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个别教育论文

个别教育论文

时间:2022-04-02 03:30:44

个别教育论文

个别教育论文: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个别教育的推进策略

摘要:个别教育是注重个性发展的广义上的教育;他不仅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而且是一种教育思想和信念。实施个别教育的前提是教师对学生个性发展特点的全面、深入了解。个别教育的对象包括全体学生,宗旨在于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发展个性。

关键词:现代教育观;个别教育;推进策略;高中美术课堂教学

现代教育关注人的精神、个性和感受,在崇尚个性发展,以人为本的新时代,教育的目的和功能是帮助学生个人的潜力得到更大的发展。现代教育更大限度地发挥其宽容性: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平台,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人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美术教育是培养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潜能的最有效手段,它独特的优势,就是可以发展学生的艺术个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然而,纵观当前高中美术教学,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创造潜能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在教学过分强调统一:忽视学生的个体需求和个性差异,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个性化研究,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创新潜能。高中美术教学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大部分教学时间集中在课堂上,因此,笔者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个别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使学生的美术学习成为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学习过程的始终。

遵循个别教育的充分性原则、平等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实施以下推进策略:

1鼓励成功策略

由于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的基础都是不相同的,每一个学生的智能也是各不相同的,"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发展和成功的潜能,因而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最有效方法就在于鼓励每一个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学习中的每一步都应视为是成功的。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我是最好的"观念,引导学生不断走向成功。

1.1目标性的培养:

对于学生而言,学业成就代表了他所有的人生成就,也就是说,在他的学习过程中,常以完成每一个短期的学习目标为阶梯,努力调动内外因素,循序渐进,逐步达到以优秀为视点的中长期成就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学生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会有新奇,也会有迷茫,有兴奋,也有颓废,多变性伴随着学生的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他确定学习目标和成就目标。

①确定一节课的成就目标。

每一次美术学习过程就是完成一个学习目标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在每一次作业之前或之中向学生传递目标信息,以便他能把握和理解学习目标和任务,这有利于培养他积极的心理感觉。使学生明确了任务,产生了表现欲望,为达到目标作了预期的心理明示,推动了目标的完成。②确定一个单元的成就目标。

成就目标以短期的学习目标为基础,所以,在某个阶段之前也要向学生明示目标。在高一学生校园景物写生中,由第一次的小心翼翼到后来的大胆体验,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体验了成功的欢乐,由此,走向了良性循环,肯定自我。③确定一个学期的成就目标。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对绘画模块的成就标准中要求学生通过"绘画"模块的学习,能够:积极参与绘画造型活动,灵活地运用材料,选择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和相关技法,创作一件以上的绘画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于是,这学期在第一节绘画课上就明确目标,要求学生成就大师之梦:每位学生一学期出一件自己满意并珍藏的作品,出一件在学校展出或参加各级比赛的作品;每个班要求在学校橱窗进行一次个性画展,并通过自评互评他评等方式评出最佳个性画展班集体。④确定长期的成就目标。

美术教育为社会培养有美术感知能力的高素质的社会人是基础教育的一个目标,也是主流目标;美术教育的目标还包括培养立志美术的专门人才。高成就动机的坚忍不拔、努力攀登、追求卓越的精神,对高一学生绘画技能的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经过几个单元的绘画技能训练,部分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更深厚,更广泛,明确了一定的绘画技能的掌握是高素质社会人群的必备素质。在教学中已有部分学生对教师明确了自己的专业方向,对自己及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成功,成才的心理素质,是对自身能力的科学估价。高成就动机与强自信心成正比关系发展。高一学生由于长时间以美术鉴赏为主的学习,重欣赏而轻技能,比初中时更"眼高手低"了,因此在绘画技能课上表现及不自信。①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培养绘画自信心;②从行为角度培养绘画自信心。

2情感沟通策略

师生间建立一种更密切和谐的新颖关系,有利于个别教学的有效实施。"亲其师"然后能"信其道",随着沟通的加深,情感的交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地调动起来。美术鉴赏提倡对话,通过"情境化"学习的情感沟通,相互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在合作与对话中实现审美能力的建构。

2.1与教师引导之间的对话:

与教师引导之间的对话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美术课堂教学中来。

2.2与同伴观点之间的对话: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创造机会,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表达,允许、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审美见解,形成审美经验有许多的缄默性,给予更多与同伴观点碰撞、对话的机会,在思维冲突中建构理解,在吸纳相左观点中完善理解。

2.3与生活情境之间的对话:

生活经验审美活动的原动力,学生的审美经验形成是建立在学生生活层面上的,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发表超越他们生活的所谓高深的观点和言论。而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又是不同的,欣赏依赖他们的生活,从生活出发,去寻求对艺术作品的解读与理解,他们在各自层面上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这意味着他们对艺术作品的解读与理解也存在着个别的差异。

教育最本质的含义是"人"的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学习的和创造的兴趣,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心理及情感基础。个别教育已经把美术课堂变得活跃起来,从前的被动学习者已经从不爱学习美术变为了喜欢学美术、主动学美术,这种变化的背后体现着个别教育的成功性和必要性,它已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思想正逐步被大家所接受。个别教育既能帮助教师更好的开展教学;又能帮助学生解决在美术课上因个性差异所带来的问题。个别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正逐步被大家接受,它将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

个别教育论文:班主任工作之个别教育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遵守纪律的学生,特别是作为班主任更是经常遇到一些违纪的学生,对于这些违纪学生的教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犯了错误,如果班主任不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不但不能使学生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如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当着全班的面点名批评,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其无精打采、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或者是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故意跟班主任对着干…等等。所以,班主任在处理日常违纪学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最好采用个别教育的形式,因为个别教育不但可以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而且还可以收到教育、教学的反馈信息,班上的其他情况,及时把握本班的班风、学风情况,以便随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搞好教育工作。我觉得要做好个别教育,主要要做好以下几点:

1.充分了解、认识学生是做好个别教育的前提

班主任在接到一个新的班级的时候,首先应该通过查阅学生档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并在家长会时与其家长多沟通,课余时通过其他学生侧面来了解学生;在教学工作中要经常与班主任多交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纪律表现、生活习惯…等等学生的详细情况。不管是通校生还是住校生,要利用课余时间常到学生当中去,利用课余时间个别辅导的机会经常与学生交谈,融洽师生关系,借机掌握每个学生的行为、学习情况及思想动向,为做好个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平等对待学生是做好个别教育的条件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的时候,绝不能偏心,不管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绝不姑息迁就,该批评教育的一定要批评教育。如果班主任做不到这点,学生与老师之间就会产生隔膜,学生不愿意信任老师,不愿意与老师沟通。学生即使犯了错,班主任也要平等的对待他们,尊重他们,学生违纪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在个别教育的时候,不要不容分说的就批评他,要问清情况,分析出学生犯错的根本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要做到有的放矢。一谓的批评教育只会使问题更难以处理,有的学生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任你班主任怎样说,他都以沉默对之。这样不但不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也找不到学生犯错的根本原因,容易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给以后的教育工作埋下隐患。

3.理解学生是做好个别教育的关键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真正故意违纪的学生那是很少的,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较小,心理还不够成熟,自控能力不强,学生在学校期间经常不由自主的会违反一些纪律,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因此老师要对违纪的学生要能够理解,不要过多的自责,要从心灵深处去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教育他们说:"人不犯错那是不可能的,但要知错能改,奈善莫大焉。"对于那些经常违纪的学生,班主任要通过个别教育,指出他们的问题所在,要让他们管住自己,加强对他们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强调纪律观念,加强对他们日常行为的规范教育,让他们在校期间尽量少犯、甚至不犯错误,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个别教育论文:两手抓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 努力提高班主任工作实效

班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班主任不但是实施教育工作的引领者,也是班级各项事务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更是联系各科教师与学生的桥梁与纽带,是实现家长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媒介。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小学班主任工作实践,在此从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两方面谈几点认识:

一、加强集体教育,提高学生思想品德

1、开展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学好功课的重要保证。班主任要使小学生懂得今天的学习与以后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挑战之间的关系。同时,班主任还要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制度,按时到校上课,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完成作业。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班级开展学习纪律检查、评比,树立学习纪律好典型,使学生学有目标,在实践中逐渐形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2、创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有经验的班主任都非常重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每学期(或学年) 开学之初,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品德、学习等方面的实际,组织学生布置教室、在教室内墙壁上张贴有教育意义的宣传画、名人画像或格言名句。平时,要保持室内的清洁、安静,适于学生学习。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培养小学生的兴趣是各科教师共同的责任,但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习活动,如参观、访问、课外阅读、书法绘画、朗诵、科技小制作、智力竞赛等,在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在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要特别注意吸收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后进生参加活动,让他们从活动中增强求知欲望。

4、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班主任帮助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一般通过指导学生上课时如何听课,如何提高听课效果,具体可以通过组织班会、墙报、展览、座谈会等方式,交流“应该怎样学习”的经验,推广好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互相帮助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二、抓好个别教育,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一个班集体就像是一个大家庭,班主任教师就像是学生的家长,虽然班主任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和班集体上,但由于学生在思想品德、智力、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异,只靠对集体的教育去影响学生个人还不够,因此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个别教育。

1、做好优秀典型的培养工作。优秀生典型可以使全班学生有榜样,带动和鼓舞同学们共同前进。为此,班主任要全面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善于选择那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或在某一方面发展比较突出的学生做重点培养对象。对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予以充分肯定,又要严格要求,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并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其更快地进步,将其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在班内树为典型。

2、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品德、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虽然人数少,但对班级的成长仍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因此,班主任要特别注意他们的特点和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针对经常犯错误、自卑心理强、与班主任在情感上有一定距离的学生,班主任要从感情上接近他们,给他们以关怀和爱护,从而使他们感到老师可亲可近,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班主任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积极因素,长善救失,激励上进。对学习品行均落后的学生,除了加强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外,要采取措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求知欲,利用课外时间给他们补课,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提高学习成绩,增强他们学好功课的信心。班主任对后进生在前进过程中出现反复时,要以最大的耐心,冷静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鼓励他们继续进步。

3、作好中等生的教育工作。中等生虽然多数优点、缺点不大明显,但他们身上多潜藏着许多积极因素,也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信赖,想要表现自己。因此,班主任要主动地去了解、关心他们,根据他们普遍存在着要求进步的心理特点,创造良好的契机,调动众多的中等生的积极因素,增强他们进步的信心,推动他们不断进步,同时也将成为班级体的一支积极力量,推进班级体的发展。

4、作好偶发事件中的个别教育。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都比较差,在他们中经常会有违反课堂纪律、骂人、打人、丢失东西、损坏公物等事件发生。正确处理偶发事件,不论对维护班级纪律,提高全班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促使班级舆论的进一步形成,还是对教育犯有错误的学生都是十分重要的。班主任在处理偶发事件时,要注意把握好三点:⑴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沉着冷静;⑵要调查研究,弄出事情真相;⑶要因势利导,进行正面教育。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艰巨的,这个角色担负着一个班学生的全面教育管理工作,对班级学生各方面的情况都比较了解,能够针对班级情况和每一个学生的实际进行经常而直接的教育和引导、细致而具体的帮助和培养,对学生的影响也超过一般教师。班主任的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班的精神面貌,深刻地影响着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老师要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培养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能茁壮成长。

