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六世纪中国僧装像之研究——兼说麦积山石窟造像

作者:项一峰6世纪中国僧装像称谓示教义

摘要:僧装像在佛教造像中以光头、螺髻、肉髻三种形式出现,包括弟子、比丘、梵天王、辟支佛等的不同身份。本文主要从僧装像的名义及造像仪轨、僧装像的称谓及其内涵两方面对6世纪中国僧装像进行探析,区分他们的不同称谓及示教内涵。作者认为,螺髻僧装像为梵天王,可能包括帝释天,与《维摩诘经》、《法华经》等经中梵天王“帝释天”说系统思想有关,螺髻僧装像为辟支佛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肉髻僧装像为辟支佛,主要与《法华经》等经中的“供养”及法华“四圣”等宣教内容不无关系,与《法华经》“三乘方便”、“一乘实相”、“会三归一”的思想关系不大。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敦煌学辑刊

《敦煌学辑刊》(CN:62-1027/K)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敦煌学辑刊》主要栏目:敦煌文献、佛教艺术、吐鲁番研究、敦煌语言文学、敦煌学史、河西史地。

杂志详情