环境规划。

旅游环境问题的产生、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不当造成的,因此需要制定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预见性的旅游环境规划。用于组织、管理经济、旅游及其它破坏旅游环境的活动,来解决发展生产、扩大旅游规模与景点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使其协调一致,以保证经济发展和旅游活动持续稳定的进行、防止旅游区环境的破坏。

旅游区的环境规划是旅游区的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区环境保护的综合性规划,这个规划是从维护旅游区环境美学质量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的角度出发,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与旅游区环境美学规律,对经济活动和旅游活动的结构、规模和布局实行统筹规划,达到既发展经济、扩大旅游又不破坏旅游区环境的目的。

4、运用经济及其它手段,控制热点旅游厂的旅游规模。

采取提高热点旅游区的门票价格、划定特殊旅游景点并控制其旅游人数等手段;调整旅游区的旅游规模,在保证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旅游区的环境得到保护。

5、加强旅游环境立法。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做好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保证,通过对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制定行为规范。对破坏行为实行强制性的干涉与惩罚。立法主要内容有(1)旅游区建设项目的审批办法和权限;(2)旅游区保护范围和保护内容的确定;(3)对违反者的处罚办法等。

环境质量论文:住宅室内环境质量检测论文

随着全装修住宅的日益拓展,其室内环境质量控制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装修监理人员对预防和控制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公共利益(即对全装修带来室内环境污染的各种有害的控制)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一、全装修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的检测

要控制好室内环境,把对室内环境污染的有害物质控制在有关规范以内,以满足人民生活的正常需要,作为专业监理人员应对室内环境污染有害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取样、检测方法、结果判定和处理程序有所了解。

1、室内污染物质的种类及物理化学性质

目前在常温下从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中释放出来的有害物质主要有氡、甲醛、氨、苯及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在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氡的污染浓度限量为≤200Bq/m3;甲醛污染浓度限量为≤0.08mg/m3;氨的污染浓度限量为≤0.2mg/m3;苯的污染浓度限量为≤0.09mg/m3;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污染浓度限量为≤0.5mg/m3。

2、取样方法

(1)取样前注重事项

全装修住宅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竣工至少7日后或在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米、距楼地面高度0.8-1.5米。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免通风和通风口;首先以样板房进行检测,在检测合格的情况下,抽查同批全装修住宅(套)数量的2.5%;室内环境中游离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全装修住宅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一小时后进行;室内环境中氨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全装修住宅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全装修住宅工程,应在房间的对外门窗关闭24小时后进行;布点应考虑现场的平面布局和立体布局,高层建筑物的立体布点应有上、中、下三个监测平面,并分别在三个平面上布点;确定采样时可用交叉点、斜线布点或梅花样布点的方法;全装修住宅检验时应当覆盖受检住宅不同功能的自然间(如卧室、起居室、卫生间、储藏等);采样时应准确记录采样现场的温度和大气压。

(2)取样数量

全装修住宅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规定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办法进行处理,并可进行再次检测。再次检测时,抽检数量应增加一倍。

3、检测采用的现行国家标准及方法

全装修住宅工程室内空气氡的检测除可采用国家标准《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GB/T14582-1993中的4种测量方法,即径迹蚀刻法、活性炭盒法、双滤膜法和气球法之外,还可采用现场仪器测定法;甲醛的检测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进行测定,也可采用现场仪器检测方法;氨浓度应按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或国家标准《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测定,当发生争议时应以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为准;苯的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居住工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规定;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规范规定。

4、结果判定和处理

(1)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的全部检测结果符合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浓度限量时,可判定该工程室内环境质量合格。系指各种污染物检测结果及各取样检测点的检测结果两个方面,均要全部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浓度限量规定,否则,不能判定为室内环境质量合格。

(2)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浓度限量规定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办法进行处理,并可进行再次检测。再次检测时,抽检数量应增加一倍,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再次检测结果全部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浓度限量规定时,可判定为室内环境质量合格。

二、全装修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监理的要点

1、施工前对设计图纸组织认真阅读和审查,对不利于减少室内环境污染的设计方案指出,并建议设计单位选用更合理的设计方案。

2、对施工单位的资质、人员进行审核,使用资质等级高、业绩丰富、专业化施工水平较高的装饰施工队伍,避免无组织无施工工艺的“游击施工队”进场施工造成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3、对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对翻样图、材料明细表,综合工艺流程图进行校核,避免因不良施工工艺给室内环境带来的污染。