个别教育论文:做好个别教育 提高班级整体素质

摘要:任何一个班集体中总有一些特殊的学生,他们中有的思想品质较差,有的胆小怕事,有的胆大妄为,目无尊长,有的喜说乱动,有的性情孤僻。对待这样的学生,班主任首先要做到一视同仁,遇到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抓住问题关键,对症下药。“九零”后的学生是个性一族,做好这些学生的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教育,将有助于提高班级整体素质。

关键词:对症下药;信任;兴趣

人们经常说:“九零”后的学生太有个性。而做好这些学生的教育,特别是个别学生的教育,更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思想品德、世界观的形成只有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因而即使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思想品德及其他方面的表现是各不相同的。班主任作为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就更有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教育。任何一个班集体中总有一些特殊的学生,他们中有的思想品质较差,有的胆小怕事,有的胆大妄为,目无尊长,有的喜说乱动,有的性情孤僻。对待这样的学生,班主任首先要做到一视同仁,遇到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抓住问题关键,对症下药。

班中一来自农村的女生,因母亲过早去世,有些早熟,虽然住校,但平时并不太与同班同学沟通。我在了解了她的家庭情况后对她的关心不自觉地多了一些。前不久,我发现她与我班一男生走得过近,因男生的父母离异,两个孩子间的情感也由彼此同情转为互相关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情感悄然发生着变化。我私下与他俩分别交流,劝说他们正确处理好两人的关系,他们答应得都挺好,但离开教室后,两个人的情感依旧偷偷地发展着。看着小女生忽上忽下的成绩,目睹着两个孩子的变化,心里真是很焦急,但又不能操之太急,生怕两个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会因此逆反,克制不住自己而做出不该做的事情,只好暗地里关注着两个人的行为变化。

有一天早晨,女生因感冒到我办公室来请假,我对她说:“老师陪你去医务室看看。”她却告诉我说她爸爸给她联系了一位大夫,让她去打吊针。看着孩子当时的状况,估计她上课没办法专心听讲,所以我一边询问孩子情况,一边迅速地给她开好了出门条,当孩子拿着出门条向办公室门口走去时,我看着孩子瘦弱的身影,不由自主地叫了她一声,孩子回过头来诧异地看着我,我快速地走到孩子身边,把她拉到走廊里,搂住她,在她的耳边轻轻地说:“孩子,你长大了,遇到自己处理不了的事情时,来找老师,把老师当做你的妈妈、阿姨,记住老师永远是你的避风港。”孩子突然抱紧我,将脸靠在我的肩头轻声地哭了起来。想想这孩子离开妈妈的怀抱那么久,不知多渴望这样一个拥抱,我也紧紧地搂住孩子,让孩子趴在我的肩头尽情地哭泣……后来我发现她变了许多,性格开朗了许多,上课听讲也认真了,教室里又多了一个阳光的孩子。原来让人头痛的问题竟然如此简单地解决了,虽然她还在与那个男孩交往着,但我相信,她会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细想一下,教育无小事,点点滴滴皆是情。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们总是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处理许多事情了,所以当我们用成人的身份跟他们说话时,他们会用极其叛逆的方式来表达不满情绪。但事实上,当真的遇到事情时,他们的内心是脆弱的,他们需要师长在某些方面给予指点,当我们以朋友的身份、用成人的经验与之交流时,会与他们达成一种默契,取得他们的信任,此时的交流与沟通就变得易如反掌了。

其次,班主任在进行个别教育时,尤其要注意那些后进生,这些学生一般思想品德、学习、生活习惯都不如一般水平的学生,通常思想较落后,不尊重师长,经常违反课堂纪律,上课不安心听讲,作业马虎、潦草,有时干脆不交;说谎、抽烟、欺侮小同学,打架,小偷小摸。这些学生,虽然使老师大感头痛,但他们本身并不是一无是处,也有自己的闪光点,班主任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要弄清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教育他们,积极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使他们逐步听懂、会听,会做作业,成绩能够追上,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一但有所进步时,利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扬,让大家同他们共享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回到集体的怀抱。

班中有一学生学习不太好,但人缘不错,喜欢跳街舞,平时在班里总会时不时地跳两下。有一次下操,我跟他说:“你这么爱跳舞,要不把咱们班喜欢跳舞的同学组织起来,弄个兴趣小组如何?”没想到这孩子不相信似地反问我:“老师,你别拿我开玩笑。”我认真地对他说:“老师说的是真的,你考虑考虑。”第二天,这个学生来得特别早,一看见我就冲到我跟前对我说:“老师,我考虑好了,咱们班就组建个舞蹈小组,您看怎么样?”我看着孩子焦急而又盼望的神情,点了点头,学生高兴得笑了。下了早读,我把他叫到一边告诉他,成立兴趣小组可以,但要有个规章制度,不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同时不能影响学习,这样才行。学生高兴地说:“老师,您放心,我这两天就写一份申请,将有关的制度制定好,我保证上课一定用心听讲。”过了几天,这孩子果然起草了一份计划书,还征得了学校团委的支持,在科技楼找到一间教室做活动室,看到学生们如此认真的态度,我很欣慰,每周五自习课时,我就让他们去活动室活动,当然学生们也很守时,总是按时返回教室,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也多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当他们对事情感兴趣时,他们就会自觉自愿地遵守规章制度,无需老师的百般唠叼,习惯成自然,相信他们会有所收获。

面对我们的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关心爱护他们,海纳百川,是教育者应拥有的素质;发扬他们的优势,时常赞美他们,字字珠玑,是一种至高的境界。只要我们认真地读,细细地品,一定会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只要我们愿意去做,总会有办法,只要我们努力去做,自然就会乐在其中。

个别教育论文: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关注个别教育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也是学生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应用于其他科目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新课程标准还要求我们关注全体学生,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体现“以人为本”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个体差异 个别教学

一、信息技术学习中,关注个别教学的重要依据。

学生的个体差异、智力因素、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原因,信息技术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也存在着不少的个别差异。学生学习没兴趣,基础比较差,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差,失去学习信心,在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有明显差异。

家庭因素:虽然现在计算机越来越普及,但少数家庭还没有计算机,学校所学知识无法在家里得到巩固与发展,学生也没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计算机,学生的上机操作仅限于学校的每周一节课。其次家长对于信息技术学科不重视,认为信息技术学科只是副课,对学生将来的升学没有任何影响,学好学坏无所谓。某些家长认为学生只会用计算机玩游戏和看电影,不能加以正确的引导,限制或拒绝学生使用计算机。

学校因素:某些学校设备投入不足,无法保证一人一机;学校主课教师不重视信息技术学科,经常“照顾”主课学生留在办公室进行辅导功课,使这些学生无法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内部因素:某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自控能力差,进入机房就千方百计的想着玩游戏,自己做自己的事情,随意讲话,上课不认真听讲;某些学生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有畏难情绪,生怕操作错误被老师说,被同学笑话,不敢大胆的上机尝试操作;还有部分学生性情懒惰,依赖心理很强,老师、同学怎么做,只会机械的模仿,不肯多加尝试与探索,限制了其思维和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关注信息技术,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学生就是使他们成为可教育的人。如果学生自暴自弃,缺乏学习动机,失去了自尊和自信心。他认为教育学生首先要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呼唤他们沉睡的思维。培养学生需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需要教师付出相当多的精力。

(一) 调动积极性,帮助树立学习的信心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的内驱力,兴趣是学习的有效切入点。

信息技术学科是每个学生都喜欢的一门学科,学生从第一次接触到计算机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更应该保护和保持好学生的这种学习兴趣。课堂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设计与教学有关的游戏,让学生始终保持热情的学习状态。同时,课堂上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好的表现要及时的表扬,哪怕是输入一个汉字,画出一个圆形,学生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激励,成功的体验。见到操作一直错误的学生,教师应该多些耐心、多些爱心、多些鼓励,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当学生得到教师及时中肯的评价,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愉快积极,增强自信心。

(二) 注重培养信息技术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表现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通过强化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也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突破口。

教师在课堂上应不断以目光、表情、手势以及声音的变化,或者作必要的停顿来提醒学生,或者把学生安排在离老师较近的座位,使其感到自己始终置于老师的关注之下,从而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课堂上。通过长时间的强化,提高了个体学生的自控能力,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使其跟上课堂节奏,掌握所学知识。

(三) 尊重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

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化归能力以及志趣特长等进行“个别化”教学的尝试,兼顾学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分层教学,基本上消除了学生“陪读”的现象,承认差异,因材施教,不但让学生在学科上得到培养和发展,同时让学生达到起码的合格水平,腾出时间和精力,扬长避短,发展自己的特长。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可望又可及的奋斗目标,又可以使学生逐渐达到爱学,乐学的境界。

例如:在教四年级《制作演示文稿》时,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初级目标:能根据视觉效果选择合适的幻灯片版式,并正确插入和编辑文本;对中级的学生而言,可掌握学生目标以外,熟练掌握图片插入,更改图片的大小和位置,并鼓励学生达到精益求精。高级目标:在初级中级目标都达到的情况下,我要求学生修改色彩搭配、位置协调等,同时还要掌握好“叠放次序”调整;并尝试声音视频的插入。通过这三个目标的落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整堂课下来,各层次的学生掌握的都相当不错,整个课堂效果很好。

(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开展进行个别辅导

每周一节课的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你无法保证学生每节课的内容都可以消化,每节课的操作任务都可以完成。因此,教师可以开放机房,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到计算机,完成课上未完成的任务。教师对于学生的操作应该耐心的指导,帮助学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对学生的开展有效的教学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只要教师对学生怀着真诚的爱,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就能找到启迪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使他们不断进步,成为健康、蓬勃发展的一代新人。

作者简介:顾枫男出生年月1979。籍贯:常州,职称:小学高级教师,学历:本科,在常州市翠竹新村小学工作,在信息技术、教科研方面成绩突出,撰写的论文在教育教学类刊物中发表。

个别教育论文: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如何做好个别教育、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工作

【摘要】文章探讨在中等职业学校工作班主任应重视个别教育、 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工作的重要性,熟悉个别教育、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最后例举了一个了解和研究学生成功事例。

【关键词】个别教育 方法及注意事项 成功事例

一、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个别与集体教育相辅相成,个别好的典范可带好全班,个别差的也会腐蚀和干扰集体,故班主任要因人施教。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重点培养提高,要求要更高、更严,目标要更高。中间学生中的大部分班主任给予适当帮助、教育也可成为优秀学生,至少能保持良好水平,但少部分如受到冷落,就可能滑入后进生。后进生的转化是个别教育工作花力气较多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开展工作:第一、与他们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后进生在很多场合均受到冷落、歧视,这也是他们后进的主要原因。当我们用真诚感化他们,使他们愿意交谈,谈真实思想。班主任再向他们提出适当要求,后进生就后将之视为对自己的爱护,帮助和交往而产生感激。这样就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第二,掌握心理特点,调动积极因素:后进生做出成绩,受到表扬和奖励对他们是一种最好的回报,而他们又犯错误,心里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懊悔,有一定程度的改错念头,当这种希望火花得到应有尊重和扶植后,他们矛盾的心理就会向好的方向转化;第三,培养学习兴趣,对学习无兴趣是后进生后进的重要原因,耐心地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就业形势对学生知识要求的教育,从而端正态度,有学习愿望。另外也要让其坚信自己的能力,使他们充满希望。班主任应与任课老师联系,为他们补课赶上进度。或安排“1+1”的优秀生带后进生的帮教活动。当他们体验成功喜悦后,学习兴趣自然就成了。第四,正确对待后进生的反复,后进生反复为正常现象,但这种反复往往有一定积极因素,应寻找原因,有针对性,细致地连续转化,不要妄下“屡教不改”断语。

