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哲学家与教师的对话——论教师专业发展的“边界”——从齐美尔“边界”理论的角度

作者:唐松林教师专业发展齐美尔哲学家边界对话教育话语生活世界存在先于本质

摘要:教师知识首先不是真理,而是友好相处的观念。哲学家与教师的对话即是他们的“友好相处”。齐美尔“边界”理论认为,时间即是现在的时间量,空间是一种集学习、劳动与生活于一体的主体生存结构。因此,教师发展应基于教师劳动与生活的生命体验现场。鲍德里亚声称,在“拟象”时代。媒介以一种“真实的内爆”正在消解、传递与制造意义,同时也在消磨人的主体性,出现了人的信仰迷惘、人格扭曲和主体丧失。顺应与同化可能是教师的合理选择。德里这解构主义对逻格斯中心主义充满怀疑,它使我们发现崇尚中心化宏大叙事、追捧时尚、脱离生活等教育话语问题。海德格尔关于“人是什么”的追问,引发了我们对“教育中是否有人”及“如何有人”等问题的思考。萨特“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批判了人性决定论。由此,教育应该尊重学生“人就是自由”的本质。波普尔重新思考了科学发展的逻辑,由此引发教师们“教什么”及“如何教”等教育学问题。胡塞尔启发我们,现代教育危机源于人类在建构教育科学世界的过程中,偷偷地取代并遗忘了生活世界。这不仅导致了教育科学的危机,也导致了人类文化的危机。所以,他发出“回到事情本身”的呐喊。在当下反“科学主义”思潮中,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帮助我们重新理解教育爱这一永恒话题,正义与非正义是教育爱的判断依据,公正、补偿与差异是教育爱的普适原则。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大学教育科学

《大学教育科学》(CN:43-1398/G4)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大学教育科学》现已成为全国中文优秀期刊、中文社会科学索引目录(CSSCI)来源期刊(2014-2015年),也是《中国期刊网》的期刊源,曾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她还是《中国优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