4、核验进场装修材料的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为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同批材料的检测报告,并在装修材料使用前,取样品封样后送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工程使用人造板或饰面人造时,必须要求承包单位提交游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检测报告,检测数据应符合规范要求;工程使用水性涂料,水性胶粘剂和水性处理剂时,必须要求承包单位提交有总挥发性有机化物和游离早醛含量检测报告;工程使用溶剂型涂料时,必须要求承包单位提交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含量检测报告,并核查其中数据应符合规范要求,工程使用无机非金属材料时,必须要求承包单位提交放射性指标检测报告,并核查其中数据应符合规范要求。

6、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过程中的节点、难点、重点进行巡视、旁站,通过对施工质量实施有效监理,提高全装修房质量,确保室内环境污染各项指标控制在标准以内。

7、在施工过程中,检查承包单位使用的稀释剂和溶剂,严禁使用苯、工业苯、石油苯、重质苯及混苯,并严禁在室内用有机溶剂清洗施工用具。

8、工程完工后,应督促建设单位或承包单位及时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监理人员应重点审查检测方案中采样的数量、采样点设置等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检规定。

三、全装修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的防治

1、室内装修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高质量的健康环保建材。一般来说,人造板材是最轻易造成室内污染的,在条件答应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原木建材和家具。

2、施工工艺要尽量选用无毒、少毒、无污染、少污染的施工工艺。装修时应减少采用人工合成板,如胶合板、纤维板等。

3、推广装饰配件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工厂内机械化生产,将成品运至现场后直接装配即可的施工工艺。

4、消除室内空气污染,最有效的方法是通风换气。

5、室内装修材料中污染物的释放量和室内温度、温度、通风程度以及材料的使用年限、装载度有关,在条件答应情况下尽量选择春、秋季施工。

6、室内绿化,在西方国家和我国部分地区已有成功的经验如在室内种植吊兰、芦荟等植物以降低室内有害气体浓度。

环境质量论文:浅谈县级环境监测站的环境质量综合分析

【摘要】探讨了县级环境监测站环境质量综合分析重要性,提出了目前存在问题及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县级环境监测站;环境质量综合分析

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就是科学地解释环境监测数据和资料,并合理地运用这些数据资料,和其相应的技术,并且还是一门以信息、系统论为指导的,专门研究监测住处流通规律及效应的综合技术,是环境监测学的组成部分,属软科学的范畴。

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是环境监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监测成果的集中体现,是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手段之一。它包括环境监测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环境质量评价技术和环境质量表征技术三部分。随着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技术不断发展,其自身的内涵也得到不断明确,现已发展成为综合了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环境质量评价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等多门科学的综合性技术。

1 重要性

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是环境监测为环境决策管理服务水平的标志,它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是用数据说话,它通过对监测部门取得的大量监测数据进行规类整理、统计计算,以环境质量报告的形式反映一定范围内的环境质量状况、各环境要素的污染程度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箅服务。环境质量综合分析的中心任务是及时、准确、完整的向政府部门说清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环境监测站综合分析水平就是其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县级环境监测站按照《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试行)为三级站,相对一、二级站,县级环境监测站数量大,人员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监测设备相对落后,加强先进站的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水平,提高环境质量报告的及时性、全面性,保证环境管理的科学化,是推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与发展的关键。

2 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环境监测站标准化能力建设及计量认证工作的开展,监测站的环境监测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相应有了很大提高,为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县级站各种技术条件的限制,现就唐山市各县区环境监测站简要分析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县级站进行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仅靠监测数据,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不够全面。

由于受人员、技术等限制,环境质量报告还停留在就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论质量,不能与污染源监测综合分析,环境质量的变化不能与排污状况有机地结合,对环境质量的变化不能准确解释。

受服务收费等因素限制,环境监测站缺乏与其它部门的支持配合,例如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中,缺乏气象部门提供的环境质量监测对应的同步气象数据,使得环境质量报告缺乏说服力。

2.2 低水平的环境信息化建设无法适应现代化的环境质量综合分析。

受资金技术限制,县级站的信息化建设很不平衡,计算机技术在县级站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中应用不广泛,不深入。县级站的监测数据收集传输手段落后,难以满足环境管理部门的时效要求,不能迅速向社会和一、二级站提供环境质量信息服务;环境质量报告的表征形式以文字报告为主,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声像报告基本没有,报告形式单调,信息量小、实效性差,失去了为环境管理、环境决策服务的意义。

2.3 环境质量报告的质量及数据汇总处理。

监测项目、监测方法、采样频次不统一导致监测数据结构、数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影响环境质量报告的质量,同时增加了上级监测站数据汇总、处理的难度。