二、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工作的重要性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正确组织班级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职校学生大都处于成长期,他们有一定共性,但由于社会、家庭等的影响,他们的个性各有差异,而且一个班内学生间也是相互影响的集体,它的健全程度反过来又影响每个学生,班主任只有熟悉每个学生和集体情况,才能定出切实可行的班主任工作计划,有针对性的教育好学生,如不这样,仅凭主观判断或照章办事是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的。

三、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的内容

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个人和集体两方面,个人又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情况、健康情况、兴趣、性格、成长经历及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在了解个人基础上再了解集体,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

四、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了解和研究学生,主要可通过一看二谈的方法,一看是指研究书面材料和观察了解,新生入校前主要是通过研究入学登记表,体检表,成绩单等,任教过程中积累的资料是最真实反映学生情况的,但也要注意用全面发展眼光看问题,重视现在表现,切勿抓住过去缺点不放。观察就要求班主任应深入学生学习、实习、班、团劳动活动及日常生活中,在共同活动中,了解学生学习态度、知识质量、智力水平、语言表达能力、意志品质、兴趣及与集体与同学间关系。二谈包括谈话与查访,谈话既可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也可了解学生,在谈话前班主任应考虑好谈话目的、中心内容、方式、时间、地点等,谈时态度要诚恳、和蔼,身份要平等等,消除戒备心理,创造良好气氛,并注意谈话艺术,不能直接的可间接,还要注意将谈话与学生平时对照,勿轻信一面之辞,轻下结论,同时谈话时给予一定教育,提出一定要求。查访与被了解学生有关的人,将了解和研究后的情况分析,及采取措施,按人头作班主任工作日记,为进一步教育提供依据。

五、了解和研究学生成功事例

这方面我接触的最典型例子是:1996年我任教数控2班班主任,该班有一个唐姓女生,入学前,我通过查阅入学登记表了解到,该生12岁时父母离异后随母,但因其母工作地与家相距近百公里,故一月在家只有几天,入校后再经观察及与本人、班上与其要好同学谈话后知道,该生思想品德较好,学习一般,身体健康,兴趣爱好不太广泛,性格具有两面性,适当引导可表现外向性,任其发展则表现内向性,同时她独立能力强,作风正,关心集体,有一定组织能力,曾担任高中所在班级团支部书记,对待该生我采取了:由我推荐班级团支部大会讨论通过让她担任团支部书记,全面负责班级团的工作;在班、团干部培训时加强对她的培养,提出高要求;在她第一次与班上某男同学有交往过密发展适当时候,我知道近期我及班集体对她关心相对缺少,在一次晚自习后与她边走边谈中,我给她讲了张玫玫的悲剧,她静静地听完这起起源于市九中但发生在近三年后的真实故事后对我说:“老师,我理解您的意思,同时也知道该怎么去做,请您放心”。她确实处理得很好;当她在一学期后出现反复与另一家庭经济条件好但人品较差的低年级男生相处过密时,因此时她对自己有一定正确评价了,我仅告知不要瞧不起自己她就把将失足的脚收回来了。

个别教育论文:语文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

摘要:个别教育,是指语文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的针对学生个体所进行的学习或思想行为乃至个性心理的辅导行为,它与集体教育相辅相成,除了语文教师个别教育,还应包括校内校外的诸多相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参与。以形成多方联动的态势。

关键词:个别教育;因材施教;自信心;兴趣

所谓个别教育,是指语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的针对学生个体所进行的学习或思想行为以至于个性心理的辅导行为,它与整体教育相辅相成,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在,通过教育个别学生提高教育。收到以点带面的效果。由于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及周边文化氛围的差异等,集体中的成员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他们在品德心理素质、基础知识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就呈现出不同特点,学习上也有优有劣,基于此,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还要善于从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新的进步,班级大集体才能健康地成长。

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时,要分层展开,既要重视优秀生的培养教育,也要重视中间状态学生的“促进教育”,更要注意潜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决不可“一刀切”。即只注重优秀生,只抓中间生,忽视甚至干脆放弃对潜力生的培养与教育。更不应该抓两头,去中间。针对三种学生在学习、心理及思想等方面的特点,应该分析各自特点,区别对待。

一、优秀生

优秀生在班级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他们是班级的排头兵,又是班级的骨干力量。这部分学生积极向上,尊师守纪,成绩优良,是班级的积极分子,是老师的左膀右臂,但由于他们的特殊“地位”:面对的是鲜花和掌声,环绕着荣誉的光环。在个体上往往表现为自尊心强,容易产生自满的情绪,不太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为保持和追求优良成绩,有时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责任意识较差,不愿承担语文学习和参加集体活动等。语文教师也容易因他们的优点而以偏概全,放松对他们进行教育,对他们的缺点甚至姑息迁就,这样,只能导致优秀生走向学习上的强者,思想上的唯我,自私,狭隘,因此,语文教师在对待这部分学生的态度上,应该对他们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教育和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优点和不足,在方式上,突出表扬,但决不能放纵他们细微的缺点和不足,做到褒贬分明,以提高他们的自律意识,使其健康成长。

二、中等学生

作为班级的中间力量,他们占班级人数的大多数,无论在学习,纪律,品德等方面,都是班级的脊梁,他们的精神面貌,直接影响语文学习,这部分学生主要表现在:身上有积极因素,有发展潜能,但由于他们所处的地位,他们既不起带头作用,又对班级工作很少有负面影响,所以,常常被老师和同学们忽略,他们的心理状态更为复杂,往往表现为缺乏自信心,思想顾虑多,他们的缺点也不易暴露,若得不到老师的引导,就会滋长,后患无穷。而在学习方面,语文教师又往往抓两头,去中间,觉得中间生对班级影响不大,只要抓住优差学生就可以了,因此,在语文学习中,语文教师应克服这样一种错误教育倾向,即只注意对 “双差生”的教育,而忽视对大多数中等生的教育,要特别注意了解中等生的思想动向,掌握他们的思想,抓住矛盾的焦点,促使他们力争上游,不断进取,争当优秀生。对学习、思想、纪律等方面存在缺点的中等生要注意及时发现并给予正确的引导。避免他们滑入差生的行列。

三、潜力生

是指在学习,纪律以及其他方面表现相对较差的学生。这一群体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虽然在班级所占比例不大,但他们特殊的“身份”,以及影响力要比优等生大得多,他们在学习上基础差,兴趣低下,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老师和同学又总是给以“白眼”,最终产生对学习由自卑到放弃,进而影响纪律和品德,从而产生破罐破摔的念头。从影响力上,又表现为能量大,范围广,破坏性强,很容易形成消极因素,严重影响语文学习的开展。针对潜力生的特殊情况,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1)分析原因,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作为语文教师,要树立差生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不良风气、家庭和教育的失误,以及他们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具体分析原因,并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找出症结,对症下药,取得成效。潜力生存在着许多的矛盾,因如基础差或成绩不理想就遭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由此产生自卑心理,其实他们有着更强的自尊心,但往往得不到尊重,有要求进步却又意志薄弱等,因此,语文教师在教育时,应该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主动和他们进行思想沟通,找出他们的闪光点,鼓起他们学习的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去迎接挑战,同时,对于他们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也应该一分为二地进行分析。总之,对待他们,必须看到潜在的积极因素,看到其中的进步苗头,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克服缺点,完成转化过程。(2)多给真诚的呵护,特别是精神的鼓励。潜力生尽管有许多缺点,错误,但他们毕竟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要看到他们本质和主流是好的。因此,语文教师要象对待优秀生那样热爱他们,尊重信任他们,坚信他们能够改正错误,不断前进。有阳光的地方就能见到彩虹,在方式上,语文教师要更加关怀,体贴他们,真心帮助他们,教育他们,使其感到温暖,受到鼓舞,激起他们的上进心,去克服不良行为,取得进步。(3)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潜力生许多是“双差生”。他们往往思想品德差,学习差,对学习不感兴趣,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厌恶学习。因此,要加强思想教育,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明确目的,扫除障碍,增强学习信心,使他们扬起理想的风帆,勇敢的面对人生。(4)要有耐心。教育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曲折过程,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人,在潜力生的转化过程中,出现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因此,语文教师要正确对待转化过程中的反复,以高度的耐心和毅力,不厌其烦,坚持不懈。对出现反复的学生要尊重信任,坚信他们能够进步,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教育机智,做好教育工作。

个别教育论文:个别教育情境下师生情感互动方式探讨

〔关键词〕师生互动;情感互动;个别教育

大量的师生互动研究着眼于课堂教学情境下的师生互动,研究结论越来越清晰地揭示了课堂教学过程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教育情境下的师生互动也同样应该引起重视。教师除了承担“授业”的重任,还肩负“传道”的职责,教师要向学生传输社会文化价值规范,帮助学生养成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方式。教育目标可以通过面向学生整体的集体教育,也可以通过面向学生个体的个别教育实现。当个别学生出现认知或行为偏差时,教师通常会采用个别教育的方式。在个别教育情境下,教育行为通常由教师发起,所以教育过程经常会呈现为教师主动施加教育行为,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事实上,成功的教育行为应该表现为教师关注学生感受,师生间进行积极互动的过程。

一、师生互动的内涵

互动即人际间的相互作用。“师生互动是师生双方在教育活动中相互交流影响的一种不断作用的状态”[1]。个别教育中,师生互动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个体之间。教师首先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接收到信息后产生反馈,教师采集反馈信息并再次向学生释放,如此往返,形成互动。传统观念把教育行为看做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位于主体位置,处于主动状态,学生位于客体位置,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所以教育常常演变成教师高高在上的说教。如果教师只满足于自己单方的表达需求,完全忽视甚至禁止学生对于教师的教育行为有所反馈,教育有可能会成为教师的一厢情愿,即使教师用情很深,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只有师生不断交流,相互作用,教育才具有生命力,受益的不仅只有学生,教师在互动中的收获意义更加重大。师生互动对教师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接近学生内心

单方说教,缺乏互动的教育易使教师误把学生的沉默当做对教育的接受。其实,学生的沉默可能是阻抗的表现。学生不予以任何回应的教育是教师的独角戏,学生给予反馈相比沉默不语为教师提供了接近学生内心的机会。较之那些回避教师的学生,与教师互动的学生更易于与教师沟通,接受教师观点,受到教师影响。

2.发现教育契机

症结隐藏在问题的背后,辨清症结并非易事。学生的不当行为很容易被教师识别,但其发生原因往往很隐蔽,如果不能厘清根源,教育可能徒劳失效。学生的反馈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教育契机,一旦展开互动,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语言及非语言表达中获得丰富信息,有助于查找问题根源,调动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原本的难题会在有效的互动中寻找到解决的途径。

3.校正教育策略

教师为使自己的教育行为达到预期效果,通常会在教育之前设计教育方案,但在教育行为发生之前,教师并不一定能掌握足够的信息,所以和学生互动之前形成的教育策略并不一定完善。只有不断互动,才能了解细节,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才能完善教育策略,使教育行为有的放矢,产生良好效果。

