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公众·环境·时代——谈雕塑自身以外的几个问题

作者:贾方舟几个问题室外雕塑市公共空间博物馆公众参与人环境文字雕刻存在方式环境雕塑私人空间

摘要:以往,我们常常习惯于孤立地讨论雕塑自身存在的问题。发表雕塑作品,也只是作品本身,很少顾及它们与公众与环境与时代之间的关系。而本文则略去对雕塑本身的孤立评断,只将讨论的话题锁定在雕塑与它所而对的和所处的各种关系之中。 从雕塑的功能和存在方式看,不外以下种:1、为陪伴亡灵的墓室雕塑(被发掘后大多成为博物馆里的陈列品)和陵园雕塑;2、为信仰而造的神、佛——寺庙和教堂雕塑;3、作为建筑附属物或美化都市公共空间的室外雕塑(也称环境雕塑);4、作为纯艺术而创作的架上雕塑(大多陈列在博物馆和私人空间)。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雕塑

《雕塑》(双月刊)创刊于1995年,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管,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CN刊号为:11-3579/J,自创刊以来,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雕塑》是研究和讨论雕塑及公共艺术理论,介绍国内外雕塑作品的专业刊物。是国内外学术性刊物,于学术性、艺术性、前瞻性、新闻性于一体,具有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