目前,各站承担的监测任务较为明确,但各站监测能力、监测设备不平衡,例如水环境质量监测中部分县区项目的开展及部分项目采用的分析方法不同,采样时间的差异造成同一河流的环境质量报告可比性不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中,部分条件好的县市已采用自动监测系统连续监测,有的采用隔日采样,有的县市还采用每月12次采样甚至5次采样,影响了环境质量报告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4 各站综合分析队伍建设急待加强。

受机构人员编制限制,县级站人员少,知识更新相对滞后,而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人员既需要熟悉环境监测相关领域,了解环保法律法规、环保政策、管理措施、社会经济学等知识,又需要精通计算机知识,会运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大型网络数据库等技术,会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声像环境质量报告。县级站缺乏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人员,尤其缺乏既精通环境监测技术、环境质量评价技术,又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全能型综合分析人才。

2.5 评价方法问题。

另外目前广泛使用的评价方法还存在缺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单要素评价阶段,只能作一些横向比较和年际比较,在主要污染因子的筛选、污染程度的判别、污染趋势分析等方面显得不足。例如定量评价中,既对某河流将污染指标的浓度数值无量纲化,用综合污染指数的高低表示污染程度时,污染指数受参与评价的污染因子的不同而具有不确定性。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大投入力度。

加强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工作的投入,提高监测站信息系统建设水平。为监测站配备必须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及必要的软件系统,将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及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到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工作中,灵活多样的采用多种表征形式制作环境质量报告。

3.2 引进人才和增加培训与交流。

引进人才,同时加强综合分析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组织综合分析工作人员到上级监测站及其它县级站学习、考察,学习其它站在业务、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学习环境质量综合分析特色及先进多样的表征手段和表征方法,培养符合型、全能型的综合分析人才。

3.3 组织与协调。

加强协调,做好与其它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保证环境质量综合分析资料齐全。与相关部门联系,以全局上加强合作,为上层决策改善人居环境,服务人民更好的服务。

环境质量论文:研究柴河水库水环境质量现状与改善对策

摘要:阐述了柴河水库的水环境质量现状,提出了改善对策,以期为柴河水库改善水环境质量、实现除险加固工程顺利完成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环境质量;现状;改善对策;柴河水库

柴河水库位于辽宁省铁岭县柴河中下游,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工业和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 355 km2,总库容6.36亿m3,兴利库容3.36亿m3,水电站装机容量7 430 kw。20世纪70年代由于只注重粮食生产,森林面积遭到大量破坏,森林涵养水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水环境问题形势严峻,江河、水库的水质呈现出恶化的趋势,在满足水库功能的前提下,利用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美化环境、改善库区水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4]。

1库区水环境质量现状

水库局配合铁岭市环保局、铁岭市水文局对柴河水库水质进行了长期的监测,根据柴河水库自身特点,分别在入口、前端、库中、坝前、出口布设了5个监测站,每年的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进行定时和加密监测。根据各年度柴河水库水质监测结果,对柴河水库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1.1评价结果

“八五”期间,主要超标项目为ph值。1994年、1995年丰水期ph值最大值分别超过标准的0.81个和1.10个ph值单位,主要原因是柴河水库上游的地质结构以石炭为主,这两年汛期发水,雨水冲积石灰岩矿进入库区,造成径流水ph值偏高。“十五”期间,5年均值超标项目有总磷,5年中ph值一次值超标率54%,溶解氧一次值超标率13%,高锰酸盐指数超标31%,总磷一次值超标率56%,生化需氧量一次值超标率15%,2000年石油类监测一次值超标率100%。主要原因是柴河水库持续低水位运行库水量减少,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不同程度地降低,丰水期石油类监测值高于平水期,高锰酸盐指数高于平水期。水生生物状况检测,“八五”期间共见到藻类28属,隶属于6个门;“十五”期间共检出浮游植物5门46种。水生生物评价结果,溶解氧很高,化学需氧量低,底质不呈黑色,无硫化氢,植物有硅藻、绿藻,优势种为小环藻、颤藻等,动物以鲢鱼、鲤鱼、螺类为主,属轻污染。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八五”期间共检出浮游植物28种,“十五”期间增加到33种。叶绿素a监测结果平均值也由“八五”期间的10.94 mg/m3,降至“十五”期间的7.26 mg/m3。“九五”、“十五”期间检出的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与“八五”期间相比有所增加,而叶绿素a监测结果明显降低,这说明,“九五”、“十五”期间水质好于“八五”期间。