4.检验教育效果

教育是否有效,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愿,而取决于学生对教育行为的客观反馈。学生是否接受教师教育,是否有改变自己认知和行为的愿望,其愿望的强度如何,可能性有多大,均能在学生的语言及非语言表达中反应出来。如果漠视或者禁止学生反馈教育感受,教师很可能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产生错误认知,把无效的教育当做有效的教育。

基于此,个别教育情境下师生间的互动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成长的契机,教育要强调让学生有所反馈,不要只做沉默的接受者。

二、情感互动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内容

有学者指出,“大多数被教师认定为不可忍受的行为都属于社会(交)而不是学术的范围,因为这些行为都涉及情感强度”[2]。与学生互动不良,尤其是教育过程中遭遇学生阻抗成为教师压力的重要来源,使教师的职业信心受到挫伤。所谓“经师易做,人师难为”,正是指相对于传授知识而言,塑造人的价值观是一项更加任重道远的工作。尽管人们对于师生互动的课题存有不少分歧,但基本认同情感在师生互动中占有重要地位[3]。卢家楣教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关系中存在一条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情感回路[4]。在个别教育情境下,师生间同样存在情感回路。教师对学生进行的个别教育常以改变学生不恰当的认知、矫正学生偏差行为为目的。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接受来自学生的认知信息,表达自己的认知,检验学生对教师认知的接纳状况,评价学生的认知转变状况,如此便形成了一个认知回路,产生认知互动。教师往往意识不到在教育过程中,伴随认知互动的同时师生间还有一条情感互动的回路。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互动比认知互动更为重要,“情感居于师生互动内容的中心位置”,情感互动决定学生认知改变的程度,对于教育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

三、情感互动方式

人有正性情感体验与负性情感体验。正性的情感体验即愉悦的感受,如满意、快乐、自豪、骄傲、兴趣、欣赏、信任、理解等;负性的情感体验即不愉悦的感受,如悲伤、忧愁、愤怒、恐惧、焦虑、悔恨、内疚、惭愧、羞耻等。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相互影响反馈的动态过程。师生间的情感互动方式包括:

1.积极情感对积极情感

有学者认为,师生情感的性质具有同质性。一方表达的正性情感使另一方产生正性的情感体验,一方表达的负性情感使另一方产生负性情感体验[2]。“一个人的行为会因为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得以巩固”[4]。教育实践中,教师如果能够对学生良好的表现充分表达欣赏、赞美等正性情感,会引起学生快乐、自豪等愉悦的体验,这种体验会巩固学生的积极行为,教师的积极情感成为对学生积极行为的有效的强化物。

2.积极情感对消极情感

教育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教师的正性情感并非只能引起学生的积极体验,也可以引起学生的消极体验,比如面对一个有偷窃行为的学生,教师没有表达愤怒,而是耐心了解其动机,对其错误行为表示理解,诚恳表达愿意帮助学生的愿望。教师这些正性的情感表达会引起学生的自责、内疚,“一个人的行为也会因为受到消极的情感体验而获得改变”[4],这种指向自身的消极情感促使学生认识错误,产生改正错误的愿望,继而使行为产生正性变化。因此,教师的积极情感表达并非只能针对学生的积极行为,它可以改变学生的消极行为,使其向正性发展。恰当激发学生内心的消极情感是有效的教育手段。

3.消极情感对积极情感

多数研究强调教师在师生情感互动中应呈现积极情感。“积极的情感具有动力、诱导和迁移的功能,教师良好的情感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功能”[5]。教师的负性情感确实可能会引起学生消极的情感体验,但是如果师生间一向有亲密的充满情感的关系,学生尊敬教师并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尽管犯错误时受到教师严厉批评,他们也不会生气,反而会反思自己的错误,进而按照教师的期望积极改正错误以期获得教师的积极情感。

4.消极情感对消极情感

教师需要有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能以恰当的情感和学生互动。教师在压力状态下如果失去对自己情绪管理的能力,将会不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负性情绪,比如学生出现严重的错误行为,或者教师的辛勤教育没有出现预期效果,教师会出现愤怒、失望、焦虑等负性情绪,如果不能很好地管理这些情绪,教师会借教育的名义把这些消极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它所引起的消极情感不但不会使学生的行为产生正性变化,反而可能挫伤学生自尊,破坏师生关系,导致教育失败。所以在运用消极情感时,要慎重考虑它的使用方法及效果,不能把它演变成教师发泄负性情绪的途径。

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生的理解、支持,教师应重视与学生交往过程中的情感互动方式,重视情感互动的教育功能,研究情感互动的策略,使情感互动成为教育的有效手段。

(作者单位:上海市宝山职业技术学校,上海,200433)

个别教育论文:“特殊”幼儿的个别教育探讨

摘 要: 孩子的禀赋品性各不相同,有调皮的、有娇气任性的、有孤弱寡闻的、有智力超常的等,要使他们充分发展,教师必须以发现“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赏他们的闪光点。

关键词: 幼儿教育 个别教育 因材施教

孩子对老师往往很崇拜、尊敬和信赖,而老师应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身边的所有孩子。“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孩子的禀赋品性也各不相同,要使他们充分发展,教师应针对不同“个性”的孩子采用的“特别”的教育方法。

一、调皮的孩子

调皮的孩子一般精力旺盛,活动量比较大,注意力较不集中,自制力差,霸道,但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特强,常常向老师家长提问题,自尊心比较强,批评他时会顶撞大人。

1.帮他找点“活”干。

其实,调皮的孩子并不是不听话,而是比同龄人对外界更好奇,就连擦桌子、摆脱鞋都会认为是件好玩的事。因此,可以多给调皮的孩子找些“活”干,使他们因此认真地做一件事且变得更聪明、伶俐。例如:我们班的涵涵小朋友,他是园里调皮得出了名的孩子,非常好动,一刻也坐不住。当其他的孩子都在准备角色游戏环境的布置时,他在活动室里到处“溜达”。于是,我对涵涵说:“涵涵,听说你对泉州十八景挺了解的,是吗?”只见,他瞪大了双眼好奇地看着我使劲地点点头。“你看,那有一个‘旅游团’,他们是来参观咱们泉州的,你当他们的小导游,为他们……”“好,我会帮他们好好地介绍的。”就这样,我还没说完,他就答应了。一次游戏活动下来,涵涵像变了个人似的,非常认真地为“游客们”服务,一刻也没有离开“工作岗位”,“游客们”满意极了。

2.多给他们一点爱心。

调皮的孩子更需要老师、小伙伴的关心和爱。也许,有时他们只是想通过捣乱来引起老师的关注,从而获得老师的爱。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于调皮的孩子,教师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表扬和微笑,要通过多种形式,向他们表示我们是爱他的。即使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几下亲切的抚摸,也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

二、娇气任性的孩子

如今的孩子无一不是家长关爱备至的“小公主”、“小皇帝”,他们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稳定性,很难与同伴友好合作、分享、协商,他们往往随心所欲,很难作出利他(如关心、谦让、助人、同情等)的行为。对于这些娇气任性的孩子可以用以下一些方法来教育。

1.不为所动法。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以至于哭闹、撒娇时,千万不要急着去哄他,去抱他,可以先让他把所有的“本事”都使出来,让他明白耍“小脾气”是不管用的。

2.磨炼法。

老师应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独立探索、磨炼的机会和空间,尽量减少对孩子的百般呵护,以便孩子在磨炼中自己克服困难,锻炼意志,增强独立的意识,从而学会并懂得关心、爱护、帮助别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激将法。

利用孩子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强的特点,机智地“将”他一军,这样他就会认真地完成原本不会认真做的事。记得有一次楠楠拿着故事书吵着要我给她讲故事,而当时我又放不下手头的工作,于是打开故事书指着上面的一只小动物对她说:“老师认识一个小朋友可厉害了,她会画各种小动物而且画得非常的可爱!你行吗?”“我当然行,要不我画给你看。”就这样,她乖乖地被我“骗”去画画了。

三、孤弱寡言的孩子

造成孩子内向、孤僻性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比如父母过于限制孩子的活动,使孩子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父母过于娇宠孩子,事事包办代替,使孩子丧失锻炼的机会;或者父母过于严厉,孩子整日战战兢兢。那么,对这类孩子该如何帮助教育呢?

1.提供单独表现的机会,帮助孩子找到自信。

性格内向的孩子比较胆小,不敢表现自己。教学中,我们应该逐步提供机会让他们单独展示,让他们找回自信。小凯就是这样的一个“傻瓜”孩子,平日少言寡语,吃饭很慢、很少,上课从不回答问题。在小伙伴的眼里,他是一个没有朋友的“孤雁”。这样的一个孩子,令我十分头疼,但我还是没有放弃他。首先从吃饭入手,吃饭慢,让他提前吃;吃得少,就盛少点,自然而然地就成了班里吃饭“快”的孩子。为此,他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小红花。受到鼓励的他在一次“数学”活动——“5”的相邻数中,胆怯地举手了。看到他举手,我马上请他回答。可是这么一叫却惹急了班里的那些“积极分子”,他们嚷了起来:“不用叫他,他什么都不会,让我来!让我来!”我用眼神示意他们安静,面带微笑地对小凯说:“小凯,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用大点的声音告诉大家答案,好吗?”“4和6。”顿时,活动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渐渐地小凯不那么沉默了,开始尝试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了,吃饭的速度也在我和保育员的帮助下迅速了,身边的小伙伴也多了。看到他一点点的变化,我很高兴。

2.进行赏识教育,多给幼儿积极、公正和肯定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在幼儿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师如果对幼儿进行适时、适当的评价,提出努力的方向,就能很好地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因此,老师应该从积极的评价入手,慎用横向比较,采用个人掌握标准的评价方法,针对幼儿是否达到特定的标准,如“和昨天比,你今天吃饭很快”、“你能够和别的小朋友分享你的玩具,真是不错”等。通过这种评价,教师告诉幼儿具体的评价标准和期望,使幼儿明白自己为什么得到表扬或者批评,自己的哪些做法是好的,哪些是要纠正的,对将来的某些行为做出一定的预测和控制。

以上是我对“特殊”幼儿个别教育的一些见解,现在提倡因材施教,教师每时每刻都应该留心观察每个孩子的每一个细小变化,这样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把母亲般的爱撒给每一个孩子,让孩子的心灵苗圃阳光明媚,让孩子茁壮成长。