1.2污染源及治理现状

影响ph值的主要污染源有库区内多处采石场、石灰生产场,由于管理不善,石体材料,特别是石灰原材料、半成品,甚至成品,散落堆放,每到雨季石灰水顺流而下,是造成库区ph值偏高的主要原因。而作为水库坝址区旧石场和坝两端裸露石灰岩山体也在一定程度加剧了库水中石灰水的含量。生活污水、垃圾的排放,农药、化肥的使用都是影响柴河水库水质的重要原因。此外,引??貌窆こ淌遣窈铀?饪缌饔蛞??こ?明渠段较长,渠道年久失修,每年安排人代管。由于沿河乡村百姓常把垃圾、粪便等弃物倾倒于渠内,不仅严重影响水流通畅,而且经此渠段进入库区后的水体质量严重下降。柴河水库上游原有污染源在水库局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已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对水质影响较大、污染严重的企业已被取缔或关停。库区内原有的采石场、石灰生产场,也在水库局和环保部门的支持、协助下,经说服、教育,最终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最大程度减少了入库石灰水的排放。随着绿色农业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农药、化肥的使用,旅游船只、生活垃圾的排放等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水库坝址区旧石场和坝两端裸露石灰岩山体向库区排放石灰水问题和引??貌衩髑???⒎啾愕任廴疚锱欧盼侍?一直是水库局力求解决的问题。

2库区水环境质量改善对策

自建成蓄水以来,柴河水库虽经多次补强,但主体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仍没有彻底解决。2006年柴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得到了国家的批准,并于2007年7月开工。这次除险加固对柴河水库的工程状况、监测设施、管理手段、管理水平进行了比较全面彻底的改善。并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旨在通过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改善库区水环境质量。

2.1坝址区旧石场处理

水库坝址区上游旧采石场面积较大,多年来,岩石裸露,植被很差,不仅严重影响了环境美观,而且由于裸露的石灰岩被雨水冲积进入库内,对ph值的影响很大。柴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对陡峭部位的岩体进行处理。具体方法是,对于岩石裸露、风化严重的部位,采取削坡清除的办法,并尽可能使山坡放缓到可栽植树木的程度。然后,凿坑换土,栽植耐寒、耐旱、耐贫瘠的松树、杉树等树木,达到恢复植被、改善库容库貌、降低冲刷、减少入库泥沙和石灰岩水进入库区、改善水环境的目的。对于相对平坦的部位,在彻底清除石材残渣的基础上,填入可供植物生长的壤土或富含壤土的复合土。然后,种草种树,恢复植被。

2.2大坝两端山体的处理

大坝左右两端山体在水库兴建期,由于爆破,留下了很大的切痕。特别是被称为“蛇山”的左坝端长200 m、高20 m的范围内,岩石严重裸露,由于风化,时常有岩块脱落。不仅严重影响环境美观,而且给管理人员、游览观光的客人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经除险加固,对大坝左右两端山体进行了彻底的处理。首先清除风化严重的山体,然后利用钢构骨架进行加固;再放上钢网,填入壤土;最后根据山体走势和地形特点,栽植树木,种植花草,既美化环境,消除安全隐患,又封盖了石灰岩体,截断石灰水入库途径,从而降低库水ph值,改善水体质量。

3结语

随着经济发展及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国家提出了在21世纪末使全国水生态系统得到基本修复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以植物修复为主的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已成为当今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领域的热点。柴河水库把改善水环境质量作为除险加固工程的项目,利用工程措施和生态修复技术,完善库区水环境。

环境质量论文:柴河水库水环境质量现状与改善对策

摘要阐述了柴河水库的水环境质量现状,提出了改善对策,以期为柴河水库改善水环境质量、实现除险加固工程顺利完成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环境质量;现状;改善对策;柴河水库

柴河水库位于辽宁省铁岭县柴河中下游,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工业和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 355 km2,总库容6.36亿m3,兴利库容3.36亿m3,水电站装机容量7 430 kw。20世纪70年代由于只注重粮食生产,森林面积遭到大量破坏,森林涵养水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水环境问题形势严峻,江河、水库的水质呈现出恶化的趋势,在满足水库功能的前提下,利用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美化环境、改善库区水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4]。

1库区水环境质量现状

水库局配合铁岭市环保局、铁岭市水文局对柴河水库水质进行了长期的监测,根据柴河水库自身特点,分别在入口、前端、库中、坝前、出口布设了5个监测站,每年的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进行定时和加密监测。根据各年度柴河水库水质监测结果,对柴河水库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1.1评价结果