个别教育论文:个别教育艺术实践点滴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也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句盛行西方的哲学名言,说的是万事万物都有其共性与个性。我国古代也有句格言“人心各如其面”——千差万别,世上难以找到两个面貌完全一致的人,“双胞胎”也不能例外。同样道理,人的个别差异造成了中学生的不同类型。个别差异是指个体之间在身体、心理方面存在的差别,也就是个人与其同龄团体的稳定的平均数比较时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中学生的个体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智力、人格和潜能或潜质。智力差异包含智商的高低与认知方式或风格的差异,认知差异即个体在知觉、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之间的差异,为了便于理解,通俗地说就是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方法等方面的不同。人格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动机、意志、兴趣和情感等方面的差异上。由于社会环境、家庭和遗传素质的不同,同一班级的学生又有各种不同的差异。因此合理、科学的学校教育就要对学生进行“适性的教”,就是针对学生的智力、人格与潜能的不同,实行因材施教。教师在采取教育措施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特殊差异,施之以个别教育艺术进行合理引导,以此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个别教育是指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需要和问题而单独进行的教育,它是集体教育的补充和深化。2500年前孔子的“因材施教”可以说是我国也是东方世界个别教育艺术的渊源。在西方个别教育艺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希腊人的启蒙者——古代雅典的智者(Sophistes,早于雅典“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里,他们认为个人行为的准则应该是个人的意志,个人是至高无上的,教育应该从每个人的本性出发,使人得到多方面的潜能开发与和谐发展。到了近代,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在他的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尔》中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大大地丰富了个别教育思想的内容。卢梭按照个体生长的自然年龄阶段,依次阐明了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教育的目标、重点、内容、方法都应有所不同的见解,使个体身心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主题。由此看来在工业革命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人类教育是以个别教育为主要形式的。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夸美纽斯创立了班级授课制,以“生产”人才的方式,顺应了工业批量生产产品对人才的需求。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班级授课制以其培养人才的高效率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20世纪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使班级授课制这种单一的集体教学再也不能全面适应高科技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了。因此个性化教育引起了各国特别是现达国家的普遍重视。在国外道尔顿制、分组教学、小队教学、合同教学、合作学习等现代个别教育研究成果相继应运而生。

一般而言,从学业成绩和品德操行两方面衡量,可以把中学生分为优生、中间生和后进生三大类。如何兼顾优生、中间生与后进生的教育发展,实在有必要深入研讨一番。

一、全面发现与正确培养优秀生

关于优生普遍的观念是指品学兼优的学生。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概念理解误区,只注重“学”与“品”两个方面,有片面性之嫌。其实优生不应当仅指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还应包括具有突出特长或雅趣的学生,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有着正当突出甚至杰出的表现或潜能,都应作为“优生”来发现和培养。这正是具有音、体、美、琴、棋、书、画等诸多潜质的学生被及时发现并受到精心呵护培育而不致被湮没的有效途径。

优生往往是班级的骨干,是教育者通过集体教育学生的主要力量。但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优生也必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与不足。所以教师对优秀生要全方位观察、了解和培养,既要使他们“品学兼优”,又要努力全面发现他们的各方面兴趣、潜能并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发展成高雅的情趣或某一方面特长的楷模。

二、用“爱心”转化后进生

这里也存在一个传统教育理论关于后进生的理解误区。后进生一般又被称作差生,对差生的普遍理解往往片面局限在学习和品德两方面,二者都差即双差生,多数学校的“补差”课实质就是“补学”课——单纯地追补学业,灌输课内知识。这是亟待纠正的、与素质教育相背离的一个顽固化倾向。在多数教师的意识里差生就意味着一无是处——“孺子不可教也”,从而把差生推向“被遗忘的角落”。其实差生也有其“不差”的一面,因为每个学生个体都有着潜在的“光源”,如何提升出来使之成为“闪光点”,则要看教师的教育艺术的高低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三百名学生就会有三百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因此,教师应当相信和尊重每一位后进生,善于发现每个后进生特有的兴趣、爱好和潜质,尽力让每位后进生都能呈现出自信之亮点,都能获得独到的发展。

对差生的转化关键是“爱心”二字。对学习差的学生,可以抓住品德的每一次小进步或不时出现的其他方面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使其认识到自己并非处在“老师遗忘的角落”,相反让他感受到老师的拳拳真情、融融暖意正在围拢着他。其次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心理学规律矫正差生的学习习惯、方法,引导其正确地思考和学习。另外教师还要采取切实的措施,制订并实行优生结对帮扶差生计划,分阶段总结反馈帮扶效果,不断改进帮扶措施,提高帮扶效率。对品德差的学生,教师首要的工作是全面调查了解摸清品德差的根源,然后区别对待、“对症下药”,用亲人般的真情感动他,用通俗的道理开导他,用为人师表的实际行动感化他,循序渐进地达到转化的目标。

三、着重提升中间生

中间生在班级或同一年级中占绝大多数,因此着重提升中间生则能使班集体或年级组得到大面积的发展。教师尤其要注意中间生易分化的特点,全面顾及、紧抓不懈则可能升至优良;忽略轻视、任其发展就会整体塌陷,追悔莫及。教师可以通过个别谈话、小组谈话等方式帮助中间生分析认清与优秀生的差距,指导他们树立目标、改进方法、改良习惯,奋起直追,永不服输。只要教师用心分析每位中间生的特点与优势并让它们发挥出来,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让有些学生发展成“品学兼优”,有些学生发展成某一方面的能手,就可以快速提升、稳定中间生的各方面绩效。

因为个性的本质是创造性,而创造性正是21世纪人才素质的最主要特征。鉴于此,培养学生健康和谐的个性已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教育改革迫在眉睫的大事。

综上所述,由于个别差异造成了中学生的不同类型,每个学生又都有其自身特点,各自的表现也常随年龄的变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因此对他们的教育立足点、教育内容、形式、具体方法手段必然不一样。科任教师或班主任在采取教育措施时必须充分考虑每个学生身上存在的个别差异的现实因素,进行合理引导,才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带动、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房山高级中学)

个别教育论文:浅谈班级管理中的“个别教育”

班主任是学生的领导者、教育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班主任对学生一般教育,可分为“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利用“个别教育”促进“集体教育”,在培养优秀生和转化后进生的基础上,搞好班级管理,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在此,我就如何开展“个别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通常,人们惯用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优劣,但分数往往掩盖了优秀生的缺点、弱点,也埋没着后进生的优点、长处。我们班主任要善于从分数的背后有的放矢地开展个别教育,使学生健康成长。

1 优秀生的培养教育

优秀生一般是指学习成绩优异、听话守纪的学生。作为班主任,决不能停留在这个水平上去认识优秀学生,要随时发现、防止和消除优秀生可能有的、甚至已存在的缺点和弱点,及时做好引导教育工作。

1.1 帮助优秀生改正自负行为。 优秀生由于在学习上、表现上出类拔萃,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家长的宠爱、同学的羡慕,容易产生优越感,出现自负心理。为了防止他们出现这种情况,我经常利用班会、团员活动的机会,组织讨论,如“满招损,谦受益”等古训,或找他们个别谈心,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只有不断学习别人的长处,力补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进步,使自己更优秀。

1.2 引导优秀生走出受挫打击。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期,心理还不够成熟,接受挫折能力普遍较差,优秀生更为突出。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关注这个问题,及时帮助、引导他们建立健康心理,避免挫折给优秀生带来消极情绪。我班的黄兰同学,学习成绩优异、勤奋,在一次单元考试中因作文走题,成绩考得不够理想。只见她在试卷发下后的几天都闷闷不乐。看到这种情况,我马上把她叫到办公室,跟她分析这次失败的原因,指出一次考砸了并不代表她不行,鼓励她只要在今后的学习中笑对胜败,不为分数而活,走向生活,快乐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经过几次的谈心疏导,她走出了受挫阴影,重新快乐地学习。

1.3 教育优秀生克服嫉妒心理。 因为优秀生在班上经常得到老师的夸奖,他们的潜意识里总觉得自己就是最棒的。往往听到老师赞扬其他同学,就嫉妒他人。例如陈威同学,是一班之长,在一次劳动课上,我发现他拖地时毫无章法,就让他向旁边的那位女生学习拖地,我话音刚落,就听见他小声地嘀咕:“会拖地,有什么了不起!她能和我比学习吗?”听到他的话,我知道他心理已不平衡,于是把他拉到一边,首先指出他思想认识的错误,然后告诉他一个人除了学习,更应有一定的生活能力和一颗博大的胸怀。通过我和风细雨般的循循善诱,他认识到了错误,对学习、对生活都充满热情,嫉妒心理也渐渐消失,生活能力不断增强。

2 后进生的教育

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品德不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他们通常有一种复杂的病态自尊心——平时表现使人觉得他们似乎没有自尊心,实际上却有极强自尊心。因此,作为班主任在教育这类学生时,关键要从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入手,去关爱和帮助他们,达到教育目的。

2.1 用诚心维护自尊。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育后进生时,只有用自己真诚,才能溶化他们思想上的坚冰,达到教育的目的。我教过的陈珊同学,人长得很漂亮,但经常与男同学鸿雁传情,无心学习,成绩较差。我发现后,步把她叫到我的房间,先肯定她对英俊的男生有好感是每个青春期女生的正常表现,然后指出她在读书时期过分投入这种事情的错误。最后与她讨论、交流、如何交朋友。在整个谈话的过程中,她感受到我的真诚,走出房间时她红着脸对我说:“老师,谢谢你!我一定会改的!”事后,我又多次找她谈心,肯定她的进步!现在,她学习认真多了,书信也越来越少了,成绩也有了较大提高。

2.2 用耐心巩固教育效果。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后进生有上进心,也能上进,但上进的过程充满反复。要反复抓,抓反复。”此话一点不假,我班的陈清同学,一年来找他谈话教育十几次,每次都是改了这个又犯下另一个错误。上个月,他又一次犯错误,那次我一叫他,他就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对不起你,我真的不会再犯错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听了他的话,我顺势鼓励他说:“你能这样想,这样说,老师相信你,但一定要说到做到哟!”经过近一年耐心细致地引导教育,他变了,变得尊师守纪了。

总之,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的教育,都要求我们用爱心感染他们,用真诚去关心他们,用耐心去引导他们,用爱为学生的成长撑起一片辽阔的天空。这样才能创设良好的班集体,才能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好学生。

个别教育论文:走进孩子的内心 有效开展个别教育

强强是班里较特殊的孩子。他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显得孤独,从不主动与同伴、老师说话。与同龄孩子比各种能力差很多。楼梯走不稳,吃饭穿衣成问题,更别说画画做手工了;自控能力也较弱,不懂得遵守规则,上课经常自顾自地走开,总是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行为。他没有朋友,碰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就发脾气,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大灰狼!”

【实录一】:

晨间区域活动时间,强强在老师的带领下坐在冉冉旁边,没等一会儿,冉冉就哭了起来,我连忙走过去问:“为什么哭啊?”冉冉委屈地说:“强强不玩游戏,总是抱着我,还拉我的辫子。”我安慰了冉冉,对强强说:“你是不是很喜欢冉冉?那就和她一起好好地玩,你拼一块,我拼一块,不会就问冉冉怎拼,不要抱着她,这样就不能玩游戏了,而且还会弄疼冉冉,知道吗?”于是我手把手地教他进行拼图。刚等我走开,冉冉又叫了,强强又抱着她,把冉冉吓到了。我批评了强强,他低着头一动也不动,突然冒出一句:“我是大灰狼!”