“八五”期间,主要超标项目为ph值。1994年、1995年丰水期ph值最大值分别超过标准的0.81个和1.10个ph值单位,主要原因是柴河水库上游的地质结构以石炭为主,这两年汛期发水,雨水冲积石灰岩矿进入库区,造成径流水ph值偏高。“十五”期间,5年均值超标项目有总磷,5年中ph值一次值超标率54%,溶解氧一次值超标率13%,高锰酸盐指数超标31%,总磷一次值超标率56%,生化需氧量一次值超标率15%,2000年石油类监测一次值超标率100%。主要原因是柴河水库持续低水位运行库水量减少,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不同程度地降低,丰水期石油类监测值高于平水期,高锰酸盐指数高于平水期。水生生物状况检测,“八五”期间共见到藻类28属,隶属于6个门;“十五”期间共检出浮游植物5门46种。水生生物评价结果,溶解氧很高,化学需氧量低,底质不呈黑色,无硫化氢,植物有硅藻、绿藻,优势种为小环藻、颤藻等,动物以鲢鱼、鲤鱼、螺类为主,属轻污染。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八五”期间共检出浮游植物28种,“十五”期间增加到33种。叶绿素a监测结果平均值也由“八五”期间的10.94 mg/m3,降至“十五”期间的7.26 mg/m3。“九五”、“十五”期间检出的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与“八五”期间相比有所增加,而叶绿素a监测结果明显降低,这说明,“九五”、“十五”期间水质好于“八五”期间。

1.2污染源及治理现状

影响ph值的主要污染源有库区内多处采石场、石灰生产场,由于管理不善,石体材料,特别是石灰原材料、半成品,甚至成品,散落堆放,每到雨季石灰水顺流而下,是造成库区ph值偏高的主要原因。而作为水库坝址区旧石场和坝两端裸露石灰岩山体也在一定程度加剧了库水中石灰水的含量。生活污水、垃圾的排放,农药、化肥的使用都是影响柴河水库水质的重要原因。此外,引??貌窆こ淌遣窈铀?饪缌饔蛞??こ?明渠段较长,渠道年久失修,每年安排人代管。由于沿河乡村百姓常把垃圾、粪便等弃物倾倒于渠内,不仅严重影响水流通畅,而且经此渠段进入库区后的水体质量严重下降。柴河水库上游原有污染源在水库局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已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对水质影响较大、污染严重的企业已被取缔或关停。库区内原有的采石场、石灰生产场,也在水库局和环保部门的支持、协助下,经说服、教育,最终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最大程度减少了入库石灰水的排放。随着绿色农业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农药、化肥的使用,旅游船只、生活垃圾的排放等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水库坝址区旧石场和坝两端裸露石灰岩山体向库区排放石灰水问题和引??貌衩髑???⒎啾愕任廴疚锱欧盼侍?一直是水库局力求解决的问题。

2库区水环境质量改善对策

自建成蓄水以来,柴河水库虽经多次补强,但主体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仍没有彻底解决。2006年柴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得到了国家的批准,并于2007年7月开工。这次除险加固对柴河水库的工程状况、监测设施、管理手段、管理水平进行了比较全面彻底的改善。并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旨在通过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改善库区水环境质量。

2.1坝址区旧石场处理

水库坝址区上游旧采石场面积较大,多年来,岩石裸露,植被很差,不仅严重影响了环境美观,而且由于裸露的石灰岩被雨水冲积进入库内,对ph值的影响很大。柴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对陡峭部位的岩体进行处理。具体方法是,对于岩石裸露、风化严重的部位,采取削坡清除的办法,并尽可能使山坡放缓到可栽植树木的程度。然后,凿坑换土,栽植耐寒、耐旱、耐贫瘠的松树、杉树等树木,达到恢复植被、改善库容库貌、降低冲刷、减少入库泥沙和石灰岩水进入库区、改善水环境的目的。对于相对平坦的部位,在彻底清除石材残渣的基础上,填入可供植物生长的壤土或富含壤土的复合土。然后,种草种树,恢复植被。

2.2大坝两端山体的处理

大坝左右两端山体在水库兴建期,由于爆破,留下了很大的切痕。特别是被称为“蛇山”的左坝端长200 m、高20 m的范围内,岩石严重裸露,由于风化,时常有岩块脱落。不仅严重影响环境美观,而且给管理人员、游览观光的客人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经除险加固,对大坝左右两端山体进行了彻底的处理。首先清除风化严重的山体,然后利用钢构骨架进行加固;再放上钢网,填入壤土;最后根据山体走势和地形特点,栽植树木,种植花草,既美化环境,消除安全隐患,又封盖了石灰岩体,截断石灰水入库途径,从而降低库水ph值,改善水体质量。

3结语

随着经济发展及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国家提出了在21世纪末使全国水生态系统得到基本修复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以植物修复为主的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已成为当今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领域的热点。柴河水库把改善水环境质量作为除险加固工程的项目,利用工程措施和生态修复技术,完善库区水环境。

环境质量论文:关于对全区环境质量状况的调查和建议

关于对全区环境质量状况的调查和建议

关于对全区环境质量状况的调查和建议——可持续发展问题系列调研之六环境保护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近些年,我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将环境保护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不断深化工业污染治理,提高污染防治水平,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工业污染源总量控制和环境功能区达标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势减缓,环境污染整体状况正在逐步改善。但由于历史发展、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原因,我区环境欠帐较多,质量状况仍不容乐观。目前,全区地表水水质仍属劣V类,城区和重点城镇大气环境质量超二级(省规定功能区)标准。同时,随着一些企业组团规模的扩大,所在区域排污总量将大幅度提高,局部环境质量存在进一步恶化趋势。一、全区环境现状(一)水环境质量状况1、地表水环境。我区境内有沙河、陡河、煤河-津唐运河三条主要河流。对pH值、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等主要监测指标的监测结果表明,全区三条主要河流均属有机污染型,呈劣V类水体,主要污染指标是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水污染问题对近海水质和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并对地下水形成潜在污染威胁,但目前水质恶化趋势已被遏制。全区三条主要河流中,沙河污染较轻,其河水主要来源于钱营矿矿井水、生活污水和自然降水,且沿岸排污企业较少。但下游防潮闸断面,由于黑沿子排干汇入,水质指标相对中、上游较差。对沙河全年监测结果表明,pH值、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全年达V类水质标准,化学需氧量有不同程度超标现象;陡河由唐山市区流入我区境内,是唐山市东北部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渠道,因此污染较重。唐山市东郊污水处理厂每年向陡河排放污水约3066万吨。对陡河全年监测结果表明,pH值达V类水质标准,其它有机物污染指标有不同程度超标现象;煤河-津唐运河污染也比较严重,其主要承载着唐山市中西部和我区城区生产、生活废水。据统计,唐山市每年排入青龙河后流入煤河的污水量达2506万吨,我区20xx年排入煤河污水量约1400万吨,且沿岸有大量固体废弃物排入。对煤河-津唐运河全年监测结果表明,pH值达V类水质标准,其它有机物污染指标不同程度超标现象。2、工业企业废水排放情况。以20xx年度为例,全区工业用水总量为4813.1万吨,其中重复用水量为2718.1万吨,新水消耗量为2095.0万吨,重复用水率为56.5。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133.8万吨,稳定达标排放量为630.6万吨,稳定达标率为55.6。20xx年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为:化学需氧量5852.3吨,六价铬0.03千克,氨氮31.2吨,悬浮物2526.7吨。(二)大气环境质量状况1、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全区大气环境污染以煤烟和粉尘为主。监测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降尘,主要污染因子是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降尘。对城区大气质量监测结果表明,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降尘均超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达到二级标准。其中,总悬浮颗粒物区环保局点位全年超三级标准,监测最高值为0.73mg/m3,超二级标准1.4倍;可吸入颗粒物各监测点位全年均超三级标准,监测最高值为0.47毫克/立方米,超二级标准2.1倍;降尘除侉一村居委会4-10月份外均超三级标准,监测最高值为61.27吨/平方公里·月,超二级标准2.2倍。城区大气环境部分污染指标超标主要原因是我区城区工业、商业、居民区混杂,分布不合理。据统计,我区城区采暖锅炉有197台,年耗煤量9万吨,烟气排放量9亿立方米,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分别为0.1万吨和0.018万吨。特别是居民分散采暖大量低空污染物排放是造成我区城区第一、四季度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降尘严重超标的重要因素。另外,钢铁、水泥企业分布在城区四周,给城区空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2、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我区工业企业有锅炉68台,工业窑炉198台,年耗煤量为479061吨,其中原料煤耗量为89400吨,燃料煤耗量为389661吨,年耗焦炭量为380万吨,年耗气量为760万立方米。全年废气排放总量为9751740万立方米,烟尘排放总量为2633.0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30441.2吨,工业粉尘排放总量为11856.0吨。工业污染源深化治理虽取得明显成效,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污染源在小区域内集中大量排放仍是影响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三)声环境[1][2]下一页