【实录二】:

正在上语言活动《小蛋壳》,我提出问题:“小鸡宝宝离开了蛋壳,小蛋壳想去找谁做它的新家?”小朋友有的说蚂蚁、有的说蜗牛、有的说毛毛虫……正当大家回答热烈时,强强突然大声叫着说:“大灰狼!”先是震得全班一愣,随后引来哄堂大笑。我示意小朋友们安静,然后问强强:“为什么找大灰狼?”小朋友也纷纷反驳说:“大灰狼很凶狠,小蛋壳不会找它。”“大灰狼太大,小蛋壳太小。”……“强强,你来说说你的理由。”他振振有词大声地说:“我是大灰狼!”边说还边做大灰狼的动作,根本就陶醉在他的世界里,小朋友们的情绪也被他搞乱了。

【实录三】:

户外自由活动时间,瑶瑶、嘉嘉等几个女孩子正拿着玩具嬉笑着飞跑,原来后面跟着强强正在追。追不上,强强停下来,气喘吁吁地握着拳头在空中使劲敲,还用力地跺着脚,“嗯!我是大灰狼!嗯!我是大灰狼!……”满脸通红地发起倔脾气。我马上走过去,问:“强强,怎么了?”他不说话,我握住他的拳头让他安静下来,“不要着急,怎么了?告诉老师,老师帮助你。”他还是不说话,我蹲下来把他抱在怀里,安慰他说:“有什么事情要说出来,这样别人才会知道,才能帮助你,这样吧,我来猜猜发生什么事了,如果我猜对了,你就点点头,猜错就摇摇头,好吗?”他点点头。“是不是你想和瑶瑶她们一起玩,可是她们不和你玩,你找不到朋友,很生气?”他又点点头。强强的两次点头,深深触动了我,我把他抱的更紧,说:“你是大灰狼,小朋友们当然怕被你追到了,没关系,我们不做大灰狼,老师和你一起玩。”我找来一个皮球,和他玩抛接球的游戏,故意做出一些滑稽的动作,终于把他逗笑了。后来我又宣告说:“孩子们快过来呀,强强不做大灰狼了,我们一起玩吧!”我站在强强后面,教他抛球接球的方法,因为有了老师的参与,越来越多的孩子聚集过来一起玩,强强玩得很开心。

一、个案分析

针对他的表现,我们对强强进行了一次家访,与他父母亲一起分析孩子的行为,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1.保护过度,没有自信。孩子是2005年8月份出生的,相对同班的孩子年龄偏小,加之父母年龄较大,得到这个孩子不容易,所以对这个孩子更是溺爱有加。父母工作忙,大部分时间由奶奶照顾,奶奶的宗旨就是让孩子在家吃饱、穿暖,不磕着碰着,一心一意保护着宝贝独苗,孩子在家就是小皇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造成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到了幼儿园,完全脱离家人,他就无法适应,什么事情都不会做、不敢做,与同伴的差距就越来越大,从而产生不自信心理。

2.缺少交往、不懂相处。奶奶很少带孩子到小区里走动,入园前社会交往能力也几乎为零。看到幼儿园里那么多小朋友,有一种害怕心理,无所适从,从而采用躲避方法,生怕被同伴弄疼,这也是一种潜意识的自我保护。或者他想和同伴一起玩时,却不知道怎么和同伴相处、交往,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所以只能用一些直接的行为动作,如抱、追、拉等。

3.性格内向、缺乏勇气。当孩子与外界交往受到阻碍或挫折时,本能的反应就是:停止,而由于性格的内向、胆小,无法冲破内心的屏障,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不敢去尝试,无法进入周围世界时,对周围的事物就变得逐渐淡漠,慢慢地大脑“停止”的信号就转变为“后退”,后退到自己一个人的世界中。

4.渴望关爱、方法消极。孩子常说“我是大灰狼”,在他心中大灰狼不是同伴们认为的反面角色,而是很厉害的形象,小动物都怕他,如果他是大灰狼,小动物们就会听他的。从另一个的角度看,在孩子单纯的心灵中出现了极度的渴望,渴望与同伴一起游戏,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这种渴望让他失去了判断,也因为他能力较弱,缺少自信和勇气,不懂交往相处的方法,就只会用一些消极的方法。

二、教育措施

对于这样一个内心极度渴望关爱和友爱的孩子来说,老师的空洞说教,常规的启发引导都是不起作用的,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心病需要心药医,要先打开孩子的心门,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给孩子的心田注入甘露,用爱去滋润他。

1.用目光给予心灵温暖的阳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最有效的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性格孤僻的孩子,内心非常敏感,他们时时刻刻都在追寻着教师的目光,希望从教师的目光中寻找到教师对自己的态度。他们虽然表面上对周围的一切显得漠不关心,其实脆弱的内心比谁都在乎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形象里,从他们的眼神。我们更是可以发现他们纯真的心灵里有着对孤独的恐惧和被关注的渴望。

2.用微笑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微笑是最美的语言,是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微笑是一缕柔和的灯光,温暖别人,照亮自己;微笑是一曲无声流淌的音乐,能调节紧张的气氛。英国诗人雪莱说过:“微笑,实在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孩子需要微笑的教师,尤其是那些性格孤僻的孩子,他们因害怕被拒绝而远离人群,因缺乏自信而畏首畏尾,对他们而言,教师的微笑胜过任何华丽的语言,在教师慈爱的笑容里会获得理解、宽容和信任,在教师微笑的语言里更多几分惬意和阳光。

3.用表扬树立心灵自信的勇气。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明人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表扬和鼓励会使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更加健康地成长;而批评打击的一句话,会让孩子变得畏缩犹豫,甚至一蹶不振。因为“好孩子”都是表扬出来的,而“坏孩子”都是批评出来的。

4.用交流消除心灵潜在的消极。性格特殊的孩子,他们表面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往往不是真正的内心,他们不善表达,潜在着消极的心态。而谈心,就是一碗很好的滋养心灵的“鸡汤”,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活动。老师教育孩子的实质是师生两颗心愉快地碰撞,实现情感的交流、融洽、升华。

三、教育反思

为什么孩子任性不听话,不接受大人讲的道理,往往因为大人不懂“小人”心,如果老师蹲下来从孩子的立场,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心感受生活,孩子的心才能和我们相通。我们一旦读懂了孩子的心,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就会多一些顺利,少一些失误。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玉,一块未经雕琢没有成型的玉。在他幼小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正确地引导,加上有效地教育,那么他就会闪闪发光。我们老师更要以爱、以耐心来关注幼儿,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内心,尊重他们的个性,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孩子。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坚持,每个孩子都是璀璨的明珠。

个别教育论文:班主任工作中的个别教育

班主任是面向全体,实施班级的教育和管理。这种集体教育的形式无疑是必要而且有效,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班级另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个别教育。

个别教育是集体教育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班级教育形式,它是班主任针对学生个人特点、需要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个别接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期形成对学生的最大的帮助,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例如,《论语》中记载了一个孔子实施个别教育的生动事例:孔子与弟子交谈。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吗?”孔子回答:“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了就行动呢?”另一个弟子子冉也问:“听到了就行动吗?”孔子却回答:“听到了就去行动。”旁听的公西华弟子大惑不解地问:“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吗?’您说有父兄在要与他们商量;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吗?’您却回答听到了就去行动。我感到迷惑了。”孔子回答:“冉做事退缩,所以我就鼓励他大胆干;子路做事好勇过人,所以我要给他浇点凉水。”

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弟子的不同个性特点给以不同的回答,提出不同的要求,因人施教,让我们看到个别教育的精髓;同时,交谈采用的一一对话方式,给后人提供了一个个别教育的完整实例。

当前,有一种“个性化教育”的说法,意指根据学生的个性,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个性化是个别教育的优秀,除此之外,个别教育还强调给教育对象享受到独有的时间和空间。

班集体的构成基础是个体,集体教育教学的目标最终落实到学生个体身上,只有对个人发生了实际影响力的教育才能说达到了目标。因此,班级需要个别教育。个别教育是班级中不可替代的基本教育形式。科任老师、班主任都需要研究和关照学生个体,在需要的时候直接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或辅导。而通过个别教育在个体身上形成的素质,或直接或间接地最终要浸润到集体。因此,班主任做学生的个别教育实际也是在做形成和巩固班集体的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两种形式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教育集体影响个体。对个体的教育又影响集体。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形象地称之为“平行教育”。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犹如班级教育的“两翼”。“两翼”协调,班级发展才平稳而又迅速。

班主任针对学生个性中的特点、需要及独特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教育,这是个别教育的特色,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最大限度地帮助一个个具有鲜活个性的学生,因此,它能像催化剂一样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

教育的理想目标,是要促进学生在各自潜质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特色的和谐个性基础。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扬长补短、长善救失。这除了因材施教以外,还需要在特定的时候直接进行个别指点和雕琢。因此,针对学生已经显露的个性特点以及成长中的独特问题实施个别教育,为培养良好个性的有效策略。

个别教育论文: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个别教育

班主任对学生的个别教育既包括对优秀生的培养工作,也包括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和对中等生的教育工作。

一、做好优秀生的培养工作。优秀生一般是指那些品学兼优,或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在班级中,因为优秀生的存在,可以使全班学生学有榜样,带动和鼓舞同学们共同前进。但在优秀生身上亦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因为学生本身优秀。得到来自学校、班级、家庭和社会上的表扬多批评少,使用多教育少,家长更溺爱孩子,时间一长易导致学生养成骄傲自满、目空一切、娇气十足、受挫能力差等不良习性。因此,作为班主任既要对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予以充分肯定,又要指出其不足之处,提出严格要求,并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其更快地进步,成为班内学生学习的楷模。

我班一个女生,聪明、漂亮、学习成绩突出、家庭富裕,但她自视清高,看不起比她穷的同学,同学关系紧张。针对这种情况,我经常单独和她谈心,耐心地对她进行教育,使她懂得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集体,将来要想很好地适应社会就要从小学会与人相处。每个人的出身不同,家庭条件也不一定相同,但是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值得其他同学学习的地方。家庭条件贫穷的学生有时更知道好好学习,更懂得家长的艰辛,更会体谅、关心他人,心地更善良。为人更真诚。同学之间应学会尊重他人,学习他人的长处,真诚地与人交往。为了使她尽快放下架子,转变态度,除联系家长共同教育外,我还组织了许多活动,如才艺表演、小组竞赛等活动,让她从活动中看到同学的闪光点,从活动中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通过活动和说服教育,提高了她的认识,转变了交往的态度,同学关系融洽了,同学也更喜欢与她交往,共同探讨问题了,自然更成为全班学生效仿的好榜样。

二、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后进生”是指那些在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学习成绩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或者思想道德不良,往往在家里得不到温暖,受到家长的严厉斥责、谩骂和惩罚;在学校受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讽刺和挖苦。这些致使他们产生一种特殊心理――对老师和同学心存戒备和敌意。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教育是很难奏效的。为了使他们解除思想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定势。班主任要用深情换真情,厚爱暖心灵,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信任后进生,使他们从实际感受中相信班主任的诚意,把班主任当作知心人。当他们愿意与班主任推心置腹地谈心里话、吐露真实思想时,这是他们突破心理障碍、发生思想转变的重要契机,也是班主任辛勤工作赢得后进生信任的重要时机。班主任一定要抓住这种时机,从爱护关心出发,采取以心换心,用温暖的心灵去医治他们长期造成的心灵创伤。去年我班有一个叫张涛的学生,个大、皮肤很白、很胖,成绩不好不说,他有一个让老师和同学都担心与畏惧的动作:见到比他矮的学生,他就会忍不住伸出手箍别人的脖子,同学畏惧他不敢大声叫嚷,他却在大笑,一脸得意和满足的表情,他没有意识到危险性。我知道此事后,就利用课前、下课和放学的时间留意、观察他。发现他有这样的行为后,我没有立即批评他,而是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无所谓地说;“好玩呗!”天哪!这么危险的动作他竟认为是好玩,我心里不禁直打冷战。我耐心地问他好玩在哪。他说这样做很刺激。我寻根问底,最后才知道原因。他在家很受宠,有一个哥哥。比他大八岁。在家基本都是哥哥管他,因为爸妈很溺爱他,只有哥哥知道怎样教育他,所以他很畏惧哥哥。犯错时,哥哥会狠狠地揍他,他受气后,就到学校找同学撒火。我了解情况后就让他换位思考,这样做对不对。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使他对自己的行为很后悔,也表态要改。但坏习惯一旦养成不是一次就能改过来的。为此,我基本上是每半天都要问问他管好自己的手没有,如果管住了手,没动别的同学,我就立即表扬他。反复两周后,就没再听说他又箍别人。为了鼓励他,我让他担任劳动班长,工作完成得很出色,成绩也在慢慢提高。