环境质量论文:恩施市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污染治理措施

摘 要:针对恩施市环境质量现状,分析恩施市目前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对资源开发和环境污染治理提出措施,使恩施市资源的开发利用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关键词:水污染;大气污染;森林资源;水土流失??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清江中上游,介东经1094′48“-10958′42”,北纬2950′33“-3039′30”。东邻建始、鹤峰,西界利川、咸丰,南连宣恩,北接重庆奉节。东西宽86.5公里,南北长90.2公里,全市国土总面积3972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16.6%。辖10个乡、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和172个行政村、34个居委会。总人口78万,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占38%。1998年被列为国家对外开放城市,是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恩施市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1 恩施市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1.1 恩施市水环境质量现状

截止2005年底,恩施市13条主要河流除清江河部分流段以外,其余状况均良好。其中主要河流清江发源于苗族自贵定县斗蓬山的南麓,流经我州内九个县(市);州境内河长369公里,州内流域面积14883km2,占全州总面积48.7%,年总降雨量在1200-1500mm之间,多年平均流量96.5亿立方米。流域地处中低纬度,经齐跃山东部斜坡,冷暖气流经常相持过渡的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气候暖和,夏无酷暑,阴雨天居多,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冬季凌冻期短。

1.2 恩施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据2005年恩施市城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年均浓度综合评价显示:恩施市城区全年52个周有44个周的空气质量在二级质量级别以上,其中达到一级的有12周(2002年为4周)。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周数占全年总周数的84.61%,比上年增加2个周;有8个周在三级质量级别以下,占总周数的15.39%。空气质量属于三级质量级别的周主要集中在1月和12月。2005年我市全年降水中,酸雨出现频率为25.8%,全年降水年均ph值为5.68,酸雨年均ph值为4.50。

1.3 污染源分析

(1)水污染源分析

恩施市2004年废水排放总量为1738.38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465.38万吨,生活污水排放量1273万吨,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5190.3吨,生活污水cod的排放量占cod排放总量的64%。2005年废水排放总量为1585.26万吨,比上年减少2.9%(47.37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367.26万吨,比上年减少4%(15.37万吨),生活废水排放量为1218万吨,比上年减少2.5%(32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为272.17万吨,达标率为74.11%。

(2)大气污染源分析。

2005年全市工业废气排放量为134779万标立方米,工业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二氧化硫1436.13吨,比2002年减少14.17吨;烟尘1461.33吨,比2002年减少403.07吨;粉尘1315.86吨,比2002年增加279.8吨。工业煤炭消费总量为16.8万吨,比2004年减少0.35万吨。与2004年相比上升了0.037 mg/m3。其他两种污染物二氧化氮和总悬浮颗粒物的排放指标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1.4 恩施市水土流失现状

恩施市地处清江中上游,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全市国土总面积3976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562km2,占国土总面积40%,严重的水土流失制约了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湖北省唯一无防洪设施的城市,洪患是恩施城区人民的心头大患。也是阻碍城市经济健康、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防洪工程竣工以前,原有的防洪能力不足抵御5年一遇的洪水,城区的洪水灾害频繁发生,从1954年至2000年,恩施城区已先后发生洪这12次,累计造成经济损失上亿元。特别是1954年、1969年、1980年、1989年、1997年的洪水给州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给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 恩施市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2.1 水污染治理措施

(1)建设污水处理工程。

恩施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是恩施州第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该工程总投资1.46亿元,是国家西部开发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之一。该工程采用改良型氧化沟工艺,并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实行自动化控制与管理。设计能力为日处理污水6万吨,经过处理后,清江河下游水质将得到有效改善,届时将为清江流域人民创造一个清洁适宜的生活、居住环境。同时也将很大程度改善恩施城区形象,使得恩施市政基础设施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工程于2003年12月破土动工,现已完成基建工程的建设、污水收集管网铺设、机械设备安装,整个工程进展迅速,将于2006年11月25日投入试运行。?