三、做好中等生的教育工作。中等生是指班级中在各方面表现都处于一般水平、中间状态的学生。他们处在变化和发展中,很容易受两头的“自然”影响而向两头转化。因此,班主任仍然需要腾出一定时间抓中间层次的学生。他们思想情绪不稳定,要鼓励他们上进,并促使其向先进层次发展,及时帮助他们去克服各种困难和解决问题,使他们尽快解除困惑,振奋精神,奋勇前进,防止他们消沉下去而向后进生转化。要在各种班级活动中,给中等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班集体中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树立他们的信心,使他们不断上进,跨进优秀生的行列。当有些中等生问题较多时,班主任还得千方百计“拉”他一把,防止他向下坡滑去。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琐、艰巨的工作,它需要班主任的智慧和英明管理。但只要我们能做到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抓好个别教育,就一定能出色胜任班主任工作。

个别教育论文:浅析职业学校教育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关系

摘要: 对于学生教育工作来说,通常可分为“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而“个别教育”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对于职业学校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这些学生都是处在成长和发展中,他们应作为我们教育工作的重点对象,我们要因材施教,长善救失。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优劣,要善于从分数的背后抓教育。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原则要求,德育既要教育集体,又要通过集体教育各个成员。在对集体进行教育时,要注意针对集体中各个成员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教育,同时,通过对每个成员的个别教育来影响集体,促进集体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德育的对象不只是个体,首先是集体。集体是由个体组成的,但集体并不是一群个体简单相加的总和,而是为了实现有公益价值的社会目标,严密组织起来的、有凝聚力的群体。教育者首先要把个体组织成集体,对集体进行教育。集体不仅是德育的客体,同时也是德育的主体。健全的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它的目标、要求、舆论、作风,它赋予个体的权利和义务,集体成员间的互相帮助和协作等,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它以有形、无形的力量影响着每个成员,塑造着他们的灵魂,把他们培养成集体主义者。它能使学生学习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养成遵守纪行、团结友爱的良好思想和行为习惯。它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智慧、才能和力量,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和特长,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集体能给人以智慧和力量,给人以温暖和信心,使集体成员间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一要努力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学生集体。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只有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才能建立。教师要重视学生集体的培养,关心它的成长,指导和帮助它开展集体活动,使它形成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严密的组织、坚强的领导优秀和健康的集体舆论的良好的学生集体。

二要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培养集体的过程也是教育学生的过程。集体一旦形成,它就成为一股相对于个体而存在的教育力量。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就要使集体的奋斗目标成为鼓舞其成员前进的力量,使每个成员都自觉地为集体目标的实现而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地为集体工作;就要指导和帮助集体中的干部和积极分子做好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组织作用,并通过他们把教师的意图变为学生的要求;就要充分发挥集体舆论、优良的集体风气和传统的作用;就要使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对集体应尽的责任。同时还要组织和开展集体活动,通过活动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形成良好的品德。

为了使班级成为一个健全的、有凝聚力的班集体,针对班级具体情况,在班内形成赶、帮、超的局面,充分利用他们积极好胜的性格特点,以秋运会、联欢会、冬季长跑赛等多种形式为平台,形成班内竞争氛围,实现重在参与、重在积极争取的良性竞争局面。在这种活动的推动下,上课效率显著提高,状态明显转好。班内形成了良好的、积极的秩序。比如针对汽修专业学生好动不易管理的特点,笔者专门利用一次班会时间,谈了同学相处的问题,明确人与人之间只有和睦相处,互相关心尊重,才会相得益彰,才会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全班同学都要互相关心,学会化解矛盾。这样,班里的人际关系得到了一次全面的、向上的引导和建设。良好的、积极的、向上的人际关系越发显示出了它的生命力。

三要加强个别教育,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集体是由集体中的各个成员组成的,各个成员不仅有其共性,同时又各具个性。像个别教育中典型的后进生教育,这些所谓的后进生是可以进步的,只不过比其他学生进步慢一些,因此,后进生的在校教育和转化尤为重要。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创造活动环境,发现他们的发光点,即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教育者要创造活动的环境,积极鼓励后进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后进学生,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和其他同学的友谊。也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集体教育只能解决共性问题。只有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个别教育,才能解决个性问题。如果只抓集体教育,忽视个别教育工作,则个别学生的问题就会影响整个集体。反之,做好了个别教育工作,就可用典型带动全面,对集体教育起到推动作用。集体是个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手段,个人的全面发展又是集体形成的条件。因此,既要进行集体教育,又要进行个别教育,使学生的个性在集体中得到发展和表现,而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充分发展了,这样的集体才是丰富多彩的,朝气蓬勃的。限制学生个性发展的集体事实上也不能形成真正的集体。

总之,教育者首先要搞好对集体的教育,并发挥其教育主体的作用,将老师的教育和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相结合,促使学生自

觉主动地按照外部和品德教育要求,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从而取得良好的德育成果。当然,集体中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教育者必须针对各个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搞好个别教育,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能通过集体教育个人,又通过教育个人促进集体的巩固和发展,这就是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

论文网在线

个别教育论文:学生管理个别教育语言艺术探析

语言,好比神奇的指挥棒,谁掌握语言艺术,谁就会在自己的工作中增添一份力量。学生管理的方法、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方式也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探讨的课题。然而,在管理学生,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运用技巧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是高职院的一位班主任,本文以一位问题学生的个别教育过程,谈谈在学生的转化过程中,教师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的重要性。高职院学生在社会上也属于一个特殊群体,一般来说,高职院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并且,有一部分学生思想道德及行为规范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面对这样的特殊学生群体,班主任的工作相比其他学校更是任重道远,在做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时,更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特别是语言要得体,有分寸,有技巧,这样才能在教育过程中事半功倍。本文中的这个真实案例是这么展开的。

一、个别教育:树立精细化理念,深入了解学生

小D是这样一位学生,一头板寸,大大的眼睛,身材匀称结实,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名运动健将。但个性倔强,叛逆心理较严重,尤其表现为对老师的明显的敌意。小D同学一年来一直是令我比较头大的学生,他从来不愿意与老师多说一句话,违反校纪校规向来不会承认,即使我已经介入调查违纪事件并基本掌握情况时,他也不会承认,除非拿出铁一样的证据,但往往又找不到有力的证据。总之,与他“周旋”要花费我相当的精力,所以近一年的时间都没有把他“驯服”,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想方设法要了解他,解开他敌对老师的心结从而能慢慢转化他。经过暗中调查,我了解到小D同学的爸爸长期出差在外,家里基本都是只有妈妈在照料他,说到照料,其实妈妈对他的关心也相当不够,只顾自己茶余饭后打牌娱乐,不会花时间去好好教育,以前会在物质上拜托老师,让老师多关照。所以小D也许一直认为老师只要学生家长送礼就不会难为学生,也就是说他从小就看到了社会上存在的但又阴暗、矛盾的一面,因而使得他没把老师当回事儿。了解了这一情况后,我更加觉得要得到他的信任,让他慢慢接受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二、个别教育:利用特殊时机,采用特殊手段,走入学生心中

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我是有责任一定要好好转化小D同学的。于是我开始不定期的找小D同学谈心,但每一次谈话基本都是我的“个人专场”,效果并不明显。我开始意识到如果以一般的方法来教育,成效肯定是微乎其微。于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出现了,那就是校准实习生欢送晚会。我从侧面了解到,小D其实一直跟一个女生关系比较密切,对方就是比他高一个年级的女孩子,但是同学们反应他们虽然有像早恋的苗头,但是并没有交往过当,平时还是安分守己的。这次的准实习生欢送晚会,系部要求其他班级各派3名学生代表前往参加实习生欢送晚会,参加学生名单是由班主任定的。我自从知道小D同学对本校的高年级一位女生互相有好感后,就很关注他的男女生交往情况。觉得这也许就是跟他建立友好关系的机会,因为我感肯定,这次的欢送晚会,就算我没有把参加名额给他,他肯定宁愿旷课也会去看。我想,何不就给他个名额,让他既不需要旷课又可以去看心仪的女生,正好他又是班级的活跃分子,在明年的实习生欢送会上,也许可以为自己班级的晚会节目献计献策。于是我定了班级的文艺委员、副班长、小D去参加晚会,把名单交给了班长,让班长在班里宣读。晚会结束后,我久久不能入睡,突然,手机短信响了,屏幕上显示的内容让我笑了。“老师,今天的晚会我本来打算宁愿旷课也要去看的。谢谢你,真的。”

三、个别教育:利用学生特长,助推学生成长,实现学生转化良性循环新局面

事后,我还是像往常一样进出班级,可是有一阵子没有主动找小D同学谈话,但从他看我的眼神里,我能感受到有些东西正在慢慢变化。不久,又到了举行校运动会的时候,运动会报名工作也进行的异常顺利,不像往年要做大量的宣传动员工作。而以前那个怕苦怕累不肯为班级荣誉多出力的小D,这次主动报名参赛,最终,在全班在校的最后一次运动会中表现突出,为班级争得了荣誉。眼见又迎来了实习生欢送晚会,在当天晚会的最后,班主任寄语环节,我们班上台给我献花的学生中有小D的身影,当他捧着一束鲜花走到我面前,深深的鞠了一躬,在喧闹的会场,他的声音显得尤为清晰,对我轻轻的说了一声“老师,谢谢你!”

四、结束语

从这个真实的案例可以看出,学生在新的环境要真正接受并认可一位新的班主任要很长一段时间,一开始会顺从不反抗,然后就慢慢试探,熟悉了老师的习性后就开始在有些事上面跟老师对着干或者帮老师分担。在笔者当班主任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是这样,而小D同学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他打从一开始就对班主任不友好。这就要求我们换个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与他交流,一般的说教他是不会接受的,只有从他身边的事上着手,真心诚意的付出关心,赢得他的信任。而处理男女生交往问题,也要视情况而定,一味的“棒打鸳鸯”未必行得通,在保证原则性问题的基础上,给他们一点理解和空间可能会事半功倍。其实,班主任平时接触的个别教育案例数不胜数,但是如果能另辟蹊径,做到以下几点可能会使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轻松不少:一、变“喋喋不休”为“简洁明快”;二、变“挖苦讽刺”为“给足面子”;三、变“老账新算”为“就事论理”;四、变“指责抱怨”为“自省关爱”。

作者:周燕 单位: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土木工程系

个别教育论文:浅谈班主任对学生的个别教育

个别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原则,对学生中出现的不利行为进行正确的疏通和引导,从而使学生按照教育者的意志,成为教育者所希望的、品学兼优的人才的过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一般来说,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信任度较大,威望较高,而且接触较多,关系也更密切,因此,作为班主任,更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教育。

那么,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呢?我认为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 爱生如子,无私奉献

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因为后进生的转化往往是以爱为支柱的,得到班主任喜欢的学生一般都是充满信心、活泼开朗,而一个受班主任冷落的学生往往性情孤僻、固执消极,甚至破罐子破摔,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

因此,班主任要做到热爱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必须奉献出自己的真情、真爱,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爱自己的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温暖他们冰冷的心,使他们敞开心扉接受我们的教育,理解我们的苦心,“亲其师而信其道”。

2 大公无私,一视同仁

班主任的任何一点不公平,都会给学生的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班主任老师切不可凭自己的主观好恶将学生分等划类。不能把优生的缺点和错误都看成是偶然的而睁一眼闭一眼,而对后进生怎么看都不顺眼,必须一碗水端平。不然,必然导致优生骄傲自满,后进生自暴自弃,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也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3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各不相同,必然形成学生性格特征上的差异,有的勇敢,有的胆怯;有的热情,有的冷漠;有的上进,有的落后;有的孤僻,有的活泼等等。这就要求班主任对学生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摸清实际情况,选择最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育方法,从而对症下药,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4 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表扬和批评,都是班主任进行个别教育的常用方法。表扬,是对学生积极的方面加以肯定,使学生快马加鞭;而批评则是对学生中的消极因素加以否定,使学生检点反醒,明辨是非。班主任要特别注意表扬好人好事,同时,又要注意批评错误的思想行为,坚决抵制各种歪风邪气,形成人人要求进步,个个争做优生的良好班风。

5 严格要求,尊重学生

教育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从对学生负责的角度讲,班主任要严格要求学生,“严是爱,宽是害。”严是对学生爱的表现,班主任越是爱他的学生,就越是表现出对学生的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严并不等于体罚学生,我们在对学生要求严的教学过程中,千万不能做对学生不该做的事。学生与教师一样,同样有自尊,学生只有在自尊心得到尊重的前提下,才乐于接受教师对他的严,不能因为严格要求学生,就可以不讲方法。班主任要把对学生的严和对学生的尊重结合在一起,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提出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积极自觉的行为。

此外,个别教育还要注意坚持面向全班学生。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响鼓也要重锤敲”,不放过他们一点点的错误和缺点;对后进生,不岐视,不放弃,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和思想水平。

当然,如何搞好学生的个别教育,每个班主任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他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本班的学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以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因此,班主任在进行个别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天地,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使学生在学习上你追我赶,争荣夺誉,使自己的班集体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朝气。

个别教育论文:针对外来工子女学生心理问题进行个别教育的探讨

外来工子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当今来自社会的不良影响,对学生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主导文化产生了一种负面影响,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学生产生了心理上的问题,如:自卑、厌学、缺乏同情心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理疾病。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必须剖析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创设有利的外界环境,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治,促使他们的心理活动向有益的方向转化。我在教育实践中遇到下面一个案例。

一、学生基本情况

新转入学生小李,随打工父母就读。这个貌不惊人的男孩,开学初即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上课时常与同学小声讲话,作业经常不做,教育处分毫不奏效。久而久之,老师们见了他绕道而行,都觉得他是无可救药。

二、心理问题与根源

一是自尊自卑,矛盾交织。经过观察,我发现小李比较内向,平时除了上课讲话,下课时倒不多说话,但谁触犯了他,脾气却很暴躁。通过了解,我才知道他的学习基础不太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却不见效,就丧失了学习信心。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总觉得被人瞧不起,意志消沉。每次拿到考卷后,便坐立不安,下课后,故意磨磨蹭蹭晚回家,平时与大家的接触也越来越少,渐渐把自己封闭了起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躲避其他同学,担心和他们接触而受到伤害。他用自尊营造可怜的保护层,躲藏在痛苦之中。

二是逆反心理,容易偏激。在小李的生活经历中,不是受到家长的责备、打骂,就是被老师批评、训斥,被同学挖苦、讽刺。因此,他往往很敏感,抱有很大的戒心和敌意,不信任别人,教师对他进行教育,他不理不睬,一副你能奈我其何的模样。其结果往往是成绩越来越差,学习兴趣自然减弱。

三是意志薄弱,不愿学习。小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动脑筋,学习成绩退步,在学习中遭多次失败,就产生了厌学心理,认为功夫花了,没有用,不如不出力。犯了错误受到老师教育后,有时有悔改之意,想振作精神奋发向上,但是由于自制能力差,一遇到小小的挫折就有可能知难而退,坚持不了几天时间便又故态复萌了。长期如此,就自己放弃自己,听之任之了。

三、矫治对策

教师在工作中要充分重视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和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认识环境,根据自身条件确立有利于各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活目标,使其能克服成长中的障碍,调整自己的行为,作出明智选择,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一是掌握技巧,寻找根源。聆听是教师进行心理辅导的首要基本技术。对于小李,为了清楚地了解他的智力状况、学习基础、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家庭情况等因素,我除了主动找他谈天聆听外,还不放弃平时的细微观察,准确诊断出根源所在,然后通过谈心、讨论、家访等方式帮助他去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使他深信,只要通过老师和自己的努力,即使自己某方面能力较差,学习后也完全可以提高,增强他参与学习的自信心。

二是激励教育,唤起信心。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为了去除小李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找他闲谈,让他帮我送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就及时表扬鼓励。我经常对大家说:“看,小李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小李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响亮,让我们听得很清楚。”渐渐地,小李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开始和我交谈。我给他讲,考试考不好很正常,关键是要端正学习态度,做好考前复习,不懂的地方及时问老师,老师一定会帮助你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考试时可以通过做深呼吸来放松紧张的情绪,或在心中对自己说“有什么可怕的,我都复习了”“我能行”等等,给自己加油。经过调整,小李害怕考试的症状消失了。

三是树立信心,激起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的悉心教育和热情鼓励不可忽视。为了恢复小李的自信心,在课堂上,我尝试着让他回答问题。刚开始,他总是摇头,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他发现我用微笑面对他时,就开始回答问题了。哪怕他的回答并不恰当,我也善意地说:“你虽然回答得不准确,但说明你已认真思考了。”这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欢乐洋溢在了他脸上。果然,他的学习兴趣浓厚了,有时没提问到他,他也在下面小声地回答,真是令人高兴。于是,我借机发挥,对学生们说:“小李这段时间的进步很大,该不该为他鼓掌?”“小李回答得真好啊!“平日里一向受批评的小李,在得到老师的肯定以后,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更深的认识,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四是家校沟通,促进自信。小李自信心缺失,大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有问题。因此,我经常与家长沟通,详细地分析了小李在校的表现及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家里有客人,家长可以让他为客人递茶、剥糖果等,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从中发现进步的地方,马上夸奖他。让他把家中父母的夸奖讲给老师和同学听,也把老师的表扬告诉父母。就这样,小李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经过耐心、细致、全面的心理健康辅导,一个学期过去了,小李再也不是“问题学生”了。

四、结论

缺乏自信,会产生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自卑。对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感到:“我能行”、“我是最棒的!”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第五中学)

个别教育论文:加强对后进生个别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一所学校、一个班中,一般总会有少数几个学生,在品德、学业、纪律等方面,在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表现不佳,而落后于一般学生,我们通常情况下,将这部分学生叫做"后进生"也有叫做"差生"、"有问题学生"。虽然叫法不一,但表现都一样。

【关键词】后进生教育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类学生的数目也不断增加,尤其在欠发达、边远地区情况更为严重,其影响或危害不亚于社会上所谓的"社会坯子",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在很多学校发生的校园暴力伤害案件、喝酒打架、抢劫偷盗案件,甚至杀人案件,其肇事者或当事人大多数是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一般的"后进生"所为。先不说这些学生的结果如何,就其影响来说,给一个家庭、学校、地区带来很大的、甚至是不可回的影响和损失。比如说,在学校某一事件发生后,首先学生家庭受影响,父母为孩子的事操心受累,有的还因孩子的事发生矛盾,导致家庭破裂。其次学校名声也因此遭受损失,其后果是影响学校正常招生和办学,甚至学校老师和职工长期承受来自各方的压力和指责。

另外,对于一个地区来说教育工作也受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足以说明学校后进生所带来的影响和危害的严重性。可以说,学校里出现的后进生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学校的问题,而应引起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学生家长的共同关注。只有学校、社会、家长共同努力,才能够解决好这类问题,其中学校是主力军,应扮演重要角色。下面,我就学校如何开展对后进生的教育谈一点想法和观点。

解决学校后进生的问题或着对后进生进行教育,首先要调查分析后进行问题存在的根源,凭借本人多年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经历和实践,得出如下几个方面原因:

1、 个别学校片面地理解和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导致学校过分注重优秀生和一般学生的教育而忽视后进生的教育,使后进生的心理失去平衡;

2、 个别老师用有色眼睛看待后进生,而伤害后进生的心,影响他们的进步;

3、 由于受学校和老师和老师的影响学生中盛行等级意识,使某些学生失去信心;

4、 多数后进生的家庭教育不良,比如老人或父母腻爱孩子导致多数学生自立能力不强、无法克服困难,还有家长用简单粗暴手段教育孩子,使学生产生叛逆心理;

5、 多数后进生的家庭背景复杂,比如父母离异单亲家庭、家庭不和,使学生性格发生变化,主要表现是性格孤僻、自卑感强等等;

6、 现代社会不良现象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如社会不公平现象、色情场所的泛滥、现代网络游戏、色情网站的出现,随时随地诱惑着那些本身心理防线很脆弱、抑制力不强的青少年一代,学生一旦接触这些现象,很快变得放弃学业,理想信念发生转变,久而久之成了学校的"后进生"一分子;

7、 个别地区、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以及忽视素质教育,在学生出现很多抑郁症患者和厌学情绪;

针对上述原因,学校应采取多种教育方法、途径加以解决和改变。在一个班中学生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整体上,还是个别方面,学生的发展必须因人而异。尤其对后进生教育要针对性地加强个别教育。下面,我就此问题谈两点:

1.对后进生要注意正确的观念。

后进生是相对于班级中的优秀学生和一般学生而言的,他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也在不断变化发展着,随着教育作用的增强和后进生主管努力的提高,后进生是能够取得进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后进生也不例外,他们身上也有长处,也有值得其他人学习的地方,只要我们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待他们,能够细心观察,就够细心观察,就一定能在他们的身上找到某种发展潜能;对于后进生也要从爱护和扶持的角度加以教导,鉴于后进生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曲折和挫伤,我们要对他们满腔热忱、耐心细致,真正使他们感受老师的无私和崇高的爱。

2. 对后进生教育要科学。

从心里学角度看,后进生的形成大多数在于基本心里需要未能得到满足,所以,我们要学会从情感入手转化他们。对于后进生的教育,还应注意采用以增加后进生自尊心为出发点的转化方法。为了塑造或后进生的行为,应争取使他们意识到行为错误归因于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外部的力量,要懂得只有人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人的道理。为此,我们首先要维护的自尊心,防止后进生"破罐子破摔"的做法。其次,制造适当的教育环境,并运用科学的奖励与惩罚诱导后进生在转化过程度中发挥自主性。

学生是学校的一个主体,学校应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因材施教,加强个别教育才能够改变后进生。总之,我的上述观点多数与关注此类问题的同志们的意见观点致相同,也许有错误之处,恳请各位教育工作上的人士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