恩施市污水处理厂工程于2006年年底主体工程完工,全面投入运行。今年11月完成污水处理费价格调整后投入正常运行,该工程的正常投入使用为改善市区水环境质量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同时,为最大限度发挥城市截污管网的效应,目前,全线156个排污口,已有137个接入了污水管网,未接部分主要是因城建需要尚不能动工的部分,污水收集率能达到81%。2007年底,污水处理扫尾工程全部完工,自2006年11月将投入试运行,若运行正常,每年可减少向清江恩施段排放 bods(污水5日生化需氧量)3586吨,ss(悬浮物)5400吨,彻底消除清江恩施段岸边的污染带,使得清江水体能全面保持ⅰ类地面水质要求,也能使龙洞河水体逐渐恢复功能,达到ⅱ类水质要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

(2)重点流域的环境综合整治,龙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共清理沿岸排污口75个,对27家违法排污单位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关闭龙洞河源头违法排污企业1家,目前沿岸80%以上的排污口已与污水处理管网对接。通过一两年的努力,龙洞河往日“龙须沟”的面貌得到彻底的改观,水质由过去的劣ⅴ类一跃而为ⅲ类水质。

2.2 大气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

(1)加大城区使用燃料结构调整力度。积极配合工商部门对新开以原煤为燃料的餐饮业等加以控制,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原煤使用总量。

(2)加大对燃煤锅炉的治理力度。配合质监部门对现用的大吨位锅炉进行改造,改烧煤为烧天然气或用新技术(燃煤锅炉炉内喷射催化脱硫技术)治理降低二氧化硫;强制性淘汰一批小型锅炉,逐步淘汰蒸发量在1t/h以下的工业和民用锅炉特别是手工投煤的锅炉,县市城区敏感区域严格控制新上燃煤锅炉,鼓励安装使用燃气锅炉。

(3)加大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继续抓好全州水泥行业环境污染治理设备正常运行的监督管理。在县市验收的基础上对全州14家合法水泥企业的粉尘污染治理情况进行抽查验收。加大化工企业污染治理工作力度。督促已进行污染治理的企业提高环保设施设备的运行质量;对偷排和不开机运行的加大处罚力度,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责令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限期治理,到期达不到排放标准的依法予以关闭。?

(4)加大对建筑工地现场管理的监管力度。积极配合建设等部门,进一步强化建筑工地的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州城城区推广使用商品混凝土,从根本上解决施工现场搅拌噪音及粉尘污染等问题。?

(5)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力度。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划定城区烟尘控制区。城区道路按规划分期逐步实行黑色化。加强城市卫生保洁,主要道路坚持定时洒水保洁。?

2.3 实施水土流失治理?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恩施市城市防洪工程包括清江干流防洪堤及龙洞河撇洪洞两大系统,同时采取河道清障清淤两大辅助措施,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城市防洪体系。其防洪保护对象为红庙电站至南门桥全长11km沿清江两岸的河谷阶地及龙洞河两岸低地,工程表态总投资7175.61万元,保护区面积3.9km2,保护区人口5.1万人,固定资产达7亿元。

2001年12月28日,第一期防洪工程——东门桥至清江桥河段防洪堤破土动工,拉开了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序幕。截止2004年12月31日,建成了清江东门桥至州体育馆河段4公里长的防洪工程,完成投资3000万元。城市防洪工程的建设,使城市防洪由过去五年一遇将逐步提高到五十年一遇的防洪能力。

(2)森林资源的防护措施。

①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自2001年启动实施以来,恩施市累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2.5万亩,工程区范围为全市十六个乡(镇、办),4.35万户农户直接参加了工程建设。2004年和2005年两年兑现补助资金3990万元用于该工程。退耕还林使该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2.5%,工程区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陆续回归出现,多年不见的猕猴在清江河岸结群出没,獐、鹿、豹、青羊继续成功繁衍,基本要消失了的鸟类成倍增长。?

②改善能源节构,禁止乱砍乱伐。开发沼气池,利用猪粪生产沼气,沼气灯、沼气炉、气饭煲、沼气淋浴器,用来照明、煮饭、烧水;沼液、沼渣作肥料的利用。恩施州有近30万农户建起了沼气池,普及率已占适宜地区农户的38%。20年间,恩施的森林覆盖率从32%恢复到现在的48%,昔日光秃秃的荒山如今满目葱翠,更为重要的是,恩施有115万亩森林避免作为薪炭林而遭砍伐,加上退耕还林,全州森林覆盖率从48%提高到67%,山山水水重披绿色。?

3 结束语?

为使恩施市环境更好,实现恩施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几年里,应实施以下综合治理措施。一是加强城镇污染防治。到2010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均达到50%以上。加快城镇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改变煤烟型空气污染状况。加大城镇供水环境、大气环境及城镇噪声的综合治理力度。县(市)城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超过290天(每年)。二是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努力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加强对化肥、水泥等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管;继续执行污染排放许可证和限期治理污染制度,淘汰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关闭污染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企业;严格新建项目环保审批,认真执行“三同时”制度。“十一五”期间,确保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分别达到60%,新建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95%以上,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